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定义
武术知识点
武术知识点1.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本质:技击性。
起源: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拳种:129种(源流有序,拳里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3.特点:一、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二、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三、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4.作用:一、改善和增强体质二、提高防身能力三、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四、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交流5.内容与分类:①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②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③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散打、推手、短兵、长兵)6.释“武”字:从戈从止,指持戈作战或武练的意思。
武术一词的历代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技击,汉代延明末称武艺,清代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称武术,老外称功夫。
7.抱拳礼的含义:一、左掌四指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拇指扣回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兹乱,武不犯禁”节制勇武和约束的意图。
二、左掌右拳拢屈,两臂拢成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三、左掌为文,右掌为武,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8.三种手型:拳、掌、勾①拳:动作: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第二指节处,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要领:手指紧握,手腕挺直。
部位名称: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②掌:动作: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为柳叶掌,拇指外展为八字掌。
要领:掌指要紧,立掌背伸,小指侧朝前。
部位名称:易犯错误:松指,掌心朝前,掌背外凸。
③勾:动作:屈腕,五指尖捏拢。
要领:指尖捏紧,尽量屈腕。
武术如何定义-
武术如何定义-武术如何定义?我们常用的词,往往也是我们不甚了解的词。
朋友的两个孩子,一个学拉提琴,一个学拳术,他说这是一文一武。
如果说“文”是指文字工作,那么“武”是指军事工作,那么他们所学实在与文武没有或少有关系,严格地说,他们所学的都是艺。
不知道定义是什么,不是误了孩子终生么?“武术”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文选》:“偃闭武术,阐扬文字”,本义是指军事。
《辞源》“后指强身、自卫技击之术”说武术的应用性价值。
现代竞技体育所体现的是精神性价值,与应用性价值没有、或少有关系。
武术已走向世界,也在为走进奥运做准备,所以有必要重新为武术下定义。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召开“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时说:“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这个定义强调了五点:1.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2.套路的;3.格斗的;4.注重内外兼修的;5.中国传统的。
《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一书还解释说:“武术概念所反映的运动形式既属于体育范畴,又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
有的刊物也说武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体育项目”。
什么地方特殊呢?一是形式的特殊,二是文化的特殊。
就概念说,“体育”这个词所包括的范畴很大,武术也是体育。
体育中任何一个项目都区别于其它项目。
从形式上说,武术是特殊的。
从文化上说,相对于世界而言,武术首先是民族的。
民族体育种类很多,武术所占比重较大。
世界体育大于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大于民族传统体育。
相对于现代,武术又是传统的。
武术如果不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本来不必重新讨论定义问题。
中国武术要与世界体育接轨,首先是民族体育与世界体育接轨,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现代体育接轨,是传统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问题。
武术的传统,有文化的、有历史的。
中国的与外国的不同,是文化的不同;历史与现代的不同,是时间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不必改,就像中国字不必变成洋文一样;时间的不同,如果要进入世界现代体育行列,就需要现代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八章:武术(共15张PPT)
(七)并步抱拳
• 动作做法:左脚向右脚 靠拢成并步。同时左 钩手和右掌变拳,回 收抱于腰间。目视前 方(图8)。
总结
• 五步拳是结合长拳的主要步型、步法和手型、手 法编成的组合练习.
• 教法提示: • (1)先掌握单个动作,然后再练习两个动作以
上的组合动作,并逐渐过渡到整套组合动作的练 习。
• (2)组合动作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武术 的基本动作,教学中先以步型、手型、手法的训 练为主,而后再逐渐做到“手、眼、身法、步” 的协调一致。
武术
第一节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一、武术的定义
•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
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
传统体育。
• 二、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
起源于我国祖先的生产劳动。
• 1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生 存的需要,群体与自然搏斗。。
• 2.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 争,使用武力就成为掠夺财富的一种最 主要手段。
• 动作做法: 右脚落地, 向左转体90°,下蹲 成马步,同时左拳变 掌,屈臂上架,冲右 拳;目视右方(图4)。
(四)歇步盖冲拳
• 动作做法: (1) 左脚向右 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 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 身体左转90°,收左拳; 目视右掌(图5-1);
• (2)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 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 收右拳;目视左拳(图52)。
(五)提膝仆步穿掌
• 动作做法: 两腿起立,身体 左转。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 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 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左 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图1)。
•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 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 至左脚面。目视左掌(图 2)。
讲解武术课程
第一讲:武术概述①武术的概念与内容一、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这是2009年7月9日~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关于武术定义的研讨答案。
武术的定义既反映了武术的本质特征——技击动作(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又全面概括了武术的外延特征——套路和格斗(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的运动形式。
如果从上述定义来认识武术,那么武术是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来培养练习者的攻防格斗能力。
如果从武术的技击本质来认识区分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那么这三种运动形式都是以技击本质为技术核心和练习目的,只是在技术层次和表现的真实程度上有所区别。
“功法运动”是“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的入门基础和保持、提高技术水平的辅助手段,是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服务的;“套路运动”是通过个人或多人的成套武术动作演练,间接表现真实的格斗拼杀情景,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格斗运动”的辅助手段;“格斗运动”则是既有一招致敌于死地的拼杀术,还有更多的是在规则限制下的、真实格斗的简化版本。
这三种运动形式各为一体,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武术的内容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对抗运动三大类。
(一)武术功法功法运动是为了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种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
目的是通过武术功法练习获得武术运动能力和武术专门技能。
(二)武术套路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循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组编成的整套动作练习。
套路运动按运动形式可分为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演练套路等四类。
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
武术的概念
第一章武术的概述它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提炼凝结而成的一种人体运动形式,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长期影响和渗透之下,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性,防身、健身、修性、娱乐等多功能于一炉,世代相传,历久不衰。
第一节武术的定义一、武术概念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根据定义可以从三个属性来进行剖析:首先,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其次,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其三,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二、武术名称的历史变迁:如功夫、国技、国粹、国术等。
武: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子》中,分为止、戈二字,其实只是制止横暴,停息战争。
其意为武力服人,亦泛指军旅之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则多称为称"技击"意即以技术击打对手,今天与表演武术相区分,秤实战武术为“技击”(属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如《三国志·刘封传》中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仍是指实战的搏击。
至汉代以后堂、宋、元、明、清多沿用“武艺”一词。
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第二节武术的起源一、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武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开始用棍棒、石块等作为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并遂渐产生了击、刺、劈、砍等动作技能。
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虽然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但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是武术的雏形。
·部落之间发生战争之后的经验总结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埸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
武术的概念及特点有哪些讲解分析
武术的概念及特点有哪些讲解分析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的概念及特点。
欢迎阅读!武术的概念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就其内容和形式,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武术中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打拳”“使棒”“使枪”“戈舞”“矛舞”“刀舞”“剑舞”等单人和集体的演练以及“枪对牌”“剑对牌”等双人对练。
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骶”“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
从久远年代走来的武术与今天的武术相比较,其所含盖的内容和形式确存在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却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
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在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的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融会交织,然而二者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于体育的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所以现代武术的概念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主要特点武术的特点一:技击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
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而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观念出发,他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武术的介绍
武术的介绍
武术是中国古老的文化,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军事训练。
根据古代的书籍记载,中国的武术现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
武术是一种融合了斗技、跆拳道、直拳拳术、柔道和刀术等传统战斗技术的综合性武术系统。
它拥有完备的战术技术,可满足言语、拳脚、刀棍以及轻重兵器的各种技术。
武术的练习,有助于增强体质和自卫能力。
它是一个艺术、一个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心理和身心技能的锻炼。
它能够让练习者提高身体的技巧,特别是反应能力,并增强身体弹性。
武术的内涵应包括心意、气力、形体、力量和灵敏度等,以达到精神、身体和技能的和谐统一。
武术的斗技技术,不仅可以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可以通过斗技来增进锻炼,从而增强技术水平。
此外,武术还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身体机能,并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抗衰老效果和调理心理的方法。
- 1 -。
武术的概念及特点有哪些讲解分析
武术的概念及特点有哪些讲解分析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的概念及特点。
欢迎阅读!武术的概念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就其内容和形式,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武术中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打拳”“使棒”“使枪”“戈舞”“矛舞”“刀舞”“剑舞”等单人和集体的演练以及“枪对牌”“剑对牌”等双人对练。
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骶”“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
从久远年代走来的武术与今天的武术相比较,其所含盖的内容和形式确存在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却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
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在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的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融会交织,然而二者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于体育的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所以现代武术的概念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主要特点武术的特点一:技击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
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而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观念出发,他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一、武术概述部分1.武术的称谓:春秋时期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2.武术的概念:狭义上讲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称为武术运动。
广义上讲,武术是一种包含攻防技击的人体文化,是属于体育而高于体育的。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仅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交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与体育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
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将其视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的属性:从武术概念中可看到内涵的三个属性: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4.武术的本质属性:攻防技击性5.武术的四击:踢、打、摔、拿6.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涵摄了古典哲学、兵学、中医学、古典美学、民俗、宗教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
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在武术中有集中反映。
7.武术“内外兼修”的内涵:追求外在形键和内在神韵,达到形神兼备;强调内练外练;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高度协调和统一;追求德艺双修。
武术所谓的“内”指心、神、意、气。
所谓“外”指手、眼、身、步的活动。
在武术练习中,强调形是神的外部表现,神是形的内在实质。
8.武术的分类方法:地域分类法、名山大川分类法、姓氏分类法、技术特点分类法、形式与类别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
9.形式与类别分类:两种运动形式(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内含五个类别(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攻防技术),对武术内容进行归纳。
10.功能分类法:根据武术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学校武术11.套路运动: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武术概念
武术
竞
健
实
技
身
用
武
武
武
术
术
术
按照运动形式分类
武术
套路运动
搏斗运动
单练
对练 集体演练
拳术
器械
长 拳
太 极 拳
南 拳
短长 器器 械械
双 器 械
软 器 械
徒 手 对 练
器 械 对 练
徒 手 械
徒
徒器手 手械器
械
散推 短 打手 兵
原 始 社 会 时 期
春
商秋
隋
周战 汉 唐
时国 代 时
期时
期
期
宋 元 时 期
明 清 时 期
民 国 时 期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生存竞争中技击的萌芽
人们在与禽兽的斗争中,不断累积搏斗 经验,经过逐步累积,形成了击刺的技巧, 攻防的动作,从而萌生了技击技巧与武术 意识。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
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 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 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前言
在绚丽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宝中,有 一个历史悠久,既可健体强身又可防身御 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 这就是中国武术。她伴随着我们的先民与 大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斗争的历史,在岁 月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发展,至今 已形成了一门独具风格的运动项目。
武术的概念 特点
武术的概念特点武术是一种古老的体育运动和武器技巧训练方法,起源于中国。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和自卫技术,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兼具健身、礼仪和艺术等多种元素的活动。
武术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动作优雅而独特:武术中的动作小而精确,注重轻巧灵活。
武术家运用各种动作,如腾空飞跃、旋身起落、身体扭转等,展现出优雅的仪态和刚柔并济的动作技巧。
2. 技巧多样而独特:武术包含了各种攻防、招式和技巧,如踢、打、摔、拿等。
每一种技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例如,“太极拳”注重柔和而缓慢的动作,以守为主,“形意拳”注重快速而直击的攻击,以进攻为主。
这些技巧能够让从业者在实战中达到最佳效果。
3. 内外兼修:武术一方面注重外在的身体训练和技巧练习,如身体力量、灵活性、平衡能力等。
另一方面也注重内在的修养,如专注力、意志力、忍耐力等。
通过内外兼修,武术可以培养一个人全面的身心素质。
4. 注重防御和攻击的技巧:武术是一门以自卫为出发点的技术,它注重的是有效地防御和攻击技巧的运用。
通过武术的训练,人们可以掌握到各种技巧,如躲避、闪避、格斗等,以保护自身安全,并在必要时进行有效的反击。
5. 融合健身和养生:武术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运动。
通过武术的训练,人们可以锻炼身体的各项素质,如力量、速度、灵活性等。
同时,武术也注重呼吸调节和内力培养,以增强体能和健康状况。
6. 体现传统文化和精神:武术的发展历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武术强调的是“外研中用,外示中养”,通过武术的修炼,人们能够培养出谦和、坚毅、忍耐和自律的精神特质。
同时,武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和平、正义和尊严的追求。
总之,武术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运动方式,具有许多特点和优点。
它不仅是一种健身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身心发展的路径。
通过武术的练习和修炼,能够使人们获得身体健康、内心平静和精神力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出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的提高。
武术认识论基础
武术认识论基础一、引言武术是一种古老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传统,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文化等方面需求的增加,武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健身方式和文化活动。
本文将从武术认识论基础入手,对武术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
二、什么是武术认识论基础1. 定义武术认识论基础是指人们对于武术所持有的认知和理解,包括对其本质、特点、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2. 作用武术认识论基础是人们进行武术实践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武术实践,并且促进人们对于武术本质、特点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三、武术认识论基础内容1. 武术本质(1)定义:武术本质是指武术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和特征。
(2)特点:武术本质包括技术性、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特点。
(3)意义:武术本质是武术存在的根本基础,它决定了武术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
2. 武术特点(1)技术性:武术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的体育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备高超的技能和技巧。
(2)实用性:武术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它能够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且在应对危险时起到积极作用。
(3)文化性: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勇敢、坚韧、自律等优秀品质。
(4)艺术性:武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包括动作美感、音乐节奏等方面。
3. 武术价值(1)身体健康:武术能够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2)心理健康:武术能够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3)道德教育:武术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文化传承: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
四、武术认识论基础的启示1. 正确认识武术本质了解武术本质是正确开展武术实践和研究的前提,只有深入理解其技术性、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其内在规律。
武术的概念
武术的概念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属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认识武术。
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
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的。
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
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各种踢打击刺之法),而且有自己的传统特点(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
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迥然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
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无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
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
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击,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竞技运动之内。
武术的各种知识点总结
武术的各种知识点总结武术,又称中国武术、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技术内涵。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与生活方式。
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武术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目前,武术已被列入世界武术联合会成员组织的运动项目,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武术运动包括套路、对练、散打、搏击等多种形式,不仅强身健体,还能培养意志品质、塑造人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实践中,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武术的各种知识点:一、武术的起源与发展1.武术的起源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古代的中国人在生存和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武术技艺,用以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演变成为一门体育项目和文化传统,并在中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2.武术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武术在战争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和平时期的到来,武术不再只是为了对抗敌人,而是成为了一种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运动方式。
同时,武术的练习者们也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门派,传承和发展着武术的技艺和文化。
3.武术的传播中国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
在不同历史时期,武术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了传播和发扬,包括宫廷武术、民间武术、港台武术、外国武术等。
现在,武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运动,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喜爱和推崇。
二、武术的种类与流派1.武术的分类武术可以按照动作形式、练习方式和应用技能等方面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套路、对练、散打、搏击等。
套路是指一套固定的招式和动作,通过模仿战斗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演练;对练是指两人进行的练习,通过比拼技艺和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散打和搏击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武术练习方式,适用于实际的斗争和自卫。
武术的定义.
•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 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 等格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 规则,两人斗智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 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
传统武术的概念
传统武术的概念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
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统武术的概念。
欢迎阅读!传统武术的概念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竟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发展到今天,武林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捕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认识武术。
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
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
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质击方法国棋技术核心的。
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
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
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迥然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
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无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
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商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南,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竟技运动之内。
武术的基本概念
武术的基本概念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技击,击刺之术,用作搏斗的武术动作技术。
技击术,是来自古代用兵法为指导的兵技之一。
在作战中有着它的实用价值。
认识技击术,须先认识人的本能。
人的本能有强弱之分,在争斗中自然就有胜负之分,但受过技击训练与不受过训练的却能改变本能的差异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思维能力和体能潜力,充分体现了争斗中的技术力量,从而征服对手,战而胜之。
徒手技击术,依附于古战争的事实,为它提供了生与死的较量场合,也为技击的进步及对它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衡量与检验。
它所形成的技术层次是离不开人的本能基础的,但经过训练完全可以掌握和提高。
武术的体育属性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
武术源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创制了石刀、石锤、木棍等武器,逐渐学会了躲闪、跳远、滚翻以及运用石器、木棒劈、砍、刺等技能。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据史料记载,,周代设的“痒”、“序”等学校已把射御、习武干戈列为教育内容之一,更近一步证明了,武术的体育教育功能。
古代武术在为军事服务的同时,也具备了强身壮体的功能,明代战将戚继光认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
”(《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明拳术可作为军事训练内容用以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
武术在民间的流传,主要用以自卫、健身、修性、娱乐,社会功能是多元的,明确向体育方面转化则是近代的事。
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面对西方体育的冲击,出现了“土洋体育”之争,武术在中西文化碰撞后实现了交融,从师徒的口传身授方式向学校体育教育转化,并逐步进入体育比赛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正式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属民族传统体育类。
武术归宿体育类后,它的健身与竞技功能获得了空前的发挥。
武术的技击性被寓于体育之中,就套路而言,是以演练的形式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能,进行功力和技巧等方面的较量,同时从健身和审美的角度、动作的幅度和要求看,虽与实用的技击术略有一些距离,但仍不失原意,既保留了技击特性,又符合了体育竞技与健身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2 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有最早的武术定义。
“国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功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
这概念表述有几个特点:1、用国术代替武术。
2、强调了武术的自卫技能和锻炼体格两个功能。
3、突出了武术的民族性,将武术理解为我国民族固有的身体活动方式。
1957 年6 月“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与会者较一致认为:武术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它具有健身、技击、艺术的成分,它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1961 年出版《武术》中定义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
它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
”
1978 年出版《武术》中定义为“武术,使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换的规律变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
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
”
1983 年出版《武术》中定义为“武术,使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
”
1988 年将武术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基本肯定了武术的技击本质。
2、将套路和格斗两种运动表现形式作为运动间的种差。
3、将武术归结为传统体育项目。
此定义不足之处在于:1、“注重内外兼修”是的描述性语词,不具有抽象性。
2、“套路和格斗”不具有区别“种差”的特性1996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
1997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中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书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
2009年7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集国内有关学者经过反复讨论、推敲后所作出的武术概念定义值得关注,该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辞海》中对武术的解释是:“武术,亦称‘武艺’、‘功夫’,旧称‘国术’。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由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运动规律组成,是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手段”。
其失误在于未能搞清楚武术的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错把现象看成是本质,把形式等同于内容。
类似的武术定义还有许多,但上述武术定义有一定影响,具有典型性,在此就不一一举证辨析了。
《现代汉语词典》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