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湘籍人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湘籍人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湘籍人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这一说法源自曾国藩建立的湘军。

但是,纵观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史不难发现,我军高级将领中湘籍将领颇多,例如,在新中国首次举行的授衔中,名列共和国将帅榜的十大元帅中有3位是湖南籍的、十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籍的,这两项共20名高级军衔中湖南人竟有9位,几占半数,正可谓“无湘不成解放军”。

这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地域文化现象。

那么,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历史渊源:晚清历史上就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帮办湖南团练,摈除清代八旗、绿营的旧制陋习,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乡民,编练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装。

至1854年初,已编练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

这种书生加山农的独特体制,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一改自北宋以来“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军事准则,形成了地方武装势力。

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

经过不断扩充,至1859年湘军集团兵力约有十四万人,鼎盛时兵力达五十多万人,以后军中战将骨干以三湘子弟为多,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称“中兴四大名臣”,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

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湖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于湘军;湖南人才之盛,亦始于湘军;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

这可以说是后来形成“无湘不成解放军”现象的历史渊源。

■文化性格:湖南人“性质沉毅”、“敢负责任”(蔡元培语)从曾国藩创办湘军起,湖南开始出现人才喷涌的局面。

辛亥革命先驱黄兴

辛亥革命先驱黄兴

评 价

黄兴是实干家,孙中山是思想家。许多重要的革命 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 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 民国的元勋。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 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由于他的派 系人马在北伐后备受忽略,其生前的重大贡献、理 念和计划也长期被搁置。直到1990年代,海峡两岸 才开始重新重视黄兴的功业。
名人评价


黄兴的幕僚李书城,评价黄兴:‚克强总是个最平 实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战身先士卒, 爱护袍泽,做人推诚务实,容忍谦恭,受谤不言诠, 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 章士钊评价黄兴:‚吾持以论交之武器,在‘无争’ 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 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 于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独立苍茫自咏诗, 江湖侠气有谁知? 千金结客浑闲事, 一笑相逢在此时。 浪把文章震流俗, 果然意气是男儿。 关山满目斜阳暮, 匹马秋风何所之。 卅九年知四十非, 大风歌好不如归。 惊人事业随流水, 爱我园林想落晖。 入夜鱼龙都寂寂, 故山猿鹤正依依。 苍茫独立无端感, 时有清风振我衣。
担任职务

名人评价

袁世凯曾评黄兴:‚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 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 冯自由评价黄兴说:‚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 强诚当之无愧矣。‛ 同盟会元老胡汉民曾评价黄兴说:‚黄兴是个标准 的‘湖南骡子’。更隐藏‘老子不信邪’的脾气, 其雄健不可一世,处世接物则虚衷缜密,转为流辈 所弗逮。先生使人,事无大小,辄日慢慢细细。传 闻耳熟是语,以为即先生生奔驰己之格言。‛
黄兴故居

黄兴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高塘乡杨坨村(今黄兴镇) 凉塘。黄兴故居为一所泥砖青瓦平房的民居建筑。 建于清同治初年,1874年10月25日,黄兴出生于此。 1981年维修。占地面积约4300平方米。有房屋共12 间,包括上堂屋左右正房和下堂屋左右正房及厢房、 横屋过堂。砖木结构,坐西朝东。正门有廖承志题 书‚黄兴故居‛门额。门额上端彩绘文房四宝、梅 兰竹菊吉祥图案,两端有楹联一副:‚蒙庆受福, 长乐永康‛。上下堂屋之间辟有天井,正厅前有六 扇方格木门为屏,后有退屋,双坡屋顶,前栋屋脊 正中塑福禄寿三星像。故居前临水塘,后接田垅, 左右为邻居,院内多植橘树。

湖南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湖南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湖南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背景二、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概述三、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四、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正文(篇1)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背景:湖南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众多的革命英雄。

在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历程中,湖南人民始终站在前列,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的革命英雄们,他们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忠诚与信仰。

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概述: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包括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

例如,蔡锷将军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的新军起义,为推翻满清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外,还有毛泽东、刘少奇等伟人,他们在湖南这片热土上,领导了众多农民运动,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是他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勇气。

他们始终坚信革命事业的正义性,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甘愿付出一切。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湖南革命英雄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总之,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

目录(篇2)一、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概述二、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详述1.人物一:事迹、贡献和影响2.人物二:事迹、贡献和影响3.人物三:事迹、贡献和影响三、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四、结论正文(篇2)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概述:湖南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

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无私奉献,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篇章。

本文将讲述三位湖南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展现他们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

湖南武装斗争史:焦达峰陈作新长沙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

湖南武装斗争史:焦达峰陈作新长沙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

湖南武装斗争史:焦达峰陈作新长沙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展开全文1911年,著名的辛亥革命的爆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那么,一向走在时代前列的湖南人,在辛亥革命当中是如何表现的呢?如您所愿,湖南人当然不甘落后,他们永远是时代的弄潮儿。

湖南人在焦达峰和陈作新在焦达峰和陈作新这两个浏阳人的领导下,积极筹备,勇于斗争,配合了武昌起义,并取得了成功,为结束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书写了壮丽的诗篇。

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他们这次起义的全过程吧!参加起义光复长沙的湖南新军中的官佐1911年,同盟会筹划在广州发动起义,并派谭人凤等人到湖南策动响应。

谭人凤到达长沙后,即派焦达峰、杨任等人联络会党,吴任、刘文锦等人组织新军。

之后,谭人凤返香港复命。

3月31日,陈作新、刘文锦等在长沙天心阁主持召开新军标营代表会议,商讨武装起义问题。

会议一致决议加紧宣传发动和建立武装,准备起义。

5月4日,焦达峰、杨任、黎先诚等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了两湖互相响应起义计划。

湖南代表就湘境起义事项作出两条决定:(1)起义分三路开展。

(2)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南都督府,推举焦达峰任都督。

会后,代表们返湘,焦达峰负责联络会党,陈作新负责策反新军。

其他人分赴各地活动,发展队伍,准备武器,组织机关等。

武昌起义后三天,即10月13日晚,湖北革命政府派蓝综、庞光志带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的介绍信到达长沙,与陈作新及立宪派人士左学谦、常治、谭延闽等先后相见。

10月14日,由陈作新出面,在杨家山小学召开各界代表会议,蓝综、庞光志应邀出席,并将武昌起义时革命同志激昂慷慨、奋勇当先的情况,向与会者作了汇报。

大家听后,深受鼓舞。

当即成立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同盟会战时统筹部,并指定新军各标、营、排起义的指挥人员和运动抚台衙门及通知会党的联络人。

决定于10月20日起义,先由会党在长沙城内放火作信号,城外新军见火起便大举攻城。

湖南首任都督焦达峰三天后,湖南当局从外调入的巡防军共4个营进至长沙。

湖湘名人1

湖湘名人1

湖南人中的第一圣人——曾国藩
湖南人中的第一能人——左宗棠
湖南人中的第一能人——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
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 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 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 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 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 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 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湖南人中的第一奇人——黄兴
湖南人中的第一军人——蔡锷
湖南人中的第一军人——蔡锷
蔡锷(18南宝庆(即今 邵阳市)人。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 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 事领袖。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
湖南人中的第一军人——蔡锷
答案:1882年
湖南人中的第一完人是谁 ?
答案:刘少奇
刘少奇的故居在哪里 ?
答案:宁乡花明楼
湖南人中的第一画家是谁 ?
答案:齐白石
齐白石的出生地在哪里 ?
答案:湖南湘潭
湖南人中的第一智人——魏源
湖南人中的第一圣人——曾国藩
湖南人中的第一圣人——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
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 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 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 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 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 曰文正。
湖南人中的第一伟人——毛泽东
湖南人中的第一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 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 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 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 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 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 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 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 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 具影响100人之一。

重温黄兴、蔡锷等湘军人物

重温黄兴、蔡锷等湘军人物

•人物主要经历:
•1905年7月,他在日本结识刚到日本的孙中山,并力主孙中山筹组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在 东京正式成立。黄兴任同盟会庶务,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之后主要发展革命分 子、组织武装起义。 •1910年11月3日,与孙中山等在南洋槟榔屿(马来西亚)集会,决定在广州再举行起义,与清军 决一死战。宣统三年三月(1911年4月23日),黄兴和赵声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他率敢死 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发现总督张鸣歧已逃跑。此次起义多人牺牲,事后收碱殉难者 遗体,有72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兼任参谋本部总长。袁世凯接 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编南方各军。后因没有经费,军 队哗变,乃取消留守,退居上海。同年8月,同盟会等组织改组为国民党,黄兴任理事。 •1914年6月,孙中山在日本计划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黄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不赞成 重新组党并且拒绝加入。他于7月乘船离开日本赴美国考察,宣传反袁思想。 •在袁世凯忧愤而死后当年7月4日,黄兴从日本返回上海。 •1916年10月31日,由于黄兴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奋斗,积劳成疾,最终因食道 /胃静脉屈张 破裂出血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 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谢谢观看
小组研究成果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亦是 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江流入海,有穷且 坚,不坠青云的傲岸,“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 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之流,浮华万千,不 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 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荣辱成败,尽显英雄本色。

难酬蹈海亦英雄——辛亥革命杰出的宣传家陈天华

难酬蹈海亦英雄——辛亥革命杰出的宣传家陈天华

艺术中国 2021 / 10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文选难酬蹈海亦英雄——辛亥革命杰出的宣传家陈天华陈天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宣传家和鼓动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

1875年3月6日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下乐村一个贫寒的塾师家庭。

父亲陈善,是个落第秀才,教书糊口,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

幼年的陈天华经常提个篮子做小买卖,过着半流浪生活。

陈天华5岁随父识字,9岁便熟读《左传》。

他酷爱民间弹唱之词、小说,熟读《西游记》《封神榜》等书,且“间尝摹拟,仿其文体作通俗小说,或山歌小调”。

这为他后来在思想上和文字技巧上从事革命著述打下了良好基础。

陈天华自小生长于农村,深刻地了解民间疾苦,痛恨清廷腐败,同情太平军起义,憎恨曾国藩等汉人官僚,因此,“少时即以光复汉族为念,遇乡人之称颂胡、曾、左、彭功业者,辄唾弃不顾。

”在路旁的亭柱上他曾书写一副对联:“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

”1895年,陈天华随父亲迁居新化县城,他穿梭于街头巷尾,仍以提篮小卖作营生。

由于他求知若渴,有时候他提着篮子到县里的资江书院旁听。

族人陈御丞见他如此好学,就主动拿钱资助他入该院就读。

陈天华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把“书院里的一部二十四史整日整夜,细心研读”,从而对中国古代典籍有了深入了解。

每当他读到“奸佞乱朝,夷狄滑变,制度废弛”之处,就禁不住掩卷长叹,引发了他对民族危机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1898年,陈天华考入新化实学堂。

这时维新思想广泛传播,陈天华在学堂中受到影响,无比振奋。

有一次,他在教习罗仪陆出的一道命题作文《述志》中写道:“大丈夫立功绝域,决胜疆场,如班定远、岳武忠之流,吾闻其语,未见其人。

至若运筹帷幄,赞划庙堂,定变法之权衡,操时政之损益,自谓差有一日之长。

不幸而布衣终老,名山著述,亦所愿也。

至若徇时俗之所好,返素真之所行,与老学究争胜负于盈尺地,有死而已,不能为也。

”罗仪陆阅后不禁拍案称奇,高声叫绝,在课卷上批道:“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盛赞他非同凡响的志气。

不做官不争权专做事的辛亥革命元勋

不做官不争权专做事的辛亥革命元勋

63艺术中国 2021 / 10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文选不做官不争权专做事的辛亥革命元勋周震鳞,湖南宁乡人,1875年12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

周震鳞父名筱堂,母肖氏,佃耕了薄田十亩,祖父年逾七十,有二姊一兄一弟,八口之家,全靠父亲这个唯一的劳动力维持生活。

叔祖父周理琴,以县案首名诸生在长沙设馆授徒。

周震鳞十二岁那年,叔祖父春节归省,看到他体格魁梧、性情敦厚,认为可成大器,拜托一位饱学诗书的塾师为他启蒙。

周震鳞聪颖异常,过目成诵,两年完成了叔祖父交代的功课。

叔祖父就决定带他到长沙亲自教读,并让他从在长讲学的名师进修。

叔祖父理琴,擅长书法,精通经史,当时的湖南巡抚吴大澂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他结成布衣之交,因而叔祖父在长沙也有相当名望,门徒日众,他所教的学生得中举人和进士的颇不乏人。

周震鳞1892年考中秀才。

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了两湖书院,对于近代新式教育的举创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义意,当时两湖地区的有志青年以及有识之士,纷纷前往书院求学参观。

由于黄兴的父亲黄筱村和周震鳞的叔祖父周理琴,同是长沙教育界的知名人土,与湘巡抚吴大澂过从甚密,黄兴和周震鳞也颇得吴氏的器重,在吴的推举下取得了报考两湖书院的资格。

黄兴考入书院之前,因品德学习皆优早已名起。

1898年,24岁的周震鳞在考场上先写正文,后抄草稿,张之洞到场监考,深异震鳞的举动。

榜发,周震鳞名列第一,由是以才华横溢而誉满两湖,甚至后来周震鳞参加革命后,清侦辑警探来校查问周震鳞时,张之洞回答“周震鳞是书院优秀学生,不必多疑。

”周得以平安就读6年后毕业。

1902年黄兴和周震鳞毕业于两湖书院。

他俩是两湖书院的高才生,在湘、鄂两省的士绅中享有盛誉,两人都被选中送往日本留学,黄兴入弘文大学堂,周震鳞入法政大学。

回国后,他们助管学大臣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

这时湖南的一些士绅极力邀请他们回湘办学,清政府也只好御定他们为湖南创办新学的官员。

他们回湘后,首先创办了湖南高等学堂(今湖南大学),又创办经正中学、明德中学、周南女中、宁乡第一师范和修业小学。

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

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

精心整理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1911年10月5日,即辛亥革命前五天,黄兴致信武昌革命党人吕志伊,谈到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的设想:李沛基不辱使命,于10月25日炸死了广州将军凤山。

同在这一天,黄兴已在上海登上了奔赴武昌的江轮。

驰赴武昌振军心迎风飘扬。

黄兴就职后偕李书城、宋教仁等人亲临汉口前线督战,前线指挥官何锡藩率军民热烈欢迎。

时近初冬,饥寒成为革命军的大问题,黄兴在洞庭湖十县征集大批米粮,组织船队,运往汉阳支援军食。

他在汉阳龟山西南边一所小学中设立炊事房,开20个大灶,征用民工,为5000人做饭、送饭,每日两餐。

黄兴召集营长以上干部训话:“争汉上”,是黄兴一贯的军事策略,前致吕志伊的信就谈到了“汉上”的重要性。

武汉三镇,为华中枢纽,有水利火车之便,进可攻退可守。

武昌光复,意味着从清廷统治中心点燃了革命之火,这就是黄兴所谓的“此复神州第一功”。

尽管“年年频败北”,这一次,黄兴却是“马前趋拜敢称雄”。

不过,武昌起义功成,与辛亥年四月的“败北”,却不无关系。

这一年四月以来,黄兴组织策划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黄兴在香港一边养伤,一边忙着策划对清廷官员的暗杀,10月25日,黄兴已在上海登上了奔赴武昌的江轮。

广州起义前,黄兴听说湖北革命党人资金紧张,难以为继,就从募集到的钱中拿了部分给同盟会员谭人凤,委托其带给湖北的人员。

这笔资金,分给居正600元,孙武200元。

用这些钱,他们在汉口法租界和武昌设立秘密机关。

随后,在汉口俄租界建立了一个机关部。

孙武后来偶然爆炸了一颗炸弹,促使武昌起义提前举行,就是在这里。

按照黄兴的计划,武昌起义,应在广州起义事成之后,而后,粤汉一体,革命可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广州起义,以失败告终,而武昌起义,却开启了全国性的革命潮流。

能。

阳夏战争尽管失败,但是战事拖延了一个多月,南方诸省,纷纷光复。

南北议和,也随之进入秘密协商阶段。

阳夏之后,黄兴赴上海主持东南军务,途中,黄兴与老友宫崎寅藏相遇,一首七律《赠宫崎寅藏》在这时写就: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12月4省代表年,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黄兴留守在南京。

建党伟业中的湖南人

建党伟业中的湖南人

TEGAO /特稿毛泽东曾说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这场给饱受磨难的中华民 族带来新生的惊天巨变中,以天下为己任、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创下了怎样的功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wo 周年之际,我们一起走近建党伟业中那些立于潮头浪尖的湖南人。

h _________________LH建党伟业中的湖南人玉然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门联是湖湘文化的最好注脚晚清以降的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

“国 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 食之”,这般屈辱境地, 引得“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国人 在悲愤中苦苦思索着救 国之路。

在洞庭湖畔、湘水之滨,自古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不屈血性的湖南人,更是怀着解危救难的强烈经世理想,以“救中国从湖南始”的气概.前赴后继涌上历 史的舞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编《海 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左宗 棠等人发起了以“自强” “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率先启动中国的近代化;既至戊戌变法,在“吾湘变,则中国变”的信念激励下,湖南成为变 法运动最有生气的省份,"中国维新,湖南最早…… 谭嗣同熊希龄辈领袖其间.全国无出湖南之右”(毛泽东语)。

维新改良失败后,湘籍精英被迫走上暴 力革命之路,1911年,以黄兴、宋教仁、蔡铐等 为代表的辛亥斗士,为结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立下不朽功绩。

然而辛亥革命终究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能让中国摆脱民穷国弱的困局。

领导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 中国国民党,只是一个成分复杂、组织松散的资产 阶级政党,难以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力量。

中国究竟向何处去? 一群 心怀天下、敢于担当的湖南人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们有的踏上东渡日本的邮轮,希图破解 弱国崛起的密码;有的自觉背负起中国“根本 改造之大任”,奔赴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 探寻救国救民之良方; 还有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求知于九州四海,在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浪潮中迅速成长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蔡锷

蔡锷

经界局督办
•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 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一方面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他与 蒋方震、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 术问题。其间,他不断上书袁世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 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烈愿望。然而, 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不仅对蔡锷改革军事的热望不予理睬,反 而倒行逆施,疯狂地进行军事独裁和复辟帝制活动。 • 袁世凯自1912年窃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其政治野心 不斯膨胀。他残酷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打击民主共和力量, 同时篡改宪法,破坏责任内阁制,强化集权统治,朝着复辟帝 制的道路疾进。 • 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 所归”(《致袁世凯电》,《蔡锷集》(1983年版)第202页)。但 是,1915年5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 《二十一条》,深深刺痛了蔡锷,使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 目,8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北京出现了一个打着“筹一国之 治安”旗号的“筹安会”,公然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接着, 各类“联合会”、“请愿团”也纷纷粉墨登场,为帝制唱赞歌。 12月,袁世凯完成了复辟帝制的准备,于13日宣布接受帝位, 下令取消民国,改用洪宪年号。


护国讨袁
• 但是,袁世凯是顽固透顶的反动派,他不甘心也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还想在军事上再下一次赌注,与护国军拼个最后的输赢。于是,他明 着打电报给蔡锷等人,要求“先戢干戈,共图善后”,暗地里却在重 新整顿部队,组织第二批“征滇军”。袁世凯第二期作战计划,决定 缩短战线,集中兵力于湖北,准备重点进攻湘西,再以湘西为跳板从 翼侧进攻滇黔,另外分兵一部进攻陕西,(陕西将军陈树藩已宣布独立 讨袁)以保障京师的侧翼安全。张敬尧虽然与护国军谈判停火,暗里也 在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准备对护国军发动新的攻势。其作战企图是: 以第8师主力分别从合江出先市、尧坝,向白节滩翼侧进攻,张敬尧 亲率第7师主力由纳溪、茶堂子前出,向大州驿佯攻,钳制滇军主力, 另以一部由二龙口,大渡口等处向大州驿侧后实施深远突击,直捣永 宁,断绝滇军后路。 • 袁军新的作战企图,早被护国军识破。蔡锷等一面对敌“虚与委 蛇”,努力达成停战协定,以便争取时间,整顿部队,调整部署,补 充新兵,催运军需,一面积极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以图大举”。 在对川作战方针和兵力部署上,唐继尧与蔡锷产生了严重分歧。 唐继尧主张组织重兵集团出宁远(今四川西昌),经汉源、雅安攻取成 都。其意图是想首先占领四川省城,造成先声夺人之势,然后由成都 向川东,川南卷击,策应泸纳战场。对此,蔡锷极力反对。

无湘不成军——辛亥革命中的湖南常德人

无湘不成军——辛亥革命中的湖南常德人

无湘不成军——辛亥革命中的湖南常德人(2011-09-06 14:39:55)转载▼辛亥革命百周年,曾有谁最有资格成为纪念地之争,湖北的理由是武昌起义在湖北,广东的理由是孙中山是广东人,江苏的理由是中华民国总统府在南京。

其实这些地方争“资格”无非是借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扩大本地的影响力。

碧华先生认为,武昌只不过是一处起义场所,南京只不过曾为都城,孙中山实为一个精神符号。

湖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摇篮,两百年以来,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事件,湖南人都处在风口浪尖上,常挽狂澜于既倒。

每当国难当头,多有湖南人成为国家的脊梁。

据统计,近现代史上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为83人,占10.9%,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涌现了一大批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蜚声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

这与曾国藩有关,他创立的湘军拯救了清王朝,因此湘人子弟多升官发财,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清朝后期,湘军3名大帅全是湖南人,15名总督有11名是湖南人,占73%。

(其余4名也是由曾国藩推荐的,其中包括李鸿章);13名统领,有10名是湖南人,占77%;43名分统,有28名是湖南人,占65%;98名营官,有68人是湖南人,占69%,赢得“无湘不成军”的美誉,有趣的是,湘军拯救了清王朝,湘军最后又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辛亥革命有“广东革命湖南流血”“没有湖南人就没有辛亥革命”之说,据统计,辛亥革命同盟会发起人8个人中湖南有三个,第一批同盟会员79人,湖南占20人,首先揭竿而起的七个总督都是湖南籍的。

故此,湖南人享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之美名。

在湖南人中,常德人又充当了辛亥革命的先锋!常德地处湖南西北部,自古以来教育发达,人文鼎盛。

庚子赔款后,常德子弟纷纷到日本和西欧留学,留学人数占湖南留洋生的三分之一,这批人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成为革命者。

武昌起义中,周密的军事计划是谁拿的?常德人刘复基;武昌起义中,谁下达了起义号令?常德人蒋翊武;走向共和进程中,谁拿出了民主宪政的法理框架?常德人宋教仁;谁起草了国民党党章?常德人覃振;走向共和进程中,谁提出了国家经济管理方略?常德人林伯渠。

【整理稿】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整理稿】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整理人:谢凯)‚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古老的中国,走向了另一个轨道。

‛(张鸣)这场日后被不断符号化、寓言化的政治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之巨已成公论,诚如毛泽东所言,‚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民主共和国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然而在正史叙事之下,有着复杂丛生的历史生态;在英雄史观的必然性逻辑外,有着难以估约的非逻辑、非理性因素。

正因历史充斥着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强盗逻辑,大量真相被权力遮蔽,在以戴季陶为始作俑者的改写者笔下,孙中山不断被神话,及至1940年,国民党更以孙中山‚光被四表,功高万世‛通令全国,而作为‚开国二杰‛之一的黄兴其功勋则被刻意淡化。

令人愤愤不平的是,‚直可与孙逸仙齐驱并驾‛的黄公尚且被冷落,遑论影响力在黄之下的其他湖南革命人,时至今天,湖南人之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仍未得到更公允的评价。

本文的意图也正在此,取二三历史截面,作为一种补充。

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强诚当之无愧矣(综合傅国涌《“惊人事业随流水”:甘当配角的黄兴》)在一位法国人眼里,‚中等身材,外表刚毅倔强,宽肩膀,体格强健有力,面貌丰腴,蓄黑髭‛的黄兴乃是‚中国革命之拿破仑‛。

在罗家伦看来,黄兴‚是豪士,是英雄,是开国元勋。

但是他更是有中国文化根底的读书人,他是‘士’。

这个士便是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士。

这个士也就是孟子所谓豪杰之士‛。

一、孙氏理想,黄氏实行其实早在辛亥革命期间,便广为流行‚孙氏理想,黄氏实行‛的说法,众口一词都说黄兴是革命的实行家。

当时出版的《血书》有《黄兴小史》,其中言:‚黄非思想家,亦非言论家。

实为革命党中惟一之实行家也。

故党中最重黄之声望,直可与孙逸仙齐驱并驾矣。

‛孙、黄并称其实不是偶然,黄兴二十世纪初那次重大历史转型中他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信仰共和的革命阵营中,拥有更广泛的追随者。

辛亥那一年 1911湖南

辛亥那一年 1911湖南

大标题辛亥那一年·1911湖南导语一百年前,公元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的那个晚上。

那一晚,武昌城内通往湖广总督署的几条街道枪声大作,继而炮声隆隆,草湖门工程营一带起火,“火光中隐见三角白光。

”翌日清晨,黄鹤楼警钟楼顶飞扬起一面新的旗帜——铁血旗。

一场密谋革命好像于一夜之间发生,令大清帝国摇摇欲坠。

随后,湖南、江苏等地纷纷响应,相继宣布独立。

自此,之前被视为中国保守之地的湖南,作为众多革命党人的家乡,博得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声誉:首义的临时总司令蒋翊武为湖南澧县人,担任战时总司令的是长沙人黄兴,黄兴离汉赴沪后,则由湖南新化人谭人凤出任武昌防御使,随之顺势揭竿而起的总督中,籍隶湖南者共七人。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绝”。

辛亥百年之后,《湖湘地理》截取二三遗址,以1911年这一特殊年份为历史截面,重走湖南革命党人之辛亥路,试图重新寻找那场惊心动魄革命中湖南人之模样,也试图找寻“革命”之时,那代人所承载的迷梦与理想。

第一部分首义之地武汉1911年10月10日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角色在交给了紫阳湖边的工程第八营。

沿着黄鹤楼向蛇山位置寻踪,基本可以勾勒出夜晚的那个场景:武昌起义的前一天,俄国租界内里,孙武等几个起义负责人正在检验炸药,却失手发生爆炸。

在武昌小朝街85号的军事指挥部里,领导人蒋翊武等决定10月9日夜半赶紧发动起义。

然而,深夜清军第八镇统制张彪带兵围捕小朝街,被捕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斩首于督署东辕门外。

等到10日天明得知彭、刘、杨三人遇害的消息后,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最终夺取位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及占领蛇山炮台。

打响第一枪的第八营遗址还在湖北省总工会的大院内,只是工程营营房已被总工会职工宿舍所取代。

高约五米的纪念碑伫立在公会大院内,那是由武汉市政府1987年所立,上书“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营旧址”字样。

无湘不成军——辛亥革命中的湖南常德人

无湘不成军——辛亥革命中的湖南常德人

无湘不成军——辛亥革命中的湖南常德人(2011-09-06 14:39:55)转载▼辛亥革命百周年,曾有谁最有资格成为纪念地之争,湖北的理由是武昌起义在湖北,广东的理由是孙中山是广东人,江苏的理由是中华民国总统府在南京。

其实这些地方争“资格”无非是借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扩大本地的影响力。

碧华先生认为,武昌只不过是一处起义场所,南京只不过曾为都城,孙中山实为一个精神符号。

湖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摇篮,两百年以来,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事件,湖南人都处在风口浪尖上,常挽狂澜于既倒。

每当国难当头,多有湖南人成为国家的脊梁。

据统计,近现代史上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为83人,占10.9%,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涌现了一大批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蜚声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

这与曾国藩有关,他创立的湘军拯救了清王朝,因此湘人子弟多升官发财,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清朝后期,湘军3名大帅全是湖南人,15名总督有11名是湖南人,占73%。

(其余4名也是由曾国藩推荐的,其中包括李鸿章);13名统领,有10名是湖南人,占77%;43名分统,有28名是湖南人,占65%;98名营官,有68人是湖南人,占69%,赢得“无湘不成军”的美誉,有趣的是,湘军拯救了清王朝,湘军最后又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辛亥革命有“广东革命湖南流血”“没有湖南人就没有辛亥革命”之说,据统计,辛亥革命同盟会发起人8个人中湖南有三个,第一批同盟会员79人,湖南占20人,首先揭竿而起的七个总督都是湖南籍的。

故此,湖南人享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之美名。

在湖南人中,常德人又充当了辛亥革命的先锋!常德地处湖南西北部,自古以来教育发达,人文鼎盛。

庚子赔款后,常德子弟纷纷到日本和西欧留学,留学人数占湖南留洋生的三分之一,这批人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成为革命者。

武昌起义中,周密的军事计划是谁拿的?常德人刘复基;武昌起义中,谁下达了起义号令?常德人蒋翊武;走向共和进程中,谁拿出了民主宪政的法理框架?常德人宋教仁;谁起草了国民党党章?常德人覃振;走向共和进程中,谁提出了国家经济管理方略?常德人林伯渠。

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义处”,立碑纪念。
谢谢观赏
一、辛亥革命历程
•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在今美国夏 威夷)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 到1905年,国内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 力量,建立统一革命组织——同盟会。
•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武昌接着又攻 占了汉口和汉阳。
• 武汉三镇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 离清政府独立。
• 宋教仁(1882-1913年):湖南桃源人。近代民主革命家, 国民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04年在长沙与武昌参与组织 华兴会,1905年在日本参与组织同盟会,1911年回上海,任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总务干事,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 院院长,1913年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同年8月,同盟会改 组为国民党后,任代理理事长,组织领导国民党参与国会 竞选,到处宣传民主宪法、内阁制与政党制。1913年被袁 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时年31岁。
• 黄兴:1902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长沙与陈天华、宋教仁 组织华兴会,被推为会长。05年,他在东京拥护孙中山创立 同盟会,被推任为庶务部长。从此多次组织武装起义或策划 反清活动,1911年4月指挥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退居香 港。
• 黄兴:武昌起义爆发后,由香港赴武昌,被推为革命军战时 总司令,直接指挥对清军作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后,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在南京任江苏讨袁军 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美国。1916年回上海。由於黄 兴积劳过度,旧病复发,10月病逝,次年国葬于长沙岳麓 山。
• 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在南京开会,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1912年1月成立中华民国 。
•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

辛亥革命人物简介

辛亥革命人物简介

辛亥革命人物简介1.黄兴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南善化(今长沙)出生年月:1874年10月25日逝世日期:1916年10月31日生平概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后改名兴。

湖南善化(今长沙)人。

1874年10月25日(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生。

父黄筱村是秀才,教馆为生。

黄兴早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

二十二岁中秀才。

1898年入武昌两湖书院学习。

署名竞武、庆午。

革命时期曾用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

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时人多称其为黄克强。

黄兴与孙中山常被以“孙黄”并称。

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

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1902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并参与创办《湖南游学译编》杂志,组织“湖南编译社”,介绍西方科学文化。

1903年4月,为反对沙俄拒不从东北撤兵,同留日学生二百多人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称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

随后以军国民教育会运动员的名义归国。

回长沙后,任教于明德、修业等学堂,暗中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1903年11月4日(九月十六),借他三十岁生日为名,邀陈天华、宋教仁、张继、刘揆一、章行严等二十余人筹商成立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后被选为会长。

他提出在湖南首先发难,争取各省响应的方略,并决定从联络军、学两界和会党入手,准备在慈禧太后七十岁生辰时,乘机起义。

事泄,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在东京,他大力支持孙中山筹组全国革命团体同盟会。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被选为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此后,他以主要精力从事武装起义,亲自掌握留日陆军学生的入会工作,并从中选拔一些坚定分子组成一个严密的团体“丈夫团”,为进行武装斗争准备力量。

黄兴简介辛亥革命重要人物_3000字

黄兴简介辛亥革命重要人物_3000字

黄兴简介辛亥革命重要人物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黄克强,原名轸,字克强,后改为黄兴。

在辛亥革命时期,时人多称之为克强。

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1874年10月25日出生。

早年一直在长沙读书,直至189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武昌两湖书院学习。

因在两湖书院的突出表现,黄兴受到张之洞和梁鼎芬的赏识,1902年被选派去日本留学,进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

到日本不久,兴和杨笃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组织“湖南编译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

1903年,日本留学生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掀起拒俄运动,黄兴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拒俄义勇队(先后改名为学生军和军国民教育会)。

随后黄兴被推派回国进行革命活动,主要负责两湖地区的革命斗争。

回国后,在上海、武汉广泛联系革命志士,秋天回湖南策划反清革命。

为表示志向,改名黄兴,改号黄克强,以示兴我中华、克复强暴的决心。

1904年11月4日,正值黄兴生日,趁机邀集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张继、谭人凤等参加宴会,决定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对外则采用“华兴公司”的名义。

华兴会成立后,另立一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随后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取得联系。

他们决定于慈禧太后70岁生日在长沙起义,后因事机泄露,起义失败,黄兴被迫避走日本。

1905年,经日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兴与孙中山见面,黄兴支持孙中山的倡议,共同发起成立同盟会,黄兴被推为庶务(相当于协理)。

同盟会成立后,黄兴非常注意在留日军校学生中的工作,尽可能多地吸收他们入会,并选择一批坚贞可靠的同志组成更严密的团体“铁血丈夫团”,这些人在随后的革命活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于日本勒令孙中山出境,1907年孙、黄两人集于河内,共同策动革命起义。

9月,在广西发动钦廉防城起义,12月发动镇南关起义,两次起义均失败。

1908年3月27日,黄兴等率越华革命党人及钦州民军200余人起义,起义军纵横于钦廉、上思一带,当向广州宣化前进时,因弹药匮乏,只能退回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中的湖南人
一百年前,武昌新兵工程营的枪声宣告了一个就世纪的终结;一百年后,怀揣着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我们依旧在路上。

在那个黑暗与血腥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凭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真正的猛士,真正的英雄。

而在这些猛士与英雄之中,“湖南人”这一近代迅速崛起的群体更是占据了大半。

深受“敢为人先”湖湘精神熏陶的他们为整个民族民主化的推进,共和思想的深入人心和民族的光明未来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而在这些湖南人中,名气盛者,无出黄兴与蔡锷。

一、“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在长沙的黄兴南路步行街北端。

一座高大的雕像昂然而立,年复一年地受着路人的瞻仰,那人便是黄兴。

黄兴,字克强,湖南长沙县人。

年少因学业优秀而被派到日本留学,从此埋下革命的种子;1903年归国,回到长沙,与同为湖南人的宋教仁、陈天华一道组建了华兴会,黄兴任会长。

密定次年起义,但因泄密,黄兴潜逃至日本。

再次赴日的黄兴结识了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

不久同盟会成立,孙任总理,黄任执行部庶务,孙黄二人开始了十多年的革命友谊。

1907年,再次归国的黄兴先后策划了广西钦州,防城和镇南关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1911年4月23日,黄兴亲率百余人攻入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但随后遭遇大股清军,寡不敌众,死伤惨重,黄逃至香港。

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

事后的好心人的帮助,收尸72具,合葬黄花岗。

同年11月11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被任命为战时司令,为剿灭清军作出极大贡献。

次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任陆军总长。

但不久后,政府北迁,黄坚持留守南京,进行“反袁讨逆”活动。

世事难料,1916年10月31日,功勋卓绝的民国元老、湖南人的骄傲——黄兴,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挽联恰如其分地为黄兴的一生作了点评。

伟人虽逝,但其魂必将永耀千古。

二、“再造民国第一人”
有“民国第一骁将”之称的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

15岁考入时务学堂,深受梁启超的影响。

1900年,武汉自立军起义失败。

蔡锷受到触动,毅然投笔从戎,去日本学习陆军。

1904年,学成归来,担任军政要职。

1911年,起义之事在全国兴起,很快便传到蔡锷的驻地云南。

义军拥蔡锷为云南都督并在四川一带与清军主力部队持续交战,深深地动摇离开清王朝的统治根基。

1913,蔡锷被调往北京。

最初,对于袁的逆行,他采取理解与同情的态度,但不久便积极地反袁了。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辗转回到云南,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1916年春,蔡锷在四川打败袁军,不久袁去世,蔡锷人四川督军兼省长。

11月8日,因患当时尚属不治之症的喉结核而病逝。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位民国功勋相继辞世,举国悲痛。

1917年4月,蔡、黄先后国葬与岳麓山。

如今,青松翠柏掩映下的两座名人墓每天都会使过往的游客驻足、追思。

然而,为辛亥革命做出贡献的湖南人又岂止蔡黄。

同为民国缔造者的宋教仁(1913年被刺身亡),战死的蒋翊舞、焦达峰等都是为革命而喋血。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研读的《湖南少年歌》贴切地喊出了湖南人的血性,表现了湖南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


正是这种血性与责任心使湖南成为“近代最富朝气只省份”,使“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传遍全国,使湖南人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流砥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