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 古诗文阅读 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 人教版
二轮文言文翻译文中的句子2011.03.12(1)
![二轮文言文翻译文中的句子2011.03.12(1)](https://img.taocdn.com/s3/m/7877dbd6b9f3f90f76c61b7f.png)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送只天鹅到楚国。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出了都城门,半路上那天鹅飞走了,只提着空笼子,编造了一套欺骗的话语,前去会见楚王说:“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齐王派我来送天鹅,在河上经过,不忍心天鹅的干渴,放出让它喝水,离开我飞走了。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我想要刺腹绞颈自杀而死,担心人家议论: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士人自己杀伤自己。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天鹅是长羽毛的东西,多有相像的,我想要买一只顶替它,这是不诚实而且欺骗了大王。
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王使不通。
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想要到别国逃亡,又伤心我们两位大王间的这次通使半途而废了。
所以前来认罪,向大王叩头,接受惩罚。
”楚王曰:“善。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楚王说:“好。
齐王有像这样忠信的贤士啊!”优厚地赏赐了淳于髡,赏赐的钱财比有天鹅进献还加一倍。
一、一、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
汉文帝曾经患了痈疽,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
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
”文帝心里有疙瘩,从容地问邓通道:“天下哪个最爱我呢?”邓通说:“应当没有人比得上太子。
”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
太子齰痈而色难之。
太子进来探问病情,文帝让他吸吮病毒,太子吸吮病毒但面有难色。
已而闻通尝为上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
后来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吸吮病毒,内心感到惭愧,从此怨恨邓通了。
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
等到文帝逝世,景帝登上皇位,邓通免官了,在家闲居。
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
过了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
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颇有这种情况,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好几万。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d08484b0717fd5360cdc51.png)
专项训练十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013·昆明一中月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屈原《离骚》)(2)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替余以蕙纟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2),,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五月人倍忙。
夜南风起,。
(白居易《观刈麦》)(2),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诗经·氓》)(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
(庄周《逍遥游》)(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千呼万唤始出,。
(白居易《琵琶行》)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或师焉,或不焉,小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3)其西南诸峰,,,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 (4),佳木秀而繁阴。
2022新高考语文新教材二轮复习突破练13 文言文翻译题
![2022新高考语文新教材二轮复习突破练13 文言文翻译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35cfcd67ec102de3bd8967.png)
任务突破练13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38796533186bceb19e8bbc2.png)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十三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知识梳理理解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
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
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
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
例如:⑴(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
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在这段文字中,"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是什么意思呢?"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
"差"是个多音词,这里该怎么理解?"州中"既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
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
"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
"相留",自然不是互相挽留,而是挽留何子平。
于是全句该理解为:在州中任职有少许奉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
"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梳理及参考译文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梳理及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c1b1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8.png)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梳理及参考译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
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
法曰:“用众进止。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
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
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然。
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
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
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
”太宗曰:“然。
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红色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参考答案】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人教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a2daa6caaedd3383c4d3ec.png)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人教版---炳辉书店---(测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昔秦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
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与力之盛,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今行数千里,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
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
蹇叔送师于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
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殽。
”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
”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
臣老矣,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
”师过周而东。
郑贾人弦高、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郑。
”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
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以璧,膳以十二牛。
”秦三帅..。
使人臣犒劳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
”还师去之。
当是时也,晋文公适薨,未葬。
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
”襄公许之。
先轸遏秦师于殽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
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
智不至则.不信。
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故不至之为害大矣。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绝.诸侯之地绝:穿过。
B.使人让.蹇叔曰让:延请C.道.遇秦师道:在路上 D.晋文公适.薨适:刚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其.重图之。
其.若是,孰能御之。
B.邃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C.智不至则.不信。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师之不反也.从此生。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秦穆公兵败原因的一组是()①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专题讲解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专题讲解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64a46f9e314332396893aa.png)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文翻译要求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句子,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
特殊句式和特殊用词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的关键是找准得分点。
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是能够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关键,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虚词中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复习时需要将上述两大类八个方面作为重点加以强化并学会在实际做题中灵活把握。
【例1】(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
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
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语文(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任务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翻译题)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语文(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任务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翻译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8f1c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f.png)
任务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翻译题)第一组(赋分48分用时40分钟)一、(2022·山东济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常扌从①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扌从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
”常扌从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扌从曰:“嘻!是已。
”常扌从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其敬老耶?”常扌从曰:“嘻!是已。
”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扌从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扌从曰:“嘻!是已。
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曾子有疾,曾元抱首,曾华②抱足,曾子曰:“吾无颜氏之才,何以告汝。
虽无能,君子务益。
夫华多实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
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巅;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饵也。
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魏公子牟东行,穰侯③送之,曰:“先生..将去冉之山东矣,独无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曰:“微.君言之,牟几忘语君。
君知夫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穰侯曰:“善!敬受明教。
”高尚尊贵,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虽智必质,然后辩之;虽能必让,然后为之。
故士虽聪明圣智,自守以愚;功被天下,自守以让;勇力距世,自守以怯;富有天下,自守以廉。
此所谓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者也。
(节选自《说苑·敬慎》,有删改)(chuāng):古达人,老子师事之。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教师用书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教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d9f8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4.png)
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译句信达雅,轻松得高分【考情调研】文言语句翻译中的关键点:一是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二是重要的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三是文言句式,即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四是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
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
孰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
”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
”钦若惊惧不敢辞。
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
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
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
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
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
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如许通和,即当遣使。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
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
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
二轮文言文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轮文言文翻译文中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cd707fcb941ea76e58fa04b9.png)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送只天鹅到楚国。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出了都城门,半路上那天鹅飞走了,只提着空笼子,编造了一套欺骗的话语,前去会见楚王说:“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齐王派我来送天鹅,在河上经过,不忍心天鹅的干渴,放出让它喝水,离开我飞走了。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我想要刺腹绞颈自杀而死,担心人家议论: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士人自己杀伤自己。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天鹅是长羽毛的东西,多有相像的,我想要买一只顶替它,这是不诚实而且欺骗了大王。
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王使不通。
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想要到别国逃亡,又伤心我们两位大王间的这次通使半途而废了。
所以前来认罪,向大王叩头,接受惩罚。
”楚王曰:“善。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楚王说:“好。
齐王有像这样忠信的贤士啊!”优厚地赏赐了淳于髡,赏赐的钱财比有天鹅进献还加一倍。
一、一、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
汉文帝曾经患了痈疽,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
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
”文帝心里有疙瘩,从容地问邓通道:“天下哪个最爱我呢?”邓通说:“应当没有人比得上太子。
”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
太子齰痈而色难之。
太子进来探问病情,文帝让他吸吮病毒,太子吸吮病毒但面有难色。
已而闻通尝为上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
后来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吸吮病毒,内心感到惭愧,从此怨恨邓通了。
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
等到文帝逝世,景帝登上皇位,邓通免官了,在家闲居。
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
过了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
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颇有这种情况,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好几万。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专题讲解 新人教版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专题讲解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4b939f01f69e314232943e.png)
2022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文翻译要求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句子,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
特殊句式和特殊用词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的关键是找准得分点。
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是能够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关键,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虚词中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复习时需要将上述两大类八个方面作为重点加以强化并学会在实际做题中灵活把握。
【例1】(2022·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
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
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特殊句式和用法)》同步训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特殊句式和用法)》同步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507e3b81c758f5f71f6753.png)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特殊句式和用法)》同步训练(含解析)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晋国苦盗。
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
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
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
”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
”遂共盗而残之。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
”(1)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穷书生欲食馒头,计无从得。
一日,见市肆有列而鬻者,辄大呼仆地。
主人惊问,曰:“吾畏馒头。
”主人曰:“安有是?”乃设馒头百枚,置空室中,闭之,伺于外,寂不闻声,穴壁窥之,则食过半矣,亟开门,诘其故。
曰:“吾今日见此,忽自不畏。
”主人知其诈,怒叱曰:“若尚有畏乎?”曰:“更畏腊茶两碗尔。
”(选自谢肇淛《五杂俎》)(1)一日,见市肆有列而鬻者,辄大呼仆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穴壁窥之,则食过半矣,亟开门,诘其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沔征侬徭,请可(侯可)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
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
”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
太子齰痈而色难之。
已而闻通尝为上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
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
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
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
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
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译文: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译文:三、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
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楚王曰:“善。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译文:四、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发《欧阳公事迹》译文:五、阅读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
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答:①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译文:②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译文:。
③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译文:④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译文:。
⑤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译文:⑥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译文:。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文帝曰:“善。
”乃止,不拜啬夫。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
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节选自《史记》)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答:①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
译文:。
②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译文:。
③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译文:。
④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译文:⑤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译文:。
⑥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译文: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
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
”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
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
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
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臣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
诸将乃不敢复言。
《史记•陈丞相世家》⑴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B.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
C.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
D.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⑵①事魏不容②得请骸骨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①事奉魏王不能容身②请求辞职B.①不同意事奉魏王②请求辞职C.①事奉魏王不能容身②请把我处死D.①不同意事奉魏王②请把我处死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人,魏太常贞之后。
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
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
文章典丽,既赡且速。
年未二十,名动衣冠。
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
邵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
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
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
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
帝命朝章,取定俄顷。
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
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
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
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
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
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
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
”(《北齐书·邢邵传》节选)答:①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译文:。
②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
译文:。
③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
译文:。
④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
译文:。
⑤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译文:。
⑥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
译文:九、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
父韶,彭城太守。
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
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
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
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
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
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
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
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入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
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
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
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
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帝不纳。
雄固谏忤诣,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以下两题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⑴①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②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A.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到哪里了B.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C.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D.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在哪里⑵①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②退人若坠诸川A.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②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B.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枯骨②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C.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②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D.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②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典型错例反馈题错误归因金手指号一、汉文帝曾经患了痈疽,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