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4讲 成本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目录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 • 成本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扩展生产理论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01
02
03
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使用一定数 量的生产要素,经过一定 的加工或组合,创造新的 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过程。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 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 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能够生产的商品 的最大数量组合。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固定生产 规模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 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可变规模 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最大 产出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形式为 Y=min{aX,bK},其中Y表示产出,X和 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a 和b为常数。这种生产函数形式强调各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结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用于描述现实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应当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等产量线和等 成本线相切的条件。
05 扩展生产理论
要素可替代性
要素替代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两种或多种生产要 素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则它们被称为可 替代要素。可替代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 替代关系,当一种要素价格上涨时,生 产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多的另一种要素 来代替它,以保持生产成本不变或降低 生产成本。
规模收益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 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 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合理地选择生产规模和经营策略,以实现最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成本理论
C L rK C K L r r

K
isocost line
r
注意:1.一条等成本线 对应某一给定的成本;2. 一条等成本线上不同的 点对应不同的(L,K) 组合,但成本支出相同; 3.等成本线的斜率 K/L=-/r 表示由市场 确定的两要素的替代比 例。如=10, r =5,则 K/L=-/r =-2,表示 企业可以用两个单位的 资本来替代一个单位的 劳动而总成本保持不变。
- - - -由于K减少带来的产出变化 A B的变化是在同一条等量 曲线上
K
A
C
B
MPL L MPK K 0 MPL K L MPK
MRTS LK
MPL
MPK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得到上面的结论
Q f ( L, K ) f f dQ dL dK 0 L K dK f L dL f K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pi yi j x j
i 1 j 1
n
m
收益
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规律
利润
生产的基本规律
二、生产函数的概念(production
function) (一). 生产的概念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 产品的行为。也可以将生产理解为将投入 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Input


AP L
L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MPL
AP L
• AP和MP的关系 MP>AP , 则AP增加 MP<AP , 则AP减少 MP=AP , 则AP最大
L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二、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ch04.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ch04.生产理论
注意: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函数是确定的,技术条件变化,生 产函数会相应变化。 对固定投入比例函数,要素配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各种要素彼此不 能替代,因此产量的变动在各要素既定比例的变化中实现。
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 素投入量的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用函数式表示: Q=min(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 K )
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当资本固定不变,而劳动投入可变的情 况下,厂商如何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产量。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使用一定量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即 TPL=Q=f(L)=APL•L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APL=TPL/L= f(L)/L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即 MPL=TPL/L或MPL = dTPL/dL
MPL MPK 即: w r MPK r
MPL w
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2)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MPL MPK 即:

w r MPK r
MPL w5. Leabharlann 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当 MP w
L

MP r
K
时,说明一单位成本的 支出,用
来购买劳动所得的边际 产量大于用来购买资本 获得的边际产量,因此 ,厂商会扩大劳动投入 量,减少资本投入量, 直到 MP w
例如:农业生产中劳动量、水 或者肥料等要素的投入。 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 术都要求各个要素投入之间有 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 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K
5 4 3
2

微观经济学-第四课 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第四课 生产函数

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72L+15L2-L3,其中Q和L分别代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产量和可变 要 素投入量。求: (1)求APL和MPL (2)当L投入量为多大时,MPL递减 (3)该厂商的最大产量是多少? 为达到这个最大产量,L的投入量应为多少? 解:(1)APL=72+15L-L2 MPL=72+30L-3L2 (2)对MPL求导 30-6L=0 L=5 投入量超过5开始递减 (3)另MPL=0 L=12或者-2(舍去) 最大产量为12,Q=1296
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
w MRTSLK r
或者MPL / w = MPK / r
规模扩大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 (1)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经济)
• 当厂商从最初的极小规模开始扩张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 原因如下:
• 第一,具有较髙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规模有一最低限度 的要求。
(2)等产量线的特征。
A. 向右 下 方倾 斜 , 斜 率为负。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 另一种要素。
B. 凸向原点。 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极端形态的等产量曲线
直线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 直角型等产量线。
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
第四课、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给定,那么,产出 量就被确定了。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变化了,那么,产出量就 会随之变化。如果技术水平提高了,那么,要素投入量不变,产出 量会提高。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就是: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 最大产量之间的实物量关系。

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及完全竞争市场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及完全竞争市场名词解释

第五章成本理论成本:指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和劳务所付出的代价,从数量上看它等于厂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生产费用。

机会成本: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做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或者是将一定资源保持在这种用途上必须支付的成本。

私人成本:从生产者角度所考虑的成本,指私人生产者生产过程中按要素市场价格直接支出的费用。

社会成本:指整个社会为某种资源配置和使用所支付的成本。

显性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过麦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账本上作为成本项目计入账上的各项费用支出。

隐性成本:指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

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账本上反映出来。

增量成本:指一项经济活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也可以将它理解尾随决策而变动的成本。

沉没成本: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回收的投资。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总成本: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所付出的全部成本,等于厂商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

平均成本:指厂商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边际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固定成本:指那些短期内比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所带来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包括厂房和资本设备的折旧费、地租、利息、财产税、广告费、保险费等项目支出。

变动成本:指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可变投入的成本,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规模不经济: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

学习效应:指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员和经理人员可以积累起有关产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减少。

复旦冯剑亮-微观经济学-4

复旦冯剑亮-微观经济学-4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第四章
生产理论
© Copyright by Jianliang Feng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Fudan University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分别研究短期生 产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 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其目标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与生产函数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第五节 规模报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 问/答
24
© copyrights by Jianliang Feng 2003. Fudan University.
等产量曲线
定义 等产量曲线(isoquants)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 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可能组 合点的轨迹。
4
5
65
75
85
90
100
105
110
115
115
120
13
© copyrights by Jianliang Feng 2003. Fudan University.
生产与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续2) – 表述方法 图像法:三维产量山,生产面(production surface) Q K A0 K0 A0’ (L0,K0) L0 L
当MPL=APL,则dAPL/dL=0,APL极大。
20
© copyrights by Jianliang Feng 2003. Fudan University.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 习题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 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引起的成本为()。

A.固定成本B.显成本C.隐成本D.机会成本正确答案:B2、MC曲线达到最低时()。

A.AVC最小B.MP最大C.TC最大D.AC最小正确答案:B3、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A.以上都不对B.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C.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D.既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正确答案:D4、厂商为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属于()。

A.显成本B.正常利润C.经济利润D.隐成本正确答案:D5、对应于边际报酬递减阶段,STC曲线()。

A.以递减的速率下降B.以递增的速率上升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以递增的速率下降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管理企业的报酬,这部分报酬属于()。

A.隐成本B.显成本C.经济利润D.正常利润正确答案:A、D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MC>AC时,AC下降B.MC=AC时,AC达到最高点C.MC=AC时,AC达到最低点D.MC<AC时,AC下降正确答案:C、D3、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VC相切的产量上有()。

A.MC处于上升阶段B.AVC最小C.MC=AVCD.MC最小正确答案:A、B、C4、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TAC与AVC 曲线()。

A.重合B.永远不会相交C.仅可无限接近D.最终相交正确答案:B、C5、对于生产函数Q=f(L,K)和成本方程C=wL+rK来说,在最优点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Pl/MPk=w/rC.dk/dl=w/rD.MRTSlk=w/r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1、LAC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正确答案:×2、MP处于最高点时,AVC处于最低点。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成本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成本
问题:三条曲线的形状如何?
25
复习:扩展线与等成本线
K
C3 C2 C1
O
等成本线 扩展线
E3 E1 E2
Q1
当两种要素数量可 以同时变化时,随着总 成本的增加,生产的最 优决策点沿着扩展线向 右上方移动。
N
那么,如果 有一种要素的投
入数量不变呢?
Q3 Q2
L
26
短期的最优要素组合
K
C3
在相同产量水平下, 短期(最优要素组合对 应的)总成本要大于或 等于长期(最优要素组 合对应的)总成本。
O
TC TVC
TFC Q
MC AC AVC
AFC Q
问题:(1)有人说,正常利润属于厂商成本的范 畴,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
(2)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存在正常利润吗?13
经济学家如 何看企业
会计师如何 看企业
收益
经济利润 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会计利润
经济成
本或机 会
会成本
计 成
显性成本

收益
14
各种利润和成本的关系
经济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
(超额利润)
22
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导出SVC曲线
Q Q — L 关系
TPL w ·L — Q 关系
L O
w ·L
可变成本(w ·L)
23
由SVC曲线导出STC曲线
STC(Q) w L(Q) r K
C
STC(Q)
不变成本
w·L(Q)
rK
O
可变成本
Q
24
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
短期总成本(STC) STC(Q) w L(Q) r K Φ(Q) b SVC(Q) SFC

大连理工微观经济学课件4-生产与成本

大连理工微观经济学课件4-生产与成本
总量
(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要素最佳组合
等产量曲线
K
凸向原点 距离原点越远,产量越高 两两不相交
Q3 200
Q2 150 Q1 100
L
边际技术替代率
维持产量不变时,用一种生产要素替代另一种生产 要素的比率。
劳动替代资本
MRTS LK

K L

dK dL
第四讲 生产与成本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
企业性质的若干解释
古典:分工专业化的产物 新古典:投入产出的生产函数 科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节约交易成本 威廉姆森:替代市场以解决由于资产专用性带来的“要挟”问题 张五常:用要素市场的契约替代产品市场的契约 格罗斯曼和哈特:可控制的物质资产的集合,企业的边界由最大
边际产量(MP):生产要素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AP Q L
劳动量 0 1 2 3 4 5 6 7 8
总产量 0 6
13.5 21 28 34 38 38 37
平均产量 0 6
6.75 7 7 6.8 6.3 5.4 4.6
边际产量 0 6 7.5 7.5 7 6 4 0 -1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化各方总投资激励的产权结构决定。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团队生产”方式 企业家的企业理论(张维迎):企业是企业家创新的机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布莱克):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
列多边契约。
第二节 生产
一、生产函数
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 种组合和他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 关系的函数
r
C
L
w
等成本线

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
边际收益是生产者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益增量;边际成本是生产者增加一单 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成本。
生产者均衡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非完全竞争市 场条件下,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03 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
01
格变动做出反应。
厂商收益、利润最大化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市场价格,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厂商需要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总收益最大化
厂商的总收益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为了实现总收益最大化,厂商需 要在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销售产品。
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生产和销售相 似产品的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 很小。该市场结构下,产品具有差异性 ,但差异程度不足以形成完全垄断。
VS
寡头竞争市场
寡头竞争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生产和 销售某种产品,这些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对 较大。该市场结构下,厂商之间存在相互 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厂商的决策都会对 其他厂商产生影响。
政府干预措施和政策建议
政府干预措施
为了解决外部性、公共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可以 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例如,对于负外部性,政府可以通 过征税或制定相关法规来限制或禁止某些行为;对于正 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优惠政策来鼓励某些行为 。
政策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 策建议。例如,在公共品供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 拨款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在 信息不对称方面,政府可以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来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大学经济学理论教案模板

大学经济学理论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成本的基本概念、成本的种类以及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

此外,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运用成本理论分析厂商的生产决策。

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不同类型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总成本。

3. 学习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定义及特点。

4. 掌握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其与产量、价格的关系。

5. 学会运用成本理论分析厂商的生产决策。

教学内容:1. 成本的基本概念- 定义: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投入的资源或付出的劳动的货币价值。

- 重要性:成本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定价策略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2. 成本的种类- 固定成本(FC):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 变动成本(VC):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 总成本(TC):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

3.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的定义:短期成本函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 短期成本函数的特点:固定成本不变,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4. 长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的定义:长期成本函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且所有生产要素均可以变动。

- 长期成本函数的特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均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5.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的定义:边际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 边际成本与产量、价格的关系: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成本的基本概念、成本的种类、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以及边际成本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成本理论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成本理论分析厂商的生产决策。

3.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成本理论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导论(一)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scarcity)。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

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举例解释)二、需求与供给(一)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两个要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商品的价格:A.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和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即该物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特例:a.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b.炫耀性物品-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首饰中的黄金与钻石;派克笔价格;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c.表面上的“例外”-在价格大变动时由价格预期引起的高价多买,低价少买。

“买涨不买落”。

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的非名牌商品;这应看作两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B.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斜率为负。

2.收入水平:收入越高,需求越大(真实收入)收入越低,需求越小(恩格尔系数:2016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0.1%)3.相关商品的价格:A替代品:替代品价格越高,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大。

如短信与微信B互补品:互补品价格越高,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小。

如汽油与汽车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三)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时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本科生)-4生产与成本

微观经济学(本科生)-4生产与成本

第五节
等成本线
又称企业预算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 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 最大组合。
C0 PL L PK K
23
C0 PL K L PK PK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泓泽 主讲
等成本线2
C0 PL K L PK PK
解得:
·
E L1 Q ·
A
Q1
0
Q2 L
26
李泓泽 主讲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生产弹性1——单要素

产出弹性:在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一种投入要素按某一比例变动所引起 产量变动的程度。
Q Q L Q EL L L Q L
27
李泓泽 主讲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2
李泓泽 主讲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TP
F1 O AP,MP
· · ·
F3 F2 L1 L2
TP
·
MPL L3
L3
L
APL
L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O
L1 L2
李泓泽 主讲
13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等量地 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 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个特定值时, 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 减的。

36
李泓泽 主讲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进步的类型
资本使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劳动使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中型技术进步

成本与成本函数_微观经济学(微课版)_[共3页]

成本与成本函数_微观经济学(微课版)_[共3页]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有付出才有收获”。

厂商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是如此,要进行生产获得产出,就必须付出成本投入。

我们已经知道厂商投入各种要素的数量(事实上还要考虑投入要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厂商的产出规模。

那你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厂商的产量高是不是就意味着收益高、盈利好呢?你可能很快就想到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考虑商品的价格和投入要素的价格呀!现实中,“丰产不丰收”的“丰收悖论”之所以存在,不就是因为农产品丰收后可能面临价格下降,才无法保证农民收益的吗?这个思路用在厂商身上,是同样适用的。

但有一点,厂商可不是为了生产商品而生产,而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而进行生产。

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厂商的“投入—生产—产出”全过程行为,有必要在上一章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解决一个问题: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产量,到底应该付出多大的成本,才到保证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围绕这一关键问题,本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建立成本函数,进行长短期的成本分析;二是综合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进行利润最大化分析。

第一节成本与成本函数 会计成本分析和经济成本分析有什么区别?一、成本及其相关概念1.成本成本(Cost )是指厂商为提供一定量的某种产品或服务所实际花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它等于投入的每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每种生产要素单位价格乘积的总和。

因此,厂商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每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都会影响厂商付出成本的高低。

而本章只是在假定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进行厂商的生产成本分析的。

根据上述厂商的生产成本组成关系可知,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成本将唯一地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西方经济学对成本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成本定义。

这是因为在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第五章。

微观经济学 ---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 ---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

第四章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者(producer)是指能够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生产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

2.生产函数(product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一般是指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4.固定比例投入生产函数(fixed-ratio input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v K u L Q ,min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v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5.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6.短期生产(short-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7.长期生产(long-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βαK AL Q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 、α和β为参数,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α<0,β<0。

9.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10.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之比。

11.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需求变化:其它不变,本身价格影响变化。

需求量变化:本身价格不变,其它变化引起变化。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为达到个人消费使用目的而购买某种商品服务的个人。

消费者剩余(CS):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一)效用Utility理论概述效用U:消费者满足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特点:主观性;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消费的目的和福利观:趋利避害,非餍足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萨缪尔森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欲望:是指人们的需求,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欲望。

(特点:多种多样;无穷无尽)效用:序数效用: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可以比较,无法加总)基数效用:用1,2,3等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可以比较,可以加总)总效用: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TU=f(Q)=aq2+bq+c,a<0,b>0 MR=边际收入边际效用:消费数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变动的满足程度。

MU=2aq+b(单调递减)例外: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的MU)注:仅仅是理论研究。

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定义: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条件:货币收入不变;消费偏好不变;市场价格既定。

预算线:一定条件下(偏好不变;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花光所有收入消费各类商品的组合曲线。

1.预算约束线上所有点表示全部收入花完所能够实现的商品数量组合。

预算约束性上方的点表示当下收入无法实现;下方的点表示收入仍有剩余。

2.3.预算约束线与纵横轴围成面积表示消费者可选择的集合,也代表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4.如果x价格下降,则纵截距不变,横截距变大。

偏好易变: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精神病患者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Px=Mu Y/Py=λ(常数)(持有货币的边际效用)(最后一单位货币效用相等)Mu X/Px=Mu Y/Py→Mu X/Mu Y=Px/Py(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最后1单位货币,不管用于购买哪种商品,所得来的边际效用都必须相等,且等于单位货币效用。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成本理论
上大学 22 岁工作,工作到 60 岁,共 38 年,平 均收入是 6万元,共228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 成本11万,剩下217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 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49万
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
案例 1:上大学值吗?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
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11万
PS: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
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案例 1:上大学值吗?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
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 最大化原则
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
不上大学 18 岁工作,工作到 60 岁,共 42 年, 平均每年收入是 4万,共 168 万
我买走了这双鞋。
案例 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鞋的实际成本包括鞋的进价,租用鞋城的场地租
金,水电费,税收及雇佣店员等销售费用
假定实际成本支出是 15 万
机会成本是当把资源用于选择以外的其他用途时
,可能得到的收入
鞋的机会成本包括,开鞋城需要投资20万元,如 果不用来开鞋城这20万元放在银行的利息1万
如果顾客一分钱不加,鞋城老板把该赚的钱都赚 到手了
如果顾客高于公开的成本价买鞋,假如一年顾客 高于成本价累加起来是5万,对鞋城老板来说,这 5万是超额利润
案例 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鞋城老板为什么放弃原来稳定的工作而开鞋城?
我们还是用机会成本来判断
鞋城老板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他不开鞋城一年工 资收入是3万,开鞋城获利是5万。不开鞋城的机 会成本是5万,开鞋城的机会成本是3万。

微观经济学 第4讲 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4讲 成本理论.


增量成本与沉淀成本
n
n
增量成本:指由于某一特定的经营决策而 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沉淀成本:决策前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 成本,与经营决策无关。
总成本函数与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函数间关系
成本
TC TVC
TFC
产量Q
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AC):总成本除以产 品的单位数。 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TC/q=AC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固 定成本除以产量,FC/q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可变 成本除以产量,AVC/q。
如何找出盈亏平衡点的产量?
代数方法求盈亏平衡点 TR=P· Q
TC=VC+FC=AVC· Q+FC
平衡点为 TR=TC
P· Q=AVC· Q+FC
QB=FC/(P-AVC)
盈亏分界点分析图解(几何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适用范围: 1、盈亏平衡分析法只在相关(收入 和成本函数为线性)的产量范围内适 用,超出该范围可能有较大误差。 2、该方法适用于生产一种或固定品 种的产品,若产品众多,且多变,经 常更换,则要谨慎使用。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决定了成本函数的曲线形状; 投入要素的价格决定了成本函数曲线的位置;
其它关系: 以一种变动投入要素(劳动力)的生产系统为例:
TVC PL L PL PL AVC Q Q Q APL L MC TVC P L PL PL L Q Q Q MP L L
表4-3 各种成本都来自总成本表
我们可以由第(4)栏的TC分解出其他的成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成本理论-长期成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成本理论-长期成本

15.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 )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17.当生产要素增加10%时,产量的增 加小于10%的情况是( )。 A.边际成本递减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D.存在规模收益递减
最佳生产点Q2 对应条件
TC
TR
TL
MC
如下图中,MR边际收 益,MC边际成本。在 产量低于Q0 的时候, MC高于MR,利润为 负在Q0Q2之间,MC低 于MR,利润逐渐上升, 在Q2点,MC=MR,利 润最大。产量大于Q2 后,边际成本大于边际 收益。利润开始下降。 这说明只有在产量达到 MR=MC这一点的时候, 厂商的利润达到最大值。
长期中,厂商要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 来调整生产规模,以使平均成本最低。 如果每个短期的平均成本最低了,那么 长期中平均成本也达到了最低。
产量Q1,Q2,Q3, Q4分别对应四条平均 C 成本曲线,SA1, SA2,SA3,SA4,这 四条平均成本线上代 表平均成本最低的点 就是曲线最低点。那 么这几点也就是长期 平均成本线上的点。
Q 0
1 2
AR=P (20)
18 16
TR 0
18 32
MR 18 14
3
4 5 6 7
14
12 10 8 6
42
48 50 48 42
10
6 2 -2 -6
由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 倾斜规律,随着销售量 从0到7的增加,商品价 格也依次降低。TR随销 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 不是成比例增加,且达 到50后,,随Q的增加, 反而减少,这是价格下 降的结果。由于价格下 降,边际收益比价格下 降的速度更快地下降, 甚至降为负值。 价格不可能为负,边际 收益可以为负值。 边际收益不等于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 成本 C2 K=MC
K=AC,K为该直线的斜率
TVC K=AVC
C1 TFC
Q1 Q2
产量Q
※MC、AC、AVC、AFC关系
注意:边际成本曲线MC穿过平均总成本曲线AC、平均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1、可变成本与产量变动有关,而固定成本与 产量变动无关。 2、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可变成本为零, 而固定成本则在企业投产之初就已发生。
表4-1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固定成本(当产量变动时, 它并不变动)和可变成本(它随产量增加而增加)。总 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TC=FC+VC


有时,多生产1单位产出的边际成本非常低,如对 于一架有空位的客机,增加一个旅客的边际成本 微不足道。 有时,增加1单位产出的边际成本非常高,在炎热 的夏季,电力需求非常大,电厂将不得不启动设 备系统中那些陈旧的、高成本而又低效率的发电 机,这会导致所增加生产电力的边际成本非常之 高。
根据表4-2中的数据绘制成本函数图。

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 :总固定成本和总 变动成本之和, STC=TVC+TFC = f(Q)+b
短期成本的其它概念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是单位产品 上分摊的固定成本,等于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AFC
n
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是单位
边际成本的定义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MC):表示由于多生 产1单位产出而增加的成本。
一旦知道了总成本,我们就很容易计算出边际 成本。
表4-2 边际成本的计算 例如,为了计算第5单位的MC,我们就从前5单位的总成 本减去前4单位的总成本,即MC=210美元-160美元=50美 元。在空格里填入第4单位的边际成本。
总成本函数与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函数间关系
成本
TC TVC
TFC
产量Q
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AC):总成本除以产 品的单位数。 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TC/q=AC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固 定成本除以产量,FC/q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可变 成本除以产量,AVC/q。
表4-4
由生产数据和投入成本推算出总成本
农民史密斯租种了10英亩小麦地,雇用可变的劳 动。根据农业生产函数,土地和劳动的有效使用 产生了如该表所示的投入和产出。在投入价格为 每英亩5.5美元和每个劳工5美元时,我们得到他 的生产成本。其他成本概念也能够从总成本数据 中推算出来。
表4-4
由生产数据和投入成本推算出总成本
微观经济学 第四讲 成本理论 Chapter04 Cost
主要内容
成本的经济分析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的定义 平均成本 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投入选择
经济成本和企业会计
收益表或损益表 机会成本和市场
2
“如果一班学生能在经济学课程中真 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的各个方面, 那么,这门课程便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J· M· 克拉克
表4-3 各种成本都来自总成本表
我们可以由第(4)栏的TC分解出其他的成本概念。
进一步理解:成本函数
n
成本函数的概念(Cost function):
n
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与同一时期内的产出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
n
n
短期成本函数:短期内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如短期内厂房、设备都不会改变,即短 期成本函数中有固定成本) 长期成本函数:长期内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没有固定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构成 总固定成本(Total fixed cost) :是不随产量变动的常数 b ,TFC = b (厂房、设备折旧,借款的利息等)

总变动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 :随产量变动的成本 部分,可表示为产量的函数,TVC = f(Q)
生产过程消耗的水、电、汽、原材料、劳动力(计件工资)等。
短期成本函数曲线的形状推导 由生产函数---->成本函数
单一可变要素投入 的成本函数曲线
产量
单一可变要素投 入的生产函数
生产----成本的 对偶性
可变要素投入 可变要素投入价值 (实物) (总变动成本) 在我们通常描绘成本函数时,一般将产量作为横轴(自变 量),而将变动成本作为纵轴,因此该图形还应旋转90度。
产品上分摊的可变成本,为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TVC AVC Q
TFC Q

平均成本:指单位成本上分摊的平均固定成本和
平均可变成本。
AC = AVC+AFC
n
边际成本:
STC TVC MC Q Q
※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成本曲线AC、 平均变动成本曲线AVC、平均固定成本 曲线AFC的形状
在(a)中,我们连接各TC点作出一条平滑曲 线;在(b)中,经由MC的非连续性阶梯,我 们也可以作出一条平滑的MC曲线。
(a) 总成本
(b) 边际成本
总 成 本 ( ) 美 元
边 际 成 本 ( ) 美 元
产量
产量
图4-1
总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只要你知道要素的价格和生产函数,你就能够确 定成本曲线。
成本理论的重要性

斯蒂格利茨:“虽然理性的选择涉及到 对成本和效益的仔细权衡,经济学家却 总是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成本而非效益,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和厂商往往 把每种可能供选择的效益看得比较清楚, 而往往在成本的估算上犯错误。”
成本的经济分析


总成本(total cost,TC):代表为生产每一产 出水平所需要的开支的最低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fixed cost, FC):也称为固定开销 或沉淀成本,是指即使企业的生产为零,也必须 支付的开支。不受任何产量变动影响。如租金、 设备费、债务的利息和长期工人的薪水等。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VC):代表随着产出 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支,包括原材料、工资和 燃料,也包括非固定的所有成本。 根据定义得: TC=FC+V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