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形成其意义论文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思想论文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思想摘要:在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地探索。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的形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理论成果为主要标志的奠基阶段;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主要标志的开始阶段;以《神圣家族》为主要标志的发展阶段;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标志的完成阶段。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思想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恩格斯发表于1883 年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写于1880 年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主要分为奠基、开始、发展和完成四个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奠基阶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2年10月,马克思受聘出任《莱茵报》主编。
《莱茵报》的实践活动,使马克思有机会从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入到现实社会中,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具体的国家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如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书报检查令问题、林木盗窃法问题、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问题等,使马克思看到普鲁士国家解决的每一个实际问题,考虑的都不是国家的理性,而是富人的利益。
1842 年4 月发表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马克思就旗帜鲜明地捍卫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猛烈抨击普鲁士国家和法律制度。
在1843年1月《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指出,莫赛尔地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而当权者确矢口否认农民的贫困状况与政府的管理有关。
他说:“在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很容易走入歧途,即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
但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私人和个别政权代表着的行动,而且就像呼吸一样不以他们为转移。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1.就唯物史观来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成为了唯物主义医院论,克服了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物主义这栋大厦的上层,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领域中驱逐了出去。
2.就政治经济学来说,唯物史观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基础,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德意志意识形态》得以系统的阐述唯物史观,离不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唯物史观的形成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地阐述的唯物史观,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思想成果。
3.就科学社会主义来说,唯物史观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得阶级斗争不断激化,社会革命不可避免。
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同空想社会主义,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念,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理解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从而为人们对历史过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使人们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有利于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历史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方向。
在当代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当下社会的问题,更好地谋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指导当代社会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启示。
在当今社会,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如全球化、科技变革、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解决。
历史唯物主义提倡以发展为主题,认为经济基础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为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迎接挑战,创造未来。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人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引领人们正确看待历史和未来、指导当代社会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财富,不断深化对其原理的认识,运用其方法指导和推动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将继续激励人们勇往直前,探索未来的道路。
论述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论述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1.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2.强调实践的重要性3.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地位三、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1.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根源2.分析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动机3.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四、唯物史观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意义1.指导社会发展进程2.促进人类文明进步3.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它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研究历史和指导现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1.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其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支配着社会历史的进程。
通过唯物史观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2.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改变世界的动力。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关注社会实践的影响,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3.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地位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三、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1.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根源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历史事件背后社会根源的挖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2.分析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动机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因此,在研究历史人物时,我们要关注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其思想和行为动机。
3.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唯物史观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角度去阐述历史事件的发展,以揭示历史规律。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
4
《东南学术》 2013 年第 2 期 : “时间差” 。这是 《两种诠释路径 》 。“结构论 ” 第一个原因 一文提出的 以新旧哲学教科 书为基础, 指的是教科书中各种范畴之间的结构 ,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实践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是以 为主的马恩早期著作中的实践概念和主 等结构关系等 体性概念为内容。为什么会形成这两种理论呢? 这是因为我国学界接受这些理论的时间有差 。“结构论” , 我国学界接受得早。 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是其“母本 ” 别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传入我国的时间为早; 而以 为主的马恩早期的著作传入我国的时间较 , “结构论 ” 。 ( 以上参见《哲学原 晚。当这些著作传入我国时 已经成为“先入为主的定势 ” , 《理论探讨》 2012 年第 3 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理》 “两个背景” 。《当前学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个原因: 关于 的说法 研 :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还存在很多缺点 , 指出 研究者受以往专 究综述》 业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影响……都仅是从一个角度探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而没有真 正从整体高度思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问题 。这造成当前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 ( 见《马 理的认识存在简单化现象, 尚缺少广为信服的真正体现整体性原则要求的研究结果 。 2010 年第 8 期) 这里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的问题 , 克思主义研究》 也非常适用 特别是曾 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解的情况。因为研究者受以往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影响, 。 受到西方哲学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关 (二 ) “两种诠释路径” “结构” 自身的特点及其 矛盾。是什么原因引起要对唯物史观进行 诠释呢? 这是因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现的新的问题需要理论说明 。在社会实践新问题 面前, 以上两种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无能为力了 , 于是需要对唯物史观进行诠释。 请注意, 这里 “推广 ” 的唯物史观是我们已知的辩证唯物主义 出来的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 之中的 你诠释出的唯 一个部分。这样的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呢 ? 还不是。 既然不是, ? 。 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了吗 仍然不是 “两种诠释路径” 各有其特点, 用这一特点去诠释唯物史观, 结果怎么样呢? 造成“结构 ” 《两种诠释路径》 : “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矛盾。正如 一文分析的那样 一经产生, 便在一个较长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论诠释也如此 。实践是敞开的, 的时间里保持下来。社会结构如此, 处在不断变化中。社会发展如此,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诠释也如此。 中国社会改革开 放以来出现了大量新问题, 需要理论给出切中实际的分析说明。 由结构论出发所做的阐释一 , 方面不那么给力 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学、 社会学、 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使用的概念工具和取得的 ‘结构’ 在这里发生矛盾, 它是当代发展和理论‘结构 ’ 理论成果难以进入其话语系统。实践和 ” 的矛盾。 (三 ) “两种诠释路径” 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 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缺乏历史感。唯物史观的制定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不是从辩证唯物 “推广” 而来的。这就是说, 在现在对唯物史观内容形成的理解有两种思维方式: 一种是 主义 ; “推广 ” 从制定的历史过程中去把握 一种是从某种理论 产生出来。 以上是我们说的唯物史观 “两种诠释路径” : 实践论和结构论。在思维方式上, 属于后者。 的 怎样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内容的形成呢 ? 这应该按着马克思的说法去做。在我们熟悉的 1859 年 《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 中, 马克思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为什么会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 研究这样的理论呢? 是 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2014141130 朱敏敏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马克思探索唯物史观始于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展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则宣告唯物史观的形成。
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创作完成,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进程的开始。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即“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和“政治国家是私有财产的已经得到实现的本质”。
此时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结构和性质仍缺乏系统了解,仍基于人的本质来理解市民社会和财产关系,虽然“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算不上唯物史观的观点,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却是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因而,这两个命题的提出真正标志唯物史观的开始形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自我异化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开始构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框架,但未提及“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概念,只是把这种新的理论称为“关于人的科学”。
《手稿》是马克思在完成思想转变过程中,系统阐述无产阶级理论学说的第一次尝试。
马克思深入地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述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手稿》中最重要的是异化劳动理论,这是马克思把哲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所获得的重大成果。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
即,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第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
首先,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其次,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最后,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一系列矛盾的解决。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根本,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的变革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
只有深入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径,推动社会的进步。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取代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不存在超自然的神灵和命运的支配。
它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际的改造世界来认识世界。
唯物史观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为我们认识真理、分析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它强调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它强调实践要与理论相结合,只有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才能取得真知灼见。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只有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人的价值要体现在为社会做出贡献中。
它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个人追求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只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它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包括对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动力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历史的构成要素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逻辑。
其意义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都是由这一矛盾的解决演变而来的。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分析当前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其次,唯物史观强调了人的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人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人类历史的演进不是任由命运的摆布,而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斗争来改变社会、改变历史。
这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唯物史观强调了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和其他上层建筑的性质。
唯物史观的发现告诉我们,要推动社会发展,就要从经济基础这个根本层面下手,通过改变经济制度来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
最后,唯物史观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无阶级、无私有制和高度发达的社会。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过程,虽然在实践中会存在挫折和曲折,但最终的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总之,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对我们深入了解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历史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唯物史观的科学发现和理论指导为人们透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未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社会进步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应用唯物史观,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试论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试论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摘要】:唯物史观实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哲学的有机结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就唯物史观的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为逻辑主线。
此外唯物史观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方法论,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与自然;社会基本矛盾;方法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深化,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
人类历史进程中历史观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唯心主义的神学历史观;第二,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性论、人道主义的历史观;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神学历史观实质是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
然而第二种历史观反对用”神意”、”天道”解释历史,主张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寻找社会变迁、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把理性即人们对自己本性的理解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不同与前两种历史观,马恩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扬弃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哲学,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阐述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
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经典性的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在历史观中居于主导地位,制约着历史观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这个问题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客观标准。
唯心史观把社会意识看成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所谓“自然历史过程”是指它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自己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2、社会存在和杜会意识
(1)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即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心理、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
(2)关系
1.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现实意义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存在所要求的;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有效地抵制腐朽的、落后的思想的侵蚀、毒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摘要: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个过程。
大致经历了抛弃唯心史观、探索新历史观、形成唯物史观三个阶段。
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承认历史、联系历史、继承历史。
关键词:唯物史观;形成;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他们肯定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肯定了它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虽然当今世界形势日趋复杂,但唯物史观依靠自身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仍然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
为突出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为坚定我们捍卫唯物史观的信念,本文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内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一切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代,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引起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此外唯物史观还有丰富的阶级、国家和革命理论。
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它是一种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
但是这相对立的历史观并不是同时产生的,事实上唯心史观产生在先,唯物史观产生在后。
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唯心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主导认识方法,直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才创立了唯物史观。
从此,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开始分庭抗礼,不再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
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在历史领域表现为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二、唯物史观的形成1.抛弃唯心史观1841年9月—12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编辑。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一整块钢”,具有深远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有了完备的形态。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一、社会是个有机体,唯物史观所讲的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包括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和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两类。
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决定着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又能对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这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各种要素的机械结合,也不是历史事件的无序堆积,而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是活动着的和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与动物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自觉的活动,动物活动是本能支配的活动;第二,人类劳动创造并使用一定的手段,动物活动则是直接以自己的身体作用于自然;第三,人类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动物活动则局限于适应对自身生存有直接意义的那部分自然;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有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美的尺度,动物活动只有一个本能的尺度。
在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它的关键在于劳动。
因为人类社会的产生,世界上才出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想想看,历史上那些大事件,咱们常常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
这句话就很有意思。
历史不是某个君主或者某个英雄单打独斗的结果,而是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只有每个队员都使出全力,才能赢得胜利。
唯物史观强调的就是这个“大团队”的概念。
大家伙儿都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缺一不可。
好比一桌子的菜,光有大鱼大肉不行,得有米饭、青菜,才能真正丰盛。
唯物史观也教会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这就像做菜,不能只看一种调料,得综合考虑各种味道的搭配。
历史发展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事情往往不是简单的黑与白。
比如说,某个国家的兴衰,背后可能有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
这种复杂性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是一本小说,唯物史观就是那把打开故事情节的钥匙,让你看到更多层次的内容。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唯物史观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
你看,咱们平常讨论一些社会现象,比如收入差距、环境保护等等,其实都是在用唯物史观的思维来分析问题。
人们总是习惯于追求一些高大上的理论,其实回过头来看看,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都是唯物史观的体现。
比如,买个新手机,大家都在关注它的性能、价格,最后才决定买不买。
这个过程,不就是在不断地分析现实吗?讲到这里,不能不提唯物史观对我们未来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得挖掘背后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大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唯物史观提醒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所以说,唯物史观不仅是看历史的工具,还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
它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当下,思考未来。
大家可能会问,那唯物史观到底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理性地做决定。
比如,想创业的人,首先得了解市场需求、资源分配,才能少走弯路。
这就像种菜,得先了解土壤和气候,再决定种什么。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摘要: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个过程。
大致经历了抛弃唯心史观、探索新历史观、形成唯物史观三个阶段。
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承认历史、联系历史、继承历史。
关键词:唯物史观;形成;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他们肯定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肯定了它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虽然当今世界形势日趋复杂,但唯物史观依靠自身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仍然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
为突出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为坚定我们捍卫唯物史观的信念,本文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一切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代,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引起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此外唯物史观还有丰富的阶级、国家和革命理论。
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
唯物史观形成的意义
唯物史观形成的意义唯物史观的形成,那可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件超级了不起的事儿呢。
就好像在一片混沌黑暗的知识海洋里,突然点亮了一盏超级明亮的灯塔。
以前人们看历史啊,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很多时候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比如说哪个皇帝很残暴啦,哪个朝代突然就兴盛或者衰败了。
可是为啥会这样呢?大家也说不太清楚。
就好比一个人看到一棵大树突然倒了,只知道哎呀,树倒了,却不明白树为啥倒。
是被虫子蛀空了根基呢,还是被大风连根拔起的呢?这时候唯物史观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侦探,开始从树根处寻找真相,从土壤的养分、树根的健康状况、周围的环境等多方面去分析这棵树倒下的真正原因。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不是靠什么神秘力量或者少数英雄人物就能完全左右的。
这就像一场超级宏大的足球比赛,不是只靠一两个超级球星就能赢的。
整个球队里的每一个球员,从守门员到前锋,从教练到后勤人员,都在这场比赛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个阶层,不管是农民在田地里辛苦耕种,还是工匠精心打造各种器具,又或者是商人在市场上进行贸易往来,他们都是推动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的一个个小齿轮。
如果缺了任何一个,这个大机器可能就会运转不畅呢。
唯物史观的形成还让我们明白,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不是像猜谜语一样毫无头绪。
就好比四季更替,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社会的发展也有类似的规律。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可不是瞎编乱造的。
这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矛盾运动下的必然结果。
这就像一个孩子从婴儿期慢慢长大,经过童年、少年、青年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
它还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人和事。
比如说我们看历史上的一些战争,不再仅仅是看谁胜谁败,谁是英雄谁是坏蛋。
而是去分析战争背后的经济利益、社会矛盾等深层次的原因。
就像两个人打架,我们不能只看谁把谁打倒了,而是要去探究为啥他们会打起来。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之于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之于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摘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探讨,而市民社会则是唯物史观得以产生的重要背景和前提。
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和完善。
市民社会对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发展规律,为唯物史观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市民社会的存在与唯物史观有着辩证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市民社会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市民社会、创立意义、产物、重要性、发展推动、启示、传播与发展、重要意义、现实基础、辩证关系1. 引言1.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他独有的思想体系,是他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由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人们的意志。
马克思把历史看作是由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变革推动的过程,他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张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历史现象。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仅关注历史的事实和事件,更注重历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他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科学研究和解释的。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他对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贡献,为后世的历史学者和社会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他的唯物史观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学思潮,也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石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为人们理解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当今世界变幻莫测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1.2 市民社会的概念市民社会是一个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概念,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市民社会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社会领域,其中包括了市民、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各种社会成员和机构。
唯物史观的哲学意义
唯物史观的哲学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也是物质的存在,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和作用。
唯物史观的哲学意义深远,不仅涉及哲学基础理论,而且直接联系到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唯物史观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试图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史观的本质就是应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社会和历史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规律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同时也受这些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唯物史观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人类世界的统一性和相互影响,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唯物史观与哲学思想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哲学家们的唯物主义思想,对世界本体、人类实践、历史发展等一系列哲学问题提出了新的解答。
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变化,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和作用,历史发展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
对于这些哲学问题,唯物史观提供了科学、系统、深刻的解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唯物史观与人类文明唯物史观的观点具有在哲学思想层面进行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的能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物质的存在,它们的发展受到物质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唯物史观的论述让人们认识到了历史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传统的繁荣衰败之间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深远影响,对人们认识历史、探究文化、造福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唯物史观凸显的是人类实践和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这一点现代人们的认识深刻体验。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唯物史观可以为个人和社会提供基础性的思考。
唯物史观的思想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发展良好的社会需要符合人的客观需要,不能仅仅受制于少数的阶层或者少数人的意志层面需求。
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研究论文
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研究论文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唯物史观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在唯物史观的研究方面,坚持发展唯物史观的论文,就成为了推进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路径。
一、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基础,也是唯物史观发展的重要方向。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决定作用,科学地分析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是深刻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体系。
因此,唯物史观的研究不能虚浮、空泛,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和多样性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同时,唯物史观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适应时代的特殊特点和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
在这方面,论文研究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它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唯物史观的性质和精髓,推动唯物史观的研究和发展。
二、坚持唯物史观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唯物史观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关键所在,也是唯物史观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唯物史观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取理论的检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指导性强调理论必须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具有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历史矛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的重要功能。
在这方面,唯物史观的研究必须注重实践的基础,基于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不断探索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更好地推动唯物史观理论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践应用。
同时,论文研究也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历史经验和理论启示,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三、坚持“扬弃并举”原则的唯物史观研究“扬弃并举”是唯物史观研究的核心思想,也是落实唯物史观发展策略的关键所在。
唯物史观的发展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既要继承和发扬唯物史观的优良传统和经验,也要超越和解决唯物史观在实践运用中出现的缺陷和局限。
唯物史观的意义范文
唯物史观的意义范文唯物史观是一种基本的哲学观点,强调社会和历史是由物质条件和物质变化所决定的。
它认为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唯物史观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唯物史观提供了一种认识历史发展的方法论,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历史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要借鉴历史,认识到社会发展没有捷径,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来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唯物史观还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警示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单一的方式去推动社会变革,而要综合各种因素,注意平衡和协调。
其次,唯物史观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和社会制度。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上的英雄和伟人的作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的,他们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不是超越历史规律作用的超人。
这一观点对于纠正盲目崇拜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非常重要。
同样,唯物史观还使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优劣。
它认为社会制度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步演变,没有一种绝对完美的社会制度,我们应当以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来评价社会制度的优劣。
第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和社会问题,强调发展的矛盾和斗争的作用。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演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推动社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最后,唯物史观还提供了一种对待未来的态度和方法。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无止境的,社会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
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启示和经验,指导我们合理地安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同时,唯物史观呼吁人们充满乐观精神,积极参与社会革命和变革,以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繁荣的方向发展。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发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强调了社会的物质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社会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基础,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的发展。
这种方法论意义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来分析社会,而是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去分析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强调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
这种方法论意义告诉我们,历史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只有通过对历史规律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这种方法论意义告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通过
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发展的方法,强调了社会的物质基础、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的重要性。
这种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摘要: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个过程。
大致经历了抛弃唯心史观、探索新历史观、形成唯物史观三个阶段。
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承认历史、联系历史、继承历史。
关键词:唯物史观;形成;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35-02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他们肯定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肯定了它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虽然当今世界形势日趋复杂,但唯物史观依靠自身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仍然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
为突出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为坚定我们捍卫唯物史观的信念,本文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一切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代,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引起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此外唯物史观还有丰富的阶级、国家和革命理论。
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它是一种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
但是这相对立的历史观并不是同时产生的,事实上唯心史观产生在先,唯物史观产生在后。
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唯心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主导认识方法,直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才创立了唯物史观。
从此,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开始分庭抗礼,不再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
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在历史领域表现为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二、唯物史观的形成
1.抛弃唯心史观
1841年9月—12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编辑。
该时期他基本上是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之所以用“基本上”一词是因为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仍是理性原则,但同时又开始对这一原则进行质疑。
这一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接触到许多物质利益问题,并且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起决定作用。
这引起了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仰的反思。
1843年5月—10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城,在此期
间著有“克罗茨纳赫笔记”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后者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观点,他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该著作可以视为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决裂的开始。
2.探索新历史观
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同时还在筹办另一个刊物即《德法年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宗教的社会根源,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1]其次,马克思还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第三,马克思还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
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理论出发点的,说明他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是又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
1844年4月—6月,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其主要研究成果是异化劳动理论。
该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石,从这一理论出发所进行的分析,对唯物史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首先,他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发展的基础。
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费尔巴哈强调人的受动性,而马克思强调人的能动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费尔巴哈强调人的自然性,而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
第三,他指出物质生产在构成
社会的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
第四,他指明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理论同实践的关系。
这都表明,马克思正在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
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
它是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一次总清算。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提出了一系列接近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首先,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但把生产劳动看做人的真正本质的展现,现实的劳动则是异化,而在《神圣家族》中则直接把物质生产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基础。
这里的物质生产不是理想中的生产,而是与它相对立的现实的生产。
其次,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关系中的主、次方面进行区分,从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关系,得出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虽然已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是还比较笼统,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论证的不再是市民社会这个整体同国家的对立,而是市民社会中的一部分即资产阶级同国家的一致。
这表明两位伟人正走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这一唯物史观原理。
3.形成唯物史观
1845年5月,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出来,这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
清了界限,同时为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1845年9月—1846年夏,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部著作对青年黑格尔派作了彻底的清算、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作了尖锐的批判,并在批判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该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唯物史观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它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
马克思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人类社会领域。
列宁评价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
”[2]旧唯物主义的代表是费尔巴哈,他是一位半截子唯物主义者。
即,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但在历史观上又陷入唯心主义泥潭,而马克思则在自然观与历史观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称为新唯物主义。
其次,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8世纪一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对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许多构想。
但这些构想只能被称为空想,这些学者只能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因为他们虽然预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不能说明这种必然性的原因;虽然预见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但却没有找到实现这一过渡的现实力量。
唯物史观的创立弥补了这两个不足。
首先,“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
[3]这弥补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第一个不足。
之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无产阶级建党理论,从而找到了实现过渡的现实力量。
这弥补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第二个不足。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