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最新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最新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

特色

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北京

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23分,四季明显。冬季盛行偏北的气流,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温和而湿润,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7℃全年无霜期195夭。年降水量平均为638mm。

一、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主要为油松、栓皮栎、榭栎、槲树的松栎林,间杂有平基槭,栾树、臭椿,鹅耳枫等。灌木有荆条、酸枣、小叶鼠李、蚂蚱腿子、薄皮木等。土层瘠薄的石灰岩地区有侧柏;土层深厚处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桃等果树。海拔800-1200m处,油松大为减少,主要有辽东株林,间有椴属、榆属。大叶白蜡等阔叶落叶林。灌木有鼠李属、榛属,忍冬属、太平花、东陵八仙花,天目琼花、茶蓖子、绣线菊类、蔷薇属、胡枝子等。海拔1200-1500m以华北落叶松与辽东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沿沟谷有核桃揪、育场、辽杨、蒿柳等。海拔 1500m一山顶,主要是华北落叶松、青扦、白扦、白桦、红桦、辽东株、平基槭、黄花柳等;灌木有柔毛绣线菊、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榛属、沙来,胡枝子、蓝荆子、照山白杜鹃等;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五色草塘”,如金莲花、红旱莲、山大烟、牛扁、草乌、蓝盆花、拳参,仙鹤草、舞鹤草、铃兰,梅花草。马先蒿属。风毛菊属、银莲花属。升麻。落新妇。胭脂花,假报春、岩青兰、紫蔬属、沙参属、糖芥、狭叶婆婆纳、石竹。瞿麦、翠菊。黄花等。

上房山小气候条件较好,为石灰岩,自然群落中上层乔木常见的有青擅、来树、君迁子。拐枣、槲栎、臭椿、大叶朴、槐、核桃楸,大叶椴,臭檀、侧柏、栓皮栎等;第二层灌木有小花搜疏、大花搜疏、太平花。柔毛绣线菊、北京忍冬。黄栌、接骨木、胡枝子、六道木,卫矛、北京丁香、山碴叶悬钩子。枸杞等;第三层藤本与草本植物有地锦。蝙蝠葛。秋海棠、大叶铁线莲、华北耧斗菜、翠雀、草乌、牛扁。掌叶半夏、半夏,独龟莲、山苞米、歪头菜。黄花。黄精、唐松草、长梗葱、垂盆草、斑叶董、沙参属、宝锋草、银线草,四块瓦等。百花山的岩石类型复杂,有安山宕类、沉积岩类,变质岩类等,规举1600m阴坡安山扮岩所形成山地棕壤处自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第一层有白桦、黑桦、红桦、山杨。黄花柳等。第二层有小花搜疏、夭目琼花、东陵八仙花、金花忍冬、柔毛绣线菊、卫矛、太平花、刺五加。毛榛、五味子、刺果蔷薇等。第三层有铃兰、华北搂斗菜、午鹤草、草芍药、大叶铁线莲、林荫干里光、乌头、升麻、类叶升麻叶苔草、心叶歪日头菜、紫菀属等。

二、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北京为中国六大方都之一,历经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留下很宏伟壮丽的帝王园林及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树种选择以统治阶级的意愿为主,大量选用松、柏以体现其统治稳固。经久不衰,如松柏之长寿和常青;选用玉兰、海棠。牡丹等玉堂富贵。当然这些树种都很适应北京的环境条件,才能正常而稳定地生存下来。

(一)大量选用华北的乡土树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人工群落综观北京各公园,街道。山区的主要树种,可见基本上都选用了华北地区暖温带的针

阔叶树种。如杨属、柳属。榆属、槐,椿、栾、白蜡属、椴属,五角枫、山杏、山跳。黄栌、栓皮栎、槲栎、黄连木、银杏,油松、日夜松。侧柏。桧柏等。而市树的选定也是槐和侧柏二种乡士树种。人工群落组成可用颐和园万寿山北坡,后湖两岸的人工群落进行分析。以油松作为基调树种,四季常青,阔叶树种有槲栎,栓皮砾、白蜡、雍树、黄栌、五角枫。山杏、山桃。柳树等。树种的选择和结构正好模拟华北暖温带自然群落结构,因此比较稳定。油松种在山坡较高处,白蜡、柳树临水,春季大批山杏、山桃开花成为景观的主调,柳树嫩芽一片新绿,自己上几丛连翘可为配调。夏季架树开花一片鲜黄,成为主调。秋季槲栎秋色突出成为主调,白蜡、黄栌、栾树秋色可作配调。通往后湖的山路有丁香路、连翘路、杏花路,显示了强烈的北国植物景观。

由北京气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观的季相也很突出,春有玉兰、碧桃、榆叶梅、连翘。了香类,绣线菊类、迎春、黄刺玫、海棠类、蜡梅、山杏。山桃渭实、锦带花、牡丹,樱花等。夏有荷花、合欢、栾树、美国凌霄、紫薇、木槿等;秋有海州常山、糯米条、莸、木本香薷、月季等。而秋色叶树种极为丰富,有黄栌。五角枫、茶条槭、黄连木。白蜡、银杏、株属、杨属、火炬树、红瑞木、沙来卫矛。麦李、夭目琼花、欧洲英迷、紫叶李、紫叶小檗、山碴叶悬钩子、地锦、五叶地绵、臻、胡枝子等。冬季松柏常青,尤其是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干色突出。

近年气候转暖,正是引种阔叶常绿树种大好时机,已有小叶黄杨、女贞、爬行卫矛、扶芳藤等树种落户,还偶见有检树、棕搁及广玉兰在小气候良好处保护过冬。园林中不乏专类园。如景山公园及北京植物园中的牡丹园、北海公

园的芍药园、北京两个植物园中的丁香园、香山的黄栌、五角枫红叶及北海、中山、夭坛诸公园、戒台寺中油松。白皮松、侧柏、桧柏、银杏、龙爪槐、槐树等古树,均为重要的植物景观。北京市植物园于1989年春组织了桃花节盛会,3000余株碧桃竞相盛开;北海公园夏季的荷花节,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二)北京园林中常见稍耐萌的植物及人工群落除上述自然群落中下木及地被种类外,在北京园林中常见可植于楼北蔽荫处及作为下木者有蒙椴、栾树、君迁子、白蜡、山梭。黄栌、五角枫。桧柏、珍珠梅。金银木、天目琼花。欧洲琼花。木本绣球、丁香属、绣线菊属。香英迷、太平花。搜疏属、枸杞,六道木属、小蜡、棣棠、胡枝子,白玉棠、金银花、地锦等。草本的如垂盆草。二月兰、紫花地丁、麦冬,萱草,玉簪、芍药。铃兰等。这些都为配植成合理的人工群落提供了条件,北京园林中有些已有实例,同时可以有把握配植出更多群落。如:侧柏-太平花-壹草毛白场-金银木-羊胡子草槐-珍珠梅-紫花地丁油松-丁香+白玉棠-剪股颖榆-小花搜疏-二月兰椿-胡枝子-玉簪刺槐-傣棠-麦冬架-夭目琼花-大叶铁线莲泡桐-绣线菊属一垂盆草

三、对北京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建议

近年来,北京园林中大量植树栽花种草,尤其是在四环、三环路上普遍绿化水平都已较高,为了进一步美化,除了在植物配植上注意艺术性不断提高外,尚需着手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加阔叶常绿及半常绿树种北京冬季较长,目前大面积的色彩主要靠油松、桧柏、侧柏、白皮松等针叶树种来体现,缺乏阔叶树种,随着气候转暖,可以尝试引种栽培一些阔叶常绿种类。除上面提及外,可尝试引种广玉兰、冬树、枸骨、石桶、蚊母、海桐、云南黄馨等乔灌木及阔叶麦冬、沿阶草、富贵草、中华常春藤等常绿地被。

(二)增加花灌木种类,并大量繁殖、应用

植物景观中乔,灌、草的比例及大量地呈色块地应用甚为重要。近年来大片种植丰花月季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墙外栽植一长条连翘,给人留下群体美的印象是非常深的。过去,我国各地园林植物景观中花灌木的种类及数量既繁多,又占很大比例,效果很好。但几经“左”的干扰,已使花灌木的比例降到极为可怜的程度,故目前极需大量繁殖诸如丰花月季中黄色、白色、深红色的栽培品种、大花及小花溲疏、绣线菊类、猬实、糯米条、木本绣球、夭目琼花、欧洲荚迷、香荚迷、太平花、海州常山、毛樱桃,丁香属,金老梅、醉鱼草、蜡梅、贴梗海棠、麦李、郁李、棣棠、迎春等种类。加上当前常用的珍珠梅、榆叶梅、连翘、金银木等,使植物景观显得分外艳丽。

(三)增加地被植物种类,大力发展缀花草地

欧洲各国园林中没有裸露地面,除绿茵如毯的草坪外,还有很多色彩绚丽。开花不断的缀花草地,近来还向着生态草地发展。地处华北的北京,宿根、球根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实为就地取材,装点园林景色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在开展野生花卉引种栽培的基础上,挑选一些种类直接美化园林,或作为

杂交的亲本。可资引种的种类如鸢石蒜类、百合属、水仙类、白头翁、秃疮花、毛地黄、米口袋、金莲花、石竹、侧金盏、荷包牡丹、芍药、玉臀、耧斗菜、红旱莲、落新归、草莓、三叶草、孔雀草、百里香、二月兰、紫花地丁、垂盆草、地被菊等。

(四)进一步扩大垂直绿化面积及增加群落设计

园林具有三大功能,但当前人们意识到改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功能是最迫切和重要的,因此某些专家为了强调这点,提出了生态园林的观点。为了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态环境效益,最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利用墙面乃至屋顶,而在乎地上结合周围环境,在可能的条件下设计人工栽培群落。这种多层次结构的群落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叶面积。

1990年春北京已经设计了一些人工群落,并及时施工,这是良好的开湍。上海园林局也在大力提倡生态园林,并进行各种类型的群落设计,近年来北京园林中已注意了垂直绿化,用得较多的是地锦。其实北京可资垂直绿化应用的藤本及藤灌植韧很多。如地锦、五叶地锦、金银花、美国凌霄、三叶木通、葡萄、蛇葡萄、白葱乌头叶蛇葡萄、短尾铁线莲、山养麦、猕猴桃、深山木夭寥、紫藤、蝙蝠葛、葛藤、木香、十姐妹、南蛇藤、五味子、花腹藤及胶东卫矛等。

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广州

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广州 摘要:广州园林植物造景认宏观上可以从鼎湖山自然群落类型中得到借鉴。应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并创造一些雨林景观,更充分地体现出热带风光。 广州园林植物造景认宏观上可以从鼎湖山自然群落类型中得到借鉴。应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并创造一些雨林景观,更充分地体现出热带风光。 (一)组成具有多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群落由于广州风土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园林中不乏耐荫的植物种类,故极有条件配植成具有垂直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群落。 1.木本耐荫植物竹柏、长叶竹柏、罗汉松,香榧、粗榧、三尖杉、红茵香,米兰、九里香、红背桂、鹰爪花、山茶、油茶、大叶茶、桂花、含笑、夜合、海桐、南天竺、十大功劳属、小壁属、阴绣球、毛茉莉、冬红、八角金盘,桅子、水桅子、虎剁、云南黄馨、桃叶珊瑚、构骨、紫珠、马银花,紫金牛,罗伞树、百两金、杜茎山、六月雪、坚英树、朱蕉、浓红朱蕉、金粟兰、忍冬属、棕竹、丛生鱼尾葵、散尾葵、燕尾棕、轴榈、三药槟榔、软叶刺葵、木兰(Indigofera tinctoria)及胡枝子等。 2.藤本耐荫植物龟背竹、麒麟、绿萝、花叶绿萝、深裂花烛、掌裂花烛、三裂树藤、花叶三裂树藤、中华常春藤、洋常春藤、长柄合果芋、络石、南五味子,球兰,蜈蚣藤及地绵等。 3.耐荫草本及蕨类植物仙茅、大叶仙茅、-叶兰、花叶-叶兰、水鬼蕉,虎尾兰、金边虎尾兰、石蒜、黄花石蒜、海芋、广东方年青、万年青、石营蒲、吉祥草、沿阶草、麦冬、阔叶麦冬、假会丝马尾、玉簪、紫萼、假万寿竹、紫背竹芋、花叶竹芋、斑豹竹芋、夭鹅绒竹字、花叶等麻花叶大吴风草,佟叶、花叶良姜、艳山姜、闭鞘姜、砂仁、水塔花、鸭拓草、蓝猪耳、秋海棠类、红花柞浆草、紫茉莉、虎耳草、垂盆草、紫董、黄董、翠云草、观音莲座蕨、华南紫箕、金毛狗、肾蕨、巢蕨、苏铁蕨、椰锣类、三叉蕨、砂皮蕨、岩姜及星蕨等。 4.市内园林中人工栽培群落例举,红花羊蹄甲-山茶-海芋+艳山姜-两耳草。白兰-油茶十大头菜-虎尾兰。南洋楹-鹰爪花+含笑十山茶-地毯草。盆架子-红背桂-地毯草。白兰-大叶米兰-珠兰。大叶梭-长叶竹柏-棕竹-地毯草。 (二)茎花植物及具有板根状植物的运用广州可资利用的老茎生花植物有番木瓜、杨桃、水冬哥、树菠萝、大果榕等。而木棉、高山榕都可生出巨大的板根。落羽松如植在水边也可出现板根状现象及奇特的膝根。 (三)充分利用榕树的景观鼎湖山自然群落中小叶榕、高山榕等绞杀现象以及小鸟天堂榕树独木成林的景观都可惜鉴到园林景观中来。广州园林中榕属植物应用很普遍,尤其是小叶榕、高山榕具有众多下垂的气根,入土生根后,地上部分经过扶持,可逐渐形成-木多干现象。流花湖公园中种植了大量小叶榕、印度胶榕,可惜没有因势利导利用这些生物学特性,反而把下垂的气根剪除,不知何故。应该让其众多的气根下垂水面,在线条上与水面形成对比,具有湖边种植垂柳的效果。园内有片小叶榕林,林下大部分地面进行了铺装,但还有-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1806课程大作业答案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花境 花境是园林陆地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种植方式,一般沿着花园的边界线或路缘种植。 2、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般以1~4种为宜,应为本地区的适生树种。 3、对植 对植是指在构图轴线两侧对称栽植大致相等数量或体量的植物,使轴线左右能达到均衡稳定的艺术效果。 4、彩叶植物 彩叶植物是指在植物正常生长季节里,叶片呈现非常见的绿色,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及其由上述叶色组成的混合色(复色叶)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变色叶)的植物。 5、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二、简答题(共3题,15分/题,共45分) 1、行道树种选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以乡土树种为丰。乡上树种话府当地环境,生长‘决速盯且比较易可省护。适当选 择经过长期引种驯化,观赏价值高而表现良好的外来材种,u阴加物种多样件, (2)选择抗性强、耐修剪的树种。选择适宜城市环境之树种,耐瘠薄、珍L、烟土, 对土壤、水分、5l料要求小严;选择生长存易、快速、抗病虫害、管理简担、耐修剪之 树种;选样寿命较长的树种,可使形成的景观保持多年。 (3)选择体现城巾特色的柯种?如南方城市多选择只有热带风光特色的树种: (4)多样件原则:树种多样uJ丰富城小景观、 (5)避免选择根要能入侵公白播能人妮的树种,减少对道路及景观的破坏。选择 深根性树种,避免暴风雨时例伏.影响文选文今。 (6)选择树十边直挺拔,树姿优美,树冠冠幅大的落叶树种,夏季绍阴匝地,冬季 叶落树下有阳光。 (7)巡择发芽展uJ早,落叶迟丽落叶朗整齐的树种.在早春可早显缘并保持较长 的绿色时间。 (8)行道树选择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或刺激性味道,落果少,无S絮,不污染 环境.不污染行人衣物,个影响行人安全的树种 2、根据季相的景观变化特点,植物群落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稳定植物群落、不稳定植物群落、半稳定植物群落 3、树冠为尖塔型的园林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 (1)树冠结构特征:顶端优势明显,主枝以中央主干为纵轴,以近水平斜生在主干上,树冠剖面基本以树干为中心,左右对称,整个形体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缩,在顶部形成尖头状,整体树形呈金字塔型。如雪松,水杉等冲天树、连香树等。 (2)观赏特点:树冠由斜线和垂线构成,但以斜线为主,具有由静趋于动的意想,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轮廓分明,形象生动,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的作用。(3)应用:在草坪、广场或其它园林构图中心孤植做主景;丛植做主景或背景;列植,包括对植做配景;与其它植物或园林要素配合成景。 三、论述题(仅1题,共30分)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春节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 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 吃粽子 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1月1日元旦节公历新年放假一天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 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月1日建军节纪念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

1945年9月2日 9月10日教师节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1日国庆节纪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假三天 按时间顺序排位依次是: 按夏历节(阴历)排序: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按阳历节排序: 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3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 按阴阳节日结合排序: 元旦(1月1日)→春节→元宵节→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清明节→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 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 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3日)→中秋节→ 重阳节(9月9日)→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除夕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杭州 杭州位于北纬30度15分,东经120度16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北区的南缘,I月平均气温3.6C了月平均气温28. 8C 绝对最低—10. 5C 最高42. 1C年平均雨量1400mm全年无霜期250 一280夭, 生长期长。 一、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西湖风景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山区面积达49 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组成,自然群落根据基岩与土壤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云栖千里岗砂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米槠、苦槠、香樟、青冈。落叶树种:枫香、糙叶树、梧桐。第二层常绿树种:浙江楠、华东楠、毛竹。第三层常绿树种:尾尖山茶、山乌珠、杜茎山青冈栎小苗,浙江桶小苗、华东楠小苗。落叶树种:山胡椒、紫珠。第四层木本小灌木:常绿瑛,虎刺、白马骨、朱砂根、百两金、山萤。藤本植物:络石。中华常春藤。爬行卫矛,小叶青风藤、珍珠莲、寒莓、三叶木通。草本植物:吉祥草、阔叶麦冬、沿阶草、蝴蝶花、金线草、凤丫蕨、贯众。 (二)黄龙洞流纹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青冈、绵槠、香樟。落叶树种:枫香。第二层常绿树种:冬青、棕榈、石楠、马银花、楠木林,吴山的香樟林、石人岭的苦储林、虎跑的柳杉林等,其景观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在石灰岩山区既有落叶阔叶林,也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如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上层树种有麻砾。枫香、黄连木、化香、沙朴、白枥、山膀脱、三角枫、黄擅。山合欢等;灌木有石楠、卫矛、六月雪、山胡椒等;草本地被有三脉叶马兰、蛇莓、野黄菊等,此外,还有一些落叶风景纯林,如感应桥枫香林、呈安山的金钱松林、玉皇山的麻枥林等。这些林相景观丰富,秀相变化大,色彩艳丽,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上层乔木有木荷。苦储、青冈、香樟、冬青、马尾松。柏木、枫香、朴树、山膀胱、麻枥、白砾、化香、黄连木、青桐等。灌木有石桶、白马骨。山海侗。胡枝子等。混交林中树种比较丰富,在景观效果上层次较分明,既有一定的季相变化,冬天还能保持常青。 二、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杭州园林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是以植物景观取胜,而园林建筑、大型假山等其他的人为园林要素的比例要比其他城市小得多。植物景观之所以引人入胜,主要是在建设中顺应了自然规律,自始至终以当地自然群落的规律来指导绿化;其次,突出了量,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各层植物均成片栽植,气势很大,符合了大园林中没有量就没有美的规律;再次,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资源,组成各种专类园,并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来分隔空间,使园林景色更趋自然,在植物空间中配植出多种植物景观,如孤立树、树丛、树群、树坛、各种类型的草地及五光十色的宿很、球根花卉等;最后可以称道的是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性运用非常高超,景点立意、命题恰当、意境深远,季相色彩丰富,植韧景观饱满,轮廓线变化有致。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细致的养护管理。 (一)确定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种混交的基本外貌充分利用亚热带自然群落中的樟科、山毛榉科,冬青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槭树科,木兰科、杜鹃花科,蔷薇科、豆科、灰木科,小檗科等观赏树种来造景。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发表时间:2016-05-30T16:38:26.6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期作者:赵智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 赵智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园林绿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在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的美观价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植物造景运用的方法和原则,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人们希望有让精神放松的场所,园林建筑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如何加强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运用,需要园林设计人员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园林的整体景观进行把握,以更好地发挥园林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1.1 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它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1.2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很多园林开始投入建设,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很多人利用假期的时间选择外出旅游,通过园林的建设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而植物作为园林的主要命脉,在园林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把城市的发展历史融入其中,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所以园林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妥善解决园林空间的功能是做好植物应用及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2.1 生态原则 一般的园林建筑其建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生态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恶化现象十分严重,园林建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一种植物的生长条件都是不同的,其对自然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园林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合理地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分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的基础上增加园林的美观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还增加的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2 美学原则 2.2.1 多样统一的原则。要想利用植物造景来增加园林的美观价值,在增加园林多样性的同时保持整体建筑的协调统一,通过形状色彩的调节,使得原理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立体,在园林的相似度较高时,会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反而相似度较低的会给人们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 2.2.2 协调与对比的原则。由于园林建筑的组成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其组成方式的多样化,要使得整个园林形成一种协调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对植物的色彩明暗进行调节,使得整体的景观看起来既协调又可以形成对比。 2.2.3 对称与平衡的原则。要想使得园林建筑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的协调统一,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遵循对称与平衡的原则,通过对植物的布置调节,使得整体的效果看起来是对称平衡的,因为东方人都是喜欢条框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设计上要保持平衡的对称原则,植物的自身就存在两种对称性,一种是植物的叶子,另一种就是辐射性的对称,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对称形式来进行安排。 2.2.4 均衡的原则。园林建筑是由植物和建筑组成的,其自身的分量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重量感,仅就表面的形式而言,轻重就是调节均衡的原则,因此在造景的过程中,要按照植物自身的重量感来调节视觉的效果,使人们看起来整体的景观更加的均衡。 2.2.5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每一个植物的自身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在造景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植物的自身特点,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韵律,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交替的方式进行,然后通过人工修建的方式使其形成水平的或者其它形状的景观结构。 2.3文化内涵 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文脉。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可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同造景相结合,以园林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作为植物景观的主题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表现,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如荷花,“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是颇具雅逸精神美的花木。 2.4历史文化主题 古木是园林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年代的标志。古木的存在可以增添园林历史底蕴,激发怀古幽思。将古木作为园林景观的重点景观对其进行主题造景,可以为园林提供无限的遐想空间。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在园林中可构成独特的景观,也常成为名胜古迹的最佳景点。 3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一个优秀的园林植物主题造景,不但要借助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依靠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合理的造景设计可以加强主题的表现,深化主题内涵。 3.1 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在对园林建筑进行造景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根据植物自身的形态不同,设计人员要注意利用好植物的自身形态,避免过于人工化,要把最自然的景观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在设计时要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通过对不同位置的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4):93~94JournalofShanxiAgriculturalSciences *收稿日期:2008-03-18 作者简介:雷蕾(1983-),女,宁夏银川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方面的研究。 1杭州园林植物配置调查 江南温润的气候条件给多种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所以当我想到此时北方的植物正在秋风中瑟缩,而眼前却满是热闹非凡的绿时,我陶醉其中。这样丰富的植物材料势必会营造出宜人的景观和空间。1.1街头绿地 10月26日,阴,街头绿地调查。起于少年宫广场,止于客运码头,步行半日余,略见一斑。 少年宫广场与西湖最北端隔路相望。第一层有香樟、珊瑚朴、枫杨、水杉、雪松;第二层有鸡爪槭、玉兰、木本绣球、含笑、桂花、夹竹桃、合欢等;第三层有杜鹃、十大功劳、铺底龙柏、八角金盘、海桐、凤尾兰、洒金东瀛珊瑚;地被是沿阶草和麦冬。其中高大的园景树如香樟,对植于少年宫建筑入口两旁,朴树在广场中轴两侧列植强调轴线。其它姿态秀美的园景树如鸡爪槭,则种植在广场两侧密林区的外围,丰富密林区立面景观,再加上大量的花灌木能够使得广场上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密林区主要由银杏、玉兰、香樟和枫杨等列植而成,下层配以花灌木,不设地被。这样的封闭空间吸引了附近的居民在此晨练,压腿、打拳,不受外界干扰,自得其乐,而且也是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沿环城西路北行,行道树为香樟,河滨大量垂柳,既体现了地域特色,也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 到达万象公园也就是武林小广场又是不同的景象。第一层有香樟、杜英、银杏、广玉兰等;第二层有山茶、桂花、樱花、红枫、羽毛枫、龙柏、鸡爪槭、罗汉松、棕榈等;第三层有半支莲、鸡冠花和孔雀草等。从南北两侧主入口进入,眼前首先是几株棕榈,起到点景和组织交通的作用。长方形的广场上串连的三块眼睛状的场地,南北两块为草坪,上铺石板踏步,西侧列植一排银杏;中间的“眼睛”完全是一个水池,在东侧列植一排银杏以求均衡,深秋时节,银杏将连成一条“s”形金带贯串全园。其它在广场西侧为密林区,由广玉兰和桂花等组成,春季可观花,秋季又有桂香幽幽;广场东侧为草花镶边的草坪,上点缀龙柏球,给路上的行人提供了通透开敞的视觉感受。从空间来看西侧密,中东部疏,是为有对比;三只“眼睛”以道路和银杏串连,是为有联系。 继续东行,几经辗转来到武林广场———延安路北端。广场北侧为美术展览馆,西侧为杭州剧院,这样一个相对严肃的地段,广场形式也就中规中矩了。植物第一层有无患子、广玉兰、银杏、香樟;第二层有构骨、杜鹃、火棘、鸡爪槭、桂花、山茶、黄杨大等;第三层有一品红、球根秋海棠、矮牵牛、一串红、孔雀草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雷 蕾,王玮琳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通过对杭州少年宫六公园广场、万象广场、武林广场和武林广场北部市客运码头滨河绿地的园林植物配置调查,分析杭州园 林植物应用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08)04-0093-02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Configurationof GardenPlantsofHangzhou LEILei,WANGWei-lin (CollegeofForestry,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ThecharacteristicsofgardenplantsofHangzhouwereanalyzedbyinvestigatingthegreengardenplantconfigurationofHangzhouChildren'sPalaceSquarePark,VientianeSquare,WulinSquareandWulinSquareinthenorthernpartofthepassengerterminalriparian. Keywords: Gardenplants;Plantconfiguration;Plantlandscape;Creatingspace 93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储振东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储振东 发表时间:2019-09-21T10:54:04.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储振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 上海园林机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8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绿化;技术运用 引言 反季节种植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突破了传统绿化植物的季节性种植限制,在任意施工工期内都能够栽植苗木,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故而做好反季节种植,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个人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加以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 1植物造景技术的概念 植物造景技术在植物本身体态、颜色自然美的特性上,强调出植物的欣赏性。在合理的条件下,将多种植物放在到一起种植,运用植物造景手段对植物进行搭配[1],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在造景规划时,需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表现特点然后同植物造景手法结合在一起,建造一个完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2植物造景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园林绿化的初衷是改善城市景观,给居民创造一个适宜生产、生活的环境,生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技术的应有之义。在植物造景时,需要结合生态学相关知识因地制宜的分析,避免植株选取不当而造成生态恶化。通常而言,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光照、土壤和水分影响,任一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令植物形状产生“异变”。因此,园林造景可以选择当地常见植物,既考虑植物的美学价值,又兼顾整体的文化底蕴。植物生长环境基本维持不变,成活率得到了限制提升,同时也令该项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应关注“生态群落”的构建,新植株的移栽不宜对固有生态链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而要追求整体的和谐。 2.2美学原则 植物造景应当从人们审美需要出发,植物造景不仅要体现出统一性特征,还要从地方特有文化特色出发,充分体现植物造景的主题性、文化性、民族性,能够在符合地方群众主流价值观念,彰显美好寓意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才能更好地呈现植物造景的视觉效果,实现植物造景与地方环境的统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对称性、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美学原理,有效控制造景工程的节奏韵律。运用新颖的剪裁设计体现和谐之美,发挥植物的审美功能与特性,做到在创意中吸引受众,更好地符合受众的心理文化需求。 2.3控制节奏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当中第三个原则是控制节奏,这是因为园林景观可以在天气气候上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很多城市在住宅区建设园林景观的时候,就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天气再去种植植物,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种植的植物是不同的。而在城市住宅区的植物都不会十分的高大,这样比较利于修剪,间隔一段时间就去修剪,这样才能保持美观。 3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3.1模拟时空变化 与假山假水不同,植物景观往往能够随着季节推移而悄然变化,这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景观的细微变化也将影响园林的整体观感,应当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日硕果累累,冬日枝干苍劲,都是不同季节所特有的景观特点。随着技术的成熟,在造景时已能够合理搭配不同地区、季节的植物,从而造成一种奇妙的景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地调整景观,在不同时期给观赏者带来别样的情趣。比如,将春季纷繁的花朵与秋冬萧索的乔木相结合,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这种做法使景观呈现出灵活变换的动态特征,其观赏价值远胜于一成不变。 3.2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建造公园环境 公园里景观和绿色生态的表现来源于植物的种植搭配,同现代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远离了自然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园林植物拥有本身自然美,通过与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形成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园林景观绿化过程里,利用植物枝叶的特点,来衬托人工塑造的假山、雕像等建筑,例如常绿树种在雕像周围,通过色彩对比,加深人们对雕像的印象。在大型的建筑物附近种植高干,枝繁叶茂的树种,会令建筑物散显得更庄严。还可以利用植物对园林的地形进行修饰,高低起伏的地形,会使人产生更多的兴趣,如果园林里制造高低起伏的地形需要采用推山挖土的方法,不但过程复杂而且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违背了园林景观绿化的目的,可以使用植物造景技术解决难题,利用植物的种植来强调地形高低,种植乔灌木在高处突出高耸的感觉,种植在凹处使地形感觉平缓。 3.3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之一就是它会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园林建设一般是在小区内显示出来的,一般小区里的园林景观设计就会比较的统一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应该要去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的园林景观,有一些园林植物造景让人觉得十分轻松,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态。第二个就是,植物造景技术还可以应用在道路建设当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路边的一些园林设计是比较怪异的,但是比较美观,而且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不同的建筑物旁边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是不同的,主要是凸显出建筑物的特点。 3.4营造意境氛围 在我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少学者专家都认为“心随物婉转,物与心徘徊”。所谓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观赏者的情绪将受到一草一木的牵动。对于园林植物造景而言亦是如此,在植物中人们可以寄托情感,抒发情怀。比如,在园林中移植松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 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在影响人们审美 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在新 时代环境下,城市治理与发展应该对园林植物造景和地域文化之间进行不断地探 索实践,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彰显不同地域文化风情的同时,也为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重点阐述了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期在 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和艺术修养需求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地域文化;优化措施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 上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多元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园林植物造 景不再单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记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净 化城市空气、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维护城市良好环境、保障城市路面交通 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园林植物造景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 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在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区域下城市文化的显著差异,使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更具有地 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精神需求和艺术修养 的需求。 一、阐述现阶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工作措施 (一)实地踏勘,协调各要素关系,处理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造景奠定设 计基础 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重点体现项目之一,为保障后期实 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园林造景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做 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清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此区域内的温度带、气 候特征、土质特点、地势地形特点、距离海域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被种类。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工作人员还需了解设计图纸 中园林植物造景等绿化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等生产用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 最大程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向稳定发展。 (二)充分调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体 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园林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高度发展下,完成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园林 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故此为保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植物造景 中的充分体现,设计工作人员需在设计之前,对设计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有 目的性地选择,然后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造 景的方式将其进行体现。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 根据设计城市的文化特色,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法与施工操作技术,其次在完成对 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城市场地的土壤状况、地形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 玉棠富贵。 (a ) A 正确 B 错误 2、叶色多样性的原因是只要色素决定的。(b ) A 正确 B 错误 3、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a ) A 正确 B 错误 4、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特点是具虚实对比变化,方式灵活,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 泼。(a ) A 正确 B 错误 5、三基点是最底点,最高点,最进点。(b ) A 正确 B 错误 6、园林树木的观赏期比草本花卉的观赏期长。(a ) A 正确 B 错误 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空间更替现象就称为垂直分布。(a ) A 正确

B 错误 8、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 b) A 正确 B 错误 9、园林植物对植的形式有两株对植和多株对植。 (a ) A 正确 B 错误 10、落形成期是指自种子或根、茎等繁殖体开始萌发至开花前的时期。 ( a) 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花色三大主色的是(abd )。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2、花的花相包括 (abc ) A 外生花相 B 内生花相 C 均匀花相 D 线条花相 3、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效应有( ) A 轻重感 B 动静感 C 空间感 D 立体感

4、花坛的类型有 (abc ) A 独立花坛 B 模纹花坛 C 混合花坛 D 带状花坛 5、根据植物的稳定性将植物群落分为(abcd ) A 稳定性 B 不稳定性 C 半稳定性 D 全稳定性 三、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影响园林树木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的主导因子分别为(热量)和(水分)。 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的重点树种通常是指(骨干树)和(基调树种)。 3、列举3种你熟悉的色彩为红色的秋色叶园林树(枫香、黄栌、火炬树) 4、被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的是(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南洋衫和雪松。 5、群落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为(色相) 6、园林树木主要通过(防尘)(阻尘)(降尘)等方式来减轻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7、举例说出3种外生花相的植植物(紫薇)(栾树)(蓝花楹)。 8、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常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其生长曲线呈(S)型。 9、树木的整体形态构造,依枝、干的生长方式可大致分为单干直立型,多干丛生型(腾蔓)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激增,钢混建筑相继落成,“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造景;作用;原则;技术 引言 我国自古就有“栽梅绕屋”“移竹当窗”的做法,這是人与生俱来对自然的向往。从发达国家园林绿化现状来看,无论是澳大利亚的花园城市或英国的植物园林,都显示出借植物创造景观是园林设计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反观国内,仍片面以假水假山凸显意境而有损其实用性,无疑也本末倒置了。可见,明确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应用方法已十分迫切。 一、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作用 (一)美化与生态作用 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使植物形态的生长与植物间的搭配两者相辅相成,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美丽曼妙的景色。植物造景技术在通过自然生态的山水、植物和适当添加的假山、水体装饰搭配结合,能够使山石、水体展现出更美丽的形态。同时,植物本身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将二氧化氮转化为氧气,吸收水体和周围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二)防御作用 在面临大面积雨水降临时,植物可以因自身根系发达,对雨水进行截流,使得雨水流入植被根系更好地保护地下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植物枝叶也可以有效预防地震时掉落的砖石瓦片,为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护。 (三)提高社会经济作用 在城市中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会吸引跟多的人来居住投资,使得社会经济提高。许多的办公场所楼下,都会有一些简单的园林景观绿化,使用植物、假山的装饰,将工作环境衬托的更加舒心、明亮,工作效率更高。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最新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 特色

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北京 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23分,四季明显。冬季盛行偏北的气流,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温和而湿润,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7℃全年无霜期195夭。年降水量平均为638mm。 一、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主要为油松、栓皮栎、榭栎、槲树的松栎林,间杂有平基槭,栾树、臭椿,鹅耳枫等。灌木有荆条、酸枣、小叶鼠李、蚂蚱腿子、薄皮木等。土层瘠薄的石灰岩地区有侧柏;土层深厚处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桃等果树。海拔800-1200m处,油松大为减少,主要有辽东株林,间有椴属、榆属。大叶白蜡等阔叶落叶林。灌木有鼠李属、榛属,忍冬属、太平花、东陵八仙花,天目琼花、茶蓖子、绣线菊类、蔷薇属、胡枝子等。海拔1200-1500m以华北落叶松与辽东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沿沟谷有核桃揪、育场、辽杨、蒿柳等。海拔 1500m一山顶,主要是华北落叶松、青扦、白扦、白桦、红桦、辽东株、平基槭、黄花柳等;灌木有柔毛绣线菊、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榛属、沙来,胡枝子、蓝荆子、照山白杜鹃等;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五色草塘”,如金莲花、红旱莲、山大烟、牛扁、草乌、蓝盆花、拳参,仙鹤草、舞鹤草、铃兰,梅花草。马先蒿属。风毛菊属、银莲花属。升麻。落新妇。胭脂花,假报春、岩青兰、紫蔬属、沙参属、糖芥、狭叶婆婆纳、石竹。瞿麦、翠菊。黄花等。

上房山小气候条件较好,为石灰岩,自然群落中上层乔木常见的有青擅、来树、君迁子。拐枣、槲栎、臭椿、大叶朴、槐、核桃楸,大叶椴,臭檀、侧柏、栓皮栎等;第二层灌木有小花搜疏、大花搜疏、太平花。柔毛绣线菊、北京忍冬。黄栌、接骨木、胡枝子、六道木,卫矛、北京丁香、山碴叶悬钩子。枸杞等;第三层藤本与草本植物有地锦。蝙蝠葛。秋海棠、大叶铁线莲、华北耧斗菜、翠雀、草乌、牛扁。掌叶半夏、半夏,独龟莲、山苞米、歪头菜。黄花。黄精、唐松草、长梗葱、垂盆草、斑叶董、沙参属、宝锋草、银线草,四块瓦等。百花山的岩石类型复杂,有安山宕类、沉积岩类,变质岩类等,规举1600m阴坡安山扮岩所形成山地棕壤处自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第一层有白桦、黑桦、红桦、山杨。黄花柳等。第二层有小花搜疏、夭目琼花、东陵八仙花、金花忍冬、柔毛绣线菊、卫矛、太平花、刺五加。毛榛、五味子、刺果蔷薇等。第三层有铃兰、华北搂斗菜、午鹤草、草芍药、大叶铁线莲、林荫干里光、乌头、升麻、类叶升麻叶苔草、心叶歪日头菜、紫菀属等。 二、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北京为中国六大方都之一,历经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留下很宏伟壮丽的帝王园林及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树种选择以统治阶级的意愿为主,大量选用松、柏以体现其统治稳固。经久不衰,如松柏之长寿和常青;选用玉兰、海棠。牡丹等玉堂富贵。当然这些树种都很适应北京的环境条件,才能正常而稳定地生存下来。 (一)大量选用华北的乡土树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人工群落综观北京各公园,街道。山区的主要树种,可见基本上都选用了华北地区暖温带的针

世界各国传统节日一览表

世界各国传统节日一览表 Faith 2015-08-22 11:23:09 (龙之向导*友情提醒您:经常对您的客户说节日快乐') 元旦(1 月 1 日).............. NEW YEAR'S DAY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 ............ A DULTS DAY 情人节(2 月 14 日).............. S T.VALENTINE'S DAY 元宵节(阴历1月15日).............. L ANTERN FESTIVAL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 C ARNIVAL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 月 3 日)...... P EACH FLOWER FESTIVAL (DOLL'S FESTIVAL ..................................... ) 国际妇女节(3 月 8 日)........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 ....... ST. PATRICK'S DAY 枫糖节(加拿大,3-4 月).......... M APLE SUGAR FESTIVAL 愚人节(4月1日)................ F OOL'S DAY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EASTER 宋干节(泰国新年 4月13日) .......... SONGKRAN FESTIVAL DAY 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 .......... F OOD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 月 1 日)........ 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男孩节(日本,5月5日) ............. B OY'S DAY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 M OTHER'S DAY 把斋节...................... BAMADAN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第一章杭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其发展 一、杭州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27℃,绝对最高气温42.1℃,绝对最低气温一10.5℃,春秋温暖,盛夏炎热,严冬寒冷,四季分明,夏秋常受台风侵袭影响,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强烈。全年雨量充沛,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7毫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3%。初霜期出现于11月中旬,全年无霜期约250天。植物生长期长达311天,由于长时间处在温暖的生长季节,很有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的生长与发展,而有时因低温和温差较大,对常绿树的生长仍有一定的限制。 杭州,是一座有二千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为我国历史上六大古都之一,保存着许多古代灿烂文化艺术杰作和文物古迹西湖水面积5.6平方公里,南北长3.3公里,东西阔2.8公里。湖中横贯堤、岛,全湖被分割成五个大小不等的水面,平均水深1.47公尺。 西湖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面积达四十九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构成。本区土壤分布最广的是红壤。在这广阔纵横的山区里,散怖着溪、泉池、涧,穿插着洞、壑、峰、岩与文物古迹融成一体,争奇竞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有以水景为主的“三潭印月”;有着重赏花观鱼的“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有渲染四季景色的“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有展现朝暮晴雨景色的“葛岭朝暾”、“南屏晚钟”。此外,还分布着许多历代名人的祠墓,古代摩崖石刻;古建筑以及唐、宋以来的古树名木。西湖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所以,西湖历来被赞美为“祖国的明珠”,誉满中外。 二、建国以来,杭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以西湖为中心,风景名胜为重点,普遍绿化为基础,江湖兼备,山水兼顾,充分发挥了江湖、山林、洞壑、溪泉等自然特色,以妥善保护好古建筑、古代石窟艺术等历史文物古迹,丰富了植物景观,美化了湖光色,扩大了风景游览范围为原则,新建和扩建了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植物园、动物园等佳国胜处,整修了风景名胜,绿地四十余处,面积达二百五十余公顷。比解放初期增加近二十倍。至1979年底止,全市植树四千六百六十七万株。 杭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基本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0年到1955年间,主要是大搞西湖山区的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改造四万七千余亩荒山,改变了西湖风景区山光岭秃的面貌。同时以面带点,讲究植物配置艺术,扩建了花港观鱼等公园。第二阶段是从1955年到1957年,是在改造荒山秃岭的基础上,继续填空补缺,以面带线,着重在环湖周围的面湖山坡及风景区主要风景游览道旁,营造风景林带,大量裁种野生常绿大苗,为西湖增添四季常青的景色,并开始筹建杭州植物园,开辟涌金公园等市区公园绿地。第三阶段自1958年到1965年间,是杭州园林绿化事业取得较大发展的时期,根据国林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西湖风景区内大力地发展观赏与经济相结合的树木花卉。西湖山区以及灵隐、南高峰、虎跑等主要风景点,线,成片地发展七叶树、棕榈、毛竹、长山核桃油茶、板栗、桂花、香樟、枫香、栾树、银杏、无患子、檫树等具有观赏效果的经济林木和色叶树种。营造了龙井路的枫香林带,杭览路的香樟林,恢复了“九里云松”,使风景点、线各具特色。并新建柳浪闻营公园,续建花港观鱼和吴山公园,初步建成了具有公园外貌,以科研为内容的杭州植物园和以生产为主的杭州花圃。此外,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原有公园,风景点调整了植物配置,充实了文化设施和绿化内容。使西湖的风景园林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第四阶段自1966年到1975年,在十年浩劫中,杭州的园林绿化遭到严重破坏,质量下降,进展困难。第五阶段在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杭州园林得到重新恢复和稳步的发展。 杭州自然风景特点:有江、河、湖、山、独具风格的湖山之美,又有文物之革。有湖不广,平静如镜,而有分割,山不高,婉蜒秀丽,而多层次;湖山傍依,自然尺度协调,花草树木,绚丽多采,风景妩媚幽美,恬淡宁静。它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而以自然美为主的风景园林。杭州的园林主要有:一是以自然山水、奇峰、洞壑、林木为主的风景名胜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