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解读(2023年)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解读(2023年)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管理睡眠的主要措施包括睡眠评估、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和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 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包括降低风险、长效降压、联合治疗、起始剂量、
服药时间、个体化治疗6个方面。 ▪ 建议选择有证据支持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降压药物,以降
低患者风险。 ▪ 此外,与2018年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服药时间。普通高血压患者
通常应在早晨服药。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否则不应常规推 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2.常用降压药物 ▪ 既往指南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包括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β
受体阻滞剂五类,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PC)。 ▪ 新版指南补充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作为新一类常
特殊人群血压管理
特殊人群血压管理
2.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时应启动降压治疗。 ➤将110/70 mmHg设定为降压治疗的安全下限可能是合理的。 ➤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在妊娠12~16周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 林(75-150 mg/d)预防子痫前期,直至分娩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在产后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和危险因素筛查。
用降压药物。以上六类降压药物和SPC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治疗的常用 药物。 ▪ 此外,新版指南建议,螺内酯作为三药联合基础之外的联合药物给与治 疗,不能耐受者可选择依普利酮。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物的强适应证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选择单药或联合治疗的流程图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3.其他兼具降压效应的药物 ▪ 相关研究及汇总分析显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来解读《指南》。

一、筛查高血压1.定期测量血压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及中老年人每半年测量一次。

2.分层筛查对于血压正常的人,三到五年测一次。

血压偏高的人,应该每年测一次。

3.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明确血压情况,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二、管理高血压1.非药物治疗首要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维持健康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等。

2.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选择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方案。

3.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是基于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情况而制定的,对于60岁以下无临床并发症的患者,血压目标为130/80 mm Hg。

三、管理高血压的难点1.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方案,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高血压的控制紧密相关,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也应加强药品的监管和管理。

3.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医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总结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和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

《指南》提供了一个指导思路,为规范化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信在有关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也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国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高血压病情,中国制定了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旨在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的内容和要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者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

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分为控制良好、控制一般和控制不良三个级别。

对于不同级别的患者,基层管理需采取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二、高血压管理的原则高血压管理的原则包括:全程管理、个体化治疗、规范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

全程管理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个体化治疗则是基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年龄、性别等因素,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规范用药要求合理选药、调整剂量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以降低血压水平。

三、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高血压的诊断需要通过血压测量和综合血压相关因素进行评估。

针对基层管理,建议使用间隔1-2周的血压测量值作为参考,连续2次测量高血压才能确诊。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发症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高血压的治疗策略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五、高血压的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是基层管理的关键环节。

建议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高血压的并发症管理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事件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贲峰)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贲峰)
压信息。 • 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 ESH 、 BHS 和 AAMI )上臂 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 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 mmHg 。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 血压值。 • 自测血压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第二节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 • • • •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诊断 高血压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检查评估 危险分层
试验 ASCOT: ACOMPLISH: FEVER: ADVANCE: CHIEF: 组合 药物
CCB+ACEI 氨氯地平+培哚普利 ACEI+CCB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 CCB+D 非洛地平+氢氯噻嗪 ACEI+D 培哚普利+吲哒帕胺 CCB+ARB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
两种药物联合参考方案
钙拮抗剂

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 级
• • • • • • •


收 缩 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
舒 张 压(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ACE 抑制剂
噻嗪类利尿剂
α-阻滞剂
β-阻滞剂 实线表示证据支持或推荐使用的组合; 虚线表示证据不足或必要时谨慎使用的组合
表7 基层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方案(范例)
价格低廉药物的组合方案
C+D方案: 尼群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氢氯噻嗪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工作者。

管理对象为≥18周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管理流程图1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流程图诊疗关键点:1. 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2.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为界,非同日3次超标确诊。

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 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

治疗原则高血压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1. 首先要降压达标。

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

2. 其次是平稳降压。

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此外,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使用。

3. 再次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此外,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降压目标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

生活方式干预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可明确降低血压,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常见健身方式)均有直接的降压效果。

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如果某位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 血压由180/110mmHg降至 160/100mmHg水平,而其危险因素如高 血脂症得到纠正,危险因素有所减少,这 时患者诊断应该修改,由原来高血压病 3级降为2级,由高危组变成中危组。
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
其表达方式由原来改成 高血压病 3级 高危组 高血压病 2级 中危组
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
如果病人用药后血压降至正常血压水平, 这时是否还诊断高血压病?
从临床治疗学的角度,血压由较高水平降 至正常水平,是因为药物治疗有效的反响, 而不是将高血压病彻底治愈了,这种情况 建议书写成 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 高危组
如果血压降至120/80mmHg以下,书写成 高血压病 理想血压 高危组
2009年4月17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修订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9年5月4日《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指南》 定稿会。
组织过程
2010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2009基层版〕培训启动会。
2010年1月9日北京举行首场“燎原方案〞— 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培训启动会;1月中旬相 继以上海、广州为主会场,同步辐射全国30 个城市,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大局部基层医生 “武装〞起来,积极参与到基层版指南的推 广与执行工作中。
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老年高血压患 者的严重合并症,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
PATS 〔中国脑卒中后抗高血压 治疗研究-1993年 〕
入选5665例,有TIA史或未遗留严重残疾脑 卒中后患者。
随机用利尿剂吲哒帕胺或抚慰剂治疗3年 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平均多5/2mmHg, 总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下降29%
FEVER研究
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2“和/
或”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 SBP ≥ 180mmHg 且DBP ≥ 110mmHg; ② SBP ≥ 180mmHg 且DBP < 110mmHg; ③ SBP < 180mmHg 且DBP ≥ 110mmHg。
3
合并症:指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达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14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 即为达标; 年龄≥ 80 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 15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 为达标。
缩略语说明
ACEI: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RB: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 CCB:Calcium Channel Blocker,钙通道阻滞剂
BP:Blood Pressure,血压
其次是平稳降压。 最后,对高血压患者应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二、降压目标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 收缩压< 14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 年龄≥ 80 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 降压目标为:收缩压< 15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
三、生活方式干预 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 期坚持生活方式 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 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 烟限酒心态平。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不但可明显降低血 压,也可预防心血管病,如戒烟、减轻体重、适度 运动等, 应大力提倡。各类生活方式干预目标 及降压效果见表 2。
二、基层高血压管理基本要求
01
组建高血压管理团队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我们撰写了本指南,希望能够对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管理水平。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性地增高,在血管内产生持久性损害的一种疾病。

成人静息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

2.高血压的流行病学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中国有超过3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二、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的重要性1.基层医疗机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基层医疗机构是高血压防治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高血压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管理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具有靠近居民群体、及时发现和干预高血压患者的优势,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主要开展地点。

2.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的重要性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规范的管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减轻医疗负担。

三、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1.科学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应遵循国家有关高血压防治的指南和规范,进行科学临床诊疗,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个体化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特点和诊疗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整合服务整合基层医疗机构内不同科室的资源,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的全程管理和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

4.参与管理引导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防治新篇章:中国指南解析

高血压防治新篇章:中国指南解析

高血压防治新篇章:中国指南解析一、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我国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指南还推荐使用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和动态血压测量等多种方法进行血压监测,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二、高血压分级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指南将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轻度高血压(1级)、中度高血压(2级)和重度高血压(3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1. 轻度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中度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重度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三、高血压治疗策略1. 生活方式干预:指南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减轻精神压力等方面。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四、高血压防治目标1. 一般患者:血压<140/90mmHg;2. 老年患者:血压<150/90mmHg;3. 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mmHg;4. 慢性肾病患者:血压<130/80mmHg。

五、高血压防治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新型降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更多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加强全民心血管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血压防治的认识,也是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迈向高血压防治的新篇章,为全民心血管健康贡献力量。

在我国,高血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做好高血压的防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

一、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高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当收缩压(高压)≥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低压)≥90 毫米汞柱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大多数,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特定的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去除病因后血压有可能恢复正常。

(三)高血压的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

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不能单纯依靠症状来诊断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三、高血压的筛查(一)筛查对象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长期高盐饮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

(二)测量血压的方法测量血压前 30 分钟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

测量时应保持安静,采取坐位或卧位,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 2-3 次,每次间隔 1-2 分钟,取平均值。

四、高血压的诊断(一)诊断标准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对于首次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应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压暂时性升高,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必要时,可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以明确诊断。

(二)诊断评估确诊高血压后,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疾病,以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课件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课件

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策略
积极治疗和管理
对已经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 和管理措施,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减少高血压对生活的影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积极治疗和管理,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 发生。
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关注收缩压和脉压差,评 估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症,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妊娠高血压
关注孕妇血压变化,评估 对母婴的影响,制定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案。
04
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综合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采用非药物治 疗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非药物治疗
失明。
高血压还可增加糖尿病、 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 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
问题。
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环 境等因素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相关。
预防与管理
加强高血压的预防与管理,提高公 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 降低高血压危害的有效途径。
发病机制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各有特点 ,涉及多种生理和病理变化,如胎盘 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盐摄入过多等 。
03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 为高血压。
诊断流程
通过测量血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步骤,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以明确诊断。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2管理目的1.3适用范围1.4诊断标准1.5治疗原则第二章:基层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原则2.1健康教育和宣传2.2高血压筛查和早期识别2.3个体化治疗方案2.4生活方式干预2.5药物治疗和监测2.6随访和管理第三章: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3.1饮食调整3.2运动锻炼3.3抽烟和饮酒的限制3.4控制体重3.5应对压力第四章: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4.1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2药物种类和作用机理4.3药物剂量和用法用量4.4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监测第五章: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和管理5.1随访频率和方式5.2随访内容和重点5.3测量和评估结语2024年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常见的慢性病,且易导致多种其他疾病并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根据全球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而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基层是高血压患者的重要管理和治疗场所,因此有必要制定具体的指南来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工作。

1.2管理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策略,帮助医护人员在基层从事高血压防治工作,并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等目标。

1.3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在高血压防治中从事医护工作的人员,也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

1.4诊断标准本指南所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成人静息状态血压≥140/90mmHg,并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筛查。

1.5治疗原则本指南所提倡的治疗原则包括:全员参与、分级诊疗、个体化治疗、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并适时应用药物治疗。

第二章:基层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原则2.1健康教育和宣传基层医护人员应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意识,从而增加高血压患者就诊和治疗的积极性。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近年来,高血压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不乏中国国内的高血压患者。

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8.5%,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现在,我们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促进基层高血压防治。

一、指南的指导意义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是针对我国特定国情和医疗体系,总结国内外研究和临床实践,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一种新的诊疗方案。

它提出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控制目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还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合作,及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指南的发布,一方面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规范了高血压防治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

因此,这份指南可以引导医生更好地接收和执行国家的诊断标准,加强药物治疗的监控和评价,并做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重。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指南中提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为血压≥140/90mmHg,而在根据高血压诊断时,必须在高血压的定义基础上考虑年龄、性别和疾病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说,50-59岁的人群,收缩压(SBP)在140-149mmHg和舒张压(DBP)在90-99mmHg之间是高血压前期;SBP在150-159mmHg和/或DBP在100-109mmHg是一级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10mmHg属于二级高血压。

60岁以上及病理证实的高血压,SBP在140-159mmHg和/或DBP在90-99mmHg属于一级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则是二级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患者SBP≥130mmHg和/或DBP≥80mmHg则为高血压。

基于上述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进行高血压的诊断。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贲峰详解演示文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贲峰详解演示文稿

继续监测
考虑药物治疗
继续监测
注明:*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比诊室低5mmHg(即家庭135/85相当于诊室的149/90mmHg);
第18页,共43页。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
(2009年基层版指南)
其它危险因素 和病史
Ⅰ无其它危险因素 Ⅱ1~2个危险因素 Ⅲ ≥3个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存临床情况
第3页,共43页。
高血压概念
1.高血压基本定义 •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
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 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2周)三次测量,血压 ≥140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
第4页,共43页。
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理念
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 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 mmHg 。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
。 • 自测血压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第9页,共43页。
第二节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 高血压定义 • 高血压诊断 • 高血压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 高血压检查评估 • 危险分层
第10页,共43页。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
第20页,共43页。
第三节 高血压治疗
(一)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1 坚持预防为主
2 非药物治疗有轻度降压作用
3 具体内容:
合理膳食
限盐少脂
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第21页,共43页。
非药物疗法内容和目标
内容
目标
减少钠盐摄入 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 限酒
心理平衡
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蔬菜水果每日1斤;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2版》发布!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2版》发布!

降压目标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 140/90 mmHg 以下;
合并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
如能耐受,血压应降至 130/80 mmHg 以下;
65~79 岁的患者血压降至 150/90 mmHg 以下,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
140/90mmHg 以下;
第6页共3页
第5页共3页
效 C 或 D(包括螺内酯)。 ● 合并心绞痛: 可选择 B 或 A 或 C,可联用,仍未达标加用 D。 ● 合并心力衰竭: A+B,小剂量联用,合并钠水潴留时加用 D,一般选择袢利尿剂,并补钾,可加 螺内酯,仍未控制可加 C(限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起始联 用 A 和 B,主要用于改善预后,应注意血压偏低者起始剂量宜小,缓慢加量。 ●合并脑卒中: 可选择 C、A、D,未达标者可联合使用。 ●合并糖尿病: 首选 A,未达标者加用 C 或 D。 ●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首选 A,未达标者加用 C 或 D。肌酐水平首次超出正常范围,建议降压治疗方案 由上级医院决定。 ● 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初始选择 C、A、D 或 B 均可,单药未达标可联合用药,同“无合并症高血压药 物治疗方案”。但慎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 有合并症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推荐表见表 3。 用药注意事项 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建议观察 2~4 周,评价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避免频 繁更换药物,除非出现不良反应等不耐受或需紧急处理的情况。 不宜联合应用 ACEI 与 ARB。
80 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 150/90 mmHg 以下。药物治疗方案第4页共3页
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症及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优选长效药物。除心 力衰竭及直立性低血压风险较大的高龄初始用药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外,其 他高血压患者可从常用起始剂量开始。 1.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 ➤第 1 步 收缩压<160mmHg 且舒张压<100mmHg: 单药起始,可选择 C、A、D 或 B。B 尤其适用于心率偏快者。 起始剂量观察 2~4 周,未达标者加量,或更换另一种药物,或直接联合使用两 种药物(见联合药物推荐),每调整一次观察 2~4 周。 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mmHg: 推荐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如 C+A、A+D、C+D 或 C+B,首选相应的单片复方 制剂。 未达标则采用如上方法增加剂量或更换方案,每调整一次治疗观察 2~4 周。 ➤第 2 步 上述两药联合方案应用后,血压仍未达标,加用第三种药物,可选 C+A+D 或 C+A+B。 ➤第 3 步 三种药物足量(即指南推荐的最大剂量),且至少包含一种利尿剂,观察 2~4 周 仍未达标,建议转诊;或 A、B、C、D 四类药物合用,2~4 周仍未达标,建议转 诊。 2 有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 ● 合并心肌梗死: 首选 A+B,小剂量联用,避免出现低血压。若未达标可加量,仍未达标加用长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1 背景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

为适应新医改的需求,为高血压基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基层卫生司支持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对2009年基层版高血压指南进行修订,并更名为《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修订版)》(简称指南)。

指南修订根据我国国情和高血压的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基层操作。

2 指南特点2014年修订版指南有以下特点:2.1 体现政府部门和专业团体共同主办的特点.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基层卫生司、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联合主办,体现政府对基层高血压管理的主导作用和专业团体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政府和专业团体联合修订和发布,有利于指南的推广和执行。

2.2 突出国情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平衡。

高血压的检查项目和治疗药物的推荐不搞一刀切。

如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推荐范围宽,有几分钱一片的降压药,也有几元钱一片的,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

2.3 明确我国脑卒中高发的特点:根据CHIEF研究数据分析,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人数的比值仍是5:1,而西方国家的比值是1:1。

明确我国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

对预防卒中而言,重要的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我们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指南,应执行中国自己的指南。

2.4 采用中国高血压的证据:1987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抗高血压临床试验,并获得良好的结果,为指南的修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如Syst-China、STONE、CINT等证实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等事件;FEVER研究表明钙拮抗剂联合利尿剂,比利尿剂进一步降低脑卒中事件;CHIEF研究证实,初始用小剂量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压控制率CSPPT试验提示依那普利/叶酸比单用依那普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PATS研究表明吲达帕胺治疗,可明显减少脑血管病后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ONE(上海老年高血压硝苯地平试验)
结果 主要终点包括各种临床事件,如脑卒中、心 力衰竭、尿毒症、心肌梗死、心绞痛、严重心律失 常及各种原因的死亡。结果治疗组各种事件发生数 (32例)明显低于安慰剂组(77例,P<0.001)。无论 按实际接受治疗人数或排除治疗改变这一因素,上 述统计的显著性不变。治疗组明显减少了中风及严 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要强调的是,按基本要求检查评估的项目较 少,可能低估了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 有条件的地区应按常规要求完成全部化验检 查,并尽可能完成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动 脉僵硬度(PWV)等检查。
基层指南最大的变化是将以往指南的危险分层做 了简化,简化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即将原来 的高危和很高危合并为高危。因为高危与很高危 治疗原则是一样的,都是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2009年4月17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修订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9年5月4日《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指南》 定稿会。
组织过程
2010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2009基层版)培训启动会。
2010年1月9日北京举行首场“燎原计划”— 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培训启动会;1月中旬相 继以上海、广州为主会场,同步辐射全国30 个城市,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大部分基层医生 “武装”起来,积极参与到基层版指南的推 广与执行工作中。
1987年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2年
2394例患者(1253例服用尼群地平,1141例 服用安慰剂),平均年龄66.5岁,收缩压为 160-219 mm Hg,舒张压 < 95 mm Hg
尼群地平,10-40 mg/天,如有必要,加用卡 托普利,12.5-50 mg/天,和/或双氢克尿塞, 12.5-50 mg/天,以使收缩压降至150 mm Hg以下,或服用安慰剂
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老年高血压患 者的严重合并症,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
PATS (中国脑卒中后抗高血压 治疗研究-1993年 )
入选5665例,有TIA史或未遗留严重残疾脑 卒中后患者。
随机用利尿剂吲哒帕胺或安慰剂治疗3年 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平均多5/2mmHg, 总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下降29%
FEVER研究
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
全程血压进一步降低4/2 mmHg,
主要终点致死及非致死性脑卒中降低28% (p=0.0002)
在次要终点方面,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使心血管事 件发生率降低28%,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 28%,总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34%,全因死亡率 降低30%,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32%,心衰的发生 率降低24%,癌症发生率降低40%。此研究进一步 证实,血压降的低一些,则更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 件。
2.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
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年 年龄 样本数
1959 >15 1980 >15 1991 >15 2002 >18
500000 4000000 900000 270000
高血压患病率
5.1 7.7 12.6 18.8
增长率
41.0 54.0 31.0
2007 辽宁、河北、江苏地区高血压
委员:高血压防治专家、社区防治专家、管理专家
参与者:甘肃、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北京社 区医生
起草人:王文(阜外医院教授、博导)
3次会议、3次修稿、3万余字
组织过程
2009年2月18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高 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新闻发布会。
2009年3月26日举办了《高血压社区防治手 册》修订座谈会。
2008
患病率>25.0%
中国高血压三率(%)
1991
知晓率 26.3
治疗率 17.1
控制率 ※ 4.1
2002 30.2
24.7
6.1
美国2000 70.0
59.0
34.0
※SBP<140mmHg或/和DBP <90mmHg
Syst-China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China )
低危: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高血压2级,或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
Syst-China
研究结果
治疗组的血压下降较安慰剂组多了9/3 mm Hg。 治疗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38%(p=0.01), 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p=0.02), 全因死亡率下降39%(p=0.003), 心血管死亡率下降39%(p=0.03), 各种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终点减少37%(p=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内内容容提提要要
1.组织过程 2.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 3.基层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3.1高血压概念及防治理念 3.2高血压的检出 3.3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3.4高血压的治疗 ※4.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
1.组织过程
组织: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中国高血压联盟
2006年
3.基层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3.1高血压概念及防治理念 3.2高血压的检出 3.3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3.4高血压的治疗 3.5高血压的管理
3.1高血压概念及防治理念
3.2 高血压检出
患者的检出 血压测量,关键是合格 的血压计,操作要标准规范。
3.3 诊断与评估
0.004)
STONE(上海老年高血压硝苯地平试验)
1987年 随机、单盲、多中心研究 1 632例年龄在60~79岁的高血压患者,血
压≥160/90 mmHg。随访平均30个月。 随机接受安慰剂或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
开始,逐渐增到60 mg/d)治疗。如随访中血 压仍大于159/90 mmHg,则加用卡托普利或 氢氯噻嗪。
(P<0.001);差异显著。
FEVER研究
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 1999-2001全国109所医院入选近10000例中
国高危高血压患者 给予非洛地平 加氢氯塞嗪或单用氢氯塞嗪持
续治疗60Leabharlann 月,主要终点是致死及非致死性 脑卒中,次要终点是心血管事件、总的心血 管事件、总的心脏事件、全因死亡率、心血 管病死亡率、心衰的发生率、癌症发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