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数字电网的理念、架构与关键技术
数字电网的理念、架构与关键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数字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全球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方向。
数字电网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为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数字电网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数字电网中,各种信息数据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收集并整合在一起,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
数字电网的出现,使得电力系统的管理更加精细、灵活和高效。
数字电网的架构包括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和管理体系三个部分。
基础设施是数字电网的底层设施,包括智能设备、传感器、数据中心等,用于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种数据。
网络结构是数字电网的核心,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将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管理体系是数字电网的软件部分,包括数据分析、监控、调度等功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数字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微网、物联网、云计算等。
智能微网是指将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智能设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能源的自主管理和优化利用。
物联网技术则用于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效率。
云计算平台则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字电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优势和场景。
在智慧城市领域,数字电网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数字电网可以提供实时能耗监测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能源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
数字电网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总之数字电网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数字电网将在能源管理、环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数字电网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撑。
宽带智能网研究
业务提供 方式不 同 。 宽带 智能 网能够 在一 个平 台上提供 多种 业务 , 现不 同业务 之 间的 资源共 享 , 实 这样 可 以有 效地 降低
述 了宽带智 能 网的体 系结 构 , 并对未 来宽 带智 能 网发展 的最 终标 准提 出 了预测 。
关键词 :宽 带智 能 网;体 系结构 ; T I - A M; T I 中图分类 号 : P 9 .3 T 33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0 4 ( 0 6 0 - 0 9-2 1 7 - 5 7 2 0 )6 0 6 - 0
点。 此项研 究刚刚起步 。 国外也 未形成 定论 , 没有成熟 的 在 还
产品出现。
I 宽带 网络 综合 的 参考 体 系结构 N与
图中, - S ( B S P 宽带业务交换 点) 由 A M 交换机 扩展而 T 成 , 了接续功 能外 ,- S 除 B S P上 有基 本 的呼叫状 态模型 , 它能 向 B-C ( - P 宽带业务 控制点 ) S 提供详 细 的呼叫事件 , 些呼 叫 这
引起 了世界各 国电信部 门 的重视 。 二 宽带 智能 网研 究的 内容 要解 决 的问题 及在全 球 的
发展状况
各种 方式参 与到宽带 网的角逐 . 过一年 多的 实用化工作 和 经 产 品更新 。 I 1已升级 为 CN 0 , 已在 网上 运行 , C N0 I 2 并 可提供 基于 P T s N的多种话音 增值业务 。进 而 , 1 9 于 9 6年开始对基
提供 宽带业务。
宽带智 能网是在 原 有 的通信 网 的基础 上设 置 了一 层 叠
宽带接入技术-IP城域网
一、宽带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 核心层:是指将多个边缘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网络(各业务汇聚节点) 提供数据的高速业务承载和交换通道,同时实现和国家骨干网互联,提供 城市的高速IP数据出口。核心层网络结构重点考虑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开 放性。核心层节点的数量,大城市一般控制在3~6个之间,其他城市一般 控制在2~4个之间。 核心节点原则上采用网状连接。考虑到IP网络的安全,一般每个IP宽 带城域网络应选择两个核心节点与CHINANET骨干网络路由器实现连接。
二、宽带IP城域网的实例解决方案
• 按照IP城域接入网络、骨干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要求, 提供安全可靠的IP城域网解决方案,它包括:
• 核心层NE80第五代路由器 • 汇聚层NE40通用交换路由器 • S8016、S6506R等第二代三层交换机 • 接入层MA5200系列的BAS(Broadband • Access Server,宽带接入服务器)
四、总结与思考
•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及业务应用。
• 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现在最主要用的IP城域网接入方式是哪种呢?日常 所见过的业务应用有哪些呢?
Thank you
谢谢
3)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以视频/音频工业的最复杂的压缩和传送技术为基础,
智能化网络
9.3.2 智能搜索引擎
1.智能搜索引擎的提出 2.智能搜索引擎的几个研究课题 1)信息搜集方面:智能搜索算法,如启发式搜索 2)信息组织方面:
(1)信息分类技术,涉及模式分类、文本聚类、机器学习. (2)索引技术:如基于内容的索引,涉及自然语言理解. (3)自动文摘:如理解式文摘,涉及自然语言理解. 3)信息检索方面:如模糊检索、概念检索、自然语言检索.
设备
业务请求
SCP
Hale Waihona Puke 业处务理
请
指
求
令
SSP
操 作
智能网
交换机
基础通信网 设备
基于智能网的业务简单处理过程
3.特点 (1)功能分离,集中控制 (2)独立模块,组合配置
• 业务无关组合块(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s,SIB)
9.1.2 为什么要建智能网
1.传统网络的缺点
智能网就是在原有通信网络(即交换与传输 网络结构)基础上,为快速、方便、经济、灵 活地提供电信新业务(或称增值业务)而设置 的一种附加网络结构。
智能网原理简图
2. 结构
• SSP (业务交换点) 就是智能网中的交换机,但它只用来 完成基本的呼叫处理和接续控制以及与SCP的信息交互。 • SCP (业务控制点) 一般由大中型计算机和大型高速实时 数据库构成,用来存放智能业务程序和数据。
课外作 业
教材:习题十四 思考:8 书面:6,7,9
3.搜索引擎的重要指标
●查全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系统中的相 关信息总量
●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 息总量
4.搜索引擎的研究课题 (1)信息搜集方面:搜索算法 (2)信息组织方面:
电子教案《交换技术(第2版_蒋青泉)》课件 电信交换技术16-17
蒋青泉
➢ 宽带智能网
宽带智能网是基于B-ISDN宽带网络平台上的智能网系统。就是 在以ATM为基础的宽带网络上利用智能网技术提供各种多媒体业务。
IN CS4主要是实现智能网与B-ISDN的综合、智能网支持移动的 第2期目标(IMT2000)。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宽带智能网结构
B-SCE
B-SMS
CTD业务由IN侧的SCP进行详细计费,CTD业务申请者支付费用。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基于移动智能网的CTD业务实现
蒋青泉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CTF业务指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点击Web页面上的按钮,将指 定信息发送到传真机上。该业务适用于主叫方是从Internet接入的 PC,被叫方是接入PSTN的传真机。
目前,我国通信运营商主要向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的用户 提供智能网业务,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将逐步向IP网和宽带网 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加快固网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公话网络。
电信交换技术 精品课程
蒋青泉
➢ IP智能网
IP智能网为IP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 IP智能网利用PSTN已有的智能网与Internet进行互通。
CTF业务由IN侧的SCP进行计费,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CTF业 务申请者支付费用。
业务实现过程(预订某旅馆房间): 上网用户找到相应旅馆的广告位置并点击,www服务器将旅馆 预订格式的订单送给用户填写,用户提交后www服务器就启动点击 发送传真的后台PINT客户机程序,PINT客户机先与PINT网关交互信 令后将订单传给PINT网关,然后PINT网关将订单传给电话信息台中 的传真资源并告之传真机号码,传真资源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将订 单发送出去。
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
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篇一[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Internet安全问题,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据有关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爱虫病毒与2002年的Code red蠕虫在若干小时之内传染了几十万台主机,每次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
有一份调查报告谈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网站承认,它们中间有90%已经安装了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等安全设备。
但最后一年内有88%受到病毒传染,而有关网络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 scale的性质,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几乎为零。
所以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安全的“范式转换”,例如国外对现在的安全范式提出过两点看法:1) 传统的安全范式对Internet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最麻烦的问题所在是“复杂性”。
2) 以往(例如欧洲)对于信息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墙、堵漏洞,但没有从整体性、协同方面构建一个信息安全的网络环境。
可以说网络的安全问题是组织管理和决策。
研讨厅体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1. 电脑是人脑研制出来的,在解决问题时,两者应互相配合,以人为主,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一位哲学家熊十力曾经把人的智慧(Human mind,心智或称脑智)分为性智与量智两类;性智一个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预测、判断的能力,是通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所学的功课中,包括琴、棋、书、画,这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起着重要作用。
性智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结果,难以用电脑模拟,人们对艺术、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创造与鉴赏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维的体现。
心智的另一部分称为量智,量智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计算,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形成的智慧。
人们对理论的掌握与推导,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属于量智,是逻辑思维的体现。
宽带智能网技术研究
展 。传统单一媒体 的话音业 务或数据业务 已逐渐不能满 足人们 的要求 , 人们 希望 能够 通过多媒 体的方式进 行信息 交互 。这 些
多媒体 业务包括宽带视 频会议 、o V D以 及 B V N等 。多 媒 体 业 —P
议, 决定将智 能 网 c 一 .定义 为智 能 网 c 一 , s 31 s 3 智能 网 c 一 .定 s 32 义为智 能 网c 一 。智 能网 C 一 标 准于 19 s4 S3 99年初推 出 , 它基 本 E 沿用 智能 网 C 一 的体 系结构 , S2 对智 能 网 C 一 S 2的体 系结 构和
呼 叫处 理 模 型 未 做 太 大 的 改 动 。 智 能 网 C 一 S 3的研 究 内容 包 括 对 智 能 网 C 一 能力 的加 强 、 能 网 与 因特 冈 的综 合 等 。 S2 智 在 过 去 的几 年 里 , 国 通 信 网 络 事 业 发 展 迅 猛 , 得 了 较 我 取 大 的成 绩 , 验 告 诉 我 们 , 经 既需 要 引 进 、 收 和 借 鉴 国外 的 先 进 吸 技 术 与 经 验 , 时 也 应 结 合 中 国 的 实 际 情 况 走 一 条 适 合 我 国 国 同
务、 广告业 务 、 代付费业务等 目前 , 随着 G M网络的迅 猛发 展, S 移动智 能网的建设也 已初 步展开 。
三 、 能 网 的发 展 智
与被叫分别位 于2 不同的网络的情况将 占较大的 比例 , 个 如果 2
个 进 行 业 务互 通 的 网络 彼 此 无话 路 相通 , 能 网 的业 务 互 通 是 不 智 可 能 实 现 的 , 以前 提 条件 之 一 就 是 实 现 网 问基 本 呼 叫控 制 功 能 所 的 互通 。并 且所 有 对 于互 通 方 式 的讨 论 都 将建 立 在 此 前提 下 。 二 、 带 智能 网技 术 宽 将 来 的信 息 网 络 将 朝 着 宽 带 化 、 人 化 、 能 化 的 方 向 发 个 智
基于SDH光传输的宽带无线智能组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DH光传输的宽带无线智能组网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年来,随着我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需求的持续增长,未来通信将向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呈现多种通信体制、多种应用模式共存的局面,以高效、稳定、便捷的接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一代的无线通信网络将实现宽带化、智能化、一体化。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例如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有线通讯技术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现代的网络宽带技术发展的最为明显。
目前而言,我国的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主要以宽带为主要载体,不断地提高其通讯速度和通讯质量,进而满足现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要从我国宽带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SDH光传输在宽带无线智能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流程以及运行原理等,进一步尝试SDH光传输能否与宽带无线通讯系统进行完美的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1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1业务汇聚问题智能网络系统通常由多个独立的通信网络汇聚、集成互联组成。
从网络拓扑结构、承载业务种类、应用组网模式等考虑,智能组网系统设计需考虑以下业务互联及汇聚:系统内各有线和无线网络间的连接及业务接入、各自治网络内通信单元、模块的连接及业务交换、系统网络与外部区域网络的接入。
通过各种通用协议或硬件设备的转换实现综合组网及各种业务的集中汇聚。
1.2SDH传输体系SDH主要是一种网络,其在综合信息传送过程中作用效果突出,由于光端机容量的宽广性和无限性,使其在线路传输和复接功能以及交换功能的转换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SDH来说,早在1988年就在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中进行了正式命名操作,随后,其在微波及卫星传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对SDH应用的形成,使得网络相关功能也取得了进步和完善性发展,无论是业务监控还是网络维护功能,都在此过程中作用效果突出,促进了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高,除此之外,通过这种方式的利用,也使得管理和维护网络的相关费用支出也大大减少,促使网络运行在朝一个良性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小区的宽带网络基本概念
机) O T数 量 L 分光器 数 量 3 / 4( 光比 1 4 66 分 :6 ) O T数 量 L
分 光 器 数 量
9(分 光 比 1 6 2 ( 光 比 1 1 )+ ( 光 : 4) 分 : 6 9 分
比 1 5) : 4
OU N 敢量
项 目 设 备 比 较 E O O T O U P N(L + N )
O T 数 量 L 9 3 /2
项 目设备 比较
F T TH
E O O T O U P N( L + N )
FT TB
E O + A 0 T 0 u 交换 P N L N( L + N +
FT TB BO +A O TOU 交换机 ) P N L N(L + N +
O T数 量 L 9 3 / 2
户均 带宽
EO +A (L+M + P N L N O T O U 交换机)
23 / 2
连云港地区 电信设备价格参照表
i 项 目设 备 比较 价格 ( 位 :元 ) 单 备 注
分 光 骷 数 量 O U数 量 N 变 换 机 数 量
P ON 口
每 个 P N口 i 0 O 3 0元
注 :未考 虑 FT T B与 F T T H的 综 台 布 线 的 价 格
lM 5
39 M
注:未考 虑初期 F T T B与 F T T H的综合布线 的价格
FTB改造方案 : 1 r 与小高层 FTB改造方式 1 r 类似, 以户为单位 , 配置 3 台 O U设 备。 6 N 3 4整个小 区 FT T B改造后的成本 : 另附 : 连云港地区电信设备价格参照表 综合 以上分析 , H组 网方 式 的建 设 成 兀T 本虽 然高于 n T r B的组 网方式 , 是对 目 的 但 前 居民收入水平来看 , 已经 到了能够接受 的水平 ;
智能化网络
智 能 网 业 务i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智 能 网 业 务j
SIB
SIB
SIB
智 能网 (SSP , SCP)
基 础通 信网
图11―1 智能网原理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11.1.2 为什么要建智能网 总的来讲,建立智能网是为了快速、灵活、经济
地生成通信新业务提供标准体系结构。因为,按传统 技术,通信业务是与通信网络,甚至通信设备厂商密 切相关的。如要开展一项新业务,就要新建或更新通 信网络,购买特定厂商的设备。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11.1 智能网络 2 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 11.3 网上信息的智能化检索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11.1 智能网络
11.1.1 什么是智能网络 智能网络(IntelligentNetwork)是1992年由CCITT
制定出的标准化的一个名词,它实际上是以计算机和 数据库为核心的一个平台。智能网络是针对通信网而 由 国 际 电 信 联 盟 (ITU) 提 出 来 的 , ITU 称 其 为 体 系 (Architectural)。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1)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终端,并通过数据链路连到 智 能 网 的业 务 管 理系 统 SMS , 即 图 11-1 中 所 表 示的 SMAP。
(2)通过 机经调制解调器把所需要管理的信息送 到SMS,对数据进行补充、修改、增加以及删除等。
第11章 智能化网络
在智能网体系中配有业务生成环境SCS,利用业务 生成环境就可以方便地开发新的业务。因为智能网采 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实现业务的基本功能分成 小块,如“运算”、“筛选”、“计费”、“翻译” 等,运用已有的功能块设计新的业务逻辑就可以获得 相应的新业务。新业务的生成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资 源,因此费用较低,而且可以较为快速地提供。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
设备配置:包 括光缆、光接 收机、光发射 机、光放大器 等设备,支持 多种业务需求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关键设备
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的组成:接收机、 调制器、混合器、放大器等
前端设备的功能:接收、处 理和传输电视信号
前端设备的分类:模拟前端 和数字前端
前端设备的选型:根据覆盖 范围、用户数量等因素进行
传输技术特点
传输速率高: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满足用户对高清晰度视频和宽带互联网的需求。 传输容量大:具备大容量传输能力,可以同时传输多种业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传输质量稳定:采用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输距离远:支持长距离传输,可以覆盖较大的服务区域,提高网络覆盖范围。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概述
终端设备类型
终端设备功能
终端设备应用场景
网管设备
网管设备的功能:对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进行管理和控制
网管设备的组成:硬件、软件和网络管理系统 网管设备的作用:提高网络性能、保障网络安全、提供故障诊断和排除 等功能 网管设备的选型:根据网络规模、业务需求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选择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技术 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城域网:连接城市内各个区域之间 的网络,提供中速数据传输
用户终端:用户使用的设备,如计 算机、电视等
体系结构特点
宽带网络架构: 采用星型拓扑 结构,具有高 可靠性、高带 宽和低延迟的
特点
传输协议:采 用IP协议,支 持多种业务, 如语音、数据
和视频等
接入方式:采 用光纤接入和 同轴电缆接入, 支持多种接入
网中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展望
5G与有线宽带的融合发展
智能网
智能网赵亮通信14班52111401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电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网络运营者需要更快地提供新业务和新的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智能网就是能快速、方便、经济、有效地提供多种多样业务服务的通信网络。
关键词:智能网交换 SCP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network operators need to quickly provide new services and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Intelligent network that is fast, convenien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delivery of a wide variety of business service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eywords: intelligent network switching SCP1.智能网的概念智能网是为了更灵活、方便、经济、有效地提供增值业务,在传统的交换网中引入的一种叠加网络,整个网络便形成了由原有的交换层和叠加的智能层构成的网络结构,交换层负责完成基本业务呼叫连接功能,而更复杂的增值业务则由智能层进行控制实现。
借助于No.7信令网和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的支持,智能网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分离。
2.智能网的体系结构智能网的基本思想是将业务和交换分离,这就需要在网络中设置相应的功能实体,这些实体由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SCP)、业务数据点(SDP)、信令转接点(ST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等几部分组成。
1000字论文标准格式范文模板
1000字论文标准格式范文模板随着学术界对论文内容质量的要求的越来越提高,论文的格式模板也随着提升。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1000字论文格式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000字论文格式模板篇一:《宽带智能网及其关键技术》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宽带智能网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接下来介绍了ITU-T的标准制定情况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最后分析了宽带智能网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宽带智能网的如何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宽带智能网研究的内容未来的信息网络将朝着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单一媒体的话音业务或数据业务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这些多媒体业务包括宽带视频会议、VoD以及B-等。
多媒体业务的特点是对QoS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带宽,一般都涉及多用户、多连接、多媒体。
目前,实现多媒体业务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平台,一种业务的资源很难为另一种业务所共用。
所有这些造成多媒体业务使用成本高,业务的灵活性较差,所以尽管宽带多媒体业务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是由于使用价格昂贵,普通用户不敢使用,造成市场拉动缺乏,限制了它的发展。
宽带智能网就是研究在以ATM为基础的宽带网络上利用智能网技术如何开发各种多媒体业务。
宽带智能网不是简单地将多种业务集成,它的目的是要实现一个可编程的业务平台,实现业务的灵活加载、扩展和新业务的增加。
与以往的业务提供方式不同,宽带智能网能够在一个平台上提供多种业务(宽带智能网能支持的业务如表1所示),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资源共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多媒体业务的运营成本,使用户更容易接受;宽带智能网使得业务的扩展更加灵活,这样能适应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客户化需求。
由此可见,宽带智能网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宽带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的瓶颈问题。
表1 宽带智能网能支持的多媒体业务类型业务举例连接方式会话型业务可视电话点到点检索型业务视频点播多点到点会议型业务视频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消息型业务多媒体邮件点到点分配型业务广播式电视点到多点二、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1、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给出IN与以ATM为骨干交换机的宽带网络综合的体系结构。
智能网业务介绍
01
02
03
04
数据处理中心
智能网将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数 据处理中心,负责海量数据的
汇聚、分析和分发。
安全保障
智能网需要确保物联网设备的 安全,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
露。
跨平台互联
在物联网时代,智能网需要实 现跨平台的设备互联,打破不
同品牌和系统的壁垒。
应对爆炸式增长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 ,智能网需要不断扩容和优化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智能网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智能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 80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电 话网络中新业务提供周期长、成
本高的问题。
第二阶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 兴起,智能网逐渐演进,支持的 数据业务越来越多,包括语音、
数据、图像等。
第三阶段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能网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向 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
语音会议
智能网支持多方语音会议,可实现 语音实时传输、语音混音、语音录 制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远程会议 、商务洽谈等场景。
数据业务
宽带接入
智能网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接入业务,支持ADSL、光纤等多种 接入方式,满足用户不同的上网需求。
虚拟专用网络(VPN)
智能网可构建安全、可靠的虚拟专用网络,实现数据在公共网络上 的加密传输,确保企业数据安全。
视频监控
智能网可与视频监控设备对接,实现实时视频监 控、视频录像回放、告警联动等功能,保障公共 安全和企业安全。
03
智能网的应用场景
智能网的应用场景
• 智能网是一种基于先进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实 现各种智能化应用的网络架构。它通过对网络中各种资源的整 合和优化,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和智能的服务,满足人们在 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以下是智能网的一些应 用场景介绍。
核心网,骨干网,支撑网,接入网与驻地网
核心网,骨干网,支撑网,接入网与驻地网长途网+中继网+支撑网=核心网,核心网+接入网=公共电信网,驻地网+公共电信网=通信网(?)核心网CN解释:Core Network -- 核心网定义:将业务提供者与接入网,或者,将接入网与其他接入网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通常指除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之外的网络部分。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网络(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简单点说,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系统支撑部分比如说安全管理等这些。
核心网部分就是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把A口上来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
主要是涉及呼叫的接续、计费,移动性管理,补充业务实现,智能触发等方面主体支撑在交换机。
至于软交换则有两个很明显的概念,控制与承载的分离,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的分离。
核心网从协议上规定就是其到核心交换或者呼叫路由功能的网元,对于2G/3G 核心网一般都是一样,在R4架构比如MSC SERVER MGW ,HLR,VLR ,EIR ,AUC等,主要作用是整个呼叫信令控制和承载建立。
核心网的发展方向核心网全面进入“IP”时代,IP、融合、宽带、智能、容灾和绿色环保是其主要特征。
从电路域看,移动软交换已经全面从TDM的传输电路转向IP;从分组域看,宽带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从用户数据看,新的HLR被广泛接受,逐步向未来的融合数据中心演进。
另外,运营商纷纷将容灾和绿色环保提到战略的高度;移动网络在未来发展和演进上殊途同归,在4G时代,GSM和CDMA两大阵营将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构。
支撑网定义:利用电信网的部分设施和资源组成的,相对独立于电信网中的业务网和传送网的网络。
支撑网对业务网和传送网的正常、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开通(OAM&P)起支撑和保证作用。
支撑网(supporting network),现代电信网运行的支撑系统。
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引言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
在居民小区中,智能化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区业主和开发商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总体规划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规划与设计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硬件设备选择和系统功能设计等。
网络拓扑结构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高可靠性:网络应具备冗余备份,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高性能:网络应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 易扩展性:网络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支持未来的业务增长和升级。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结构、树型结构和环形结构等。
在居民小区中,可以采用星型结构,即以核心交换机为中心,将各个楼宇或单元的设备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
硬件设备选择在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规划与设计中,硬件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硬件设备: - 路由器:用于提供网络连接和转发功能,选择具备高性能和稳定性的路由器。
- 交换机:用于连接各个设备,选择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交换机。
- 无线接入点:用于提供无线网络覆盖,选择支持高速和广泛覆盖的无线接入点。
- 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用于保护网络安全。
系统功能设计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系统功能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 - 宽带接入:为居民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支持各种多媒体和在线应用。
- 楼宇设备管理:包括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保障小区安全和管理。
- 网络监控与管理:实时监控网络状态,提供故障检测、故障修复和网络优化等功能。
- 智能家居控制:提供对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具体设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居民小区智能网络的具体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具体设计方面的考虑:网络布线与设备配置网络布线和设备配置是居民小区智能网络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SDH光传输的宽带无线智能组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DH光传输的宽带无线智能组网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线通信的数据速率愈来愈高,而随着电脑上网、视频点播等用户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等终端用户的增加,对最后一公里通信通道的带宽要求、分布密度等要求也不断提高。
光纤到户虽能解决固定通信的需求,却无法解决移动通信需求,无论是对电信运营商或对企业专网来说,若使用“光缆到户”方式采集分布在各处的信息和视频图像,其成本往往难以承受。
因此,用无线方式实现长距离、分散点、大容量信息传输,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有了这种应用需求,世界各国竞相研发基于标准的无线宽带系统,同时也促进了无线宽带标准的制定、无线通信产业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扩展。
无线网络技术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力。
目前而言,随着宽带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他们对无线网络通信的需求变得更为多样化,传统的宽带无线技术由于传播速度以及信号质量等问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主要以UHF、无线局域网(WLAN)、4G-LTE等组成的宽带无限智能系统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1]。
本文主要以SDH光传输在宽带网络智能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在应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加以解决。
1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1 SDH传输体系SDH 是进行综合信息传送的网络,光端机的容量相对比较大,能够实现线路传输、复接和交换三项功能的统一。
SDH 正式命名是1988 年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进行的,自此,SDH 的传输范围拓宽到了微波及卫星传输领域。
SDH 的应用对网络来说实现了业务的实时监控、网络的动态维护等各种功能,使得网络得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时管理的费用和维护网络的费用也相应的降低、网咯运行更加的稳定和可靠,所以对于SDH 的研究是现在信息领域以及传输技术这两个方面都是研究的主流和热点。
SDH 的特点分析:(1)SDH 具有国际统一的帧结构,数据传输的速率以及光路的接口等都是符合国际标准,所以SDH 横向的兼容性是非常好的,对新业务信号的接收可以做到有效的容纳,网络的可靠性很好。
移动智能网简介
移动智能网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无论是CDMA无线智能网(WIN)还是GSM 移动智能网(CAMEL),它们都是在原有的移动网基本 功能模块上逐渐增加智能网的功能单元并进行智能优化的 结果,是智能网技术在移动领域的拓展。
为适应业务的要求,移动网将逐步扩展到数据通信、宽带 通信领域,且与TMN(电信管理网)、TINA(电信信 息网络体系结构)相融合,以形成一种更灵活、更适应新 技术发展的通信系统。因此,移动智能网的建设和发展要 以业务的快速提供和全网络的覆盖为前提。另外,移动网 与智能网如何进行全球性互通、现有的移动系统如何向智 能化过渡,都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是智能网CS-3、 CS-4的研究目标
CAMEL2 网络功能结构
CDMA智能网标准—WIN
WIN标准(Wireless IntelligentNetwork) T IA(美国电信工业协会)和EIA(电子工业协会) 制定了WIN标准
WIN标准经历阶段
WIN phase Ⅰ(IS-771),WIN PPC(IS-826) 和WIN PHASE Ⅱ 这三个阶段. WIN PHASE Ⅲ 阶段(IS-843)的标准正在制订过程中 我国目前的CDMA无线智能网的建设主要基于 WIN PPC及WIN PHASE Ⅱ 的部分内容 中国联通的CDMA移动智能网建设以WIN为规范
谢谢!
移动智能网简介
计算机科学学院 李文
智能网定义及组成 移动智能网概念及结构 GSM移动智能网标准 CDMA移动智能网标准 移动智能网的发展趋势
1智能网(IN)定义
智能网依靠NO.7信令网和大型集中数据库的支 持,实现将网络的交换功能和控制功能相分离.它 一般由业务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智 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 (SCE)等组成 智能网是建立在所有通信网之上的一种体系结构, 它可为各种通信网----现有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 网,移动通信网提供增值业务和服务,是叠加在此 基础上的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第一节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模型根据B-ISDN宽带网络的原理、B-ISDN呼叫的概念、以及呼叫控制与承载连接控制相分离的特点,ITU-T提出了IN与B-ISDN综合的参考体系结构模型[1-5],即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模型,如图3-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是智能网的功能实体,本模型充分体现了呼叫与连接控制分离的概念。
图3-1显示了IN和B-ISDN中的主要物理实体、功能实体、以及它们之间信令关系。
除本地交换机(LEX)外,每一个物理实体只用一个实例来表示。
在该参考体系结构中,还显示了IN和B-ISDN的功能实体映射到物理实体的方案。
功能实体之间接口或者采用宽带智能网应用协议(B-INAP),或者采用B-ISDN信令,而功能实体内的接口则采用内部软件接口。
本模型中没有将智能网的概念模型中物理平面和功能平面分开讨论,而是结合在一起来考虑,主要是为了描述方便。
LC:连接控制LCA:连接控制代理LEX:本地交换机DC:终端控制DCA:终端控制代理TEX:传输交换机EC:边控制CPE:用户前端设备SNR:特殊网络资源B-IP:宽带智能外设B-SCF:宽带业务控制功能B-SDF:宽带业务数据功能B-SSF:宽带业务交换功能B-SRF:宽带特殊资源功能图3-1 IN与B-ISDN综合的参考体系结构模型下面分三节分别对IN与B-ISDN综合的参考体系结构模型中的B-ISDN功能实体、智能网功能实体、以及物理实体分别加以介绍[7-18]。
第二节体系结构中B-ISDN的功能实体在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中,B-ISDN的功能实体包括:连接控制(LC :Link Control,即承载连接控制)、终端控制(DC:enD Control)、边控制(EC:Edge Control)。
与B-ISDN 的功能实体相对应的用户侧的功能实体为:连接控制(LC :Link Control)、终端控制(DC :enD Control)。
DC位于终端接入侧,而EC则位于网络侧。
终端控制和边控制一起合称为呼叫控制。
下面对宽带智能网体系结构中B-ISDN的功能实体分别进行介绍。
一、连接控制连接控制实体的功能是控制相邻两个交换节点之间的宽带承载交换,它的各种操作是在EC和DC直接管理和控制下进行的。
在终端设备中的连接控制代理(LCA)的作用是:给LC 发建立宽带承载连接的请求,或接收来自LC释放宽带承载连接的请求。
IN与B-ISDN综合的参考体系结构模型中允许LC直接与B-SSF交互作用,通过B-SSF触发IN业务,具体交互机制在B-BCSM[6]规范中有详细的描述,参考第四章,在此不作进一步的介绍。
二、终端控制终端控制实体位于发端和收端宽带交换机中,负责建立和释放呼叫过程中的端到端呼叫连接,同时,控制和管理终端设备接入侧的LC实体。
该实体只管理源/目的交换机到终端设备的接口及交互操作。
位于终端设备中的DCA负责接收来自DC实体的请求,或向DC实体发送请求。
在该模型中,DC主要负责完成在IN CS1和CS2中的CCF完成的功能,即将IN业务请求经B-SSF传递给B-SCF。
尽管B-SSF可以直接与LC交互作用,但它们之间的任何操作都要通知DC。
值得注意的是:承载连接是从属于某一B-ISDN呼叫的,所以,B-SSF 不能建立独立于任何B-ISDN呼叫的LC连接。
三、边控制边控制实体是位于源或目的宽带交换机中的功能实体,负责端到端的呼叫连接的建立和控制,侧重于源交换机到目的交换机之间的呼叫连接的建立、控制和管理;同时控制和管理网络侧的LC实体。
EC能执行预视(look-ahead)过程,以便能检测到终端交换机和用户的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预视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是由B-SCF完成的。
同DC一样,EC也能与B-SSF进行直接的交互,通过B-SSF上报智能业务请求。
第三节体系结构中IN的功能实体IN与B-ISDN综合体系结构是在IN CS1和CS2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因此,该体系结构中的功能实体沿用了目前IN的功能实体的基本功能。
为了适应宽带环境,下面着重研究IN 与B-ISDN综合对目前IN中的功能实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宽带呼叫控制功能在IN与B-ISDN综合的体系结构中,CCAF(Call Control Agent Function)和CCF(Call Control Function)功能实体被B-ISDN中的DCA、DC、LCA、LC实体取代,统称为宽带呼叫控制功能(B-CCF)。
DCA和DC完成了呼叫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而承载连接的建立和释放由LCA和LC完成。
DC和LC实体必须具有通过B-SSF激活IN业务的能力。
二、宽带业务交换功能为了适应宽带环境中的智能业务,应对目前的SSF加以扩展,使其能从B-ISDN网络的DC或EC中接收到需要IN控制的呼叫请求,扩展后的SSF称为宽带业务交换功能(B-SSF)。
与B-SSF相连的DC或EC必须具有触发B-SSF的机制,以便B-SSF能接收到IN业务的呼叫请求。
例如:在VOD业务中,当机顶盒(STB)加电后,它应能拨通VOD业务接入码,并激活处理IN呼叫的进程,这一过程完全与IN CS1/CS2相似。
在宽带环境中,IN中的BCSM 也应加以扩展,以便能识别在B-ISDN中的各种IN业务触发,还应能提供一种统一的呼叫模型和触发机制,以便适合于不同宽带业务需要。
在IN呼叫中,宽带承载交换必须在B-SCF 控制下进行,如果SSF和LC实体之间接口合适的话,IN可以控制LC进行交换。
对目前的SSF作了上述扩展和改进后,才能称之为B-SSF。
值得说明的是:宽带承载交换除了在IN 控制下进行之外,还可独立地发生于特殊网络资源(SNRs)、本地交换机(LEXs)或传输交换机(TEXs)之中。
三、宽带业务控制功能同目前智能网系统一样,宽带智能网中,宽带业务控制功能(B-SCF)主要负责接收来自B-SSF的业务请求、并控制B-CCF实体处理IN业务。
SCF获取业务和用户数据等信息、以及处理呼叫逻辑实例等操作都是在其他功能实体协助下完成的,它还应控制与它协作的功能实体执行附加逻辑。
由于B-ISDN系统中呼叫连接和承载连接分离,因此,在统一的体系结构中,B-SCF除了要完成以上基本功能外,还要负责在宽带网络中的发端和收端终端交换机(都属于LEX)之间建立呼叫连接,这类似于B-ISDN中EC实体在呼叫建立和呼叫保持过程提供的端对端的呼叫连接;同时,还要负责建立和维护该呼叫所对应的承载连接。
四、宽带特殊资源功能目前的SRF主要管理有关执行IN业务所需的资源(如:收号、通知音等)。
对于宽带IN,宽带特殊资源功能(B-SRF)除了提供以上功能外,还必须加以扩展和改进:·应具有一些特殊的资源,如:桥接器(用于Add On型的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服务器(用于Meet Me型的视频会议)、网关等[7-10]。
在VOD中的第一层网关就是一种特殊资源,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并传送给B-SCF。
·应能为用户下载应用软件、提供导航菜单。
·应有逻辑程序、具有接收和发送的处理能力、并能转化来自用户的信息,然后提供给B-SCF用于呼叫控制和处理。
对于B-ISDN中的智能呼叫,B-SRF应能通过LCA和LC收集来自用户的一些信息。
·应能参与带宽的协商、修改和动态分配。
在呼叫建立过程中,B-SRF应能参与带宽的协商,并通知B-SCF和用户有关初始带宽的分配情况,然后,B-SCF 通过B-SSF控制LC去实施带宽分配。
B-SRF还应能参与带宽的修改工作,因为用户在下载应用软件、使用菜单进行选择、或视频图片的预览等不同情况下所需的带宽各不相同,因此,B-SRF应能协助B-SCF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
尽管带宽修改不是用户直接提出的请求,但是它和用户所提出的请求密切相关,用户提出的请求不同决定了所要的带宽也不一样。
例如:在VOD业务中,如果第二层网关有IN功能的话,它应将带宽的要求通知B-SCF,由B-SCF控制EC/LC实施带宽的修改。
B-SRF通常在SNR和B-IP中。
在B-IP中的B-SRF,主要负责B-ISDN的用户所需IN 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如:收号、通知音、导航菜单等。
而在SNR中的B-SRF,主要负责管理B-ISDN网络中的特殊资源,如:视频会议中桥接器(bridger)、VOD业务中的网关等。
五、宽带业务数据功能宽带业务数据功能(B-SDF)中存放有B-SCF执行IN业务所需的实时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和网络数据。
B-SDF与B-SCF存在接口,并且能进行交互作用,如果必要也可以与其它的B-SDFs之间存在接口,并进行交互作用(这属于IN系统之间的互连问题)。
第四节体系结构中物理实体在设计参考体系结构时,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如何将功能实体映射到物理实体中。
这一映射关系可以通过分析功能实体和物理实体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提取出来。
映射的确定基于以下准则:·如果某物理实体以UNI接口与系统相连,则DCA和LCA功能实体必须置于该物理实体中;·如果某物理实体参与了呼叫控制,则与呼叫有关的功能实体(DC/DCA、EC)将置于该物理实体中;·如果某物理实体需要触发IN业务逻辑,并在IN的控制下才能完成某些呼叫和操作,则B-SSF功能实体应置于该物理实体中。
在参考体系结构中,许多物理实体(如:B-SCP)在结构上与目前IN中相应的物理实体基本一致,本书不再复述。
下面着重介绍参考体系结构中的一些特殊的物理实体,并对其包含的功能实体进行相应的描述。
一、特殊网络资源特殊网络资源(SNR)是位于B-ISDN网络中的一种物理实体,它与网络中其他的物理实体(如:LEX、TEX、SNR)通过NNI接口相连,因为SNR中没有EC和DC功能,所以SNR不能参与呼叫建立,也不能终止呼叫连接。
但是SNR应能根据IN业务的要求,建立和维护到LEX、TEX或其他SNR的宽带承载连接,这就要求SNR与B-SCP能进行交互作用,因此,SNR中应包含B-SSF实体,该B-SSF实体能直接与SNR中LC实体进行交互。
SNR的主要功能取决于其中的B-SRF功能,B-SRF通常应有下述功能实体中的一部分:·桥接器bridger(即:组播器multicastor)——是一个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多点到多点通信的功能实体。
多点到多点的通信主要是通过将多路信息归并成一路或将一路信息分配到若干路上去的方式来实现的,多点到多点的通信主要用于会议电视等多媒体业务。
·编码转换器——是一个用于TV分配业务的功能实体。
它能将TV分配节目信号转化为与用户设备相适配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