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PPT参考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生智慧课件

•今天看来,刚中有柔,柔中存刚, 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将自身 的能力与价值发挥到极致,才能勇往 无前,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战斗的 胜利。可以说,柔中有刚,刚中存柔, 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追求 处世之理想的最高境界。
(3)审时度势、巧用时机的处世智慧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实际上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 史,“英雄造时势”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真正的英雄 必然是一位明智之人,其明智处就在于擅长审时度势, 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时局的动态,见人所未见;根据对 时势的把握,客观地分析形势与力量对比;判断事物 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作出明智的抉择。他们也许会顺 势而行,趋利避害,即会“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许 会有“敢为天下先”的惊人之举,为人所未为,引领 “时势”、创造“时势”。
中国大学目前的社会科学学科构建是依 据西方大学的模式,以文、史、哲、艺、 政、教等学科来分科进行教学的。由于 其局限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离开中 国古代学术传统渐行渐远,不利于传统 学术的深入研究。新国学学科的设立会 对现行分科式社科教学作必要的补充, 它不是取代现行的文、史、哲等学科, 而恰好是相互补充。
我们还要从学科角度促进传统文化的 学习。目前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剑 桥、牛津等都设有古典学,它以古希 腊、古罗马的文献为依据,研究那个 时期的历史、哲学、文学等。
现在中国有学者提出用“国学”之名开 设中国古典学,它是以中国传统学术体 系为学科基础,从学术范式到知识架构、 学理依据均不同于现有的哲学、历史、 文学等独立学科。从新的学术意义上使 用“国学”一词,阐述中国固有的学术、 文化、思想乃至价值体系,更有利于优 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便于广大学生提 高传统文化的“通观”素养。
2、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汲取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著述和史料浩如烟海, 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传统文化 中蕴藏的智慧和经验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 二的。
解读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PPT

孙悟空一身的本领哪里来?
冒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去学艺 自身优点:
谦卑和悟性
拜师学艺的孙悟空为什么“挑三拣四”? 目的明确,不像其他师兄弟,每天浑浑噩噩,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道为什么学,比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要 提升我们的生存技能,打造自身的立足工具: 以终为始 两样本领:筋斗云,七十二变;如意金箍棒,强 销生死簿
解读传统文化中的 人生智慧
1
心的力量
幸福感=效用/欲望 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精益求精 做人淡泊,做事执著 幸福常向止中求 会做加法——力量;会做减法——智慧
道是什么?
2
向内求还是向外求?
2018/7/7
3
2018/7/7
赵玉平博士<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 慧>
4
禅宗的智慧
紧箍咒最可悲的地方
被那个糊涂的唐僧乱施乱用 团队管理要不要紧箍咒? 马斯诺:五项需求层次论与早其四百 多年的吴承恩小说惊人的相似性
《西游记》成功团队四要素
外部支 持 角色认 同
目标明 确
和谐
能岗匹 配
西游记中人物的需求层次论
第一项:生理的需求——猪八戒(利益至上 ) 第二项:安全的需求——沙和尚(和事老) 第三项:归属的需求——小白龙(默默无闻 ) 第四项:尊重、荣誉、荣耀的需求——唐僧 (忠君爱国,哭啼) 第五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孙悟空( 拼命保护唐僧,维护整个团队,顺利抵达西 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为什么工作?
2018/7/7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平
赵玉
8
孙悟空为什么要给唐僧打工?
脱困之恩? 紧箍咒的束缚? 正确认识取经的意义? 成就自身正果!!!——个人价值的 实现,完成身份的蜕变,去妖成佛。
国学与智慧人生 课件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与人生(上)的学习内容将分为两讲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以人生的意义为重点,说明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这三点使得人生有意义,并分别针对着身、心、灵三方面,而灵是摸不着的,很难说清楚,所以要先多了解身心。
人生的意义还在于要开发潜能,在知、情、意三方面都要设法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成长。
并以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讲解与剖析。
第二部分讲解了儒家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有它特定的的时代背景,要有特定的条件来与之配合。
儒家就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乱世。
儒家思想把善归根为自己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也是因为如此孔子的志向才是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天下老年人都得到安养,做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照顾,是因为善就是我跟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
因此,孔子要实现自己的人性,就必须把善加以实现。
所以,儒家的思想就变成一种人文精神,展现出来的时候要通过个人的力量来改善整个世界,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它是一个目标,是一种理想。
它有人性论作为根据,这就是儒家思想基本的观念。
国学智慧与人生(上)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问题,首先讨论人生有没有意义,其次要说明儒家、道家还有《易经》的思想,以及它们回应问题的理论方法。
第一讲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第一节人生的意义在于三方面在大学教书三十年来,我的学生都很年轻,每年都有人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一方面很高兴,因为他们好学,另一方面也很担心,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或者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谈论人生意义的时候需要各种例子进行解释,所以很多时候说不清楚。
通过长期的教学,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们了解一句话,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也就是说,不要立刻得到答案,答案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得到之后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
到今天,我们进入社会已经有一定的时间,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个人成就了。
国学与智慧人生 课件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与人生(上)的学习内容将分为两讲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以人生的意义为重点,说明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这三点使得人生有意义,并分别针对着身、心、灵三方面,而灵是摸不着的,很难说清楚,所以要先多了解身心。
人生的意义还在于要开发潜能,在知、情、意三方面都要设法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成长。
并以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讲解与剖析。
第二部分讲解了儒家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有它特定的的时代背景,要有特定的条件来与之配合。
儒家就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乱世。
儒家思想把善归根为自己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也是因为如此孔子的志向才是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天下老年人都得到安养,做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照顾,是因为善就是我跟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
因此,孔子要实现自己的人性,就必须把善加以实现。
所以,儒家的思想就变成一种人文精神,展现出来的时候要通过个人的力量来改善整个世界,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它是一个目标,是一种理想。
它有人性论作为根据,这就是儒家思想基本的观念。
国学智慧与人生(上)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问题,首先讨论人生有没有意义,其次要说明儒家、道家还有《易经》的思想,以及它们回应问题的理论方法。
第一讲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第一节人生的意义在于三方面在大学教书三十年来,我的学生都很年轻,每年都有人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一方面很高兴,因为他们好学,另一方面也很担心,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或者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谈论人生意义的时候需要各种例子进行解释,所以很多时候说不清楚。
通过长期的教学,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们了解一句话,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也就是说,不要立刻得到答案,答案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得到之后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
到今天,我们进入社会已经有一定的时间,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个人成就了。
第七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智慧20121228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二十九分。
关于“和”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故宫的核心建筑三 大殿的名称,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 的和谐思想。
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保和殿:心态和顺,安适,喻人的身心和
追求。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二十九分。
曾国藩
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 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礼乐、政刑、仁义、忠信 ,其所言者也;虚无、清静、无为、自化,其所不言者 也。吾人当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以不言者存 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 自克,其庶为闻道之君子乎!--(《曾国藩全集"日记》)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二十九分。
道家:超世无为
力倡“道法自然”“法天贵真”“回真返朴”。道家
要人们挣脱物之役、情之累、意之染、心之滞,从而
成为至人真人。
人生智慧:身重于物;知足知止。 为君之道: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柔弱之道以及“四不
”之道。
为臣之道: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二十九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二十九分。
儒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世有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 --《周易》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 --张载
“大济苍生” “为民请命” “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 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禅宗符号
不立文字 外教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2021/3/10
授课:XXX
21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分享成功源于正确的选择 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大国崛起与中国文化复兴
2021/3/10
授课:XXX
22
2021/3/10
曾国藩
1811 - 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 谥文正 湖南长沙府湘乡人。湘军创立者 和统帅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理学家、 书法家、文学家。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
授课:XXX
1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寡欲: 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
愚民: 民之致难中和治,天地位以焉,其万物智育焉多。
反智: 有机事者 必有机心
不德: 不德有德 失德无德
2021/3/10
授课:XXX
1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4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文化是中华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 中国文化的精髓
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
人与人的关系 -----中庸之道
人与心灵的关系-----天生人成
2021/3/10
授课:XXX
5
2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西方文化 -----合同关系-------个体意识 中国文化---血缘关系 ---- ----群体意识
授课:XXX
36
易经大成智慧的生态思索
风水,是中国人的生态智慧
风水,是中国人的居住文化,建筑文化, 也是民俗文化
风水,是易经的实证系统
2021/3/10
授课:XXX
37
2021/3/10
香港中银大厦
1982年起兴建, 1990年完工。70 层,高315米。
中国银行香港分 部所在地
投资1.3亿美元
授课:XXX
38
香港汇丰银行
2021/3/10
授课:XXX
39
香港港督府
2021/3/10
授课:XXX
40
北京的风水布局
2021/3/10
授课:XXX
授课:XXX
11
大学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知止而后能定,知定而后能安,之安而能 静,知静而后能虑,知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
2021/3/10
授课:XXX
12
古之欲明明德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021/3/10
授课:XXX
18
禅宗文化之自我心灵的发现
禅对生活的启示 入禅之道 茶禅一味
2021/3/10
授课:XXX
19
2021/3/10
慧能
公元638-713 唐代高僧,禅宗六祖。至今仍 有 不腐肉身舍利久存于世。著有坛 经
授课:XXX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021/3/10
授课:XXX
14
2021/3/10
老子
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 老聃,李耳。河南鹿邑人。 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 创始人。唐朝武皇封为太上老君。
授课:XXX
15
道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6
2021/3/10
三教合一图
儒门释户道相通 三教从来一祖风 红莲白藕清荷叶 三教原来是一门
授课:XXX
7
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儒家文化之社会人格的实现
1 儒家文化的核心----仁
2 忠恕之道
3 君子之道
2021/3/10
授课:XXX
8
道家文化之自我人格的超越
道家文化的核心-----道 外化而内不化 无为的境界
授课:XXX
25
看看河图
河图文化是重要的文化
河图是易经中的精髓
河图的传说
2021/3/10
授课:XXX
26
2021/3/10
授课:XXX
27
2021/3/10
授课:XXX
28
再看洛书
洛书是变化之道
河洛文化是中华初民同自然斗争得出的结 论,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工具
河洛文化是中国术数的重要基础
2021/3/10
授课:XXX
34
宇宙的全息对应
宇宙全息律
宇宙全息对应 自然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的统一 全息对应的应用
2021/3/10
授课:XXX
35
易经大成智慧的生态思索
风水,是中国人的生态智慧
风水,是中国人的居住文化,建筑文化, 也是民俗文化
风水,是易经的实证系统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29
2021/3/10
授课:XXX
30
2021/3/10
授课:XXX
31
2021/3/10
授课:XXX
后 天 八 卦
32
易经大成智慧之宇宙思索
2021/3/10
授课:XXX
33
宇宙是什么
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宇宙全息的数理模型 预测学的依据
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021/3/10
授课:XXX
1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
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
高承乾
2021/3/10
授课:XXX
1
中国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禅宗文化
中医文化
2021/3/10
授课:XXX
2
一阴一阳之谓道 生 生不 息 谓之易
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大易至简,易乃天成
2021/3/10
授课:XXX
3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9
2021/3/10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 昌平乡人 古代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儒 家学说的创始人
授课:XXX
10
仁者,爱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2021/3/10
授课:XXX
23
2021/3/10
李鸿章
1823-1901
本名樟桐,字渐甫,号少荃。 晚年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安徽合肥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官至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商务大臣 文华殿大学士 封一等肃毅侯
授课:XXX
24
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 行 生 克 制 化
2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