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七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七个“有所为”
宋凯峰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117)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较多、思想观念较新、富有青春朝气的群体,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高校招生人数急剧扩大,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向市场转向,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等。如何培养和造就具备这样的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何从传统精英教育的学生工作中解放出来,都给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促使我们必须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
几年的工作实际,本人体会到抓好“四个点”即抓好本部门学生工作与学校党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开展本部门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学校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交叉点、同学中的闪光点,这对于做好学生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作为学生工作的灵魂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是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在高等学校的最新体现。将“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育理念应用到学生工作中,前提就是要用这一理念武装全体学管干部的头脑,让他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学生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关心学生的成长,真心诚意关爱学生的生活。核心就是要把这一思想贯注到学生工作的组织设计、制度安排、内容方法和流程再造中,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深入学生的内心,建立一个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谋利益,使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学校的前途达成有机的统一。比如,在组织设计中,由于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的影响,不是取消专业自然班了事,而是依据学生对集体归属感的强烈需要,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建立基于专业、社团、宿舍等因素的多重组织覆盖,使学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更灵活的活动选择。
二、把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
学生工作干部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民主科学”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首先,要认真落实高校学生辅导员各项待遇,保证他们能安心工作。其次,加强学生工作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最后,加大对学生工作干部的培养力度。对新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实行岗前培训。对“老”学生工作干部进行继续培训,组织他们外出考察、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学校还应积极鼓励并
为他们创造条件攻读硕士学位或进修相关课程。同时,学生工作干部自身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在日常活中要廉洁清正,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学生工作。
三、、把正确地实施严格管理的思想作为学生工作的精髓
学生入校就要把警务化“严格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贯彻给每一位学生,不能以“尊重学生个性”为由,任学生不良习惯发展,不给学生不良习惯以侥幸、以幻想,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要彻底杜绝旷课、迟到、吸烟,不服从管理等不良习气,对违反学校制度的人与事要“依据制度”给予相应处理,对违反校纪构成开除的,坚决予以清理。严格管理要体现在“教育严”、“管理严”上,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做工作,正确处理“疏”与“堵”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牢固树立疏导教育是前提,处理堵塞是必备的保证措施的思想。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在学生养成教育具备一定基础,养成行为能够巩固的前提下,学生有明确追求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自由发挥,充分锻炼其创造能力,做到“严”、“宽”有度,更利于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四、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作为学生工作的保证
校园文化是一个育人的特殊环境,它全面反映了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和管理制度、办学特点和水平,学校师生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厚而持久的精神氛围。学生在心理上既有片面自我表现个性,又渴望得到认
同,喜欢标新立异。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既能熏陶情操,又能使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因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文化生活,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启动整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以此来感染人、团结人、凝聚人、教育人,增强集体荣誉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学校的稳定、学生进步、扩大学校的良好影响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五、把改进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的成才需求作为学生工作的技巧
学生工作要凸现育人功能,就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和环境的变化创新其内容、方法和形式,以此引导学生的成才需求。一是在巩固和加强传统工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领域。即学生党建、班风学风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传统的工作领域必须巩固和加强,但在新形势下还必须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社会交往、创业实践等方面加大力度,实现学生工作内容的整合。同时,加强学生的爱校教育,用“校园精神”凝聚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建设有机统一在一起。二是改进学生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变说教为参与,变灌输为交流,变命令为引导。如传统的谈心制度可增加电话、短信与网上互动等交流形式;传统计划性的活动安排采用项目制作设计;传统的评奖评优采用网上资格申报;传统的依靠国家和学校资源转变为向社会与市场寻求支持,等等。
六、把借鉴组织理论,优化学生工作组织设计作为学生工作的优势
按照现代组织理论关于组织扁平化和网络化的要求,学生工作的组织创新就是要进行新的组织设计、职务设计和工作设计,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实现有效的管理沟通,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学生工作新的组织体系。一是要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起能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成长,带领学生成才的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二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尊重学生的选择,实行课程注册制,组建课程学习团队;任课教师(辅导员)选学生组成一个班和学生选任课教师(辅导员)组成一个自然班结合。这两种模式一是从课程选择衍生而得,二是从辅导员选择衍生而得,打破了传统的专业自然班概念和按自然班指派辅导员的计划模式。学校在对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新的职务设计和工作设计前提下,规范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要求,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自主选择。此外,一方面要对这种模式的运行作相应规范,例如,某个辅导员或某门课程的学生数必须有上限,另一方面要有相应的奖惩机制。这种模式既是对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激励和约束,同时也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与选择权。三是在院(系)两级组织架构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横向组织。依据任务导向和人员专长,在两级架构人员中组合新的工作团队。如,学生工作干部的理论研究团队,活动策划团队,学生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横向组织和纵向两级架构组成了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网络,既形成了快速的反应机制,又形成了网络的联动机制,使学生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重覆盖在试行阶段,仍以传统管理机制为主,另两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