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世界地图,您将清晰地看到:嘉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其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38.07万人,下辖南湖、秀洲两个区,平湖、海宁、桐乡三个市和嘉善、海盐两个县。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三分之二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15.3亿元,增长10.7%;财政总收入25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分别增长20.4%和20.6%;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38元,分别增长11.7%和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2%;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0.45%。此同时,嘉兴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列浙江省前列,市和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市)称号。嘉兴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也是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嘉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境内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以及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等一批著名景点,构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目前全市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嘉兴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广大创业者的投资热土。交通便捷,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等贯通境内,全市境内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居浙江省之冠,实现了嘉兴市到所辖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建设中的沪杭客运专线(高铁)将于2010年国庆前通车,届时到上海、杭州均不到20分钟。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东方大港”的深水良港——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417.58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呑吐量285.27万吨。嘉兴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拥用全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和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嘉兴发电厂。
嘉兴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好客,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来嘉兴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在这片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土地上,您将亲自感受和了解嘉兴辉煌的昨天、富有生机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嘉兴发展更是充满生机与
活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15.30亿元,增长10.7%;财政总收入252.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87亿元,分别增长20.4%和20.6%;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38元,分别增长11.7%和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2%;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0.45‰。
(一)全力推进保稳促调。一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我市经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要求,及时研究对策,强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结构调整的工作措施。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组织推动银企对接,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全市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64.4亿元,同比多增43亿元。强化用地保障,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全市新增宅基地复垦面积1万亩,盘活存量土地2.2万亩。大力实施“四个双百”和市区“百项百亿”工程,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6.69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571.3亿元,分别增长11.9%和15.4%。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6万个,增长4.6%,其中个体工商户增长11.1%。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取消和暂停征收9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减免涉企地方税费超过13亿元。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东方特钢、大晨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扎实推进,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6.2个和11.6个百分点。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服务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沃尔玛华东配送中心、汽车商贸园二期等基本建成,成功承办浙江山水旅游节,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61亿元,增长19.6%,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24.49亿元,增长12.5%,高出生产总值增速1.8个百分点。以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加值105.5亿元。
(二)强化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大科技投入,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亿元,增长26.1%。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大楼、中科院嘉兴中心一期和市科创中心三期等投入使用,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等项目正式落户,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1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5个、省区域名牌1个,授权专利3163件,其中发明专利73件,被列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