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的方法技能目标
一、科学方法和过程目标解读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六个维度
观察发现问题
分类
测量 动脑思考 动手操作 表达交流
1、观察的具体目标: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
目标的四个层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
活动目标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情感目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 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 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直告式。 (2)观察式。 (3)比较式。 (4)反问式。
(5)引发回忆式。
(6)激发想象式。 (7)引导推理式。 (8)共同查找式。 (9)存留悬念式。
《 风 不 吹 , 它 睡 了 吗?——儿童提问的背 后》 (德)克伦茨 著
王怀成 译 华文出版社
(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3、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目标
(1) 学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即对自然现象进 行观察;
(2) 学会实验操作验证推论和预测,并能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 调整和修正;
(3) 学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 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4) 学会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 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 象;
(4) 引导学前儿童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 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 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2、 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目标
(1) 学会比较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
(2) 学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3) 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 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 (4) 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并学会运用其他手段
但是幼儿尚不具备概念思维的能力,而只能通过第二条 途径——概念形成来学习新概念。
概念形成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即 通过各种具体的事物,从对他们的共同特征的概括 来形成新概念。 二是它的概括水平。 概念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共同特征的概括, 因而是一种抽象水平的概括。而幼儿对事物的概括, 却是具体形象水平上的。 所以,我们说的初级科学概念,指的是幼儿这种 感知和经验的表象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 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
科学经验是最低层次的科学知识。它与科学概念的区别是: 科学经验是与具体事物和现象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的 事物和现象不可能获得这些经验; 经验知识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获得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学概念则是对事物的本质的、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 进行概括的结果。“铁块摸上去冷冷的、硬硬的,放在水里 会沉下去属于科学经验,而“固体”比重“则属于科学概念。 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等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学龄前和小学阶段 的课程都必须是在一个“前概念”水平上的,只有快到青春 期时(也许从较为成熟的六年级开始),才能开始有抽象概 念思维。
21、孩子的问题来自于儿童的特殊思维方式。成年人的 任务就是,使自己设身处地地进入孩子们魔幻式的、充 满图画和神话的思维中去。
22、提问和回答是我们“交流文化”的一个固定的组成 部分。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就意 味着精心呵护我们的这种“交流文化”
二、不同年龄段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
( 1 )发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学前儿童探究周围生活 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 )培养学前儿童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 和行为。
3.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 (2)激发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 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3)使学前儿童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 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4)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同类事物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 括化的表象。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幼儿获得的概念还不是真正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而只能称“初级科学概念 ”,这 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它的获得途径。概念学习的途径有两种:概念同化 和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即通过概念 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来同化新概 念.例:什么是结婚?法律上对结婚的解释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婚姻法》是规定两性依法结合的法定条件及结合后男 女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责任及义务。
整理自己的记录来说明结果,并用结果得出结论;
将结论与预想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提出新问题、新发 现。
二、 不同年龄段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目标
1、小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目标方法技能方面 (1)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 (2)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3)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 数量的差别;
培养完整儿童,不同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决定作乐幼 儿科学教育应保证每个幼儿获得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三、学科特点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因为科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知识的严密性特点,科学过 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不仅重视知 识的获得,更要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总之,社会的、心理的和学科的考虑,是制定幼儿科学 教育目标的三大依据。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雪莲果的基本特点,了解雪莲果的 主要营养功效。
2.鼓励幼儿大胆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索。 3.激发幼儿对雪莲果探索和食用的兴趣。
请问该活动目标是否合理?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一、社会发展需要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幼儿 运用科学方法求知,养成求真求实态度,关注科学技术, 萌发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二、幼儿发展需要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答不能对孩子有所帮助,也根本不能使孩子深入地领会他们所得到的答案。
4、很多孩子的问题开始听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个具体的就事论事的答案,听起来 多少有点简单。但是大量的孩子提问的目的在于想得到“间接”的答案。我们成年 人只有注意孩子问题中的“自我表露”,才能理解他们的问题——孩子到底想知道 什么。
5、孩子的问题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如果问题真的多余,孩子也不会提出来。
1、孩子的问题不存在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原因, 每一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2、在很多孩子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经历和期望、恐惧和担心。我们成年人不 应该认为,每一个问题仅仅是这个问题的本身而已。
3、回答孩子的问题需要时间,成年人应该为他们付出时间。仅仅提供快餐式的回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解读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 欲;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 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破坏行为 用真情引导学前儿童的好奇心
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1.小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
( 1 )激发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 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 3 )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 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2. 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知识目标的内容
知识方面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物质世界的广泛 的科学、技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表象水平 的初级科学概念。
根据知识的抽象性,我们可以区分三个层次的知识:经 验层次、概念层次、理论层次。幼儿的科学知识有两个 层次: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1.科学经验(P64)
科学经验是指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他们亲
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 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 .( 包括幼儿对事物性状特 征的认识,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等。)
对于幼儿来说,能够运用的知识才真正是幼儿自己的 知识,研究表明,儿童能够运用的知识90%是通过亲 身实践 得来的。
二、 不同年龄段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知识目标
1、小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知识方面目标
(1)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 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学前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 受它们和学前儿童生活的关系; (3) 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 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4)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有多、少和一样多的概念; (5) 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形成早、晚的时间概念。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知识目标
首先,尽管《纲要》没有明确规定科学知识的目标,但是作为科学探 索过程的结果,知识的目标已隐含在其他的目标中。 其次,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个人性、经验性的学习,不同地域、不同经 验背景的儿童所获得的科学知识会具有很大的差异. 第三,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来看,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 最后,《纲要》不专门列出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还有利于纠正以往 科学教育中“重知识”的错误观念,避免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知识的 倾向的产生。
儿童的科学经验
可能是不正确、不全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特别
对年幼的儿童来说,由于其生活经验的局限, 他们对事物的了解难免具有片面性。
可能是孤立、零散,缺乏联系和组织。
固然会有很多的经验产生,但他们很难自发地 把本质上相同或相似的经验联系起来思考。
2.初级科学概念(P65)
初级科学概念 是指幼儿在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对
(5) 引导学前儿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在科学 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
大班《有趣的弹簧玩具》
1、能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弹力现象
2、学习用铁丝在筷子上缠绕弹簧的技能 3 、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在探索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 受。
科学知识 不再 重要了?
4、思考的具体目标:
学会分析综合。
学会比较和概括。
学习推论和预测。
5、动手操作的具体目标: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 力;
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6、表达交流的具体目标:
描述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逐渐学着描述在操作中发现了 什么。
学会比较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
学会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即自然现象的观察。
2、分类的目标
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或用途分类;
对某些熟悉的物体可学习按本质属性分类。
3、测量的具体目标
学习使用不同的简单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学习比较或测量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等特征 的简单方法; 初步知道通过测量可获取量化的信息。
2、 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知识目标
(1) 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 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 征和生活习性;
(2) 帮助学前儿童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 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 引导学前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 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