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工作于语文教学之中

合集下载

如何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

如何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

教 书 育人 , 每 佗 教 师 的天 职 早 存 是

千 多年 前 , 愈就提 出了“ 以载道 , 韩 文
有 时候 ,我 还 会 摘 抄 一 些 课 外 的 文
: 艾道合一” 的文学主张。作为一名一线语
文教 师 , 者 深 感 不 仪 要 教 给 学 生 知识 , 笔
段 让大家读 , 5 1” 如“ ・2 大地震后 , 有一首 网络诗歌甚为流行——《 孩子 , 快抓住妈 妈 的手》 ——我计 大家反复 朗读 , 不少学
个 必 不 可 少 的 组 成 部 分 。同 时 , t六七
更重要 的是教育学 生如何做人 ,做一名 品德修养较高 的学 生。如何提高学生的
品德 修 养 和 审 美 情 趣 ,使 他 们 逐 步 形 成 良好 的 个 性 和 健 康 的人 格 ,这 是 一 个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笔 者现 就这 一 问 题 谈 谈 几 点 看 法 和建 议 。
者 的 思 想感 情 。
问题 , 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 而 I
摘 要 : 思 想 品德 教 育 是 学 生 成 长
过 程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因素 一本 文 紧 密联 系 教 学 实 际 . 就 语 文 教 学 中如 何 进 行 思 想
在 学 习 《 如 生 活 欺 骗 了你 》 一 文 假 时 , 要 求 学 生 同 绕 … 假 如 生 活 欺 骗 了 我

岁的青少年 , 思想相 当激 进 , 对社会 现象
十 分 敏感 而 又 理 解 偏 颇 ,这 造 成 了 他 们
的 闲惑 、 徨 和 无 所 适 从 。 因 此 , 者密 彷 笔
切 联 系 实 际 , 捉 生 活 巾 的 敏 感 、 点 问 捕 热 题 , 每天 的“ 前五分 钟 ” 在 课 口语 训 练 中 要 求 学 生 就 这 些 问 题 进 行 讨 论 ,引 导 同 学 们 去 发 现 生 活 中的 美 , 他 们意 识 到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杨明宽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4期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寓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体现在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授技能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发展,即学生在思想感情、意志品质、性格特征、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感染熏陶,因而产生了正效或负效的教育作用。

这种教育作用便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即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其历史渊源。

我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封建教育历来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主张“立德、立信”,“传道、授业。

”在封建教育衰微的晚清后期,“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便是他们的教学原则。

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一九一二年公布《中学校会》规定的中学国文目标是: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起发德智”,一九三一年后公布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唤起民族意识与发扬民族的精神”一条。

抛开他们特定的政治内容的本质,仅就教学而言,可见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是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明显存在的。

俄国杰出的思想家雪夫斯基也曾作过分析:“科学的教育不仅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和使人的智慧获得发展,并且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

可见不同国度的教育思想也认为语文教育既是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思想品德和世界观。

是属于这个认识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这两个方面是在同一过程中的,相辅相成的,是互相渗透、彼此促进、不可分割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知识教学,形成学生的世界观和正确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美好而丰富的情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编者按: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在德育思考中对班内、校内学生思想动态、行为倾向的超前把握和前瞻性预计及其在行动中的积极干预和引导,会对整个德育工作带来非常有利的局面,会使班内、校内呈现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质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能把思想教育从语文教学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而要与整个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这样才易于学生接受,才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一文的结尾部分:“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时,是这样进行的,我说:“鞭,是鞭子的意思,是个名词,我们在组词时也经常组成马鞭、皮鞭、钢鞭等,可是在文中的句子里如果解释为‘鞭子’行不行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行”。

我说:“是的,如果解释为鞭子在文中就翻译不通了,那么该怎么解释呢?”前面的同学整齐地回答说:“用鞭子打”,后面又有同学说:“鞭打”。

“这两种解释都对”我说,“这样一来,‘鞭数十’就能译通了,既然是‘鞭打’的意思,‘鞭’就成动词了,是名词用作动词了,这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语法现象,叫词类活用,此处的‘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同学们边听边记录。

我继续引导说:“癞蛤蟆被‘我’捉住抽打了几十鞭子竟没有死,‘我’用的是什么鞭子呀?”教室里沸腾起来,并有数名同学举起了手,有的同学说,这里用的鞭子可能是‘我’随手拔起的一根草,也有的同学说是‘我’从地上捡起的一根柔软的枝条……我总结说:“同学们想到的种种可能都是有道理的,可见作者用的并不是真正的鞭子,并不是要处死癞蛤蟆,他的目的是什么?”有同学举手发言:“因为癞虾蟆在‘我’看得兴正浓时突然吞了二虫,使‘我’看不到‘二虫斗草间’的精彩,影响了‘我’的情趣,‘我’的目的是赶走它”“从哪可以看出来?”我问。

挖掘德育因素 将德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

挖掘德育因素 将德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

作 为 小学低年 级 的语 文教 师 ,就是要 充 分挖掘 教材 中德 育 因素 ,将德 育贯 穿于 【 摘 要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 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教 学的 始终 。
【 关键词 】德育;语文教学 ;低年级 【 中图分类号 】G 6 2 2
《 语 文 课程 标准 》 明确指 出 : “ 在 小学 语文 教学 过 程 中 ,要 使 学 生 受 到爱 国主 义教 育 、社 会主 义思 想 品德 教育 和科 学 思想 方法 的 启 蒙 教育 。 ”这就 要 求我 们语 文 教师 在传 授知 识 的 同时还 要 注重 对 学 生德 育 素质 的培 养 , 即教 会学 生如何 做 人 ,全面 实 现三维 目标 。 对于 小 学低 年级 的学 生而 言 ,他们 具有 很强 的可 塑性 , 是进行 德 育 的最 佳年 龄段 。小 学 低年 级语 文 教材 内容 更 是丰 富多 彩 的 ,作 为 小学 低 年级 的语 文 教师 。就 是要 充 分挖 掘教 材 中德 育 因素 ,将德 育 贯穿 于语 文教 学 的始 终 。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一开 始 写两 位妈 妈夸 孩 子 : “ 我那 儿 子灵巧 、又有 力气 ,谁 都 比不 过他 。” “ 我那儿 子 唱起歌 来赛 过黄 莺 ,谁都 没 他嗓 子好 。” 这 两句 话要 让 学生 抓住 重点 词语 ,慢 慢地 读 ,要读 出妈 妈 的骄傲 和 对 儿子 们 的喜 爱之 情 。但是 ,第 三个 妈妈 面对 老爷 爷 的询 问 ,却说 “ 有啥 可说 的 ?他 没什 么 出奇 的地方 。 ”这 时候 ,通过 指 导 ,让学 生 读 出第三 位妈 妈 的平 常之 心 。这 时候 “ 三个 妈妈 提着 水 桶 ,走走 停 停 ,手都 痛 了 ,腰 也 累得 直不 起来 ” 。这 时三个 孩子 跑 来 了 ,一 个 “ 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另一个 “ 唱起歌来 ,像 黄 莺一 样 ,真 好听 !”再 看第 三 个孩 子 , “ 跑 到妈 妈跟 前 ,接 过妈 将德育渗透于拼音教学之中 拼音 教学 是小 学 一年级 语 文教学 中重要 内容 ,也 是整 个低 年级 妈 手 中沉甸 甸 的水桶 ,提 着走 了” 。在 此 要 引导 朗读 时把握 语调 、 的教学难点,它也就成 了学生学好语文的 “ 入场券”。此时教师不 语 速等方 面 的变化 ,通 过 朗读 ,理解 课文 内容 ,把 握思 想 内涵 。 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 ,也要抓住 良好的教育时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写话训练之 中 机渗透德育 。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 y i 、硎j 、y u时 ,可以给小朋 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 友 们讲 《 助 人为乐 的声母 y 》 的故 事 :有 一 天 ,声 母 宝宝 y 、w 表 达能 力 的重要 方法 ,更 是加 强学 生 思想 教育 的重 要 阵地 。俗话 说 和 单 韵 母 宝宝 i 、U 、 n 在 草地 上 玩 耍 。 单韵 母 i 对 大 家说 : “ 我 言 为心 声 。一个 人 的语言 是心 灵 的镜子 ,在写话 中肯定 会体 现作 者 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如果谁俩的名字相同, 他们俩就是好朋友 , 的 世界 观和 人生 观 ,这 是 他们 思想 品质 、道德 素质 的 自然 流露 。所 节 约用 好不好啊? i 跑到 y身边 ,撒娇地喊: “ 大 y哥哥 ,我们俩 的 以在 教学 中要把 写话 和育 人结 合起 来 。如 在教 学看 图写 话 《 名 字 相 同 ,我们 俩 是 好朋 友 了 !”大 y笑着 说 : “ 好 ,好 ,我们 水 》 时, 先 让学 生看 图想一 想 : 图上 都有 谁? 事情 发生在 什 么地方 ? 是 朋友 ,我们 俩就 叫整体 认 读 y i 了。 w 和 U的名字 也相 同 ,他 什么时间?他们在做什么?会说些什么?然后以图片为依托 ,发挥 们 也走 到一 起 兴高 采烈 地手 拉手 成 了好 朋友 ,他 俩 组成 了 wu 。草 学生的想象力,降低写话难度 ,让学生合作讨论。这样 ,既完成了 地上突然传来 “ 呜—— 呜——”的哭声 ,原来 t i 看着 自己孤零 写话任务 ,又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零 的没 有朋 友 , 他好 伤心 啊 。 y听 到哭声 , 他 急忙 拉着 t i 的手说:“ 小 五 。将德育教青渗透于 口语交际之中 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口语交际中的德 n,小 n你 别哭 了 ,我 和你做 朋友 ,好 不好 ? 我们 组成一 个新 家 , 叫整体认读 y u 。”小 t i 这下高兴 了,他用手擦掉眼泪 ,嘻嘻地 育 内容相 当 丰 富 ,是 教师 进行 德育 的肥 沃 土壤 。低 年级 学生 ,尤 其 是刚入学的新生 ,他们的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不文明、不规范的现 笑了。 i 、u和 w 看到这些,都夸 y 是助人为乐的好宝宝。 象。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人人都喜欢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 .将麓1 I | 教1 I | 渗透于宇词教学之中 字 词 教学 是小 学低 年级 语文 教学 中必 不 可少 的环节 ,教师在 进 在 口语交际时,要引导学生使用有魔力的语言 : “ 您好、再见、请 、 行字词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相机点拨 ,渗透德育。为了帮 谢谢 、对 不起 、没关 系 等等 并 且要 逐渐 运 用到 日常 生活 中去 。 助 学生 真正 掌握 生字 , 有 必要 帮 助学 生理 解字 义 。 如教 学 “ 打” 字时, 在 日常生 活 中使 用 “ 请 、借我 用一 用 、行 吗 、谢 谢 ”等 文 明语 的同 我 让学 生做 个 打 ” 的动作 。有 的学生 做 了打 鼓 的动作 ,有 的学 生 学老 师要 不厌 其烦 地进 行 表扬 ,树 立榜 样 ,鼓励 孩 子们都 要 向他 们 做了打字的动作 ,也有的学生做 了打人的动作。这时我及时问孩子 学习。逐渐让他们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说话、做事因不 对方道歉,并意识到这些都是 良 好 们: “ 这样做,对吗? ( 不对 )我接着说 : “ 与他人发生矛盾时 小心伤害了别人时一定要及时向 可 千万 不 能打 人 。”让 学生 组词 的时候 ,也 可 以恰 当而 自然 地对 学 的 品质 。 生进行德育活动。如教学 “ 话 字 ,有的学生会组词—— “ 说话”, 综 上所述 ,德育 是无处 不在 ,无 时不 有 的 ,把 德育 自然 渗透 到 老师随机说到 “ 组得对 。我们平 时说话要讲文明,讲礼貌,不能说 平 时的语 文教 学过 程 中 ,让学 生在 学 习知 识的 同时 ,受 到思 想上 的 脏话”,还有的学生会组词—— “ 空话”,老师再随机点拨 “ 我们 启迪 ,情 操上 的陶冶 ,让 小朋 友们 在学 校健 康地 成 长。 我们老 师 应

德育与语文教学

德育与语文教学

德育与语文教学内容摘要: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本文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为例,从钻研文本教材、颂读背诵古诗、抓好教学阵地、拓宽学习渠道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一.钻研文本教材,挖掘德育之功能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还需渗透教育,春风润物般地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价值观。

[1]要想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

教师能否完美地进行德育渗透更多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

作为语文教师,要找准切入点,认真钻研每一类课文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中大致可以分为6个单元,“春光篇”的课文大多与春天的事物有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哲理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懂得做人的道理;“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勤学篇”课文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国篇”让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风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科技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颂读背诵古诗,利用课前之途径我国当代卓有建树的教育工作者从实践中得出:“语文教学既要育才,也要育魂。

”[2]背诵国学经典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美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采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其中大多数都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学生兴趣浓厚。

每天上课前,我们班的学生都要诵读一些古诗文。

我利用午休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将国学里的德仁义智信灌输给学生。

我还利用班会课,开展了“古诗背诵达人秀”活动,收效良好。

由一开始的《三字经》到后来的《唐诗三百首》,日积月累孩子们能背诵的古诗越来越多,现在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十几首唐诗。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观 形成 时 期 。 无 论是 观 察 力 、 想象 力 还 是思 维 力都 已接 近成 人 水 平, 独 立判 断能 力增 强 。 教 师要 根 据这 些 特 点来 组 织语 文课 外 活
㈢ 读 了课 文 以后 , 你 受 到什 么 启发 ? 学 生 带 着 这些 问题 , 通览全文 , 通过突破题眼 , 初 步 了解 课
整体 感 知 . 在 关键 字 眼 的 突破 上 渗透 德 育 是很 好 的 时机 。 例如 : 苏 教 版 第 十一 册 《 我们爱你 啊 , 中国》 是 一 篇 讲 读 课 文 。首 先 从 题 目人 手 , 学 生 就 可 以 找 出课 题 的关 键 词 “ 爱” 、 “ 中 国” . 它们是全文的文眼 , 从 这 两 个 词 就 可 以体 会 到 作 者 那 浓 浓
第1 0 卷 第4 期
Vo 1 . 1 0 N o . 4
读 与 写 杂 志 Re a d a n dⅥ, r i t e Pe r i o d i c a l
2 0 1 3 年 4月 Ap r i l 2 0 1 3
寓德 育教 育于小学语文教 学之 中
戚 加 东
多 数学 生 写 日记 时 都说 真 话 , 说 心里 话 , 这 便 起 到 了使 人求 真 的
作用。 “ 写 日记 能规 劝 自己上 进 。 劝 人 改过 。 许 多学 生在 日记 中针 砭 假恶 丑 ,赞扬 真 善美 …… ,这 便 起 到 了教 人 向善 、爱美 的作
认 识 和情 感 是 形成 信 念 的 物质 基 础 。在 品词 析 旬 中 ,学 生 通过 对 重 点词 句 的 理解 ,同 时使 自己的思 想 品德 得 到 良好 的教
德的影响. 对 学 生进 行 思 想品 德教 育 , 这 可以 结合 学校 中的各 种语 文活 动 来进 行 。 关键词 : 教育 德育 语 文

寓"育人"于"教书"——例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寓"育人"于"教书"——例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率先垂 范 , 提升 师德 修 养
教育 家加 里 宁 曾说 过 : 学生 会处 处模 仿 他们 的老 师 , 教 师 的一 言 一行 和他 对 每一 现 象 的态 度都 影 响着 学生 。 小 学 生有 着 明显 的 模仿 性 , 特别 容 易模 仿 他们 长 期接 触 且敬 佩 的人 。 在 学生 心 目中, 教师 的举 止 、 态度 和情 感 是他 们 的榜 样 , 起 着示 范作 用 。学 生模 范 着教 师 的言 行 , 从 中学 习 着为 人处 事 的方 法
【 学科支持 】
◇ 潘 静 燕
作为 一名 一线 的教育 者 , “ 教书 育人 ” 是 我 们 的基 本任 务 , 教 书 和育 人不 可分 割 。 《 义 务 教 育 语 文课 程 标 准 ( 2 0 1 1年 版 ) 》 明确 指 出: 语 文课 程致 力 于 培养 学生 的语 言 文 字运 用能力 , 提 升 学 生 的综 合 素 养 , 为学 生 形 成 正 确 的世 界观 、 人生观、 价值观, 形 成 良好 个 性 和健 全人 格 打 下基 础 ; 为学 生 的全 面 发展 打 下基 础 。 因此 , 作 为语 文 教师 , 我们 必 须把 思 想 品 德 教育 渗 透 在 整 个 语 言 教学 的过 程 中, 不仅 要 关 注 学 生语 文 知 识 的 习 得 , 也 要 重 视他 们精 神 内涵 的提 升 。
和习惯 , 在潜移默化中 , 教 师影 响着 学 生 个 性 和 品德 的形成 , 实 现德 语 的渗透 。 因此 , 面 对学 生 时刻 关 注 的眼 神 , 教师 应在 课 堂 内外 都保 持 言行 一致 , 时刻 提 升并 展示 自己 良好 的 师德 修养 , 用 自己高 尚 的师 德去 引 领学 生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太和县赵庙小学巴静贤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只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德育标准。

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师生教材,和谐共振和谐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谐不是静止的和谐,而是运动的和谐。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

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

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

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

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

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

王国维说:"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

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俦,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 分析 , 培养 学生树 教 育的“ 契机” 。所 以, 我在 指导 学生选 确 思 想 的 能 力 。 立正 确 的 写 作 目的 。 材 时 ,鼓励 学生选择 自己亲 身经历 过
小 学生 的思 维特 点 容 易从 直观 的 的 , 闻 目睹 的有 真 实材料 , 时把 握 耳 及 角度去 审视题 目的具 体意义 , 而对题 目 作深入 的分析 , 能准确地把握 题 目中 不
绩 。具 体 做 法如 下-
上 撒 处景物必须是 你喜爱 的。” 可见 学生从 机 、 网 , 谎 向妈 妈 要 了钱 。现 在 想起
“ 什 么 、 样 写 、 什 么 写 ” 个 方 面 来 真 惭 愧 , 不 起 妈 妈 , 不 该 当初 干 写 怎 为 三 对 悔

、在审题中 , 确定德育导来自向 重 点 词 语 的 内涵 和 外 延 。他 们 年 龄 小 ,
三、 评改中 。 在 强化德育效果 新课标 中指 出让 学生“ 改 自己的 修
德 育契机 ,把作 文与育人 统一起 来 , 真
的含蓄 、 隐蔽 、 深刻的本质 , 往往 不善 于 正体现以“ 文为心声, 德为人本” 。
如 : 指 导 学 生 写 自己 经 历 过 的 一 习作 , 主动和 他人 交换修 改 。” 生 我 并 学
现 了社 会对 学生的德 育要 求 , 有导 向 映。学生在作 文选材 中敢 于说 真话 , 具 写 别是 与非 、 与 恶、 善 美与 丑 、 与假 , 真 正 作 用。 因此 , 在指 导 学生审 时要抓住 题 真 事, 就为我们教 师提供 了思 想品德 在 不断增 强抵 制错 误思 想影响 , 这 弘扬 正
的文章就扣题 , 反之 , 离题 。 审题过 就 在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德教育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语文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但有些学生可能对枯燥的课文和繁琐的语文知识缺乏兴趣。

通过将德育元素融入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情感的魅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一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感人形象,从而引发对品德的思考;在教学词语时,老师可以通过词语的寓意和故事传达一种健康向上的品德观念,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中的美好情感。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积极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学习一篇社会议论文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社会问题和精神内涵,使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学习一首优秀颂诗时,老师可以通过诗歌中的社会脉搏和民族情感,启迪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和民族情感。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和公民素养,培养优秀的公民品质。

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格培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们应该重视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和学习环境。

【2000字】。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 教育教 学
寓德育教 育于语文教学 中
■ 杨桂兰
语文教学 的本 身应是形式 与 内容 的完美 统一 ,语文 不只是讲授 语言 、文 学 、写 作知识 ,同时典雅 的诗 句,清新 的散文 ,神奇 的小
说 , 再 加 上 教 者 生 动 的语 言 , 炽 热 真 挚 的 情 感 ,强 烈深 刻 的 感 受 ,
家 罗 索 都 承 认 :“ 并 没 有 一 门课 程 只 给 学 生 普 通 的陶 冶 , 而 是 另 一 门
课 程 只 给 专 门知 识 。 ”
诵读 时 ,让 他们体会 “ 最宝 贵 的生命 ”“ 只有一 次”、“ 整个 ” 、“ 全 部” 、“ 献给 ”、“ 最壮丽 的” 、‘ ‘ 人类解放 ”这些词语在本 段文字中表
实践证 明,在语 文教学 中,只要因材施 教,因势利 导,循循善
诱 ,就 可 以 “ 随风潜入夜 ” , 达 到 文 道 结合 的 目的 , 使 学 生 逐 步 明辨 是 非 , 分 清 善 恶 , 歌 颂 美 好 , 痛 贬 丑 恶 , 使 他 们 逐 步 形 成 正 确 的 人 生观 ,使 语 文 中 的德 育 于 “ 无 声 中悄 然 润 物 ” 。 ●
大 的 、历 史 的 、 活 生 生 的 整 体 ” 。 原 苏 联 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也 主 张利用祖国语言这一 “ 心 里 资 源 ” 去 充 实人 的精 神 世 界 。
我 们 教 师 要 像 一 个 雕 塑 家 那 样 , 对 学 生 进 行 全 方 位 的 精 雕 细 刻— — 灵 魂 和 品格 ,知 识 和 能 力 。
文 , 学 生 掌 握 了 报 纸 的有 关 知 识 ,他 们 产 生 了 跃 跃 欲 试 的 感 觉 , 我 也 因 势 利 导 , 一 个 活 动 计 划 产 生 了— — 开展 手 抄 报 的 交 流 ,评 比 活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摘要】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探讨了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如何融入德育教育、方法与策略、具体实践案例、评价标准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寓德育的作用与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引入德育元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但同时也需要解决如何有效融入德育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挑战的应对等问题。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寓德育、重要性、方法与策略、实践案例、评价标准、挑战与解决方法、作用与意义、未来发展、教育目标、学习态度、品德养成、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团队合作、评价体系、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教学资源、专业素养、教学效果、社会责任。

1. 引言1.1 了解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德育于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积极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语文作为传授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学科,也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责任。

通过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操培养,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了解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重要性,首先需要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进行情感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出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德育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力支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和社会现象的多变使得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迫切和重要。

教师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的紧迫性,不断探索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使德育教育真正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中图分类号】g633.3王丽在《我的教育梦》中说过“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尤为赞同王丽的这句话,尤其是在上了一节公开课后我更是感触很深。

记得我在初一时,曾上过一堂学校语文组内公开课《羚羊木雕》,其最后的片断是讨论金钱与友谊哪个第一,这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设的一个环节:“我认为是金钱,有了钱,我就能干自己想干的事。

”这是我班上一位叫王阔海同学的发言。

发言还没有结束,下面便响起纷纷的指责声,他马上涨红了脸想竭力辩解,可同学则寸步不让的谴责。

教室里闹哄哄的,我当时也很纳闷,在我的印象中王阔海同学是一位品质很优秀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庸俗的想法”呢?我于是并没有武断的制止,只是向同学们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之后我说道:“我知道你们有很多想法,这样吧,现在欢迎同学们一个一个的向王阔海同学提问,王阔海,给你一个答记者问的机会呦。

”教室里重又热闹起来。

“你认为是不是有了钱就能有一切?”“我并没有这样认为,我认为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说过,我有了钱才能干我想干的事。

”“那么,你有了钱以后想干一些什么事呢?”“有了钱,我要资助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去上学,救济那些贫困的家庭,使之不再贫困。

”“你将怎样去挣钱?你不会不择手段吧?”“我绝不会不择手段,我要凭我的能力,凭我的劳动,凭我学到的知识挣钱。

我挣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我一个人。

”……等他们的答辩结束,我才抛出了我的问题:”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看待金钱?”“不能做金钱的守财奴。

”“不能为了金钱而失去人格。

”“要让钱成为社会的财富,把钱用在刀刃上,比如:资助贫困儿童,支援贫困山区,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我认为金钱充满了罪恶,你看,有的人为了钱去犯罪,去坐牢;有的人为了钱六亲不认。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论文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论文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摘要: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既教书又育人。

纵观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确实是进行德育的一片沃土,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应很好地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时机寓德于语文教学之中,担负起思想教育的任务,努力为培养合作人才尽职尽责。

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自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切热爱,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贡献自己的一切的崇高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等一些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包含和渗透融入这一教育的内容篇目很多。

(一)在审美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中一些优美的散文,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文学性熏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如《笑》、《荷塘月色》、《长江三日》等。

在学习冰心的《笑》一文时,指出“五四”运动以来,抒发她以满腔热情投人爱国斗争行列,她的诗歌和散文,或抒发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或表达了对正义、真理、美好道德的追求。

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介绍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黑暗杜会现实不满,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三·一八请愿”;“一·二九”抗日救亡的爱国游行,他正直、爱国、富有正义感,虽贫病交加,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

他的《荷塘月色》文质兼美,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再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笔笔包含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豪迈情感。

通过对作品反复读,分析讲解,使学生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思想感情的充实和丰富,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利用著名历史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给我国和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吉林教育]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

[吉林教育]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杨义华语文是承担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

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正确处理语文训练和教育的关系”。

在教学中力求做到融文道为一体,集教书育人为一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如何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呢?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八字四步”法,八字就是“挖掘、渗透、实施、检验”,四步就是在钻研教材中挖掘教育的着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把握点,在课外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知识点,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德育教育的表现点。

一、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然而要把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一般的说,决不能靠随心所欲,临堂发挥,这种做法虽不能说是盲目教学,但起码是心中无数,打无准备之仗。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无准备之仗是不能取胜的,这是因为,就语文本身的性质来说,有其知识的具体性和艺术的间接性,其中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性,这是文、道统一的表现。

在这点上,任何时代,任何优秀作家的作品无不把这两面紧紧结合在一起。

因此,要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在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

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不但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还要注意德育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例如,我在备到《美猴王》一文高潮部分精彩段落的写法这一知识点时,就注意到和挖掘德育教育内容的结合,我这样备到:(一)用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部分;(二)要是用这句话概括这部分你的感觉如何;(三)这里的美猴王有什么性格。

然后明白只有敢说敢干,不避艰险,才能达到目的。

这里就渗透德育教育,可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写一篇“时代需要进取精神”的读后感,进而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积极进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
痛?又以什么为幸福?通过分析和讨论 , 学
生透彻地理解 了这两句话的含义 : 真正勇猛
给学生树立好 的榜样 。 从教 以来 , 认真教学 ,
从 未旷课 , 从未说谎 , 要求学生做 的,自己 首先做 到 , 要求学生不做 的, 自己坚决不做 。 通过 自己的言教 、身教 , 影响学生 , 用 自己
高 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 。 有 的蕴藏着我
们 中华 民族赖以生存 发展 、 兴 旺发达 的重要
精神支柱的爱国主义精神 , 有 的具有反对剥
削 、反对压迫 。以解 放全人类为 已任 的共产
识 的学习 , 语文能力的培养 , 在头脑 中树立
起英雄形象 ,让这样 的英雄深入学生心中 , 成为他们 追求的真正的 “ 明星 ” ,照亮 学生
的人生。
怎样 才有 意义?人 活着为 了什 么?于是 学 生议论纷纷 , 各抒 己见 , 最后我要求学生把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成文字上交 , 这样的作
主义思想 , 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人 民的高 尚情操 , 有的则为读者提供认识世界的科学
立场、观点、方法等 , 具有认知作用 、教育
文课学生喜欢上 ,也喜欢写 ,因为他们有话
的鲜血 , 他们牢记 血海深仇 , 化悲痛为力量 ,
前仆后继 ,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浴血奋 战。他们看到了惨淡的人生 和淋 漓的鲜血 ,
的人生 , 人生应该要活的有意义。
三 、在 言 教 身 教 以身 作 则 中渗 透 德 育。
大教 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 身教最为
贵 ,知行不可分” ,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 自 己首先要接受课文思想 内容的教育, 并 内化 为思想行动 ,为学生作 出榜样 , 这样 , 学生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论文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论文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之提高思想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情感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课程目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之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

结合每一篇课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 备课时尽力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备课时,多角度思考教材内容,尽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到与德育工作渗透的结合点,使德育内容有附着物,结合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在教《灯光》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喜欢在电灯光读书还是在蜡烛下读书,为什么?郝副营长希望将来孩子们在电灯下读书,反映了他怎样的精神和品质?今天我们在电灯光下读书、做作业,你觉得幸福吗,今后我们该怎样对待学习?上课伊始,我向学生出示了这组题并启发后,学生很快领悟到郝副营长这些革命前辈不知索取,只知奉献的崇高品质,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了的,来之不易。

这样就教育了学生努力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作品反映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必须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背景时教师就可以渗透相关的德育教育。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施永红
【期刊名称】《新农民》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对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开发,最宝贵的财库,莫过于培养其阅读文学的兴趣。

【总页数】1页(P58)
【作者】施永红
【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南岗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J], 钟静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J], 张丽霞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J], 李成军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J], 崔晓菊; 田积山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J], 崔晓菊;田积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鼓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鼓励成功”。

下面是为大家的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欢迎阅读。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

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

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

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着作文的成败。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历相对贫乏,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片面性和浅薄性,不能很好地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去透视题目的内涵和外延。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扣准题眼,深刻剖析,弄清题目的写作要求,探明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或吸取一个教训,或给人一种启迪,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爱家乡的__”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去探明文眼:“同学们,从作文的题目来看,这篇文章应突出哪一个词?”学生思考后答复:“这篇文章应重点突出一个‘爱’字。

”接着,我继续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同学们再想一想,怎样才能对某种东西产生‘爱’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是因为对某种东西非常喜欢,以致于在内心深处产生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此时,学生已较为正确地理解了题意。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进展口述,不仅要说出爱家乡的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说出为什么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有的同学说:“我要写家乡的绿化带。

因为它不仅四季常青,风光秀丽,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更是创立国家卫生城市的见证。

”有的同学说:“我要写家乡的桃子。

因为它是勤劳的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给家乡的人民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小康生活。

”这样,通过审题,扣住题眼,一步步地激起了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德育工作于语文教学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第一要点“正确处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强调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如何才能做到根据语文的特点,寓德育工作于语文教学之中,受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呢?我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 引导学生品读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抓住关键词语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除结合课文进行外,还必须在练习题中深入挖掘。

“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有效调节脑功能,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由此促进科学创造和发明。

例如:在教学朱德同志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揣摩运用中的第一道讨论题。

我就紧扣题目“立意,选材,组材这方面与一般回忆母亲的文章相比,有什么高明之处”的“立意,选材,组材”我先指导学生对课文边读边思考:怎样围绕表现母亲优秀品德这个中心选材,组材?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较容易找到。

但是立意方面是较难理解的,这一点也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一般的回忆母亲的文章所不可企及的。

那么是如何立意的呢?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文章中的第九至十三自然段,母亲那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时时激励着作者。

文中两个“尽忠”的目的是:“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体现了母亲博大的胸怀与生前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爱母亲与爱天下的劳动人民完全一致的感情。

使学生领悟到作者把热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与爱党,爱人民,爱名族,爱共产主义事业完全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2 引导学生对短文进行评析
“德育工作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例如,义务教育版课本第五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稿,我在教学新闻时,让学生仔细阅读,细心体味。

这篇新闻写什么?突出一个什么样的思想?从这篇新闻整体看,它的“结构严密,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思想深刻,气势雄浑”,启发学生理解前面这一句话,深入领会。

使学生整体把握短文的思想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写作
写作是语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义务版语文大纲中指出写作训练要“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

也就是说在写作训练中,培养他们健康的理想,情感,意志和性格。

在写作训练中,针对当今独生子女的特点以及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我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课文与社会,家庭与社会,人与社会。

如在教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记载的是一个金溪人方仲永,他绝顶聪明,五岁时能作诗,当时被人视为“神童”。

但后来其父亲带他到处作诗赚钱,不让他继续读书,结果他十几岁后,就“泯然众人矣”。

通过学生的阅读,品其思想性。

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会自己拟题目,立意,选材,组材,综合起来西靠,写一篇作文,使思想教育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把德育工作寓于写作之中,使之实现德育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