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地震基本知识和抗震设防

合集下载

抗震防灾知识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

抗震防灾知识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 定,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 震级”,用字母M表示。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烈度:地震烈度是以人 的感觉、器物反应、房 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 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 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 内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 水平,由科技人员通过 现场调查予以评定。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震前防震准备知识
二、校舍抗震安Βιβλιοθήκη 措施 1. 新建校舍的抗震设防。新建校舍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降低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以及地 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2. 已建校舍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处于不稳状的人会摔出,有抛起感,房屋大多数倒塌;道路毁坏,山石 10度 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 房屋普遍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大量山崩滑坡。
12度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 物遭毁灭。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通常所说的建筑抗震设计不是针对震级而是针对烈度。设防烈度8 度和能抗8级地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发生8级地震时,震中烈度可达11~12度。
《地县教育局基建专干培训班》
克拉玛依
校舍防灾安全知识
2015年11月
2019年9月6日3时0分
1 2
3 4
5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震源与震中、震级、烈度、抗震设防 震前防震准备知识:防震准备、校舍抗震安全、震时避震 震后救灾知识:灾后搜救、灾后卫生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我国发生的地震大部分是浅源地震。

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1.火山地震2.陷落地震3.诱发地震4.构造地震震源的深浅可分为:1.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 ,85% 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 ,12% 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 ,3% 2.几个概念: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距答:1.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2.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3.震中距:建筑物与震中的距离 4.震源距:建筑物与震源的距离 3.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 答:1.地震震级: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3.两者关联:a.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b.从震中往外,烈度逐渐衰减。

c.对于发生频度最高的浅源地震来说,根据我国的地震资料,经验公式估计震中烈度I 0与震级M 之间的关系:58.05.1I M +=5.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震源M 2.传播途径与震中距R 3.场地条件S 4.其它6.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7.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地震动强度 2.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周期) 3. 地震的持续时间 8.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有什么?答:1.震源 2.传播介质与途径 3.局部场地条件9.世界的主要地震分布带。

答:1.环太平洋地震带2.欧亚地震带10.我国的主要地震分布带。

答:在这6个区域:1.台湾及附近海域2.东南沿海地带(福建、广东、浙江、江苏)3.华北地区(沿着太行山两侧经京津到冀东延伸到辽西)4.新疆的天山地区5.西藏喜马拉雅区主要(一直延伸到云南横断山)6.南北地震带(银川-兰州-成都-昆明)我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1.频次高、强度大2.起伏式发展强烈地震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发性。

防震避险必备知识点总结

防震避险必备知识点总结

防震避险必备知识点总结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掌握防震避险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防震避险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地震防护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释放而产生的振动现象。

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应力积累,当释放能量时就会发生地震。

2. 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岩石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就会释放出能量,引起地震。

3. 地震的测定方法地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地震仪的记录和地震带动的地震波的传播。

通过地震仪的记录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方向等信息可以确定地震的震级和震源。

4. 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道路的毁坏、水电设施的破坏等严重危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地震防护知识1. 安全建筑设计地震抗震建筑设计是预防和减轻地震危害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地震力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防震设施的设置在地震多发地区,需要设置一些防震设施,如地震防护墙、减震支座、加固设施等,以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 安全疏散通道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安全疏散通道是防震的重要措施。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可以通过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地逃生。

4. 安全避难地点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可以选择一些安全的避难地点躲避。

如开阔的空地、坚固的桌子下、支撑结实的门框等地方都可以作为避难点。

5. 安全用电地震发生时,电力设施可能发生故障,给人们带来危险。

因此,在地震前需要检查家庭电路是否安全,确保电源断开,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6. 安全用气地震发生时,煤气管道可能破裂导致煤气泄漏,给人们造成危险。

因此,在地震前需要关闭家中的煤气阀门,确保家中的煤气安全。

7. 安全用水地震发生后,水源可能会中断或污染,因此需要做好储水备用的准备,确保在地震后有足够的饮用水。

地震防范知识总结

地震防范知识总结

地震防范知识总结一、地震基本知识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的突然破裂或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地表发生振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2. 地震的破坏力地震的破坏力根据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等因素而异,可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地面裂缝、山体滑坡等严重后果。

3. 地震的频率和分布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为微震,约10万次为有感地震,约1000次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全球板块边界地带。

二、地震防范措施1. 建立防震意识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范方法,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防震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包括紧急疏散路线、避震场所选择、物品准备等,并进行演练。

3. 物品准备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如水、干粮、急救包、保暖衣物等。

同时,确保家中电源、煤气等设施的安全。

4. 建筑加固对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如增设抗震墙、加固梁柱等,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5. 关注预警信息关注地震预警信息,掌握所在地区的紧急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在地震发生时,遵循“防护-掩护-固定”原则,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避震措施。

6. 公共场所防范在公共场所,遵循安全指示,保持秩序,避免拥挤和推搡。

同时,了解公共场所的紧急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7. 开车时的防范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地震,应立即停靠路边,远离桥梁、隧道、高架桥等高风险区域。

在停车场等地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免掉落物伤人。

8. 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关注新闻和社交媒体上的地震相关信息,以便获取最新的预警和疏散指示。

在地震后,保持冷静和警觉,防止余震造成伤害。

防地震基本知识

防地震基本知识

防地震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震的预警信号:地光是地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一旦看到地光,应立即采取措施避震。

2. 自救措施:如果身处室内,应立即打开房门,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如果无法撤离,应寻找小开间的房屋、墙角、床下桌下等处躲避,并注意保护好头部。

3. 预防次生灾害:地震可能引发火灾、燃气泄露等次生灾害,应尽量预防。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关闭电源、燃气等,以降低次生灾害的危害。

4.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时,电梯可能因电力中断而停止工作,应避免使用电梯逃生。

5. 保持镇静: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6. 准备应急物品:家中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品,如便携式手电筒、急救包、矿泉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7. 关注地震预报:关注地震预报,了解地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强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8. 学习自救知识:通过学习地震自救知识,了解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提高自救能力。

总之,防地震基本知识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

建筑结构抗震 第一章 地震基础知识、抗震设防

建筑结构抗震 第一章 地震基础知识、抗震设防
.
第1章 地震基础知识、抗震设防
1.2 地震基础知识
1.2.1 地球的构 造
第一层为地壳,厚约 5~40公里,主要由海 水、风化土、花岗岩 和玄武岩组成,厚薄 不均。
大多数地震均发生在这一层。
.
第1章 地震基础知识、抗震设防
第二层为地幔,厚约2900公里,主要由橄 榄岩组成。地幔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处于一种软 流塑状态。由于地幔内部温度的不均匀以及地 球自转速度的不均匀产生加速度,故地幔中的 物质不断在产生缓慢的对流运动,导致内部不 均衡压应力的产生。
.
第1章 地震基础知识、抗震设防
1.3、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
1.3.1、世界地震活动 (1)环太平洋地震带
沿南北美洲西海岸、阿留申群岛转向到日本列岛,在 经我国的东海岸到达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新西兰。
(2)欧亚地震带
从大西洋的亚速岛,经过意大利、土耳其、伊朗、印 度的北部到我国的西部及西南地区、再过缅甸至印度尼 西亚。 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98%
时间
地点
1994.1.17 美国,北岭
1995.1.17 日本,神户
1995.5.27 俄罗斯,
1996.2.23 中国,丽江
1997.5.10 伊朗,
1999.8.17 土尔其,
1999.9.21 中国台湾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2008.5.12 中国四川
震级
6.7 7.2 7.6 7.0 7.1 7.4 7.3 8.9 8.0
1、火灾
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 东京市内227处起火,33 处未能扑灭造成火灾蔓, 旧市区烧毁约50%;横滨 市烧毁80%,死亡10万。
.
第1章 地震基础知识、抗震设防

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1震源:指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

2震中:指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即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3震源深度:把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4浅源地震:震源深度60km以内(世界上绝大部分是浅源地震)中源:60~300km 深源:300km以上5地震成因:构造地震(主要),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6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7体波:指通过本体内传播的波,包含纵波(p波)与横波(s波)8面波:沿介质表面及其附近传播的波包含瑞雷波和乐甫波9地震波纵波最快,横波其次,面波最慢10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可能有多个烈度。

11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强弱的一种度量指标,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尺度,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12地震烈度:地面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现象。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它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13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1建筑选址: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

无法避开应采取抗震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

2地震灾害规律:地基刚柔并济,优先刚性。

3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厚度。

4等效剪切波速: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土的等效剪切波速表示。

等效剪切波速是以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各层土中传播时间不变的原则定义的土层平均剪切波速。

5抗震规范规定了部分建筑物可不用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

P246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一般采用“拟静力法”7桩基抗震性能优于同类结构天然地基抗震规范规定了可不用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范围P25 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8 液化现象:地下水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二阶段液化判别方案: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实验判别饱和砂土和粉土对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判别:初步判别: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及其以前时,设防烈度为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2、粉土中的粘粒含量百分率,设防烈度为7、8、9度分别为不小于10、13、16时,可判为不液化。

防灾减灾工程知识要点

防灾减灾工程知识要点

防灾减灾⼯程知识要点防灾减灾⼯程知识要点第⼀章抗震要点1地震的含义地震(英⽂名称:earthquake)⼜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地震波的⼀种⾃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的地⾯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员伤亡,能引起⽕灾、⽔灾、有毒⽓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灾害。

地震液化作⽤是指由地震使饱和松散沙⼟或未固结岩层发⽣液化的作⽤。

⼟体受地震⼒作⽤后,使⼟体积缩⼩、孔隙压⼒猛增,从⽽使有效压⼒减⼩,使⼟迅速减⼩或完全丧失抗剪强度,使⼟体像液体⼀样流动或喷出地⾯,成为地基液化。

2地震的类型根据发⽣的位置分类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发⽣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多数地震属于此类。

板内地震:发⽣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如欧亚⼤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

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板缘地震更复杂。

⽕⼭地震:是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产⽣的地壳振动。

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分类天然地震:指⾃然界发⽣的地震现象;⼈⼯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为因素引起的地⾯震动;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巨⼤变化⽽产⽣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地震:是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产⽣的地壳振动。

⽕⼭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

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附近的⼏⼗公⾥远的范围内,⽽且发⽣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这种地震发⽣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

抗震设计基础知识

抗震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知识点解析:1.地球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370km.赤道半径约6378km.两极半径约6357km。

地球内部可分为3大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壳地震多发区域: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内。

(2)地幔地幔物质根据推算形态应为粘弹性体(可传播横波)。

(3)地核2.地震的发生过程:(1)地震:是地球内某处因地球构造运动、岩层突然破裂(构造地震)、成因局部岩层塌陷(塌陷地震)、火山爆发(火山地震)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①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②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③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分为:(a)浅源地震(<=60km.)(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b)中源地震(60-300km).(c)深源地震(>300km).④震源深度影响:浅震波及范围小、破坏程度大;深震波及范围大而破坏程度小。

3.地震的成因与类型:(1)地震成因:地壳的变形(2)地震类型:①构造地震:全球地震发生总数约90%为构造地震。

②火山地震③塌陷地震此外,水库也能诱发地震、核爆炸可能在场地激发地震。

4.地震波及其传播(1)地震波定义: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

(2)分类:①体波:通过地球本体传递的波。

(i)纵波:可在固体、液体传播,为压缩波。

(ii)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为剪切波。

②面波:为次生波。

分为:(a)乐甫波、(b)瑞雷波。

5.地震波的主要特性:地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波形地震加速度波形及三大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6.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指标,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一次地震仅一个震级。

分为:(1)近震震级ML;(2)面波震级MS;(3)体波震级MB。

基于震级的地震分类:微震、有感地震、破坏地震、强烈地震。

7.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

8.中国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1)分布范围广:面积79%以上为6度抗震设防。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一、地震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地震地震一般是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

2、震级与烈度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

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

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

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性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

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

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

3、中国地震烈度表注:本烈度表于1999年4月26日发布,于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

(1)用本标准评定烈度时,I度~V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

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防震减灾知识防震减灾是震前预防、震后救灾与重建等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总称。

它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四个环节。

一、地震监测预报(一)地震基本知识1、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2、地震的分类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类。

诱发地震,如水库地震、矿山地震。

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

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

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85%~90%。

3、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时刻、震中经度、震中纬度、震源深度和震级。

震源是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源深度是指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6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一般将8级和8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地震;7级以下、6级和6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6级以下、4.5级和4.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中强震;4.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3级以下、1级和1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弱震或微震。

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8.9级,是发生于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1.1.1地球构造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 6370km,赤道半径约6378km,两极半径约6357km。从物 质成分和构造特征来划分,地球可分为三大部分:地壳、 地幔和地核(图1.1)。
地壳30~40km
地壳 莫霍面 地下深度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00 29 幔 0 地 50 3

2. 频谱特性

对时域的地震加速度波形进行变换,就可以了解这 种波形的频谱特性,频谱特性可以用功率谱、反应 谱和傅里埃谱来表示。 图1.6是根据日本一批强地震记录求得的功率谱, 它们是同一地震、震中距近似相同而地基类型不同 的情况,显示出硬土、软土的功率谱成分有很大不 同。

(cm /s ) 50

3. 持续时间

强震持续时间对结构物破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 物开裂以后的阶段。 如果结构物在开裂后又遇到了一个加速度峰值很大 的地震脉冲并且结构物产生了很大的变形,那么结 构的倒塌与一般的静力试验中的现象比较相似,即 倒塌取决于最大变形反应。


另一种情况是,结构物从开裂到倒塌,往往要经 历几次、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反复振动过程,在 某一振动过程中,即使结构最大变形反应没有达 到静力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变形,结构也可能由于 长时间的振动和反复变形而发生倒塌破坏。 显然,在结构已发生开裂时,连续振动时间越长, 结构倒塌的可能性越大。
1000 2900
玄武岩层 花岗岩层
海水 沉积物
莫霍不连续面 地核 内核
4980
地幔
6370km
(a)地球断面
(b)分层结构
(c)地壳剖面
图1.1地球断面与地壳剖面
1.

地壳
地壳是地球外表面的一层很薄的外壳,它由各种不均匀 的岩石组成。地壳的下界称为莫霍界面,或称莫霍不连 续面。 地壳的厚度在全球变பைடு நூலகம்很大,大陆内一般厚16~40km, 高山地区厚度更大,中国西藏高原及天山地区厚达70km。 海洋下面厚度最小,一般为10~15km,最薄的约5km。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内。

地震知识和防震知识

地震知识和防震知识

地震知识和防震知识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发生的能量释放所引起的地壳运动。

地震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因此了解地震知识和掌握防震知识对于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

地球由固态的地壳、液态的地幔和固态的地核组成,而地震是地壳发生变形时产生的能量释放。

当地壳受到内部的构造力作用时,会发生断裂和滑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的强度和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指标。

强度是地震在地表上产生的破坏程度的度量,通常使用烈度表来表示。

而震级是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度量,通常使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的地震波振幅来计算的,而面波震级是根据地震波速度来计算的。

地震的破坏性是由震源的深度、震源与观测点的距离、地表的地质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震源越深,地震波传播的距离越远,地震对地表的影响范围也就越大。

而地表的地质条件也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和放大,例如软弱的土壤和湖泊等会使地震波的破坏程度增加。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首先,要在室内寻找安全的避难点,例如桌子下、墙角等地,并保护好头部。

其次,要远离玻璃、大型家具和悬挂物,以免受到砸伤。

此外,还要随时关注地震预警系统和相关媒体的信息,及时了解地震情况,并遵循相关的指导和安排。

在地震后,人们还需要注意余震的影响。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发生的较小规模的地震,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因此,在余震期间,人们应该继续保持警惕,避免返回受损的建筑物或危险区域。

除了个人的防震措施外,社会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震准备和措施。

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该考虑地震的影响,采取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给人们更多的逃生时间。

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了解地震知识和掌握防震知识对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人们需要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学会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并参与到社会的防震准备和建设中。

抗震复习资料

抗震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震与抗震的一般知识本章重点关键词——震级、烈度(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设防类别、设防目标、概念设计掌握以上关键词的定义;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了解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了解震害规律:烈度相同,震中距大的对自振周期大的高柔结构的破坏比震中距小的影大;相反,震中距小的对自振周期小的刚性大的结构破坏比震中距大的影响大。

一、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4)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5)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6)震中:震源正上方在地表的投影(7)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8)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9)概念设计:是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整体地震反应,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等。

(1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二、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4.地壳深处释放能量的地方称为( 震源)。

5.一次地震能量大小称为( 震级),地震对各地影响的强度称( 烈度)。

6.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7.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8.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9.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一)地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仅有十几次。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

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椭圆球体。

它好像一个煮熟的大鸡蛋,大体上可分为蛋壳、蛋白、蛋黄相当的一部分。

地球表面相当于蛋壳的一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相当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地核。

地壳由岩石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坚硬的花岗岩层,下面一层是更坚硬的玄武岩层。

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三、四十公里。

地幔是一种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状的物质,厚约二千九百多公里。

地球最内部是一个半径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温度据推测最高达摄氏三、五千度,地核内部压力也大得惊人,可能达到几十万至二、三百万个大气压。

地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其内部物质也处于缓慢运动之中。

组成地壳的岩石原来是呈水平状态的。

地球自身旋转和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以及天体的影响,在地壳各部分地层中产生巨大的地应力,使一些岩层发生折皱变形。

这种变化长期缓慢,是人们感觉不到的。

当这种地应力不断积累加强,在某处超过地层的强度时,就会使那里的地层突然发生破裂、地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传播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发生最多,且危害最大。

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区的塌陷引起的小范围“陷落地震”等。

衡山县处于炎庐断裂带的南延线上,即浏阳—衡阳—永州活动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据史料记载,公元1630年、1631年共发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2003年1月17日、2008年1月20日发生3次地震,但震级较小,均未超过3.0。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二)一、地震宏观观测1、与地震有关的宏观现象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抗震与抗震设防(5篇)

抗震与抗震设防(5篇)

抗震与抗震设防(5篇)第一篇:抗震与抗震设防抗震设防标准与设防地震在地震灾害中,建构筑物的破坏与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对地震区的建设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震措施。

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从选址到使用寿期内的防震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抗震设计、保证施工质量与合理的维护保养。

其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龙头环节。

抗震设计要遵从一定的标准,这就是抗震设防标准。

它包括抗震设防目标、工程设防类别、设防地震和场地选择等内容。

其中:设防目标系指工程结构通过抗震设计所要达到的宏观防震目标。

设防目标同设计方法有关。

比如,对于建构筑物来说是三级设防,其目标可简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对于水工、水运、公路、铁路等工程来说,就只是一级设防,即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如有局部损坏,经一般处理后仍可正常使用。

设防类别系指根据工程结构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程度,以及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对其所做的抗震重要性类别划分。

一般分为四类,也有的行业工程分为二类或三类。

场地选择系指在地震区选择建设场地时,宜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这是经济合理的抗震设防前提,往往比其他抗震措施的作用还大。

因为,地震对建设工程的破坏;除地震动引起工程结构的破坏外,还有场地条件的因素,诸如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滑坡和粉、砂土液化等。

对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地震活动性、构造活动性,边坡稳定性和场地地基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定。

设防地震系指针对不同重要性类别的工程,采用特定安全水准的地震作用强度为设防依据。

这个特定安全水准的地震作用强度,常以一定概率水平下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来表达。

在现行的多种抗震设计规范中称为“设防烈度”,有的规范(水工、水运)称为“设计烈度”,也有称为“设防地震”或“设计地震”的。

抗震设防标准受到科学技术和国家抗震设防政策两方面的制约。

地震基础知识与建筑抗震设防

地震基础知识与建筑抗震设防

第1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建筑抗震设防【学习目标】●了解地震的类型及其成因。

●熟悉地震波、地震震级、地震烈度等术语。

●明确结构抗震设防依据、目标及分类标准。

●理解抗震设计概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章导读】本章主要通过有关地震震害的启示,学习地震的成因及类型,地震波、震级、烈度等基本概念,地震的破坏作用,结构抗震设防依据、目标和分类标准,以及抗震设计概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案例导入地震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是人感觉不到的微小地震,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监测到它们的活动。

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有感地震)每年发生约5万次,其中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约有1000余次,能够造成严重破坏的强烈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20世纪共发生破坏性地震3000余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9次。

由于地震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往往造成各类建筑物和设施的破坏,甚至倒塌,并引起各种次生灾害的发生以及人员的伤亡。

提高建筑物和各类设施抵抗地震破坏能力,防止地震时人员伤亡,减少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地震工程和抗震工程学的重要任务。

对各类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抗震设防,免不了要增加工程的造价和投资,因此如何合理地采用设防标准,既能有效地减轻工程受到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又能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金,是当前工程抗震防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制定的设防标准不同,各类建筑物和设施在地震中的表现会截然不同,因而地震时造成的损失也会有巨大的差别。

例如,日本东京历史上曾发生过8级以上大地震,日本政府以及各界一向对此十分关心和重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将东京建成一个能抗御8级大地震的城市。

1986年一次6.2级地震发生在东京城底下,一座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仅死亡2人,整个城市几乎未遭受到破坏。

可是一向认为没有发生大地震危险的日本第二大港神户市对工程抗震设防就不那么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座二层小学教学楼 被完全摧毁。
人员伤亡
印度地震
地表破坏
公路桥梁破坏
我国地震情况
抗震设防的国土面积:82.7% 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
①1920年,宁夏海源地震,8.5级,23.4万人 ②1976年,唐山地震,7.8级,24.2万人 统计结果: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1/3;
火灾 水灾 海啸 毒气逸散等 诱发灾害:三次灾害,由前两种灾害引起的工厂
停产,城市瘫痪,瘟疫蔓延等
1.3.3.1直接灾害
1、地面破坏。 如地面裂缝、滑坡塌方、 塌陷、液化等;
地面破坏
丰源市狮子会馆及水源路被断层拱起4米
滑坡塌方
砂土液化地面喷水冒砂
唐山地震喷砂
2.工程结构的破坏
下地幔:物质密度增大 地幔是地壳运动的根源: (1)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地 下200Km~700Km其温度由600℃升至2000℃ (2)地球内部的压力是不均衡的,在地幔上部约 900MPa,地幔中部为3700MPa。
1.2.1地球的构造
地幔内部的物质在热状态和不均衡的压力作用 下缓慢的运动着。(地震产生的根源)
地核:地球的核心,主要构成物质是镍、铁 外核(厚2100Km)处于液态 内核(厚1400Km)处于固态 地震观测发现:地震横波不能通过外核(即不 能通过液体)。 地震仅发生在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上部(700km)
1.2.2地震类型和成因
地震类型:按产生地震的原因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而引 起的地面振动。7% 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发生大规模的
唐山地震
唐山市河北省矿业学院图书馆,三层高的阅览室,系装配式纯框架结构, 西头倒毁,东头框架幸存。(此处为唐山地震重点保护遗迹之一。)
唐山地震
唐山市机车车辆厂震后概貌。
台湾集集地震(1999年,2400人,94亿美元)
台湾集集地震
台湾集集地震
台湾集集地震
台湾集集地震
台湾集集地震
印度地震(2001年,2万人,45亿美元)
培养运用规范、标准,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和抗震计算能力;
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抗震 理论、方法 的发展趋势。
1 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1.1 概 述 地震的定义: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
1.2.1地球的构造
地壳:各种结构不均匀厚薄不一岩石组成。
陆地: 表面:沉积层,
上部:花岗岩岩层 平均厚度30~40km
下部:玄武岩岩层
海洋: 玄武岩岩层
平均厚度5~8km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一薄薄的 地壳内。
1.2.1地球的构造
地幔:主要由质地坚硬的橄榄岩组成。
上地幔:40~70km岩石层,和地壳成岩石圈 70~700km为厚几百公里软流层
建工出版社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抗震 第三章 地震作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与抗震验算 第四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第五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第六章 隔震结构简介
学习本课程目的
掌握抗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了解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律;
1900年以来,死于地震人数55万之多; 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防灾减灾的工作内容
地震的监测预报: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准确度?(有减灾实效的预测大概是10%。中长期年度 预测的水平高一点,在30%到40%)
地震作用预测:地震强度量化为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 力,地震作用的估计相当粗糙。
十大地震区
台湾地震区,南海地震区,华南地震区 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青藏高原南部 中部 北部地震区 新疆中部 北部地震区
属欧亚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 东北地震带 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1.3.3地震灾害
分类: 直接灾害:一次灾害,地面运动引起的地表破坏,
建筑物倒塌等 次生灾害:二次灾害,由直接灾害继发的地震后
灾害性自然现象。(500万次,1%,18次)
唐山地震(1976年,24.2万,100亿人民币)
唐山市文化路青年宫,为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7.8级地 震时倒塌一层,7.1级地震时除四根门柱外,全部坍塌。
唐山地震
开滦煤矿医院,为砖混结构的五层楼房(局部七层), 仅西部转角残存 。
唐山地震
唐山市开滦煤矿救护楼,为砖混结构人字木屋架的三层 楼房,墙倒顶塌。
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抗震设计
工程设计人员的责任: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可能遇到的
地震精心设防,尽量减轻震害。
1.2地震基础知识
1.2.1、地球的构造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Km
的椭圆球体,由三层不同的物 体组成。 (1)表面层:很薄的地壳,
平均厚30~40Km (2)中间层:地幔,厚约2900Km (3)内层:地核,平均半径厚约 3500Km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土建学院建工系
参考教材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主编 柳炳康 沈小璞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 编著 郭继武 建工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陷落和崩塌所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3%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
动引起的地面振动。90%,破坏性大,影响面广。
※在工程抗震设计中仅考虑构造地震的设防问题
1.2.2地震类型和成因
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 六大板块 地幔软流层对流 各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积累能量,变形应力 岩层断裂和错动,弹性波,地面振动,地震
1.3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
1.3.1世界地震活动
全世界地震主要分布于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经我国台湾省 (2)欧亚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经我国横
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 这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 量的98%。
我国正好介于地球的两大地震带之间。
1.3.2我国地震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