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有关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
浅析火电厂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控措施

浅析火电厂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控措施2.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621002摘要: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因部分产生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有害因素的设备暴露在敞开的空间中或半封闭空间中或运行过程中产生泄露,不可避免的产生可能职业病有害因素。
本文主要对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字:职业病因素危害防控措施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高温四种。
产生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主要生产环节有燃煤贮运、制粉燃烧、热能产生及应用、用水处理、脱硫脱硝、除灰除渣等。
一、职业病有害因素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1、粉尘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燃煤接卸设备、输煤皮带、燃煤筛分及破碎设备、贮煤场、磨煤制粉、除灰除渣等虽然大都在半封闭空间中,但由于设备缺陷、工艺设计、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粉尘危害。
燃煤接卸时,无论是火车运煤翻车机接卸、其它方式接卸,还是汽车来煤汽车自卸、人工接卸等,接卸过程中都会因为煤炭翻动、产生落差、煤炭较干、煤中细煤较多等因素产生较多煤粉粉尘;磨煤机在磨制煤粉时,磨煤机筒体、煤粉管道密封不严产生粉尘。
电除尘气力除灰时,压力发送罐管道破损、粉煤灰灰库下灰口与粉煤灰罐车接口结合不严,都会产生粉煤灰粉尘。
2、噪声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产生噪声较大的部位较多,主要在输煤、磨煤机、吸风机、送风机、空压机、发电机、变压器等区域。
燃煤在用皮带输送、筛分及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很大机械性噪声。
磨煤机在磨制煤粉时钢球与燃煤、筒体碰磨也会产生机械性噪音。
风机区域由于风速变大、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等而产生气体动力噪声。
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火电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氨、水处理用的次氯酸钠、盐酸、碱等化学品。
煤场存煤、燃煤在皮带输送过程、磨煤机在磨制煤粉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摘要: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技术较以往有很大改善,但有些企业对防护设施管理的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防护效果,如某些火电厂尽管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已使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及设备,但未设专人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只是在出现故障时或对全厂仪器设备进行统一整顿时进行维修,致使部分防护设施较长时间没有正常运行。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措施一、燃煤火力发电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燃煤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包括煤尘、锅炉灰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电焊烟尘等)、毒物(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硫酸、非甲烷总烃、氯气、臭氧、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次氯酸钠、锰及其化合物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工频电场、高温等)。
尽管锅炉工艺分为循环流化床工艺和燃煤凝汽式工艺,但两种工艺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同,都有粉尘、噪声、毒物、高温、工频超高压电场等。
循环流化床工艺由于风机多,锅炉为正压运行,产生的噪声、粉尘较大;而燃煤凝汽式工艺的风机少,锅炉为负压运行,产生的粉尘及噪声危害较少。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环节及主要控制技术2.1 粉尘燃煤火力发电厂粉尘主要分布在输煤、锅炉、除灰和脱硫系统等。
此外,电焊作业时产生电焊烟尘;锅炉维修时存在矽尘、岩棉尘等。
为从源头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各燃煤火电厂根据自身情况,均采取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目前大多数燃煤火电厂在卸煤作业场所设置喷洒装置,在各转运站、皮带栈桥等处设置机械除尘,并设有水力清扫装置,落煤管设有缓冲设施,并在落煤口的煤槽出口处设挡煤帘(板),以防含尘气流外逸,但输煤系统的粉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对某火电厂调查发现,若仅对皮带接头和贮煤仓溜槽处进行密封,容易形成正压而使粉尘从缝隙处溢出,但在密封装置内设置无动力减压自动加湿设施并设连通导流管,可保持微负压状态,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平均浓度下降58.7 mg/m3。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火力发电厂是集众多专业、交叉作业、相互关联、系统管理的生产性企业,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电力工业已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高参数、高自动化时期,火电厂的建设及生产过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兴起的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识别、控制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源——“危险源”,预防为主,立足改进,控制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使企业的全面管理职能实现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动态控制、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自律性管理系统。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不仅要关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应关注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工作。
本文重点是针对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客观存在,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必要性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做表浅的论述,并根据目前国内火力发电企业作业场所比较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粗略地作了一点初步调查,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希望通过抛砖引玉,请行业专家针对该类企业的职业病防护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一开展火力发电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作用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企业要想有效地预防、控制以至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应该通过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的调查、评价(动态性评价),充分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作用条件、作用方式、防护水平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病及相关职业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和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在熟悉企业生产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分布、危害程度、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生产过程及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卫生学、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的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控制效果评价,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以保证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并为卫生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危害

附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接触限1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一氧化碳(8)(锅炉、电焊)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气体,当与空气混合后爆炸极限为12.5 ~ 74% ,当空气中浓度达58.5 mg/m3时,人接触150分钟可有轻度头痛;而浓度达300 mg/m3时,接触2小时后可致严重头痛、眩晕。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并有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昏厥。
只要脱离接触,呼吸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消失。
严重一氧化碳中毒,可出现昏迷、意识丧失等。
经治疗好转后,个别病例于数日或数周后突然出现神经或精神症状,甚至出现瘫痪、失明、失语等严重后发症。
一氧化碳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列为II级,属高度危害;已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一氧化碳被列为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所致职业病及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
CO急救措施: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2)氮氧化物3。
又)(锅炉、电焊)X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合物的总称。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
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
氮氧化物中除NO外均极不稳定,NO遇水汽和氧即转化为NO2。
NO2较难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46.01,熔点-11.2℃, 沸点21.2℃,蒸气压101.31 ( 21℃) kPa。
NO分子量30.01,熔点-163.6℃,沸点151.8℃,蒸气压101.31 (- 151.7℃) kPa。
NO2主要引起肺损害。
急性吸入可致肺水肿、化学性肺炎和化学性支气管炎。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氮氧化物,可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引起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有人还有神衰症状,如头昏、头痛、无力、失眠、食欲减退等以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火力发电厂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

呼吸系统通过上述作用可使进入呼吸道 粉尘的绝大部分在24小时内被排出。
人体通过各种清除功能,可排出进入呼 吸道的97%~99%的粉尘,约1%~3%的 尘粒沉积在体内。
如果长期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 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 病变,引起疾病。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 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如 采用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 粉尘外逸。抽出的含尘空气在经除尘装 置(如静电除尘)处理后排入大气。
多管式除尘器
喷淋水管
喷水除尘控制箱
3.卫生保健措施
(1)职业健康监护
(2)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 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 时,可佩戴防尘护具作为辅助防护措 施。在粉尘浓度低的环境可佩戴防尘 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杜绝将被粉尘 污染的工作服带回家。
矽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二氧 化氮、二氧化硫。
(三)电气系统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高 温、氟化物、工频电场。
(四)除灰渣系统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矽尘、煤 灰尘、煤渣尘、石子煤尘、噪声。
(五)脱硫系统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石灰石粉 尘、噪声。
(六)水处理系统
如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致纤维化,游离 二氧化硅含量在70%以上的粉尘短期暴 露后即可发病,病理上,多以胶原性结 节为主的纤维病灶,而含游离二氧化硅 在10%以下时,病变发展较慢,病理以 肺间质纤维化为主。
某些金属(如铅及其化合物)粉尘通过 肺组织吸收,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 。另一些金属(如铍、铝等)粉尘可导 致过敏性哮喘或肺炎。
2.并发症 矽肺常见并发症有肺结核、 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 等。
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

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摘要:长期从事同一岗位的工作内容,会加大发生职业病的风险,尤其是在电力行业这种职业风险性较高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对职业病的发病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势必会产生职业病的危害。
由此,本文从电力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入手,对防范发生的措施展开分析,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分析。
关键词: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对措施引言: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将工作的重点内容放在了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上,即便是在管理工作中,也重点的强调安全生产的作用,忽视了工作环境对于员工健康的影响。
尤其是在特殊岗位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发生职业病的高风险条件,为从业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因此必须从电力行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识别入手,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电力行业职业病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电力行业生产上的各个环节中,都容易发生职业病害,尤其是在火力发电的生产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风险最为突出。
据数据显示,在容易产生职业病的三十多个行业中,整体近2亿的病害感染劳动者中,有近5%的人员来自电力行业。
其中以肺部疾病最为典型,2017年职业病诊断报告的14856个病例中,尘肺疾病就高达10468例,占据职业病例的75%以上,成为了从业者身体健康的重要首要问题。
具体在电力行业中,发生病害的内容如下表 1 所示,表现出了多类型、多形式的侵染方式,并为染病者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健康影响。
表 1 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二、电力行业防范职业病的合理执行措施(一)工程防护措施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必须在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重点管理从业者的健康状况,并尽可能的减少环境与生产条件下产生职业病害的发病几率,从而提高整体行业的安全性水平[1]。
从工程防护的角度出发,需以化学毒物危害的控制为基础,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重点对材料的巡检与应用加强管理,并在进行保管的过程中,提高存储设备的密闭性条件,从而降低因为人员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有毒物质泄露与扩散,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健康的生产环境。
火力发电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知识

火力发电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知识职业健康2010-06-15 00:45:13 阅读2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火力发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知识什么叫职业病危害?答: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受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1)化学因素:腐蚀性、毒害性化学物品2)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辐射等3)生物因素:炭疽、布氏杆菌等4)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法定职业病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它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职业病与分类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15种。
职业病(10类115种)1、尘肺(13种):如矽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性肿瘤3、职业中毒(56种):如氯气中毒,甲醇中毒4、物理因素职业病(5种):如中暑,手臂振动病,高原病5、生物因素职业病(3种):如森林脑炎6、职业性皮肤病(8种):如接触性皮炎,痤疮,溃疡7、职业性眼病(3种):如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如噪声聋9、职业性肿瘤(8种):如苯所致白血病10、其它类(5种):如金属烟热,职业性哮火力发电厂可能发生的职业病主要有哪些?(1)尘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3)职业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汽油中毒、氟化合物及其分解产物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噪音性耳聋;(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布氏杆菌病、引起职业性传染病的细菌、病毒;(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8)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病国家职业病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保护条例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5.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6.工伤保险条例7.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的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已成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火电厂的生产量逐年增加,企业中的职业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企业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一、建立职业健康监测系统首先,企业必须建立职业健康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的建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的发现和诊断出员工职业病。
在火力发电厂中,职业病主要是由于工人日常接触有害气体,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于噪声和高温等环境中而导致的。
职业健康监测系统包括生产环境监测,怀疑病人排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以及常规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等方面。
二、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其次,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员工是企业的主要财富,企业为了维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加强员工的心理建设和安全意识培育。
企业还应该定期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珍爱健康的安全文化。
三、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岗位主要存在三种物理因素,即尘埃、噪声和高温。
针对不同的物理因素,企业必须明确个人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并组织实施个人防护措施的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同时,企业还应该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容易被察觉的安全隐患。
四、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在火力发电厂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事件,如火灾、爆炸、疏散等,为避免或减轻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完善的应急预案不仅要考虑到突发事件的预测和控制,还要给予员工科学的应对方法和措施,使员工在紧急时刻能够迅速决策行动,保护自身安全和企业财产。
总之,在防范火力发电厂职业病过程的实践中,企业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开展各种防护工作,紧密配合组织和领导,不断提高预防和治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火力发电厂告知卡

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署前体格检查。大型厂矿可专门设立具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人休息公寓,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必须穿防护服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戴防毒面具必须戴防护眼镜注意通风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检测日期:年月日
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
熔点:318.4℃。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无色加入氯化镁,产生白色沉淀;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硫酸
Sulfuric acid
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必须佩戴耳塞、耳罩、帽盔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检测日期:年月日
高温作业
(work in hot environment)
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 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
作业人员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除了会引起职业中暑外,还将导致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的改变。高温可导致急性热致疾病(如刺热、痱子和中暑)和慢性热致疾病(慢性热衰竭、高血压、心肌损害、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热带性嗜睡、肾结石、缺水性热衰竭等)。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

汇报人:2023-11-20CATALOGUE目录•火力发电厂职业病概述•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制定•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与评估•火力发电厂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建议•火力发电厂职业病案例分析01火力发电厂职业病概述职业病定义职业病分类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不仅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的特殊性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源头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下降经济损失030201火力发电厂职业病的影响与后果02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制定确定职业病防护目标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物理因素的防护措施针对生物因素的防护措施针对化学因素的防护措施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方案0102实施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培训与教育03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针对高温、噪声、振动等有害因素,为员工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噪耳塞、防振手套等。
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完好有效。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必要的保护。
个体防护措施的实施现场防护设施的设置与使用职业健康监护与监测的实施0102030404火力发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与评估定期监督现场监督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现场监督员工参与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持续优化职业病防护措施。
定期评估定期对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分析措施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对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评估与改进设施维护设施更新档案管理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05火力发电厂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建议提高员工职业健康意识开展职业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完善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加强使用监督和检查提高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率实施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危害

附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接触限值1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一氧化碳(CO)(锅炉、电焊)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气体,当与空气混合后爆炸极限为12.5~74%,当空气中浓度达58.5 mg/m3时,人接触150分钟可有轻度头痛;而浓度达300 mg/m3时,接触2小时后可致严重头痛、眩晕。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并有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昏厥。
只要脱离接触,呼吸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消失。
严重一氧化碳中毒,可出现昏迷、意识丧失等。
经治疗好转后,个别病例于数日或数周后突然出现神经或精神症状,甚至出现瘫痪、失明、失语等严重后发症。
一氧化碳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列为Ⅱ级,属高度危害;已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一氧化碳被列为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所致职业病及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
CO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2)氮氧化物(NO X) (锅炉、电焊)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合物的总称。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
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2和NO。
氮氧化物中除NO2外均极不稳定,NO遇水汽和氧即转化为NO2。
NO2较难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46.01,熔点-11.2℃,沸点21.2℃,蒸气压101.31(21℃)kPa。
NO分子量30.01,熔点-163.6℃,沸点151.8℃,蒸气压101.31(-151.7℃)kPa。
NO2主要引起肺损害。
急性吸入可致肺水肿、化学性肺炎和化学性支气管炎。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氮氧化物,可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引起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有人还有神衰症状,如头昏、头痛、无力、失眠、食欲减退等以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一)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一)火力发电厂是集众多专业、交叉作业、相互关联、系统管理的生产性企业,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电力工业已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高参数、高自动化时期,火电厂的建设及生产过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兴起的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基于撘匀宋 ??的理念和撛し牢 鳌⒊中 慕??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识别、控制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源??撐O赵??,预防为主,立足改进,控制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使企业的全面管理职能实现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动态控制、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自律性管理系统。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不仅要关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应关注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工作。
本文重点是针对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客观存在,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必要性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做表浅的论述,并根据目前国内火力发电企业作业场所比较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粗略地作了一点初步调查,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希望通过抛砖引玉,请行业专家针对该类企业的职业病防护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一开展火力发电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作用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企业要想有效地预防、控制以至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应该通过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的调查、评价(动态性评价),充分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作用条件、作用方式、防护水平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病及相关职业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和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在熟悉企业生产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分布、危害程度、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生产过程及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卫生学、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的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控制效果评价,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以保证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并为卫生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危害

附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接触限值1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一氧化碳(CO)(锅炉、电焊)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气体,当与空气混合后爆炸极限为12.5~74%,当空气中浓度达58.5 mg/m3时,人接触150分钟可有轻度头痛;而浓度达300 mg/m3时,接触2小时后可致严重头痛、眩晕。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并有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昏厥。
只要脱离接触,呼吸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消失。
严重一氧化碳中毒,可出现昏迷、意识丧失等。
经治疗好转后,个别病例于数日或数周后突然出现神经或精神症状,甚至出现瘫痪、失明、失语等严重后发症。
一氧化碳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列为Ⅱ级,属高度危害;已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一氧化碳被列为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所致职业病及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
CO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2)氮氧化物(NO X) (锅炉、电焊)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合物的总称。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
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2和NO。
氮氧化物中除NO2外均极不稳定,NO遇水汽和氧即转化为NO2。
NO2较难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46.01,熔点-11.2℃,沸点21.2℃,蒸气压101.31(21℃)kPa。
NO分子量30.01,熔点-163.6℃,沸点151.8℃,蒸气压101.31(-151.7℃)kPa。
NO2主要引起肺损害。
急性吸入可致肺水肿、化学性肺炎和化学性支气管炎。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氮氧化物,可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引起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有人还有神衰症状,如头昏、头痛、无力、失眠、食欲减退等以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第二章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健康危害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危害
煤尘(煤矽尘):
长期吸入大量煤(矽)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 疾病称为煤工尘肺。
主要接触单纯性煤尘(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 的工人,其所患尘肺为煤肺,发病工龄多在20~30年以 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轻;
四、临床表现(2)
3.重度中毒:深昏迷或植物状态,血液 HbCO浓度可高于50%。
4.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约经2~60天 的“假愈期” ,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矽肺结核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Ⅲ期煤工尘肺Χ线胸片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危害
• 电焊烟尘:
• 焊接作业时,可产生电焊烟尘。由于电焊烟尘的 粒径很小,作业人员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电焊烟尘, 特别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焊接作业时,焊接 烟尘可沉积在肺内,导致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 肺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发病工龄多在7-23年, 平均工龄20年。主要症状有胸闷、胸疼、咳嗽、 咳痰和气短,但很轻微。当合并肺感染时症状明 显。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前言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营过程中,职业安全卫生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并提供一些关键要点和建议。
1. 安全管理体系1.1 安全政策•确立明确的安全政策,包括优先关注职工安全、法律合规、安全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安全政策应由高层管理团队定期评审和更新,并向所有职工宣传和教育。
1.2 安全目标和指标•设定可衡量的安全目标和指标,以监测和评估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安全目标和指标应与生产目标相衔接,确保安全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1.3 安全责任人和岗位职责•指定专门的安全责任人,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安全责任应该与相关岗位的职责明确对应,确保每个员工都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2. 职业卫生管理2.1 职业病防治•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评价、个体防护、职业病诊断和康复等。
•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评估,以及职业病体检,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2.2 作业场所环境保护•确保作业场所的空气、噪声、震动、光照等环境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对于有害物质,采取适当的排放控制和防护措施,减少职工的暴露风险。
2.3 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安排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知识、应急处理和急救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职业卫生风险。
3. 安全设施和装备3.1 劳动防护用品供应•为职工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3.2 安全设施建设•为火力发电厂建设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紧急救援设备等。
•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应急管理4.1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火力发电厂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类型、应急处置流程等。
•应急预案应得到员工的熟悉和理解,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
4.2 应急设备准备•为应急管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包括灭火器、呼吸器等。
热电厂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热电厂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是指在热电厂中,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进行管理与监控的规定。
以下是热电厂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一般内容:
1. 职业健康监测:对热电厂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检测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情况,如噪音、粉尘、化学物质等。
2. 危害因素控制:针对热电厂职业健康问题的主要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等。
3. 职业卫生培训:热电厂应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等。
4.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对热电厂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体检结果、职业接触史等进行档案管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5. 事故与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事故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如火灾、爆炸等。
6. 监督与检查:热电厂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遵守规定和标准。
以上是热电厂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规定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和热电厂自身的情况有所差异。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有关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火力发电厂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支柱,我们社会经济生活所需电能的85%以上都是由火力发电厂生产。
然而,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历来以高污染和高职业病危害而引人注目,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火力发电厂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安全己成为杜会关注的重点。
本文作者在熟悉火力发电厂生产特性的基础上,对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加以归纳,并对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高温的分布、危害程度、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等问题,依据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阐述对这四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1火电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危害程度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广泛分布并易对劳动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包括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高温四种。
1.1粉尘粉尘主要是输煤系统在煤的储存、输送、破碎和煤斗装煤过程中出现,如在碎煤机室、输煤皮带层及各运转点,其影响程度与工艺设计、输煤设备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
磨煤、制粉系统泄漏以及检修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电除尘出灰口及储灰罐出灰口都会产生粉尘。
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1.2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噪声产生设备有吸风机、送风机、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空压机、给水泵等。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以下四个部分:(l)听觉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生理性反应,后出现病理改变直至耳聋。
生理性听力下降的特点为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病理性的听力下降则不能完全恢复。
(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强声后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主要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长期接触强噪声的作业人员可表现为易疲劳、易激怒。
(3)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
(4)消化系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
1.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电厂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料有:次氯酸钠、盐酸、碱、联胺、氨、六氟化硫,主要存在于化学水处理和电气岗位.产生的有害气体有酸气、氨气等,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CO)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轻度中毒:可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CO>10%;中度中毒:意识障碍发展为中度昏迷,CO>30%: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到深昏迷或并发脑水肿、休克或严重心肌损害,肺水肿或呼吸衰竭。
(2)氨(NH3)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对内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低浓度时可使眼结膜、鼻咽部、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等。
高浓度时氨损伤肺及细血管管壁,使其扩张和渗透性增强,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物,形成肺水肿。
同时支气管、毛细支气管亦充血、水肿、痉挛。
(3)盐酸(HCL)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主要可对皮肤、眼及呼吸道粘膜产生腐蚀和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的灼伤。
其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伤。
(4)氢氧化钠(Na0H)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出血和休克。
(5)氧气(O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氯被吸收后,与湿润的粘膜接触,形成盐酸和次氯酸,又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引起上呼吸道肿胀、充血或刺激眼结膜。
新生态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引起脂质过氧化而损害细胞膜。
吸入高浓度氧,常致深部呼吸道病变;有时由于局部平滑肌痉孪而窒息,或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性作用导致心脏骤停。
1.4高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的部位有:锅炉、汽轮机、除氧器、加热器、导汽管和蒸汽管道等,同时包括露天煤场等室外作业人员夏季工作的某些时间段。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发生中暑.2火电厂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进行职业病防护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防护的主要措施是从源头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针对火力发电厂容易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我们不仅要在源头对其职业病各类危害因素加以控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还要针对各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采取针对性办法来进一步消减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
一般来说,对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要从生产环境上进行源头控制,包括火电工程的选址、总平面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和卫生工程学防护设施上采取防护措施;从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性防护和个人防护措施:为因对突发事件,还要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2.1生产环境上的防护措施(1)工程选址及总评面布置火力发电厂的工程建设应考虑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以及全年四季的盛行风向。
厂区易采用三列式布置,合理地依次安排升压站和冷却塔、主厂房、煤场,将厂前区、生活区、生产区、施工区的功能区分明确,布置紧凑合理。
储煤场所处位置应于厂区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尽量减少对厂区建筑物的污染,生产布局合理,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离,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离,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场所隔离,作业场所不住人。
还应考虑周边有无其他大型厂、矿企业,避免职业危害因素的相互影响。
(2)建筑物卫生学要求火电厂建筑物应具备良好通风条件,控制(操作)室应有空调装置和机械通风,保证作业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
建筑物的构造应使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并易于清除,热散发车间应易于通风散热。
建筑物应采用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结合,满足各操作岗位作业人员对照明度的要求,主控室应以人工照明为主.(3)卫生工程防护设施火电厂的工程建筑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同时对毒物、粉尘、噪声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2生产过程中的防护措施2.2.1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性防护(1)粉尘防护措施防尘的防护措施主要在于工艺设计和施工中对设备和管道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和防磨材料,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绝彩肚渊做.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措施:①煤场每隔若干米装一喷头,每天喷水若干次,并在周围增加绿化带,以减少煤尘污染。
②采用门式滚轮堆取料机时,应加喷雾装置,每台滚轮机喷水量为5-6m/h。
③筒仓原煤斗设重力式挡板,在叶轮给煤机上应设除尘器。
④在碎煤机室及各运转站设置缓冲锁气器,设密闭装里和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⑤在输煤系统的值班室安装隔尘隔声装置,实行洲蛛四。
⑥煤仓间每个原煤斗安装布袋式除尘器或其他除尘效果好的除尘器.⑦采用负压式吸尘系统清除锅炉房和煤仓间输煤皮带层的散落灰尘。
⑧锅炉底层及运转层、灰浆泵房、各运转站、碎煤机室、筒仓均应设水力清扫装置,防止二次扬尘.⑨磨煤制粉系统、干灰系统检修时要抽尽存粉或用水冲洗干净。
(2)噪声防护措施防噪声首先要在工艺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相关消音器,在噪声集中地区设置隔声操作室,实行远距离操作控制。
具体防噪措施如下:①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消音装置。
②锅炉各阀门排汽口设高效消音器.③汽轮发电机组设置隔音罩室,内衬吸音板,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④对高温高压蒸汽管道,控制其流速在设计流速范围内,避免接近流速上限:并采用特殊保温材料,以降低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⑤在烟气管道设计时,努力做到布置合理,流道畅通,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
⑥集中控制室周围布置环行走廊,并选用有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窗及有较好吸声性能的墙面材料进行防噪隔声。
⑦各值班室应为单独的值班房间,均应采用适当的隔声措施。
(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防护措施防毒及防酸碱:在工艺设计中对产生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用通风措施。
防毒、防碱措施主要包括:①对氨、联氨仓库及加药间、化验间设有自然进风、排风设备。
②对酸碱库、酸碱泵房、酸碱计量间、蓄电室,设有自然进风、排风设备。
③检修作业或辅助生产时,作业场所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现场通风,以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对特定岗位设置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对接触强酸强碱的作业人员应配备专用防护用品。
(4)高温防护措施防高温:在工艺设计中应尽量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
隔热降温措施主要包括:①采用机房侧窗自然进风,屋顶机械排风排除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②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
③集控楼与主要值班室应设置集中制冷、加热站,为机炉电集控室、计算机室、化学运行控制室、低温取样架间提供冷、热源。
2.2.2个人防护措施在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应根据作业人员所在岗位特点,配备必要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对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誉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替示说明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
化学车间应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2.3应急救援措施(1)对产生剧毒物质、高温等作业场所、岗位,应考虑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在厂房项目建设中应增设必要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防范设施,同时制订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经培训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应急救援预案应及时修订、不断完善,并定期组织演习.(2)生产中可能突然溢出大量急性中毒或易燃爆的化学物质,作业区域应设置监控报警装置和警示牌。
在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区域设置监测报警仪器。
3火电厂自身职业卫生管理在严格执行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的同时,火力发电厂还要从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职业病防护教育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上加强管理.概括如下: (1)设置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检测机构,配备有关的检测分析仪器,安排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及卫生防护设施的保养、维护工作。
其次还要及时配置、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劳保防护用品。
(2)加强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并适时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促进员工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劳保防护用品,增强个体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