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13页 - 副本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一、管理学概述1.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流派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组织管理1.组织的定义和特征2.组织的结构和设计3.权力与权威4.职权和职责5.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6.决策与沟通三、领导与管理1.领导与管理的定义和区别2.领导的特征和类型3.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4.领导行为和领导力量5.领导与激励6.领导与团队建设四、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功能2.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招聘3.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4.培训与发展5.组织与职业发展6.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五、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企业竞争战略和市场定位3.资源配置和利益协调4.组织学习和创新5.战略执行和控制6.风险管理和变革管理六、营销管理1.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过程2.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3.产品策略和品牌管理4.价格策略和定价决策5.渠道管理和销售管理6.促销和客户关系管理七、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职能2.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3.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4.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5.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6.风险管理和企业价值评估八、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项目的组织与计划3.项目的实施和控制4.项目的阶段和风险管理5.项目的终结和成果评估6.项目管理的软件和工具九、生产与运营管理1.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2.产能与产量管理3.生产布局和工艺布局4.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选择5.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6.创新与持续改善十、国际管理1.国际管理的特点和挑战2.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3.跨文化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国际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5.国际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6.国际合作与竞争策略。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首要基本)、组织(根本)、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二重性: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管理角色理论(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分为三个种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①人际角色:挂名首脑,联络者,领导者②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三种技能(罗伯特·卡茨):①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高层管理者较不重要);②人际技能(对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③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①归纳法;②试验法;③演绎法第二章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主要观点: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精华)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2.根据上述观点提出的管理制度:①工时研究: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指定标准操作方法、规定标准时间、制定劳动时间定额);②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提高(第一流的工人);③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④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⑤实行职能组织制;⑥实行例外原理:高层管理者只负责重大经营决策,例行问题由企业中下级管理人员处理。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1.主要内容:(1)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2)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3)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4)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P35)2.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十四条原则:①分工②权力与责任③纪律④统一命令⑤统一领导⑥个人服从整体⑦人员的报酬要公共⑧集权化⑨组织等级⑩秩序○11公平○12职工的稳定○13创造性○14集体精神三、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1)组织成员应有固定的和正式的职责(2)组织结构是层层控制体系(命令与服从)(3)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职位根据资格(资历或学历),经公开考试,按自由契约原则予以使用(5)专业分工和技术训练(6)按职位发薪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四、“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即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1.管理和组织的基本概念
-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组织的定义和类型
-组织的结构和设计
-组织的环境和变革
2.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
-管理者的层级和类型
-管理者的四个主要角色:规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管理者的技能和能力
3.组织的规划
-目标和策略的制定
-管理层级的规划和决策
-组织结构和职权分配
4.组织的组织
-工作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分配和协调
-团队建设和人员培养
5.组织的领导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风格和理论
-领导者的特征和行为6.组织的控制
-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控制过程和方法
-组织绩效和质量控制7.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变革的类型和原因-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变革实施和评估
8.组织的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和功能-沟通的过程和障碍-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9.组织的决策
-决策的定义和特点-决策环境和类型
-决策过程和技巧
10.组织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组织的道德和伦理准则
-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管理学原理》复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实践能力。
另外,建议学生多做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以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整理).doc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整理:木兰第一章:(每题的问题后为页码)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0-P11)答: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四种,分别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关系:这些职能活动不是整齐地被划分的,通常不是单独或有次序的,而是同时发生的o(Pll)2.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Pll-P12答:管理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失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可见管理是人类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需要有效的管理,并且也只有通过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另一方面,管理乂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3.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他需要扮演哪些的色?具备哪些技能?P15答: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将管理者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过程中需要履行的特定职责简化为十种角色,再将这十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的色。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类技能,它们分别是: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管理者在行使四种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这三种技能。
这三种技能可以通过管理者的教育和经验获得,其技能水平取决于管理者所处的层级。
4.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8答:主要内容是: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工作定额原则;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标准化原则;5、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6、计划与执行相分离;7、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8、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气5.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3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之管理与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1.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 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
(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 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4. 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之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名词解释:1. 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者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3.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内容串讲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期其基本特征一、什么是管理(名词解释)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组、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寮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多选)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单选)管理或者管理活动是否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两个人_________ 致认可的目标。
(单选)(2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作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中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多选)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通过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或工作,来实现管理的任务。
(单选)(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单选)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_________第二节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两重性(单选)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单选)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单选)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单选)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简答)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 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一、管理学及其特点(名词解释)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多选)一般来说,管理学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打印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打印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是了解和掌握管理知识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原理的掌握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方便学习和复习,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并可进行打印作为学习资料。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调整和运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的学科。
2.管理学的基本原则:目标导向、科学合理性、人本关怀、系统性、综合性、变革适应性。
3.管理者的角色:决策者、组织者、协调者、领导者、监督者。
二、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1.管理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概念技能。
三、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1.组织结构类型:功能型、事业型、产品型、地理型、矩阵型等。
2.组织设计的原则:适应性、清晰性、简洁性、连续性、灵活性。
3.组织管理的方法:分工协作、激励机制、沟通交流、职权与责任。
四、领导与领导风格1.领导的定义:通过影响和激发员工,使其积极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风格的分类:权威型、民主型、变革型、激励型等。
3.领导艺术的核心要素:目标设定、沟通能力、激励手段、决策能力。
五、沟通与沟通技巧1.沟通的定义:信息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2.有效沟通的要素:清晰明确、明确目的、适当方式、双向反馈。
3.沟通技巧:积极倾听、表达清晰、注意非语言沟通。
六、团队与团队建设1.团队的概念:由相互依赖、共享目标和责任的个体组成,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群体。
2.团队建设的原则:共同目标、相互信任、积极沟通、个人奉献、共享成果。
3.团队决策的方法:协商决策、投票决策、授权决策等。
以上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打印,并作为学习资料进行查阅和复习。
希望本文对大家学习和应用管理学原理有所帮助,提升管理能力和效果。
愿大家在管理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管理学原理知识梳理 -副本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目的性 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4、管理者的角色可分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5、管理者的技能可分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其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各种层次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比重最大,技术技能最小;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大,概念技能最小;中层管理比例相当;人际技能在三层管理中相当。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九大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2、重人包括重人心向背和重人才归离。
3、研究对策有两大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
4、“经济人”的观点:斯密提出了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5、“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的费雷德里克·泰罗提出。
其主要观点包括: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要求双方相互帮助,友好合作。
6、人群关系论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是指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完全投入到集体中实现价值的人而不只是追求利益的“经济人”)。
②、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③、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是一种要求个人服从,以感情为主要准则的机构)。
④、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即组织好集体工作、提高士气、促进协作和持久合作。
7、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本文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管理学原理(初级)》2023年白瑷峥版和管理学原理(初级)(课程代码13126)自学考试大纲编写。
作者分析历年真题整理出了考核知识点并标记了重点,供大家参考。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管理概述★★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动态过程(4)管理的实质是协调1.2.管理的职能★★(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1.3.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1)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缺少的活动。
(3)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方面考虑,管理都有其重要作用,忽视管理就不可能有效率和效果。
所以,管理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重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1.4.管理的特征★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5.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①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例如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者总经理及其它高级经理人员。
②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
(完整)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3.管理: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4.管理概念包括的内容: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5.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不同与作业活动;2、管理工作及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7.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做的整体安排;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8.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率和效果。
1、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具体衡量标准有: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成本等(正确的做事)。
2、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具体衡量标准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做正确的事)。
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即“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9.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指在组织中行驶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分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分综合和专业管理者。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管理学原理是指针对组织管理和领导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
本文将从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功能和管理的原则三个方面对管理学原理进行复习。
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和整合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各个领域。
二、管理的功能1. 计划功能:通过确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为组织的行动提供指导和依据。
2. 组织功能:将各种资源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3. 领导功能: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4. 控制功能:通过对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管理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管理的行为和决策应该具备合理性,即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考来进行管理。
2. 目标性原则:管理的行为和决策应该以组织目标为导向,明确和具体地制定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组织来实现这些目标。
3. 统一性原则:管理应该具备整体观念,将各个环节和部门协调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组织的协同运行。
4. 可操作性原则:管理要注重实践操作,即管理者的理论知识和理念需要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可操作的方法。
5. 适应性原则:管理要随时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革。
4. 总结通过对管理学原理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的定义、功能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原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理,以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管理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主要知识点管理学原理可是一门超级有趣的学问呢!它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能让组织和团队变得更高效、更有序的法宝。
咱先来说说管理的定义。
管理呀,可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让一群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比如说,咱们学校组织一场运动会,老师就是管理者。
他们得先计划好比赛项目、时间安排,还要组织同学们报名、分组,在比赛的时候给大家加油鼓劲、鼓舞士气,这就是领导啦。
最后呢,还得控制整个过程,确保比赛公平、有序地进行。
这一套流程下来,就是一次小小的管理实践。
再讲讲管理的职能。
计划职能就像是给旅行制定路线图。
你得先想好要去哪儿,怎么去,什么时候能到。
比如一家公司准备推出一款新产品,那就要先计划好产品的特点、目标客户、上市时间等等。
组织职能呢,就像是搭积木,把不同的人和资源合理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领导职能呢,就像是乐队的指挥,要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齐心协力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控制职能则像是汽车的刹车和方向盘,随时调整方向和速度,保证不偏离目标。
还有管理的角色,管理者可不是只有一种模样哦。
他们有时候是决策者,得在各种方案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有时候是信息传递者,要把重要的消息告诉大家;有时候又是资源分配者,要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咱就拿我上次去一家小餐厅吃饭的经历来说吧。
那老板可真是个懂管理的行家。
我一进门,就看到他在前台忙碌地记录着客人的点单,这是在收集信息呢。
然后他迅速地把菜单传递给厨房,这就是有效的信息传递。
接着,他又跑到厨房去安排厨师做菜的顺序,这是在组织资源。
在服务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亲自上阵给客人上菜,那热情的劲儿,把客人都哄得开开心心的,这就是出色的领导。
最后,他还时不时地查看一下餐厅的卫生和客人的满意度,及时做出调整,这就是控制啦。
就这么一家小小的餐厅,因为老板懂管理,生意那叫一个红火。
再来说说决策。
决策可是管理的核心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管理及其性质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章计划●计划工作的具体含义(5W1H):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Why要做,确定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o做,以及如何How做.●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
综上所述,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计划的种类1)按企业职能分类: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等;2)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上,中,基层管理计划;3)按计划的内容分类:专项和综合计划;4)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长,中,短期计划;5)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等●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制订目标、考虑计划工作的前提、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制订辅助计划,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计划工作的原理:1)限定因素原理: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在、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2)许诺原理: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3)灵活性原理: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早于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目标管理1、目标的分类:1)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环境层;组织层;个人层;3)目标的网络化;4)目标的多样性;5)目标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性2. 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3. 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4.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
5.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预测与决策●预测的作用:1)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低到最低限度;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预测的步骤:提出课题和任务;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确定预测方法;评定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2)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正确决策的特征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4)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5)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按对决策评价的准则分类:最优标准、满意标准和合理标准;3)按决策的范围分类: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4)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肯定型、非肯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5)按决策的依据分类: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预测方法:1)外推法:一般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又包括:移动算术平均法和指数滑动平均法);2)因果法:回归分析;3)直观法: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要点如下:I.记名投寄征询意见;II.统计归纳;III.沟通反馈意见;IV.多次反复。
7. 决策方法:1)主观决策法:2)计量决策方法边际分析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概率方法;盗用方法;期望值方法;博弈论方法;线性规划方法第三章组织工作概述●组织工作的特点:1) 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2) 组织工作是动态的;3) 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技术;外界环境;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的战略。
●组织工作的原理: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惠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直辖市,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3)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4)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1. 目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1)职位扩大化:主观通过把若干狭窄的活动合并为一件工作的方式来扩大工作的广度和范围。
(横向扩展)2)职位轮换;3)职位丰富化:指从纵向上充实和丰富工作内容,即从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角度,使其体验工作的内在意义、挑战性和成就感。
4)工作团队:自主管理工作团队。
2.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2)面对问题的种类;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4)授权;5)计划;6)组织的稳定性3. 确定管理宽度的两种方法:1)格拉丘纳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直接的单一关系;直接的多数关系;交叉关系的出现;2)变量依据法:4. 部门划分的方法:1)按人数划分:最原始、最简单的划分方法;2)按时间划分:按早、中、晚班3)按职能划分:生产、工程、质量等;4)按产品划分:事业部或集团;5)按地区划分6)按服务对象划分:7)按设备划分;8)其他5. 部门划分的原则:力求最少;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确保目标的实现;指派平衡;检查部门分设6. 组织结构的类型:1)直线型组织结构:优点: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缺点:所有管理一人承担较困难;适用:不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应用于现场作业管理。
2)职能型组织结构:优点:管理工作分工较细,专业管理作用;缺点:妨碍统一指挥,易造成管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纯粹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3)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点:能对本部进行细致管理,满足统一指挥和实行责任制度;缺点:下级部门受限,沟通少,易产生矛盾等;适用:中、小型组织4)直线——职能参谋型结构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斯隆模型,美国通用汽车研究)6)矩阵组织:优点:灵活性、适应性强,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方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缺点:稳定性差,需接受双重领导组织权力的分配1. 职权的划分,包括: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2. 三种职权的关系: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适当限制职能职权(限制职能职权的使用范围;限制级别)3. 授权的步骤: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下属;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的义务。
4. 有效授权的要求: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下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
5. 集权与分权的标志: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6. 集权制的特点: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对下级的控制较多;统一经营;统一核算7. 分权制的特点: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上级的控制较不和;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8.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10点):决策的重要性;高层主管对一致性的方针政策的偏好;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历史;最高主管的人生观;获得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手段;营运的分散化;组织的变动程度;外界环境的影响9. 管理层的作用:1)组织的管理当局必须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2)管理当局还必须对组织加以适当的构造和部署以保证其战略的实现,要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10.委员会管理的优点:集思广益;直辖市;防止职权过于集中;下级参与管理;加强沟通;代表集团利益;有利于管理者的成长11. 委员会管理的缺点:耗费时间和成本高;妥协与犹豫不决;职责分离;一个人或少数人占支配地位12. 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受托管理;决策企业公司的目标;挑选总经理;核实计划与检查成果;批准预算;维持公司长期稳定;决定利润分配;通过有见解的咨询来检查计划与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