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课后答案spss教学提纲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在学习《统计分析与 SPSS 的应用》这门课程后,通过课后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数据分析中。
以下是针对部分课后练习的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在 SPSS 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量是()A 均值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ABCD解析:均值、标准差、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常用统计量。
均值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中位数是将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则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2、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时,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A 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B 两样本方差相等C 两样本相互独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独立样本 t 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两样本方差相等以及两样本相互独立。
只有在这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t 检验的结果才是可靠的。
3、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多组数据的比较()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配对样本 t 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解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别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配对样本 t 检验适用于配对数据的比较;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变量之间的预测模型。
二、简答题1、请简述 SPSS 中数据录入的基本步骤。
答:SPSS 中数据录入的基本步骤如下:(1)打开 SPSS 软件,选择“新建数据文件”。
(2)在变量视图中定义变量的名称、类型、宽度、小数位数等属性。
(3)切换到数据视图,按照定义好的变量逐行录入数据。
(4)录入完成后,保存数据文件。
2、解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
答:相关分析主要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和方向,但它并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如皮尔逊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则不仅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因变量的值。
统计分析与SPSS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五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SPSS的中文全名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后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英文全名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2、SPSS的两个主要窗口是数据编辑器窗口和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现实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3、SPSS的数据集:SPSS运行时可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器窗口。
每个数据编辑器窗口分别显示不同的数据集合(简称数据集)。
活动数据集: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集为当前数据集。
SPSS只对某时刻的当前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SPSS的三种基本运行方式:完全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所有的分析操作都通过菜单、按钮、输入对话框等方式来完成,是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使用方式,最大优点是简洁和直观。
程序运行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工编写SPSS命令程序,然后将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执行。
该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工作。
混合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综合。
5、.sav是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spv是结果查看器窗口中的SPSS分析结果文件的扩展名.sps是语法窗口中的SPSS程序6、SPSS的数据加工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编辑、数据等菜单中;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主要集中在分析、图形等菜单中。
7、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数据统计与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2:《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应用教程》习题答案本“习题答案”也适用于《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 & SAS实例精选》书中的习题。
习题1答案1.(1)答:有错误, 犯了水平互相嵌套的错误; 如“每周去 2次或 2次以上”把第1组的编码嵌套进去了。
又比如:“每周去 3次或 3次以上”又把第2组的编码嵌套进去了。
(2)答:正确的编码方案如下:1=每周去1次2=每周去2次3=每周去3次4=每周去4次或4次以上2.答:该编码问题严重。
(1)80岁不能是缺失值, 缺失值可用00岁。
(2)职业不编码不行, 而必须编码为:1=工人 2=农民等等。
(3)职业变量用全称(Occupation)超出8个字符。
(4)而且栏目位置占1列即可。
(5)颜色的第1个字母作为变量值会引起重复,应该用单词的前3-4个字符。
(6)Color 变量的栏目位置10被嵌套在“4-14”之内,这是严重的错误。
更正后的编码方案见图1-19:图1-19 纠错后的编码方案3.(1) 答:错。
错在变量名超过8个字符。
(2) 答:错。
错在变量名的首字符是数字领头。
(3) 答:错。
错在变量名中间冒出一个空格。
(4) 答:对,#号可以作为变量名。
但不提倡。
习题2答案1.答:合并后的大目标数据文件“BIGab.sav”中仍然有30个Cases、但每个Cases 各有(50+30)=80个变量,即v1、v2、v3、v4……v50、x1、x2、x3、x4……x30。
2.答:合并后的大目标数据文件“BIGab2.sav”中仍然是50个变量,即v1、v2、v3、v4……v50。
但是Cases数目增加为(20+30)=50个Cases。
3.答:请读者照着书中的方法去使用对话框。
排序的命令如下:SORT CASES BY xh (D)sex.LIST xh sex score。
4.答:对话框的解法请按照书中介绍的去举一反三。
命令解法如下:GET File=’9293.sav’.SELECT IF (location=2 AND sex=2).SORT Cases BY xh (D) sex.LIST xh sex score.5.答:对话框的解法请按照书中介绍的去举一反三。
SPSS 课程教学大纲
《S P S S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课程编号:1510394学分:2适用对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我校统计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
教学目标,即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对量化研究中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缩减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掌握SPSS这种专业统计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从建立数据文件到各种统计分析的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前面所学的心理统计学知识读懂和解释SPSS输出的各种统计图表,并在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中正确而规范地使用图表中的信息来报告分析结果;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而又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完成教学任务。
基本要求:(1)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刻体会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并以统计软件SPSS作为一种实现手段,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分析和统计计算过程。
试图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SPSS15.0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的功能及其界面的设置,掌握SPSS的主要设置参数,理解其功能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SPSS的参数的设置。
难点是SPSS的设置。
【教学内容】第一节SPSS20概述1.1SPSS简介1.2SPSS的安装、启动和退出【教学建议】打开SPSS软件,按照课堂上所讲内容,自己对常用界面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2章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操作【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编辑器与数据文件,掌握编辑数据文件的方法。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第2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课后练习答案第2章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1、S PSS中有哪两种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是什么?SPSS中两个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原始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计数数据的组织方式。
原始数据的组织方式:待分析的数据是一些原始的调查问卷数据,或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指标。
计数数据的组织方式:所采集的数据不是原始的调查问卷数据,而是经过分组汇总后的数据。
2、什么是SPSS的个案?什么SPSS的变量?个案:在原始数据的组织方式中,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一行称为一个个案或观测。
变量: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一列。
3、在定义SPSS数据结构时,默认的变量名和变量类型是什么?如果希望增强SPSS统计分析结果的易读性,还需要对数据结构的哪些方面进行必要说明?默认的变量名:VAR------;默认的变量类型:数值型。
变量名标签和变量值标签可增强统计分析结果的可读性。
4、收集到以下关于两种减肥产品试用情况的调查数据,请问在SPSS中应如何组织该份资料?问:在S P S S中应如何组织该数据?数据文件如图所示:5、什么是SPSS的用户缺失值?为什么要对用户缺失值进行定义?如何在SPSS中指定用户缺失值?缺失值分为用户缺失值(User Missing Value)和系统缺失值(System MissingValue )。
用户缺失值指在问卷调查中,将无回答的一些数据以及明显失真的数据当作缺失值 来处理。
用户缺失值的编码一般用研究者自己能够识别的数字来表示,如“ 0” “9”“99”等。
系统缺失值主要指计算机默认的缺失方式,如果在输入数据时空缺了某些数据或输入了非法的字符,计算机就把其界定为缺失值,这时的数据标记为一个圆点“? ”。
在变量视图中 定义。
6、 从计量尺度角度看,变量包括哪三种主要类型?请各举出一个相应的实际数据。
如何在 SPSS 中指定变量的计算尺度?变量类型包括:数值型(身高)、定序型(受教育程度)以及定类型(性别) 。
《SPSS数据分析教程》习题参考答案(李洪成 姜宏华版)版权归人民邮电出版社
AD D
AB
第十一章 解答
参见11.1.1 参见11.2.3 参见11.1和11.3.1 請依題目操作 請依題目操作 請依題目操作 請依題目操作
制作人: 李洪成 2012-6-8
第 2 页/共3页
《SPSS数据分析教程》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題號 1
第四章
解答
在【图形】→【旧对话框】的菜单部分,依次选择【条形 图】,【饼图】,【直方图】,【箱图】,并对相应的选
題號
第一章 解答
1
B
題號
第二章 解答
1 参见2.3(第31-32页)
2
A
2
参见2.4和2.5.1
3
ABC
3
参见2.4和2.5.3和本 章附录
BD 4 (SPSS17有EZ RFM模
块)
4 参见2.5.2和2.4节
5
D
5
A
6
DE
6
CD
7
E
8
AB
1)分类变量(或名
义变量)2)分类变
9
量(有序变量)3) 尺度变量(定比)
A.中位數、眾數、平均数(平均
数)
5 B.眾數
C.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平均
數)
A.条形图、帕累托图
6
B.条形圖、帕累托图 C. 直方圖
D. 直方圖
7
A(众数为1,即拥有一辆汽车)
8
B
9
B
10
员工:截尾均值、中位数; 老板:均值
11 参见3.6.2的3的箱图部分
制作人: 李洪成 2012-6-8
第 1 页/共3页
題號 1 2 3 4
SPSS数据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SPSS数据分析基础教学大纲SPSS现名IBM SPSS Statistics,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著名统计软件之一,集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功能于一体。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操作简单,界面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能使非统计专业人士快速掌握数据分析操作,SPSS的编程功能可满足专业人士或高级用户特定需求。
因操作简便,功能强大,SPSS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
在本门课程中将介绍SPSS软件选项的设置,主要操作窗口,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统计结果的报告规范,常用数据库操作技巧,统计描述指标的计算,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线性相关和线性回归等的软件操作及结果读取等内容。
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为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可见,创新与科研是大学及以上学历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大学期间开展各类科研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
而统计学是科学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其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与呈现。
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与各种学科相结合,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
要想使统计学发挥重要的作用,统计软件的学习必不可少。
SPSS统计分析软件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软件之一,应用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
该软件集成了数据录入、整理、分析等功能,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界面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是非统计专业人士的首选数据分析软件。
本课程以软件操作为主,辅以必要的统计知识介绍。
主要介绍内容包括SPSS软件的发展简史,软件界面的设置,三类主要窗口,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统计结果的报告规范,常用数据库操作技巧,统计描述指标的计算,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线性相关和线性回归等的SPSS 操作及结果读取。
SPSS数据分析与应用 -教学大纲-48学时(课程思政版)+课后习题答案
《SPSS 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大纲1.课程目标《SPSS数据分析与应用》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数据分析流程为主线,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数据思维、数据分析技能,以及掌握这些方法的SPSS实现步骤,带领学生体验到从数据到价值的全过程。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量化数据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鼓励学生认识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教学内容安排3.课程中的思政元素4.授课安排表《SPSS数据分析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5 ADBAA二、判断题1-5 TTFTT三、综合题SPSS有哪两个主要窗口数据编辑器窗口、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对变量进行定义、录入、文件管理、数据分析。
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结果查看与管理。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5 ADCDD二、判断题1-5 FTFTT三、综合题字母VAR开头,后面补足5位数字;可通过添加变量名标签、变量值标签增加分析的可读性。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8 DBDCB CBC二、判断题1-5 TFFFF三、思考题1.将大学生恋爱数据按照年级(升序)、每周娱乐时间(升序)、每周睡觉时间(降序)进行多重排序。
SPSS操作过程如下:(1)选择菜单里的数据-排序个案:将排序变量依次输入得到:(2)点击确定得到最终结果;2.利用大学生恋爱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去重,筛选条件为全部变量。
SPSS操作结果如下:本题中筛选条件为全部变量时,无重复个案。
3.利用学生成绩数据,按物理成绩对其进行降序排列。
SPSS操作结果如下所示:(1)将物理单科的变量作为排序依据,并点击降序排列。
(2)点击确定得到排序结果;4.利用学生成绩数据求出 6 门课成绩的平均分,并将平均分重新编码,划分为 3 个等级:60~69、70~79、80~89。
SPSS操作结果如下:(1)首先求出平均分;(2)对平均分进行重新编码;首先重新命名为平均分等级,如下图所示。
统计分析及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课后练习答案第4章SPSS基本统计分析1、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采用SPSS频数分析,分析被调查者的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分布特征,并绘制条形图。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到变量中,然后,图表——条形图——图表值(频率)——继续,勾选显示频率表格,点击确定。
Statistics户口所在地职业年龄N Valid282282282Missing000户口所在地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Valid 中心城市200边远郊区82Total282职业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Valid 国家机关24商业服务业54文教卫生18公交建筑业15经营性公司18学校15一般农户35种粮棉专业户4种果菜专业户10工商运专业户34退役人员17金融机构35现役军人3Total282年龄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PercentValid 20岁以下4 20~35岁146 35~50岁91 50岁以上41 Total282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为282份。
常住地的分布状况是:在中心城市的人最多,有200人,而在边远郊区只有82人;职业的分布状况是:在商业服务业的人最多,其次是一般农户和金融机构;年龄方面:在35-50岁的人最多。
由于变量中无缺失数据,因此频数分布表中的百分比相同。
2、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从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状等角度,分析被调查者本次存款金额的基本特征,并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进行对比。
进一步,对不同常住地储户存款金额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描述统计——描述,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中。
点击选项,勾选均值、标准差、方差、最小值、最大值、范围、偏度、峰度、按变量列表,点击继续——确定。
数据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微课版)-课后习题答案1-10章全书章节练习题答案
第1章统计分析与SPSS软件概述习题与思考题(一)填空题1.定性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2.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对应分析等3.数据清理,数据转换,缺失数据插补,数据的合并汇总拆分4.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方式,程序运行方式5.SPSS Base(二)选择BADAD(三)判断√√×√×(四)简答题1.目前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或软件有哪些?你使用过哪些?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解: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有SPSS、SAS、STATA、Python等。
2.试检查自己的SPSS软件共有几个模块,其中包括了哪些基本功能,并思考平时的统计分析需要哪些模块才能满足需要。
解:SPSS软件共有11个模块,分别是SPSS Base、SPSS Advance、SPSS Categories、SPSS Complex Sample、SPSS Conjoint、SPSS Exact Test、SPSS Maps、SPSS Missing Value Analysis、SPSS Regression、SPSS Tables和SPSS Trends。
其中SPSS Base是必需的,SPSS的整体框架、基本数据的获取、数据准备和整理等基本功能都集中在这一模块上,其他模块必须在该模块的基础上才能工作。
3.阐述定性、定序、定距、定比数据,并各举1例。
解:定性变量又称为名义变量。
这是一种测量精度最低、最粗略的基于“质”因素的变量,它的取值只代表观测对象的不同类别,如“班级”。
定序变量又称为有序变量、顺序变量,它取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观测对象的某种顺序关系(等级、方位或大小等),也是基于“质”因素的变量,如“满意度”。
定距变量又称为间隔变量,它的取值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可以用加减法计算出差异的大小,如“重量”。
定比变量又称为比率变量,它与定距变量意义相近,差别在于定距变量中的“0”值只表示某一取值,定比数据变量表示“没有”,如“年龄”。
统计分析与SPSS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五版)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SPSS的中文全名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后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英文全名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2、SPSS的两个主要窗口是数据编辑器窗口和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现实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3、SPSS的数据集:●SPSS运行时可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器窗口。
每个数据编辑器窗口分别显示不同的数据集合(简称数据集)。
●活动数据集: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集为当前数据集。
SPSS只对某时刻的当前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SPSS的三种基本运行方式:●完全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所有的分析操作都通过菜单、按钮、输入对话框等方式来完成,是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使用方式,最大优点是简洁和直观。
●程序运行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工编写SPSS命令程序,然后将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执行。
该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工作。
●混合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综合。
5、.sav是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spv是结果查看器窗口中的SPSS分析结果文件的扩展名.sps是语法窗口中的SPSS程序6、SPSS的数据加工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编辑、数据等菜单中;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主要集中在分析、图形等菜单中。
7、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在学习《统计分析与 SPSS 的应用》这门课程后,通过课后练习,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针对课后练习的详细答案及相关解释。
一、单选题1、在 SPSS 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变量分布特征的命令是()A FrequenciesB DescriptivesC ExploreD Crosstabs答案:B解释:Descriptives 命令可以提供变量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2、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时,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A 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B 两样本方差相等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释:独立样本 t 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且两样本方差相等。
3、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是()A 相关系数B 决定系数C 方差D 标准差答案:A解释: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
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是 SPSS 中的数据类型()A 数值型B 字符型C 日期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SPSS 中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字符型和日期型。
2、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包括()A 正态性B 方差齐性C 独立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方差分析需要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和独立性这三个基本假定。
三、简答题1、请简述 SPSS 中数据录入的基本步骤。
答:首先打开 SPSS 软件,在变量视图中定义变量的名称、类型、宽度、小数位数等属性。
然后切换到数据视图,逐行录入数据。
在录入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解释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及适用情况。
答:均值是所有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适用于数据分布较为对称、不存在极端值的情况。
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不受极端值影响,适用于数据分布偏态或存在极端值的情况。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适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尤其在类别数据中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析课后答案s p s s习题1.3統計資料全国居民 N有效 22 遺漏0 平均數 1117.00 中位數 727.50 標準偏差 1015.717 變異數 1031680.286偏斜度 1.025 偏斜度標準誤 .491 峰度 -.457 峰度標準誤 .953 百分位數25 304.25 50 727.50 751893.50(1).由表可知,全国居民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分别为1117.00、1031680.286、1015.717、1.025、-0.457。
变异系数有公式计算得90.9325。
(2)中位数为727.50,上四分位数304.35,下四分位数为1893.50。
四分位极差由公式得到1579.15三均值由公式得到913.1857。
(3)直方图(%)*100cv _x s=131Q Q R -=31412141Q M Q M ++=∧(4)茎叶图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2.00 1 . 031.00 1 . 71.00 2 . 33.00 2 . 6891.00 3 . 1Stem width: 1000Each leaf: 1 case(s)(5)由箱图可以看出并不异常点。
統計資料农村居民N 有效22遺漏0平均數747.86中位數530.50標準偏差632.198變異數399673.838偏斜度 1.013偏斜度標準誤.491峰度-.451峰度標準誤.953百分位數25 239.7550 530.5075 1197.00(1).由图可知农村居民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分别为747.86、399673.838、632.198、1.013、-0.451。
由公式可以算得变异系数为84.5342。
(2)中位数530.50,上四分位数239.75,下四分位数1197.00。
由公式可得四分位极差为957.25,三均值为624.4375。
(3)茎叶图农村居民 Stem-and-Leaf PlotFrequency Stem & Leaf10.00 0 . 11112223346.00 0 . 5556782.00 1 . 144.00 1 . 7889Stem width: 1000Each leaf: 1 case(s)(4)箱图表明了并无异常点。
統計資料城镇居民N 有效22遺漏0平均數2336.41中位數1499.50標準偏差2129.821變異數4536136.444偏斜度.970偏斜度標準誤.491峰度-.573峰度標準誤.953百分位數25 596.2550 1499.5075 4136.75(1)由表可知城镇居民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为2336.41、4536136.444、2129.821、0.970、-0.573。
变异系数为91.1578。
(2)中位数1499.50、上四分位数596.25、下四分位数4136.75、四分位极差3540.5、三均值为1933。
(3)(4)茎叶图城镇居民 Stem-and-Leaf PlotFrequency Stem & Leaf9.00 0 . 4445566895.00 1 . 045691.00 2 . 32.00 3 . 081.00 4 . 82.00 5 . 472.00 6 . 26Stem width: 1000Each leaf: 1 case(s)(5)箱图箱图可以看出无异常点。
1.4統計資料月11N 有效31遺漏0平均數19.1665中位數14.7700標準偏差19.79977變異數392.031偏斜度 2.515偏斜度標準誤.421峰度8.267峰度標準誤.821百分位數25 6.240050 14.770075 20.3400(1).11月份的收入均值为19.1665、方差为392.031、标准差为19.79977、偏度为2.515、峰度为8.267、变异系数为103.304.(2)中位数为14.7700,上四分位数6.2400、下四分位数20.3400、四分位极差为14.1。
(3)(4)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1,0.976spearman相关系数为1,0.928.相關月11 月1月11 皮爾森 (Pearson) 相關 1 .976顯著性(雙尾).000N 31 31月1 皮爾森 (Pearson) 相關.976 1顯著性(雙尾).000N 31 31相關月11 月1 Spearman 的 rho 月11 相關係數 1.000 .928顯著性(雙尾). .000N 31 31月1 相關係數.928 1.000顯著性(雙尾).000 .N 31 31統計資料月1N 有效31遺漏0平均數246.1932中位數179.4100標準偏差232.97210變異數54275.998偏斜度 1.916偏斜度標準誤.421峰度 4.385峰度標準誤.821百分位數25 103.810050 179.410075 273.29001月到11月收入平均数为246.1932、方差为54275.998、标准差为232.97210、偏度为1.916、峰度为4.385、变异系数为96.6297中位数179.4100,上四分位数103.8100,下四分位数273.2900,四分位极差169.48.习题1.6Pearson相关系数为10.766 10.385 0.427 10.336 0.340 0.613 1习题1.7統計資料x1 x2 x3N 有效50 50 50遺漏0 0 0平均數14.4100 16.0200 4.2300中位數15.0000 15.0000 4.0000(1)均值向量为(14.4100,16.0200,4.2300)中位数向量(15.000,15.000,4.000)相關x1 x2 x3 Spearman 的 rho x1 相關係數 1.000 .546**.507**顯著性(雙尾). .000 .000N 50 50 50x2 相關係數.546** 1.000 .530**顯著性(雙尾).000 . .000N 50 50 50x3 相關係數.507**.530** 1.000顯著性(雙尾).000 .000 .N 50 50 50习题2.4(1).回归方程为y=3.453+0.496x1+0.009x2 误差方差为4.740變異數分析a模型平方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1 迴歸53844.716 2 26922.358 5679.466 .000b殘差56.884 12 4.740總計53901.600 14a. 應變數: 销量b. 預測值:(常數),收入, 人数(2)显著性为.000表明销量与人数收入显著性强复相关系数为0.999,很大说明y与x1,x2线性关系显著。
(3)置信区间分别为[0.483,0.509],[0.007,0.011](4)由系数表可以看出x1,x2对y影响显著,再由表可知交互作用对y影响不大。
(5)预测值为135.57141置信区间为[-1.843 8.749]从图可以看出正态性假定不合理。
习题2.6由图可以看出点分布不均匀需要对数据做变换。
习题2.7此模型为y=-27.512+0.349x2+0.168x1^2再进行残差分析画出学生化残差的QQ图与2.6比较合理性强。
选择最优回归方程均为含自变量x1,x2,x3的拟合回归方程结果如表:1 (常數).350 .305 1.145 .258x1 .164 .028 .335 5.801 .000x2 .029 .003 .639 11.071 .000x3 .025 .002 .647 11.211 .000a. 應變數\: z复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834,与表2.8的结果变化明显,但模型包含的变量不变。
X4对Z的影响是很小的。
最优的回归方程:Z=0.350+0.164x1+0.029x2+0.025x3方程为y=162.876-1.210x1-0.666x2-8.613x3由正态QQ图可知正态性合理性较差。
x2 -1.089 .551 -.289 -1.976 .062 a. 應變數\: yy = -1.26x1-1.089x2+166.591(3)由于spss的进入值与删除值不能相等所以无法得出结果(4)残差分析的QQ图为:习题3.4如图产品的得率服从同方差的正态分布變異數同質性測試产品得率Levene 統計資料df1 df2 顯著性1.846 3 20 .171變異數分析产品得率平方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群組之間.006 3 .002 1.306 .300在群組內.030 20 .001總計.036 23有方差齐性表可知显著性大于0.1接受原假设,方差不齐方差分析表显著性为0.3大于0.01即四种不同的催化剂对某一化工产品得率的影响不显著。
3.5(1)方差分析表可知过去三年科研经费投入的不同对当年生产力提高量有显著影响。
變異數分析生产能力提高量平方和 df平均值平方F 顯著性群組之間 20.589 2 10.295 16.584.000在群組內 14.898 24 .621總計35.48726-置信区间[-2.163,-0.404]置信区间[-3.593,-1.331] 置信区间[-2.246,-0.111]所以过去三年科研经费投入越高,当年生产能力的改善越显著。
习题3.6各水平组合上的标准差和均值如图。
描述性統計資料因變數: 存留量百分比 铁离子 剂量 平均數 標準偏差 NFe3高剂量 3.6989 2.03087 18 中剂量 8.2039 5.44739 18 底剂量 11.7500 7.02815 18 總計7.8843 6.14361 54 Fe2高剂量 5.9367 2.80678 18 中剂量9.63226.6912218μLμMμμHL -μμHM-H M L μμμ<<底剂量12.6394 6.08209 18總計9.4028 6.03400 54總計高剂量 4.8178 2.66785 36中剂量8.9181 6.05675 36底剂量12.1947 6.49328 36總計8.6435 6.10835 108各水平组合上的标准差差异高剂量与中低剂量差异明显,两种铁离子的差异不大。
方差齐性合理。
描述性統計資料因變數: z铁离子剂量平均數標準偏差NFe3 高剂量 1.1609 .58548 18中剂量 1.9012 .65851 18底剂量 2.2800 .65631 18總計 1.7807 .77927 54Fe2 高剂量 1.6801 .46455 18中剂量 2.0900 .57365 18底剂量 2.4034 .56937 18總計 2.0579 .60672 54總計高剂量 1.4205 .58364 36中剂量 1.9956 .61614 36底剂量 2.3417 .60877 36總計 1.9193 .70888 108主旨間效果檢定因變數: z來源第 III 類平方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修正的模型18.473a 5 3.695 10.677 .000 截距397.833 1 397.833 1149.682 .000 铁离子 2.074 1 2.074 5.993 .016 剂量15.588 2 7.794 22.524 .000 铁离子 * 剂量.810 2 .405 1.171 .314 錯誤35.296 102 .346總計451.602 108校正後總數53.768 107a. R 平方 = .344(調整的 R 平方 = .311)方差分析表如图,交互作用不显著,各因素的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