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课件 ppt课件
旧时代(5~1万年前),审美意 识逐步形成。磨光钻孔技术对石、 骨器进行加工。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典型风格分为: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素面陶。
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彩陶底色均成红色,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素面陶:
大汶口文化:
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黄、白等。 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3、由于雕刻技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
龙山文化:
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 陶代表了这一时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第一章 原始美术
01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审美艺术的萌生 原始陶器艺术 原始绘画 原始雕塑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在旧时代中期(20~5万年前), 出现了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 的刮削器和圆球等石器,审美意 识渐显萌芽。
动物形陶鬹 大汶口文化 陶人头 仰韶文化 玉龙猪 红山文化 玉兽面文综 良渚文化
第二章 先秦美术
0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技巧日益精湛。这 一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先秦青铜艺术 先秦雕塑艺术 先秦绘画
一、青铜艺术
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彩绘的花纹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 等)、动物纹(鲵鱼纹、各种姿态的鸟型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典型风格分为: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素面陶。
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彩陶底色均成红色,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素面陶:
大汶口文化:
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黄、白等。 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3、由于雕刻技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
龙山文化:
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 陶代表了这一时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第一章 原始美术
01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审美艺术的萌生 原始陶器艺术 原始绘画 原始雕塑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在旧时代中期(20~5万年前), 出现了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 的刮削器和圆球等石器,审美意 识渐显萌芽。
动物形陶鬹 大汶口文化 陶人头 仰韶文化 玉龙猪 红山文化 玉兽面文综 良渚文化
第二章 先秦美术
0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技巧日益精湛。这 一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先秦青铜艺术 先秦雕塑艺术 先秦绘画
一、青铜艺术
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彩绘的花纹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 等)、动物纹(鲵鱼纹、各种姿态的鸟型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 ppt课件
第二节、新石器文化序列。(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千年)
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地质上的全新世时期,地 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了,在此之前的地球远比后来寒冷,随 着气候的逐渐变暖,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环境下,原始人 群的生产活动也随之改变,导致了旧石器时代的结束,而开始了 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2、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到前2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等地, 以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tao)的马家窑而得名,它与仰韶文化相似,可能 为仰韶文化所派生,二者时间有先后,分布地区也不同,因此也被称之为 “甘肃仰韶文化”,以示与中原仰韶文化的区别与联系,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可分为先后联系的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等四种类型。
作讲解
三鱼纹彩陶盆:仰
韶文化半坡类型,高 约15厘米,红陶, 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 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 文化半坡类型,高约 16.5厘米,红陶,西安 半坡出土。
花瓣纹彩陶盆:仰韶 文化庙底沟类型,高 约16.2厘米,河南 陕县庙底沟出土。
鹳(guan)鱼石斧 图彩陶缸: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高47 厘米,红陶,河南临 汝阎村出土。
按用途分,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饮食器 的共同特点是敞口,炊煮器有三足便于烹烧和挪动, 而储藏器多呈圆形或半圆形,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容量。
按陶质分,可分为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以器表装饰分,可分为素陶、彩陶、印纹陶和拟形陶。
二、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的陶坯上,以天 然的矿物质进行描绘,以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 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 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 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及绘画
中国美术史1原始社会的美术.ppt
❖ 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 沟类型成年女性墓葬所 出的陶鹰鼎,高36厘米, 作敛翼站立之状,器口 开于背上,勾喙有力, 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 加纹饰,结构简洁,体 积感很强,双足与尾稳 定地撑拄于地,整个造 型充满桀骜猛厉的气势。
❖ 1983年10月,在辽宁 省建平、凌源二县交 界处的牛河梁,发现 又一处红山文化祭祀 遗址,推测原来是一 座女神庙,出土一件 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 头像,头高22.5厘米,面 宽16.5厘米,形体与 真人相当,额上塑一圈 突起的圆箍状饰,眼睛 用淡青色圆饼状玉片 制成,整个头像呈扬 眉注目、掀动嘴唇的 说话形状,颇有几分 神秘的格调,塑工细 腻生动
❖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尺寸:人面长6.4厘米、宽6厘米,出土时间.地 点:1960年山东潍坊市姚官庄出土。 泥质红陶,面呈椭圆,两眼外凸、眉骨高,看似男性凶悍的面目,高 鼻梁。
❖ 用圆雕人物头像装饰的 陶壶或陶瓶,也始于仰 韶文化,陕西长武县和 商县,皆有仰韶文化人 头形器口红陶壶出土。 商县出土的陶壶,通高 约22厘米,壶口部分捏 塑着一个发辫盘顶、笑 容可鞠的女孩头像,人 物造型堪与甘肃礼县高 寺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 像媲美,而形象的完整 性过之
半坡型仰韶文化人面 鱼纹彩陶盆(俯视图)
舞蹈纹盆(马家窑型)
河姆渡文化陶盆
岩画
❖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 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 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 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 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这 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 幅巨制。
始
北京人
群
丁村人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2000年 山文化;岭南地区石峡文化;福建闽侯德昙石山文化; 玉璧等祭祀玉器;
台湾高雄凤鼻山文化和台北园山文化;云南大墩子文化;文字产生。 西藏昌都卡若文化等。
结构图3 新时期2时02代1 的文化序列
4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模仿说
游戏说
美术的起源
劳动说
巫术说
图腾说
情感说
旧石器石器
早期
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 造型简陋粗糙 、制作手法单一
2021
18
崧 泽 文 化
玉 环
龙山文化玉多齿三牙璧
2良02渚1文化玉璧
19
红山文化玉
璜形双面玉雕头像
兽形玦
2021
20
良1
21
“龙”图腾的演变
2021
22
良渚文化玉牌饰
2021
23
良渚文化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玉钺
2021
24
良渚文化玉鸟
2021
25
良渚文化玉琮
呈现了石器的原始性 状
2021
8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距今约2万年的
山顶洞人遗址
2021
9
北京山顶 洞人的石 器和装饰 品
2021
10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
2021
11
陶塑
陶塑是新石器最主要 的雕塑艺术形式,目 前发现的陶塑多为工 艺装饰性雕塑、拟形 器和器物局部的立体 装饰,作品的题材主 要是人物和动物。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 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用。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中国美术简史
2021
1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壮丽
秦汉时期,石雕和陶塑进一步 发展,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唐宋元明清的繁荣
唐代开始,佛教雕塑兴盛,如 龙门石窟等;宋代以至明清, 雕塑逐渐世俗化,如卢沟桥的
狮子等。
中国雕塑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宗教雕塑
多以佛教、道教等宗教题材为主题,如敦 煌石窟、乐山大佛等。
陵墓雕塑
多用于纪念历史人物或贵族,如明十三陵 等。
古代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 受到木材和砖瓦等天然材 料的影响,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流线型的设计和精
细的雕刻。
近代
近代中国的建筑开始受到 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出 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如上海外滩的建筑群。
现代
现代中国的建筑则更加多 元化和创新化,各种新型 材料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
如何学习和研究中国美术史
01 学习基本史实
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史实和 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和地 域的美术风格和特点。
02 深入阅读和研究
阅读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和艺 术品评论,深入了解中国美术 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03 实地考察和调研
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和遗址等 实地考察和调研,亲身体验古 代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 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气韵。
壁画
以墙壁为载体,绘制大型场景 或主题,注重表现宏伟、壮观 的场面。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注重表现 人物性格、情感和神态。
花鸟画
以花卉、鸟类等动植物为主题 ,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美 感。
漆画
以漆为颜料,绘制在漆器或木 器上,注重表现华贵、细腻的 质感。
美术史的分类
中国美术史课件PPT 1原始社会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一、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4、增强对艺术品、文物的保护意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保存展出魏晋时期的硕大石刻佛像。
元代五彩罗汉塑像
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
日本奈良 东大寺正仓院 唐代藏品
毛笔
彩绘箱子
琵琶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二、如何学习中国美术史
学习中国美 术史的途径
图书馆
陶
1、陶塑的产生
塑
2、陶塑的分类
(1)器物局部装饰雕塑
(2)拟形器
(3)小型独立圆雕
制陶技术的产生:手捏法、盘筑法、轮制法
陶
第一章
塑
人头形彩陶瓶,陶塑,仰韶文化,高 31.8厘米,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甘 肃省博物馆藏
陶
第一章
塑
鸮(xiao)鼎,陶塑,仰 韶文化庙底沟型,高35.8 厘米,陕西华县太平庄出 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前4300年-前2500年)
*龙山文化(前2900年-前2000年) 黄河上游 *马家窑文化(前3300年-前2050年)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前3300年)
* 良渚文化(前3300年-前2200年) 长江中游 大溪文化(前4400年-前3300年)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史前第一美章术
雕塑 绘画 工艺 建筑
彩塑
玉雕
建筑
彩陶
原始美术 种类
岩画
泥塑
地画
髹漆工艺 骨牙雕刻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史前第一美章术
史前美术的主要特征
1、实用与装饰并重 2、工艺与造型结合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一:先秦及秦汉的美术
簋是祭祀时盛放五谷米饭的礼器,形式类似 今天的 碗。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之一。 青铜簋出现在商 代早期,但数量甚少,自 商代晚期开始,才逐渐增 多。到了周代, 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常将「鼎」 和「簋」 配对,例如规定天子可以用九鼎八簋,具
有特别的饮食文化制度。西周早期后则在圈 足下加 铸个方座成为方座簋。
蝉纹 乳丁纹
C.西周:风格由奇诡转为理性典雅 特点:a.酒器减少,食器增多 b.饕餮纹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夔纹、 凤鸟纹及窃曲纹、重环纹等,神话意义减弱 c.铭文字数增多
窃曲纹
重环纹
西周早期 兽面纹甗
西周早期青铜方尊
利簋及其铭文
西周中期鸟纹觯
西周中期青铜卣
毛公鼎及其铭文
史墙盘及其铭文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导论
1 课程简介
中外美术史课程简介
《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美术发生、发展过程及 其规律的学科,以绘画史为主线,兼及其他,讲述了由 原始美术经历各朝各代到民国与新中国时期,美术发展 历程中的绘画倾向、重要流派、代表性画家、作品、画 论,以及雕塑、建筑、工艺等的发展状况。
《外国美术史》是以介绍外国美术发展历程和欣赏 美术作品为主要内容,通过记叙从原始社会到二十世纪 下半叶外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揭示外国美术繁荣的源流 及其特点,介绍外国美术的代表作品、画家和理论。
夏、商、周美术 2 青铜艺术
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
夏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初创时期,出现了礼 器和兵器两大类,奠定了中国青铜 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的构架模式。 夏代青铜器形体较小,形制与同时 期陶器相似,器壁较薄,纹饰较为 简单。
二里头文化期青铜器
夏、商、周美术 2 青铜艺术
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
中国美术史课件-1
《石鼓文》
琅琊台刻 石为秦始皇二 十八年巡行天 下,南登琅邪 时所立,内容 是歌颂秦德者, 书体是典型的 小篆,以曲绿 为主,字体皆 为长方,笔书 粗细如一,显 现雍容典雅之 风格。
“六法”
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
峄山刻石:《孟子 尽 心上》曰:"孔子登东山而 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东山,即指峄山。它雄峙 于孔孟之乡邹城市东南10 公里处,原石已被后来曹 操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 碑文。今天所见到的是根 据五代南唐徐铉(xuà n)的摹 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 西安碑林里,笔画略细而 匀整,且多用圆笔,字体 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 风格。
《熹平石经》拓片
据说魏武帝曹操 很仰慕梁鹄的书 法,宫殿匾额多 请他捉笔,且经 常将他的书法 “悬诸帐中”, 或者“订壁玩 之”(《四体书 势》)。
礼器碑: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刻,在曲阜孔庙,此 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 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 出锋十分清晰,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 典雅秀丽。
《毛公鼎》铭文
散氏盘 器铭,西周厉王。书法 极受学界艺术推崇,评 论文字之多,法效者之 众,居三代书法之冠。 用笔类型为篆引线条而 为日常简单书写之法。 而注重实用的,在我们 今天看来艺术价值较高 的书写形式,所以,散 氏盘铭文书法具有文字 学、书法艺术上的双重 价值,应该予以高度的 重视。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铭文
简书
从这一时期的文字我们可以 看出隶书已经在酝酿之中,这主 要是因为使用的需要 我们可以把这种文字称作草 篆,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古隶。因 为它已具备了八分书的特点
秦汉书法
秦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 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 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 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 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 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 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 的评价。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二、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早
旧
石器中来自时代晚
人类(能够制造工具)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用途不多,一器多用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对石器的材料有了更高的要
求,要想工具更加耐用,选择坚硬的水晶和玛瑙 (更加精美)
打制石器的特点
1、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 和爱好。 2、打制石器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3、以石锤的直接打制兼以单向加工 为主 4、还出现了原始刻划艺术品(河北 兴隆出土的赤鹿角枝残段)
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间向打击技 术制作石器虽然很粗糙但包含着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的美 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
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狷人有明 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塞尔特语言专家 断提高并直接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石器;
玉铲 大汶口文化
玉龙 红山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陶器
新时期时代的艺术以陶器为代表 1. 陶器源于编制或木质的器皿, 2. 出土的陶器最为著名的文化遗址有仰韶文 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
分类(从器物的装饰): 素陶、印纹陶、彩陶、黑陶
素陶:素陶是指在烧制陶的过程中未加任何元 素(釉、漆等)和色彩的纯土陶。
五、岩画与建筑
岩画 内蒙古阴山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有内蒙阴山年画、
江苏连连云港将军岸画、
广西花山崖岸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琪县岩画、新疆天山 崖画;
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作品的艺术特点; 原始时代雕塑作品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形 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了远方人类对自身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品课件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 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 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精品课件
二、汉代帛画 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
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两米许,构图基 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 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 席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 大龟等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精品课件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 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 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 使画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 主人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 从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 形象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 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 姿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 雅,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精品课件
环带纹:环带纹是由起伏较大的波浪纹 呈二方连续方式构成的。其凹处用类似 于眉口形的纹饰填充。该纹饰盛行于西 周的中后期。
精品课件
一、动物纹类:
饕餮纹:饕餮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凶猛贪食 的动物。饕餮纹装饰在青铜器腹部的中心地 带,以鼻子为中心向两边对称,有双眼、双 角和双我耳。左右两侧陪有龙形纹样。饕餮 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
这两件楚国帛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 面都有相同之处:它们的实际用途都是作为 葬仪中的“铭旌”;所表现的主题都是“引 魂升天”;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墓主人的肖 像;人物都作正侧面立像,墨笔线条是最主 要的表现手段。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品课件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 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 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精品课件
二、汉代帛画 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
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两米许,构图基 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 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 席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 大龟等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精品课件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 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 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 使画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 主人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 从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 形象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 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 姿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 雅,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精品课件
环带纹:环带纹是由起伏较大的波浪纹 呈二方连续方式构成的。其凹处用类似 于眉口形的纹饰填充。该纹饰盛行于西 周的中后期。
精品课件
一、动物纹类:
饕餮纹:饕餮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凶猛贪食 的动物。饕餮纹装饰在青铜器腹部的中心地 带,以鼻子为中心向两边对称,有双眼、双 角和双我耳。左右两侧陪有龙形纹样。饕餮 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
这两件楚国帛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 面都有相同之处:它们的实际用途都是作为 葬仪中的“铭旌”;所表现的主题都是“引 魂升天”;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墓主人的肖 像;人物都作正侧面立像,墨笔线条是最主 要的表现手段。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国美术史简介 • 古代美术 • 近代美术 • 现代美术 • 中国美术的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中国美术史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美术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 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彩陶 、雕刻石器、绘制岩画等。
民族文化
中国现代美术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实验艺术与新媒体
实验艺术的探索
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实验艺 术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 术和新观念,拓展了艺术 的边界和表现力。
新媒体的崛起
新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 术等手段,为观众带来了 全新的艺术体验。
壁画与石刻
壁画与石刻是中国古代美术的 另一种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
,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壁画主要绘制于宫殿、寺庙、 墓室等建筑物的墙壁上,其内 容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
故事、宗教信仰等。
石刻则主要是在石头上雕刻文 字、图案等,其代表作品有《 石鼓文》、《熹平石经》等。
壁画与石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手法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
艺术特点与风格
01
02
03
写意性
中国美术注重表现作者的 情感和思想,强调作品的 写意性和意境美。
装饰性
中国美术作品常常具有强 烈的装饰性,注重形式美 和色彩搭配。
文化内涵
中国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 民的生活状态。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国美术史简介 • 古代美术 • 近代美术 • 现代美术 • 中国美术的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中国美术史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美术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 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彩陶 、雕刻石器、绘制岩画等。
民族文化
中国现代美术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实验艺术与新媒体
实验艺术的探索
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实验艺 术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 术和新观念,拓展了艺术 的边界和表现力。
新媒体的崛起
新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 术等手段,为观众带来了 全新的艺术体验。
壁画与石刻
壁画与石刻是中国古代美术的 另一种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
,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壁画主要绘制于宫殿、寺庙、 墓室等建筑物的墙壁上,其内 容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
故事、宗教信仰等。
石刻则主要是在石头上雕刻文 字、图案等,其代表作品有《 石鼓文》、《熹平石经》等。
壁画与石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手法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
艺术特点与风格
01
02
03
写意性
中国美术注重表现作者的 情感和思想,强调作品的 写意性和意境美。
装饰性
中国美术作品常常具有强 烈的装饰性,注重形式美 和色彩搭配。
文化内涵
中国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 民的生活状态。
第一课时一中国美术史第1讲原始社会美术(教学用)PPT课件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 第一节 概述
❖
❖ 第二节 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 大河之源——关于美术起源的问题 ❖ 诱人的基石——从石器造型看原始人类审美意思的发展
❖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 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 二、彩陶艺术成就 ❖ 三、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
❖
❖ 第四节 雕塑与绘画 ❖ 一、雕塑 ❖ 二、稚拙率真的原始绘画:1、彩陶上的绘画2、岩画3、地画
3
第一节 概述
❖ 原始人类体质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猿人:距今2000万年左右的东方人、蝴蝶人、巫山人(四川);170万 年前的元谋猿人;60——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40——50万年前的北京 猿人等
波折纹、漩涡纹、花瓣纹、齿纹、回纹等 ❖ 5、构成方式:散点式、带状式、满花式等 ❖ 6、装饰效果: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
23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 三、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 ❖ 1、龙山文化类型为代表 ❖ 2、纹饰:阴纹、阳纹、或环型印花纹 ❖ 基本特点:黑、光、薄、棱、鼻 ❖ 审美感受:庄重、肃穆 ❖ 红陶和灰陶:造型简洁古朴、纹饰多为压印
17
(旧石器时代晚期)或 新石器 时代早期(约公元前6000-4600年) 又称磨制石器时代,以裴李岗文化 为例,看人类造型意识的进步、造 型技能的提高。
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约 公元前5500-公元前4900年。
18
山顶洞人骨针(长8.2)及装饰品
19
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
20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 第一节 概述
❖
❖ 第二节 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 大河之源——关于美术起源的问题 ❖ 诱人的基石——从石器造型看原始人类审美意思的发展
❖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 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 二、彩陶艺术成就 ❖ 三、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
❖
❖ 第四节 雕塑与绘画 ❖ 一、雕塑 ❖ 二、稚拙率真的原始绘画:1、彩陶上的绘画2、岩画3、地画
3
第一节 概述
❖ 原始人类体质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猿人:距今2000万年左右的东方人、蝴蝶人、巫山人(四川);170万 年前的元谋猿人;60——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40——50万年前的北京 猿人等
波折纹、漩涡纹、花瓣纹、齿纹、回纹等 ❖ 5、构成方式:散点式、带状式、满花式等 ❖ 6、装饰效果: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
23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 三、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 ❖ 1、龙山文化类型为代表 ❖ 2、纹饰:阴纹、阳纹、或环型印花纹 ❖ 基本特点:黑、光、薄、棱、鼻 ❖ 审美感受:庄重、肃穆 ❖ 红陶和灰陶:造型简洁古朴、纹饰多为压印
17
(旧石器时代晚期)或 新石器 时代早期(约公元前6000-4600年) 又称磨制石器时代,以裴李岗文化 为例,看人类造型意识的进步、造 型技能的提高。
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约 公元前5500-公元前4900年。
18
山顶洞人骨针(长8.2)及装饰品
19
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
20
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张萱
《捣练图》、《虢 国夫人游春图》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八十七神仙卷》
周昉
《簪花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书法家与作品介绍
01
02
03
04
王羲之
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
楷书《多宝塔碑》,气势磅礴 ,结构严谨
柳公权
楷书《玄秘塔碑》,骨力劲健 ,法度严谨
米芾
行书《蜀素帖》,用笔豪放, 气势飞动
雕塑家与作品介绍
戴逵
佛教雕塑《五华寺大殿佛像》
杨惠之
佛教雕塑《泗州大圣像》
贯休
佛教雕塑《十六罗汉像》
何朝宗
佛教雕塑《观音像》
06
中国美术史对世界艺术的影 响与贡献
对亚洲艺术的影响
东方绘画体系的形成
中国美术史对亚洲各国绘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日本、韩国、 越南等国家的绘画风格都受到了中国绘画的启发和影响。
元代绘画
元代绘画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和 情感的表达。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主,代表画家有黄公望、 王蒙、倪瓒等。
明清美术
明代绘画
明代绘画在继承元代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明代绘 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 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唐寅等。
清代绘画
清代绘画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技法和形式的创新。清代绘 画以山水、花鸟为主要题材,代表画 家有石涛、八大山人等。
工艺美术的传承
中国的工艺美术如瓷器、丝绸、刺绣等在亚洲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 承和发展,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
建筑风格的交融
中国的建筑风格如宫殿、寺庙、园林等对亚洲各国建筑产生了深远影 响,如泰国的泰式建筑、印度的印度教建筑等都融入了中国元素。
中国美术史总上课件
• 水器:匜、盤、鉴 • 乐器:钟、镈、铙、铃 • 兵器:戈、矛、钺 • 其他:铜镜、炉、中国辖美术、史总带上 钩等
青铜器的演变
• 青铜冶铸工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 的风格特征。
• 1,萌生期:(夏代),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造型轻 薄,纹饰简单。
• 2,育成期:(商代前期),是青铜器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 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逐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 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
• 纹饰:1,人物纹,如舞蹈纹盆。2,动物纹,蝌蚪、蛙。3,
最典型的是漩涡纹、波浪纹,有强烈的起伏运动感。
中国美术史总上
第三课:先秦*美術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中国美术史总上
青铜器
• 青铜、青铜时代
• 青铜,即红铜与锡、铅、镍、形等化学元素的合金,
商周时称金或吉金,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高、化学 性能稳定等优点,能铸造出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 种器物、生产工具替代原有石制工具。它的出现对人 类生产力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 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由此人类告别石 器时代而进入青铜时代。 • 中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有三千年历史。中国的青 铜时代是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时代,从公 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春秋时代, 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中国美术史总上
各类型
• 仰韶文化半坡型: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甘
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造型单纯
• 纹饰:1,动物,鱼、蛙、鹿、鸟,典型的有人面鱼纹、
网纹、鱼鸟结合。2,几何、抽象化的动物、植物。3,编织纹。
• 庙底沟型:1953年河南陕县庙底沟,甘肃、青海、陕西、
山西等,多呈倒三角形,给人饱满、轻盈的感觉。
青铜器的演变
• 青铜冶铸工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 的风格特征。
• 1,萌生期:(夏代),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造型轻 薄,纹饰简单。
• 2,育成期:(商代前期),是青铜器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 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逐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 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
• 纹饰:1,人物纹,如舞蹈纹盆。2,动物纹,蝌蚪、蛙。3,
最典型的是漩涡纹、波浪纹,有强烈的起伏运动感。
中国美术史总上
第三课:先秦*美術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中国美术史总上
青铜器
• 青铜、青铜时代
• 青铜,即红铜与锡、铅、镍、形等化学元素的合金,
商周时称金或吉金,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高、化学 性能稳定等优点,能铸造出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 种器物、生产工具替代原有石制工具。它的出现对人 类生产力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 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由此人类告别石 器时代而进入青铜时代。 • 中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有三千年历史。中国的青 铜时代是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时代,从公 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春秋时代, 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中国美术史总上
各类型
• 仰韶文化半坡型: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甘
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造型单纯
• 纹饰:1,动物,鱼、蛙、鹿、鸟,典型的有人面鱼纹、
网纹、鱼鸟结合。2,几何、抽象化的动物、植物。3,编织纹。
• 庙底沟型:1953年河南陕县庙底沟,甘肃、青海、陕西、
山西等,多呈倒三角形,给人饱满、轻盈的感觉。
中国美术史课件-1
李 昭 道 《 明 皇 幸 蜀 图 》 李昭道,是李思训之子,被称为“小李将军” 。
水墨山水画的发展 1.水墨山水画兴起的原因:老庄哲学 2.吴道子“疏体”,确立了水墨山水画 的形式,但“有笔无墨”。 3.王维:“南宗”之祖。今传的《雪溪 图》、《江山雪霁图》、《辋川图》, 均为后人摹本。
韩滉《五牛图》
韩滉《五牛图》
墓室壁画
1.李贤墓壁画: 《马球图》 《狩猎图》《客使图》 2.李仙蕙墓壁画:《宫女图》 3.李重润墓壁画
李贤墓室壁画《马球图》
《马球图》画在李贤墓墓道西壁,有二 十多个骑马人物,场面十分宏大壮观。 这里只选其中一人一骑,可以看到画面 线条精炼,寥寥几笔便勾出夸张的人物 动态以及马矫健飞奔的体态。马球一名 波罗球,是古代一种体育运动,经唐太 宗提倡,在贵族中广泛流传,在宫廷中 相习成风。这是我国打马球最早的形象 纪录,比传世唐人《打马球图》更为具 体而生动。
展子虔《游春图》
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画 青绿山水画是工笔画, 设色以青绿为主,浓艳明丽。 展子虔、李思训父子、宋代 王希孟、清代袁江和袁耀是 其代表。
李 思 训 《 江 帆 楼 阁 图 》
李思训,他的画风 突破了单纯以线勾 勒填色的画法,以 富有变化的勾褶表 现山石树木的结构, 再以青绿重彩填染, 使画面富丽堂皇。
韩干《照夜白图》
韩干《牧马图》
韩干《牧马图》在技术上比《照夜 白图卷》一图要更成熟。这幅画中 的两匹马都给人以极其真实的印象, 准确地表现了骏骑的身形、体态和 精神,骑马人的形象也是有性格的。
韩干《牧马图》
韩滉《五牛图》
唐德宗时的丞相韩滉,擅长画牛, 传世的《五牛图》运用粗放豪迈的 劲挺的线条来表现牛的健壮朴厚, 画风朴实、沉着,结构严谨,五牛 各具特征,形态各异。笔法简朴而 变化多趣,曲尽其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3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一)从艺术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例子:敦煌、云冈的石窟、彩陶等 例子:日本正仓院里藏的一支中国唐代的毛
36
彩陶双耳锯齿网纹壶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陕西省宝 鸡市北首岭出土
37
尖底瓶 38
尖底瓶
39
彩陶双耳菱格网纹罐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高 13.1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6.3厘米 日本出光美术 馆藏
彩陶双耳回纹罐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甘肃省永 登县蒋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40
彩陶双耳罐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高8.7厘米 日本天理 参考馆藏
7
西方的art,在早期也是指技术的意思。西方的 美术翻译为fine arts。有精致、细致的意思。
艺术和技术由不分离到分离 如:手表中的名牌手表
8
美的观念
美是所有的被人利用的功能都利用之后,人还 不满足,还希望它能够具备心情上、精神上、 思想上的表现的时候,美就出现了。
比如:罐子
9
人在创造美也是在创造自己 如:抓的动作和捏的动作不同 人自身的一步步完美 笛子艺术
青铜时代的时候,美的感动出现了。 玉器是商周时代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22
玉玦
23
玉玦
24
商代:青玉鸟形佩 1976年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25
二、上古时代的陶器
陶器是怎么出现的 我们讲上古时期的美术主要涉及到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和三星堆文化。
26
陶器出现的社会背景:
从狩猎时代到农耕时代
14
(四)创造的观念 《中庸》:“唯天下之至诚,唯能尽其性。能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方能尽物之 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 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san)矣。” 举例:鸟类筑巢 古人对纸的感觉、造纸术、故宫里董其昌的 画,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15
中国的艺术越到后来越让人领略到:在座的各 位是最美的艺术品,自己的生命是通过艺术去 达到一个更美的境界。
彩陶双耳长颈网贝纹壶 ຫໍສະໝຸດ 肃仰韶文化 半山类型高29.6厘米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41
彩陶单耳回纹杯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甘肃省永昌县鸳鸯 池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彩陶钵 江苏省邳县大墩子遗址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31
图腾的概念
图腾的种类:鸡、熊、鹿、鸟、蛇、龙、虎 图腾是祖先
32
陶器的形状
33
彩陶钵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彩陶三角曲折纹钵 仰韶文化
34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
35
彩陶钵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口径35厘米 陕西省临 潼县姜寨出土
彩陶壶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高约17厘米 陕西省西 安市半坡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18
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今人 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等;也可以 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球状器。
19
玉铲 大汶口文化
20
玉龙 红山文化
21
玉器的出现:从石头过渡到玉
“玉”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美石 石头过度到铜的时候,新石器时代结束过度到
16
我们是如何被扭曲的?
三一律、透视法 油画系、国画系 喜欢梵高、塞尚、高更,不喜欢国画 《游园惊梦》 看西山红遍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
好,它春归怎占得先?
17
二、石器艺术
对形状的认识是在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实现的 举例:旧石器时代的石头使他打死了熊,使他
成为首领,使他能够活下来
5
从动机的角度来讲:美的动机 如: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 埃及的金字塔
6
(二)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艺”的含义:种植,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的
了解的一群人,被称为艺。 如: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
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
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 六书,六曰九数。” “艺”的含义发展了,升高到精神或者是思想 上了。
27
陶器出现之后的文化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改变
农耕文化
在此之前的文化
例如:炎帝的母亲登受神龙所感而生炎帝 ;
黄帝的母亲附宝看见大闪电生了黄帝 ;
舜的母亲握登目睹大虹而生舜 ;殷商的祖先 契是母亲简狄吃了大鸟蛋生下的;周的祖先弃 则是母亲姜媛踩了巨人的脚印生下的 。
28
玉和陶的关系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3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一)从艺术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例子:敦煌、云冈的石窟、彩陶等 例子:日本正仓院里藏的一支中国唐代的毛
36
彩陶双耳锯齿网纹壶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陕西省宝 鸡市北首岭出土
37
尖底瓶 38
尖底瓶
39
彩陶双耳菱格网纹罐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高 13.1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6.3厘米 日本出光美术 馆藏
彩陶双耳回纹罐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甘肃省永 登县蒋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40
彩陶双耳罐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高8.7厘米 日本天理 参考馆藏
7
西方的art,在早期也是指技术的意思。西方的 美术翻译为fine arts。有精致、细致的意思。
艺术和技术由不分离到分离 如:手表中的名牌手表
8
美的观念
美是所有的被人利用的功能都利用之后,人还 不满足,还希望它能够具备心情上、精神上、 思想上的表现的时候,美就出现了。
比如:罐子
9
人在创造美也是在创造自己 如:抓的动作和捏的动作不同 人自身的一步步完美 笛子艺术
青铜时代的时候,美的感动出现了。 玉器是商周时代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22
玉玦
23
玉玦
24
商代:青玉鸟形佩 1976年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25
二、上古时代的陶器
陶器是怎么出现的 我们讲上古时期的美术主要涉及到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和三星堆文化。
26
陶器出现的社会背景:
从狩猎时代到农耕时代
14
(四)创造的观念 《中庸》:“唯天下之至诚,唯能尽其性。能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方能尽物之 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 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san)矣。” 举例:鸟类筑巢 古人对纸的感觉、造纸术、故宫里董其昌的 画,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15
中国的艺术越到后来越让人领略到:在座的各 位是最美的艺术品,自己的生命是通过艺术去 达到一个更美的境界。
彩陶双耳长颈网贝纹壶 ຫໍສະໝຸດ 肃仰韶文化 半山类型高29.6厘米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41
彩陶单耳回纹杯 甘肃仰韶文化 马厂类型 甘肃省永昌县鸳鸯 池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彩陶钵 江苏省邳县大墩子遗址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31
图腾的概念
图腾的种类:鸡、熊、鹿、鸟、蛇、龙、虎 图腾是祖先
32
陶器的形状
33
彩陶钵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彩陶三角曲折纹钵 仰韶文化
34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
35
彩陶钵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口径35厘米 陕西省临 潼县姜寨出土
彩陶壶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高约17厘米 陕西省西 安市半坡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18
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今人 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等;也可以 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球状器。
19
玉铲 大汶口文化
20
玉龙 红山文化
21
玉器的出现:从石头过渡到玉
“玉”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美石 石头过度到铜的时候,新石器时代结束过度到
16
我们是如何被扭曲的?
三一律、透视法 油画系、国画系 喜欢梵高、塞尚、高更,不喜欢国画 《游园惊梦》 看西山红遍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
好,它春归怎占得先?
17
二、石器艺术
对形状的认识是在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实现的 举例:旧石器时代的石头使他打死了熊,使他
成为首领,使他能够活下来
5
从动机的角度来讲:美的动机 如: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 埃及的金字塔
6
(二)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艺”的含义:种植,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的
了解的一群人,被称为艺。 如: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
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
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 六书,六曰九数。” “艺”的含义发展了,升高到精神或者是思想 上了。
27
陶器出现之后的文化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改变
农耕文化
在此之前的文化
例如:炎帝的母亲登受神龙所感而生炎帝 ;
黄帝的母亲附宝看见大闪电生了黄帝 ;
舜的母亲握登目睹大虹而生舜 ;殷商的祖先 契是母亲简狄吃了大鸟蛋生下的;周的祖先弃 则是母亲姜媛踩了巨人的脚印生下的 。
28
玉和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