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组织的知识管理 内外部环境因素 相关方需求及期望 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

组织的知识管理 内外部环境因素 相关方需求及期望 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

组织的知识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

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项目部的质量责任制第一条、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1、项目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项目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项目质量管理方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6、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内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

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整个项目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项目部生产经理的质量责任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执行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协调公司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6、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支持和行使质量否决权。

ISO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ISO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ISO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EMS)是一套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定和程序。

该管理程序旨在帮助组织在业务运营中遵守法律法规,并与相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下面是关于ISO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的一个示例,字数超过1200字:1.引言1.1目的该管理程序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一个能够满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EMS)。

1.2适用范围该管理程序适用于所有组织,无论其规模、性质和行业。

它能够帮助组织确保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遵守所有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并与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定义2.1重要定义在本管理程序中,以下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所有章节和条款:a.组织:指实施该管理程序的实体(公司、机构、组织等)。

b.相关方:指对组织的环境绩效以及环境管理体系有利害关系的个人、团体或实体(如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机构等)。

c.环境:指组织活动所涉及的空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要素。

d.法规:指涉及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约束性规定。

3.责任与权力3.1管理层责任组织的最高管理层负有保证EMS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的责任。

他们应确保组织制定适当的政策和目标,并监督实施是否符合要求。

3.2相关方参与组织应与相关方进行沟通与合作,包括明确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定期与其进行交流和评估。

4.环境风险评估4.1环境方面评估组织应进行环境方面的评估,包括对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和评估,以及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追踪机制。

4.2法规合规性评估组织应进行法规合规性的评估,包括确定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以及制定相应的合规性计划和控制措施。

5.程序与记录5.1程序管理组织应建立和维护适用的程序来管理环境和相关方要求,包括识别和评估过程、目标和计划、行动计划、监测和测量活动、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修改记录1.目的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无5.程序内容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5.1.1.环境分析的时机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5.2.风险和机遇分析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5.2.2.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5.2.2.1.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5.2.2.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5.2.2.3.市场风险和机遇5.2.2.4.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5.2.2.5.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5.2.2.6.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5.2.2.7.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5.2.2.8.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风险评分准则5.2.4.机遇评分准则5.2.5.风险等级评价5.2.6.机遇等级评价5.2.7.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5.2.7.1.依据不同的风险和机遇等级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5.2.7.2.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管理流程图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管理流程图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管理程序-流程图
业务流程 责任部门
识别和评估
各部门
识别登记
组织 环境 管理
各部门
检查与更新
管理者代表
识别和评估
各部门
确定相关方重要程
各部门
识别相关方需求
各部门
相关 方管 理
相关 方管 理ຫໍສະໝຸດ 确定需求各部门登记
检测和更新
管理者代表
风险和机遇应对
企管部
相关方管理程序-流程图
备注说明 涉及表单 每年评审前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 估其适用性: 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价值观、文化、 知识和绩效。 外部环境因素:法律、技术、市场、社 会和经济的环境
1.管理者代表每年在评审前组织一次全 面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评审与识别。 2.各部门在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时,应 及时告诉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 《相关方需求、期望识别表》进行更新 和修正。
识别对公司有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及风 险,参照《风险管理程序》。
各部门将识别的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 分析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 。
《组织环境分析表》
1.管理者代表每年在评审前组织一次全 面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评审与识别。 2.各部门在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时,应 及时告诉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 《组织环境分析表》进行更新和修正。
在每年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 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 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 顾客、供应商、公司员工、银行、竞争 对手。
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关方的重要 程度
总经理(或授权人员)组织各部门,向 各部门所主导联系的相关方发放《相关 《相关方需求与期望征询表》 方需求与期望征询表》,识别相关方的 需求与期望
总经理(或授权人员)各部门,对识别 出的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进行登记汇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确定表》 总,形成《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确定表 》,确定相关方合理的需求与期望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期望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期望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期望控制程序RQ-QES-P-011 目的为满足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确定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

2 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管理体系经营内外部环境、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监视、评价。

3 职责3.1 企管办: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监视评价。

3.2 管理者代表:确定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批准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 工作流程4.1总经理提出评价监视的计划,企管办负责组织实施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监视工作。

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3企管办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通常与管理评审会议一起进行,以对公司所处的环境进行监视评价。

5 作业内容5.1 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内外部事项可包括但不限于:a) 外部环境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物理状况和因素。

b) 组织的内部特征或条件,例如价值观、战略方向、文化和能力(如人员,知识,过程,体系),业务活动、产品和服务、绩效等。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编号: 1/5版号: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制定部门:1. 目的1.1 识别公司宗旨与战略方向相关的,会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并确认内外部环境对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1.2 评价风险与机遇,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

3. 职责3.1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和相关方需求识别、评审,负责本部门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并制定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并实施。

3.2 体系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4. 相关名词定义4.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4.2 组织环境: 对组织建立和实施目标的由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

4.3 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4 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5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整个过程。

风险评估旨在量化测评某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5. 程序内容5.1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过程(1) 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时,管理者代表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涉及公司的识别过程。

(2) 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识别和评审,以监视和评审这些因素和要求的适用性、公司对应措施的有效性及变化。

(3) 当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发生变更时,应重新对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需求进行识别。

(4)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结果记录在《组织环境识别及风险、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 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编号: 2/5版 号: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制定部门:(1) 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识别内容(2)公司相关方需求的识别内容环境类别项目 负责部门 作业内容外部环境政治、经济行政部明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经济形势 法律法规行政部明确政府目前适应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并受到市场规律和法律的保护社会文化行政部对公司所在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技术 R&D 部考虑行业现有或潜在的技术进步、技术更新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工艺方法的应用情况内部环境 企业文化、价值观 行政部分析公司的经营理念、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公司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等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

新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新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新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摘要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其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组织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管理程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特点,同时考虑到各相关方的要求,确保组织在新环境中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新组织环境下的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一、引言管理程序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所采取的行为、方法和流程等的总称,也是组织内部规范运作、维护稳定的基础。

相关方是对组织运营和利益有关联的各方,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等,他们的要求对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新组织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管理程序与相关方要求的统一是新组织环境下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新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分析在新组织环境中,组织要面对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环保要求、法律法规等。

同时,组织所面对的相关方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例如:1.股东要求减少组织在环境上的负面影响并提升组织长期价值;2.员工要求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3.客户要求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客户服务;4.供应商要求获得公平竞争机会并得到及时支付;5.政府要求组织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这些要求都是对组织管理程序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新组织环境下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新组织环境下的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组织必须制定适合新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管理程序。

具体措施如下:1. 制定适应新环境的管理程序针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组织需要不断调整其管理程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特点。

例如:1.引入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2.推广环保理念,减少组织在环境上的负面影响,并降低环保成本;3.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2. 满足相关方要求的管理程序组织必须针对不同相关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

例如:1.对于股东,组织应制定财务报表和股东大会机制,并定期向股东公布组织的业绩、风险和未来计划。

组织的知识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

组织的知识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

组织的知识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组织的知识管理、外部环境因素、相关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人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

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项目部的质量责任制第一条、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1、项目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项目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项目质量管理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6、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

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整个项目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项目部生产经理的质量责任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执行现行的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协调公司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GJB9001C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GJB9001C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1 目的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分析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导致的负面影响。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的所有风险管理活动。

3 术语和定义3.1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包括负面风险和正面风险,其中正面风险也称机遇。

风险表达通常有两种:一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二以事件(包括环境的变化)后果和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3.2 风险管理:针对风险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3.3 机遇:有利的时机、境遇、条件和环境。

3.4 战略: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3.5 战略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所组成的项目小组。

4 职责和权限4.1 战略小组负责公司风险机遇的信息的识别、评价及制订应对措施。

4.2 品质部是风险机遇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在总经理授权下,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风险机遇分析会议,并保存相关记录。

5 工作程序5.1 风险机遇收集时机5.1.1战略小组(各部门)在体系建立初进行组织环境理解和分析之后、年度管理评审或年度质量目标设定之前进行定期识别。

5.1.2 当组织环境信息出现更新时应适时进行识别。

5.2 按公司内外部环境理解和分析输出、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等内容作为风险机遇识别的信息输入,同时还必须重点收集如下风险机遇信息:a) 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人力行政部负责);b) 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财务部负责);c) 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市场部负责);d) 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人力行政部负责);e) 收集与公司经营生产、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方等方面有关的重要信息(生产部负责);f) 收集与公司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纠纷方面的信息(品质部负责);g) 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公司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研发部负责)。

组织环境与相关方需求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与相关方需求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与相关方需求管理程序1 目的为满足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确定与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评价。

3 职责3.1 文管中心: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2 管理者代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 定义4.1 组织organization为实现其目标而具有其自身职能及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个人或一组人。

注: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商、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股份公司、社团(3.2.8)慈善机构或研究机构,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无论是否为法人组织,公有的或私有的。

4.2 组织的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组合。

注1:组织的目标可能涉及其产品和服务、投资和对其相关方的行为。

注2:组织的环境的概念,除了适用于赢利性组织,还同样能适用于非赢利或公共服务组织。

4.3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 (stakeholder)可影响决策或活动,也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己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顾客、所有者、组织内的员工、供方、银行、监管者、工会、合作伙伴以及可包括竞争对手等。

4.4 风险risk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一种对某个事件,甚至是局部的结果或可能性缺乏理解或知识的信息的状态。

注3:通常,风险表现为参考潜在事件(GB/T 23694—2013中的定义,4.5.1.3)和后果(GB/T 23694—2013中的定义,4.6.1.3)或两者组合。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受控页码1/11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0日实施日期2023年03月13日文件发行栏☑行政部☑采购部☑生产部☑工程部☑业务部☑品质部☑仓库修订履历表版本日期修改原因及内容提要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A02023/03/06新版发行受控状态受控页码2/11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0日实施日期2023年03月13日一、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2)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3)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遇;(4)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二、适用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三、术语及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风险和机遇评估与应对管理程序

风险和机遇评估与应对管理程序

风险和机遇评估与应对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职责、内容、过程、方法与要求,以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项目经理部与风险和机遇管理有关的一切活动。

3术语和定义3.1企业环境:是指一些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是影响企业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各因素的集合。

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2风险: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商业风险、营运风险等。

3.3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3.4风险评估:是对所收集的风险管理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的风险评估,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应对措施等步骤,其目的在于查找和描述企业风险,评价所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和风险价值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并选择应对措施加以实施等。

风险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家咨询、访淡、集体讨论、情景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管理工具分析等。

4职责和权限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领导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工作,确定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确保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得到确定和执行。

4.2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活动过程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4.3工程管理部负责汇总公司风险和机遇清单,以提供管理者代表确定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参考和依据。

5管理内容或程序5.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流程5.2考虑因素5.2.1在识别和确定风险和机遇时,应考虑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

5.2.2对公司管理体系有影响内、外部因素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要素和影响。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修改记录1.目的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无5.程序内容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5.1.1.环境分析的时机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5.2.风险和机遇分析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5.2.2.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5.2.2.1.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5.2.2.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5.2.2.3.市场风险和机遇5.2.2.4.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5.2.2.5.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5.2.2.6.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5.2.2.7.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5.2.2.8.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风险评分准则5.2.4.机遇评分准则5.2.5.风险等级评价5.2.6.机遇等级评价5.2.7.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5.2.7.1.依据不同的风险和机遇等级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5.2.7.2.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GJB9001C-2017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GJB9001C-2017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XXX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拟制:批准: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放编号:2017-7-1 发布 2017-7-1实施市XXX 有限公司发布文件编号:1 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 范围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 职责3.1 体系中心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 程序4.1组织环境管理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销售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4.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管理程序

1.目的通过对本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监视和评审,为拟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预防措施,以期望获得与本公司有关的所有预期输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所需的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与实现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本程序要求的组织设计,批准发布本公司中长期经营计划、运营环境分析报告。

3.2综合办负责组织编制本公司中长期经营计划,汇总分析SWOT、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负责内部环境中公司总体表现、知识、文化、人力资源、组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

3.3 工程设备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设备的分析。

3.4技术研发部负责与产品技术、工艺有关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3.5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

3.6销售部负责外部环境中顾客满意的分析。

3.7生产部负责内部的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外部的工序外包供方绩效的分析。

3.8供应部负责外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

3.9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

4.术语和定义4.1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其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

4.2相关方: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顾客、所有者、组织内的员工、供方、银行、监管者、工会、合作伙伴以及可包括竞争对手或反压力集团的社会。

4.3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组织或个人内部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制定未来发展策略。

它通常是在某一时间点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扫描,然后进行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的分析,从而形成内外匹配的企业战略。

常见战略有四种,即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ST战略: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WT战略: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6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6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1 目的1.1 识别公司宗旨与战略方向相关的,会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并确认内外部环境对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1.2 评价风险与机遇,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确保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利用全过程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 工务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 工作程序4.1 组织环境管理4.1.1 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公司应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 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

A.外部因素:1)国家政策及当地政府发布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影响;2)整体市场环境,产品的市场供给需求情况的影响;3)能源供应、能源成本等方面的影响;4)政治因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

B.内部因素:1)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人员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影响;2)核心业务目标和战略调整带来的影响;3)设备淘汰更新,能源类别替换的影响;4)能源管理的成熟度和文化的影响。

4.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4.2.1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供方、社区、监管部门、所有者、员工、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等。

4.2.2 针对4.1中识别出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应识别出对应的相关方,并针对该环境因素,给出对应的相关方需求与期望的说明。

4.3 风险和机遇管理4.3.1风险和机会识别:公司各部门应针对所负责的过程,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过程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控制程序一、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概念1.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经济形势等。

组织环境的变化会对组织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和适应组织环境是组织成功发展的关键。

2.相关方要求:相关方要求是指组织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期望和需求。

相关方包括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社会公众等。

满足相关方要求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了解和平衡相关方要求是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控制程序的重要性1.适应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变化会对组织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组织需要建立管理控制程序来及时了解和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

通过管理控制程序,组织可以及时更新战略目标和计划,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满足相关方要求:满足相关方要求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组织需要建立管理控制程序来了解和平衡相关方要求,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管理控制程序,组织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满足这些要求。

三、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步骤1.环境分析:组织需要进行环境分析,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环境分析,组织可以了解和评估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为制定战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3.目标制定:根据环境分析和相关方要求,组织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计划。

目标制定应该具体、可衡量、可实施,并与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4.监测和评估:组织需要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组织的运作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可以通过制定绩效指标、建立工作报告、进行审计等方式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可以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依据,及时调整和改进组织的运作。

5.沟通和反馈: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向相关方反馈组织的运作情况和成果。

可以通过报告、会议、媒体等方式向相关方传递信息,增强沟通的透明度和效果。

综上所述,组织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控制程序对组织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记录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
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

5.程序内容
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
5.1.1.环境分析的时机
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
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
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
5.2.风险和机遇分析
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
5.2.2.1.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
5.2.2.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
5.2.2.3.市场风险和机遇
5.2.2.4.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
5.2.2.5.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
6.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7.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8.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风险评分准则
5.2.4.机遇评分准则
5.2.5.风险等级评价
5.2.
6.机遇等级评价
5.2.7.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5.2.7.1.依据不同的风险和机遇等级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
5.2.7.2.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
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5.2.7.3.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或其它可行之处,以应对组织或其顾客的需求。

5.2.7.4.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措施可融入到体管管理的各个过程中实施。

5.2.7.5.风险或机遇等级评价小于5分以下可不采取应对措施。

5.2.7.
6.针对I级风险或机遇则必须采取措施以应对,旨在降纸风险或抓住机遇。

5.2.8.风险和机遇的监视和评审
5.2.8.1.通过对各个过程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以及内部审核等活动来监视风险
和机遇要求的实施结果;
5.2.8.2.每年至少一次定期对风险和机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5.3.组织环境分析、风险和机遇评价所产生的相关记录由体系部进行保存。

6.参考文件

7.记录
7.1.战略环境分析及风险机遇评价表
7.2.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机遇评价表
7.3.过程运营风险和机遇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