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自考第七章 社区传染病的护理与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检查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
指正。 填写“传染病复访表”。 病人痊愈或死亡即结束本案的管理。
17
(一)结 核
病原体 结核杆菌 传染源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 空气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疲
乏、体重减轻、夜间盗汗等 诊 断 痰结核菌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结核
病人自发病之日起隔离3周,按肠道传染 病进行消毒和隔离。
食物实行分餐制。
病人饭前、便后应用流动水洗手,并注意
保护自来水龙头及厕所水箱柄,病人使用自
来水龙头及厕所水箱柄时要垫纸使用,或采
取其他措施,以保持自来水龙头及厕所水箱
柄不受污染。
23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导
若用废瓶子口套住水龙头手柄或做一个特 制的木把开关水龙头,则病人使用的瓶子和 木把视为污染物,放于固定的地方,别人不 要动,病人病愈后丢弃。
丙类传染病10种
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 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 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 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SARS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范围
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丙
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
治疗 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访视要求 所在社区发现传染病后,社区护士应于24小
时内进行初访。初访后1周后第1次复访,自 病人发病后42天,作第2次复访。慢性肝炎 病人,应每年报1次疫情报告,社区护士应 每年至少访视1~2次。
22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导
(1)甲、戊型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 导:
病人的毛巾、衣服等应单独使用,可用 1%~5%的含氯消毒剂或0.3%~0.5%的 优氯净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药液。 其他被污染的用具可用上述药液擦拭消毒。
24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导
被污染的手可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洗刷1~2分 钟或0.2%优氯净浸泡2分钟后洗净。
第七章 社区传染病的护理与 管理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1.病原体 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2)空气传播 (3)虫媒传播 (4)接触传播 (5)母婴传播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4.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3)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也影响着传染病流行
社区护士在传染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1)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病人的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病原携带者的管理。 接触者的管理。 动物传染源的管理。
14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2)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药物预防。
一级预防 即病因的预防
宣传 免疫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二级预防 早Leabharlann Baidu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早隔离
早发现传染源是防止传染病蔓延的重要措施 传染病报告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早隔离病人是管理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三级预防 对传染病病人积极治疗,并开展康复 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
坚持复查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
甲型肝炎----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乙型肝炎----急性与慢性乙肝者及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甲肝经粪-口途径;乙肝输血、血液制品、被病 毒污染的针头等
临床表现 脾肿大
黄疸、食欲减退、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肝、
诊断 根据流行病资料、症状、体征、抗原、抗体测定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 病原携带者,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 信息的录入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 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的社区管理
管理重点是预防。贯彻三级预防的原则,针 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采取措施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传染病 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和致残率。
15
传染病的社区访视管理内容
(1)初访: 核实诊断。 调查传染病的来源。 判断疫情的性质和进展情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疫措施。 作好记录
16
传染病的社区访视管理内容
(2)复访要求: 了解病人病情的发展及痊愈情况,进一步明确诊
断。 了解病人周围的继发情况,并对继发病人立案管
传染病的种类
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 37种。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
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 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 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 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 病、血吸虫病、疟疾。
病免疫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 化学疗法 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社区管理
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指导病人接
受治疗
居家护理
病人单独居住,寝具、食具单独使用,定 期消毒。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适当补充蛋白 质和维生素类
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
地方性传染病
报告方式和要求
网络直报 《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
楚
报告时限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 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 原因不明疾病暴发,以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 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城市2小时、农村 6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指正。 填写“传染病复访表”。 病人痊愈或死亡即结束本案的管理。
17
(一)结 核
病原体 结核杆菌 传染源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 空气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疲
乏、体重减轻、夜间盗汗等 诊 断 痰结核菌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结核
病人自发病之日起隔离3周,按肠道传染 病进行消毒和隔离。
食物实行分餐制。
病人饭前、便后应用流动水洗手,并注意
保护自来水龙头及厕所水箱柄,病人使用自
来水龙头及厕所水箱柄时要垫纸使用,或采
取其他措施,以保持自来水龙头及厕所水箱
柄不受污染。
23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导
若用废瓶子口套住水龙头手柄或做一个特 制的木把开关水龙头,则病人使用的瓶子和 木把视为污染物,放于固定的地方,别人不 要动,病人病愈后丢弃。
丙类传染病10种
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 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 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 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SARS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范围
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丙
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
治疗 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访视要求 所在社区发现传染病后,社区护士应于24小
时内进行初访。初访后1周后第1次复访,自 病人发病后42天,作第2次复访。慢性肝炎 病人,应每年报1次疫情报告,社区护士应 每年至少访视1~2次。
22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导
(1)甲、戊型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 导:
病人的毛巾、衣服等应单独使用,可用 1%~5%的含氯消毒剂或0.3%~0.5%的 优氯净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药液。 其他被污染的用具可用上述药液擦拭消毒。
24
病毒性肝炎的家庭隔离和消毒的指导
被污染的手可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洗刷1~2分 钟或0.2%优氯净浸泡2分钟后洗净。
第七章 社区传染病的护理与 管理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1.病原体 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2)空气传播 (3)虫媒传播 (4)接触传播 (5)母婴传播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4.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3)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也影响着传染病流行
社区护士在传染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1)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病人的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病原携带者的管理。 接触者的管理。 动物传染源的管理。
14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2)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药物预防。
一级预防 即病因的预防
宣传 免疫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二级预防 早Leabharlann Baidu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早隔离
早发现传染源是防止传染病蔓延的重要措施 传染病报告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早隔离病人是管理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三级预防 对传染病病人积极治疗,并开展康复 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
坚持复查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
甲型肝炎----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乙型肝炎----急性与慢性乙肝者及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甲肝经粪-口途径;乙肝输血、血液制品、被病 毒污染的针头等
临床表现 脾肿大
黄疸、食欲减退、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肝、
诊断 根据流行病资料、症状、体征、抗原、抗体测定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 病原携带者,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 信息的录入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 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的社区管理
管理重点是预防。贯彻三级预防的原则,针 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采取措施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传染病 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和致残率。
15
传染病的社区访视管理内容
(1)初访: 核实诊断。 调查传染病的来源。 判断疫情的性质和进展情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疫措施。 作好记录
16
传染病的社区访视管理内容
(2)复访要求: 了解病人病情的发展及痊愈情况,进一步明确诊
断。 了解病人周围的继发情况,并对继发病人立案管
传染病的种类
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 37种。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
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 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 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 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 病、血吸虫病、疟疾。
病免疫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 化学疗法 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社区管理
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指导病人接
受治疗
居家护理
病人单独居住,寝具、食具单独使用,定 期消毒。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适当补充蛋白 质和维生素类
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
地方性传染病
报告方式和要求
网络直报 《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
楚
报告时限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 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 原因不明疾病暴发,以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 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城市2小时、农村 6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