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章 第二节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沉淀理论)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okes公式
g ( s ) 2 u d 18
1 1 d 3 S g d 3 g CDAS 6 6
A.与颗粒、水的密度差成正比; 当ρs>ρ时,u>0,颗粒下沉; B.与颗粒直径平方成正比; 当ρs<ρ时,u<0,颗粒上浮; d>20μm的颗粒。 C. 一般沉淀只能去除 与水的粘度μ成反比; 当ρ 对于粒径较小的颗粒,可以通过混凝增大颗 s=ρ时,u=0,颗粒悬浮。 因粘度与水温成反比,故提高水温有利于加 粒粒径,促进沉淀; 速沉淀。
为了解颗粒在水中自由沉降过程的动力学本质,进行如下假定:
① 颗粒为球形,沉淀过程中大小、形状和质量均不 发生变化;
② 液体为静止状态;
③ 颗粒沉淀不受容器器壁影响; ④ 颗粒沉淀仅受重力和水的作用。
2)、自由沉淀速度
(1) 颗粒在静水中的受力情况 重力:F1 浮力:F2
1 d 3 S g 6
水中悬浮物浓度不高,但有 絮凝性能。在沉淀过程中互相碰 撞发生凝聚,其粒径和质量均随 沉淀距离增加而增大,沉淀速度
加快。
例如:二沉池; 混凝沉淀。
(3)拥挤沉淀(分层沉淀)
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颗粒下 沉受到周围其它颗粒的干扰,沉速
降低,颗粒碰撞互相 “凝聚”而 共同下沉,形成一明显的泥、水界 面。沉淀过程实质是泥、水界面下 降的过程,沉淀速度为界面下降速 度。
在等速沉淀情况下,F1-F2=F3,即:
1 1 d 3 S g d 3 g CDAs 6 6
u2 2
水流状态: 24 层流状态:Re≤2时,C Re ——Stokes 式 24 3 C 过渡状态:2<Re≤500 时, R R 0.34 —— Allen式 紊流状态:500<Re≤105时,CD=0.44 ——Newton式
如:二沉池的下部; 污泥浓缩池上部。
(4)压缩沉淀
当悬浮物浓度很高、颗粒互 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粒 的重力作用下将下层颗粒间的水 挤出,使颗粒群浓缩。
例如:二沉池污泥斗; 浓缩池底部。
(四)沉淀理论
1、自由沉淀 1)、自由沉淀的假定条件
实际中水流状态、悬浮物的大小、形状、性质是十分复杂的, 影响颗粒沉淀的因素很多。
沉砂池
沉淀池 浓缩池
⑤ 污泥浓缩
3、位置及作用
A、作为处理系统的主体; B、工艺流程主体处理单元之前——预处理; C、工艺流程主体处理单元之后; D、污泥处置。
(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 格栅 沉砂池 消化 初沉池 好氧 二沉池 浓缩池 排水
(2)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废水 沉淀调节池 厌氧 脱水 沉淀池 好氧 沉淀池 浓缩池 排水
(3)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药剂
废水
混合反应池 脱水
沉淀池 浓缩池
排水
(三)、沉淀类型
根据悬浮颗粒的性质及其浓度的高低,沉淀可分为 四种类型:
(1)自由沉淀 水中悬浮物颗粒浓度低, 呈离散状态;互不干扰,各 自完成沉淀过程。颗粒在下 沉过程中的形状、尺寸、密 度、不发生变化。 例如:沉砂池
(2)絮凝沉淀
实验编号: 1 2 3· · · · n 粒与全部颗粒 X 的重量比 原水浓度:ρ0 ρ0 ρ · · · ρ0 0· 有效水深:H H H· · · · · · · · H x 取样时间:t1 t2 t3· · · · · · tn 取样浓度 ρ1 ρ2 ρ3· · · · ρn dx x ρi/ρ0= Xi X1 X2 X 3· · · · · · Xn
4 ( s 1 ) 2 g 2 u d 1 255
3)、自由沉淀实验与曲线
(1) 实验目的
实际废水中悬浮物颗粒粒径不均匀,形 状各异,密度也有差异。 通过沉淀试验: ① 了解废水中悬浮物的沉淀特点; ② 为工程设计提供参数。
(2) 实验方法
一、沉淀
(一)、沉淀的定义
悬浮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水中分离的过程称为沉淀。 实现悬浮颗粒与水分离的构筑物或设备称为沉淀池。 (1) 当悬浮物密度大于水时,悬浮物下沉与水分离。 ——沉 ——上 淀 浮
(2) 当悬浮物密度小于水时,悬浮物上浮与水分离。
(二)、沉淀去除的对象及构筑物 ① 砂粒 ② 化学沉淀 ③ 混凝絮体 ④ 生物污泥
(2)颗粒在静水中的运动情况 在静水中悬浮颗粒开始沉淀时,因受
F F
2
重力作用而产生加速运动,同时水的阻力
也逐渐增大。 经一很短时间后,当阻力F3增大到与 颗粒的“重力F1和浮力F2之差”相等时, 颗粒作等速下沉运动。 等速沉淀的速度常称沉淀末速度,简 称沉速。
浮力
3
阻力
F
1
重力
(3)颗粒沉淀速度
牛顿公式
当1000<Re<25000时,呈紊流状态,CD接近于常数0.4代入得牛顿 公式: 1 1 3 3 u2
6
d S g d g C A
6
D
S
2
s 1 u 1.83 dg 1
当1<Re<1000时,属于过渡区,CD近似为
CD 10 Re
1 3
代入得阿兰公式:
第二节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污水处理常规工艺
第二节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悬浮物质与胶体物质界定
20-100μm以上 10-9-10-6m左右 悬浮颗粒 重力沉降 胶体粒子 混凝等
常规上,以0.45μm(即450nm)孔径滤膜作为其分界尺度 胶体和环境纳米污染物,以下的均可以认定为溶解物质。 沉淀 混凝 澄清 过滤 气浮
F F
2
浮力
3
阻力
1 d 3 g 6
u2 F3 CDAS 阻力: 2
F
1
重力
式中:ρs,ρ―表示颗粒及水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AS―颗粒在沉淀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对球形颗粒,As=лd2/4 u―颗粒沉速 ud CD―阻力系数,它是雷诺数( Re )和颗粒形状的函数。 μ—水的粘度
D
D e e
CD与Re有关,见图
10 10
阻力系数CD
10 10 1 0.4 0.1 -3 10
C=24/Re C=10/Re
10
-2
10
-1
1
10
10
2
10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
10
4
10
5
10
6
雷诺数Re
图 7-1 CD与Re的关系(球型颗粒)
斯托克斯公式
层流状态下:
CD 24 Re
u2 2
1 2 d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