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世说新语》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志⼈⼩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
⼜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些名⼠的⾔⾏与轶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初⼀上册语⽂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原⽂ 《咏雪》 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
俄⽽雪骤,公欣然⽈:“⽩雪纷纷何所似?”兄⼦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笑乐。
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期⽇中,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元⽅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已去。
”友⼈便怒:“⾮⼈哉!与⼈期⾏,相委⽽去。
”元⽅⽈:“君与家君期⽇中,⽇中不⾄,则是⽆信;对⼦骂⽗,则是⽆礼。
”友⼈惭,下车引之,元⽅⼊门不顾。
【篇⼆】部编版初⼀上册语⽂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能⼒:积累⽂⾔实词,理解⽂义,背诵课⽂。
2、过程与⽅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内容,积累⽂⾔实词。
品析⽂中⼈物的语⾔,培养多⾓度分析问题的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童,关于他们的故事,⾄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罗⼗⼆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再向⼤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则《咏雪》。
⼆、探索新知 (⼀)朗读课⽂,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
(出⽰课件) 2、听课⽂录⾳,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及⽂意给课⽂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品读课⽂,研讨问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咏雪》【原文】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重点注释[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阅读探究】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答案]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案]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解析]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儿女”一词古义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答案]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

《世说新语》是 朝 组
织编写的,它是一部“ ”
小说集。《咏雪》出自“
”
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
“
”篇。
课堂活动 朗读 品评 练
习
通读课文
一、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 (zāi)
二、读出节奏,读出层次。 导学案二、1 提示:整体安稳、舒缓。
读出节奏,读出层次
(小组合作,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任务)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 子③折枝④,诸小儿竞⑤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各,众。 ③ 子:果实。④折枝:压弯了树枝。⑤竞:争逐⑥然:这样
舍:舍弃(放弃,不要,丢下)。 文中指“不再等”。
委:舍弃(抛弃,丢下 )
辨一辨
3.两个意思比较难以理解的词:
期:约定。如:不期而遇 相:文中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如 :相随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非人哉!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友人惭,下车引之。
三、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大仲马(法)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多个小孩 玩耍,看见路边的李子树结了很多果实,枝 条都被压弯了,许多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 只有王戎没有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去摘 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李子树长在 路边却有这么多果实,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取果实(品尝)的确是这样。
SUCCESS
任务:
1.关注红体字的含义,讲讲这个故事。 2.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
作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_二则:咏雪》课件

/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chā 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yì 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舒缓、轻快
咏雪
借助注解,疏通文意
儿女:子女,
内集:把家
这里泛指小辈,
里人聚集在 一起。
包括侄子侄女。 古今异义
文义:文章 的义理。
作品背景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 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集。 这本书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 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 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情势,较多地反应了当时 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言语》 篇和《方正》篇。
何所似:像什么 宾语前置
未若:不如, 不及
咏雪
借助注解,疏通文意
复述原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 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纭扬扬 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 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 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 来)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合作探究:谢太傅为什么“公欣然曰”?
雪景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美好的家庭氛围让谢太傅愉悦。
失谢 爽太 朗傅 率是 性一 的个 人儒 。雅
脱 俗 又
不
咏雪
谢道韫
合作探究:为什么文章结尾才交代人物身份? 为什么不直接交代她的身份,而是交代她的父亲和丈夫 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文本解读

《<世说新语>二则》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
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
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
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2.文题阐释在《咏雪》一文中,魏晋时的名门大族谢家的大家长谢安把子侄辈聚集起来,一起来谈论诗文,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试想我们现在的家庭,倘若一大家人聚集在一起,谈论的必是些家长里短,孩子的成绩,大人的工资,如此而已,然而,谢家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的问题是:大雪纷纷扬扬落下来像什么?魏晋人物尚清谈的高致,只此可见一斑。
至于子侄们的两个回答,有人认为“撒盐”喻好,有人认为“柳絮”喻好。
就连对谢太傅的“大笑乐”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所以“笑乐”,也有人认为谢太傅在“笑”前喻而“乐”后喻,还有些人认为谢太傅只是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不管谢太傅为何“笑乐”,但从《世说新语》的编撰者的态度来分析的话,后面又专门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想必觉得“柳絮”一喻更佳。
但不管这两个答案中哪个更佳,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件事和这些人本身的可爱,而不是非要去探索一个优劣。
我觉得魏晋人士的可爱,其实在《陈太丘与友期》这段文字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陈太丘之友塑造成一个不讲诚信又没有礼貌(虽然知错能改)的粗俗形象,但其实这位友人的形象并非那么不堪。
首先当友人看到7岁的小孩陈元方的时候,是用很有礼貌的词语在问他“尊君在不”,“尊君”是个敬辞,用在这么小的一个晚辈小孩身上,可见这位友人是懂礼貌的。
然后当友人听闻了陈太丘已经舍自己而去的时候,想必忘记了自己虽然来寻了陈太丘,但时间上已经过了,他想必也是个暴脾气,张口便骂“非人哉”,这也和当时名士们不拘礼法任意而为有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谦辞,向对方 称呼自己的父 亲。一般翻译 为“我的父亲”
什么是“敬辞”,什么是“谦辞”?
敬辞:又叫敬语,是带着尊敬的语气的用语,在 与别人交往或者交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向对方 使用敬辞,以表示礼貌。常用的敬辞有“令尊、 令堂”“惠顾”“垂爱”“赐教”“高见”“久 仰”“劳驾”等
谦辞,带着谦虚谦让语气的用语,表示谦虚或 谦让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常用于人 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大都只能用于自称。 常用的有“家君”“家母”“过奖”“拙 见”“鄙人”“见谅”等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一、读准字音
太丘舍去 shě 尊君在不 fǒu
二、重点字词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乃:才
3.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舍弃。
4.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合作探究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 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2.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 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6
合作探究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三、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 )过中 不至,太丘舍(友 )去,( 太丘)去后 ( 友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答曰: “(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拓展延伸
古人说话讲究礼貌客套,在称谓上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分,请在 这篇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谦辞和敬辞来。
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
待君久不至 对别人的尊称(尊称) 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尊称) 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谦称)
千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体现 出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特点。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翻译,结合注释及参考书,翻译课文内容。 2.小组互译,圈画重点词语。 3.小组代表翻译展示。
文言文翻译方法提示:
一增: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句中的省略成分。 二删: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 节的助词等虚词,可删去。 三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现代汉语句式。 四留: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 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五扩:扩大,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六替: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约同行。期,约定。 正午时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才。
即陈纪(129—199),字 元方,陈蹇(shí)的长子。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去,离开。
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
译 文
主旨归纳
文章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 驳斥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 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 就聪慧明理、落落大方,警告人 们做人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秀课件

《世说新语》
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述自
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 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他爱
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
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
(谢道韫)就是谢
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补叙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她才华的赞赏。
翻译: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zāi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寔
朋友
▲
相约同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 时间是中午。
特殊句式
例(2):撒盐空中差可拟。 (2)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文言知识 3.省略句。
特殊句式 于
(省略了介词“于”)
例(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道韫 例(2):即公大兄无奕女。
(省略了主语)
qī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fǒu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②“古今异义”是指古汉语中有一些字
词随着词汇发展,词义产生了变化转移。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儿女
小辈
儿子女儿
去
离开
到、往
委
舍弃
托付
引
拉,牵拉
带领
③同义字,如“舍”“委”是舍弃的意思。
④一词多义,如“寒雪日内集”和“期日中”中 的“日”分别是日子;太阳的意思。
⑤词类活用,如“友人惭”中的“惭”是形容 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的意思。
读得好听——读出停顿 顺用语法的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zhòu),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 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得有味 读得有味:其标志是能品味语言,对课文 有语言品味与奇妙发现。
遇乱不惊,镇定,有气度
【乙】谢公与人围棋
围棋:下围棋,名作动。
俄而:不久,一会儿。
竟:完毕。
徐:慢慢地。
向局:面向棋局。
利害:胜败情况。
小儿辈:谢安对孩子们的称呼。
意色:神态,表情,脸色。
异:不同。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 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 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 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同“否”
等待
“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没 来,(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

——撒盐空中
比 喻
——柳絮纷飞
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家中
(人物): 谢太傅、儿女们
(事情): 咏雪
(经过):
起因
发展
↓
↓
“白雪纷纭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结果 ↓ 公大笑乐
拓展积累
1、积累写雪的诗 句或写雪的成语。
。
白(朋1友雪)李钱却辉强看嫌在到放春后学立—色回即—家晚上韩的去,路愈帮上故《各与式春穿同各雪学庭样》打钱树架强,作。钱飞强的花好。 忽(2如)刘一丰夜在体春育风课上来扭,伤了千脚树,林万健树送刘梨丰花去医开务。
2.家庭温馨,和乐一家的气氛
3.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这就暗示他称赞道韫的才气。
4.“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这个比喻不仅形似且神 似,雪的飘飞与柳絮的飘飞接近,并写出雪的颜色 和数量,拥有前者所没有的美感。
人物
观点
兄子胡儿 哥哥的长子 (谢朗)
谢太傅 (谢安)
长兄的女儿 兄女 (谢道韫)
友人:
元方:
勇无 于信 自无 责礼
诚信 礼貌
有聪 正颖 义机 感智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参考:
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检讨自己的过失, 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 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 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 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行。) 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 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 机会,允许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67张)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急 (3)白雪纷纭何所似:像什么 (4)差可拟:相比 (5)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课堂练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里,把子侄们辈的人 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纭何所似?” 【答案】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或谢太傅)高兴地说:“这 纷纭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案】谢安次兄(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大体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导入 提到“小说”,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小说,你会想到哪些书呢?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四大名著
导入 你知道“四大名著”里最长的是哪一本吗? 约86万字 约71万字 约113万字 约92万字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一个比一个能写
章回体小说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 绩,鲁迅先生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 记行则高简瑰奇”。在表现人物方面, 能够通过特殊的言行举止写出人物的特 殊性情,使其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在 语言方面,《世说新语》简约含蓄,隽 永传神,充满机智和幽默的气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鹅毛、梨花、蒲公英……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 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 是“大笑”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 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 的身份,这是个有力的暗示,表明谢太 傅更称赞谢道韫的才气。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 大笑的内涵有哪些?
谢安认为“柳絮”一喻更好。①它给 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 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欠缺的 恰恰就是这种意蕴。②柳絮与雪花在形态 和动态上类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
示例:我认为“撒盐”一喻更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 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 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 同。写物必须第一求得形似而后到达 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 喻好,后一喻不好。
①对两个儿女的表现都表示赞美。 ②更为“柳絮”一喻而“大笑乐” ③为家庭成员的密切无间而“大笑乐”。
拓展思维
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 名句吗?
万 千北 里 里国 雪 冰风 飘 封光
—— 毛 泽 东
—— 岑 参
--李白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fǒu
sh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 谢安认为哪一个更好?你有不同看法 吗?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 有什么用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课文内容详细解析

《世说新语》课文内容详细解析咏雪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
俄而④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⑤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
”兄女曰:“未若⑦柳絮因⑧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史无奕女⑨,左将军王凝之⑩妻也。
【字词全解】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昊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⑦[未若]不如。
⑧[因]趁,乘。
⑨[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⑩[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吏等。
【句解】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一句话,涵盖着丰富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到了。
“骤”字传神,表现雪景的非凡气势。
【段解】这是文中对“白雪”的第一个比喻,即“撒盐空中”,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空中”比较接近。
这是对“白雪”的第二个比喻,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含蓄深刻。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可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忽然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
”太傅很高兴。
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①与②友期③行,期日中④,过中不至⑤,太丘舍去⑥,去后乃至⑦。
元方⑧时年⑨七岁,门外戏⑩。
客问元方:“尊君○11在不○12?”答曰:“待○13君○14久不至,已去1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课件)

写作特色
(1)叙事简洁,言简意丰。 文章在写法上直陈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寥
寥数语,就将一幅家庭生活的场景勾画出来,叙 事简约,语言凝练。 例如,第一句短短十五个字就交代了故事产生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时又展现了谢氏家 族家庭生活的文化氛围,言简意丰。
(2)含蓄蕴藉。 在记录侄儿侄女咏雪后,主讲人对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如果你是元方或者 友人你会怎么做)
友人: 1、 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 、在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 不应该在小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 骂人家的父亲。 4、 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洁隽永,也就是用十分 简洁的语言传达出非常丰富的意味。请找出例 句加以体会。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将论文义” :寥寥数语,道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
“大笑乐”、“欣然”结合在一起营造了
谢家这个诗礼簪缨之家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
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晋朝人谢安 家的一次家庭集会上谢道韫所 表现出的文学才能,赞颂了她 的聪明才智。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过 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 外玩耍,客人问元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同“否”
等待
“尊 君在 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 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 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2. 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写景状物以 及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状元成才路
(难点)
3. 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状元成才路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诚 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
深入探究
《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 生活情趣?
从“雪日内集”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温馨的情景,屋外冰 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文章的义理。
急。
高兴的样子。
集在一起。
状元成才路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大体。 相比。
空中差可拟。”
状元成才路
像什么。
即谢朗,字长度, 小名胡儿,谢安 次兄谢据的长子。
不如,不及。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乘风。因, 趁、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 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宋文学 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 组织编写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 要记载了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背景链接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 言谈、逸事。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 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 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 设法杀害,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清议而不谈政事, 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玄谈了。《世说新语》这部书, 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家中 人物: 谢太傅、儿女 事情: 咏雪
状元成才路
经过: 起因 “白雪纷纷何所似?”
状元成才路
发展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果 “公大笑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有什么作用?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且文化 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同时交代了咏雪的 背景。
试简要分析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咏 雪句的妙处。
以“柳絮”喻“冬雪”,不仅写出了大雪 飘飞的轻盈姿态,而且给状元成才路 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 温暖的感觉,有状深元成才路 刻的意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为什么结尾强调谢道韫的身份? 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示她的才气,也侧面 表达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东晋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 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 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 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 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 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 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 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 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魏 晋
(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 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 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
南 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
北 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
朝
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 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
字词学习
太傅( fù )
俄而( é ) 雪骤(zhòu)
差可拟( chā nǐ )
无奕( yì )
状元成才路
尊君在不( fǒu ) 撒( 状元成才路 sǎ )
柳絮( xù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咏雪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 词“于”)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始于战国。他 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 承者。
政治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 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继承者和 创造者。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朝
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 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 字无奕。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 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 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 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 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 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结构梳理
交代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赞
赏
咏 主要事件:咏雪 兄子:撒盐空中
雪
兄状女元成才路 :柳絮因风起
谢 道 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补叙身份:暗பைடு நூலகம்谢道韫才气侧面表
才 气
达赞赏。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 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 华,也透露出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 的雅趣。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应为“白雪 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应为“(于) 空中撒盐差可拟”]
课文解读
即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
咏雪
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 子女,这里泛指小
为太傅。
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把家里人聚
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
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 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 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 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 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 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