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合集下载

中国民歌按体裁分为哪三种

中国民歌按体裁分为哪三种

中国民歌按体裁分为哪三种摘要民歌按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传统歌曲,现在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

一、号子(劳动号子)1、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它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可以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2.号子对生产劳动具有实用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振奋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特别是集体协作性强的劳动。

为了统一步伐,调整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工人们往往会大声喊叫或大声呼喊;另一方面,歌曲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

3.根据工种和演唱环境的不同,歌曲一般可分为挑担歌、工程歌、农事歌和船钓歌。

由于不同地区的生产特点不同,歌曲可分为开山歌、登高歌、插秧歌、锤歌、囤歌、夯歌、打桩歌、卷扬机歌等多种形式。

4、号子的特点:(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领和交替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的一致,提高劳动效率。

(2)具有直接简单的表现方法和坚定有力、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

音乐结构简单,音乐句式规整。

(3)节奏固定,音乐节奏来源于劳动节奏,节奏感强。

(4)主唱的歌词多为即兴歌词,副歌的歌词多为权力型歌词。

二、山歌1、山歌,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2、山歌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乐等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色的理解。

3、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

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民歌就是民间歌曲。

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是相当多的。

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厂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爬山歌”、“赶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

“十枝花”、“盘歌”等备具特色的多种样式。

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

就风格而言,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光丽优美。

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犷有力。

同是“花儿”,保安族和东乡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异。

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民歌有短小、生动、纯朴的特点,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

简析民歌及其分类

简析民歌及其分类

简析民歌及其分类
民歌,在古代被称为风、诗、讴、歌,词等,是起源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百姓中间的一种文化。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劳动、生活、礼俗过程中即兴唱的一些歌曲统称为民歌。

中国民歌品味高、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数量丰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民歌按地区分类,分为东北民歌,西北民歌等。

也有按体裁分类,儿歌、号子等。

一般讲的是按地域分类,山西民歌、陕西民歌、东北民歌、河北民歌等等。

1.地域分类
按照地域的不同,民歌可以分为北方、南方、西南、东北等不同的地域类型。

每个地域的民歌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题材分类
按照歌曲的主题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传说、宗教祭祀、社会生活、战争革命等不同的题材类型。

3.音乐形式分类
按照歌曲的音乐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山歌、花鼓戏、弹唱、古曲、曲艺等不同的类型。

每一种音乐形式都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演唱技巧。

总的来说,民歌是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同时,它也是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对于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音乐会考之中国民歌的体裁

初中音乐会考之中国民歌的体裁

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

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

1.劳动号子亦称“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具有坚毅质朴、粗狂豪放、节奏规律等特点。

其演唱形式一领众合最为常见。

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

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渔民号子、农事号子、林区号子、搬运号子、作坊号子等。

2.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如放牧山歌、信天游、爬山调、山曲、花儿、飞歌等山歌的旋律、节奏都比较自由舒展,歌头歌尾常带吆喝性歌腔。

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

3.小调又称“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如采茶调、对花调、五更调、秧歌调等。

一般小调的结构比较缜密完整,格式多样,富有变化。

节奏规矩,旋律流畅细腻,常用衬词、衬句加强感情表达。

演唱中经常加进表演及伴奏。

以上三种体裁为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民歌中常见的体裁。

4.长调蒙古族民歌的一种重要体裁,主要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族聚居的牧区。

长调的节奏自由多变,旋律舒展、辽阔、起伏较大,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短调蒙古族民歌的主要体裁之一,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族聚居的农业地区及半农业牧区。

短调的节奏规整,旋律优美抒情,结构严谨,多为叙事歌曲。

6.飞歌流行于贵州东南部的一种苗族山歌。

主要特征是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句内常用滑音等。

乐曲中,第一句的结尾处常为“1 3︱5—︱”,第二句的结尾处多为“1 3 16︱5—︱”7.大歌侗族称其为“嘎老”,是流行在贵州、广西部分侗族村寨中的一种无伴奏多声部歌曲。

其中包括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和童声大歌四类。

侗族大歌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风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鱼咬尾 ~~~
~~~~~~~ 《沂蒙山小调》就改为现在的《沂蒙山风光》
赞美沂蒙山风光
歌唱新生活﹑ 歌颂领袖
鱼咬尾
•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 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 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就像下一条 鱼的嘴咬着上一条鱼的尾巴似的。
拓展延伸
康乐县第二中学 马乐生
欣赏音乐
聆听歌曲,说说这首歌属于什 么体裁?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 唱呢?
这是一首民歌 热情喜悦的、赞美的、婉 转悠扬
歌曲简介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 经典民歌,属于小调。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 曲。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 优美等特点。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
我是小小填词家 人人(那个)都说哎,景古村XX好 哎。
XX景古(那个)山上哎,青草香哎。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怡人哎。
景古(那个)人儿哎,真干撒哎。
谢谢大家!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汉族民歌是中国汉族民间音乐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各个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的体裁多样,有分为多种类型和特点。

一、 narrative是指用歌词叙述故事、情感或事件的民歌体裁。

叙事民歌是汉族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常见于老百姓的聚会、婚礼、丧礼等场合。

歌词通常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故事,表达主题。

比如,《战马奔腾黄河水》、《走西口》等。

三、 lyric是指表达个人情感、爱情、赞美等主题的民歌体裁。

这种体裁通常以抒发情感、诉说心声为目的,歌词简洁明了,旋律悦耳动人,往往能引发听众的共鸣。

比如,《春天的故事》、《我爱台儿庄》等。

四、 work song是指用于劳动场合,伴随着劳动节奏的民歌体裁。

这种体裁的歌词通常反映农民劳动的辛苦与喜悦,旋律欢快、朗朗上口,能够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斗志。

比如,《唱支山歌给党听》、《打渔歌》等。

五、 religious是指以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露出的民歌体裁。

这种体裁歌词通常富有宗教性和神圣感,旋律庄重悠扬,能够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追求超越的心理。

比如,《光明行》、《万相之母》等。

除了以上几种体裁外,汉族民歌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一、旋律优美动听。

汉族民歌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为特点,旋律通常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二、歌词意境丰富。

汉族民歌的歌词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以及人们的情感。

三、表达真情实感。

汉族民歌的歌词通常质朴真实,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四、喜庆活泼。

汉族民歌普遍具有喜庆、活泼的特点,这正体现了中国人民向往幸福、欢快生活的心情。

总之,汉族民歌作为中国汉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达了汉族民间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情感,也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是现代社会中,汉族民歌都始终承载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表达,继续为人们带来温暖和感动。

音乐编制考试重点 音乐常识

音乐编制考试重点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复习提要第一章:民族音乐部分一、民歌1、民歌:民歌时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一代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完善。

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2、劳动号子:民歌体裁的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产生于劳动,服务于劳动,音乐风格质朴豪放,节奏规律性强。

3、山歌: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感情时所唱的歌,节奏自由舒展,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为主。

4、小调:也叫小曲,是流行于城镇、集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

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演唱中加一些表演动作或伴奏。

二、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

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叙事性音乐艺术形式,音乐包括唱腔与器乐两部分,可分为:鼓曲、弹词、牌子曲、琴书、渔鼓、时调、小曲、走唱、板调等几类。

代表性的有:京韵大鼓、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河南坠子。

三、戏曲音乐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集中表现戏曲内容的综合性艺术。

剧种有三百多个。

流行最广的有京、评、豫、越、黄梅戏等。

戏曲包括声乐(唱腔、念白)和器乐两部分。

第二章:声乐常识部分一、人声类别:因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在音色、音域、音区等方面的差异,一般人声可分为(1)男声:高音、中音、低音。

(2)女声:女高、女中、女低。

(3)童声。

二、声乐体裁:(1)颂歌(2)抒情歌曲(3)叙事歌曲(4)讽刺歌曲(5)进行曲。

三、演唱形式:(1)独唱(2)齐唱(3)重唱(4)对唱(5)合唱。

第三章乐器常识部分一、常见的中国乐器及编制我国民族乐队的编制形式有:丝竹乐队、吹打乐队、芦笙乐队等。

吹管乐器:笛子、管子、唢呐、笙、箫等。

弓弦乐器:高胡、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等弹拨乐器:琵琶、三弦、柳琴、阮、扬琴,筝等。

打击乐器:鼓、锣、云锣、碰铃、木鱼、梆子等。

二、常见的外国乐器及编制外国乐器按不同的制作材料和发音原理分为:弓弦乐组、木管乐组,铜管乐组打击乐组。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叫.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

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

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

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长调,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即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

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

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传统音乐分类: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

二、民间音乐的特点:1、创作过程口头性和集体性; 2、乡土性;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5、人民性;6、多功能性。

三、王光祈将世界音乐分为“世界三大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四、民歌定义: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时间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五、民歌的功用: 1、教育与传承功用; 2、人生礼仪功用;3、祭祀与驱邪功用;4、交际功用;5、娱乐作用。

1、定义:又称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

2、分类及代表作品:(1)搬运号子:《哈腰挂》、《走绛州》;(2)工程号子:《打硪歌》;(3)农事号子:《催咚催》;(4)作坊号子:《打蓝调》;(5)船鱼号子:《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

3、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狂的音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方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八、山歌:1、定义: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分类及代表作品:(1)一般山歌:①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②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③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④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康定情歌》;⑤云南山歌:《赶马调》、《弥渡山歌》;⑥湖南山歌:《浏阳河》、《郎在外间打山歌》、《一堂清水一莲塘》;⑦湖北山歌:《盼红军》;⑧江浙山歌:《对鸟》、《红菱牵到藕丝根》。

(2)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儿童所唱。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第一节中国民歌概述课时: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根本特征,知道民歌的体裁类别,生疏中国民歌的颜色区划和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间的关系,培育学生宠爱中国民歌的情感,学会唱歌具有代表性的山歌与小调各一首。

教学内容:1、民歌的特征〔1〕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严密的联系;〔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它是很多人的才智结晶;〔3〕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敏的特点。

2、民歌的体裁类别〔1〕号子。

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效劳的民歌。

号子具有有用性和表演性两种功能。

号子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五类。

〔2〕山歌。

山歌是产生在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或者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山歌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三类。

山歌的音乐形态有 4 个特点:第一,声调高亢嘹亮;其次,节奏自由伸展;第三,常用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第四,乐段构造较简洁,乐句内部的构造变化手法较多。

〔3〕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消遣、集庆等场合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

小调的音乐特点主要有4 点:第一,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敏多变;其次,旋律线较曲折,流利;第三,乐段构造形式变化较多;第四,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运用丰富。

小调还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小时调等三个小类。

3、中国民歌的颜色区划中国汉族民歌的的地方颜色大致可以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片:北方汉族民歌的颜色分布可以再细分为:东北颜色区、华北颜色区、西北颜色区。

南方汉族民歌的颜色分布可以再细分为:江南颜色区、闽粤台颜色区、湘鄂颜色区、西南颜色区。

4、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1〕民歌是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根底;〔2〕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又给民歌以乐观的影响。

山歌简介

山歌简介

小调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

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

所以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

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

吟唱调如儿歌、摇篮曲、叫卖调等都属于此类。

这是小调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类,常在日常生活的某种实际需要中歌唱。

谣曲其艺术形式比吟唱调成熟,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

可分为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嘻游歌等。

时调是小调中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一类。

其结构严谨,旋律发展规范,唱词考究。

常带有乐器伴奏,且因其具有可变化发展的“弹性化”表现功能,常被地方戏曲或曲艺吸收为曲牌。

十大时调为: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绣荷包调、对花调、叠断桥调和杨柳青调。

小调各地都有,有的流传全国,有的流传在一定地区。

一般曲调比较流畅,结构比较规整。

唱词因由艺人传授和唱本传播而比较稳定,格式多样,富于变化,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普遍,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以及多段词的反复也较为普遍。

《苏木地伟》歌曲所属种类—酒歌简介-1

《苏木地伟》歌曲所属种类—酒歌简介-1

酒歌曲调
+ 酒歌的曲调,一部分只在酒会上演唱,这 是酒歌的主体部分。如汉族酒歌中的猜拳 歌、酒令歌等。
+ 另一部分则采用其他歌种的曲调。如苗族 即有采用飞歌曲调套唱的酒歌。某些汉族 地区亦常有将当地流传的小调当作酒曲来 演唱的情况。
酒歌类型
①说唱性酒歌。亦称朗诵酒歌、叙事酒歌。此类酒歌的曲 体,多由一个基本腔调(单句或上下句结构)反复叙唱构 成。音域狭窄,节奏、节拍自由,音调口语化。 ②山歌性酒歌。此类酒歌多为上下句结构或4句结构的山 歌体。音域较宽,音调悠扬开朗。如回族的酒曲、彝族的 酒礼歌、苗族的恰酒等。 ③小调性或舞曲性酒歌。此类酒歌的曲体多为4句方正型 结构,节奏、节拍比较规整,曲调优美、雅致,不少是典型 的分节歌。汉族酒歌中的大部分曲目属于此类。舞曲型酒 歌,多伴随简单舞蹈动作歌唱,如四川甘孜藏族的献礼酒 歌。
酒歌
简介
+ 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主要流传于 全国各民族中,演唱于传统节庆、婚丧、 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故亦称“酒 礼歌”、“酒曲”等。
+ 酒歌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通过互 唱酒歌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对象以酒具、酒 菜为主);
+ ②表示祝贺、颂赞、欢迎、感谢; + ③歌颂祖先功德、民族历史; + ④介绍习俗族规、生产知识。 + 前两项内容最具酒歌特色。第三项内容已
属史歌范畴,亦可列入古歌类或叙事歌类。
酒歌歌词
+ 酒歌的歌词,多以5字4句或7字4句为1段。 亦有少数8句为1段的和自由的长篇韵文体。
+ 演唱酒歌,一般都结合酒会的礼仪程序进 行,如广西三江侗族酒会,要依次演唱下 述酒歌:“盘客歌”(酒会开始前唱)、 “摆菜歌”(进入宴席时唱)、“敬酒 歌”、“抢鸡歌”(酒会高潮时唱)、 “致谢歌”(酒会结束时唱)。上述酒歌 表现出内容连贯、自成系统的套歌结构特 点。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完整版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完整版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一、中国民歌的分类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

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

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有: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

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

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

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

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

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

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

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

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

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

中国民歌的体裁

中国民歌的体裁

中国民歌的体裁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

流传于中国各地。

先秦典藉《吕氏春秋》有一段记载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是先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

而且,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的道理: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

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这种体裁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

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

诸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工、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

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

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海洋渔民号子,即沿海渔民出海捕鱼时撑帆、撒网、收网、装仓等劳作中所唱的号子。

又分“近海号”和“远海号”。

前者节奏音调略微平和,后者颇激烈紧张。

但都按劳动过程组成联套,每套少则五、六段,多则十余段,伴随着渔民们撒网捕鱼、迎风破浪。

从渤海湾到南海,都有渔民号子流传,其中以渤海和舟山一带最具代表性。

江河船工号子,即长江、黄河及其支流上船工们所唱的各种号子。

一般以中、上游地带更为普遍。

如著名的“川江船夫号子”“湖南澧水船工号子”,甘肃、宁夏“黄河推船号子”,河南巩县、三门峡、开封“船工号子”、陕南“汉江船工号子”等。

其中,流行于四川境内的“长江船工号子”,由于这一地段长江水急、弯大,地貌复杂,给行船造成许多困难,所以,船工号子也就特别丰富。

既有轻松的“下水号”,又有舒缓的“平水号”,更有高度紧张、近于呼喊的“上水号”“拼命号”。

而且随着船工们的情绪变化,既有山歌调,又有川剧高腔,也有根本无词的足以与风浪比高低的狂喊,给人以惊逃诏地的强烈震撼。

码头搬运号子,传唱于码头、货场的装卸、抬扛、推拉等劳动场合。

析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与三大体裁

析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与三大体裁

·237·艺术研究析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与三大体裁郝 茜(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摘 要:民歌是各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作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和三大体裁两方面进行论述和梳理,以期对中国汉族民歌做以了解。

关键词:中国民歌;历史源流;体裁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中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在狩猎、搬运、祭祀、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1 中国汉族民歌的历史源流1.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大约500多年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就是地方民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中这样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在这首作品中,古代的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歌唱,他们用歌声赞美和歌颂日常的劳动生活、也用歌声鞭笞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1.2 汉魏六朝时期——乐府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

随着时间的变迁,后人也把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称为“乐府”。

乐府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共有五六十首。

其中,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就是汉乐府的经典佳作,被称为“乐府双璧”。

1.3 隋唐五代时期——曲子词在隋、唐至五代时期,汉族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调,被称作“曲子”。

这种曲子可以填词歌唱,所填的歌词就被称作“曲子词”。

曲子词的特点是因曲填词,也就是说先有曲调、后填制歌词。

音乐知识点:歌曲体裁

音乐知识点:歌曲体裁

音乐知识点:歌曲体裁根据歌曲的内容,情感,风格,艺术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体裁。

我国乐坛上惯用的分类法,即以艺术特点为主,兼及内容表现等综合分类法,将歌曲体裁分为抒情歌曲、队列歌曲、歌舞性歌曲、叙事歌曲、劳动歌曲、诙谐歌曲、儿童歌曲等几种类型。

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整理音乐知识点:歌曲体裁,一起了解每种体裁各自的特点吧!一、抒情歌曲抒情歌曲是以擅长抒发人们丰富的情感为特征的歌曲体裁,也是歌曲体裁中容量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种。

抒情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且其表现手法与演唱形式、演唱风格也都丰富多样。

根据不同的内容表现和不同的写作手法,抒情歌曲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一)颂赞歌曲颂赞歌曲侧重于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其内容大多是对祖国、对民族、对英雄人物以及对美好理想、美好事物的赞美。

其音乐气势宏伟;旋律舒展流畅,富于激情,节奏平缓,结构严谨。

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也有合唱和一领众和等。

典型事例:《我爱你中国》(二)艺术歌曲艺术歌曲要求歌词内涵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写作技巧细腻精致,伴奏在表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品味高,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典型事例:《黄水谣》(三)民族歌谣体歌曲这类歌曲以我国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进行改编或创作,常采用五声性调式,旋律朴实亲切,生活气息浓郁,节奏律动平稳。

典型事例:《小白杨》(四)校园歌曲校园歌曲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爱情与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题材包托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校园生活写真,对祖国、故土的依恋之情,青年人的友谊和爱恋之情等,情调健康向上。

歌曲风格质朴清新,节奏简洁,旋律或轻快活泼,或优美抒情,充满青春气息。

典型事例:《妈妈的吻》(五)通俗歌曲通俗歌曲的突出特点就是大众性和娱乐性。

内容以表现当代普通人的自我感受与心理体验为主,歌词直露坦诚,贴近生活;旋律与词韵结合紧密,风格多样,易唱易记,深受群众喜爱。

典型事例:《亚洲雄风》二、队列歌曲队列歌曲是一种适于队列行进时演唱的、以表现集体意志和群体形象为主的歌曲体裁。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微课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名歌的体裁分类
2、学习歌曲中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鱼咬尾”这种创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沂蒙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
2、引出课题《沂蒙山小调》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小调?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

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

特点: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
2、出示歌曲的简谱
提问:歌曲是什么调?拍子是几几拍?
3、多媒体课件看歌曲的简谱旋律,大家一起找一找
整个歌曲有几乐句?是几段体?
4、仔细观察,发现这首歌曲旋律跟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鱼咬尾这一创作手法
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

四、小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调
即小令。

与中调、长调对言。

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

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简介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

所以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

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
手法丰富多样。

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特点
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

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或柔美、或哀怨、或欢快),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小调的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

城市小调多有丝弦乐器伴奏、引子和过门的运用,以及伴奏中乐器的加花装饰、托腔垫腔等,使小调音乐更为优美动人。

小调的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

曲目
小调的曲目﹐异常丰富。

根据其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为依据﹐大体可分为3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

如《山坡羊》﹑《寄生草》﹑《闹五更》﹑《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打枣杆》﹔清代的如《剪靛花》﹑《玉娥郎》﹑《倒扳桨》﹑《鲜花调》﹑《湖广调》等。

它们之中﹐有的仍保留原曲名﹐有的曲调大体相同﹐但曲名已改变﹐如《剪靛花》调﹐使用它的曲目很多﹐如《放风筝》﹑《丢戒指》﹑《十二月观灯》﹑《四季歌》﹑《大踏青》﹑《摘棉花》﹑《小香戏》﹑《绣五更》﹑《叹五更》等不下数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