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散文-谏逐客书分析
谏逐客书(课件)ppt课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
引言
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 李斯的身份和写作目的。
第一部分
阐述逐客之过,指出逐客 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
第二部分
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客卿 对秦国的贡献和重要性。
第三部分
分析当前形势,指出逐客 将给秦国带来的危害。
结尾
总结全文,强调逐客之非 和纳客之利,表达作者对 秦王纳谏的期望。
深远影响。
04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
尊重人才,任人唯贤思想体现
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 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贡献,因此应该 尊重人才、重视人才。
提倡公平竞争
文章认为,只有通过公平竞争,才能 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从而推动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
倡导任人唯贤
文章反对以出身、地域等因素作为选 拔人才的标准,主张应该以个人的品 德和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
探讨古代散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传承优秀文化
古代散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人文素养
阅读古代散文可以培养气质、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更具文化底蕴 和审美眼光。
借鉴古人智慧
古代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现代社会中的 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郡县制度
统一后,秦始皇废除分封 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 央集权。
逐客令事件经过及结果
事件起因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 巩固统治,下令驱逐六国 客卿,引发逐客令事件。
李斯上书
李斯作为楚国人,在被驱 逐之列,于是写下《谏逐 客书》,呈给秦始皇。
事件结果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收回逐客令,并重用李斯 等人才,为秦朝的发展奠 定基础。
《谏逐客书》ppt课件
【四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所以】……原因。 【黔首】平民、老百姓。 【业】使成就霸业。 【藉】借。
• 【致】获得
【垂】悬挂。 【服】佩带。
• 【建、树】树立 【而】表转折。 【说】同“悦”,高兴,喜欢
• 如今陛下获得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衣上悬挂明月珠, 身上佩带太阿剑,乘坐纤离骏马,树起以翠羽装饰的凤形旗帜,立起 鳄鱼皮制作的大鼓。
• 这几件宝贝,秦国一个都不出产,但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 呢?
【进】进献。
【随俗雅化】娴雅变化而能随俗
【佳冶】娇美妖冶 【窈窕】妖冶貌。
【珥】耳环
用来装饰后宫的(宝物)、充实殿堂之下的(美女)、令人赏心快意、悦人耳目的东西, 如果一定是秦国生产的然后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点缀有宛地出产的珠宝的簪子,镶嵌着 珠子的耳饰,东阿所产的细绢做的衣服,锦缎绣成的饰物,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 些娴雅变化而能随俗、娇美妖冶的赵国女子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侍奉。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 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 佳冶窈窕赵女 不立于侧也。
【所以……者】用来……的。
【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
【娱】使欢乐。
【说】同“悦”,使喜悦,高兴。
【傅】附着,加上。 【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
【并】吞并
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驱逐六国客卿这件事,我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在西边从戎收用由余,在东边从宛地聘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 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位贤人,不出生在秦国,但是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二十多个小国,于是称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 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谏逐客书》ppt课件
对当时的影响
秦王嬴政
李斯的《谏逐客书》使秦王嬴政重新 认识到逐客的错误,并收回逐客的命 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秦国政治
该文为秦国吸引外来人才提供了理论 支持,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和统一六国 的进程。
对后世的影响
人才政策
该文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对后世的人才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优秀人才的交 流与融合。
文学价值
该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采飞扬,成为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
评价与争议
01
正面评价
该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李斯的才华和智慧
,被后人誉为“千古文章之雄”。
02
负面评价
有观点认为该文过于功利,过分强调人才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和道
德伦理的重要性。
李斯的遭遇
李斯是楚国人,在秦国担 任官职,但因为受到谗言 而被驱逐。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
秦始皇认为秦国是天下中 心,其他国家的人都对秦 国不忠,因此下令驱逐所 有客卿。
作者介绍
李斯
战国末期楚国人,曾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入秦为官,辅佐秦始皇统一六 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其他作者
此处暂无其他作者的相关信息。
创作背景
李斯被逐出秦国
李斯因为被诬陷谋反而被逐出秦 国,他深感冤枉和不平,于是写 下了《谏逐客书》以表达自己的 观点和诉求。
秦始皇的命令
在李斯被逐出秦国之前,秦始皇 已经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作 为楚国人在秦国的代表,自然也 受到了影响。
02
《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
开篇立论
立场鲜明
文章开头即明确反对逐客,立场坚定 ,毫不含糊。
背景介绍
《谏逐客书》课件(共23张PPT)
学习第二段
1.致、垂、服、太阿之剑、纤离之马、建、 树、说、不饰朝廷、为、玩好、駃騠、实、 为采、所以、下陈、娱、说、宛珠之簮、傅 玑之珥、阿缟之衣、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快、适、然、然则、乎、所以、术。 2.以秦王日常生活的事例为论据,说明秦王重 物轻人的做法与统一天下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1、开头至“而陛下说之,何也?”
三、类比论证:重物轻人
▪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 ▪ 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 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
术
四、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 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 ▪ 反正:秦国目前的做法
逻辑严密,富于文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
五、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学习第三段
▪ 1.是以、让、就、却、众庶、明、所以、乃 、黔首、资、却、业、藉、兵、赍。
▪ 2.理论论证: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弊。强调逐 客实为损害自己帮助敌人。
学习第四段
▪ 1.资、益、内、外。 ▪ 2.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
“乃除逐客之令,复 李斯官”
——《史记》
一、开门见山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
于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37年下令 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就在被逐 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 逐客书》,劝阻秦王。
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 将李斯追回,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 官),并文言字词含义;分析段意、层 意翻译全文、疏通文意。
▪ 2.分析文本结构及说理方法,学习作者说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平心静气,切合日理万机的秦
王的性格
二、史实论证:客卿于秦有功
•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 论证得当,洋洋洒洒,气满声足,说服力强。
《谏逐客书》ppt课件
外客政策为秦国提供了大量的 智力和人力支持,加速了秦国 的统一进程。
外客政策也是秦国与其他国家 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 径。
李斯的个人经历与创作动机
李斯是秦国的重臣,曾担任过秦 国的宰相,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
重要谋士之一。
李斯在个人经历中遭受过被逐的 经历,因此深知逐客政策的危害
。
李斯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反对逐客 政策,呼吁秦王重新审视外客对 秦国的贡献,并重用外来人才。
修辞手法多样,表达有力
排比
作者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增强文 章的气势和节奏感,使论证更加
有力。
类比
通过类比手法,将抽象的道理具体 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反问
作者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使表 达更加有力,让读者印象深刻。
04
《谏逐客书》的历史地位 与影响
对秦国政治的影响
促进了秦国统一六国
李斯的《谏逐客书》成功说服了秦王收回逐客的命令,保留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 ,这些人才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地位
取消逐客令让秦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增强了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 影响力。
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影响
开创了政论散文的先河
《谏逐客书》以其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辩和丰富的思想内 容,对中国古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论散文的 典范。
促进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谏逐客书》的出现激发了后来文人的创作热情,促进了古 代散文的发展和繁荣。
对后世的启示与借鉴
重视人才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强调了人才的 重要性,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启示我们应重视和珍惜人才 。
开放包容的治国理念
李斯的《谏逐客书》传达了一种开放 包容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对后世治 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我 们在处理民族、文化、宗教等问题时 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谏逐客书》ppt课件
02
03
《过秦论》
贾谊所著,论述秦朝灭亡 的原因,与《谏逐客书》 有相似之处。
《阿房宫赋》
杜牧所著,描写阿房宫的 壮丽与秦始皇的奢侈,反 映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六国论》
苏洵所著,分析六国灭亡 的原因,与《谏逐客书》 中关于六国人才流失的观 点相呼应。
思考题与课堂讨论
思考题
如何评价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的观 点?逐客令对秦朝的影响有哪些?
重要词汇及语句解析
文章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掌握文中关键词汇,理解并背诵重要语句 。
深入探讨文章中心思想,理解其对当今社 会的启示。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01
02
03
04
知识掌握程度
自我评价对于《谏逐客书》相 关历史背景、文章内容、结构 及写作特点的掌握程度。
学习方法与效率
反思个人学习方法及效率,提 出改进意见。
作者及时代背景
作者介绍
详细介绍李斯的生平、成就和代表作 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风格 。
时代背景
深入解析秦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 化状况,以及李斯所处的历史环境, 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背景支持。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 举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逻辑严密。
礼仪观念
文章提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 过矣”,表达了对于礼仪的尊重和 遵守,体现了当时礼仪观念在士人 心中的地位。
文章所体现的价值观念
人才观念
谏议精神
文章认为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应 该重视和尊重人才,体现了“尚贤” 的人才观念。
文章通过谏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政 治主张和对于时局的看法,体现了士 人积极参与政治、勇于进谏的精神。
《谏逐客书》PPT课件
为本论部分 第五段:强调逐客的严重后果,首束全文与篇首呼应——为结论部
分
深入研读
一、细读文本,重点句、段研读 1、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议论类文章,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1)史实论证:列举四代秦君重用客卿富国强兵的史实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2)类比论证(3)道理论证(4)对比论证:(5)比喻论证。
读书
知人论世
1、作者作品李斯(前280一前208),姓李,名斯, 字通古。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秦代著名的政 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作为秦始皇的核心团队之 一,为秦一扫天下,统一六国可谓居功至伟。早年 为郡小吏,后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入仕 于秦。刚开始被丞相吕不韦任命为郎官,后劝说秦 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纳 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 臣,又任其为客卿。李斯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事 业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秦统天下后,李斯与王绾、 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 度,被任命为丞相。
深入研读
(2)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 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 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 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 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 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借寇兵而赍盗 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 有说服力。 (3)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
《谏逐客书》ppt课件
《谏逐客书》ppt课件•引言•文本解读•历史背景与作者简介目录•文章内涵与价值体现•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跨文化对比与拓展思考•总结回顾与课堂互动环节01引言课件背景与目的课件背景介绍《谏逐客书》的历史背景、作者及时代背景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课件目的明确本课件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谏逐客书》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古代文化及思想。
简要介绍《谏逐客书》的内容、主题及结构等,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认识。
文章概述作者介绍文章价值详细介绍李斯的生平、成就及时代背景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思想。
阐述《谏逐客书》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030201《谏逐客书》简介02文本解读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开篇提出论点,中间列举事实论据,结尾重申观点,结构完整。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秦国历史上明君与昏君的用人政策,突出逐客之弊。
语言简练,气势充沛文章语言简练有力,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
重点词句解析“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篇点明论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列举秦国历史上明君的用人政策,说明外来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总结前面的事实论据,强调逐客之弊。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指出逐客的危害性,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03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文章通过对比秦国历史上明君与昏君的用人政策,强调了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01重视人才,广纳贤士文章通过秦国历史上明君的用人政策,强调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
02反对逐客,维护国家统一文章指出逐客的危害性,呼吁统治者要广开言路,不要排斥外来人才。
文本主题思想探讨03历史背景与作者简介秦朝的统一战争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文化专制政策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秦朝历史背景概述李斯生平及主要成就李斯的早年经历与入仕途径李斯在秦朝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李斯的主要政治与文学成就《谏逐客书》创作背景逐客令的颁布与背景原因李斯上书谏逐客的历史情境《谏逐客书》的主题与思想内容04文章内涵与价值体现李斯作为臣子,不顾个人安危,冒死上谏,体现了其高度的忠诚和担当精神。
《谏逐客书》ppt课件
兵:武器。 是以:因此。 让:拒绝。 择:通“释”,舍弃。 却:拒绝。 明:使动,使……明。 所以:表原因。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 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 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 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 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 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 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 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 耳。故话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单贱之位,因 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於无内,此非士之情也。
再见
而③ :表并列。
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 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一、请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第一段开篇指出逐客主张是错误的,统领全文。
接着从正面论证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作者首先列举四代君主任 用客卿富国强兵的事实。又从反面作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 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从而将逐客之错误巧妙隐 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
认识作者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秦朝丞 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 皇帝统一天下。
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灭三族。
鲁迅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文化常识
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心曲的文章。
东、西、南、北:名词作状语。
包:动词,吞并。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
制:控制。 散:使动,使……解散。 从:通“纵”。
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 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 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 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
《谏逐客书》优质课件PPT
逐客背景——郑国渠事件
•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秦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
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十年,至B.C237年完工。全长126.03公里,
沟通泾水和洛河,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灌溉渠道。
•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
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 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 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 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 定的。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李斯简介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李斯辞去了小史官职,于荀子学帝王之术。当李斯学业有成,与荀 子辞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很多青年昂扬斗志的话,就是“诟莫大 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 于是他下定決心要“西说秦王矣”。入秦,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从 此为吕不韦舍人。通过吕不韦的引见,加上李斯的帽死觐见,得到 嬴政赏识。
(3)却 ①王者不却众庶(动词,拒绝) ②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除) ③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⑤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谏逐客书》ppt课件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运用大量排比铺陈和 鲜明对比,使文章富 于文采,增强文章感 染力的同时,又有了 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
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 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因此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
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声音洪大
同“悦”,喜爱
译文: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隋侯珠、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悬挂着明月宝珠, 佩带着太阿剑,骑着纤离骏马,树起以翠羽装饰的凤形旗帜,立起鳄鱼皮制作的大鼓。这几件 宝贝,秦国一个都不出产,但是陛下却非常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
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
朝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秦之文章,李斯
一人而已。
——鲁迅
第一课时
李斯
教学目标
了解李斯其人及《谏逐客书》的背景。
掌握《谏逐客书》的观点和层层推进的论 证方法,体会课文采用铺陈、排比和对偶 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特色。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李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使……快乐 同“悦”,使……愉悦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用来……的 堂下,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站列婢妾的地
则是宛珠之簪,傅方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
同“附”,镶嵌 珠子 耳饰
雅化佳冶(yě)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
译文:如果用来装饰后宫,充当侍妾,(使您)赏心快意,悦目娱耳的,都一定要秦国出产的才行, 那么嵌有宛地出产宝珠的发簪、镶嵌着珠子的耳饰、齐国东阿所产的细绢做的衣服、锦缎绣成的饰物,都 不能奉献在您面前,娴雅变化而能随俗、娇美妖冶、窈窕美丽的赵国美女,也不会在您身旁侍立着。
谏逐客书PPT优秀课件
一、开门见山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平心静气 ▪ 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
二、史实论证:客卿于秦有功
•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 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
▪ 斯闻得时无怠。 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 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 之秋也。
▪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 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富国强兵的史实
▪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 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 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 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 强。
▪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 蜀,北收上 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 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 始皇功德铭和二世 诏书,由丞相李斯 篆书。
▪ 刻石原文222字,历 经沧桑,现仅存10 字:“臣去疾臣请 矣臣”七字完整, “斯昧死”三字残 缺。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 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 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 载的书法家。《泰山刻 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 的标准字体,小篆。其 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 《石鼓文》的特征,比 《石鼓文》更加简化和 方整,并呈长方形,线 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课件-散文-谏逐客书
3. 纳贤与逐客是矛盾的,应该明辨是非 ,广纳贤才,以实现国家富强。
2. 现实状况下,逐客会导致秦国失去更 多的人才,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主要观点
1. 秦国历史上客卿的贡献不可忽视,如 百里奚、蹇叔等都是客卿,为秦国的强 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04
深入解读
《谏逐客书》中的文化观念
客卿文化
文章强调了客卿在秦国发展中的重要 地位,认为客卿是秦国繁荣昌盛的推 动力量,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 。
《谏逐客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历史地位
作为一篇重要的政论散文,《谏逐客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 古代散文的佳作之一。
影响
这篇文章对后世的政治家、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思考国家治理、人 才发展的重要参考。同时,文章中的思想观念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谏逐客书》的背景、作者 、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地阅读、分析和鉴赏古代 散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 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02
背景介绍
《谏逐客书》的创作背景
01
秦始皇十年,下令驱逐来自各国 的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通过对比秦国历史上客卿的贡献和现 实状况下客卿的危害,逐客的必要性 逐渐凸显出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语言特色
文章语言流畅、逻辑严密,表达 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修辞手法
运用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手 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增强 了说服力。
课件-散文-谏逐客书分析
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这四位君主,都是凭借了宾客的力量。由此看来,宾客哪有对不
住秦国的地方呢?假如当初这四位国君拒不接受这些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宾客,这将使秦 国既没有富强的事实,更Fra bibliotek会有强大的名声了。
三十二、谏逐客书
现在陛下得到了昆仑山上的美玉,有随侯珠、和氏璧,悬挂着明月般的夜明珠,佩戴着 太阿宝剑,骑着纤离骏马,立着用翠羽毛织成的凤形旗帜,架着灵鼍皮蒙的大鼓。这些宝贝, 秦国一样都不出产,但是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一定要秦国出生的东西才可以用, 那么夜间发光的美玉就不会装饰在秦国的朝廷上;犀牛角和象牙雕刻的东西就不会成为(你 喜欢)玩耍欣赏的东西;能歌善舞的赵、卫两国美女就不会挤满(秦国的)后宫;而那些趹 踶骏马就不会挤满(秦国的)马棚;江南产的金锡器皿就不会让您使用;西蜀产的丹青也不 会成为(秦国的)颜料色彩。凡用来装点后宫、站满堂下、让人心情愉快、耳目快活的东西, 必须是出生在秦国才可以用,那么这些宛地珍珠装饰的簪子,镶着珍珠的耳环,东阿丝绸做 的衣服,五彩刺绣做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的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打扮得时髦漂亮、艳 丽动人的赵国女子就不会站在您的身旁了。那些敲着瓦盆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 唱着叫着,让人听了非常痛快的,是地道的秦国音乐。《郑》、《卫》、《桑间》、《昭》、 《虞》、《武》、《象》等,都不是我们秦国的音乐。现在放弃敲盆击罐的秦国音乐而接受 《郑》《卫》这样的外国音乐,不听弹筝而听古老的《韶》《虞》乐曲,象这样做是为了什 么呢?无非是眼前听了舒服、适合观赏,所以一切也就可以了。现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 可不可以,不管是对是错,不是秦国出生的统统赶走。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人、音乐、 珍珠和宝玉,而对人却是非常轻视的。这不是统一天下、征服诸侯各国的办法啊。
《谏逐客书》精品课件
字音
东得百里奚于宛(yuān) 制鄢、郢(yǐng) 遂散六国之从(zòng) 昭(zhāo)王得范雎(jū) 向使思君却客而不内(nà) 而骏良駃騠(jué tí)不实外厩(jiù) 夫击瓮叩缶(fǒu) 河海不择(shì)细流
文章结构
第1段:开门见山,表明反对“逐客”,然后以史实为据,举例 说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秦孝公实行商鞅的新法,转移风气,改变习俗,人民因此殷实富裕,国家 因此富强,老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各国诸侯都归附听命,(秦国)战胜了 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至今安定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惠王:即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孝公之子,初号惠文君,后称惠王。他任用张仪为 相,采取连横策略,屡败魏、韩、赵、楚等国,降服巴、蜀,取得许多土地,使秦国更 为强盛。
谏逐客书
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书,又称“上书”, 是用来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或主张的一种文书。文体是上 行文书,写作对象是国君。内容是针对时政,陈述己见。 客,即客卿,文章中是指外国来秦担任秦国公职的人。 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上行公文的范本。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统称。亦称奏议、奏疏、奏启、奏章、 上书等。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奏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 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主张的。
第2段:以秦王之所好作类比,反复陈说,直击“逐客”之过。 第3段: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层,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用客治 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驳“逐客”之策。 第4段: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论点:反对“逐客”,“逐客” 危及国家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二、谏逐客书
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为秦国作出的贡献, 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鲜明 有力。明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却把逐客的过错归之于“吏”,说明作 者措词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宋代李深说:“起句至矣,尽矣,不 可以回矣”。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举出四个 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接 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 得,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三十二、谏逐客书
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1、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言辞有力,说理透彻。 2、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在论说秦王对物的态度时,几 层的意思差不多,可是,顺说,倒说,正叙,反诘;或略换几字,或者 稍变手法,真是跌宕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行文上前后呼应一气 贯通,全文不枝不蔓,紧凑缜密。 3、多用排比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语言形式整齐错落, 音节上抑扬顿挫,使全文增强了雄放不羁的气势。《谏逐客书》开散文 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代汉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十二、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量着要驱逐宾客,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 当年秦穆公征招人才,从西方的戎招来了由余,从东方的宛那里找到了百里奚,从 宋国接来了蹇叔,让丕豹和公孙支从晋国来到秦国。这五个人并不出生在秦国,但秦穆 公任用他们,吞并了20个国家,终于在西方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建议,移风易 俗,老百姓(变得)乐于为国家服务,各诸侯国亲近并服从(秦国),俘获了楚魏两国 的军队,国土面积扩大了上千里,秦国至今安定强大。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把黄河、 伊水、洛水一带的土地收归秦国,又向西吞并了巴、蜀,向北占有了上郡,向南占领了 汉中,收伏了南方的各少数民族,控制鄢和郢都,还向东占领了险要的成皋,获取了大 片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东方)六国的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对秦国称臣, (张仪的)功业一直影响到现在。昭王得到了范雎,废除了穰侯的相国大权,将华阳君 逐出了关外,增强了君主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贵族豪门的势力。逐渐吞灭诸侯各国,使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三十二、谏逐客书
1.联系秦王逐客的背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分析论证层次和过程,把握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3.学习掌握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 4.了解课文中铺陈、排比、对偶、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三十二、谏逐客书
一、课文的时代背景 此文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今河南)后 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重用,拜 为“客卿”(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秦王政元年(前246) 时,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 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 “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此项 工程,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借机对秦王进 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都别有用心,应把他们赶跑,秦王接受了他们的 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就写了这篇《谏逐 客书》,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 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 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呢?这是进一步的引用和反诘。又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
层渲染的基础上,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三十二、谏逐客书
第二段笔锋一转,设下许多比喻,说明秦王对外来物品喜爱,而对人却持另 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分为四层。第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只提出问 题,不立即作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第二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 论。这一层从反面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必秦国之所生而后可”的 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第三层以音乐为喻, 进行对比。回答近承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前三层的小结,归纳了 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作了很好的铺垫。第四层以人和物作比较, 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看重声色珍宝轻视人才,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 制服诸候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
一段照应第一段,以见出“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不当。最后一句照应第
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在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 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 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三十二、谏逐客书
文章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 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高度,来分析阐明 逐客的利害得失,反映了李斯 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 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 思想。文章所表现的不分区域, 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
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变,运笔酣畅淋漓,为全文最精彩部分, 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宋代李涂说:“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 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
三十二、谏逐客书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下面仍继续 设喻阐述这个意见。秦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 由于连续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 北,人才不论来自哪一个诸候国,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此处以古证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落脚点是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 不但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作法,两种后果。以此说明逐客对 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理,雄辩有力。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 意思:谈物的一段照应第二段,以见“必秦国所生然后可”态度的错误。谈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