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大纲内容
中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考试大纲
![中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8e503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b.png)
中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以下是中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的大纲:
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 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架构
2. 嵌入式编程语言:
- C语言基础
- C语言高级特性
- 汇编语言基础
3. 实时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基础概念
- 实时任务调度和优先级
- 实时操作系统常用API和功能
4. 嵌入式系统接口:
- 外设接口、总线和协议
- 硬件和软件的接口设计
- 中断和异常处理
5. 嵌入式调试和测试:
- 调试工具和方法
- 测试方法和技术
- 嵌入式系统性能调优
6. 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
- 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
- 软件架构设计和系统设计
- 软件开发、测试和验证
7. 嵌入式系统安全:
- 嵌入式系统安全概念
- 安全漏洞和攻击类型
- 嵌入式系统安全防护
8. 嵌入式系统集成和部署:
- 硬件和软件集成
- 嵌入式系统的部署和发布
- 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的考试机构和考试要求有所调整。
嵌入式复习大纲word资料52页
![嵌入式复习大纲word资料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66b0cc53bd64783e09122b89.png)
嵌入式系统复习题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历史与现代特征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答: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特点:1)是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用于特定的任务;2)资源较少,可以裁减;3)功耗低,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4)使用实时操作系统;5)可靠性要求更高,具有系统测试和可靠性评估体系;6)运行环境差异大;7)大部分程序固化在ROM中;8)较长的生命周期;9)嵌入式微处理器通常包含专用调试电路。
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有哪些?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异同是什么?3.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4.从硬件组成来看,一般的嵌入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简图。
5.按实时性来分,嵌入式系统可以分为几类?他们的特点是什么?6.按软件结构来分,嵌入式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分别适用于哪些系统?1)轮询系统2)前后台系统3)单处理器多任务系统4)多处理器多任务系统7.指令系统(指令集:RISC/CISC/VLISC)的特性与分类及各指令系统的特点。
8.影响嵌入式软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嵌入式硬件的可靠性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软件规模、软件内部结构、软件运行环境)9.前后台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模式如何?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0.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答:1)系统定义与需求分析;2)系统设计方案的初步确立;3)初步设计方案性价比评估与方案评审论证;4)完善初步方案、初步方案实施;5)软硬件集成测试;6)系统功能性能测试及可靠性测试。
答: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硬件开发阶段、软件开发阶段和程序固化阶段。
1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发展趋势如何?12.嵌入式系统的危机与发展特征。
13.影响系统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断响应+任务执行”:(1)任务调度算法;(2)任务执行时间;(3)事件发生频率;(4)任务数量;(5)中断响应时间;(6)任务响应时间;(7)资源共享;(8)任务间的通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751a21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a.png)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第1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模拟试题大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模拟试题,一起来看一下吧。
1.以下是选择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的衡量标准的是(d)a.异常事件处理b.多任务支持c.程序控制结构d.以上都是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线程响应度高b.程序是动态的c.程序就是进程d.进程是静态的3.单片出现在20世纪(a)a.70年代b.80年代c.90年代d.60年代4.十进制数123,用二进制表达为(c)a.1111101b.1111100c.1111011d.11110105.arm采用定长指令格式,所有指令都是(b)a.64位b.32位c.16位d.8位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寄存器的速度最快b.寄存器容量最小c.一般用来存储计算的*作数和结果d.寄存器位于处理器外部7.不能决定总线功能的强弱以及适应*的信号线是(c)a.控制信号线b.时序信号线c.中断信号线d.备用信号线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程序就是进程b.程序是静态的c.线程响应度高d.进程是动态的9.以下有关进程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c)a.进程是静态的b.一个进程可以对应多个程序c.一个程序只能对应一个进程d.程序不是进程10.以下不是嵌入式*作系统的是(a)a.u-bootb.montavis未完,继续阅读 >第3篇:计算机四级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考试复习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未完,继续阅读 >第4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计算机等级科目考试大纲明确一些科目考试的内容以及要求,这样考生才能更明确的进行备考,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欢迎大家阅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2013年版)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020年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
![2020年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12130536edb6f1aff001f51.png)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
导语: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完全嵌入受控器件内部,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下面是相关介绍,欢迎参考!
S3C44B0的ADC組件及开发应用
常用ADC寄存器
1、ADC控制寄存器ADCCON决定是否允许启动、选择ADC通道、反映ADC转换状态
2、ADC预分频寄存器ADCPSR决定预分频系数
3、ADC转换时间:
TADC=2×(ADCSPR的值+1)×16/MCLK
4、ADC数据寄存器寄存转换后的10位数字量
5、对ADC操作三要素:
(1)选择通道并启动AD变换
(2)查询状态(是否转换结束)
(3)读取转换结果
S3C44B0的ADC开发应用
如果MCLK=64MHz
1、让ADC转换时间为10uS,写出程序片段
解答:ADC转换时间:
TADC=2×(ADCSPR的值+1)×16/MCLK
ADCPSR=10/32*64-1=19
主要是写ADCPSR寄存器,写寄存器三条指令:
LDRR0,=rADCPSR
MOVR1,#19
STRR1,[R0]
解答续:
CMPR2,#30
BCCLPSET0
CMPR2,#90
BHILPSETFF
MOVR3,R2
BLPGO
LPSET0:
MOVR3,#0
BLPGO
LPSETF:
MOVR3,#0xFFFFFFFF LPGO:BSTART。
!三级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考试大纲
![!三级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7d7dfe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8.png)
题库(完整)三级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考试大纲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3.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4.掌握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5.掌握嵌入式Linux的开发环境6.掌握Windows 7.掌握Windows 的开发环境考 试 范 围一、嵌入式系统的硬件1. 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嵌入式DSP 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EDSP)、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的定义与功能2. 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闪存的定义与功能3. 输入输出设备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触摸屏、语音输入输出技术、键盘的功能4. 电源转换与管理电源IC 分类、电源IC 的特点5. 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接口的、并行接口、串口、USB、PCMCIA 和CF、红外线接口6. 总线总线(总线的主要参数:总线的带宽,总线的位宽,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I2C 总线,CAN 总线二、嵌入式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基本理论a)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功能,内存分割(固定分割(Fixed Partitioning)与动态分割(Dynamic Partitioning)),虚拟内存(分页(Paging)与分段(Segmentation)),页替换算法b) 进程与中断管理:进程状态与状态转换,进程描述,进程控制,并发,Dekker 算法,Peterson 算法,并发控制硬件方法,信号量,管程,消息传递,死锁与死锁处理,中断及中断处理c) 调度机制:调度类型,单处理器调度算法(FCFS 算法,循环执行算法,SPN 算法,SRT 算法,HRRN 算法,反馈算法)d) 实时调度:时钟驱动调度,基于优先级调度,速率单调算法,EDF算法,LST 算法,非周期实时调度算法,2. 嵌入式操作系统a)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实时性,小内核,可配置,易移植,高可靠性,低功耗b) 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Windows CE,Palm OS,QNX,uC/OS,VxWorks三、嵌入式Linux与开发环境1. 嵌入式Linux内核结构嵌入式Linux的常见模块,与标准Linux的差别(缺少MMU模块)2. 嵌入式Linux内存管理内核载入的进程的地址空间,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虚拟内存与内存页面的换入与换出 3. 嵌入式文件系统Ext2fs,临时文件系统tmpfs,JFFS24. 交叉编译环境a) 编译工具的安装,嵌入式Linux内核的安装b) 可执行文件:elf 文件格式,flat 文件格式c) 交叉编译器gcc和makefile的使用5. 调试技术内存调试,系统调用跟踪,程序调试,GDB调试工具,6. 系统引导和内核启动Bootloader,minicom的配置和使用,Tftp和ftp的使用四、Windows 与开发环境1. Windows 内存架构物理页面管理,虚存管理,堆管理2. Windows 调度Windows 进程空间,实时性能,中断延时和中断处理方式3. Windows 应用系统基础构架应用程序设计接口,网络通信,数据存储,图形用户界面,多语言和国际化支持,安全机制和架构,应用集成4. Windows 系统机制陷阱调度,进程间通信机制,系统调用接口,可扩展固件接口,注册表,Windows 服务5. Windows 开发环境a) 操作系统开发(定制)工具:使用Platform Builder开发、调试、配置操作系统映像应用程序开发:eMbedded Visual C++ 4.0 SP3的安装与使用,Visual 2003安装与使用。
《嵌入式应用开发》考试大纲
![《嵌入式应用开发》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44930aa216147917112897.png)
《嵌入式应用开发》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所属教研室:总学时:学分数:考核对象:执笔者:编写日期:一、课程性质与考试目的课程性质: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基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基本流程和基本技巧。
掌握Android系统开发的4大基本组件的基本理论和编程方法。
运用Eclipse或者Android Studio进行基本Android应用程序的编写、编译和调试的能力。
考试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考试,考查学生对Android程序开发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Android基础知识考试内容:1、Android 的来源2、Android 的特点3、Android 的体系结构考试要求:1、了解 Android 的起源、发展、特征2、了解Android 与其它手机系统的优势和不足3、掌握 Android 的体系结构第二章 Android开发环境考试基本要求:Android开发环境构建(包括Eclipse或Android Studio,根据实际选择一种)考试内容:1、Android 开发环境2、Android SDK 介绍考试要求:1、掌握主流Android 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方法2、掌握主流Android 开发和调试中的软件开发工具第三章 Android程序考试内容:1 Hello World!2 Android 程序结构考试要求:1 理解Android 应用程序基本结构和开发过程2 掌握简单Android 应用程序开发第四章 Android生命周期考试内容:1、Android 程序的生命周期2、Android 组件3、Activity 生命周期4、Android 程序调试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生命周期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重要组件Activity 的生命周期3、掌握基本调试工具和方法第五章 Android用户界面考试内容:1、用户界面基础知识2、界面常见控件3、常用界面布局4、菜单5、界面事件考试要求:1、理解Android 用户界面结构2、了解Android 常用控件,掌握控件使用方法3、掌握界面布局几种常用方法和实现4、掌握选项菜单、子菜单和快捷菜单使用方法5、理解界面事件,掌握按键事件和触摸事件编程方法第六章组播通信与广播信息考试内容:1、Intent及Intent过滤器介绍2、消息广播的发送与接收考试要求:1、理解Android 组件通信机制2、掌握Intent 启动组件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Intent 过滤器原理和匹配机制4、掌握广播消息的接收和发送方法第七章后台服务考试内容:1、Service 简介2、进程内服务3、跨进程服务考试要求:1、了解后台服务2、掌握进程内服务,包括服务管理、使用线程方法、服务绑定方法3、掌握跨进程服务,包括进程间通信、服务创建与调用以及数据传递第八章数据存储与访问考试内容:1、简单存储2、文件存储3、数据库存储4、数据共享方法考试要求:1 掌握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法2 理解并掌握通过数据共享方法三、考试方式及试题类型1、考核方式:程序设计(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30%+课程设计报告30%)2、成绩评定方式:设计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20%3、程序设计具体要求:(1)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计分标准:1)不及格:程序要求的基本功能没有完成,或者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者有严重的抄袭现象。
嵌入式设计师考试大纲
![嵌入式设计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7f87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c.png)
嵌入式设计师考试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A. 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
B. 系统的功耗与散热
C. 应用程序的兼容性
D. 实时性与可靠性
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中,以下哪个步骤通常不是必需的?
A. 需求分析与规格制定
B. 系统架构设计与模块划分
C. 详细的用户界面设计
D. 测试与验证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A. 任务调度与管理
B. 内存分配与回收
C. 设备驱动与中断处理
D. 高级图形界面渲染
在嵌入式系统的存储设计中,以下哪种存储类型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A. RAM
B. Flash
C. EEPROM
D. SRAM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常用的通信接口?
A. UART
B. SPI
C. HDMI
D. I2C
在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编程语言?
A. C语言
B. Python
C. Java
D. Verilog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调试中常用的工具?
A. JTAG调试器
B. 逻辑分析仪
C. 示波器
D. 集成开发环境(IDE)
在嵌入式系统的电源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A. 电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B. 电源的转换效率
C. 电源的电磁兼容性(EMC)
D. 电源的外观与尺寸。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讲义概要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讲义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bc1dc3314791711cc7917fd.png)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IEEE定义2.国内定义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3.知识产权核三、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概述2.硬件层3.中间层4.系统软件层5.应用软件层四、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定义2.实时系统特点3.实时系统调度4.实时系统分类5.实时任务分类1.2 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一、冯诺依曼与哈佛结构1.冯诺依曼结构2.哈佛结构二、CISC与RISC1.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2.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三、流水线技术1.流水线的基本概念2.流水线技术的特点3.流水线结构的分类4.流水线处理机的主要指标四、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1.大端和小端存储法2.可移植性问题3.通信中的存储顺序问题4.数据格式的存储顺序1.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一、组合逻辑电路基础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2.真值表3.布尔代数4.门电路5.译码器6.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二、时序逻辑电路1.时钟信号2.触发器3.寄存器与移位器4.计数器三、总线电路及信号驱动1.总线2.三态门3.总线的负载能力4.单向和双向总线驱动器5.总线复用6.总线通信协议7.总线仲裁四、电平转换电路1.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2.常用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电平接口技术五、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1.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概述2.PLD的电路表示法3.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4.可编程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5.门阵列GA6.可编程程序门阵列PGA1.4嵌入式系统中信息表示和运算基础一、进位计数制与转换1.二进制2.十六进制3.数制表示4.数制转换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基本概念2.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三、非数值数据编码1.非数值数据定义2.字符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3.汉字的表示方法4.统一代码5.语音编码四、差错控制编码1.引入2.基本原理3.差错控制码分类4.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1.5嵌入式系统的性能评价一、质量项目1.性能指标2.可靠性与安全性3.可维护性4.可用性5.功耗6.环境适应性7.通用性8.安全性9.保密性10.可扩展性11.其他指标二、评价方法1.测量法2.模型法三、评估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主要指标1.MIPS测试基准2.Dhrystone3.EEMBC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接口知识2.1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一、嵌入式微处理器1.定义2.组成3.分类二、典型8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8位微处理器2.8051微处理器三、典型16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16位微处理器2.16位微处理器MC68HC912DG128A四、典型32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ARM处理器2.MIPS系列3.PowerPC五、DSP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2.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3.DSP的发展方向六、多核处理器的结构和特点1.多核处理器概述2.典型多核处理器介绍2.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一、存储器系统概述1.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2.高速缓存(cache)3.存储管理单元MMU二、嵌入式系统存储设备分类1.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2.存储器部件的分类3.存储器的组织和结构的描述三、RO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OM的种类2.PROM、EPROM、E2PROM型ROM的各自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四、Flash Memory的种类和选型1.Flash Memory的种类(NOR和NAND型)2.NOR和NAND型Flash Memory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五、RA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AM的种类(SRAM、DRAM、DDRAM)2.SRAM、DRAM、DDRAM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六、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和选型1.外存概述2.硬盘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3.光盘存储器4.标准存储卡(CF卡)5.安全数据卡(SD卡)2.3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一、嵌入式系统常用输入输出设备1.概述2.键盘、鼠标3.触摸屏4.显示器5.打印机6.图形图像摄影输入设备二、GPIO原理与结构1.原理2.结构三、AD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述2.AD转换方法3.AD转换的重要指标四、DA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DA转换的工作原理2.DA转换的主要指标五、键盘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键盘的分类2.用ARM芯片实现键盘接口六、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2.电致发光3.LCD种类4.LCD的设计方法5.其他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七、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触摸屏原理2.电阻触摸屏的有关技术3.触摸屏的控制4.触摸屏与显示屏的配合八、音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音频数据类型2.IIS音频接口总线2.4嵌入式系统总线接口一、串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串行通信的概念2.串行数据传送模式3.RS232串行接口4.RS422串行接口5.RS485串行总线接口二、并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并行接口的分类2.并行总线三、PCI总线1.概述2.特点3.32位PCI系统的引脚分类4.PCI总线进行读操作四、USB通用串行总线1.概念2.主要性能特点B系统描述4.物理接口B电压规范6.总线协议7.健壮性B接口工作原理五、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1.概念2.使用信号3.同外设进行连接以及原理4.工作模式六、IIC总线1.概念2.特点3.操作模式4.通用传输过程及格式5.工作原理七、PCMCIA接口1.内存卡的种类2.16位PCMCIA接口的规范与结构2.5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一、以太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以太网基础知识2.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方法3.在嵌入式系统中主要处理的以太网协议4.网络编程接口二、CAN总线1.概念2.特点3.位时间的组成4.CAN总线的帧数据格式5.在嵌入式处理器上扩展CAN总线接口三、XDSL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念2.XDSL技术的分析3.各类XDSL的特点四、无线以太网基本原理与结构1.概念2.标准3.网络结构4.接口设计和调试五、蓝牙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蓝牙技术2.蓝牙技术的特点3.蓝牙接口的组成4.链路管理与控制5.蓝牙接口的主要应用六、1394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发展过程2.应用领域3.IEEE 1394的特点4.IEEE 1394的协议结构2.6嵌入式系统电源一、电源接口技术1.AC电源2.电池3.稳压器二、电源管理技术1.电源管理技术2.降低功耗的设计技术2.7电子电路设计基础一、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原理2.电路设计方法(有效步骤)二、PCB电路设计1.PCB设计原理2.PCB设计方法(有效步骤)3.多层PCB设计的注意事项(布线的原则)4.PCB螯合剂中的可靠性知识三、电子设计1.电子设计原理四、电子电路测试1.电子电路测试原理与方法2.硬件抗干扰测试嵌入式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知识3.1嵌入式软件基础一、嵌入式软件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定义2.嵌入式软件的特点二、嵌入式软件分类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3.支撑软件三、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1.无操作系统的情形2.有操作系统的情形四、设备驱动层1.板级支持包2.引导加载程序3.设备驱动程序五、嵌入式中间件1.定义2.基本思想3.分类3.2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1.概述2.功能3.特点4.组件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类型分类2.按响应时间分类3.按软件结构分类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1.Vxworks2.嵌入式linux3.Windows CE4.Uc/os-II5.Palm OS3.3任务管理一、单道程序技术和多道程序技术1.定义2.实例二、进程、线程和任务1.进程2.线程3.任务三、任务的实现1.任务的层次结构2.任务的创建与终止3.任务的状态4.任务控制块TCB5.任务切换6.任务队列四、任务调度1.任务调度概述2.先来先服务算法3.短作业优先算法4.时间片轮转算法5.优先级算法五、实时系统调度1.任务模型2.RMS算法(单调速率调度算法)3.EDF算法(最早期限优先调度算法)六、任务间的同步与互斥1.任务之间的关系2.任务互斥3.任务互斥的解决方案4.信号量5.任务同步6.死锁7.信号七、任务间通信1.概念2.分类3.共享内存4.消息传递5.管道3.4存储管理一、存储管理概述1.存储管理方式2.内存保护3.实时性要求二、存储管理方案的种类1.实模式方案2.保护模式方案三、分区存储管理1.概念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4.分区存储管理实例四、地址映射1.地址映射概述2.静态地址映射3.动态地址映射五、页式存储管理1.基本原理2.数据结构3.内存的分配与回收4.地址映射5.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特点六、虚拟存储管理1.程序局部性原理2.虚拟页式存储管理3.页面置换算法4.工作集模型3.5设备管理一、设备管理基础1.概述2.访问硬件寄存器的方法二、IO控制方式1.程序循环检测方式2.中断驱动方式3.直接内存访问方式(DMA)三、IO软件1.中断处理程序2.设备驱动程序3.设备独立的IO软件4.用户空间的IO软件3.6文件系统一、嵌入式文件系统概述1.基本概念2.嵌入式文件系统同桌面文件系统的区别3.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二、文件和目录1.文件的基本概念2.文件的使用3.目录三、文件系统的实现1.数据块2.文件的实现3.目录的实现4.空闲空间管理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4.1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一、嵌入式应用开发过程1.步骤2.与桌面系统开发的区别3.示例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1.需要交叉编译工具2.通过仿真手段调试3.开发板是中间目标机4.可利用的资源有限5.需要与硬件打交道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挑战1.软硬件协同设计2.嵌入式操作系统3.代码优化4.有限的IO功能4.2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一、概述二、程序设计语言概述1.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2.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3.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4.程序语言的发展概述5.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三、汇编语言1.基本原理2.ARM汇编语言四、面向过程的语言1.基本概念2.数据成分3.运算成分程序语言的运算成分4.控制成分五、面向对象的语言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六、汇编、编译与解释程序的基本原理1.汇编程序基本原理2.编译程序基本原理3.解释程序基本原理4.3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一、要求二、宿主机、目标机1.宿主机2.目标机3.宿主机与目标机的连接三、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1.软件开发阶段2.编辑器3.编译器4.调试及调试工具5.软件工程工具四、集成开发环境1.IDE的发展2.Tornado3.WindowsCE应用程序开发工具4.Linux环境下的集成开发环境4.4嵌入式软件开发一、嵌入式平台选型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阶段2.软硬件平台的选择二、软件设计1.软件设计的任务2.模块结构设计3.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4.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程序设计1.BootLoader设计2.设备驱动程序设计3.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四、编码1.编码过程2.编码准则3.编码技术五、测试1.软件测试2.测试的任务3.测试的方法和分类4.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步骤5.覆盖测试六、下载和运行1.TFTP2.编程器的固化4.5嵌入式软件移植一、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特点2.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的考虑3.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4.嵌入式软件的移植二、无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基于层次化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设计三、有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示例四、应用软件的移植1.应用软件实现涉及的两方面2.移植应用软件是需考虑的因素3.软件开发时需遵守的原则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5.1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项目管理一、概述二、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的划分方法1.常用开发模型1.1边做边修改模型1.2瀑布模型1.3快速原型模型1.4增量模型1.5螺旋模型1.6演化模型2.需求分析3.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3.2硬件子系统设计3.3软件子系统设计4.系统集成与测试三、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及常用的管理工具1.项目管理概述2.项目范围管理3.项目成本管理4.项目时间管理5.软件配置管理6.软件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四、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1.建模工具2.编程工具3.测试工具5.2系统分析基础知识一、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1.需求工程的概念2.相关术语二、用户需求1.概念2.关于Ada编程环境的需求示例3.编辑软件设计模型的CASE需求文档的示例4.特别的用户需求示例三、系统需求1.概念2.替代自然语言描述的系统分析方法四、系统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方法1.系统规格说明书2.书写用户需求应遵循的简单原则3.需求文档的可能用户以及使用文档的方式4.Heninger(1980)对软件需求文档提出的要求5.IEEE标准为需求文档提出的结构6.编写系统规格说明书应重点注意的内容5.3系统设计知识一、传统的设计方法1.瀑布模型的组成部分2.瀑布模型法的优缺点3.传统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4.软硬件协同设计二、实时系统分析与设计1.实时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2.实时系统的开发方法三、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1.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2.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流程3.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优点4.系统涉及到组成部分5.4系统实施基础一、系统架构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和概念二、系统详细设计1.系统详细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用到的设计方法概述三、系统测试1.系统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测试类型3.系统测试的策略5.5系统维护知识一、系统运行管理1.运行管理制度2.日常运行管理内容3.系统软件及文档管理二、系统维护知识1.系统可维护性概念2.系统维护的内容及类型3.系统维护的管理和步骤三、系统评价知识1.系统评价的目的和任务2.系统评价的指标嵌入式系统设计6.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特点一、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软硬件协调并行开发2.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3.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样性RTOS4.与台式机相比,可利用资源很少5.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交叉开发环境6.嵌入式系统的程序需要固化7.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难度较大8.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支持9.其他方面6.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一、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求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流程的阶段二、产品定义1.产品功能与产品性能2.产品定义三、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划分1.性能原则2.性价比原则3.资源利用率原则四、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1.概述2.嵌入式系统硬件的选择3.硬件功能模块划分4.硬件的可靠性五、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1.嵌入式开发过程中的角色2.进行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方面六、系统集成和测试1.系统集成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运行测试程序2.嵌入式系统集成过程中的调试工具3.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测试的方法6.3设计示例:嵌入式数控系统一、嵌入式系统采用的设计方法1.传统设计方法2.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二、数控系统简介1.概述C系统构成三、需求分析1.功能要求2.非功能要求四、系统体系结构设计1.系统软硬件划分2.硬件系统划分3.系统软件功能划分五、硬件设计1.板级设计2.芯片级硬件设计六、软件设计1.软件接口设计2.系统软件模块划分七、系统集成与测试1.功能干涉测试2.压力测试3.容量测试4.性能测试5.安全测试6.容错测试。
嵌入式系统设计考试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17ed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9.png)
嵌入式系统设计考试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理解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 嵌入式处理器:熟悉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类型,如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片上系统等,掌握不同类型处理器的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
3. 嵌入式操作系统:了解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μC/OS、FreeRTOS等,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等核心功能。
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工具,如集成开发环境、调试器、仿真器等,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优缺点。
5. 嵌入式系统应用: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掌握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6.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通过分析具体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7. 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了解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为备考提供参考。
以上是嵌入式系统设计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考试内容和难度可能因考试机构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备考时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形式和要求,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
软考嵌入式工程师大纲
![软考嵌入式工程师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987d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2.png)
软考嵌入式工程师考试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等基础知识。
2.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驱动程序开发等内容。
3. 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包括C语言、汇编语言、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等。
4.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测试:包括嵌入式系统的调试方法、测试技术、性能评估等内容。
5. 嵌入式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机制、数据加密、防病毒技术、系统可靠性设计等内容。
6.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流程、开发环境、应用程序设计、系统调试等内容。
7. 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新应用、发展趋势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考试大纲可能会因不同的考试机构和时间而略有不同,建议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当地的招生简章。
嵌入式系统考试重点
![嵌入式系统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1dec691711cc7931b71619.png)
嵌入式系统考试重点章节分数分布:1--4章占70% 5、6、8章占30%第一章重点内容:20分以上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必考)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什么是交叉编译:交叉开发是指在一台通用计算机上进行软件的编辑、编译及连接,然后下载到嵌入式设备中进行调试的开发方法。
通用PC称为宿主机,嵌入式设备称为目标机。
3、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通用计算机做比较)(必考)4、ARM型号、不同型号的特点ARM7、ARM9、ARM9E 、ARM10E,、SecurCore 、ARM11、ARM Cortex-M 系列(工业)、ARM Cortex-R系列(实时)、ARM Cortex-A系列(应用)。
5、典型的嵌入式OS举例Linux 、Windows CE 、VxWorks、QNX、µC/OS-II 。
第二章重点内容:填空选择为主6、ARM的三种含义:(1)一个公司的名称(2)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3)一种技术的名称7、ARM的两种工作状态:(必考)ARM-->32位指令Thumb-->16位指令状态的切换:执行BX Rm指令当操作数寄存器Rm的bit[0]为1时,执行该指令进入Thumb状态。
当操作数寄存器Rm的bit[0]为0时,执行该指令进入ARM状态。
异常处理返回时,自动切换到Thumb状态(若在Thumb状态进入异常)8、ARM 7种工作模式:(必考)用户模式(usr):ARM处理器正常的程序执行状态。
快速中断模式(fiq):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或通道处理。
外部中断模式(irq):用于通用的中断处理。
管理模式(svc):操作系统使用的保护模式。
数据访问终止模式(abt):当数据或指令预取终止时进入该模式,可用于虚拟存储及存储保护。
系统模式(sys):运行具有特权的操作系统任务。
未定义指令中止模式(und):当未定义的指令执行时进入该模式,可用于支持硬件协处理器的软件仿真。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eda371a8dd3383c4bb4cd2cd.png)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考试性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在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开发智能仪器、仪表,以解决“高性能、低功耗”的实际应用需求。
为深入开展嵌入式系统相关项目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考试介绍1.考试形式:理论。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核标准:满分100分,合格60分。
考试内容(一)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特征,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特征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根据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运行的装置”(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
从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
目前国内一个普遍被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特征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必须根据具体的应用任务,以功耗、成本、体积、可靠性和处理能力等为指标来选择。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由于存储空间有限,因而要求软件代码紧凑、可靠,大多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
早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通常采用"硬件优先"原则。
即在只粗略估计软件任务需求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硬件设计与实现。
然后,在此硬件平台之上,再进行软件设计。
因而很难达到充分利用硬件/软件资源,取得最佳性能的效果。
同时,一旦在测试时发现问题,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时,整个设计流程就要重新进行,对成本和设计周期的影响很大。
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只能改善硬件/软件各自的性能,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不可能对系统做出较好的性能综合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和反复实验。
初级嵌入式开发与应用工程师认证考试大纲
![初级嵌入式开发与应用工程师认证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7695287b9d528ea81c77923.png)
初级嵌入式开发与应用工程师认证考试大纲1、考试科目一:电子电路开发与应用技术基础考核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重点涉及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方法:1.1电子元器件-----符号、标称值及其标定方法、基本性能、正确使用;1.2基本RC电路、RLC电路-----低通、带通、带阻四大滤波电路、通带宽度,选频能力、实际应用等;1.3半导体二极管-----分类、特性、应用电路(限幅、整流、稳压、变容、嵌位、振荡等)1.4BJT、FET、MOSFET-----分类、符号、工作原理、特性、对比、应用;1.5BJT、FET放大器-----主要共e、共c、共s放大电路的分析及BTL、BCL、BTL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估算、应用;等效电路、工作点、波形失真、波形变换、主要故障分析;四种负反馈的特点及判别;1.6运算放大器-----运放内部的电路组成、特点、“虚短”、“虚地”的概念及应用;各种应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考虑(同相反向放大、跟随加减、积分、微分、比较等诸多电路);1.7直流稳压电源-----系统组成框图,具体电路、性能指标、单层式稳压主要点信号的波形与电压值。
主要元件的选用,主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1.8振荡电路-----以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为主,振荡条件、电路组成、元件作用、基本计算工、主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1.9数制与逻辑代数-----数制与数制间的转换,基本逻辑代数化简;1.10各种门电路及应用----与、或、非门,与非、或非门、异门、同门、三态门、传输门、TTL门等基本概念,电路符号、输入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主要参数,应用电路;二~四译码器的设计与电路,三~八译码器,各种门的典型芯片;1.11触发器----以RS、JK、D触发器为主,T、T’触发器为辅,电路符号、片脚功能、状态方程、真值表、应用电路、典型芯片;1.12计数器与分频器-----分类、以同步二进制加法、减法、可逆计数器为主,典型电路、波形、应用、典型芯片;1.13寄存器及存储器-----移位寄存器与寄存器的基本组成、荼原理、存储器的分类。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2ff9937dd88d0d233d46abd.png)
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2020年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2020年版)基本要求1.具有嵌入式系统、微电子技术、数字媒体以及计算机络的基础知识。
2.熟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功能特点,初步掌握ARM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熟悉嵌入式系统硬件的组成,掌握常用I / O 接口和I / O 设备的控制技术。
4.熟悉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基本架构,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结构、μC / OS-Ⅱ的原理和应用开发。
5.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常用工具,掌握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技能。
考试内容一、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1.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类、发展与应用。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SoC、IP 核等技术的作用和发展)。
3. 数字媒体基础(文本、图像和音频/视频等数字媒体的表示与处理)。
4. 络通信技术(数字通信与计算机,TCP / IP 协议,互联接入技术等)。
二、嵌入式处理器1. 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特点与分类(不同类型的典型嵌入式处理器及其特点,嵌入式处理器分类等)。
2. ARM 处理器内核的体系结构(工作状态,工作模式,寄存器组织,异常,数据类型与存储格式等)。
3. 典型ARM 处理器内核(ARM9,Cortex-A,Cortex-M,Cortex-R 等的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
4.ARM 处理器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集,伪指令,语句格式与程序结构,ARM 汇编语言与C 的混合编程等)。
三、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1.嵌入式硬件组成与嵌入式处理芯片(组成,特点,类型,ARM 的AMBA 总线,嵌入式处理芯片的选型)。
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分类,性能指标;片内存储器,片外存储器,外部存储设备等)。
3. I / O 接口、I / O 设备以及外部通信接口(GPIO、I2C、SPI、UART、USB、HDMI 等;键盘、LED、LCD、触摸屏、传感器等;RS-232 / RS-485、CAN、以太和常用无线通信接口)。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说明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dfe44f0fab069dc5022019f.png)
考查范 围 需求分析 与体系结 构设计 嵌 入式软件 程序设计 接 口电路设 计及其 编程 需 求分析 与体系结构 设计 嵌入 式软件程 序设计 嵌入式 硬件体 系结构应 用 嵌入 式软件 程序设计
考查 内容 车载 G S P 终端 系统 UML建模技 术 逻 辑尺控 制法 X 6 编程序设计 8汇 任务 间同步与互 斥技术 ( C语 言) 存 储管理 的内存地址 空 间布 局 ( C语言 ) R 22 S 3 异步 串行接 口电路设计应 用 以仓库 配送中系统 为背景考 查 8 5 的定时 器应用 、 0l
对其 考试 内容进 行统计 ,如表 1 所示 。
面 可以 考查 微处 理 器体 系机构 、 中断 、 小 结 通过 以上 分析 ,可 以发现嵌入式 系
7 1 从表 1 以看 出 ,大部分题 目都以 流 水线和 各种接 1技 术的应 用等 。出题 可
一
个应 用为背景 ,根据实 际的项 目需求 的 方式 比较 灵活 ,可 以一个 方面深入考 统设 计师考查 的范围虽然广 ,然而难 度
计三个方 面 。考核 的重点都 在嵌入式软 主要是 对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 的深 入理 要考点 ,可能还会 重复出现 。
囤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说明
{ 考 试要 求 .
2
,
通过 本考试 的合格 人员 能根据 项 目管理 和工 程技术
( ) 掌握 计算机 科 学基础知 识; { ( ) 掌握 嵌入 式系 统 的硬 件、 2 软件 知识;
9 部时钟 硬件设计 、程序流 程设计 及寻址方式 1 、
分值 l 5 1 5 l 5 l 5 1 5 2 0 1 5 2 0 2 0
嵌 入式软件 测试概念 和应用 中断技术 基本概念及 应用 存 储管理 的内存地址 空 间布 局 ( C语言 )
2020年计算机3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1完整篇.doc
![2020年计算机3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1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20f2e4a8956bec0875e385.png)
2016年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重点内容一嵌入式系统及三要素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简单定义: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三要素: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
(1)嵌入性是把软件嵌入到Flash存储器中,(2)专用性是指针对某个具体应用领域和场合,量体裁衣式的定制适用该场合的专用系统,(3)计算机系统是指必须具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核心是计算机系统。
三个要素决定了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設計与开发原则与步驟1.設計与开发原則既然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物尽其用。
这一原则表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以最小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尽可能采用高效率的设计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换句话说同,“物尽其用”就是“够用就好”,以性价比来设计嵌入式应用系统。
2、设计与开发步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执行机构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
各个阶段之间往往要求不断的修改,直至完成最终设计目标。
ARM存储模式关于存储模式: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靠GPE8(ENDIAN)高低电平决定,高电平大端模式,低电平小端模式。
让GPE8工作于功能1模式控制。
掌握大小端模式存储结构。
已知一个32位的一个字0x87654321,存放在内存0x12000004~0x12000007中,指出对于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下,字节0x65存放的地址。
ARM指令流水线关于指令流水线:ARM采用指令流水线技术。
不同内核指令流水线的级数不同。
采用指令流水线的作用是提高指令执行效率。
有3、5、6、7、8级不等。
对于一个具有1条8级指令流水线的ARM处理器,假设每1级所需要的时间为1ns,求这种ARM处理器执行4000条指令最快所需要的时间。
嵌入式系统设计 考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 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de826059be23482fb4da4c58.png)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1)掌握科学基础知识;(2)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知识;(3)掌握嵌入式系统分析的方法;(4)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及步骤;(5)掌握嵌入式系统实施的方法(6)掌握嵌入式系统运行维护知识;(7)了解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引用的基础知识;(8)了解信息技术标准、安全,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9)了解嵌入式技术发展趋势;(10)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及嵌入式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项目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实际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进行软、硬件实际,编写系统开发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嵌入式系统靠法实施人员实施硬件电路、编写和调试程序,并对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和程序进行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嵌入式系统;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计算机科学基础1.1数制及转换o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2数据的表示o 数的机内表示(原码、反码、补码、移码,定点和浮点,精度和溢出)o 字符、汉字、声音、图像的编码方式o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校验码)1.3算术和逻辑运算o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o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1.4计算机系统结构和重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o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o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o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o 虚拟存储存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1.5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o 诊断与容错o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o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2.嵌入式系统硬件知识2.1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基础2.1.1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2.1.2总线电路与电平转换电路2.1.3可编程逻辑器件2.2嵌入式微处理器基础2.2.1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o 冯o 诺伊曼结构与哈佛结构o CISC与RISCo 流水线技术o 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大端存储法和小端存储法)2.2.2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o 常用8位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类型o 常用16位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o 常用32位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o 常用DSP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o 多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2.2.3异常o 同步异常(陷阱、故障、终止)o 异步异常(中断)o 可屏蔽中断、不可屏蔽中断o 中断优先级、中断嵌套2.3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2.3.1存储器系统o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o 高速缓存(Cache)o 内存管理单元(MMU)2.3.2 ROM的种类与选型o 常见ROM的种类o PROM、EPROM、E2PROM型ROM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3.3 Flash Memory的种类与选型o Flash Memory的种类o NOR和NAND型Flash Memory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3.4 RAM的种类与选型o 常见RAM的种类o SRAM、DRAM、DDRAM、NVRAM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3.5 外存o 常见外存的种类o 磁盘、光盘、CF、SD等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4 嵌入式系统I/O接口2.4.1 定时器和计数器基本原理与结构2.4.2 GPIO、PWM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2.4.3 A/D、D/A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2.4.4键盘、显示、触摸屏接口基本与结构2.4.5嵌入式系统音频接口2.5嵌入系统通信及网络接口o PCI、USB、串口、红外、并口、SPI、IIC、PCMCIA的基本原理与结构o 以太网、CAN、WLAN、蓝牙、1394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6嵌入式系统电源分类及电源原理2.7电子电路设计2.7.1电子电路设计基础知识o 电子电路设计原理o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及步骤o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可靠知识2.7.2 PCB设计基础知识o PCB设计原理o PCB设计方法及步骤o 多层PCB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布线原则o PCB设计中的可靠性知识2.7.3电子电路测试基础知识o 电子电路测试原理与方法o 硬件抗干扰测试3. 嵌入式系统软件知识3.1嵌入式软件基础知识3.1.1嵌入式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3.1.2无操作系统支持的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轮询、中断、前后台)3.1.3有操作系统支持的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3.1.4板极支持包基础知识(系统初始化、设备驱动程序)3.1.5嵌入式中间件(GUI、数据库)3.2 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3.2.1嵌入式操作系统体系结构o 单体结构、分层结构和微内核结构3.2.2任务管理o 多道程序技术o 进程、线程、任务的概念o 任务的实现(任务的层次结构、任务控制块、任务的状态及状态转换、任务队列)o 任务调度(调度算法的性能指标、可抢占调度、不可抢占调度、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算法、时间片轮转算法、优先级算法)o 实时系统及任务调度(RMS、EDF算法)o 任务间通信(共享内存、消息、管道、信号)o 同步与互斥(竞争条件、临界区、互斥、信号量、死锁)3.2.3存储管理o Flat存储管理方式o 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可变分区)o 地址重定位(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地址映射)o 页式存储管理o 虚拟存储技术(程序局部性原理、虚拟页式存储管理、页面置换算法、工作集模型)3.2.4设备管理o 设备无关性、I/O地址、I/O控制、中断处理、缓冲技术、假脱机技术)3.2.5文件系统基础知识o 文件和目录o 文件的结构和组织o 存取方法、存取控制o 常见嵌入式文件系统(FAT、JFFS、YAFFS)3.2.6操作系统移植基础知识3.3 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3.3.1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知识3.3.2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o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o 汇编语言o 基于过程的语言(过程/函数、参数传递、全局变量、递归、动态内存分配、数据类型)o 面向对象的语言(对象、数据抽象、继承、多态、自动内存管理)o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3.3.3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o 宿主机、目标机o 编辑器、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模拟器o 常用嵌入式开发工具(编程器、硬件仿真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o 集成开发环境o 开发辅助工具3.3.4嵌入式软件开发o 软件设计(模块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内存布局、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 嵌入式引导程序的设计、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内核设计、网络程序设计、应用软件设计)o 编码(编程规范、代码审查)o 测试(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方法、测试工具)o 下载和运行3.3.5嵌入式应用软件移植4.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知识4.1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项目管理o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的划分方法o 系统开发项目挂你基础知识及其常用管理工具使用方法o 主要的系统开发方法o 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4.2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o 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o 系统分析方法o 系统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方法4.3 系统设计知识o 传统系统设计方法o 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4.4 系统实施知识o 系统架构设计o 系统详细设计o 系统调试技术o 系统测试4.5 系统维护知识o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o 系统维护知识o 系统评价知识5.安全性知识o 安全性基本概念o 加密与解密机制6.标准化知识o 标准化的概念o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本知识o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知识o 标准化机构o 嵌入式系统相关标准7.信息化基础知识o 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基本概念o 有关的法律、法规8.嵌入式技术发展趋势9.计算机专业英语o 正确阅读和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科目2: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技术1.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1.1系统需求分析方法与步骤1.2系统设计o 系统硬件配置o 系统功能组成分配o 软硬件功能的分配o 可行性验证及设计审查o 系统规格o 周期,成本及工作量估计o 开发计划1.3软硬件协同设计1.4硬件设计1.5软件设计o 软件结构o 设计评审o 软件详细设计1.6系统测试o 测试环境o 测试计划(内容、方法、标准、过程、检验)o 硬件测试o 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o 软硬件联合测试o 实施测试1.7系统评估1.8 软件维护2.1嵌入式系统硬件基本结构2.1.1嵌入式微处理结构与应用2.1.2 异常及中断处理技术2.1.3 DMA技术2.1.4 多处理系统o 多处理器系统特点o 多处理器系统构建技术2.1.5 总线架构o 应用系统中的总线配置2.1.6 内存种类及架构o 存储器系统接口设计2.1.7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o 专用集成电路o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2.2输入/输出接口设计2.2.1 输入/输出接口o 接口信号电平转换o 接口驱动电路设计2.2.2输入/输出接口应用技术o 外围设备o 串口通信o 并口通信o 模拟接口o 通信接口设备o 通信标准和协议o 数据传输方式2.3外围设备接口应用技术2.3.1 外围存储设备o 存储卡,记忆棒,IC卡,MMC卡,SD卡o DVD 、CD-R 、CD-RW2.3.2外围输入/输出设备o 键盘,鼠标,触摸屏o 液晶板、LED、7段数码管、蜂鸣器2.3.3电源设计技术2.4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技术2.4.1 错误检测与隔离技术2.4.2 冗余设计2.4.3 系统恢复设计2.4.4 诊断技术2.4.5常用安全标准2.4.6 抗干扰设计2.4.7电磁兼容设计2.4.8系统加密3.1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设计3.2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技术3.2.1 时间管理o 系统时间o 时钟中断3.2.2内存管理o 静态内存管理o 动态内存管理3.2.3任务管理和任务间的通信o 任务间的通信机制o 信号量o 邮箱o 消息队列3.2.4异常处理o 异常处理方法o 中断优先级处理方法o 系统调用3.2.5嵌入式文件系统应用技术3.2.6嵌入式系统图形用户接口(GUI)应用技术3.2.7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应用技术3.3嵌入式软件设计技术3.3.1汇编语言设计o 数据类型o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o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优化o 子程序调用3.3.2嵌入式C语言设计o ANSI-C的数据类型o C程序结构o C语言程序设计及优化o 程序的编译与链接3.3.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开发o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UMLo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o 使用C++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o 使用Java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3.4 系统级软件设计技术o 嵌入式系统固件与系统初始化设计o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o 硬件抽象层、板级支持包设计o 嵌入式软件的移植技术4.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4.1系统开发环境4.1.1开发工具o 文本编辑器o 汇编、编译和连接程序o ICE和ICE监控器o 配置管理工具o 逆工程工具4.1.2平台o 操作系统o 分布式开发环境4.1.3开发环境创建方法及评估o 开发工作分析o 开发环境的建立o 维护、管理、使用开发环境的方法o 开发环境的平测4.2实时系统的分析技术4.2.1实时系统的分析技术o 结构化分析方法o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4.2.2实时系统的设计技术o 结构化分析方法o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4.3硬件设计环境4.3.1硬件描述语言o 硬件开发设计过程o 硬件描述语言的种类与特点4.3.2仿真技术o 逻辑仿真方法o 逻辑仿真工具4.3.3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的开发方法o ASIC开发方法o FPGA设计方法o IP(intellectual property)4.4协同设计o 软硬件任务工和切调o 设计平审4.5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计技术o 低功耗系统工作机制o 低功耗系统模型结构o 低功耗的硬件设计技术o 低功耗的软件设计技术4.6分布式嵌入系统设计o 分布式系统设计原理o 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技术o 分布式系统设计应用5.嵌入式系统应用5.1嵌入式系统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5.2嵌入式系统在手持设备中的应用5.3嵌入式系统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三题型举例一、选择题o 若嵌入式系统中采用I/O地址统一编址模式,访问内存单元和I/O设备是通过 (1) 来区分的。
嵌入式工程师(初级)考试大纲
![嵌入式工程师(初级)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9a478bd4d8d15abe234ea6.png)
嵌入式技术工程师考试大纲注释:认知水平标记代表含义:
理解(I):
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它概念或
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II):
通常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具
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III):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嵌入式技术工程师认证(初级)考试大纲
嵌入式技术工程师(初级)考试内容是智能家电、机器人、高铁、智能移动终端、银行、安防等多个行业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工程师、嵌入式硬件工程师、嵌入式技术顾问、技术支持等初级职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着重考查考生对嵌入式初级概念的掌握,重点强调嵌入式初级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工具使用、平台搭建、内核调试、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一)考试对象
已完成嵌入式技术工程师初级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透彻掌握嵌入式初级技术的理论要点和技术要点,能够达到嵌入式初级工程师岗位要求的学习者。
嵌入式技术工程师考试大纲(二)考试内容
课程编号及名称:11645-《嵌入式Win Mobile操作系统(初级)》
11。
嵌入式系统考试纲要
![嵌入式系统考试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c2d4ee06294dd88d1d26b0f.png)
第一章1、国内对嵌入式系统的一般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和应用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嵌入式系统通常由嵌入式处理器、外围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几大部分组成。
3、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是指产生系统输出的时间对系统至关重要的系统。
从输入到输出的滞后时间必须足够小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时限内。
实时系统通常具备以下重要的特性:实时性、并行性、多路性、独立性、可预测性、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不一定是实时系统,实时系统一般都是嵌入式系统4、实时系统中主要通过3个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实时性,即: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指计算机从识别一个外部事件到做出响应的时间。
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指数据的有效等待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数据是有效的。
吞吐量(Throughput):指在一段给定时间内,系统可以处理事件的总数。
吞吐量通常比平均响应时间的倒数小一点。
5、实时系统分类(1)根据响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3种类型:强实时系统:不仅要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还要保证在系统能够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
事件的响应时间一般在毫秒或微秒级以上。
一般用于军事、安全、工业控制领域。
弱实时系统:任务运行越快越好,但没有严格限定某一任务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讲究的是系统整体的处理速度和效率是否较高和结果的正确与否。
一般实时系统:介于强实时和弱实时之间。
响应时间在秒级。
(2)根据响应时间的严格性要求(确定性)可分为2种类型:硬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
如果响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就会引起系统崩溃或出现致命性错误。
软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有要求,但响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不会导致系统出现致命性错误或崩溃。
6、嵌入式处理器分类嵌入式微控制(MCU);嵌入式DSP处理器(DSP);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嵌入式片上系统(SOC)7、嵌入式的两种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冯·诺伊曼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存储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大纲内容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项目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实际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进行软、硬件实际,编写系统开发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嵌入式系统靠法实施人员实施硬件电路、编写和调试程序,并对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和程序进行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嵌入式系统;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科学基础知识;(2)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知识;(3)掌握嵌入式系统分析的方法;(4)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及步骤;(5)掌握嵌入式系统实施的方法;(6)掌握嵌入式系统运行维护知识;(7)了解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引用的基础知识;(8)了解信息技术标准、安全,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9)了解嵌入式技术发展趋势;(10)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及嵌入式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科目(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计算机科学基础1.1数制及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2数据的表示·数的机内表示(原码、反码、补码、移码,定点和浮点,精度和溢出)·字符、汉字、声音、图像的编码方式·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校验码)1.3算术和逻辑运算·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1.4计算机系统结构和重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虚拟存储存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1.5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诊断与容错·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2.嵌入式系统硬件知识2.1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基础2.1.1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2.1.2总线电路与电平转换电路2.1.3可编程逻辑器件2.2嵌入式微处理器基础2.2.1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冯·诺伊曼结构与哈佛结构·CISC与RISC·流水线技术·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大端存储法和小端存储法)2.2.2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常用8位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类型·常用16位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常用32位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常用DSP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多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特点2.2.3异常·同步异常(陷阱、故障、终止)·异步异常(中断)·可屏蔽中断、不可屏蔽中断·中断优先级、中断嵌套2.3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2.3.1存储器系统·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高速缓存(Cache)·内存管理单元(MMU)2.3.2 ROM的种类与选型·常见ROM的种类·PROM、EPROM、E2PROM型ROM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3.3 Flash Memory的种类与选型·Flash Memory的种类·NOR和NAND型Flash Memory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3.4 RAM的种类与选型·常见RAM的种类·SRAM、DRAM、DDRAM、NVRAM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3.5外存·常见外存的种类·磁盘、光盘、CF、SD等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2.4嵌入式系统I/O接口2.4.1定时器和计数器基本原理与结构2.4.2 GPIO、PWM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2.4.3 A/D、D/A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2.4.4键盘、显示、触摸屏接口基本与结构2.4.5嵌入式系统音频接口2.5嵌入系统通信及网络接口·PCI、USB、串口、红外、并口、SPI、IIC、PCMCIA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以太网、CAN、WLAN、蓝牙、1394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6嵌入式系统电源分类及电源原理2.7电子电路设计2.7.1电子电路设计基础知识·电子电路设计原理·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及步骤·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可靠知识2.7.2 PCB设计基础知识·PCB设计原理·PCB设计方法及步骤·多层PCB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布线原则·PCB设计中的可靠性知识2.7.3电子电路测试基础知识·电子电路测试原理与方法·硬件抗干扰测试3.嵌入式系统软件知识3.1嵌入式软件基础知识3.1.1嵌入式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3.1.2无操作系统支持的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轮询、中断、前后台)3.1.3有操作系统支持的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3.1.4板极支持包基础知识(系统初始化、设备驱动程序)3.1.5嵌入式中间件(GUI、数据库)3.2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3.2.1嵌入式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单体结构、分层结构和微内核结构3.2.2任务管理·多道程序技术·进程、线程、任务的概念·任务的实现(任务的层次结构、任务控制块、任务的状态及状态转换、任务队列)·任务调度(调度算法的性能指标、可抢占调度、不可抢占调度、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算法、时间片轮转算法、优先级算法)·实时系统及任务调度(RMS、EDF算法)·任务间通信(共享内存、消息、管道、信号)·同步与互斥(竞争条件、临界区、互斥、信号量、死锁)3.2.3存储管理·Flat存储管理方式·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地址重定位(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地址映射)·页式存储管理·虚拟存储技术(程序局部性原理、虚拟页式存储管理、页面置换算法、工作集模型)3.2.4设备管理·设备无关性、I/O地址、I/O控制、中断处理、缓冲技术、假脱机技术)3.2.5文件系统基础知识·文件和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常见嵌入式文件系统(FAT、JFFS、YAFFS)3.2.6操作系统移植基础知识3.3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3.3.1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知识3.3.2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基于过程的语言(过程/函数、参数传递、全局变量、递归、动态内存分配、数据类型)·面向对象的语言(对象、数据抽象、继承、多态、自动内存管理)·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3.3.3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宿主机、目标机·编辑器、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模拟器·常用嵌入式开发工具(编程器、硬件仿真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集成开发环境·开发辅助工具3.3.4嵌入式软件开发·软件设计(模块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内存布局、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嵌入式引导程序的设计、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内核设计、网络程序设计、应用软件设计)·编码(编程规范、代码审查)·测试(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方法、测试工具)·下载和运行3.3.5嵌入式应用软件移植4.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知识4.1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的划分方法·系统开发项目挂你基础知识及其常用管理工具使用方法·主要的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4.2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方法4.3系统设计知识·传统系统设计方法·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4.4系统实施知识·系统架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调试技术·系统测试4.5系统维护知识·系统运行管理知识·系统维护知识·系统评价知识5.安全性知识·安全性基本概念·加密与解密机制6.标准化知识·标准化的概念·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本知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知识·标准化机构·嵌入式系统相关标准7.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基本概念·有关的法律、法规8.嵌入式技术发展趋势9.计算机专业英语·正确阅读和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科目2: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技术1.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1.1系统需求分析方法与步骤1.2系统设计·系统硬件配置·系统功能组成分配·软硬件功能的分配·可行性验证及设计审查·系统规格·周期,成本及工作量估计·开发计划1.3软硬件协同设计1.4硬件设计1.5软件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评审·软件详细设计1.6系统测试·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内容、方法、标准、过程、检验)·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软硬件联合测试·实施测试1.7系统评估1.8软件维护2.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2.1嵌入式系统硬件基本结构2.1.1嵌入式微处理结构与应用2.1.2异常及中断处理技术2.1.3 DMA技术2.1.4多处理系统·多处理器系统特点·多处理器系统构建技术2.1.5总线架构·应用系统中的总线配置2.1.6内存种类及架构·存储器系统接口设计2.1.7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2.2输入/输出接口设计2.2.1输入/输出接口·接口信号电平转换·接口驱动电路设计2.2.2输入/输出接口应用技术·外围设备·串口通信·并口通信·模拟接口·通信接口设备·通信标准和协议·数据传输方式2.3外围设备接口应用技术2.3.1外围存储设备·存储卡,记忆棒,IC卡,MMC卡,SD卡·DVD、CD-R、CD-RW2.3.2外围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液晶板、LED、7段数码管、蜂鸣器2.3.3电源设计技术2.4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技术2.4.1错误检测与隔离技术2.4.2冗余设计2.4.3系统恢复设计2.4.4诊断技术2.4.5常用安全标准2.4.6抗干扰设计2.4.7电磁兼容设计2.4.8系统加密3.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3.1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设计3.2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技术3.2.1时间管理·系统时间·时钟中断3.2.2内存管理·静态内存管理·动态内存管理3.2.3任务管理和任务间的通信·任务间的通信机制·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3.2.4异常处理·异常处理方法·中断优先级处理方法·系统调用3.2.5嵌入式文件系统应用技术3.2.6嵌入式系统图形用户接口(GUI)应用技术3.2.7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应用技术3.3嵌入式软件设计技术3.3.1汇编语言设计·数据类型·汇编语言程序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优化·子程序调用3.3.2嵌入式C语言设计·ANSI-C的数据类型·C程序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及优化·程序的编译与链接3.3.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开发·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UML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使用C++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使用Java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3.4系统级软件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固件与系统初始化设计·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硬件抽象层、板级支持包设计·嵌入式软件的移植技术4.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4.1系统开发环境4.1.1开发工具·文本编辑器·汇编、编译和连接程序·ICE和ICE监控器·配置管理工具·逆工程工具4.1.2平台·操作系统·分布式开发环境4.1.3开发环境创建方法及评估·开发工作分析·开发环境的建立·维护、管理、使用开发环境的方法·开发环境的平测4.2实时系统的分析技术4.2.1实时系统的分析技术·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4.2.2实时系统的设计技术·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4.3硬件设计环境4.3.1硬件描述语言·硬件开发设计过程·硬件描述语言的种类与特点4.3.2仿真技术·逻辑仿真方法·逻辑仿真工具4.3.3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的开发方法·ASIC开发方法·FPGA设计方法·IP(intellectual property)4.4协同设计·软硬件任务工和切调·设计平审4.5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计技术·低功耗系统工作机制·低功耗系统模型结构·低功耗的硬件设计技术·低功耗的软件设计技术4.6分布式嵌入系统设计·分布式系统设计原理·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技术·分布式系统设计应用5.嵌入式系统应用5.1嵌入式系统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5.2嵌入式系统在手持设备中的应用5.3嵌入式系统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