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常见晶胞模型
(完整版)常见晶胞模型
氯化钠晶体离子晶体(1)NaCI晶胞中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2)(3)NaCI晶胞中每个CI-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I-配位数)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个; 占有的CI-4个。
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I-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CsCI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I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1)CsCI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即Cs+配位数)为8个CsCI晶胞中每个CI-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I-配位数)为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 Cs* OCI-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I- 1个CaF2晶体(1))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2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为8个CaF2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占有的F-8个。
ZnS晶体:(1)1个ZnS晶胞中,有4 个S2「,有4个Zn2+(2)Zn2+的配位数为4个, S2_的配位数为4个O£n?,•原子晶体(1) 金刚石晶体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 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 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 式结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 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
键角109° 28'b 、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c 、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2) Si 晶体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
几种常见的晶体模型及晶胞的计算
几种常见的晶体结构模型和晶胞的计算
知识建构
晶体结构与性质
氨的转化与生成氨晶的体转结化构与与生性成质
知识建构
一、 密置层
一、金属晶体
二维空间 非密置层
密置层
配位数(直接相切) 4
6
堆积方式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密堆积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结构示意图
六方最密堆积
晶胞
配位数
6
8
每个晶胞完整
拥有微粒数
1
2
R与a的关系
2R=a
12
12
4
2
2R=a
氨晶的体转结化构与与生性成质 知识建构 一、金属晶体
堆积方式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密堆积(A2)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1) 六方最密堆积(A3 )
结构示意图
晶胞
每个晶胞完整拥
1
2
有微粒数
R与a的关系
2R=a
空间利用率
4
2
2R=aHale Waihona Puke b知识建构NaCl型
CsCl型
ZnS型
CaF2型
晶胞
F-
Ca2+
配位数
每个晶胞完整 拥有微粒数
Na+:6 Cl-:6 Na+:4 Cl-:4
Cs+:8 Cl-:8 Cs+:1 Cl-:1
Zn2+:4 S2-:4 Zn2+:4 S2-:4
Ca2+:8 F-:4 Ca2+:4 F-:8
符合物质
BaF2、PbF2、CeO2等
思考:1.NaCl晶胞中,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的数目是多少?ZnS中的S2-?CaF2中的Ca2+? 12 思考:2. CsCl晶胞中,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的数目是多少?Cs+? CaF2中的F-? 6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课时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
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1.典型晶体模型(1)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C—C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六元环。
含有1 mol C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 mol。
②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2)分子晶体①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②冰的结构模型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含1 mol H2O 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
(3)离子晶体①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
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②CsCl型: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8个Cs+,每个Cs+吸引8个Cl-,配位数为8。
(4)石墨晶体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2,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sp2。
(5)常见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2.晶胞中微粒的计算方法——均摊法(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n(3)图示:提醒: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的微粒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
3.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A.NaCl(含4个Na+,4个Cl-)B.干冰(含4个CO2)C .CaF 2(含4个Ca 2+,8个F -) D .金刚石(含8个C) E .体心立方(含2个原子) F .面心立方(含4个原子) 4.有关晶胞各物理量的关系对于立方晶胞,可简化成下面的公式进行各物理量的计算:a 3×ρ×N A =n×M,a 表示晶胞的棱长,ρ表示密度,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表示1 mol 晶胞中所含晶体的物质的量,M 表示摩尔质量,a 3×ρ×N A 表示1 mol 晶胞的质量。
高三化学课件常见的晶胞模型
(4)设金属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则晶胞密度ρ为
体心六方晶胞
g/cm3
/
n
m
ρ=
=
−7 3 =
−
(×10 )
(×10 7)3
Hale Waihona Puke 2×10213=
g/cm
3
二、金属晶体
3、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 1 型或铜型)
典型代表 Ca Al Cu Ag Au Pd Pt
(4)金属镁形成的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原子有6个。(×)
三、分子晶体
1、干冰(CO 2 )
2、冰(H 2 O)
3、碘晶体
(1)每个水分子最多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
(2)含1 mol H2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
碘晶体晶胞(长方体)
(3)1 mol液态水中氢键数小于2NA
四、离子晶体
1、氯化钠(型)
(1)每个晶胞中含4个Na+和4个Cl-
(2)每个Na+(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Na+)有6个
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的Na+有12个
ClNa+
在氯化钠晶胞中,
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几个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正八面体
四、离子晶体
2、氯化铯(型)
则a=2r
简单六方晶胞
V球=
4
3
πr3 V晶胞=a3
空间利用率=V球/V晶胞×100%=52%
二、金属晶体
2、体心六方堆积(A 2 型或钾型)
典型代表 Li Na K Ba W Fe
(1)晶胞内含原子个数为 2
(2)配位数为 8
常见晶体模型及晶胞计算
常见晶体模型及晶胞计算晶体是由晶体胞重复堆积而成的,晶体胞是晶体的最小构造单元。
晶体的结构可以用晶胞参数表示,晶胞参数包括晶格常数、晶胞的角度、晶胞的体积等。
根据晶体的晶胞参数,可以推导出晶胞的几何形状和晶体的晶体类别。
根据晶体的晶胞形状,晶体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
每个晶系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各种晶体类别,如立方晶系下又有体心立方晶体和面心立方晶体等。
晶体模型描述了晶体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常见的晶体模型有球模型、格点模型和球与棍模型。
1.球模型:球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晶体表示方法,将晶体中的原子用球体表示,球的大小和颜色常用来表示原子的种类和其它信息。
2.格点模型:格点模型是用晶体胞中的原子位置来表示晶体结构的一种方法,晶体胞中的每个原子位置称为格点。
在格点模型中,晶体中的每个原子都用一个点来表示,这样形成了一个点阵,点阵反映了原子的排列方式。
常见的格点模型有立方格点模型、面心立方格点模型和体心立方格点模型。
3.球与棍模型:球与棍模型是一种结合了球模型和格点模型的晶体表示方法。
在球与棍模型中,每个原子用一个球来表示,不同原子之间用直线连接表示键的形成。
在进行晶胞计算时,需要确定晶体的晶胞参数。
晶胞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计算方法获得。
晶胞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实验测量:通过实验手段,如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测量晶体的晶胞参数。
2.计算方法:根据晶体的晶胞参数和晶体的晶格类型,可以使用计算方法来预测和计算晶体的晶胞参数。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力场(MM)等。
3.晶胞优化:通过晶胞优化算法,寻找晶体的最稳定结构。
晶胞优化算法可以通过改变晶胞参数、原子位置或局部结构等来寻找最低能量的晶体结构。
4.校正和验证:使用计算得到的晶胞参数进行校正和验证,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晶体模型和晶胞计算是研究和描述晶体结构的重要工具。
各个金属的晶胞构型
各个金属的晶胞构型一、体心立方结构(bcc):体心立方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晶胞构型,其中金属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正中心位置。
铁(Fe)和钨(W)是两个典型的体心立方结构金属。
体心立方结构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
钨是一种重要的高温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温设备和电子元件。
二、面心立方结构(fcc):面心立方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金属晶胞构型,其中金属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置。
铜(Cu)和铝(Al)是两个典型的面心立方结构金属。
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和通信领域。
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三、密堆积结构(hcp):密堆积结构是一种金属晶胞构型,其中金属原子位于六边形最密堆积的位置。
钛(Ti)和锆(Zr)是两个典型的密堆积结构金属。
密堆积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钛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锆是一种重要的核工程材料,可用于核电站中的燃料元件和反应堆结构材料。
四、六方最密堆积结构(hexagonal close-packed, hcp):六方最密堆积结构是一种特殊的金属晶胞构型,其中金属原子位于六边形最密堆积的位置。
钴(Co)和锌(Zn)是两个典型的六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
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钴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和医疗领域。
锌是一种重要的防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和化工行业。
金属的晶胞构型对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金属的晶胞构型决定了金属的硬度、强度、导电性和耐热性等特性。
了解金属的晶胞构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常见晶胞模型
常见晶胞模型氯化钠晶体(1)NaCl晶胞中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Na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l-配位数)为6个(2)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_个;占有的Cl-4个。
(3)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CsCl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l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1)CsCl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Cs+配位数)为8个Cs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l-配位数)为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l- 1个。
CaF2晶体(1))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2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为8个CaF2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占有的F-8个。
ZnS晶体:(1)1个ZnS晶胞中,有4个S2-,有4个Zn2+。
(2)Zn2+的配位数为4个,S2-的配位数为 4个。
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分位置注释(1)金刚石晶体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式结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
键角109°28’b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c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1:2 (2)Si 晶体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
高中化学常见晶胞类型
高中化学常见晶胞类型
1. 立方晶胞:具有三个相等的边长和90度的角度,分为简单立方晶胞、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
2. 正交晶胞:具有三个不相等的边长和90度的角度,分为基本正交晶胞和体心正交晶胞。
3. 单斜晶胞:具有两个相等的边长和90度的角度,一个不等的边长和不等的角度,分为基本单斜晶胞和简单单斜晶胞。
4. 正交二斜晶胞:具有三个不相等的边长和不等的角度,分为基本正交二斜晶胞和简单正交二斜晶胞。
5. 六方晶胞:具有三个相等的边长和120度的角度,一共有四种晶胞形式。
6. 四方晶胞:具有两个相等的边长和90度的角度,一个不等的边长和不等的角度,常见的晶胞形式有两种。
7. 三斜晶胞:具有三个不相等的边长和不等的角度,其中一种形式被称为"菱房晶胞"。
(完整版)常见晶胞模型
氯化钠晶体(1)NaCl晶胞中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Na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l-配位数)为6个(2)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_个;占有的Cl-4个。
(3)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CsCl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l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1)CsCl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Cs+配位数)为8个Cs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l-配位数)为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l- 1个。
CaF2晶体(1))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2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为8个CaF2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占有的F-8个。
ZnS晶体:(1)1个ZnS晶胞中,有4个S2-,有4个Zn2+。
(2)Zn2+的配位数为4个,S2-的配位数为 4个。
Si O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分位置注释(1)金刚石晶体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 式结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
键角109°28’b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c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1:2 (2)Si 晶体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
几种常见的晶体模型ppt课件
空间利用率74%
又称为A2型或钾型,典型代表 Na、K、Fe,配位数为 8,空
间利用率68%
又称为A3型或镁型,典型代表 Mg、Zn、Ti,配位数为 12,
空间利用率74% 20
14
Ⅲ.六方最密堆积
第一种: 将第三层球对准第一层的球A Nhomakorabea12
B
6
3
54
A
B
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周期,
A
即 AB AB 堆积方式,形成
六方堆积。
配位数 12 ( 同层 6,上下层各 3 ) 15
16
Ⅳ: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方 式,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 2 ,4,6 位,不同于 AB 两 层的位置,这是 C 层。
8
三维空间堆积方式
Ⅰ. 简单立方堆积
9
10
Ⅱ. 体心立方堆积
11
12
密置层的堆积方式 第一层 :
13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 1,3,5 位。 ( 或对准 2,4,6 位,其情形是一样的 )
12
6
3
54
12
6
3
54
,
AB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以有两 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12
6
3
54
12
6
3
54
12
6
3
54
17
第四层再排 A,于是形成
ABC ABC 三层一个周期。
A
这种堆积方式可划分出面心
立方晶胞。
C
B
12
高中化学 常见晶胞模型
离子晶体氯化钠晶体(1)NaCl 晶胞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即Na +配位数)为6个 NaCl 晶胞每个Cl -等距离且最近的Na +(即Cl -配位数)为6个 (2)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 +4_个;占有的Cl -4个。
(3)在该晶体中每个Na + 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共有12个;与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正八面体CsCl 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l 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 (1) CsCl 晶胞中每个Cs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即Cs +配位数) 为8个CsCl 晶胞中每个Cl -等距离且最近的Cs +(即Cl -配位数) 为8个 ,这几个Cs +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
(2)在每个Cs +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 +有6个 这几个Cs +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 1个;占有的Cl - 1个。
CaF 2晶体(1)) Ca 2+立方最密堆积,F -填充在全部 四面体空隙中。
(2)CaF 2晶胞中每个Ca 2+等距离且最近的F -(即Ca 2+配位数)为8个CaF 2晶胞中每个F -等距离且最近的Ca 2+(即F -配位数)为4个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 2+4个;占有的F -8个。
ZnS 晶体:(1)1个ZnS 晶胞中,有4个S 2-,有4个Zn 2+。
(2)Zn 2+的配位数为4个,S 2-的配位数为 4个。
原子晶体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1)金刚石晶体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式结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
键角109°28’b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c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1:2Si O(2)Si 晶体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
高中化学常见晶体模型及晶胞计算
小结:高考常见题型 (一) 晶胞中微粒个数的计算, 求化学式
(二) 确定配位数
(三) 晶体的密度及微粒间距离 的计算
练习
-的距离为 a cm,该晶体密度为
(1)设NaCl晶胞的边长为acm,则
示晶为胞中Na+和Cl-的最近距离(( 即小)立
方体的边长)为 a/2 cm,则晶胞中 同种离子的最近距离为 a/2 cm。
思考:NaCl、CsCl同属AB型离子晶体, NaCl晶体中 Na+的配位数与CsCl晶体中Cs+的配位数是否相等?
CaF2的晶体结构
(1)每个Ca2+周围等距且 紧邻的F-有 8 个, Ca2+配 位数为 8 。
(2)每个F-周围等距且紧 邻的Ca2+有 4 个, F-配位 数为 4 。
FCa2+
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对比
堆积模型
采纳这种堆积 的典型代表
空间利用率
配位数
简单立方
Po(钋)
52%
6
体心立方 (钾型)
K、Na、Fe
68%
8
六方最密 (镁型)
Mg、Zn、Ti
74%
12
面心立方最密 (铜型)
Cu, Ag, Au
74%
12
晶胞
原子晶体
金刚石
该晶胞实际分摊到的碳原子数为 (4 + 6 ×1/2 + 8 ×1/8) = 8个。
(3)每个晶胞中含 4 个Ca2+、含 8 个F-, Ca2+和 F-的个数比是 1︰2 。
3、金属晶体:
①简单立方堆积 唯一金属——钋 简单立方堆积的配位数 =6
每个晶胞含 1 个原子
球半径为r 正方体边长为a r=a/2
几种常见的晶体模型
探索世界上几种常见的晶体模型,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以及在自然界和工业 中的应用。
晶体的基本结构
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有序排列而成的固体,拥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它们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和透明 度。
点阵模型
点阵模型是描述晶体结构的一种方式,通过将原子或离子视为均匀分布的点 来表示晶体的结构。它用于解释周期性结构和晶体缺陷。
NaCl型晶体
NaCl型晶体是一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由正负离子按照体心立方排列而成。它具有高熔点、脆性和良好的 电导性。
锌伯氏体晶体
锌伯氏体晶体是由锌原子构成的金属晶体,具有紧密堆积的结构方晶体
面心立方晶体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原子位于正八面体的每个面心上。 它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可塑性。
立方氧化物型晶体
立方氧化物型晶体是一类由氧化物组成的晶体,通常具有高硬度、抗磨损和 高熔点。它们在电子、陶瓷和光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金红石型晶体
金红石型晶体是一种复杂的氧化物晶体,具有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它们在宝石和电子器件中常被用作材料。
花岗岩型晶体
花岗岩型晶体是一种以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的岩石。它们在建筑和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多样 的颜色和纹理。
高中化学晶胞类型与堆积方式
高中化学晶胞类型与堆积方式
晶胞类型与堆积方式是描述晶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晶胞是指最小重复单元,在晶体中完整重复出现的一组原子、离子或分子所构成的几何单元。
堆积方式是指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分为紧密堆积和面心堆积。
晶胞类型:
1. 简单立方晶胞
2. 体心立方晶胞
3. 面心立方晶胞
4. 六方晶系晶胞
堆积方式:
1. 紧密堆积
2. 面心堆积
其中,紧密堆积是指晶体中离子或原子排列较为紧密的一种结构,分为ABAB
型和ABCABC型两种。
在ABAB型紧密堆积结构中,两种不同大小的离子或原子交替堆积,因此也称为交替堆积。
ABCABC型紧密堆积结构中,三种不同大小的离子或原子轮流堆积,也称为轮流堆积。
而面心堆积是指晶体中近邻原子间距离最小的一种结构,它是在紧密堆积的基础上将每个原子的四面体空间充满了。
因此,在面心堆积中每个晶胞有四个面处于最密堆积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晶体
氯化钠晶体
(1)NaCl 晶胞每个Na +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即Na +
配位数)为6个 NaCl 晶胞每个Cl -等距离且最近的Na +(即Cl -配位数)为6个 (2)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 +
4_个;
占有的Cl -4个。
(3)在该晶体中每个Na + 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
共有12个;
与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正八面体
CsCl 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l 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 (1) CsCl 晶胞中每个Cs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即Cs +配位数) 为8个
CsCl 晶胞中每个Cl -等距离且最近的Cs +
(即Cl -配位数) 为8个 ,这几个Cs +
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
(2)在每个Cs +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 +有6个 这几个Cs +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 1个;占有的Cl - 1个。
CaF 2晶体
(1)) Ca 2+立方最密堆积,F -填充在全部 四面体空隙中。
(2)CaF 2晶胞中每个Ca 2+等距离且最近的F -(即Ca 2+配位数)
为8个
CaF 2晶胞中每个F -等距离且最近的Ca 2+(即F -配位数)为4个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 2+4个;
占有的F -8个。
ZnS 晶体:
(1)1个ZnS 晶胞中,有4个S 2-,有4个Zn 2+。
(2)Zn 2+的配位数为4个,S 2-的配位数为 4个。
原子晶体
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
(1)金刚石晶体
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
面(实际为椅式结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
键角109°28’
b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
c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1:2
Si O
(2)Si 晶体
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
将金刚石晶胞中的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子,健长稍长些便可得到晶体硅的晶胞。
(3)某些非金属化合物【SiO 2、SiC (金刚砂)、BN (氮化硼)、Si 3N 4等】
例如SiC 将金刚石晶胞中的一个C 原子周围与之连接的4个C 原子全部换成
Si 原子,
键长稍长些便可得到SiC 的晶胞。
(其中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为Si 原子,4个互
不相邻的立方体体心的为C 原子,反之亦可)
a 、每个SiC 晶胞中含有 4 个硅原子,含有 4 个碳原子
b 、1mol SiC 晶体中有4 mol Si —C 共价键
(4)SiO 2 晶体:在晶体硅的晶胞中,在每2个Si 之间插入1个
O 原子,便可得到SiO 2晶胞。
a 、每个硅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与它周围的4个氧原子所形成
的空间
结构为__正四面体_型,SiO 2晶体中最小的环为 12 元环 b 、每个Si 原子被 12 个十二元环共用,每个O 原子被 6 个 十二元环共用
c 、每个SiO 2晶胞中含有 8 个Si 原子,含有 16 个O 原子
d 、1mol Si O 2晶体中有 4 mol 共价键
(5)晶体硼
已知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B 原子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20个等边三
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各有一个B 原子。
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
可知此结构单元是由__12_个B 原子构成,其中B —B 键间的夹角是__60°__。
假设将晶体硼结构单元中每个顶角均削去,余下部分的结构与C 60相同, 则C 60由_12_个正五边形和_20个正六边形构成。
分子晶体
1、CO 2晶体
以CO 2为例:如右图为干冰晶体的晶胞,立方体的 面心 和 顶点 各 有一个CO 2分子,因此,每个晶胞中有 4 个CO 2分子。
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 2分子距离最接近且相等的CO 2分子有 12 个。
象这种在分子晶体中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以一个分子为中心,其周围通常可以有12个紧邻的分子的特征称为 分子密堆积 。
(若将CO 2分子换成O 2、I 2或C 60等分子,干冰的晶体结构就变成了O 2、I 2或C 60的晶体结构。
)
C 60晶胞 I 2单质
2、水分子:冰中1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
所以1 mol 水拥有的氢键数目为2N A
3、白磷晶体:分子式为P 4, 124g 白磷形成的P---P 键数目是6 N A
金属晶体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堆积模型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A
3
)
(A
1
典型代表Po Na K Fe Mg Zn Ti Cu Ag Au
空间利用率52% 68% 74% 74%
配位数 6 8 12 12
晶胞
C12K C8K 混合型晶体
1、石墨晶体
①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是以范德华力结合,同一层内
C原子与C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成平面网状,每一层碳原子排列
成六边形,则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
未成对电子形成大π 键。
②石墨晶体中C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是2:3 。
其中每个正六边形
占有的 C原子数平均为 2 个。
2、石墨的层状结构如下图2所示,图中7个六元环实际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14 ,若该层状结构
可由很多个平行四边形无隙并置得到,每个平行四边形实际占有2个碳原子,请在图中画出一个这
样的平行四边形。
3、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蓝色的C24K、灰色的C48K、C60K等。
有一种青铜色的C x K中K原
子(用o表示)的分布如图3所示,则x= 8 ;另有一种石墨化合物C32K,其中K原子的分布也类
似图的正六边形,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上右图中正六边形边长的 2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