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诊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合集下载

急诊室护理带教的现状及建议

急诊室护理带教的现状及建议

急诊室护理带教的现状及建议从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看,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临床带教质量好坏对于护士人员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并影响了我国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

急诊室在护士实习计划里是涉及到最多的科室,也是实习的必经环节,在医院里属于跨科室的、综合性较强的临床科室。

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诊实习,既能让学生体验理论知识,也能感悟到实践带来的教育价值。

1急诊室带教面临的问题1.1兴趣不强护理临床实习本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显现出活跃的一面。

而现实临床实习情况确是整个急诊室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整个实习环节都是教师在“主导”,这与护士带教教学要求明显不符。

护理教育中的这些障碍直接造成了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1.2主动不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优越的条件助长了学生“崇尚自我”的心理,导致了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缺失。

对于护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常常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足够的责任心,其社会竞争意识薄弱,学习缺少必须的主动性。

很多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仅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所以然。

1.3沟通不多大部分带教者在教育学生时,没有对学生掌握护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给予重视,使得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阻碍。

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整个临床实习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从教学调查结果看,部分学生表示老师在言语沟通能力上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减少,实习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言传身教”中只是身教是不行的,言谈则能在言语上引导学生去认识知识。

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加,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学习,为今后的教学、实习创造条件。

2正确处理带教问题的措施2.1带动实习热情面对学生参与实习积极性不强这一现象,教师则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学生的热情。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门面,承载着救治急症患者的重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该院的急诊科护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员紧张、护理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我们要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

目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数量远远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低下。

我们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编制,确保人员配备的合理性。

可以采取灵活的排班制度,通过加班、轮班等方式来弥补人员不足的问题。

我们要提高护理质量。

急诊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重的工作,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我们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可以利用院内外的培训资源,开展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课程,包括急救技能、意识监测、药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还可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改善护理工作。

可以引进现代化的急诊设备,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诊疗效果。

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方便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急诊科是一个高压和快节奏的工作场所,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为了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减少员工离职率,我们需要关注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可以改善工作设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可以增加绩效奖金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还可以加强团队合作,提供相互支持和协作的机会。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存在人员紧张和护理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对策,包括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提高护理质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

通过这些举措,相信该院的急诊科护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医疗技术进步,急诊科的工作已经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急诊科护理工作是急诊科的重点工作之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然而,当前急诊科护理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善和提高。

1.工作量大,压力大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每天接诊的患者往往数量巨大,而且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护理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护理干预,这就使得急诊科护理的工作量很大,压力也很大。

2.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急诊科是一个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很多护理人员因为承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而选择离开。

因此,人员流动性大也是急诊科护理的现状之一。

3.护理质量不高由于急诊科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护理人员很难按照规范的流程来进行护理工作,容易出现忽视细节、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护理质量不高。

1.建立科学的护理流程针对急诊科的特殊工作环境,护理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护理流程,让护理人员按照流程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2.加强护理培训和考核护理培训和考核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护理部门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技能和服务质量。

3.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对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护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让护理人员能够应对困难和挑战。

4.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当前,急诊科护理人员流失率较高,护理部门应该加强招聘工作,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确保急诊科能够顺畅运转。

5.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院的声誉,护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现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护理部门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急诊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急诊护士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

急诊护士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

急诊护士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急诊护士的培训模式。

方法对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诊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目前培训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存在问题。

结论根据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标准框架模型,结合核心能力理论与临床职业阶梯理论,探索一套规范的培训模式,提高不同层次急诊护士业务水平,优化护理质量,保证安全。

为稳定护理队伍,急诊护理人才梯队,培养专科护理人员提供有利的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关键词】急诊护士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10-02现代培训理论认为,培训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是改进人员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使其发挥最大潜力,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目的的指导活动。

护士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教育,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的一线前哨,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多而急、抢救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适应快速、多变、繁重的急救护理要求[1]。

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影响着急救护理的发展。

有效的培训能提高急诊护士的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与急诊医疗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推动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急诊护理队伍。

本文对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诊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目前培训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诊护理是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并驾的3级学科,是对各种急、危、重症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变化,予以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并配合治疗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专科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争取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具有发病急、病伤广、任务繁忙、责任重大等特点。

急诊病人来院时间、人数、病种及危急程度很难预料。

很多病人来势凶、症状急、病史不详、辅助检查无法展开,导致诊治难度大,因此对护理技术水平要求高。

急诊科护士专业水平及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急诊科护士专业水平及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对病 人 的 最 优 服 务 4 3注 重 患 者 的 心 理 变化 应 贯 穿 整 个 护 理 过 程
沟 通 ,可 以使 患 者 感 觉 到 我 们 是 真 心 愿 意 帮 助 他 们 .是 把 他 们 当朋 友 、
当 家 人 般 的 尊 重 .在 给 对 方 传 递 出 温 暖 的 同 时 也 传 递 出 了社 会 正 能 量 。
患 者 已经 度 过 了 最 困 难 的 时 期 , 处 于 恢 复 阶 段 的 话 , 此 刻 最 关键 最 重 要 的 沟 通 应 该 是 对 其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其 主 要 内 容 有 相 关 疾 病 的 治 疗 机
理 、 恢 复 方 案 、注 意 事 项 、 禁 忌 等 内 容 。相 信 这 个 时 期 的 病 人 .通 过 我们热情周到的专业服务 , 已经对我们比较信任 , 而且求知欲望也较强 . 此 时 我 们 进 行 相 关 专 业 知 识 宣 传 教 育 ,除 了 能 使 患 者 的恢 复过 程 加 快 、 医 疗 开 支 减 少 外 ,更 能 让 病 人 成 为 我 们 的 义 务 健 康 知 识 宣 传 员 .实 现
以 亲 切 解 除 他 们 的 忧 虑 , 以真 心 抚 平 他 们 的 创 伤 。 这 些 情 况 虽 然 给 我 们 与 患 者 沟 通 带 来 了 困 难 .但 这 同 样 是 考 验 我 们 职 业 修 养 、专 业 技 术 能 力 和 医 护 素 质 水 平 的 重 要 时 刻 。 当我 们 用 日 常聊 天 的 口 吻 .用 礼 貌 的 、通
患 者 一 定 会 因为 我 们 这 种 认 真 负 责 的言 行 .而 感 觉 到 舒 适 、亲 切 和 安 全
的 .增 加 对 我 们 的 信 任 。在 实 际 进 行 护 理 操 作 过 程 中 .更 应 该 按 照我 们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接待了大量的患者,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某院急诊科护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不足:急诊科是全天候接诊急危重病人的地方,因此需要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某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护理质量难以保证。

2.工作强度大: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护士常常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工作强度大、休息不足,容易造成疲劳,影响护理质量。

3.护理标准不一:由于急诊科患者的来去匆匆,护理时间有限,导致护理工作的标准不一,有些环节可能会被疏忽,影响了患者的护理效果。

4.缺乏专业技能:急诊科的护理需要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和对各种急危重症的处理经验,然而目前某院急诊科护理人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以上种种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某院急诊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建议1.加大护理人员的配备:为了解决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某院需要加大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配备,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2.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疲劳,某院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保障护理人员的工作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护理标准的培训: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某院需要加强对急诊科护理标准的培训,让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避免疏忽,提高护理效果。

以上对策的落实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某院应该将护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总结急诊科护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某院需要高度重视急诊科护理工作,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全力以赴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我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陈 丽,冯先琼摘要:从国内急诊专科护士选拔标准㊁培训时间及方式㊁培训内容㊁培训考核㊁资格认证进行综述,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先进培训经验,期望能对我国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有所参考㊂关键词:专科护士;急诊;培训S t a t u s q u o a n d 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t r a i n i n g o f e m e r g e n c y n u r s e s pe c i a l i s t s i nC h i n a C h e nL i ,F e n g X i a n q i o n g (W e s tC h i n a H o s p i t a l ,S c h o o l o f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a l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i c h u a n61004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I t r e v i e w e df r o mt h es e l e c t i o ns t a n d a r d ,t h et r a i n i n g t i m ea n d w a y ,t r a i n i n g c o n t e n t ,t r a i n i n g ch e c k a n d a c c r e d i t a t i o no f d o m e s t i c e m e r g e n c y n u r s e s p e c i a l i s t ,a n a l y z e t h e p r o b l e m s e x i s t i n g i n t h e t r a i n i n gp r o c e s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 f o r e i g na d v a n c e d t r a i n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e x p e c t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p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h e t r a i n i n g o f e m e r -g e n c y n u r s e s pe c i a l i s t i nC h i n a .K e y wo r d s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 s p e c i a l i s t ;e m e r g e n c y ;t r a i n i n g 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96493.2015.21.00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07C 256103 随着我国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大增㊂专科护士(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s pe c i a l i s t s ,C N S )作为护理实践领域的核心骨干,成为推动21世纪我国临床护理发展的主力军㊂国家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 2015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到 十二五 末,要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1]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是我国卫生部首推的护理五大试点专科之一,目前已陆续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培训㊂本研究将就急诊急救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在学员选拔㊁培训时间及方式㊁培训内容㊁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期望能对我国今后的专科护士培训有所帮助㊂1 专科护士的概念专科护士最早由美国提出并实施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部分医院通过对护士进行短期培训,使作者简介 陈丽,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冯先琼(通讯作者)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㊂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2],这是早期 专科护士 培训的雏形㊂随着临床护理的发展,专科护士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美国护士协会(A N A )将C N S 定义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注册护士,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精通某一临床专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取得C N S 执照的护士[3],国际上已普遍认可这一定义㊂急诊专科护士是经过专业培训后取得急诊专科上岗证书㊁能直接向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其所提供的服务不同于普通临床专科护士,是在复杂的㊁不确定的护理情景中,依照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性向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4]㊂2 国内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现状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从2001年开始进行专科护士培训[5],目前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㊂2007年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6](简称大纲),用以指导包括急诊急救在内的5个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㊂在‘纲要“中也指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㊂目前,在北京[7]㊁上海[8]㊁广东[9]㊁江苏[10]㊁安徽[11]㊁四川[12,13]等多个省份已先后开展了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㊂2.1 选拔标准 综合文献后发现目前我国各地进行㊃1652㊃护理研究2015年7月第29卷第7期下旬版(总第509期)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时选拔培训对象的标准主要考虑学历㊁临床工作经验㊁急诊专科工作经验㊂绝大多数培训基地对培训学员的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部分省份考虑到特殊情况还招收了少量的具中专学历的护士㊂多数培训基地对护士的工作经验要求:专科学历者具备5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本科学历者具备3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㊂在卫生部的培训‘大纲“中仅要求培训对象为具备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未对学历做出要求[6]㊂2.1.1存在问题英语水平较低,查找㊁阅读英文文献困难较大,不能及时了解国外急诊急救专科发展现状,开展护理科研工作压力较大[14];部分学员急诊专科工作经验不足,使培训基地对培训重点难以把握,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只考虑了护士的外部条件,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欠缺考虑㊂2.1.2对策借鉴安徽省[11]的培训经验,选拔学员时要求学员达到英语4级及以上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训基地可适当增加护理专业英语培训内容;综合考量其生理条件㊁心理素质㊁个性特点及专业态度,对具有发展潜能的护士加以培养;对于入训时的急诊工作经验,需要通过查找循证依据,做出合理的硬性要求㊂2.2培训方式及时间卫生部培训‘大纲“规定,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时间为2个月,可采取全脱产或者半脱产学习方式㊂其中1个月时间进行理论㊁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1个月时间在具有示教能力和带教条件的三级医院急诊科或者急救中心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㊂以此为标准,各地在培训过程中均制订了相应的培训方案㊂对这些培训方案进行总结后不难发现:我国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以在职教育㊁非学历教育㊁短期培训为主,多以医院为培训基地,培训方式有理论讲座㊁案例分析㊁操作示范㊁临床实践㊁情景模拟等㊂培训时间以安徽省[11]最长为6个月的脱产培训,其中,理论培训2个月(270学时),实践4个月(510学时)㊂一些省份的培训为2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160学时),临床实践1个月(160学时)㊂而北京[7]㊁贵州[15]㊁湖北[16]的培训时间为3个月,理论1个月(160学时),实践2个月(320学时),江苏省[10]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半个月的学习㊂2.2.1存在问题跟国外进行学历教育的C N S培训相比,我国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虽然在不断探索能最大限度提高培训学员综合能力的培训方式,实践中也尽量将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但是并没有根据学员的意愿选择培训方式;同时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学员在短期内接收大量的理论知识,不能保证他们能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临床实践时间过短,学员的实际操作机会不多,难以巩固实践操作技能㊂2.2.2对策研究表明,最受认可的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居前3位的分别是示范练习㊁实地参观和角色扮演,发放资料自学最不受认可[17]㊂各省份应综合考虑急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㊁职能定位和培训学员的自身水平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同时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将理论学习改为网上自学,适当延长临床实践时间,既可加强对专科护士实践能力的培训,又可及时解决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㊂2.3培训内容‘大纲“从11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规范了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㊂我国各培训基地在进行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时,虽然对培训内容的分类方法不同,如安徽省[11]分为相关护理理论和专科理论两部分,广东省[9]分为护理管理㊁常见急性症状护理㊁急救护理技术与抢救配合㊁紧急护理评估技能㊁护理科研与教学5个部分,但总体上都遵循了‘大纲“要求,并结合各省份培训学员的实际需要设置了培训课程㊂开设最多的培训课程包括循证护理㊁护理教学与科研㊁文献检索㊁医学统计学㊁论文书写等课程㊂2.3.1存在问题分析目前我国急诊C N S培训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急诊专科护士和普通注册护士的实践内容无实质性区别,导致高级护理实践的范畴不确定,课程设置困难;理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急诊专科护理内容讲授不全面,护理人文学科所占比例少;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缺乏科学㊁实用的培训教学资料㊂2.3.2对策我国高层的护理顶层设计者应尽快明确我国高级护理实践的范畴,以宏观指导各培训基地进行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各培训基地在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应以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求为导向,紧扣急诊的专科特征,借鉴国外经验,适当增加人文知识的比例,增加护理伦理学㊁护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18]㊂培训过程中,广泛听取培训学员的反馈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及时调整,同时收集㊁整理典型的临床病例编辑成教学重点用以强化临床实践技能㊂2.4培训考核国内大多数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后的考核采取传统的方式,即笔试和1项或2项操作考试,操作考试中多将心肺脑复苏作为必考项目[19]㊂考试成绩分布多为笔试和操作考试成绩各占50%,这种培训考核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培训对象经培训后在能力方面发生的改变,但尚不全面㊂建议采用综合的培训考核方案,综合考评理论水平㊁实践操作能力等表现,兼顾考核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㊂可借鉴或参考张㊃2652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J u l y,2015V o l.29N o.7C伟英等[20]的研究结果:培训考勤5%,工作表现20%,专题内容健康教育计划制订10%,专科护理综述书写10%,个案病例报告10%,理论考核15%,操作考核15%,学习报告15%㊂在考核方法上除了使用传统的理论㊁操作考试方法外,可探索性地使用一些创新性方法,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 b j e c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dc l i n i-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O S C E)[19],它由一系列模拟临床情景的考站组成,让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通过各个考站,通过对站内标准化病人(s t a n d a r d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S P)进行检查并接受站内主考官的提问,提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法并获得测试成绩,能较客观地评价急诊专科护士的临床能力㊂2.5资格认证上海[21]㊁北京[22]㊁广东[9]等省份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开设较早,完成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当地卫生局或护理学分会与卫生局联合授予的急诊专科护士证书㊂我国急诊专科护士授证条件可归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英语4级及以上,从事急诊护理工作5年以上(本科学历者3年);学员经过3个月~6个月脱产理论和临床实践专业培训,完成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的全部课程,理论㊁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论文(综述)和科研设计书答辩考核合格[11]㊂我国尚无统一的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认定标准,各省份授予的专科护士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不具有通用性㊂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成立专门的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机构,设置具体的㊁统一的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标准,对已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进行统一认证㊂为了保证急诊专科护士的质量,应定期对已通过认证的护士进行重新认证,重新认证也应设立统一的标准,未满足重新认证要求者,取消专科护士资格证书,以此来促进急诊专科护士的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㊂3小结我国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国外较成熟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㊂当然,急诊专科护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仅靠数个月的专科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还需紧跟本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急诊专科护理的整体水平[23]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6288. [2]郭燕红.论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04,4(4):1920.[3] C a n o b b i oMM,D a y M J.T h e r o l e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p e c i a l i s t i na na-d u l t c o n ge n i t a l h e a r td i s e a s e p r o g r a m[J].T h eN u r s i n g C l i n i c so fN o r t hA m e r i c a,1994,29(2):357366.[4]刘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之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2729.[5]姜晓丽,朱京慈.对我国临床护理专家业务能力期望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14.[6]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J].中国护理管理,2007,7(7):4.[7]韦春莉.急诊护理的现状与未来[J].当代护士,2008(10):2930.[8]席淑华,赵建华,叶文琴,等.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41343.[9]何斌斌,王华军,黄瑞英,等.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5961.[10]杨惠花,毛莉芬,乔美珍,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6667.[11]宋瑰琦,房彤,朱禧庆,等.安徽省急救专科护士培训项目实践探索[J].护理研究,2007,21(4B):10271029.[12]田丰.规范化培训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8B):25252526.[13]丁蕾,田丰.情景演练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4):113114.[14]王玉梅,熊文燕,张春艳.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探讨与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6):33633364.[15]贵医附院急诊科成为贵州省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E B/O L].[20140503].h t t p://w w w.i k c w.c o m/j i u z h u/n e w_d e t a i l.a s-p x?i d=2889.[16]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E B/O L].[20140503].h t t p://z i y u a n.i i y i.c o m/s o u r c e/d o w n/1403957.h t m l.[17]李玫,陈亚华,席海明,等.急诊护士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3):117119. [18]祝宪庭,杨瑞贞,朱凤祥,等.山东省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及阻碍专科护理工作的因素[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6):260262.[19]张娜,郭慧芳,尹安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898900. [20]张伟英,孙燕,黄燕,等.基于德尔菲法的胸心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构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3):5961. [21]张承翎,惠小平,海莉.急诊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制度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9):23482349. [22]邱芙蓉.浅谈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9,23(10C):28032804.[23]甘玉云,李伦兰,江尚燕,等.安徽省首届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后自我认知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13(4):6264.(收稿日期:20140707;修回日期:20150628)(本文编辑苏琳)㊃3652㊃护理研究2015年7月第29卷第7期下旬版(总第509期)。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随着医院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任务,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某院急诊科护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护理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善问题。

下面将从现状和对策两方面来谈一谈。

一、现状分析1. 人员不足某院急诊科的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经常出现护理人员馈赠滞后的情况。

由于患者数量众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超出了原有的承受范围,导致了护理工作效率低下。

2. 培训不足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需要提高。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护理人员因为专业知识不足,对急诊科护理流程不熟悉,导致了一些操作不当,甚至出现错误。

3. 应急能力不足某院急诊科护理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者大规模伤患时,应急能力也不足。

在一些重大意外或者灾难发生时,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以上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某院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患者的不良体验和治疗风险,也减弱了医院的社会信誉。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某院急诊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人员投入医院应该加大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投入,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确保每个岗位都有足够的人力支持。

医院可以适当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加入急诊科工作。

2. 提升培训水平医院需要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护理培训班、开展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水平,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护理工作。

3. 加强应急演练医院可以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应急演练,提高他们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应变能力。

可以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急救和护理工作,让护理人员在演练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4. 审慎评估患者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急诊科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情况的审慎评估,确保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因工作繁忙而疏忽自己的职责。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
础_ 5 ] 。 本 文 以 探 索 适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急 诊 攻 读 硕 士 学 位 。 美 国 急 诊 医 学 院
“ 专科护 士 ” (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 s p e c i a 1 . 急 救 专 科 护 士 培 训 为 目 的 。对 国 内 外 急 ( A A E M) , 于2 0 0 1 年 2月 开 始 正 式招 收
急 救 专 科 护 士 的培 训 尚 存 在 护 士 学 历偏 低 、 缺 乏统 一 的急 诊 急 救 专 科 护 士 培 训 教 材 、 教学基地师资参差不齐 , 与 国 外 相 比 差 距 较 大 有 待 关 注 和
【 关键词 】 急诊 ; 专科护士 ; 培 训; 护理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d . i s s n . 1 0 0 9 — 7 1 4 7 . 2 0 i 4 . 0 4 . 0 9 7
格的护士 【 2 ] 。 目前 我 国 急 诊 急 救 专 科 护 1 . 1 . 1 美 国 :美 国 C N S的培 养 通 常 为 2 养 制 度 ,兼 有 专 科 证 书 课 程 和 研 究 生 士 培 养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 护 士 素 质 与 学 年 全 日制 教 育 ,不 同学 校 对 申请 者 的准 学 位 课 程 两 种 形 式 ,近 年 来 有 英 国 学 历 参 差 不 齐 ,各 个 基 地 在 培 训 过 程 中 虽 入 要 求 各 不 相 同 。但 大 多 要 求 有 护 士 执 者 [ 1 0 , 1 1 ] 提 出要 统 一 C N S培 养 形 式 , 即 满 然 积 累 了 一 些 经 验 ,但 如 何 使 培 训 内 容 照 、 足研 究生 水 平 要 求 。 学士学位 、 通 过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并 有

急诊急救护理的现状及临床实践

急诊急救护理的现状及临床实践
44
给予ASA300mg,氯比格雷300mg或600mg负荷量嚼服 留取血标本做相关实验室检查,完善记录,记24小时出入量
待生命体征平稳,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转CCU继续治疗 无禁忌症,立即行再灌注治疗,30分钟内溶栓或90分钟行介入治疗
45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
1.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迅速发展,不少疾病已经 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创伤却日益 增高。目前创伤正日益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第一大凶手, 它45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也是目前人类死 亡的第三大原因。对社会的危害及劳动力的损害远远大 于任何一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世界 上每50秒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年全世界死于创伤的人 数约百余万人。这就使创伤医学、创伤科应运而生
常规,生化,凝血,心酶,肌钙蛋白I,T
37
到达急诊二十分钟
及时缓解胸痛 实验室检查 抗凝治疗
38
到达急诊三十分钟
与家属沟通并签字 给予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效果、患者血压、心率心律
39
溶栓的配合与护理
尿激酶:150万U~200万U 滴速:30min内滴完 观察生命体征、病人有无出血现象
血压:有无低血压 有无药物的过敏现象 心律:有无早搏、传导阻滞,心率:快,慢
47
创伤的特点:
病理 临床
1.应激反应强烈 生理 2.高代谢状态 特点
特点
1.休克发生率高 2.容易继发感染
3.免疫功能紊乱
3.容易发生MODS
48
3.创伤急救系统
3.1.三个要素:通讯联系网络,交通运输系统,抢救治疗 小组
3.2.三个阶段: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康复治疗
3.3.三个环节:急诊室,急诊手术室,急诊监护室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增强,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与合理使用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推动护理学科进步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聚焦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的培养与使用现状,通过深度调研与数据分析,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三级甲等医院在专科护士培养体系构建、资质认证、岗位设置、工作效能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现存挑战。

研究采取了广泛的文献回顾、实证数据收集以及多中心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涵盖了包括但不限于重症监护室(ICU)、手术室、肿瘤护理、糖尿病管理等多个专科领域的护士群体。

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在专科护士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专科护士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其在解决复杂护理问题、引领护理技术创新、参与诊疗团队决策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专科护士培养的标准统持续教育、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工作激励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待改进之处。

本文旨在全面剖析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的现状,探讨影响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的深层次因素,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体系,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的培养和使用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的专科护士。

根据医院的地理位置、规模、专科特点等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在内的20个专科,共计1000名专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1) 问卷调查:根据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自行设计《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护士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第二部分为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第三部分为专科护士的使用现状,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满意度、晋升机会等。

我国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士 的 培 训 计 划及 专业 发 展 未 见 翔 实 的 报 道 。
心竞 争 力 [ 。急救 护 理 工 作 具 有 时 间 性 强 、 践 性 强 、 作 繁 】 ] 实 工 杂 、 险 大 、 务 性 要 求 高 等 特 点 , 求 急 救 护 理 人 员 必 须 知 识 风 服 要
全 面 、 应 迅 速 、 断 果 断 。 同 时 由 于 生 态 环 境脆 弱 、 球 气 候 反 判 全 异常多变 、 会进 步, 社 面对 的 意外 伤 害 和 自然 灾 害 骤 然 增 多 , 这 些 就 要 求急 救 护 理 人 员要 不 断学 习新 知 识 、 技 能 , 力 提 高 和 新 努 发 展 核 心能 力 , 以适 应 急 救 护 理 工 作 的 需 要 。但 我 国 急 救 护 理
1 3 评 判 性 思 维 、 研 能 力 培 养 薄 弱 急诊 科 护 士每 天 面对 各 . 科 种 各 样 的病 人 , 病 情 复 杂 多 变 , 理人 员要 具 备 对 各 种 问 题 进 其 护 行 评 判 性 的分 析 、 合 、 理 、 估 、 断 、 策 的 能力 , 评 判 性 综 推 评 判 决 即 思 维 的 能力 。但 在 急 救 工 作 中 有些 护士 存 在 遇 到 紧 急 事 件 时 高
童字平 , 王子秀
T n p n , a gZ x u Fi tH o p tlo h n i e ia ie st S a x 3 0 1Ch n ) o gYu ig W n i i( r s i fS a x dc lUnv r i s a M y, h n i 0 0 ia 0
摘 要 : I床 护 理 、 育 咨 询 、 判 性 从l 盏 教 评
Ab t a t I umma ie he s a u o ofc r b lt u tv ton o m e — sr c ts rz d t t t s qu o e a iiy c li a i fe r

我国急救护理的现状及相关政策

我国急救护理的现状及相关政策

我国急救护理的现状及相关政策关键词:护理体系;急救;建设;对策急救护理服务体系的观念、形式、制度以及管理手段都会对急诊医护工作的同步开展产生影响。

从我国急救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来看,临床实际中从事护理第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医护人员急救服务意识不强,医院全方位急救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对于急救领域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急诊工作者仍旧需要优化、改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急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国内五十所医院的急诊科的急救护理体系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我国急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从急救医护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中发现,有六成以上的急救护理人员在20至30岁,而百分之五十六的急救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只有一到三年,这是造成急救护理服务体系整体专业水平偏低、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关键。

接着在专业素养方面,学历上有八成以上的急救护理人员仅为大专层次。

从急诊护理人员职称结构的比例中可以看到,初级急救护理人员占到了七成,中级急救护理人员占仅仅占到了两成,而高级急救护理人员占更是屈指可数。

最后在所调查的五十所医院中,市级医院的急救护理研究项目只有两项,且研究进展并不乐观,而省级和县级医院的急救护理研究项目几乎为空白。

五十所医院的急救培训活动在近一年内仅为119次,而且并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考核标准[1]。

我国目前的应急护理体系中,工作年限较短经验不太丰富的急救医护人员比例较高,在职称结构上则表现为具有高级职称的急救护理人员比例较低的状况。

再加上急诊护士对于科研项目的参与明显不足,队伍不稳定以及急诊护理质量的不到位,我国急诊护理体系的改进已经迫在眉睫。

二急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1.明确优秀人员带头作用对于急诊护理带头人的作用予以明确,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急救队伍的工作能力。

原则上可以将经验丰富的护理学科护士长作为带头人。

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科中的优秀人才,要给予其更多的深造学习的机会,令其能够充分的了解国内外在急救护理上的学术动态,使其能够充分的与国际接轨,发挥其引领学术专业发展趋势的作用[2]。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我国急诊科是医院负责日常门诊急重症处理的重要科室之一。

急诊科护理作为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诊断、治疗和预防急危重症等重要职责。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急诊科护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护理人员缺乏综合素质、急诊科护理人员培训不够、护理设备单一、急诊护理环境差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急诊科护理现状。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是急诊科的灵魂,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急诊科护理水平的高低。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职业道德、抗压能力、执行能力等。

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科学、连续培训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并加强护理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二、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急诊科护理的实践能力,需要大力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急诊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可以通过组织医学照料培训、生命护理培训、高级病史采集培训等活动,让护理人员充分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提高人性化服务的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

三、完善急诊科护理设备急诊科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健康,是患者病情稳定和恢复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改善急诊科护理设备状况,增加急救设备种类,包括呼吸机、监测仪器、注射设备等,以应对急症患者日益复杂的诊治需求。

急诊科护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治效果和安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环境卫生,提高急诊科护理环境质量,保证患者能够接受舒适、放心的治疗效果。

总之,急诊科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需要我们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制度,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与对策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急诊科作为医院门户的重要部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医疗任务。

急诊科护理是急诊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然而,目前某院急诊科护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技术不够熟练、服务意识不够强、护理质量难以保障等。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团队合作,本文将对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工作强度的高度,护士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导致护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部分护士在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对患者的需求反应不够及时,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痛苦。

此外,急诊科护理团队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护理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改善某院急诊科护理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建议。

首先,护士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加强对急救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次,护士要提高服务意识,尊重患者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另外,急诊科护理团队要加强协作,建立信息畅通的工作机制,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某院急诊科护理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给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护理团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某院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初步救治、急救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等任务。

目前某院急诊科护理存在一些问题:人员短缺是急诊科护理现状的一个突出问题。

急诊科的工作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进行,需要护理人员随时待命,但由于护士人手不足,导致工作量过大,易引发疲劳,影响护理质量。

急诊科工作环境复杂,病人情况多样,医患矛盾容易引发冲突。

护士在面对复杂的急诊情况时,需要能够镇定应对,但部分护士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和技巧,容易出现差错。

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及发展现状的思考

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及发展现状的思考

2、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此外, 还应注重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医疗团队的工作需要。
3、实践经验:专科护士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应 对复杂病例的能力。因此,应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
三、发展现状思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完善的培训课 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加强实 践环节的管理与监督,提高实践质量,确保护士在实践中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 和技能;最后,强化培训考核制度,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培训效果进行科 学评估。
总之,卒中专科护士的培养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 高培养质量、促进临床实践,才能为卒中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推动我 国卒中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卒中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 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对专科护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政策层面, 国家卫健委强调要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然而,实 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流失严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我们 需要深入探讨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培养模式分析
1、培养目标: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科护 士,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 德素养。
然而,在卒中专科护士培养的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培训课程 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实践环节的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医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此外,培训考核标准不统一,难以 对培训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
人文
各系统急症
职业防护
护理管理
急救体系、灾害护理
功能监测 院内感染
科研
抢救技术
创伤 心理护理 现代教学
工作坊
急救抢救技术
除颤术 洗胃技术 抢救配合
呼吸机 人工气道
吸痰
心电监护 血气分析 危重症处置
止血包扎固定 转运技术
区内急诊专科护士结构
2013年-2014年广西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招收学员结构。
对 急 诊 专 科 护 士 进 行 野 外 情 景 模 拟 训 练
4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展望
*
培训 展望
建立专科护理 岗位培训制度
加快护理 教育改革与发展
护理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督导评估 保证实施效果
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
在完善医院护理岗位设置的基础上,确定临 床专科护理岗位,坚持“以用为本”,以岗 位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 训制度。制订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标准,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实施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 作,制订具体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和要 求。
培训方式
(一)成立培训考核小组
由急诊科1名主任、4名护士长及急诊 专科护士2人组成培训考核小组 ,主要任 务是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及考评细则 ,组织 并落实培训计划实施与考核。
培训方法
(二)组织医护业务骨干培训急诊专科护士学员
主要急救技能培训包括:气管插管 、 CPR、初级创伤救治、检伤分类、外伤的止 血和包扎 、骨折固定和搬运等。
急诊专科护士的定义
经过专业培训后,并取得急诊专科上岗 证书、能直接向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 注册护士,其所提供的服务不同于普通临床 专科护士,是在复杂、不确定的护理情境中 ,依照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性向服务对象提供 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基于国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分析

基于国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分析

基于国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分析徐丹妮;黄群英【期刊名称】《岭南急诊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29)2【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急救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情况,为提高其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华紧急护理专业培训计划”的受训人员,对其进行调查,对受训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培训效果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在2020年和2022年,拥有中级职称的学生所占比例超过40%;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护理人员年平均所占比例为80.92%;两年来,本科生入学率超过85%,硕士入学率稳定在2%;每年华东和华北地区的学生人数超过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2020、2021年两年中,在理论教学阶段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线上教学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线下教学的满意度(P<0.05),而在临床实践中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应急救援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建设相适应,但在专业教育水平以及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专业护理人才数量等方面仍需加强。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推动“全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总页数】4页(P181-184)【作者】徐丹妮;黄群英【作者单位】广西自治区昭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2.急诊护士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3.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4.基于SWOT分析法的国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发展现状5.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运行现状调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救专科护士 ( CNS) 培养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急救专科护士 ( CNS) 培养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年第 34 卷第 6 期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 ,2013, 34, 6Vol .No . 〃 929〃表2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χ值 P 值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便秘 9( 18) 25( 50) 26. 31 < 0. 01例( % )肺部感染 2( 4) 7( 14) 6. 23 < 0. 05压疮 0( 0) 3( 6) 3. 16 < 0. 05例数 50 50肿胀 9( 18) 23( 46) 24. 82 < 0. 01关节僵硬 10( 20) 19( 38) 13. 26 < 0. 01表3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例数 50 50满意 49( 98) 45( 90)χ2 值 4. 32例( % )P 值 < 0. 05系,使患者及家属有一种温馨感 、亲切感和家庭感,对护士信 提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见表 3) ,从而说明舒适护任度增加, 理真正体现了人性化、个体化、整体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 ‛的整体护理内涵,满足患者 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舒适度和 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康复状 值得在各类手术中推广 。

态,参 考 文 献[1] 蔡苑辉. 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舒适护理. 现代医院,2011,11 ( 5) : 86.[2] 范燕娜,廖亚琴,林彩霞, . 老年髋部骨折 109 例的康复护理.等 2009, 7) : 76.9(现代医院,[3]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235-237.[4] 李如竹. 护理学基础.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9. [5] 张女. 舒适护理在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 现代医院, 2010, 6) : 116.10([6] 林妙春,陈凤屏,吴永娟. 温馨提示卡在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 2009, 5) : 50.8(析. 现代临床护理, ( 收稿日期: 2013- 19)02-患者症状重,大多需送入监护室进行严密心电监护 ,患者存在 不同程度恐惧、紧张、焦虑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急危重症护理学
文献阅读报告
课程名称: 急危重症护理学
题目: 我国急诊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姓名: isay_ican_
学号: 2011201111
2014.04
我国急诊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The statu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specialist nurse in China
摘要:从临床护理、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法律伦理等方面对我国急诊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进行综述。

并对今后急诊科专科护士培养提出建议。

Abstract:From the aspects of clinical care, education counseling, leadership, legal ethics training on the status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specialist nurses were reviewed.And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cultivation of emergency nur ses in China.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培养;建议
Key words: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cultivation;advice
引言:急救护理工作具有时间性强、实践性强、工作繁杂、风险大、服务性要求高等特点,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只是全面、反应迅速、判断果断。

但我国急救护理人员培养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就我们急诊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综述如下。

1 急诊科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1.1重视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急诊科专科护士临床能力的培养以在职教育为主,培训基地主要是医院,安排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教师授课。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相关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涉及急救护理学的所有内容,包括重症监护、急性创伤、各种中毒、各种危象等。

实践部分包括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气管插管术、洗胃等各项急救操作。

培训方式有理论讲座、技能训练[1 ]、病例分析、操作示范、群体配合训练等。

培训的设施由原来简单的教具发展到高科技产品如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2]、心肺复苏机[3 ]等这些培训使急诊护士临床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 2 不重视教育、咨询能力培养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急诊科工作繁忙、任务重,加之急诊科病人留诊时间短等各种因素阻碍了急诊科健康教育的发展。

张萍等[4] 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均能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大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缺乏,以及管理者的不重视,造成了目前急诊科健康教育不能深入开展。

1. 3 领导能力培养欠缺急诊科护士在医疗护理服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在急诊科经常会遇到成批需要抢救的病人,护士要作为一名组织者,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一位就诊病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1. 4法律、伦理实践能力培养单一化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开放的窗口,是服务性强、风险大、责任重的科室,具有抢救的高风险性和结果不确定的特征;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
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致使急诊科处于高敏感地带和医患纠纷的多发区。

苏晓丽[5]运用危机公关理论使急诊护理纠纷明显减少。

其他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者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 。

但是,急救护理工作还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已经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有时需要与交警、公安、保险公司、红十字会等部门打交道,解决一些非医疗问题。

这就需要急诊护士必须有相关的法律、伦理知识。

2 急诊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建议
2. 1 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由于护士的发展水平不同,管理者应制订出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不同的人才培训目标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故在计划培训内容的设置和培训形式上应各有侧重。

围绕培训目标确定培训重点内容,专业内容特色明显,既有传统概念中的基础知识、专科技能的培养,又要有工作中的教育咨询、人际关系等能力的训练。

此外,在计划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要让每一名护士亲自参与,使他们从无奈被动地接受变为热情主动地实施。

2. 2 扩大培训内容管理者在制订培训内容时要从不同方面去考虑,既要重视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科研、教育、法律伦理、人际沟通、领导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时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正确的价值观,做到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使急救护理专业的发展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培养和发展急诊科专科护士护理的能力,将会优化急救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韦凤鸾. 我院急诊护士急救培训的做法[J ] . 基层医学论坛,2007 ,11 (10) :935 937. [ 2 ] 王长远. 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在全院开展心肺复苏培训中的运用[J ]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 ,18 (17) :2576 2578.
[ 3 ] 陈红义. Thumper1007 型心肺复苏机的临床使用[J ] . 现代医药卫生,2008 ,24 (3) :394 395.
[ 4] 张萍,郭爱敏,朱为. 急诊科护士健康教育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 .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 ,23 (3) :27 30.
[ 5 ] 苏晓丽. 运用危机公关理论处理急诊护理纠纷[ G]/ /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长沙:中华护理学会,2005 :20 22.
[6 ] 马珍娟,马月萍. 对急诊护理中收费纠纷与对策的讨论[J ] . 护理研究,2008 ,22
(1C) :2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