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做大自然的孩子》说课稿
(2024秋)科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二、探索(22分钟)么,作为地球上的“居民”,动植物和我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呢?举例说说。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哪些联系?建议学生用“……可以用来……”的句式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中及时记录。
3.提出问题: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人类的活动会对动植物产生哪些影响?4.小结:动植物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要爱护动植物、保护濒危动植物,为它们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园,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活动二:给小鸟建一个“家”1.提问:再过一段时间,冬天到了,天气会变冷,小鸟寻找食物也越来越难,我们可以怎么样帮助它们?2.学生思考回答。
3.出示图片:“小鸟之家”“小鸟餐厅”。
4.学习制作“小鸟餐厅”。
(1)介绍制作材料:剪刀、纸盒、绳子、S形金属挂钩。
(2)介绍制作步骤。
(微课、图片)(3)思考: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剪刀使用安全等)5.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制作。
6.作品展示,评价。
7.思考:小鸟的家应该放在哪儿?预设:安放在不易受人打扰的高处,提醒学生安放时要注意安全,可以请家长或教师协助完成。
8.提问:小鸟餐厅我们可以放哪些食物呢?什么时候给小鸟投放食物比较合适?为什么?预设:(1)玉米粒、米粒、稻谷(2)在天气严寒和缺乏食物的冬季才这样做,不能让小鸟形通过为小动物建一个家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利用微课、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制作的难度。
【教学反思】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已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等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来体会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种子发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大自然的孩子》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做大自然的孩子》选自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四章《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3.学习如何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培养环保意识。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天气的变化、四季的特点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大自然,增强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树立环保观念,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做出贡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然界的基本概念。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它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了解自然界对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校园里的植物为例,讲解它们是如何生长、变化的,以及它们与我们的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学生对天气变化、四季特点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例如: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学会记录和分析气象数据。
(3)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这是一个长期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行动,如植树、捡拾垃圾等,提高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授课教案
7.做大天然的孩子【教材简析】《做大天然的孩子》是《咱们的地球家乡》单元的最终一课,经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天然已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
本课经过探求活动将人与天然的联络聚焦到人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络上,体现出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人类要热爱大天然、关爱地球家乡,要与天然调和共生,维护大天然亦是维护咱们自己。
聚焦板块,经过“动物、植物和咱们都日子在地球家乡中,做大天然的孩子,会让咱们了解更多大天然的奥妙”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讨主题。
探求板块,第一个活动是“寻觅动植物和咱们的联络”,这个活动协助学生将人与天然的联络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络,并让学生在日子经验中自主发现咱们与动植物有着密切联络:动植物为咱们的衣、食、住、行供给必需的丰厚的资源,人类的生计和日子离不开天然界的动植物。
第二个活动“维护小动物”经过两个小实践(“给小鸟建一个家”和“做个‘小鸟餐厅’”),让学生在了解了动植物关于咱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呼吁人类关爱身边的小动物,不破坏它们的家乡、打扰它们的日子!研讨板块,经过“说说与咱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日子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络?”两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知道到动植物关于人类日子的重要性,警醒学生要关爱人类的好同伴——动植物,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动植物和咱们自己制造一个调和夸姣的家乡。
拓宽板块,让学生到户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络,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天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络:在天然家乡里,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之间相依相存,都是天然界的一部分。
【学情剖析】二年级的学生关于“动植物和咱们是有联络的”是有一定知道的,但关于具体到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络,学生答复起来是有困难的。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比如作引导,启发学生考虑。
关于制造小鸟的家或小鸟餐厅的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在选材和制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而在制造之前,从资料的选择到制造的步骤,教师都要给学生详尽的辅导,协助学生顺利完结。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说课稿一、说教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通过两个活动希望让学生更多地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教材从“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植物和我们是有联系的”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于具体到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学生回答起来是有困难的。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作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对于制作小鸟的家或小鸟餐厅的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在选材和制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制作之前,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的步骤,老师都要给学生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三、说教法和学法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
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探究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
【教学难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系密切的实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每组一份)、操作纸(每人一份)、奶盒、剪刀,绳子等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说课课件
板块三、探索 1.提出问题 (1)冬天的时候,气温下降,鸟儿很难找到食物,去年冬天,老师制作 了一个小鸟餐厅,装上鸟儿喜欢的食物,可是没有鸟儿来吃,你们能看 出来老师做的小鸟餐厅有什么问题吗?
(2).其实到了大自然能见到的动物和植物的样子还有很多呢! 课前你也在田野里做了一回“自然侦探家”看看谁的记录更丰富。 (3)。选取典型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投影汇报,表扬认真观察及时记 录的“自然侦探家”。(活动手册第7页)
一、说教材
《不同的季节》是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 地球家园》的第7课。本课通过两个活动希望让学生更多地亲近大自 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旨在引导学生开展 系列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本课主要从回顾本单元认识的地球家园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事 物入手,通过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能够简要举例 说出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的联系,并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并说出更多 植物、动物与人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 责任感。
做大自然的孩子
聚焦
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 地球家园中。亲近大自然,做大 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 大自然的奥秘。
探索 1.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
2.爱护小动物。
提示: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
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研讨
1.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 的动植物。我们能说出10个或10个以上不 同的动植物名称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动植物和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我们要爱护动植物。
设计意图:提出“动植物还和人类生活的哪些方面有联系”这个问题是 为了进一步完善动植物和我们人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 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人类要力所能及地保护动植物。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第7节《做大自然的孩子》,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而成为大自然的好朋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学会节约资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但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如一片翠绿的森林或一望无际的海洋,并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第二环节:新课呈现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例如,展示一张湖泊的图片,教师可以问:“这是一个湖泊,湖泊里有清澈的水,我们可以在湖边钓鱼、游泳,大家喜欢吗?”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湖泊对人类的作用,如提供饮用水、供养鱼类等。
第三环节:讲解新课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说:“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空气、水、食物等。
我们的食物来自于农田,农田需要阳光和雨水才能生长出庄稼。
同时,我们的家也是建在大自然中的,我们需要大自然提供的资源才能生活得更好。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植物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故事,如植物提供氧气给人类呼吸,而人类通过呼出的二氧化碳又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体验、探索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他们喜欢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此外,学生环保意识较弱,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特征,了解常见的动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种植、观察动植物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校园、实验室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显微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在大自然中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如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常见的动植物,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种植植物等。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优质教学设计
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通过两个活动,希望让学生更多的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教材从“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体。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同样生活在地球家园上的我们和动物、植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并认识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通过给小鸟建一个家和做个“小鸟餐厅”来尝试力所能及的保护动植物。
在研讨环节,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从具体的衣、食、住、行方面会用到动植物的认识,上升到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联系的。
拓展环节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的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植物和我们是有联系的”是有一定认识的。
对于具体到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学生回答起来是有困难的。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做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对于制作小鸟的家或小鸟餐厅的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在选材和制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制作之前,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的步骤,老师或家长都要给学生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能力目标: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为小动物建个家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与珍惜动植物、热爱大自然、关爱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7、 做大自然的孩子说课稿
做大自然的孩子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做大自然的孩子》。
一、说教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课题表明在地球家园上我们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本课研究的主题。
教材从“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主发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通过制作小鸟的家来尝试力所能及地保护动物。
在研讨环节,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拓展环节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 或者小鸟之家)。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活动感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四、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6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6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种种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本文以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游戏和探索为主线,穿插了对各种动植物的描述,涉及到了动物的捕食、植物的生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和识记课文中的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生物特性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生物特性的理解,如动物的捕食、植物的生长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动画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课文内容。
2.准备一些动植物的标本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课文原文,用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到大自然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识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感受大自然的规律和和谐。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规律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向往和热爱。
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观察、体验和探究来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规律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规律等。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大自然的规律。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放大镜等。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种子、花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大自然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构成。
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学校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学生可以利用望远镜、放大镜等工具,更加清楚地观察。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幼儿建立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定义和特点学习大自然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山水等2. 第二章:探索大自然学习观察大自然的技巧,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培养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3. 第三章:体验大自然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4. 第四章:保护大自然学习环保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5. 第五章:与大自然互动学习与大自然互动的技巧,如种植、饲养、保护生态环境等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大自然,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互动教学:组织户外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环保案例,让幼儿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 游戏教学: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与大自然互动的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调查幼儿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他们的环保意识。
4.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户外活动场地:用于组织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
2.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 环保宣传资料:用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 游戏教具:用于组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互动和合作。
第7课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1.认知基础《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第7课。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六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感知了地球家园的主要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太阳、月球的规律性变化和地球上的天气、季节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地球“居民”的影响。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开展系列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2.概念指向以科学探究视角看本课所指向的概念,从大概念到具体概念,由上至下依次是——跨学科概念:系统关联(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主要概念:地球系统(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具体概念:人与自然(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15.3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以工程实践视角看本课所指向的概念,从大概念到具体概念,由上至下依次是——跨学科概念:系统关联(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主要概念:工程设计(18.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作产品的活动);具体概念:缺陷改进(18.3工程设计考虑各种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3.教材结构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
通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初步感受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从而提出要“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的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探索。
通过寻找动植物和人类的联系,以及给小鸟建一个家、做个“小鸟餐厅”,引导学生感受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保护动植物的积极行为。
第三部分,研讨。
通过生活经验的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和人类衣食住行相关的动植物,并认识这些动植物和人类的更为复杂的联系。
第四部分,拓展。
引导学生通过户外观察,来理解动植物作为基本的自然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或者小鸟之家)。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课旨在让二年级的学生了解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知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季节等,并了解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较浅显。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认识季节的变化,知道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知常见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携带观察自然现象的记录本,准备好户外观察。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现象的图片,如晴天、雨天、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什么自然现象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现象。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现象的短视频,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花等。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自然现象美吗?为什么?”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现象。
小学科学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做大自然的孩子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学习科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个科学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大自然的神奇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 导入活动: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自然的真实和神奇之处,并能够描述几个常见的自然现象。
3. 过程展示: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例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彩虹的出现等。
4. 实践环节:请学生组队设计一项小实验,通过探究云朵形成的原理,进一步加深对大自然神奇性质的理解。
第二节:小生命的孕育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小生命的孕育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和模拟,让学生对生命的奇妙产生兴趣和爱护之心。
1. 导入活动:通过观察昆虫孵化的视频或图片,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生命的孕育过程,并了解生命保护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请学生观察、研究并记录植物或昆虫的孵化过程,引导他们体会生命的神奇和珍贵,并鼓励他们去保护生命。
4. 思考拓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初步的探究。
第三节:大自然的资源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1. 导入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资源。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大自然的资源,并能够描述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3. 知识探究:学生分组深入研究大自然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唤起学生对资源的重视和珍惜之心。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七节《做大自然的孩子》的内容,主要介绍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b. 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c.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
b. 能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愿。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b.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大自然的整体认识较为模糊。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2. 学习新课a.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例如花朵、树木、小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学生观察后,教师依次询问学生对每个物体的认识和感受,例如:“这是什么植物?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它吗?”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有很多种类,它们形态各异,各有特点。
3. 激发情感a. 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例如森林、湖泊、雪山等,并让学生欣赏。
b.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例如:“我喜欢森林,因为那里有很多树木和小动物,非常美丽。
”c.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并解释原因。
4. 培养意识a. 教师通过故事、视频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森林砍伐、动物灭绝等,让学生了解环境破坏的后果。
b.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请举例说明。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3一. 教材分析《做大自然的孩子》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三课,内容主要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自然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
2.难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原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素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自然现象?”,让学生回忆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的三态变化、天气与气候、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现象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观察天气与气候的变化,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
学生将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1. 知识目标:- 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 知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的态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4. 教学重点:- 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教学难点:- 理解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7.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画笔等学习工具。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大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3. 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4.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学习阶段,他们热爱大自然,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尚浅,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此外,他们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做大自然的孩子》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做大自然的孩子》。
一、说教材
《做大自然的孩子》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课题表明在地球家园上我们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本课研究的主题。
教材从“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主发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通过制作小鸟的家来尝试力所能及地保护动物。
在研讨环节,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拓展环节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或者小鸟之家)。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活动感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
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前面的学习都是围绕我们的地球家园展开的,我们学习了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太阳、月相、天气、四季。
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家
园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大自然。
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是我们的同伴。
2.我们在大自然中的同伴——动植物和我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意图:直抒胸臆地导入,不仅小结了前面几课的内容,奠定了本课作为本单元总结课的地位,同时也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课研究的主题是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活动
1.为了帮助同学们全面细致地思考我们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请你们小组讨论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并记录在发给每个组的记录表上。
老师先给大家各举一个例子,比如棉花可以拿来做衣服,西瓜可以被我们食用,树木可以拿来盖房子,橡胶可以拿来做轮胎。
2.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记录表,记录表中需填写10种以上的动植物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表。
与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
衣
食
住
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动植物和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以分类记录的方式记录小组讨论的成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讨论时目标更加明确,讨论更加高效,而且也使后期的全班交流更加有序和全面。
(三)、总结与反思
1.学生完成记录表后,请小组代表展示小组记录并和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中进行记录。
2.刚刚大家对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动植物的联系交流得非常全面。
除了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动植物有所联系,动植物还和人类生活的哪些方面有联系呢?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动植物和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要爱护动植物。
设计意图:提出“动植物还和人类生活的哪些方面有联系”这个问题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动植物和我们人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人类要力所能及地保护动植物。
(四)、拓展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开展一个爱护小鸟的活动,每个组制作一个“小鸟餐厅”挂到我们的校园里。
2.教师微视频展示制作的材料和步骤。
3.学生制作“小鸟餐厅”。
4.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找合适的地方摆放“小鸟餐厅”。
设计意图:制作“小鸟餐厅”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力所能及地保护和爱护小动物,让学生了解即使自己年龄小,但还是可以做许多保护动植物的事情,让保护动植物的意识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5.课后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并填写活动手册。
六、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做大自然的孩子》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