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会计制度设计重点

自学考试会计制度设计重点

自学考试会计制度设计重点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一、名词解析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08年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08年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9年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二、简答题1、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针对性、内部控制性、效益型、适应性。

2、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实地调查法,包括实地观察、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所要文档。

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文字说明法、表格法、流程图法。

3、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目标: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

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4、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的哥哥环节都必须贯彻内部控制精神,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控制手段的总称,又是有限的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

会计制度设计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具体案例

会计制度设计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具体案例

会计制度设计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具体案例一、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发生收入、发生费用以及发生债务转移等财务事项时应当按发生的权责关系确定会计处理的时间和金额。

例如,企业在6月份向客户提供服务,但是客户支付费用的日期是7月份,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该企业应该在6月份确认收入,而不是在7月份确认收入。

2.持续经营原则:指企业应当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下编制财务报表。

例如,企业在股权出售过程中丧失了控制权,根据持续经营原则,该企业应当将该股权的账面价值计入投资利得或投资损失,并非按市场值计入收益或损失。

3.独立性原则:指会计报告应当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例如,财务报表应当不受会计师、审计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等的影响,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4.货币计量原则:指企业所有的财务信息应当以货币计量,并且以确定的货币单位表示。

例如,企业在一年以前购买了一台机器,当时价格为100万元,但是到今年底机器的市场价值已经下降到50万元,根据货币计量原则,该企业仍然应当以100万元计量机器。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企业应当根据经济实质处理财务事项,而不仅仅看重其法律形式。

例如,企业将其自用房产以租赁方式出租给其他公司,虽然在法律上仍然是自用房产,但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企业应当将其作为投资性房产计量。

二、会计处理方法与政策1.确认与计量:指企业应当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费用、资产和负债等。

例如,企业销售商品产生的收入应当在商品移交给客户时确认,而不是在客户付款时确认。

2.资产负债表项目确认:指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资产负债表中各项内容。

例如,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确认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

3.损益表项目确认:指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损益表中各项内容。

例如,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确认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项目。

自考会计制度设计复习重点

自考会计制度设计复习重点

自考会计制度设计复习重点一、会计制度基本概念和原则1.会计制度的含义和作用:会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原则和程序的总称,其作用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2.会计原则:包括货币计量、持续经营、收入确认、费用核算、核算主体、会计分期、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档案九个方面的原则。

3.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合理性、科学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二、会计制度的设计与实施1.会计制度的设计原则和程序:从初步设计、内部审查、公示、修订等环节来规范会计核算制度。

2.会计制度的成本与效益:包括会计制度的成本与效益的衡量、成本与效益的权衡、会计决策与会计核算的区别等内容。

3.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包括会计准则的体系结构、会计准则的修订程序以及修订的原则等。

三、会计政策的设计与实施1.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会计政策是指企业或组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对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制约。

2.会计政策的设计原则和程序:包括了设计和确定会计政策的原则,包括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重要会计核算政策及核算方法等。

3.会计政策的应用和调整:包括企业组织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确定适宜的会计政策,以及发生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下,应按规定的程序调整会计政策。

四、会计档案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1.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会计档案是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其管理和利用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会计档案管理的原则、会计档案存储的方式以及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等。

3.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结构: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为了支持会计核算和提供决策依据,而建立的包括人员、设备、程序和记录的系统。

以上是自考会计制度设计的复习重点,对于备考的学生而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内容,理解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档案管理,对于高效备考和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会计制度设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与内容以及会计制度设计的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读者对会计制度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 真实性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会计制度的根本要求,意味着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为了确保真实性,会计制度设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确保会计准则的制定科学合理,明确各项会计政策的制定规则,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

2.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企业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保持稳定性,确保在相同的情况下采取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

一致性原则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能够提高用户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之一。

会计制度设计应该注重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即通过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政策,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的效益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与内容1. 目标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可比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们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质量,提高用户对财务信息的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内容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涉及到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等方面。

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基础,是根据会计原理和规则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等。

会计政策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政策,如计提坏账准备、采用成本法估价等。

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的分类体系,用于归集、记录、提供和报告财务信息。

会计制度设计的要点

会计制度设计的要点

会计制度设计的要点一、点实物资产的控制要点:A固定资产的控制要点:1、把住固定资产的购置和验收关.2、把好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关。

3、把住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对外租赁、报废处理关。

4、把好固定资产修理修缮关。

(1)、任何修理必须经过检验、确认、审批手续(2)修理单位与实施修理的单位必须分离(3)修理完工后,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由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修理部门签字后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4)修理费应该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明显超出预算的,要由审计部门进行审查。

5、把固定资产清查关。

B、存货的控制要点:1、要抓牢存货的收、发、存环节的单证的控制;2、要落实存货的收、发、存环节的单证的稽查;3、要加强存货的仓储、运输等环节人员素质的控制。

二、工程项目的控制要点:1、项目决策(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决策,会计人员在这三个阶段要参与)2、勘察设计;3预算控制;4、招投标;5、合同控制;6、施工过程控制(单位要设置一名工地负责人、财务机关要单独设一名会计,对该项目进行管理);7、竣工验收,对各项资料进行清理(各种会计资料的归集整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债权债务的清查);8决算控制;9、监督检查(相关岗位及有关人员的设置情况、授权批准制度的实行情况、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各种款项的支付情况)三、筹资的控制要点:1、要编制筹资预算;2、要综合考虑筹资的总收益和总成本;3、合理确定筹资规模;4、选择最佳的筹资机会;5、有效降低筹资成本;6、科学制定最佳筹资期限;7、尽可能保持企业的控制劝;8、选择最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筹资方式;9、寻求最佳筹资结构,密切关注筹资的实际投向。

四、成本费用的控制要点:1、明确成本费用的构成内容和开支范围;2、正确的核算成本费用;3、要注意与成本费用有关的会计政策的变更;4、要定期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为管理决策进行支持。

五、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1、把好货币资金的支出关(审查支付申请、审查支付审批、审查支付复核、审查支付办理);2、管好货币资金的流入点;3、管住银行开户点;4管好现金盘存点;5管住银行客户对账点;6管住票据和印章的保管点;7管住督促检查点;8管住财会人员任用点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1不相容职务要相互分离;2授权批准;3会计系统控制;4内部报告控制;六、凭证传递流程图:业务部门---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会计部门报帐—归集原始凭证—审核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定期打印凭证—填制、复核、记帐会计主管盖章签字.。

会计制度设计重点

会计制度设计重点

一、名词解释1、会计规范:是指用来指导和约束会计实践工作与会计人员行为的各种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制度及会计职业道德。

2、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制度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会计法规的规定并结合会计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事务和会计处理手续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它是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会计工作组织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会计工作进行科学组织而设计的会计制度。

4、企业经营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这题你们还是在书上找下、我不确定。

)5、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汇集、整理和加工会计信息的工具。

6、内部控制制度:是由管理者所设立的,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约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是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实施控制的方法、程序和手续的总称。

7、产品成本:8、责任会计:以企业内部各部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对象,以调动各责任人的积极性为目的,采用一定的会计技术方法,核算和管理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系统。

二、单选(范围在第二章)三、计算题1、预算4000件,单位成本100元,实际产量5000件,单位成本95元。

求责任成本变动率答:5000×95-5000×100=﹣25000﹣25000/(5000×100)=﹣5%2、预算收益率15%,其中甲投资中心,一投资报酬率为20%,投资额为150万,追加投资100万,预计利润16万。

求追加投资剩余收益。

答:(150×20%+16)/(150+100)=18.4%追加投资剩余收益=16-100×15%=1四、简答题1、会计制度设计的人员条件:①熟悉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政策②通晓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③具备企业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④明确审计与会计的关系,熟知审计工作的特点⑤具有创新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⑥语言文字功底过硬2、会计工作组织制度设计的原则:①适应性原则②保障性原则③精简性原则④岗位责任制原则⑤协调性原则3、会计报表设计的意义: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㈡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㈢为债权人进行信贷和信用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㈣为财政、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企业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各种信息资料㈤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部门检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会计制度设计是指根据公司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会计制度设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标准化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个良好的会计制度能够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完整、真实、准确,便于内外部用户进行分析和判断。

2.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主体性原则:会计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适应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2) 真实性原则:会计制度应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

(3) 统一性原则:会计制度应统一企业内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确保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4) 确权性原则:会计制度应明确各项权益的确定和变动规则,确保财务信息的所有者权益准确反映。

3. 会计制度设计的步骤会计制度设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特点、产业环境、业务流程等,为制定合适的会计制度提供基础信息。

(2) 分析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分析会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会计制度设计的重点和方向。

(3) 设计制度架构:设计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程序等。

(4) 制定会计政策: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会计政策,明确在特定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5) 制定会计程序:规定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会计核算流程的规范和高效。

(6) 建立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制度的执行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7) 审计和完善:定期进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修订和改进会计制度。

4.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税收法规的要求。

税务部门要求企业遵循一定的会计核算和报税制度,企业应根据相关税收法规对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财务信息的合规性和与税务部门的配合。

会计制度设计复习重点(3篇)

会计制度设计复习重点(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制度设计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

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核心知识和方法,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会计制度设计的复习重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二、复习重点1. 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会计制度设计的定义:会计制度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和会计管理要求,制定一系列规范、合理的会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

2. 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1)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

(2)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职责分离、授权审批、财产保护、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等。

(3)会计监督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

3. 会计核算制度设计(1)会计科目设置: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特点和会计管理要求,合理设置会计科目,确保会计信息的分类、汇总和核算。

(2)会计凭证设计:设计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填写要求和审核程序,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准确。

(3)会计账簿设计:设计会计账簿的种类、格式、登记要求和审核程序,确保会计账簿的真实、完整、准确。

(4)会计报表设计:设计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要求和审核程序,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完整、准确。

4.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1)职责分离: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防止舞弊行为。

(2)授权审批:建立授权审批制度,确保重大经济业务和财务决策的合规性。

(3)财产保护:制定财产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4)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建立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5. 会计监督制度设计(1)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

(2)外部审计: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完整、准确。

会计制度设计的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的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的知识点会计制度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一套适用于企业的会计制度,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良好的会计制度设计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准确、真实,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介绍会计制度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制定会计制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合规性:会计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合规性。

2. 可比性:会计制度应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便于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3. 适用性:会计制度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确保能够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

4. 灵活性:会计制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会计制度设计原则:1. 真实性原则:会计制度应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不夸大或隐瞒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公允性原则:会计制度应确保财务信息在经济环境下的公允性,反映实际的经济价值。

3. 可比性原则:会计制度应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便于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4. 一贯性原则:会计制度应确保财务信息在不同时期之间保持一致性,便于进行历史对比和趋势分析。

5. 确权性原则:会计制度应确保企业的所有权和债权得到准确确认和记录。

6. 成本效益原则:会计制度设计应考虑成本效益,合理安排会计核算和报告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三、会计制度设计的步骤会计制度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企业情况:了解企业的特点、经营范围、组织结构等,为设计会计制度提供依据。

2. 制定会计政策: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会计政策。

3. 设计会计流程:确定企业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并建立相应的会计账务核算流程。

会计制度设计 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 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会计制度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内外部需求,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制定出一系列会计制度的过程。

良好的会计制度设计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会计制度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与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使其能够为经营决策、风险控制、资源配置等提供支持。

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信息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和费用应与权责的发生时间相匹配,确保会计核算的时序性和连续性。

3.谨慎性原则: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谨慎处理,防止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

4.业务实质原则:应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非仅按法律形式。

5.至简原则:会计制度应简洁明了,方便执行和理解。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企业内外的会计信息需求,包括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的需求。

2.设计框架:确定会计制度的总体框架,包括会计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和披露要求等。

3.核算方法:确定核算方法,包括计量基础、确认时间和计入金额等。

4.内部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监督与修订:制定监督机制,进行会计核算的监督与评估,并及时修订会计制度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重要的会计制度设计要素1.资产负债表:规定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和格式,明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和分类要求。

2.利润表:规定利润表的科目和格式,明确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和计量要求。

3.现金流量表:规定现金流量表的科目和格式,要求明确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项目。

4.会计政策选择:规定企业在遇到几个会计处理方法时的选择原则和标准,以及在会计估计中的处理方法。

5.会计核算程序:规定财务会计的具体核算程序和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会计制度设计重点

会计制度设计重点

会计制度设计重点1.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表征具有重要影响。

在制定会计制度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的行业,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基础制等等。

2.会计政策的确定。

会计政策是制定会计制度的基础,涉及到会计处理的基本规则、计价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和损益表日等。

在确定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财务情况,注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会计制度的框架与组织结构。

会计制度的框架是设计会计制度的基本文本,它包括会计主体、会计科目、会计原则、会计报表等内容。

会计主体确定公司的核算单位,会计科目是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核算要素,会计原则规定了公司在会计处理中的基本规则,会计报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资料。

4.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协调。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公司内部会计工作的两个核心部分,财务会计主要用于外部报告,管理会计主要用于内部决策分析。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同时满足内外部的需求。

5.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了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授权制度、记录与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

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需要注重内部控制的建立,确保会计信息能够被正确地记录、核算和报告。

6.会计制度的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

会计制度设计完成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对会计制度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评价,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7.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是指在经济环境变化和公司经营调整时,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会计政策调整;会计政策的稳定性是指在公司经营运作中,会计政策不频繁地进行调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总结起来,会计制度设计的重点在于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确定合适的会计政策、建立合理的会计制度框架与组织结构、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以及保持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会计制度设计各章节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各章节知识点

会计制度设计各章节知识点引言:会计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在进行财务会计信息记录和报告时所采用的规范和程序。

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章节和知识点,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会计制度设计的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会计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

此外,会计制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信息的稳定性、可比性以及保密性等要求。

一个良好的会计制度应当具备高效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企业内外部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会计制度设计必须遵循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即应当真实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不夸大或缩小财务情况。

同时,会计制度设计也需要保证公允性,即在交易对手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公平原则进行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制度设计应当强调经济业务活动的实质,并对其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和报告。

而不仅仅关注经济业务活动的形式。

例如,对于租赁合同,应当根据实质判断是否属于资本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租赁合同进行分类和处理。

3.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制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其核心在于不虚增财务业绩,不掩盖真实的经济业务损益和财务状况。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应当慎重考虑各种风险和损失,并及时予以计提和处理,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连续性原则会计制度的连续性原则意味着企业应当保持一致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延续性。

在确定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时,应当参考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变更和调整。

三、会计制度的组成要素1.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要素。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反映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和原则。

核算方法是指根据会计政策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记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总结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总结

会计制度设计知识点总结会计制度设计是指根据公司的需求和要求,建立合理、科学、规范的会计操作和信息报告体系,为公司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和决策依据。

一个良好的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有效管理公司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运营效率。

以下是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和法规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呈现和信息真实性产生重要影响。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根据业务特点和经营需要,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包括计价方法、资产计量基础、准备金计提政策等。

同时,公司还需要在会计政策变更时确保准确、一致性和透明度。

2. 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会计核算科目是指反映公司经济业务的基本分类和计量单位。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根据公司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合理设置会计核算科目。

常见的会计核算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收入等。

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有助于准确记录和归类经济业务,方便财务分析和决策。

3. 会计凭证和账簿设计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财务数据录入的依据。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定义适当的会计凭证格式和内容,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适的账簿,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记录和汇总财务数据,方便日常核对和审计。

4. 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信息载体。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确定适当的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格式,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此外,还需要确保财务报表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要求。

5. 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公司财产和利益,提高财务运营效率,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和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授权和审计制度的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等。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会计制度设计重点整理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会计制度设计重点整理

1.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为了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与程序。

3.会计制度设计: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会计法规的规定并结合会计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事务和会计处理手续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

4授权控制:在职务分工控制的基础上,由企业权力机构或上级管理者明确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与责任,使所有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每项经济业务时都能事先得到适当的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经济业务,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5.职责分离控制: 职责分离控制是指对于企业内部不相容的职责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人同时兼任。

这一控制在经济业务处理时,使有关人员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6.不相容职务: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

7.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8.会计组织系统:是由科学的机构设置,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的岗位责任,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等有机组成的。

9.会计核算系统: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了会计核算的系统。

10.流程图:是会计制度中用一定图形反映各项业务的处理程序。

(用图形符号来表达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体现在经济业务的处理环境里。

简答题(一)公司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问题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其中包括独立董事)是企业的治理结构,它是基于所有权的一种权利分配与制约的机制安排;总经理及财务会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等是企业的组织机构,它是基于事情的一种治理与经营安排。

会计制度设计考点汇总(3篇)

会计制度设计考点汇总(3篇)

第1篇一、会计制度设计概述1. 会计制度设计的定义会计制度设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形式进行系统、科学、规范的设计,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合规。

2. 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合规;(2)提高会计工作效率;(3)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和减少会计风险;(4)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3.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完整性原则;(4)及时性原则;(5)合规性原则;(6)科学性原则;(7)实用性原则。

二、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程序1. 需求分析(1)明确设计范围;(2)了解单位实际情况;(3)确定设计目标;(4)收集相关资料。

2. 设计方案制定(1)选择会计核算形式;(2)设计会计科目体系;(3)设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4)设计会计核算方法;(5)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3. 实施与测试(1)组织实施;(2)测试会计制度设计效果;(3)修改完善。

4. 评价与改进(1)评价会计制度设计效果;(2)分析问题;(3)改进措施。

三、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考点1. 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完整性原则;(4)及时性原则;(5)合规性原则;(6)科学性原则;(7)实用性原则。

2. 会计核算形式(1)会计科目体系设计;(2)会计凭证设计;(3)会计账簿设计;(4)会计报表设计。

3. 会计核算方法(1)权责发生制;(2)收付实现制;(3)分期核算;(4)借贷记账法。

4.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1)职责分离;(2)授权审批;(3)凭证管理;(4)账务处理;(5)会计档案管理。

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真实性;(2)准确性;(3)完整性;(4)及时性;(5)合规性。

6. 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分析研究法;(2)调查法;(3)比较法;(4)经验法;(5)规范法。

会计制度设计要点

会计制度设计要点

名词解释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

3. 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

4. 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5.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

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

7.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

8. 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

9. 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10.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11.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2.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3.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14. 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15. 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6. 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17. 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

3. 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

4. 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5.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

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

7.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

8. 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

9. 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10.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11.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2.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3.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

14. 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15. 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6. 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17. 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18.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19.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20.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21. 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22.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23.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24. 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25.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26. 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27. 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28.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29. 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30.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1.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

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2.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

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年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3. 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

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34.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5. 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36. 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37. 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38.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39. 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40. 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41.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

42. 低值易耗品: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那部分用具和设备。

43. 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

它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劳动资料磨损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44. 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制度,它强调在“实际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

45. 计划成本会计制度:事前根据产品所需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产品的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

46. 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制订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以及分析成本差异等内容。

47. 标准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是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测定制订的。

它是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标准消耗量结合可行的标准价格制订的。

48. 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按照投资对象的可变现性和目的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49.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相比较,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一种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

5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

51. 长期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实际权益。

52.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53.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54. 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

55. 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56. 责任会计:是一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通过它,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经营业绩。

57. 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

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

58. 贡献毛益:是毛利额减去直接费用后的差额。

这里的直接费用是指那些由于特定部门的业务所引起,能直接归属于该部门并能为该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59. 剩余收益: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最低预期收益的部分。

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预期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最低预期报酬率。

60. 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为内容编制的预算。

它既是责任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

61. 可控成本:是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的各种耗费。

它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第一章概论●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规范。

●会计制度的演变经过了四个阶段:自发阶段;随意阶段;准则阶段;法制阶段。

●我国当前会计制度属于法制阶段。

●会计制度分类的必要性:科学地进行分类,是深刻认识某项事物,研究其在规律的一个重要方法。

●根据会计制度制定的单位可以将会计制度分为统一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根据会计制度提供的信息划分为财务会计制度和管理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由于财务会计制度要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规定向外部披露财务信息和会计政策,故具有一定的外向性,故可称其为外向型会计制度。

●管理会计制度:指企业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自行指定的会计制度。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济活动进行规划。

●我国企业一般只在目标管理、责任会计、车间班组核算、成本管理与控制、保本保利期管等方面进行了局部试行,尚未形成整套的管理会计经验。

●会计制度的特点:目的性;合法性;系统性;实践性;强制性;●会计制度的意义:1)它是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2)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它是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4)它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规章的一个分支。

●会计制度的作用:1)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2)保证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有序运转;3)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4)保证会计监控作用有效监督的要求。

●会计制度设计:就是用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根据会计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核算于监督业务的内容、会计事物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搞好企业会计会计指导设计的意义: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适应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的需要;3)适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4)适应建设会计制度、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制度设计的任务:1)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责任;2)设计科学的会计指标体系;3)设计科学使用的会计核算制度;4)设计系统、严密的监控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