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作文7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作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2de9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c.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作文7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作文7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就是要让我们人类尊重大自然,不能做一些对他们很有危害的事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作文,希望大家喜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作文篇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
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存的自然资源,爱护地球,就等于爱护自己的家园。
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珍爱生灵。
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
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
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
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
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
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拥有着共同家原,保护我们的环境。
大地期盼着绿色、河流期盼着绿色、,水鸟期盼着绿色、花儿期盼着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bbc5f0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d.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在现代社会,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峻的问题,更加需要我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寻找一条可行的道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的支持,人类将无法生存。
然而,人类的活动却经常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如过度采伐森林、过度开发土地等。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生态平衡,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环境保护。
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人类的活动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森林的砍伐导致土地沙漠化,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污染等。
为了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需要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自然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
这些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此外,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丰富也是人类心灵的寄托。
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从而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幸福感。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人们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和谐相处。
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并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法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d07a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5.png)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以下是一些方法:
1. 减少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是导致自然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
2. 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如限制过度捕捞、保护森林资源等。
3. 推广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几代人的利益。
我们应该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
4. 提高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5.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总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
![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62413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c.png)
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篇1现在我们都倡导和谐社会,不仅仅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和大自然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因为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人永远无法战胜自然,我们如果尊重自然,自然也会尊重我们,给予给我们一些大益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但是如果我们不尊重,他们也会给我们应有的惩罚。
所以我在这里希望我们人类能够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就是要让我们人类尊重大自然,不能做一些对他们很有危害的事情。
比如现在在某一些地方,有的伐木工厂,会在森林里面大面积的砍树。
把森林大量的破坏了大量的树木也都被砍伐了,在森林里面有一些小动物,他们都是在森林里面生火的,也就是说那些森林就是他们****于生存的生存环境,所以如果我们将树木都砍得很少了,他们生存在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也就无家可归了,而且整个森林的生态环境都会不会破坏,这就是不尊重大自然的行为。
而我们都知道森林对我们是非常有益处的,森林不仅仅可以净化空气,还是我们生物群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要尊重大自然,尊重森林环境,如果我们不尊重这里的环境,他就会给我们惩罚,还有一些地区,特别是容易发生洪水和海啸的地区,他们大量的砍伐森林,森林的削弱洪水的作用就减少了,受伤的永远都是人类。
所以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还有一些地区,他们非常的不尊重和刘他们在河流里面乱扔垃圾,导致河流的生态环境变差,里面的鱼类受到了危害,生活不小心减少,然后他们也要用河流的水进行灌溉,其实到最后这些被灌溉的蔬菜和水果都被知道了,人类的肚子里面。
所以最后危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篇2拾起一片落叶,细数它的纹理,去感受它的精致;望着一块木头,摩挲它的的年轮,去感受历史的悠久;仰望一片天空,望着点镶其间的红宝石,去感受它的一望无际;我们在风中奔跑着,去感受微风的清爽,大自然带给的自由,洒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清晨,独自漫步在充满芬香的山脚下,远眺山林,只见山被雾所环绕,像一个偌大的包袱把世界包得严严实实;它如一位魔法师,若隐若现,一会弥漫分散,一会聚拢攀谈;一会袅袅升腾;一会入地陷没。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e60b41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f.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自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环境,认识到自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和特点,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
2.保护自然:人类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包括减少废物的产生、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等。
3.合理利用自然:人类应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浪费、不滥采。
应该根据自然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4.促进和谐:人类应该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包括改善城市绿化、推广生态旅游、加强环境教育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这种平衡和协调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需求的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性是平衡人类需求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一种方式。
2.协调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实现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
这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
这种协调可以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3.公平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体现公平性原则。
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人之间的公平,不应该让某些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而剥夺其他人的权利。
代际公平是指不同代人之间的公平,不应该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4.互动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积极互动。
这种互动可以促进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可以使自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312dfbdaad51f01dc281f14a.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
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
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
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
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
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295389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5.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
首先,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之保持互动。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
这包括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其次,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相互依存。
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活的各种资源和生态服务,如水源、空气质量、气候调节等。
人类应该明白,自然环境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以确保我们的健康和幸福。
此外,人类应该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会损害对未来世代的需求。
人类应该推动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最后,人类应该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远离自然,与现代科技世界紧密相连。
然而,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与自然接触会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
人们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园艺、旅行等方式来与大自然接触,重新建立与自然的联系。
总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持续发展
的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依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建与自然的联系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理念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b2f715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3.png)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念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念是一种生态伦理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平衡。
这一理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念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自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理解它们的价值和地位。
人类不应该将自然看作是可以随意剥夺资源和破坏的对象,而应该将其视为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基础。
2. 保护生态系统:人类应该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负责。
这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维护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避免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3. 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即以满足当代需求为前提,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人类在生产和消费中应该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4. 和谐共生:人类与自然环境应该通过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来实现和谐共生。
这意味着人类应该与自然环境协作,而不是对其进行压迫或控制。
5. 教育和意识觉醒:人类需要通过教育和意识觉醒来理解和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包括教育人们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
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念的实践需要广泛的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
它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幸福感。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e078a8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e.png)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直是重要的课题。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元共生的,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才能获得健康、幸福的生活。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意识,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要鼓励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环境科技的创新应用,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面。
人类对自然的需求无可厚非,但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倡导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减少用水用电,选择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等。
对于企业来说,要制定严格的资源管理政策,推动绿色生产,减少资源消耗。
只有如此,才能保护好自然资源,实现永续发展。
生态平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的生态系统。
一旦破坏了生态平衡,将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稀有濒危物种。
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推动生态环境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只有加强教育和宣传,才能推动人们的行动,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加强教育和宣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健康的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6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c1322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f.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6篇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
千百年来,它养育了人类,让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人类是如此依赖大自然。
人类拥有自然,但决不等于人类可以违背自然的意志,否则人类将遭受自然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绵延无尽,不然,会被一种更先进,更文明的生物所取代。
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动物也如此。
可一些人却残害他的“兄弟”,不断把自己抬出自然圈,并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者。
其实,你想错了,大自然制造了多少生物,而人类,连一个简单的微生物都造不出来,只能坐在一旁看着罢了,然后反复研究,得到结论。
一些人类大量的残害自己的“兄弟”,使生态不平衡,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并把大自然“母亲”看作仇人,责备他的“母亲”,使得“母亲”如此狼狈。
这样下去人类碧将遭受自然惩罚。
若人类的破坏更加严重时,人类可能就会像恐龙一样突然蒸发于世界。
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具有智慧生物。
那时,他们眼里的人类就如我们眼里的蚂蚁。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大自然,制止那些非人类的做法,那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乐趣,并让兄弟姐妹更好的生活,享受母亲给予的乐趣。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动物也是,植物还是。
不能因为权、财而毁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毁了我们自己。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卓越于其他生物。
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其他兄弟姐妹,更要保护大自然。
【篇七:人与自然的350字作文:人与自然】我不知道该如何和去述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我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想法。
也许人并不是那么伟大,人又贪婪又自私,无论做什么事,多是为自己在想,很少顾及到他人。
多少年来,人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万物,了解他人的思想。
其实人类什么都不是。
人会有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不同,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是却不敢去承认,不敢去面对,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有什么可丢人的呢?这只是个细小的错误,如果将你所遇到的人生挫折与这个细小的错误相比,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的伟大之处,也许这就是自然所赋予的最艰巨的责任啦。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总结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690a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d.png)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总结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仅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关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幸福。
本文将总结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1. 生态平衡保护: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持生态平衡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繁荣的关键。
环境污染、物种灭绝、气候变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保护生态平衡,维护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健康与幸福:与自然和谐共处可以带来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和丰富的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增加我们的工作生活动力,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文化传承:自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以及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构成了各种文化形态的根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维护人类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多样性。
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1. 生态环保:人类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能源的可再生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是实现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
同时,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2. 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应该遵循资源利用的平衡原则,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前提,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生态伦理与文化: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与价值观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人们需要树立一种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并通过文化形态的传承和创新来加强人与自然的融合。
4. 国际合作: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通过国际协议和合作机制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
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8499c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f.png)
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以下是十个例子,展示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共存:1. 森林保护区的建立:在很多国家,人们建立了森林保护区,以保护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
这些保护区提供了适宜的生境,使得野生动物能够自由生长繁衍,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2. 水资源管理:人们意识到水是生命之源,开始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建设水库、水井和水管网,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保护自然水源的完整性。
3.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但传统农业方式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开始推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如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4.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设立了自然保护区,限制砍伐和开发行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温室气体减排: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引发了气候变化问题。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们开始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推广可再生能源、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与自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6. 生态旅游开发: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人们开始开发生态旅游,将自然景观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这种旅游模式不仅提供了人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7. 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人们意识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开始普及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观念。
通过将可回收垃圾分类收集并进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8.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人们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建立抗震设防标准、修建防洪堤坝、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等,提高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简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6ed5a4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3.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简短
1. 你看那鸟儿在枝头欢唱,人与鸟儿和谐共处,这不就像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样愉快吗?比如在公园里,人们静静地欣赏着鸟儿的歌声,而鸟儿也不怕人,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例子呀!
2. 想想那些在海边生活的人们,他们和大海相互依存,这难道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吗?就像渔民们依靠大海获得生计,同时也保护着大海的生态,多棒啊!
3. 当你看到小鹿在森林里自由奔跑,旁边的人们微笑着看着,这不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吗?就如同我们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和家人和谐相处一样呀!
4. 你瞧那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土地给予他们丰收,这是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呢?好比我们和伙伴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5. 想想那些登山爱好者,他们尊重山脉,与山和谐共处,这不正像我们尊重长辈一样吗?比如他们小心翼翼地攀登,不破坏山上的一草一木,真的很赞!
6. 当你看到人们在草原上和牛羊和谐共处,那种场景是不是很温馨呢?就像我们和宠物亲密无间,相互陪伴啊!
7. 你看那护林员守护着森林,森林也给予人们清新的空气,这难道不是人与自然相互成就吗?好比我们努力学习,收获知识一样呀!
8. 想想那些在河边嬉戏的孩子和悠然自得的鸭子,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幕啊!就如同我们和同学一起快乐玩耍一样呢!
9. 当你看到人们在花园里精心呵护着花朵,花朵绽放出美丽,这不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证明吗?好像我们照顾弟弟妹妹,看着他们成长一样有成就感!
10. 你瞧那在沙漠中种植绿树的人们,他们让沙漠变得有生机,这不是人与自然在共同努力吗?好比我们克服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呀!
我觉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地球才能更加美好,我们也能更加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人与自然怎么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怎么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c0e2fa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4.png)
人与自然怎么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不要破坏自然环境,不要滥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空气等。
节约资源:人类应该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不要过度开采矿物资源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保护生态:人类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不要捕杀野生动物,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推广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推广可持续发展,采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经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倡导环保意识:人类应该倡导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促进科技创新:人类应该促进科技创新,研发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
教育普及:人类应该普及环保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从而推动环保行动。
坚持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https://img.taocdn.com/s3/m/a49625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4.png)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一、尊重自然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员,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不是我们随意挥霍和破坏的对象。
只有尊重自然,我们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首先要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获得干净的空气、清澈的水源和丰饶的土地,才能够持续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我们应该推行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排放,倡导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生活方式。
三、推行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和谐共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短期利益的追求,而是应该考虑到长远的发展。
我们应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好的家园。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避免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
四、促进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需要促进生态平衡。
我们应该重视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物种灭绝的风险。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过度捕捞和过度放牧等行为带来的影响。
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我们才能够享受到自然的恩赐。
五、倡导绿色生活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应该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这意味着我们要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环保的交通工具,节约用水和用电等。
绿色生活不仅有益于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我们可以为实现和谐共处作出贡献。
六、教育与宣传为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教育与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科普教育,我们可以增强人们对于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结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推行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平衡、倡导绿色生活以及加强教育与宣传,我们才能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享受自然的恩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d92b819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5.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保护地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下是一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方法和原则。
1. 尊重自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物种和资源。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界的独特价值,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
2. 感知自然之美:我们可以通过沉浸于自然环境中,观察并欣赏自然之美。
在森林散步、攀登山峰、观赏日出日落等活动中,我们能够与自然亲近,并深刻体会到它的力量和美丽。
3. 保持环境意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环境的关注,并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定期进行环境清洁,推动废物回收等行动可以有效降低我们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可持续生活方式: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
减少碳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购买环保产品、选择公共交通等行为都可以减少我们的生活对环境的压力。
5.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和维护它。
避免非法猎捕、保护自然栖息地、支持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等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6. 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活动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通过教育加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倡导环保行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可以在社区中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行动。
7. 合作与联盟:保护自然需要全球的努力。
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应该合作共享知识、资源和最佳实践,共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尊重自然、感知自然之美、保持环境意识、采取可持续生活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宣传和合作联盟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和未来的世代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3bbbc4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0.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引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
和谐相处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利共生、相互尊重的关系,既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保护和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人与自然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命共同体的基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自然提供了我们所需的食物、水源、空气和能源等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心灵的慰藉。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而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健康也离不开人类的保护和管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家园的必然要求。
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破坏生态环境,将会导致资源枯竭、生物灭绝和环境恶化,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健康。
三、人与自然的现状与挑战1.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过度的采伐森林、过度的耕地开垦和过度的捕捞等行为也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极端的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飓风等不仅给人类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资源消耗与能源危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过度消耗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此外,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土地的过度利用也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解决方案1. 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66dde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2.png)
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面列举了十个真实的例子,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1. 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中,农民采用有机肥料和自然生态的管理方法来种植农作物,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这种耕作方式不仅保护了土壤和水源,还提供了更健康的食品。
2. 自然保护区:人们设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其自然栖息地。
这些保护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使这些物种能够繁衍生息,并且吸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者。
3. 垃圾分类和回收:人们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这样的做法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能源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5. 生态旅游:人们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学习和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这种旅游方式鼓励人们保护环境,并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持续的收入。
6. 林业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林业领域推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管理森林资源,确保森林的健康和多样性。
这样的做法既满足了人类对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需求,又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7. 水资源管理:人们制定了各种策略来管理水资源,如节水措施、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源,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确保人类的水需求得到满足。
8. 自然灾害管理:人们通过建立灾害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防洪、防震、防火等,保护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9. 环保教育:人们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了人们对环保意识的认识,培养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这种教育让人们了解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激发了人们主动保护环境的行动。
10. 生态城市建设:人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3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118c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a.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3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1如今我们都提倡和谐社会,不仅仅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和大自然之间也要和谐相处,由于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力气是特别强大的,人永久无法战胜自然,我们假如敬重自然,自然也会敬重我们,赐予给我们一些大益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但是假如我们不敬重,他们也会给我们应有的惩处。
所以我在这里盼望我们人类能够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就是要让我们人类敬重大自然,不能做一些对他们很有危害的事情。
比方如今在某一些地方,有的伐木工厂,会在森林里面大面积的砍树。
把森林大量的破坏了大量的树木也都被砍伐了,在森林里面有一些小动物,他们都是在森林里面生火的,也就是说那些森林就是他们来源于生存的生存环境,所以假如我们将树木都砍得很少了,他们生存在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也就无家可归了,而且整个森林的生态环境都会不会破坏,这就是不敬重大自然的行为。
而我们都知道森林对我们是特别有好处的,森林不仅仅可以净化空气,还是我们生物群里面不行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要敬重大自然,敬重森林环境,假如我们不敬重这里的环境,他就会给我们惩处,还有一些地区,特殊是简单发生洪水和海啸的地区,他们大量的砍伐森林,森林的减弱洪水的作用就削减了,受伤的永久都是人类。
所以发生了一些自然灾难,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处。
还有一些地区,他们特别的不敬重和刘他们在河流里面乱扔垃圾,导致河流的生态环境变差,里面的鱼类受到了危害,生活不当心削减,然后他们也要用河流的水进行浇灌,其实到最终这些被浇灌的蔬菜和水果都被知道了,人类的肚子里面。
所以最终危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2自然应当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
假如没有自然,人类无法呼吸;假如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假如没有自然,人类将饥肠辘辘无法生存。
最近我看了一篇科幻小说《喂——出来》,里面讲解并描述了人类发觉了一个高深莫测的洞后,人类就肆意将原子能废料、机密文件、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警察没收的假钞票、犯罪分子的罪证以及城市的废物污水等东西,统统都扔进洞中,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在人类开心地享受洞带给他们的干净与美妙时,洞忍无可忍,欲将全部人类所赐予的连同那句“喂——出来”统统还给人类……我的家乡也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我们这里的一条大河始终是我们的傲慢,以前外婆她们去长兴、湖州都从这条河乘船到达,随着交通进展,我们都已经不需要用这样慢吞吞的'交通工具了,于是许多河道被填满后开发成工厂,余下的河边建筑了许多房屋。
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
![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ca2e6d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e.png)
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
x
一、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
1、遵守规律:人与自然互为因果,遵守自然规律可以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2、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从而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合理利用:人们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健康管理自然,以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目标。
4、把握规律,实现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充分理性,把握节约有度的原则,做好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的有效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目标。
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在自然资源稀缺情况下,人们应当尊重和遵守自然规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
6、坚持环境保护:重视环境保护,尊重自然,有效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具有持久性的环境保护体系,以保护好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院系: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胡锦涛同志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
(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在近代以前,人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消极地顺从自然,经常遭受饥饿、疾病的折磨和各种自然灾害的蹂躏。
虽然那时在局部范围也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场面,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社会生产的落后和普遍存在的贫困,人处于同自然的不和谐状态。
自近代以来,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从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条件改善了。
但是由于过度甚至盲目地改造自然,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资源日趋短缺乃至面临枯竭,形成一些生态安全隐患。
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各种污染问题,都是人与自然不够和谐的表现。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仍然苦于生产落后和生活贫困,各种自然灾害侵袭人类的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更加严重;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安全隐患则是新的不和谐因素。
力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绝不是要回复到过去在自然面前消极顺从、无所作为的状态,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转变发展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统一。
为此,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1.正确认识自然
2.科学改造自然
3.合理利用自然
4.有效保护自然
(郑志国-《力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谈到生态,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代表十分激动。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
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
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
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说:“追求物质享受,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抛弃的传统做法,对生态破坏极大。
”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代表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更加促使我们思考高能耗行业的社会责任。
”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贾治邦代表认为:“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
”贾治邦代表说,“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代表认为,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在在“三个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卢中原说:“这四个文明使我们的建设思路更成体系,更加完善。
”
对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河南鹤壁市市委书记王训智代表说:“我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
第二,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
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
”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
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代表说。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前提是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但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认为:“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他说,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比如说,以前废弃物直接排放,现在则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全面回收,分类处理”。
他说,经过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要逐步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贾治邦代表认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
他说,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国家应重点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特别是要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防止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
这既是本世纪我国生态建设的第一步目标,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作为全国闻名的生态地区,神农架的经验给了人们诸多启迪。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成功实现了由“砍树人”向“护林人”的转变,由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追
求GDP,转向追求以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为先导的绿色GDP。
“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神农架是‘富饶的贫困’。
尽管资源丰富,但为了保护生态,不能开发。
”林区党委书记王海涛代表说,“我们的发展,不仅是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生态的发展,是动植物的发展,我们不仅要考虑人的和谐,还要考虑动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
调整产业结构对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
贾治邦说:“建设生态文明,要努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
”齐建国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生产”,他说,重点是调整重化工业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比如以前用小高炉、小转炉炼钢,能耗高,污染重,现在应采用新技术,利用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炼钢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在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污染方面,鹤壁市的经验值得借鉴。
鹤壁是一个煤城,多年来采取粗放的生产方式,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
2004年该市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以此为主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成效斐然,现在被国家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
王训智代表介绍说,他们的经验之一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王训智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关键措施。
”
贾治邦代表特别强调了生态文化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说,应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光明日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方面——国务院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国家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要减缓与适应并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而适应气候变化则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
这几年来,我国不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集天地之灵气,采万物之精华,勇敢的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
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万物,就象善待我们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的家园!人类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