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统计分析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doc

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doc

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doc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上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开始询问失业者是否能够找到工作。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失业率的下降表明国家在就业领域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就业,通过加大对创业者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等。

这些政策和举措的实施,为就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也为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兴职业的快速崛起也为失业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在互联网领域,电商平台的兴起和物流配送的需求大幅增加,为大量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同时,一些新兴职业如网络营销师、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等,也在不断涌现,这些职业的兴起为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此外,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会影响失业者找工作的情况。

— 1 —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就业压力较大。

因此,失业者找到工作的情况也与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然而,尽管失业率下降了,但仍有一部分失业者面临着就业困难。

一方面,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与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形成了矛盾,导致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农民工由于技能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这些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招聘需求与失业者技能和经验不匹配,导致了岗位空缺和失业者找工作的难度。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产业逐渐萎缩,而新兴产业和新兴职业的需求却在增加。

失业率的统计与分析

失业率的统计与分析

失业率的统计与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失业率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失业率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失业率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XX年底,全国失业率达到了X%,比去年同期增加了X个百分点。

在各个行业中,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失业率尤为突出。

从性别和年龄角度看,女性、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失业率相对较高。

二、失业率原因分析1.经济下行压力: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等问题,纷纷裁员减薪,使得失业率上升。

2.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倒闭,导致员工失业。

3.技能不匹配:部分劳动者所掌握的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无法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导致失业率上升。

4.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失业率也存在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欠发达地区的就业难度较大。

三、失业率影响分析1.家庭和个人:失业会导致家庭和个人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失业人员可能需要依赖社会救济和福利,增加社会负担。

2.社会保障体系:失业人员数量的增加会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可能导致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影响其他领域的支出。

3.经济发展:高失业率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影响经济增长。

同时,失业人员可能需要重新培训和再就业,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不利于经济的短期恢复。

四、建议和对策1.加强经济调控:政府应加强经济调控,稳定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影响。

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创造就业机会。

2.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应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提高就业质量。

同时,应加强对传统行业的支持和改造,避免过度淘汰员工。

3.技能培训:政府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市场适应性。

我国失业问题的教学探讨

我国失业问题的教学探讨

人 口中受过高 等教 育的只 占 5 %,受过高 中教育的 占 2 %左右 ,劳 动力素 质比较低 ,因而相当一部分 0 职工的文化、技术素 质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不相适应 , 这部分人只能 “ 无可奈何”地进入失业大军 的行列 ,
而且 ,不经再培训 ,他们再就业 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加 。六七十年 代的知青 “ 山下 乡”政策 ,从 某种 上 角度说 ,也是为 了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 。
[ 5 】陈音 竹. 当代大 学生音 乐 素养 的提 高[BO ]湖南 农业大 论 E / L.
学 学 工 在 线 ht :/ 1 17 5 .5 x z/ sS o A t l . t / 6 .8 .5 4 / g x d h w r c 2 p _ ie
a p Ar il l 1 4 s ? tce D= 9 4.
计 20 0 9年 ,全 国 13 农 民工 中,有 2 0 万 人 因 .亿 00
金融危机 “ 失业” 。
业人 口没有统计在 内,并且 ,城 镇隐蔽性 、潜 在的 失业人数也 没有包括进去 。相 当一部 分失业 人 口存
在被漏统 的可能性。据台湾东吴大学研究结果 显示 :
5 部分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 . 对职 业过于苛求。
实行市场 经济后 ,应该说我 国城 乡的失业 问题 显性化 了。我 国 目前的失业统 计 ,客观的说还 不能 全面反映 我国城 乡失业 的现状 。因为大量的 农村 失
4 全球性的金融危 机不可 避免的对我国实体经 .
济有影 响 ,主要表现在对 工业企业 的影 响 ,其 中又
是劳 动密 集型企 业 、出 口加 工型 企业影 响 比较 大。 导致企业生 产缩减 ,对 劳动力需求急剧 下降。据统

就业失业情况汇报

就业失业情况汇报

就业失业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就业失业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

下面,我将对我国当前的就业失业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19年末为3.6%,2020年末为5.2%,2021年末为5.5%。

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其次,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就业创业。

另外,就业形势也存在一些挑战。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一些传统产业和企业面临着转型困难,部分劳动力面临着失业风险。

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着停工停产,一些劳动者面临着就业困难。

这也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这部分人员重新就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针对当前就业失业情况,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就业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

首先,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帮扶和援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最后,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就业失业情况总体稳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调整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份报告旨在对失业率数据进行分析,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数据概览本次分析使用的数据是自2010年至2020年的全球失业率数据,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失业率指标。

数据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

三、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及分析1. 全球失业率整体趋势根据数据分析,全球失业率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2010年至2014年期间,全球失业率相对稳定,但自2015年开始逐渐上升,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失业率急剧提高。

2. 发达国家失业率分析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相对较低,2010年至2019年期间平均为5%左右。

然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冲击,失业率上升至10%,与其他年份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发达国家的失业率波动性较小,说明这些国家具备了较好的就业保障机制。

3. 发展中国家失业率分析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整体较高。

2010年至2019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平均为8%左右。

在2020年,受到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双重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上升至15%左右,表明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

四、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1. 经济增长失业率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企业需求增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失业率相对较低;而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裁员增加,失业率上升。

2.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是失业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失业率相对较高;而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失业率相对较低。

3.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是指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是否自由流动。

较高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以提高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而较低的灵活性则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

中国失业调查报告

中国失业调查报告

中国失业调查报告中国失业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中国失业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失业率的变化趋势中国的失业率是衡量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失业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经济增长的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失业率有所上升。

然而,随着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失业率逐渐趋于稳定并呈现下降的趋势。

二、失业人群的特征失业人群的特征是了解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失业调查报告显示,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农民工之中。

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面临着就业困难。

而农民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也成为了失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女性、残疾人和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也是失业问题的关注对象。

三、失业原因的分析失业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导致了一些传统产业的萎缩,从而造成了部分劳动力的失业。

其次,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的发展,使得一些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也加剧了失业问题。

此外,就业机会的不均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导致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应对失业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应对失业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积极推动创业就业,鼓励大学生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支持和金融扶持。

此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帮助,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五、展望未来尽管中国的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失业问题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

因此,未来需要继续加大对就业的关注和投入,制定更为精细化和针对性的就业政策,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失业问题分析描述课件

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失业问题分析描述课件
加强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失业问题的关联研究
未来可以加强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失业问题的关联研究,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 相互影响,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1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2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3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
01
开展职业培训
02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03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0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0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03
开展产学研合作
05
我国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失业问题的关系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 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探索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新途径
未来可以探索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新途径,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等,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职业技能培训
就业指导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转型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就业服务体系完善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和扩大就业容量
鼓励创业
通过政策扶持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容量。
扩大就业容量

失业动态发言稿

失业动态发言稿

失业动态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XX公司XXX部门的XXX,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有关失业动态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失业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每年都有大量的人面临着失去工作的风险。

失业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困扰,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关注和应对失业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那么,失业动态究竟是什么呢?失业动态可以简单理解为失业人口的数量和变化趋势。

失业动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失业人群的特点和问题所在,为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

这里,我将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失业人群的结构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失业人群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年龄层次的失业,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更容易面临失业的风险。

二是性别方面的失业,女性的失业率相对较高,其中既有由于孕育和家庭负担导致的失业,也有受到性别歧视和职场压力的影响。

三是教育层次的失业,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失业的影响。

四是行业结构的失业,随着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的推进,一些行业就业岗位出现萎缩,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失业原因与失业形势。

失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一些传统产业退出市场,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导致就业岗位不足,劳动力过剩。

二是全球经济低迷,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一些企业因此放缩规模或者关闭,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三是技术进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岗位被机器人或者自动化设备所取代,需要人力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

四是政策环境的影响,有些政策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面对这样的失业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鼓励和扶持创业者。

失业现状总结范文

失业现状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近年来,失业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失业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失业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失业现状1. 失业率上升。

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特别是疫情以来,失业率一度达到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2%,较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

2. 失业群体扩大。

失业群体不仅包括初次就业的年轻人,还包括中年失业者、下岗职工等。

此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群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3. 失业原因复杂。

当前,我国失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裁员现象增多;二是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传统行业面临淘汰,失业人数增加;三是就业观念转变,部分求职者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四是技能培训不足,部分求职者缺乏就业竞争力。

二、失业原因分析1. 经济增长放缓。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导致裁员现象增多。

2.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逐渐萎缩,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崛起,导致部分行业失业人数增加。

3. 就业观念转变。

部分求职者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追求高薪、高福利,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4. 技能培训不足。

部分求职者缺乏就业竞争力,技能培训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应对策略1. 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传统产业失业人数。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减轻失业者生活压力。

3. 加强就业培训。

提高求职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降低失业率。

4. 拓宽就业渠道。

鼓励创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失业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5. 引导就业观念。

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求职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总之,我国失业问题不容忽视。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多个层面入手,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讲解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讲解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牛路光学号:1113001414252 指导教师:刘彦刚年级:分校:定州电大提交日期:2012.8.26 1 内容提要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处在计划经济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间长期存在,依据当前中国就业形势,失业现象的存在逐年增高,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本文对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1 目录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一)、总体表现(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三)、大学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二)、人口总量过大(三)、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失业对社会的影响一、失业直接影响经济(二)、加剧贫困(三)、导致分配不公(四)、影响社会的稳定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一)实行工资补贴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二)、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五)、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六)2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中国失业问题现状(一)总体表现我国自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来,失业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进入新世纪后,失业形式依然严峻。

2008 年3 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天成平指出:这五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每年超过2000 万人。

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庞大,历史遗留问题积压,失业问题愈发显得形势严峻。

失业分析报告

失业分析报告

失业分析报告1. 引言失业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人口中有意找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现象。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本报告旨在分析失业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失业原因分析2.1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求不匹配或行业结构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主要原因有:•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面临淘汰,需要技术更新和转型。

这可能导致一些工人无法适应新技术的要求,从而失去就业机会。

•行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行业会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出现结构性的调整。

例如,制造业的减少可能导致一些工人失业。

2.2 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在某个特定时间只需要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工作,而其他时间则暂时失业。

主要原因有:•农业季节性需求:农业作物的种植和收割往往有固定的季节,因此在收割季节之前和之后,农民可能会暂时无工可做。

•旅游业需求波动:旅游业的需求通常存在波动,旅游淡季时期,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会减少,导致季节性失业。

2.3 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个体寻求最优工作的过程而导致的失业。

主要原因有:•换工频繁:一些劳动者可能频繁地换工作,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而在换工作期间存在一段时间的失业。

•新毕业生找工作: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他们需要适应工作环境和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并可能导致一段时间的失业。

2.4 经济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导致的失业。

主要原因有:•经济衰退:当经济进入衰退期,企业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原有规模的生产,从而不得不进行裁员,导致失业率上升。

•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可能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动荡,企业倒闭和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引发失业。

3. 失业影响分析3.1 经济影响失业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消费减少:失业的人员可能无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因此他们的消费能力会下降,从而对消费市场产生冲击。

就失业情况调研报告

就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近年来,我国失业率持续上升,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失业情况,分析失业原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我们对我国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调查对象包括失业人员、企业代表、政府部门等,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和城市。

三、调研结果1. 失业率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失业率逐年上升。

201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较2018年上升0.11个百分点。

农村地区失业率也呈上升趋势。

2. 失业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逐渐退出市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部分失业人员因技能不匹配、年龄等原因难以适应新产业的需求。

(2)企业裁员:受市场竞争、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不得不进行裁员,导致失业人数增加。

(3)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3. 失业人员特征(1)年龄结构:失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其中35-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

(2)性别结构:男性失业人员占比略高于女性。

(3)学历结构:高中及以下学历失业人员占比最高,其次是初中及以下学历。

四、政策建议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就业竞争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技能,助力其顺利实现再就业。

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4. 优化就业市场环境,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5篇材料)

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5篇材料)

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5篇材料)第一篇: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各有其程度的不同。

在中国,自1992年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调整和转轨阶段,一切社会经济行为均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和失业的风险必然出现。

然而,因为中国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又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失业现状分析转型期的失业状况的特点,一方面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结构性调整中涌现出的隐性失业人口逐步公开化,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流动。

登记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为历史以来的最低点(1.8%),1996年上升到3%。

有专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4%,登记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增加到1120万人,隐性失业由1996年的15.1%上升到20%左右,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达到5000万至6000万人。

当然,这仅是一种预测,关键还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如果经济发展了,相关的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就业面扩大,失业率自然就会下降。

下面我们针对有关统计数据展开分析。

见下表上表所列统计资料,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自1985年后,失业的绝对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而与此同时,因新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失业率多年来相对稳定在3%左右的水平,接近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2.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1990年亚洲失业率为8.3%,拉丁美洲5.5%)。

应该说,失业率维持在2~3%的水平属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范围,不会引起社会的震荡。

但这里所说的失业率用的是登记失业率,是指正式向政府有关机构登记失业,并希望找到工作的失业者。

2.在登记失业人数中,已达到劳动年龄等待就业的青年占了多半。

依据中国国情,每年初、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和专科的人数一般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25%左右,余下的毕业生人数很大部分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因此,从登记失业人数的构成看,也应属正常范围。

失业分析

失业分析

一、官方统计的失业信息(1978-2009年失业数据)年份 城镇失业人数 (万人) 失业率(%) 年份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失业率(%) 1978 530 5.3 1994 476.4 2.8 1979 567.6 5.4 1995 519.6 2.9 1980 541.5 4.9 1996 552.8 3 1981 439.5 3.8 1997 576.8 3.1 1982 379.4 3.2 1998 571 3.1 1983 271.4 2.3 1999 575 3.1 1984 235.7 1.9 2000 595 3.1 1985 238.5 1.8 2001 681 3.6 1986 264.4 2 2002 770 4 1987 276.6 2 2003 800 4.3 1988 296.2 2 2004 827 4.2 1989 377.9 2.6 2005 839 4.2 1990 383.2 2.5 2006 847 4.1 1991 352.2 2.3 2007 830 4 1992 363.9 2.3 2008 886 4.2 1993420.12.620099214.3(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摘要2010》)1、统计方法我国目前有两个失业率,一个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另一个是调查失业率。

官方数据是由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方法得出的。

所谓城镇登记失业率一般是指:具有非农村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2,、数据分析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失业率水平处于正常状态,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排除不可避免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我国的劳动力和资本的资源配置应该是最大化的。

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现有经济应该正处于繁荣的阶段。

下表是人口的增长和就业失业情况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动情况:指 标总量指标速度指标 (%) 19781990200020082009平均增长速度 1979-20091991-20092001-2009总人口(年末)(万人) 96259 114333 126743 132802 133474 1.1 0.8 0.6 男性人口 49567 58904 65437 68357 68652 1.1 0.8 0.5 女性人口 46692 55429 61306 64445 64822 1.1 0.8 0.6 城镇人口 17245 30195 45906 60667 62186 4.2 3.9 3.4 乡村人口7901484138 80837 72135 71288 -0.3 -0.9 -1.4 就业人员数(万人) 40152 647497208577480779952.21.00.9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530 383 595 886 921 1.8 4.7 5.0国内生产总值3645.2 18667.8 99214.6 314045.4 340506.9 9.9 10.5 10.5(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版》但是,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到,1991-2009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同时,1991-2009的失业率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与低失业率带来经济的高增长率相违背,可能有如下原因造成这种矛盾:(1)、统计偏差在统计失业率的数据上,我国所采用的登记方法与真实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计入的失业人员都是在政府部门登记的,同时,政府也设置了登记失业的标准,办一套登记失业的手续也比较麻烦,所以失业者经常是放弃登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中国失业统计分析1.2.2失业的测量指标根据失业定义,可以确定衡量就业和失业的标准,从而可以对失业状况加以衡 量进而掌握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及其变化趋势。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即 失业率 =%100⨯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失业率 =%100⨯+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3.1我国失业的基本趋势和特点3.1.1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三次失业高峰表一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图一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08)由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失业高峰,分别是在1980 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3年;(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表明近年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有所恶化;(3)尽管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然而自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3.0%-4.5%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

第一次失业高峰,也就是1980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541.5万人。

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建立经营实体、子女顶替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措施,用了5年的时间平抑了这次失业高峰。

到1985年底,城镇失业率已降至1.8%;第二次失业高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国家开始对就业存量进行改革,在国有企业实行富余职工的下岗分流,开始真正触及劳动力的存量结构。

在下岗分流的高峰时期2000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911万人,远远超过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导致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

第三次失业高峰大约在2003年。

此时正值中国加入WTO,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乃至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短期内,对原来就业格局的撞击讲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部门的就业机会不仅不会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从而带来了更多的结构性失业。

3.1.2我国失业状况的一些特点(1)下岗使隐形失业显性化下岗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用语,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使国有和集体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亏损不断扩大等问题,从而下岗职工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在失业队伍中的比重也逐渐加大。

表二历年全国国企下岗职工人数(1998—2004)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企下岗职工人数高峰出现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段。

进入新世纪后,国企下岗职工人数逐年减少,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

与新生劳动力充裕、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相比,下岗职工在重新就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竞争力。

因为他们年龄较大,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且缺乏技能。

(2)青年就业问题逐步显现青年失业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尽管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劳动力市场的其他群体相比,青年失业突出地表现为结构性、摩擦性和自愿性失业。

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65亿,其中城市人口4.58亿,农村人口8.07亿。

15-24岁的青年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5.9%(约1.97亿人)。

表三中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资料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从结构上看,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城镇失业率已达到8.27%,其中城市为9.43%,镇为6.24%;分年龄来看,失业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说明青年的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青年的受教育程度低,而正规部门的雇主对青年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要求,导致一方面部分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

同时,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心态不成熟,一部分青年因持观望和对工作挑剔的态度而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总之,几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青年群体具有较高的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上青年比例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自然失业率的上升。

(3)传统产业部门的失业比新兴产业多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加速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就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

农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农、林、牧、渔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非农从业人员在1999年首次超过农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经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8年的33.2%,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较快。

传统工业部门普遍都面临着入世后的经营机制的调整和转变,所以这些行业的失业人员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而在一些新兴发展的如高科技、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中,下岗职工的数量很少或根本不存在。

失业人员的这种行业分布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也放映了失业的结构性特征。

表四按行业分就业人数(年底数)单位:万人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可得图房地产业图社会服务业由图表可以看出,传统采掘业、制造业等部门的从业人员迅速减少,在1995年之后基本都呈递减趋势;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毛衣和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则迅速增加,在1990年之后基本都呈上升趋势。

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减少,非国有经济的就业增加,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为这劳动力资源的重新组合。

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劳动者离开原来的部门,转移到新的部门。

由于不同的产业和工艺要求的技能不同,劳动者无法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并且转岗需要获取必要地信息,这些都会产生摩擦性失业和机构性失业,从而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4)失业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表五按失业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单位:人资料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图三按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从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看出:(1)失业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了50%,高中文化程度的也占了28%,这两者占了失业人口的大多数。

(2)男性总体失业人数高于女性。

具体来看,女性失业人数除了在未上过学、扫盲班、中专这三个教育程度上高于男性外,均低于男性。

然而近年来,由于连年学校的扩招以及毕业生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互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分配求职也出现困难,不少大学毕业生也将加入求职队伍。

同时,造成男性总体失业人数高于女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与我国男女比例的人口基数有关,此外男女在择业方面的主动性也有所差别。

3.2失业的成因3.2.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

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国际上通常用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

虽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

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和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巨大就业压力。

从劳动力参与率的状况来看,由于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每个公民对生产资料有无差别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就是每个公民都具有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权利。

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的权利转变为劳动者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福利,形成社会主义国家独具特色的权利--福利型就业,劳动力参与率极高。

我国总体劳动力参与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出近13%。

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过大和劳动力参与率过高形成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双重压力。

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派生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

3.2.2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1)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劳动者的素质较差,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人口增长较快。

另外,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

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以下者高达68%,全国700万青年职工中达高级工者仅占3%。

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

广东省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占工人总人数10%左右。

如此看来,职工的大量失业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以及改革过程成功与失败参半,也导致了大量的事业人(2)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严重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太窄,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障功能分散于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内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对所有职工的生活从养老、住房、医疗、食堂、子女入托上学到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包下来,各单位都办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既浪费了资源,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向非国有经济成分流动的积极性差,阻碍了劳动者就业岗位的顺利转移。

(3)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下岗人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工业体系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各地区、各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现象严重,这就给职工的失业埋下了伏笔。

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相对萧条,旧的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渠道的就业容量不断下降,新的就业增长点刚刚形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也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依靠质量、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品牌、集中化与高市场份额、售后服务的非价格手段参与竞争,资金、技术、管理对劳动要素替代愈来愈大。

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更成为我国当前就业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不断加大(5)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我国GN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反相关关系决非偶然。

高增长是高投资带动起来的,这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企业中不仅隐性失业会减少,而且还会扩招正式工以及临时工,这样待业、失业人员就会减少,失业率下降;但在经济萧条阶段,由于市场需求疲软,银根紧缩,投资下降,企业产品积压直至裁减工人,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

对于这类失业可以通过刺激需求等凯恩斯式的反周期需求管理来进行治理。

3.3中国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学认为,要素的投入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也会增加对要素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