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周练第7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2××821×18×2、计算×22×××3、解答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已经行了多少千米?教学环节设计(2)小强跑了1000米,小名跑的是小强的,小军跑的是小名的,小军跑了多少米?二、探索与实践1、第10题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小题后一个分数总是前一个的一半。
第二小题前一个数乘3/2的后一个数。
2、第11题先要让学生想一想先做什么?(先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方格,再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已知条件完成操作。
)3、思考题。
规律是: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三、课堂总结作业板书设计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数学课程教案周次7课次(本周第几课时)1授课课题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基本内容p55―56例1和练习十一t1―4。
教学目的和要求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探索、理解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例1一、引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展开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题,(2)提问:量杯里有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2=)(4)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当学生在阐述第一种思路时教师可以配合着画图进行说明。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数学课程教案周次6课次(本周第几课时)1授课课题分数连乘(5)教学基本内容第47页的例6,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九的6—9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理解应用题中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理解、归纳学法指导联系生活解决问题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例6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媒体播放动画10月1日是国庆节,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绸花……,其中六年级的同学为国庆节晚会在做绸花。
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你能说出8/9这个分数的意义吗?(学生口述)师:为了早些完成任务,学校又派了三班的同学去做花,你们想知道三班的同学做了多少朵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上面这些数据算出三班做的朵数?3、揭题:这个例题,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敢试一试,自己来解决?教学环节设计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学习例6。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和“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这两句话的?(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
引导学生说清三班做花朵数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
关键看学生能否说清“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说清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着重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周周末放假作业10.19
放假作业(10.19)一、直接写出得数。
=⨯494 =⨯8354 =⨯34169 =⨯143127 =÷494 =⨯28251514 =÷9218 =÷1085 =÷973 =÷944 =-944 =÷658 二、计算下列各题。
14512157⨯⨯ 25241615125⨯⨯ 855394⨯⨯ 47491687⨯⨯8313694⨯⨯ 1031673512⨯⨯ 14339282113⨯⨯ 2477398⨯⨯212016754⨯⨯ 5428252114⨯⨯ 2471598⨯⨯ 1581639132⨯⨯三、认真填一填。
(1)34的倒数是( ); ( )的倒数是61;1.5与( )互为倒数;( )没有倒数。
(2) 16米的43是( )米;85时的52是( )时;比8千克多41是( )千克。
(3) 十月份用电量比九月份节约了101,把( )看作单位“1”,则( )×101=( )。
(4) 一根钢管长127米,锯下41米,还剩( )米;如果锯下它的41,还剩( )米。
(5) 把一根109米长的铁丝截成同样长的6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6) 用2千克花生可以榨油45千克,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油( )千克,榨油1千克需要大豆( )千克。
(7) 把一根木条平均锯成若干段,锯成4段用了109分钟,如果把它锯成9段需要( )分钟。
四、解决问题1、某校科技兴趣小组有成员45人,其中94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人?2、某果园有桃树240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85,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07,梨树有多少棵?3、学校运动队有男运动员24人,女运动员人数比男运动员多31,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多多少人?女运动员有多少人?4、小明家九月份用电量为147千瓦·时,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71。
十月份比九月份少用电多少千瓦·时,十月份用点多少千瓦·时?5、一台榨油机每小时可榨油52吨,4台这样的榨油机65小时可榨油多少吨?五、解方程 855=x 452=x 7189=x 14127=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周天天练(春霞)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周天天练1.巧算8.89×36+8.89×63+8.89 1-1÷2-1÷3-162007×20052006 216×13(13- 124)2.列式计算1)、比某数的20%少0.4的数是7.2,求某数?2)20个45的和减去15的13,差是多少?3.在一块长5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草地中央,拴着一匹马。
1).这匹马的缰绳至少长几米?2).请你计算马吃草的最大面积3.修路队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已经修了这条路的38,再修多少米正好修这条路的50%?4.化肥厂五月份用电4500度,比四月份节约了500度,节约了百分之几?1.巧算。
231÷231231232(70+168)×16919.98×37-199.8×1.9+1998×0.82 9999×7+1111×372.解方程6(χ-3.5)=17.8+2χ 5÷(χ+16.84)=0.2 (χ+7)÷6=7÷2.1 3.列式计算。
①、145减去一个数的59,所得的差是0.75的1.8倍,这个数是多少?②、一个数的15比4.5的1.6倍少3.6,求这个数。
③、6除以67减去6除67的商,差是多少?4.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50.24米,在它的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巧算。
1.65÷5+1.29×0.2+350×20% (215+112)×3+354 9×[34-(716-14)] 24×(38-16)÷152.解方程 4χ-7×1.3=9.9 χ÷28%=74÷0.7 3.列式计算。
(1)4.5的45减去1.5所得的差除以2.1,商是多少?(2) 415除45与23的差,商是多少?(3) 一个数的18比3.5的1.6倍少2.6,这个数是多少?4.水结成冰体积要增加约11%,现有一块体积为3.33米3,融化成水后的体积约是多少立方米?1.巧算。
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的比2:5,则其顶角可能是( )或( )。
2、一副张数齐全的扑克牌是54张,从一副扑克牌(没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一张,抽红桃的可能性是( ),抽到10的可能性是( ),抽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 )。
3、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 ),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4、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5、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是在中国北京举行的 。
从2007年8月8日到奥运会开幕,一共有( )天。
6、学校有8名教师进行象棋比赛,如果每2名教师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7、圆的半径扩大3倍,则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8、按规律填数。
2、5、10、17、( )、37。
9、学校在医院南偏西30º约600米的方向上,那么医院在学校( )偏( )( )度约600米的方向上。
10、80千克比( )多10%,( )比80千克少10%。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
A 、第一季度多一天B 、天数相等C 、第二季度多1天 2、一根绳子,截下它的2/3后,还剩2/3米,那么( )。
A 、截去的多B 、剩下的多C 、一样多D 、无法比较3、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周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周练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层次: 成绩___________本周知识点:1、分数除应用题: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比的意义和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一、想一想,填一填 。
1、一个数的47是28,这个数是( )。
2、 35 = ( )∶( )= 18( )=6÷( )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 )和( )度。
4、把 13 × 29 = 227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 ) ( )5、在○里填上>、<或=。
910 ÷ 16 ○910 38 ÷ 6○ 38 34 ÷ 12○×2 6、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56 ,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占总人数的( )( )。
7、一本书,每天看它的 17,( )在可以看完。
8、甲数的 13 与乙数的 14相等。
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
9、一堆沙,运走了它的 38,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 )吨。
10、一箱苹果,吃了 25,吃了18颗,这箱苹果原有( )颗。
11、把65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每段长( )米。
12、把一根9米的木料锯成长度相等的几段,一共锯了2次, 平均每段长( )米。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a是b的13,b就是a的3倍。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36∶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
()4、一个比的前项乘14,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5、甲数的15等于乙数的12,所以甲数大于乙数。
()6、小明身高154cm,弟弟的身高是1m,小明和弟弟身高的比是154∶1。
()三、对号入座。
1、“甲比乙少27”,应该把()看作单位“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1-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讲述,揭示倒数的概念:这里有三组数的乘积是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两个数”“互为”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2、板书课题:认识倒数3、理解倒数的概念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倒数。
你能分别找出和的倒数吗?教师随机板书:× =1,× =1教学环节设计提问: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5组数,它们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那5的倒数是多少呢,为什么?1的倒数呢?提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3、“练一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一个数的倒数三、巩固提高四、课堂总结作业板书设计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数学课程教案周次6课次(本周第几课时)4授课课题整理与练习教学基本内容第52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9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及手段回顾、归纳学法指导细心计算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第52页“回顾与整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分数乘法?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勇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练习与应用1、练习与应用 1 要让学生结合各自计算,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明确一个分数与此1相乘,积是原来的分数,一个分数与0相乘,积为0.教学环节设计2、练习与应用 2 提醒: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相乘。
3、练习与应用 3 4、练习与应用 4 说说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学会运用自然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深入了解分数,掌握分数的化简、比较、运算等基本方法;3.掌握度量衡的基本概念,学会换算各种长度、质量、容积单位;4.掌握周长、面积、体积等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自然数的性质及其应用;2.分数的化简和比较;3.度量衡的基本单位和换算;4.周长、面积、体积等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分数的加减乘除;2.度量衡的综合应用;3.复杂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第一堂课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2.掌握自然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自然数的基本概念;2.自然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带余数的除法;2.多条件问题的解决。
教学内容1.自然数的性质及应用;2.带余数的除法;3.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策略1.通过举例,使学生能够理解自然数的性质及其应用;2.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1.检查作业(5分钟)–讲解部分作业题,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性质及应用。
2.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5分钟)–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数的性质应用。
–参照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应用性质。
3.带余数的除法(20分钟)–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余数”的概念和作用;–运用带余数的除法,解决带余数问题。
4.多条件问题的解决(15分钟)–以实例为例,讲解如何应对多条件问题,让学生灵活掌握解决多条件问题的技巧。
5.活动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第二堂课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2.掌握分数的比较和化简;3.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
教学重点1.分数的基本概念;2.分数的比较和化简;3.分数的加减乘除。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1-1-1-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得多少?(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板书: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教学环节设计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板书: = 3、验证猜想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4、概括方法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三、巩固练习四、小结作业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数学课程教案周次7课次(本周第几课时)4授课课题除法简单应用题(一)教学基本内容p62例5和练习十二t1―3。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例5一、导入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提问: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学新知1、出示例5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环节设计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如果学生用除法计算,教师可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3、引导检验: =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1)出示题目(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优品课件之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周教案数学课程教案分数连乘(5)第47页的例6,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九的6―9题目的和要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及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理解应用题中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及手段理解、归纳联系生活解决问题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例6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媒体播放动画10月1日是国庆节,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绸花……,其中六年级的同学为国庆节晚会在做绸花。
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你能说出8/9这个分数的意义吗?(学生口述)3、揭题:这个例题,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敢试一试,自己来解决?1、学习例6。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和“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这两句话的?(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
引导学生说清三班做花朵数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
关键看学生能否说清“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说清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着重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三。
教学环节设计教师小结:今后解题时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师:分数连乘除了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1、“练一练”以及练习九的第6题。
此题重点讲解,尤其对此式中的8是作分子呢还是作分母?为什么?2、练习九第7题。
启发: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年级去了多少人?评价时要让学生再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3、练习九第8、9题。
每周一练:第7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测试卷
每周一练:第7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测试卷姓名时间 + 分成绩签名一、填空(一空一分)1.把一块棱长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横截面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坯,锻造成的钢坯长()分米。
2.正方体一条棱长扩大a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棱长和扩大()倍。
3.用3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表面积减少()。
4、人民剧场大门前有10级台阶,每级台阶长5米,宽0.4米,高0.2米,这10级台阶一共占地( )平方米,如果用地砖铺这10级台阶,至少需要( )平方米的地砖。
5、一根长0.5米的长方体木料横截面是正方形,把它平均锯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0平方厘米。
原来这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右图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右图中物体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7. 5平方米=()平方分米 36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毫升2060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0.29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升80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8.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本书的封面大小为2.8(),一瓶墨水的容积大约是60();一台电脑的体积是42(),一个冰箱的体积是0.3()。
9.把一根长6分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厘米。
★10. 小明用一张长方形纸正好可以画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无盖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最小是()平方厘米。
★11.用6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减少()平方分米。
★12. 商店营业员用一根塑料带为顾客捆扎两个食品盒,每个食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7厘米、11厘米、4厘米,如右图那样捆扎一道并留下18厘米长为手提环,这样一共需要()厘米长的塑料带。
13.用3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36平方厘米,拼成的表面积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周小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周小测姓名:一、填空。
1.书法组有男生24人,女生16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 )。
2.将5克盐溶入100克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水占盐水的( ),水相当于盐的( )。
3.某养鸡厂公鸡是母鸡的35,公鸡与母鸡的比是( ),母鸡与公鸡的比( )。
4.9∶( )= ( )÷36=3∶4=( )24=( ) (填小数)5.如果松树棵树的57等于杨树棵树的23,杨数与松树棵树的比( )。
6.甲、乙两数的比是6∶5,乙、丙两数的比是5∶7,那么甲、丙的比是( )。
7.大圆半径是6厘米,小圆半径是4厘米,大圆与小圆的直径比是( ),周长的比是( ),小圆与大圆的面积之比是( )。
8.一个等腰三角形,相邻两个角度数的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 )度或( )度。
9.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它们的平均数是30,那么乙数是( )。
10.有甲、乙两桶油,如果从乙桶倒18的油到甲桶,则两桶油的重量相等,原来甲乙两桶油的比是( )。
二、选泽。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5∶3∶2,这个三角形是( )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2.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①1∶1 ②2∶1 ③ 1∶43.甲做一个零件需13小时,乙做一个零件需14小时,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①3∶4 ② 4∶3 ③13∶144.六(1)班与六(2)班人数比为11∶13,六(1)比六(2)少8人,六(2)有( )人。
①44 ②48 ③ 525.赵刚有故事书和科技书共40本,故事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可能是( )。
① 4∶5 ② 2∶3 ③ 3∶4三、操作。
1分成两个三角形。
2.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的比是1∶4。
四、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馆运进一批故事书和科技书,,故事书和科技书的比是 2 :3,科技书有多少本?(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1)故事书有600本 (2)两种书共600本 (3)故事书比科技书少600本2.李大伯共栽了240棵杨树和柳树,杨树与柳树棵数的比是5∶3,杨树、柳树各栽了多少棵?3.有10捆树苗,每捆10棵,把这些树苗按1∶3分给中年级和高年级同学栽种,中年级同学栽种多少棵?4.甲、乙两车从相距10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相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数上第7周小练习
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_
一、填空(每空3分)
1. 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占地面积
是(),表面积是()。
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0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3. 有一个装饼干的长方体铁盒,底面是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高30厘米,这个铁盒的四周贴满商标纸,商标纸的面积是()。
4. 一本数学书的长为14厘米,宽为10厘米,厚为1厘米,如果给这本书的
书皮压膜,至少需要()平方厘米的贴膜。
(折叠处不计)
5、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10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7分米,不小心右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正方体的棱长是4米,
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7、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80平方厘米,原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8、把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至少增加( )平方厘米,至多增加( )平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正好分割成3个一样大的正方体,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2厘米、6厘米。
如果把高增加4厘米,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11、将一个表面积为3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再将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2、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4.5厘米、高5厘米,把它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平方厘米,最少增加()平方厘米。
二、解决实际的问题。
(每题8分)
1、一个无盖长方体木盒,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
做一对这样的木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板?
2、一间教室,长9米,宽5米,高2米,其中门窗和黑板的面积是21.3平方米,要粉刷四壁和顶棚,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深2米。
(1)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要在游泳池的各个面上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每平方米要抹水泥12千克,那么22吨水泥够用吗?4、用96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再用硬纸将其围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
5、生产50个如图的包装袋共需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如右图)
6、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侧面展开后是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7、如图,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用绳子将箱子捆扎起来,打结处共用2分米。
一共要用绳子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