最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机制
机制
一、Ⅰ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按药物与通道结合解离速度分为 快动力型(IB类) 中间动力型(IA类) 慢动力型(IC类) 慢动力学药物为三类中作用最强的药物。 药物理化特性,如带电量,药物亲水或疏水性也影响药物与
Na+结合位点的亲和性。
机制
心脏钠通道阻滞
①药物作用呈通道状态依赖: 药物在通道开放、失活态与通道结合,在静息态解离。 Ikr阻滞剂具使用依赖,心动过速时药物抑制Ikr电流强,
起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动过缓时 APD延长,药物与Ikr通道结合增加,促心律失
常。 应用Ikr阻滞剂复律时出现窦律过缓,增加TdP的危险性。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Ikr阻滞剂与HERG通道亲和力大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 失常作用
引言
就大多数心律失常而言, 第一线和首选的治疗方 法仍然是抗心律失常药 物。这些药物能有效阻 断细胞膜上各种离子通 道的通透性而起到抗心 律失常作用。
引言
抗心律失常药物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
类别 Ⅰ Ⅱ Ⅲ Ⅳ
机制 阻断钠通道(向内) 阻断b受体 阻断钾通道(向外) 阻断钙通道(向内)
使用Ⅰ类AADs后,折返环传导速度减慢, 心房率下,此时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少, 出现房室1:1下传,故心室率反而较用药 前更快。
机制
Ⅰ类AADs提高心肌起搏阈值和除颤阈值
阻滞钠通道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降低,心肌细胞之间传导速度 减慢,起搏器的电脉冲可能落入前一次心肌除极的相对不应期,导 致心肌细胞在较低的膜电位水平除极,传导速度进一步下降,直至 电扩布失败,即为夺获失败。
1. HERG编码通道的α亚单位,其S6跨膜段 上无脯氨酸,药物容易进入通道孔道
2. S6上还有二个与药物高亲和力的芳香基 (Tyr-652、phe-656)
3. Ikr钾通道上还有一个辅助亚单位 MiRP1(KCNE2编码),它也增加药物的敏 感性。
HERG通道亚单位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②Ikr阻滞剂使跨膜复极离散加大: 各层心肌细胞的外向电流通道的表达不同:M细胞以
药物 利多卡因、心律平 倍他乐克 胺碘酮 异搏定
局限性:Vaughan Williams分类方法的资料来源于单细胞微电极记 录、全细胞的电压钳制和膜片钳,较简单的显示了这些药物在正常 组织中如何调节离子通道的传导性的。相对于体内的电生理作用来 说,所能够提供的信息是贫乏的。
引言
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AADs, 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其发生率与检测方法和药物特性有 关,如采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生理 检查方法检测的AADs致心律失常 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而不同 种类的AADs致心律失常发生率可 从6%~37%不等。
机制
三、Ⅱ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Ⅱ类AADs即β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主要通过降低心肌的自律性,减慢窦性心律,延 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房室结功能不应期,作 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用药。
机制
三、Ⅱ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Ⅳ类AADs即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 减少钙离子内流,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
机制
一、Ⅰ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Ⅰ类AADs 使“可激动间隙”增大,
使头部激动难以进入尾部组织的有 效不应期内,使原来不持续性室速 成为难以终止的“无休止性室速”, 加重和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
环形折返环路
波尾 S1刺激
波锋 折返波
机制
一、Ⅰ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房扑通常也是由心房内的大折返形成。一 般情况下,由于房室结隐匿性传导,以 2:1或更高比例下传至心室,心室率相对 较慢(150bpm左右)
Ⅰ类AADs具有的心肌细胞膜麻醉效应,也使心肌细胞的膜电位、膜 反应性降低而阈电位水平升高,导致失夺获。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 作用的机制 钾通道有很多种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选择性快速激活延迟整流(Ikr)钾
通道阻滞剂:
D-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多非利特
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滞剂:
Ikr为主,Iks分布较少 Ikr阻滞剂主要延长中层心肌APD,使TDR加大,构成折
返激动,形成促心律失常。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③APD延长,诱发EAD的触发活性:
APD延长,ICa-L和Ina晚或Na+/Ca2+ 交换加大,生成EAD,EAD电位达到阈 电位值,就能触发室早或室速。
动作电位除极速率减慢,兴奋性和传 导性降低 ——易发生折返
因通道从失活态恢复延迟,复极后不 应期延长,使有效不应期(ERP)长于 APD,由此增宽了可激动间隙,易发生 大折返激动 ——折返不易终止
机制
折返三要素:
有两条径路 一条发生缓慢传导 另一条有单向阻滞
机制
环形折返环路
1)有效终止
碰撞+追尾
2)心动过速重整 仅发生碰撞
可激动间隙 (环长-波长)
3)心动过速不终止、不重整
追尾
碰撞
刺激未进入可激动间隙
波尾
波锋 折返波
机制
一、Ⅰ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大多数心肌梗死后,就是由于心肌
梗死疤痕周围的心肌,传导各向异 质性大,传导速度快慢不一,容易 发生折返 应用IC类药物后,传导更加延缓
期,减慢传导。
机制
Ⅱ、Ⅳ类AADs都有负性变时性及负性变 传导性作用,故能引起窦性停搏、窦房 阻滞、房室阻滞或希浦系统,严重时可 使心脏停搏。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①药物作用通道状态依赖:
钠通道阻滞剂主要在开放态、失活态与通道结合亲和力大, 静息态解离。
处于失活态的通道,允许有更多的药物与通道相结合,药 物过多在通道积聚,导致毒性表现。
胺碘酮等
均可明显延长复极时间,百度文库心电图 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选择性快速激活延迟整流(Ikr)钾
通道阻滞剂:
D-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多非利特
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滞剂:
胺碘酮等
均可明显延长复极时间,在心电图 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
与致心律失常密切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