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的味道》:美食纪录片的特色呈现与美学追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广的味道》:美食纪录片的特色呈现与美学追求

一、缘起

2014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家卫视在节目编排上,每天必须排播30分钟纪录片节目,由此引发了我国纪录片制播生态的巨大变化。在当时的全国纪录片销售市场上,以宣教型纪录片为主,优质的纪录片资源、尤其是满足收视需求的纪录片资源特别少。那么,能不能为广东卫视量身定做、打造一部适合其频道气质的纪录片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研究,广东卫视《凡人大爱》纪实团队,选择了“舌尖上的广东”作为记录的题材。

为什么是舌尖题材?主要依据如下:

第一,资源的优势。食在广东,名声在外,名声即关注度。广东物产丰富,粤菜又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饮食形态多样,以广东饮食文化为题材,预估片子播出后能有不俗的收视。

第二,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收视火爆,反复刷屏,说明美食题材很对观众的口味,纪录片亦能创造高收视,正好可以借势而为。

第三,锻炼团队制作商业纪录片的能力。《凡人大爱》纪实栏目团队当时承担着广电总局的“每个卫视必须有一档道德建设栏目”的指令任务,导演们在完成主旋律日常栏目化作品的同时,希望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纪录片节目,创造职业新鲜感,这是内

在的主观动因;外在的因素是广电频道观众和广告的双重流失使我们有了危机感。纪录片导演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具备制作商业纪录片的技能和成功作品。广东人形容“技多不压身”,要“周身刀,把把利”,《老广的味道》这个项目,正好成了一块磨刀石,去打磨、培养团队的作战能力。

二、制播宗旨策略:一部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纪录片

“食在广州”抑或“食在广东”,似系外地人对广东饮食的评价,大抵是指粤菜:一是食材丰富,所谓“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有之”。二是烹调手艺精到,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三是饮食的态度讲究,不时不食、不鲜不食、不猛不食、不奇不食。如果夸赞一个广东人生活有情趣,识饮、识食是重要的指标。四是广东人还有很多迥异于其他省份的饮食习惯,诸如饮食因节气而动,一年四季煲汤,春天去湿、夏天去暑、秋天去燥、冬天进补,可谓广东靓汤天下无敌。更不用说广东人饮食中体现出来的“好意头文化”,如把猪舌称为“猪利”,把猪肝称为“猪润”,把发菜称为“发财”……妙趣横生,粤味儿十足。

“食在广州”闻名全国,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周松芳博士研究民国味道,提出“食在广州”肇兴于清朝中期一口通商体制的确立,并在五口通商时期粤菜随粤商北上上海、天津、北京,尤其在万商云集的上海,基于人口流动、贸易、商业繁荣的原因,粤菜以

优良的出品征服了上海人,在商业传媒发达的上海,通过文人对粤菜赞赏的摇笔弄舌,使“食在广州”渐渐声名远播。

经过反复论证,制作团队将节目宗旨定位于“寻找新鲜生猛、有滋有味的广东味道”。

“新鲜、生猛”,表面看来是对食材的描述,实则也是岭南文化精神的一种表述。见所未见,谓之新鲜;活力非凡,谓之生猛。新鲜生猛,正贴合“活力广东、中国力量,广东卫视”的频道形象。广东人形容人、事兴旺必用“风生水起”,若了无生气,就系“死咕咕”。因此“新鲜、生猛”在节目中的立旨,更多的寓意是对故事的要求。“广东味道”,就是区别于其他省份的地域特色,虽然借势于舌尖,但也要追求自己的品格。“有滋有味”,即美食背后的审美状态。片名用了“老广”来指代广东,那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跟全国人民认亲戚,亲切、朗朗上口,为广泛传播带来方便。

三、分集内容结构:鲜、偏、时、精、造

根据当时广东卫视节目打造的需求,该片规划制作7集,每集45分钟,作为春节的特别节目,在春节期间晚间黄金时段每天播出一集。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设想,当时,电视剧、综艺大片是晚间节目的主流,全国尚未出现将纪录片排播在黄金时段的举措。可惜因为摄制团队身负周播节目任务,实在无法分身,最后压缩成5集。

每集内容的搭建原则如下:每集切分为5到6个故事,讲述食材种植、饲养、捕获和菜式、烹饪技巧;故事的地域分布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梅花间竹搭配,地理、地貌的空间感跳跃,上山、下海、平原、河网,尽显广东自然环境的特色;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广府、客家、潮汕菜系,配方式结构成每集内容,全面展示深具广东特色的美食文化。依照以上原则,摄制团队提炼了“鲜”“偏”“时”“精”“造”5个关键词作为每集内容建构的核心词汇,并分为东、西、南、北四个调查组,深入广东各个地市,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共收集了一百多个故事,在此基础上经过评估,选取了30个故事,提炼出与人物的故事核心、食材特性及主要菜式相关的地理、人文背景的文案,进入前期拍摄。5集的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集《鲜》:

1、汕尾红海湾捕捉麻鱼,主要菜式:潮汕酸菜炒麻鱼;

2、广州增城采摘荔枝菌,主要菜式:清蒸荔枝菌;

3、珠海斗门养殖重壳蟹,主要菜式:清水煮重壳蟹;

4、韶关南雄腌酸笋,主要菜式:酸笋焖鸭肉;

5、惠州南昆山挖冬笋,主要菜式:腊肉蒸冬笋;

6、清远笔架山养殖走地鸡,主要菜式:姜葱白切鸡。

“鲜”是老广对食材新鲜程度的极致追求。“鲜”来自大海山林,来自青山绿水,来自自然的馈赠。11月至1月捕麻鱼,10月中至1月中挖冬笋,5月采野生荔枝菌。“鲜”来自人们对食材处

理的“速度法则”,清早出海,下午归航,渔获不过夜,走地鸡即宰即煮,嫩菇采摘争分夺秒,冬笋也是当天采、当天食。“鲜”来自最简单的烹饪方法,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对“鲜”的体验,每个人可能不一样。老广的“鲜”,一言以蔽之,食材趁鲜活。第二集《偏》:

1、湛江草潭镇滩涂挖沙虫,主要菜式:粉丝清蒸沙虫、沙虫刺身;

2、中山神湾河口捉禾虫,主要菜式:禾虫焗蛋、姜葱爆炒禾虫;

3、肇庆广宁万亩竹林养竹鼠,主要菜式:五香烤竹鼠;

4、番禺古镇钟村桂花禅,主要菜式:卤水桂花禅;

5、梅州平远红菌豆腐,主要菜式:辣椒焖红菌豆腐;

6、肇庆广宁捉竹虫,主要菜式:焖竹虫。

“偏”是老广独特的饮食偏好,“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让老广“敢吃”的名声在外。追朔老广的敢吃,说起来应是一部辛酸史。美食家沈宏非分析成因,盖因广东地处岭南,山多田少,并非天然粮仓,又有近千年的中原战乱移民史,人口众多,因此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食野味,食虫蚁,稀奇古怪的食材背后,是物质匮乏的现实,练就了老广的饮食智慧和特殊刁钻的味觉。偏门的食材——沙虫、禾虫、竹虫、竹鼠、桂花蝉、红菌豆腐,不仅营养丰富、鲜香异常,而且讲究天生天养,对环境有苛刻的要求,容不得污染。这些山珍野味,自然赐予,老广们取之有道,朴拙食风,代代相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