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地震波运动学
地震波运动学
(1)反射波 1 '1
产生反射波的条件: 当入射波垂直入射界面的产生 反射波的条件为:(不存在转换波时)
V V 1 1 2 2
不同的波阻抗是区分不同介质的根据,非垂 直入射时条件也近似如此。
A 反
V V 2 2 1 1 A 入 V V 2 2 1 1
反射波的强度(振幅)决定于波阻抗差与入 射波的强度波阻抗的差值越大,反射波越强。
i 1
n
n
0
i 1 n
h v h v
(1 P (1 tiP
2
v
2 i
i 1
1 P 2 v
2 i
2
2 i
t
)
t 2 t 02
n
i1
ti
x2 ( t i v i2 ) 2
i1 n
t i v i2
i1
n
n
t 02
i 1
i1
ti x2
O*
极小点
倾角
X min 2 h sin 2h t cos min V
Xm s in 2h t m in cos tO
反射波时距曲线
1、均匀介质共炮点时距曲线 (2)一个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X
m in
t m in
2 h s in 2 h c o s 极小点 V
正演问题是给定地下界面的产状要素和 速度参数等,求各种波(包括直达波、折 射波和反射波等)的时间场
反演问题是根据实际获得的时间场求取 地下界面的几何形态和运动学参数等。
4地震波动力学
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既可以用随时间而变化 的波形来描写,也可以用其频谱特性来表述。前 者是地震波的时间域表征,后者则是其频率域表 征。由于它们具有单值对应性,因此在任何一个 域内讨论地震波都是等效的。
地震子波的另一个属性是它具有确定的起始 时间和有限的能量,因此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即 衰减,衰减时间的长短称为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 长度,以后将会讨论到,它决定了地震勘探的分 辨能力,而且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地震子波的延 续时间长度同它的频谱的频带宽度成反比。
t
定义为视速度 。由图可见,地震波沿射线传播的真速度
V
*
V s / t
s
,
所以
V
*
因 x
cos
V c o s
(1.1.62)
式 中 为 地 震 波 射 线 与 其 自 身 的 地 表 投 影 的 夹 角 (出 射 角 = 9 0 ° -入 射 角 )。式( 1 .1 .6 2 )表 示 了 视 速 度 与 真 速 度 之 间的关系,称为视速度定理,可以看出,视速度总是大 于 真 速 度 。当
图1.1.22 惠更斯原理示意图
2.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表明,地震波沿射线传播的旅行 时和沿其它任何路径传播的旅行时相比为最小, 亦波是沿旅行时间最小的路径传播(最小时间 原理)的。
在时间场内,将时间相同的值连起来,组成等 时面,等时面与射线成正交关系。
3.视速度定理 图中 A、B 为两个检波器,间距为 x ,地震波沿射线 1 到 达 A 点的时间为 ,沿射线 2 到在 B 点的时间为 t t , x / t
0
时 ,V
*
V
,即 波 沿 观 测 方 向 传 播 ,其 视 时 ,V
地震勘探原理 第4章地震波速度
n
x2
vi hi
i1 (vm 2 vi 2 )1/ 2
时,可以把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和炮检距以x2的幂级数展开
t 2 t02 i x2i i 1
这个级数是收敛的。Vm是n层中最大的层速,
n
t0 ti i 1
40
4.2.2 均方根速度VR
t2
t02
x2 vR 2
(
vQ vR
4.1.1 速度与岩石弹性常数的关系 4.1.2 速度与岩性的关系 4.1.3 速度与岩石密度的关系 4.1.4 速度与地质年代和构造历史的关系 4.1.5 地震波速度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4.1.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4.1.7 与频率和温度压力的关系 4.1.8 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5
1 1
v v f vm
式中,V是岩石实际速度 ;Vf是孔隙流体中的速度;Vm 是岩石基质的速度;Φ是岩石的孔隙度。
23
4.1.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在上述公式中速度还受孔隙流体压力的影响,流体压
力降低,流体压力这项的百分比影响就变小,当流体
压力接近大气压时,其影响变得最小。因此在实际条
件下,时间平均方程必须用一个压差调节系数C加以修
18
4.1.5 地震波速度与埋藏深度的 关系
一般来说,随深度的增加地震波速度增 大。不同的地区,速度随深度变化的垂 直梯度可能相差很大。一般地说,在浅 处速度梯度较大;深度增加时,梯度减 小。
19
4.1.5 地震波速度与埋藏深度的 关系
20
4.1 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 分析
4.1.1 速度与岩石弹性常数的关系 4.1.2 速度与岩性的关系 4.1.3 速度与岩石密度的关系 4.1.4 速度与地质年代和构造历史的关系 4.1.5 地震波速度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4.1.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4.1.7 与频率和温度压力的关系 4.1.8 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地震勘探原理总结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具有多个相位、延续60~100毫秒的稳定波形称为地震子波。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
射线:在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
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
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点处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上叫做该点的振动图。
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
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
雷克子波:2、基本原理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在已知波前面(等时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视为独立的、新的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发出新的波,称其为子波,子波以所在处的波速传播,最近的下一时刻的这些子波的包络面或线便是该时刻的波前面。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测线不垂直界面走向的倾斜界面,射线平面垂直 界面,但不垂直地面。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2、透射定律
由实验总结得出的透射定律如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 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二 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 sin V sin 1 sin 2 1 1 或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为了反映各点间的振动关系,常常采用描绘波形曲 线的方法,即把在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画在同一个图 上。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代表各物质小块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横坐标为各点的距离x ,就得 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 形曲线。 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 做“波剖面”。
置,如法炮制,便可得到介质中的等时面系,因而得 到波在该介质中传播的全部特点。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利用惠更斯原理求新波前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三、地震波的类型
•按照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方向来区分,可以分 为纵波和横波。 •按波动所能传播的空间范围来区分,地震波又可分为 体波和面波。 •按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的特点来区分,又可 把地震波分为直达波、反射波、透射波(透过波)、折 射波等,如右图所示。
由实验总结得出的反射定 律如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 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即 ' 。
1 1
o
N
R
1
D
1'
P
' 1
射线平面与界面的关系 分以下两种情况加以讨 论:
2
N'
o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水平界面的射线平面 既垂直界面也垂直地面
精品课件-地震波运动学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返回
3.1.2 常用仪器及性能指标
常用于浅层及中浅层地震勘探和工程检 测的仪器性能指标见表1.3.1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返回
增 益 A /D
型号
生产厂家
道数
低切截频
叉 时 ( 它 不 是 自 激 自 收 时 间 )。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返回
交叉时与折射界面法向深度有关,对资料解 释有意义。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等于界面速 度。
由图1.2.1可见,时距曲线的D点为折射波的 始点,D点内无折射波,为折射波的盲区,D点以 外,折射波先于反射波到达接收点,且在一定范 围外,也先于直达波到达接收点。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返回
返回
返回
显然,在一定观测范围内,直达波最先到达接收点。
2 .1 .2 折 射 波 时 距 曲 线
1. 单 一 水 平 折 射 层
t
x V2
t0
( 1 .2 .5 )
水 平 层 的 折 射 波 时 距 曲 线 是 一 条 斜 率 为1/V2 的 直
t0
线 ,将 折 射 波 时 距 曲 线 延 长 到 时 间 轴 ,其 截 距 称 作 交
高切截频
采样率 动态范围
(最 大 值 ) 位 数
固定
M C S E IS -1 5 0 0 B 系 列 T R 8 日 本 O Y O 公 司 2 4
8
5H z
94dB
200H z 700H z
50s-1m s 42dB
M C S E IS -1 6 0 0
地震波运动学多层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
v1
v2
vi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平均速度法。即把某一个界面以上的介质用具有平
均速度vav和厚度为H的均匀介质来代替。用下面公式 计算该界面的反 射波时距曲线。
t平均
1 vav
x2 4H 2
n
hi
n
其中vav
i 1
n ( hi )
,
H
hi
i 1
v i1 i
25-25
Seismic Wave Kinetics
用引入平均速度的办法,就可以把三层介质问题转化为均匀介质 问题,并可以把三层介质的时距曲线近似地看成双曲线。
引入平均速度是对层状介质的一种简化方案。它的准则是两种情 况下t0相等,或者说两条时距曲线在(x=0;t=t0)点重合。
实际地层剖面中,不只三层而是很多层,这时仍可以用上述方法, 用不同的平均速度值,把各个界面的上覆介质简化为均匀介质,
计算地震波传播的总时间t,以及 相应的接收点离开激发点距离x。
当计算出一系列(t、x)值后,就 可具体画出R2界面反射波时距曲 线。
25-8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下面找出计算(t,x)的公式。波从震源 O出发,透过界面R1,其传播方向必然满 足透射定律,即:
在地震勘探中对客观存在复杂的地层剖面,根据对问题研 究的深入程度,对成果精度的要求等因素,建立了多种地 层介质结构模型,主要有三种:
• 均匀介质
• 层状介质
• 连续介质
25-3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均匀介质 所谓均匀介质是认为反射界面R以上的介质是均 匀的,即层内介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 个常数v。界面R是平面,界面可以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
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
地震波是指由地震震源产生的,随着地震能量扩散而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具有以下运动学特征:
1. 传播方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其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而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 波向:地震波的传播方向由波源、传播距离和介质性质等因素决定,大地震常会产生多个传播方向的地震波。
3. 波速: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受到地球内部不同介质的影响,从而在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速度,一般来说,波速越高,能量传输效果越好。
4. 能量:地震波的能量由地震震源产生,随着波向扩散而逐渐弱化,能量的强度与地震震源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5. 频率:地震波的频率是指波浪中振动的周期,地震波的频率范围很广,从几十秒到几百赫兹不等,不同频率的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不同。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
x m 2h0 tg c 2h0 tm V1 cos c
可知,产生折射波的界面 埋藏越深,盲区越大。在 M1点反射波和折射波时距 曲线相切。请自行验证之
第四节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到:折射波与反射波相比,其主要 差别在于:(1)折射波有一个盲区,而盲区的大小取 决于界面的埋藏深度,因此,在地震勘探中要观测到折 射波,炮检距应该大于折射波盲区;(2)折射波法通 常只能研究其速度大于上面所有各层波速的地层,在实 际的地层剖面中,往往只有某些层能满足这个条件,因 此折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数目少得多,这点也正是目 前石油地震勘探中广泛使用反射波法的原因之一;( 3) 如果地层剖面中存在速度很高的厚层,就不能使用折射 波法研究更深处的低速地层,这种现象称为“屏蔽效 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的波长,则实际上并 不发生屏蔽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系
王永刚
课程内容
• • • • •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第3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第4章 地震波速度 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第6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 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路径及
第四节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
M
直达波、反射 波与折射波的 实际记录
低速折射层的初至波
高速折射层的初至波
二次折射波初至
S
第四节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
三、水平层状介 质的折射波时距 曲线
考虑到折射波法在地 震勘探中的应用,我 们来比较详细地推导 三层水平介质的折射 波时距曲线方程,据 此可以进一步得出m层 水平介质的折射波时 距曲线方程。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重点)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1、掌握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波面、射线、振动图、波剖面、视速度、视波长、全反射、雷克子波。
2、掌握基本原理,如反射定律、透射定律、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等。
3、地震波的分类。
§2.2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时距曲线、时距曲面、时间场、自激自收、共激发点、偏移距、初至时间、纵测线、同相轴、正常时差、倾角时差、动校正等。
2、基本原理:虚震源原理、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直达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3 变速多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均匀介质、层状介质、连续介质、参数方程、平均速度、射线方程、等时线方程、回折波、最大穿透深度等。
2、基本原理: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基本思路;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4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1、基本概念:折射波盲区、初至波、续至波、交叉时、信噪比等。
2、基本原理:产生折射波的条件;利用折射波法研究地下地层起伏的基本依据;折射波与反射波的主要差异。
3、分析理解:单界面(水平和倾斜)直达波、反射波与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的关系;三层介质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及其特点;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2.5 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本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3.1 野外工作概述1、掌握基本概念:低(降)速带、频散、群速度、相速度、多次波、虚反射、鸣震、交混回响。
2、掌握基本内容:试验工作内容、生产工作过程、激发条件、接收条件、调查干扰波的方法、干扰波的类型、各种干扰波的主要特点、面波特点、压制面波的方法、海上地震勘探的特点与特殊性、海上特殊干扰波、海上震源等。
地震波动力学
应力(变)
线应力(变) 体应力(变)
切应力(变)
第4页,本讲稿共110页
第5页,本讲稿共110页
第6页,本讲稿共110页
第7页,本讲稿共110页
三、振动与波动的关系
1.弹性振动和弹性波 弹性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其介质内质点会离开平衡位
置发生位移而产生形变,当外力解除以后,产生位移的 质点在应力的作用下都有一个恢复到原始平衡位置的过 程,但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运动的质点不可能立刻停 止在原来的位置上,而是向平衡位置另一方向移动,于 是又产生新的应力,使质点再向原始的平衡位置移动, 这样应力和惯性力不断作用的结果,使质点围绕其原来 的平衡位置发生振动。这和弹簧及琴弦的振动过程十分 相似,称之为弹性振动。
Vp Vs
2
2(1)
12
0
0.1 0.2 0.25 0.3 0.4 0.5
V p / V s 1.41 1.50 1.63 1.73 1.87 2.45
Q值为一无量纲量,通常被定义为:在
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距离内),振动所 损耗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的倒数。
第55页,本讲稿共110页
在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要求反射波的频率较高 ,而地层的速度一般较低,尽管探测深度较浅,波的旅 行路径较短,但地层对高频地震波的严重吸收作用应引 起我们的注意。
地震波的频率越高,地层的速度 越低,地层的吸收作用就越显著。 而对于较低频率成分的波,相应吸 收较少。
x
同相
A1
周期
A2
T
0
t
- A2
相位
x1 反相
T
t x2
-A1
波谷
-A1
第23页,本讲稿共110页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response from a single reflector. Its key attributes are its amplitude, frequency and phase. The wavelet originates as a packet of energy from the source point, having a specific origin in time, and is returned to the receivers as a series of events distributed in time and energy. The distribution is a function of velocity and density changes in the subsurface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source and receiver. The energy that returns cannot exceed what was input, so the energy in any received wavelet decays with time as more partitioning takes
Wavefront at 110 msecs
From Tom Boyd’s WWW Site /fs_home/tboyd/GP311/introgp.shtml
Wavefront at 140 msecs
From Tom Boyd’s WWW Site /fs_home/tboyd/GP311/introgp.shtml
一滴 水珠
地震波的运动学资料
vp i
三、地震波传播规律
2、费马(Fermat)原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时, 沿着时间最短路径传播。
三、地震波传播规律
3、惠更斯(Huygens) 原理:波在介质中传播 所到达的各点,都可以 看作新的波源。
四、与地震有关的各种地震波
1、按质点震动方向分:纵波(P)、横波( SH 、 SV)
P波
sin1 sin2
v1
v2
斯奈尔定律
广义斯奈尔定律:
假定:
第i层纵波速度为: v pi
第i层横波速度为: v si
v si
第i层横波入射角: si
第i层横波透射角: si 射线参数:P
sip n 1sis nisip n i sin sisin p i P
vp 1
vsi
vp i
vsi
一个点,都有某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ⅱ、某一地球物理量(标量、矢量)的空间分布。 • 时间场:在地震勘探中,截止中的任何一点 (x,y,z),都可以确定波前到达该点的时间t(x,y,z), 这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称为时间场。 • 时间场特点:t确定的曲面与射线正交。
第二节 地震折射波
一、折射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1
ds
dz
1 p 2v2(z)
(a)把连续介质看成有许多薄层组成
(a) 三层介质
h=1100m Vav=2750m/s
(b) 均匀介质
四、两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 曲线的比较:
• 引入平均速度:
t2
t
2 0
x2
v
2 av
• 使用参数方程
:
m
x2 (
hivi p
)
i1 1 (v i p ) 2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与时距关系第 1 节地震波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2.1.1基本概念1.地震子波:Wavelet,是一段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能量有限且有一定延长长度的信号,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单元2.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3.射线: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
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4.振动图:在波传播的某一特定距离上,该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5.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6.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
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7.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8. 雷克子波:地震子波的一种,由雷克最早提出,其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为:f(t)=[1−2(πf p t)2]e−(πf p t)22.1.2基本原理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α=α′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sinα/sinβ=V1/V2Snell定律:波的传播路径满足斯奈尔定律(Snell’s Law),其中P称为射线参数。
即:sinαv p1=sinα′1v p1=sinα′2v s1=sinβ1v p2=sinβ2v s2=p惠更斯原理: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认为是独立的、新的点震源,每一个点都应看成是新的独立的小震源,叫做次波源费马原理:又称时间最小原理,指波在介质中的实际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比任何其他理想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要短2.1.3地震波的分类在地震勘探中,地层弹性介质内传播的弹性被称为地震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n
n
x = 2 hitg αi =
i=1
i=1
2 hi P Vi 1 − P 2Vi 2
所以,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旅行时 曲线可以用参数 P 表示为:
∑ ⎪⎧t = n
⎪
V i =1 i
2hi 1 − P 2Vi2
∑ ⎨
⎪ ⎪⎩
x
=
n i =1
2hi PV i 1 − P 2Vi2
公式中的Vi 是地震波在每个单层中的传播速度
称的双曲线
四、正常时差(normal moveout-NMO)
• 正常时差的定义: • 一、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
的反射波旅行时同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 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 二、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 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 旅行时之差。
第3章 地震勘探方法-§3-1方法原理
正常时差校正的目的: 使得共炮点道集的反 射波同相轴能反映地 下界面的实际产状。 右图的绿点表示实际 反射点的位置,而兰 点表示的是时距曲线 上对应的位置。黄点 表示动校正后的时距 R′ 曲线位置。
A
t
Δtn
t0
o
x
s
R
B
五、倾角时差
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 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4、绕射波的时距曲线的特点:
1)双曲线,但其弯曲度相比于同t0 的反射
波而言要弯曲得多; 2)绕射波的极小点在绕射点R的正上方 极小点的坐标为:
( ) ⎪⎧ x min = l
⎨ ⎪⎩ t min
=1 v
l2 + h2 + h
4、绕射波的时距曲线的特点
• 3)绕射波的时距曲线与反射波的时 距曲线相切;其它点的绕射波时间 总是大于反射波时间;
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
①识别各种类型的地震波; ②正常时差校正必须使用时距关系,经动校正 后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与地下界面的形态是相 对应的; ③利用时距曲线还可以计算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如直达波和折射波所对应的介质波速则 为其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时,按观测方法的不同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激发一次,在一个多道 检波器组成的排列上接收并得到一张地震记 录,地下存在反射界面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反射 波时距曲线,称为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另 一种是在多次激发得到的许多张地震记录上, 把同属于某一个反射点的道选出来,组成一个 共反射点道集,于是可得到界面上某个反射点 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在此不做具体讨论。
2
2
t = 1 4h02 + x2 cos2 ϕ
v
中心点M处的自激自收时间为:t0m =2h0/v
四、直达波、折射波和反射波时距曲线之 间的关系
(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这
点可从数学关系上加以论证,读者可自行推演。(2)
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在M1点或M2点相切。 (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交点坐
t=f(x)=f(x,v,h)
t t5 t4 t3
t2 t1
0 x1 x2
x3 x4
t x5 x 0
(x5,t5) (x4,t4) (x3,t3) (x2,t2)
(x1,t1)
x
直达波的时距曲线, t = x
其方程为:
v
反射波时距曲线
同相轴形态 与界面形态 不一致 同相轴形态与 界面形态一致
图a 自激自收,同相轴形态与界面起伏相对应 图b 多道接收,同相轴形态与界面起伏不对应
V n −1
Vn
sin
α 1
=
sin
α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in
α 3
= .... =
sin αn−1
=
sin
α n
=
P
V1
V2
V3
Vn−1
Vn
若已知射线参数P,则反射波在第i层的入射角αi有:
sin
α i
=
PVi
cos
α i
=
1− P2Vi2
tgαi =
PVi 1− P2Vi2
2、传播特点:对于水平层状介质来 说,射线关于界面反射点的法线对称
地震波是在岩石中传播的弹性波
• 地震子波:研究表明弹性波在传播了一 定距离(几百米)后便相对稳定(有2-3 个相位、有一定延续时间),形成地震 子波。
第一节 一个分界面情况下反射波 的时距曲线
一、时距曲线:波从震源出发,传 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 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 点)距离x之间的关系曲线。
t=
t02
+
x ( V
)2
或
t2
=
t02
+
x2 V2
式中
t0
=
2h0 V
称为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旅行时,
由此可估计界面埋深h=1/2Vt0;V是波速。
实际野外原始记录
双边接收单炮记录
单边接收单炮记录
双边接收单炮记录
单边接收单炮记录
三、倾斜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1、介质模型:界面倾斜,均匀介质,
第四章 地震波运动学
• 第一节 一个分界面情况下反射波的 时距曲线
• 第二节 共反射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 第三节 多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 第四节 特殊波的剖面显示 • 第五节 地震反射波的时间记录剖面
•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 其传播时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也叫几何地震 学,主要用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x
x
S′
o
S
A
h
φ
h
B
I
第二节 共反射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 一、共反射点资料的采集
• 野外采用多次覆盖技术,使激发点和接收 点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目的是要获得地下 同一反射点或同一反射段上产生的反射。
O6
t= 1 4h 2+ x2 v
O2O1 M S1 S2
S6
h0
v
R
二、水平界面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 1、曲线方程:t = 1 v
3、射线传播的参数方程
射 线 参 数 为 P的 反 射 波 在 第 i层 内 的 传 播 时 间 为 :
ti= Vi
2 hi cos αi
=
Vi
2 hi 1 − P 2Vi 2
所 以 总 的 旅 行 时 为 : t = ∑n
2 hi
V i=1 i 1 − P 2Vi 2
同 时 可 以 确 定 接 收 点 的 横 坐 标 x为 :
x
o
h
s
正常时差的计算
t=
x2 v2
+
t
2 0
= t0
1+ ( x )2 vt 0
= t0
1+ ( x )2 2h
当 x << 1时,利用二项式展开: 2h
t
=
t0 (1 +
1 2
x ( Vt 0
)2
−
1 8
x ( Vt 0
) 4 ...)
≈
t0
+
1 2
x2 V 2t0
Δt
≈ t − t0
=
1 x2 2 V 2t0
4
h
2 0
+
x2
• x 为炮检距;h0 为中心点处界面的法线深度; v 为界面上部均匀介质的波速。
• 2、特点:该方程与水平界面共炮点 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在形式上是一
致的。但其所反映的只是界面上一
个点(R)的反射情况。
三、倾斜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
O3 O2 O1
xx 2M2
S1 S2 S3
h3 h1
关于时距曲线的讨论还包括许多内容,如折射波、 透射波的时距曲线;倾斜界面、层状介质、连续介质、 各向异性介质等复杂分界面上的各种波的时距曲线; 不同观测方式的时距关系等。
第三节 多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 一、实际的地层介质 • 1、层状介质的特点:多界面、多层
组波速分布不均匀(层与层之间的 非均质性); • 2、地震波的传播:在介质中以折线 形式传播,路径曲折。
标为:
⎧ ⎪⎪
x
p
⎨
⎪ ⎪⎩
t
p
= =
t iV 1V 2
V 2 − V1 t iV 2
V 2 − V1
在x<xp区间内,直达波为初至 波,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 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
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
(4)时距曲线的陡缓取决于上覆介质的波速与界面的 埋藏深度。对于折射波而言,界面速度越大,时距离曲 线越平缓,反之时距曲线越陡。对于反射波来讲,同一 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斜率随x的不同而变化,不同 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使整条时 距曲线趋于平缓。
二、多界面介质地震波传播的分析思路
• 1、地震波在层状介质的传播---折线形式
o
x
h1 α 1 α1
h2
α2
hn −1
hn
α n −1 αn
R1
R2
R n −1 Rn
sin α 1 = sin α 2 = sin α 3 =.... = sin α n−1 = sin α n = P
z
V1
V2
V3
t
=
1 v
x 2 + 4h2 ± 4xh sinφ
1、时距曲线为双曲线;
2、xm = ∓2hsinφ 是时距曲线极小点的横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