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小论文——人与自然

合集下载

自然辨证法小论文

自然辨证法小论文

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王伟314106002382一.引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更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环境事件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

当今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人类的未来才有希望。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界共处于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之中,二者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谁也离不开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它包含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两层含义。

在马克思看来,“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孤立的与自然界脱离的人,同样,“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在“人-自然”系统中,人是其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因为人是有意识、有实施能力的自然存在物,并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消极地依赖自然界而生活,而能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界,并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完善自身。

显然,只有人才把自然界作为自己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自己“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

这也就是说,自从出现了人以后,自然界就再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作为人的改造的对象存在着的。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3篇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3篇

⼈与⾃然哲学论⽂范⽂3篇中国⽣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摘要:中国的⽣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从⾃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

⼈与⾃然的关系延伸进⼊伦理学研究领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

在思考⾃然界的价值以及⼈类与⾃然界的关系等问题时,引发了环境伦理中“⼈类中⼼主义”和“⾮⼈类中⼼主义”的争论。

⾃然价值、⾃然权利问题是环境伦理学的⼀个焦点。

⽣态⾃然观是从分析科学技术所产⽣的问题以及技术异化开始的,把⾃然观和价值观联系到⼀起是⽣态哲学的整体思想决定的。

中国的⽣态哲学研究哲学历史思维中的⽣态思想进程,⼜从哲学的内在逻辑中解读⽣态哲学的必然。

中国学者明确指出,⽣态哲学就是哲学本⾝,是今天的时代哲学,它要有⽣态本体论、⽣态认识论以及⽣态伦理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后现代的思想、过程哲学、托马斯·柏励的“⽣态纪”思想都是中国学者所研究的。

关键词:⽣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然价值;过程哲学;⽣态纪中国的⽣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

环境伦理学概念⾸次出现在1980年《现代⽣态学中的⽅法论问题》译⽂中。

2 译者余谋昌作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创者之⼀,于1991年6⽉出版《⽣态哲学》⼀书,提出了⽣态哲学的理念,填补了我国⽣态哲学研究的空⽩。

⽣态哲学作为⼀种新的哲学转向,让⼈类重新思考如何看待⾃然、如何⾏动。

中国的⽣态哲学历经⼏⼗年的发展正在⾛向成熟。

它从⽣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展开,历经⾃然观⼊⼿的⾃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在⼈类思维的历史进程中的⽣态思想研究,直⾄今天⽣态哲学正在⾛向全⾯发展。

⼀、⽣态伦理发展阶段西⽅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结束后,⼀些学者很快从“”中⾛出来,此时,中国的⽣态哲学研究也开始从环境伦理学涉及。

在研究过程中它把握了西⽅环境伦理学理论及思想,阐释了⽣态伦理内涵,也形成了富有特⾊的研究基础,产⽣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形成了中国环境伦理学重要的认识内容。

中国的⽣态哲学与⾃然辩证法有着深刻的渊源,或者说中国的⽣态哲学就是从⾃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的,⼈与⾃然的关系、⾃然观就是它的根。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人们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方法, 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形成科技发展的战略眼光。

本文整理了8篇“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范文”,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之第一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晚年作品《自然辩证法》关键思想,一直以来肯定其价值以及批判其思维的两派学者各抒己见争执不休。

随着研究深度逐步提升,学术界逐步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意义,同时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诠释“人”、“自然”以及“实践”三要素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当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中国政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谐社会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成就一向被马克思的光辉遮蔽,这就导致恩格斯很多哲学思想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晚年着作《自然辩证法》中的重要组成,其最初引发关注的原因竟然亦是与马克思相关。

当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实证的马克思主义”两派学者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属于纯粹科学进行激烈论辩,作为马克思密切伙伴的恩格斯,其晚年阐释的自然辩证法成为两派学者争论的桥头堡。

伴随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热度持续提升,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观点亦是层次不穷,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时至今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依旧热度不减,并且逐步在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及驳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提出之后,正反两派泾渭分明,研究初期主要以批判为主,认为恩格斯忽然人类的重要性,存在形而上学的缺陷。

后期伴随对于恩格斯研究逐步趋深,开始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具备积极意义,并对于批判认知进行驳斥。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 大部分先驱学者都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呈否定态势,卢卡奇、霍克海默、悉尼·胡克、施密特、让·萨特、诺曼·莱文为代表的大量学者对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进行批判,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的关系

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人与自然的关系姓名张冬阳学号**********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环境艺术设计2012年 6 月 25 日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性质属于哲学门类。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

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自身专业,来进一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正文:1.人类自然观的发展1.1古代的自然观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

古代,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集中在对自然界的看法上。

这种认识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的,或包容在自然哲学之中的。

(一)朦胧的自然意识公元前一万年前左右至公元前三四千年是我们所能考察的远古文明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

那时,人们靠自然界恩赐生活,无复活的希望,迫使人们把自然界当做使用价值的源泉而进行思考。

真正的自然观是伴随着中古时代自然哲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而出现的。

(二)朴素的自然观一部分自然哲学家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赋予自然界以抽象的形式,形成了朴素的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从总体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和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图景和本来面目,初步显露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灿烂光辉。

但是,这种自然观也暴露了它的直义自然观压倒了。

(三)神秘主义自然观既然对自然界的认识只是猜测,因而另一部分自然哲学家从朦胧的自然意识出发,以对精神世界的关注为焦点,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得出了神秘主义的自然观。

1.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随着以铁制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选】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选】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用自然辩证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致力探寻的问题。

19世纪以来,随着马克思原理的发展,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开发和改造力度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不平衡关系的表现。

本文采用自然辩证的观点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Abstract:Nature is the basis for all the survival of human life activities and activities of human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nature. How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problem which people have been looking for answ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Sinc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x principle,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people. It i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researches and it couldmore scientific, system, comprehensive,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nature of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ing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demand for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 development and rehabilitation efforts in nature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damage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a certain extent.The appearance of energy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cological balance problems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unbalanced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using natural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new period, furth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ow to ensur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Key word:man and na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harmony,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1。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论文题目:人与自然界班级:硕研12-6班姓名:程少北学号:2012020602人与自然界程少北硕研2012级6班2012020602摘要: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身体,因此,人与自然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

在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自然界居于优先地位,人则居于创造性主体的地位。

这一辩证关系及各自地位,启示我们必须重构主客体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人自然界同一性和谐共赢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

人类曾以定能胜天的自负,在向自然界进军中,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气概,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进展。

而近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以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为以往世纪所无法比拟的现实,更极大地强化了人类的这种自负。

然而,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这样的认识并不是最佳理念。

这种实践结果,带来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口激增、水资源匮乏、核威胁等等。

这一系列危机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障碍。

所以如此,不能不说指导人类实践的思想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

而在哲学上反思这一指导人类实践的思想,实质上就在于没有真正认清人与自然界的辩证同一及各自特殊地位。

一、人和自然界的辩证同一性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人靠自然界生存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都以自然为基础。

从起源上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构成了人的类本质。

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整个自然界当作自己活动的对象,赋予它以人的属性。

人跟动物不同,他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把握自然,人按照自身的需要变革着自然界,同时也改变了自身。

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从而推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大自然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有好多好多神奇的东西。

你看那高高的大山,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

这些树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巨人,它们的根紧紧抓住土地,不让泥土被雨水冲走。

我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山上有一片没有树的地方,泥土就“哗啦哗啦”地跟着雨水流下来了,把山下的小路都堵住了。

可是有树的地方呢,就安安稳稳的。

这就告诉我们,树是大自然的守护者,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不能乱砍树,如果树都没了,那我们的家可能就会被泥土淹没,多可怕呀。

还有那清澈的小河,河水“哗哗”地流着,就像在唱歌。

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时候还会跃出水面,溅起小小的水花。

河边的水草随着水流摆动,就像在跳舞。

可是有些地方,人们把垃圾都扔到河里,河水变得又脏又臭,小鱼都死了,水草也没了。

我们要是想玩水、捉小鱼,就只能去那些干净的小河了。

所以我们要爱护河水,不能乱丢垃圾,让小河一直美美的。

大自然还会给我们送礼物呢。

春天的时候,各种花儿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蜜蜂在花丛里“嗡嗡”地飞着采蜜,蝴蝶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我们可以在花丛里闻着花香,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这些花啊,蜜蜂啊,蝴蝶啊,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我们人类从大自然里得到了好多东西,像木头可以盖房子,水可以喝,土地可以种粮食。

但是我们不能只知道索取,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

就像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样,要互相照顾。

如果我们伤害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生气的。

比如说,有时候会刮大风,把房子吹坏;有时候会发洪水,把庄稼淹没。

这些可能就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我们做得不对了。

我们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在公园里,我们可以给小鸟搭个小窝,让它们有个温暖的家;在路边,我们可以种上小花小草,让大地变得更绿。

只要我们好好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就能一直快乐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啦。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辩证运动和发展的,是宇宙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它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无法割裂于自然而存在。

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必需品,如食物、水源、能源等,同时人类的生活活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道德原则,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

例如,过度的工业化和环境破坏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人类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再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得我们能够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自然也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使得人类能够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

人类需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后,人类需要树立起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意识。

我们不能把自然视为一个简单的资源库,而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需要树立起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来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发展。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从人与自然关系审视解放自然)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从人与自然关系审视解放自然)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从人与自然关系审视解放自然)从人与自然关系审视解放自然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越来越小,摆脱并控制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

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随着自然人化过程的深入展开,当荒野的边界逐渐后退、生态问题纷至沓来之时,生态危机不期而至,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考察生态问题,反省人类的生态理性,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审视如何解放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解放自然,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1. 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这个问题直至目前仍有人没有彻底搞清楚,现代科技的发展势头较之近代科技更加迅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

现代科技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而且对人类精神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

但我们也看到,现代科技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导致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类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毁坏,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这一矛盾是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

1.1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超越旧唯物主义之处在于,以劳动为中介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劳动看作是旨在从自然索取必要产品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从而找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逻辑联系。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换句话说,人与自然为劳动所中介。

从猿到人变化过程,即直立行走、手的发展、人脑形成、语言产生、工具的发明与使用等,揭示了劳动不仅作为人与自然相联系的纽带,而且还是人与自然相矛盾的实践根源[1]。

1.2 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提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提是劳动,作为独立于自然界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

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

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

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

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

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

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

"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听天由命的意思。

山区的猎人可以到深山老林里打猎,如果他不打猎,就无法谋生;沿海的渔民可以出海捕鱼,如果他不捕鱼,就没有别的生活来源。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一、唯物辩证法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唯物辩证法来看,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共同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到处都留下人类的印记,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进而能够促进自然和社会的稳定和同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的否定人,力求恢复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的不好,就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给双方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的改造自然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否则,自然界内部的平衡可能被破坏,或者人类社会的平衡遭到破坏。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储物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姓名苏晓勇学号********** 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13年 4 月 25 日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在自然辩证法中,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自然,在广义上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在狭义上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

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社会,科学发展前言:经过9周的时间,我们在刘丹鹤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学习。

经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借这个机会,在这里谈一谈自己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感受,谈谈自己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因而具有文理交叉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性。

因此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待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客观与必要的.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清楚,使两者之间能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他我们人类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文明,所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 1 -正文:一、人与自然是辨证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在,天地万物与人,同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感应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

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

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

”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三部分。

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先机的身体。

”其次,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

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

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

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辨证法课程论文-人与自然

自然辨证法课程论文-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怎样走向新的和谐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任何时期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人类征服自然创造人类文明,在人类文明的步伐不断加快的时候,严重的环境问题凸显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不和谐,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激化。

然而,在这种然而大多数的生产主体和消费群体受个人主义驱使,片面的追求单纯经济,不惜牺牲外在自然,有的人虽然意识了外在自然的重要性,但是任然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应有的行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出现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等人与自然关系愈加紧张,矛盾不断加深的状况,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的那条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发展,健全法律,推进制度创新,加强监管和引导,全民共同参与。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关键字: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规律认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自然成为人类发展的依托,同时自然条件也制约人类发展前进的步伐。

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体现在:第一,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根本和生存的空间,包括衣食住行,物质与精神的多重享受,同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大气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

第二,自然坏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消耗了自然资源,而大部分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资源短缺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还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在人与自然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网中,人类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当人类做出的一系列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大量排放环境污染物等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活动时,这种和谐的生态关系就会失去平衡,最终的结果只有人类自己承受。

那么,为了人类的长远考虑,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就必须努力遵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有能力把握好自身发展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正如恩斯所说:“我们身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相比其他生命我们只不过多了一个具有灵魂的脑子,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的规律,所以我们是自然界的统治者。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篇1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简要介绍了其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自然观,科学观以及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约瑟夫·亨利电磁学发现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

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观,科学观及方法论分析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约瑟夫·亨利生平及其伟大发现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1797~1878)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卓越的科学领导人,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历时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大部分我们所学的科学技术史中,亨利几乎是名不见经传的,我们看到永垂青史的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亨利在电磁学的成就似乎并不为人所知。

而实际上亨利最早发现了电流的自感现象,和法拉第差不多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早实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甚至帮助贝尔发明了电话。

自然辩证法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自然辩证法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自然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甚至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威胁着大自然,比如很多生物的栖息地被人类破坏,导致很多生物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人类过度的砍伐树木导致沙尘暴等恶劣的自然灾害等等。

这些无不说明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回击。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自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孕育、成长、发展,人类的出现,是地球生命进行曲中最动人的乐章。

人类自产生后,便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改变自然界,使之更适于自己的生存,这是世界上最积极的实践,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创造性和自身的伟大力量,最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

然而,在人们实践的历史过程中,自然界也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而发生变化,在这里,人类发展的历史与自然环境改变的历史是同步的。

人类今天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尽管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现实的因而也是合理的,但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20世纪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然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

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

中国,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地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

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随意的违背规律都会遭到它的惩罚,给人类以深刻的教训。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运行机制,非生物因素(水、气候、土壤等)与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等)之间以及各自内部是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现有的体系,维持着系统的稳定。

大自然的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宇宙—环境—人与自然
有了这次观看体验,一方面感叹宇宙的神奇与奥秘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同时认识到宇宙有多大以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是无法估量也无法证实的。

所以我们探索宇宙的过去,可以“以古论今”,为宇宙的未来发展拟定一个趋势;我们研究当下,“将今论古”,从而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

宇宙,这一个宏观的概念,是我们渺小到连想象都想象不到,宇宙中有那么多如同太阳一样照耀了40亿年的恒星,或许在某个特定的恒星下、某个特定的轨道上、某个适宜的光照强度、某个合适的三相圈层,会有和我们一样从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创造出的智能的世界。

只是就算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们可以找到无数个“地球”,但谁能保证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发现。

对于宇宙这个超长时间超大空间的概念来说,我们的生命相对而言是暂时的,我们的地球是唯一的,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自然与我们所利用的自然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

所以我们不能只将希望全部给予未来,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现在。

下面先来举几个有关世界空气污染所造成严重危害的案例:
一.北美死湖事件(酸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

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

二.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酸雨):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

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

三.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

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

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在库巴唐及毗邻的桑托斯市等地区,膀胱癌患者的比率比其他城市要高6倍;神经系统(包括脑部)的癌症患病率是其他城市的4倍;另外,肺癌、咽喉癌、口腔癌和胰腺癌的患病率也是其他城市的2倍。

数十个在这个城市里出生的无脑婴儿。

四.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

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

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

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

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

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五.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核泄漏),以及日本福岛发生的核泄漏。

这些震惊世界的污染事件的制造者和影响者不都是我们自己吗。

更别提从2011年新起的“雾霾”,记得第一次出现雾霾是我们在读大三时,以前从来没遇见过所以有点措手不及,只知道应该买口罩来抵挡这些让人眼睛发涩的烟雾,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产生的,是环境问题?还是事故?当时网上曝出了许许多多的猜想,有的观点说有关专家说武汉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丹江口夏收秸秆等生物质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转移;有的则是青山化
工厂氯气泄露全武汉出现雾霾;更可笑的还有的人为是怪兽来袭,并还有图有证据。

一瞬间我们都傻了,不知道该相信那一种说法。

这种现象就不能怪罪于“自然”了,这还参杂了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

总之,综上所诉也许这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是我们种下的毒瘤也结出果而言。

那么怎样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的?学过马列的都知道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

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利用自身的恢复力还原性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我们必将越来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与理解,越来越自觉而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

这无疑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