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活动过程的设计
1)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组织形式、活动方法。 3)材料的投放。 4)问题的设计。
活动过程的设计
1)通过幼儿的讨论交流后,对活动进行自我小结和评价,并有 对过程、方法和现象观察的小结评价。 2)提出要求。让幼儿将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生活,或提出 生活中某种相关联的现象,让幼儿去继续探索,使活动得到延 伸。 3)提出类似的问题情景,让幼儿使用所获得的经验去解决,以 检验和巩固幼儿新学的知识经验。 4)采用互动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结束。
案例分析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区,进行自主观察、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两种颜 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感知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① 教师演示,引导幼儿观察。 ② 引导幼儿操作透明塑料杯,初步感知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配色会发生 变化。 4)进一步探索感知任意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并利用课件进行小 结。
案例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对物体的沉浮现 象有探究兴趣。 2)能大胆猜想,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思路
演示操作式
自由引导式
猜想验证式
设计思路
第一步 教师对实验内 容进行演示, 幼儿进行仔细 观察,掌握操 作方法。
第二步
幼儿按照教师 演示的方法进 行实验操作, 并进一步观察, 获得发现。
活动目标的设计
活动目标的设计
案例分析
小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底,有的东西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究。
案例分析
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 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4.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4.2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1. 简介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本文将介绍设计和组织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2. 目标设定在开始设计和组织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之前,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同时,目标应该具体、可测量和具有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测量和分析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画出相应的图表进行解释和预测。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
设计一个有足够挑战性和教育价值的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建议:•相关性:实验设计应该与所学的科学知识内容相关,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验题目和实验步骤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重复性:实验设计应该具备可重复性,即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相似的结果。
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应该清晰明确,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调整和重复。
•安全性:实验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
确保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受到伤害。
同时,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和警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践性:实验设计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巧。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并提供充分的实验练习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实验操作。
4. 组织指导组织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指导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教学目标:•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和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设定实验目标和步骤,并制定实验操作指导。
•实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和解释。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一、活动名称:认识水的特性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准备两个相同的杯子,一杯装满水,一杯装满沙子。
2. 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小船、小鱼等。
活动过程:1. 邀请幼儿观察两个杯子,引导幼儿发现一个装水,一个装沙子。
2. 邀请幼儿将小玩具放入水中,观察小玩具的浮沉情况。
3. 引导幼儿发现小玩具在水中能够浮起来,而在沙子中则会沉下去。
4. 解释水的浮力原理,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二、活动名称:探索磁铁的奥秘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磁铁的性质。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磁铁和铁钉。
2. 准备一张纸和一些回形针。
活动过程:1. 邀请幼儿观察磁铁和铁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钉。
2. 邀请幼儿尝试用磁铁在纸上吸引回形针,观察磁铁的吸附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具有不同的性质,一端吸引铁钉,另一端排斥铁钉。
4. 解释磁铁的性质,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奥秘。
三、活动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和种植容器。
2. 准备一些记录表格和画笔。
活动过程:1. 邀请幼儿种植植物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和质地。
2. 邀请幼儿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3.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的生长变化。
4.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共同探讨植物的生长过程。
四、活动名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气球和木棒。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1.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定义1.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1.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原则2.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2.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2.3 设计与指导实验操作教育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目标3.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3.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3.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与评价第四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准备与组织4.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4.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4.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第五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方法与策略5.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方法选择与应用5.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教学策略5.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第六章:常见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6.1 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6.2 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6.3 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七章: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7.1 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7.2 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7.3 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八章: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8.1 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8.2 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8.3 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九章: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9.1 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9.2 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9.3 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十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0.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10.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10.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与总结第十一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安全与环保教育11.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11.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环保意识培养11.3 安全与环保教育在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实施策略第十二章:特殊需要儿童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2.1 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与教育需求12.2 特殊需要儿童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与调整12.3 特殊需要儿童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十三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家长参与与沟通13.1 家长在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与重要性13.2 家长参与的策略与方法13.3 家长沟通与合作的实践案例第十四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资源整合与利用14.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资源的分类与介绍14.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策略14.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资源利用的实践案例第十五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15.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培养15.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5.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理解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4.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4.2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引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设计和组织这类活动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目标以及实验安全等因素,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和组织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1. 设计科学教育活动在设计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学习目标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是设计活动的重要步骤。
学习目标可以针对学生的科学知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设定。
例如,学生需要掌握特定实验操作的步骤,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并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提取。
1.2 活动内容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活动的内容。
活动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同时,内容应该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例如,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探究科学现象。
1.3 实验安全在设计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时,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要避免使用有害物质或危险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和防护措施。
例如,为学生配备实验室服装、手套和眼镜,确保他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安全。
2. 组织科学教育活动在组织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是组织活动的基础。
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应该包括实验操作的步骤、所需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2.2 人员组织确定活动的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
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安全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参与人员可以是教师、学生或其他相关专家。
2.3 活动宣传在活动前进行宣传是吸引学生参与的关键。
可以通过校内通知、班级讲解、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并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参与活动的好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1.1 科学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的概念探讨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1.2 科学教育目标与原则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1.3 科学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第二章:科学环境创设2.1 科学环境的要素分析科学环境中必备的要素探讨如何创设一个适宜的科学探索环境2.2 科学教具的选择与制作提供选择和制作科学教具的建议强调安全性和教育性原则2.3 科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提供管理科学环境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维护科学环境的持续性和发展性第三章: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1 探究活动的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探讨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境3.2 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供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理念3.3 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介绍有效的探究活动指导策略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第四章:常见科学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4.1 生物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探讨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2 自然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分析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3 科学实验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讨论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第五章:科学教育评价与反思5.1 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分析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评价方法和工具5.2 儿童科学学习评价探讨如何评价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3 科学教育反思与持续发展强调反思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讨论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的反思和持续发展第六章: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6.1 观察能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提供观察活动设计和指导的策略6.2 探究技能的培养分析儿童探究技能的培养方法提供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实例6.3 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培养儿童的科学表达与交流能力提供相应的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第七章:科学教育资源的使用7.1 教育资源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资源讨论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适用情境7.2 教育资源的搜集与整合提供搜集和整合科学教育资源的策略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7.3 教育技术的应用探讨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提供运用教育技术的实例和指导第八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8.1 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与适应策略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科学教育适应策略8.2 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讨论融合教育在特殊需求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融合教育的实践案例和指导8.3 特殊需求儿童的个体化教学强调特殊需求儿童个体化教学的重要性提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教学的策略第九章: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9.1 家庭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讨论家庭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与家庭合作的策略和方法9.2 社区资源的利用分析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提供社区资源利用的实例和指导9.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探讨家庭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的模式提供有效的合作方法和实践案例第十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趋势10.1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介绍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各类研究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10.2 科学教育发展趋势探讨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应对发展趋势的策略和建议10.3 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创新和实践的案例和启示重点解析本教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共十章,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概述、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教育资源的使用、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与趋势等内容。
第五章(2)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3、幼儿制作弹簧玩具。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铁丝紧紧地缠绕在
圆筷子上做成弹簧。
4、幼儿玩自制的弹簧玩具。
C、猜想——验证式
设计思路:针对某一问题,教师不是 让幼儿先去探索,而是先猜想一下可能会 得到什么结果,然后再进行实际的探究活 动,来验证原先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猜想——验证式的设计,适合于幼儿 已有类似生活经验的问题,同时又是答案 并不明确的问题。
过程:
1、引导幼儿调查活动的愿望。 我们幼儿园附近的小河生病了,今天要请小朋友 当小记者去看看那生病的小河,看看它成了什么样, 也可以问问周围的人,回园后把你发现的情况画下来。 2、组织幼儿实地观察河水污染的情况。 (1)提示幼儿注意安全。站在桥上看看河水什么 颜色,闻闻有什么味。 (2)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情况? 引导幼儿观察河水的颜色,水面上的漂浮物,以及污 染物散发出的阵阵臭味。 (3)请你们想想:河里的这些垃圾是从哪儿来的, 水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3、组织幼儿回园后,把看到的情况画下来。
(三)科学讨论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科学讨论型活动的设计 (1)活动目标的设计 A、表达交流技能 a、运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b、倾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观点 c、在表达交流过程中能借助图画、表格、 动作、形象等方式
B、科学知识和经验
a、丰富有关讨论主题的科学经验
b、学习在收集和鉴别信息的基础上建构自
2、 幼儿操作、记录,教师指导。 每次只能拿一样东西,先猜想记录再实验。 3、 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探索。 刚才你玩的是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发现了这些材料在水里有的沉有的 浮,有的东西很大,猜它是沉下去的,可是 一试发现却不是这样的,所以任何事情只有 自己试试才知道。
这里还有许多东西,它们放在水里是 沉还是浮呢?你们想不想猜一猜、试一试? 这次我们就不用记录了,你可以先在心里 想想,再去试试,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猜, 玩过以后告诉你的好朋友。 延伸 : 活动后可将沉浮游戏所用的材 料放于科学区中让幼儿继续进行活动,巩 固对沉浮的认知。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第四章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活动的导入是活动开始的引子,将活动的内容自然地、趣味 性地引发出来,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幼儿注意力 引导到活动中来,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导入活动的形式多样: 以摆放在幼儿面前的操作材料导入; 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导入; 以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通过幼儿生活中的某一常见的科学现象导入; 通过谜语、魔术、儿歌、故事、影像资料导入。
相反,教师的批评和不适当的评价会造成幼儿心理紧张, 情绪不安.害怕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好,幼儿的注意 力只顾关心教师的态度而不去关注操作活动本身,完全 丧失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要使幼儿在活动中愉快地体验活动过程,保持浓郁的 探索兴趣,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索,要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收到 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涵着丰富的可探索性和可利用性,在材料被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 某种关系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教师对材料结构的认识越丰富,越 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发现、创造和获得各种有关的经验。 3、材料要因地制宜,分量充足。 4、材料要安全、卫生
幼儿实验探究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教 师在过程这个设计环节中,不可能把幼儿实验过程 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囊括 其中,教师的设计只能是尽可能周密的预设性设计, 有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即兴生成。
(2)、组织形式、活动方法 实验探究类活动多采用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时
也用集体、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验探究活动有时需要两个或几个幼儿同时动手配 合完成,教师要积极鼓励合作探索,培养幼儿的合 作精神。
在方法的设计上应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 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第四章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实验探究类科学教育活动大致分为三类:演示探究 类,引导探究类,验证探究类。
1.演示探究
演示探究是指教师演示操作实验的全过程,然后
幼儿对应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发现。这种 设计使幼儿实验探究的目的性增强,但对幼儿的自 主探究学习会有一定的限制。
引导探究是指由教师通过材料引导幼儿,让其先进 行自由探究;然后再组织幼儿交流,进而引导幼儿 进行有兴趣、有目的的探究。
1、实验探究对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的发 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从幼儿生理发展来看,实验探究活动对幼儿手 上小肌肉的生长发育、手指的协调运动、左右手的 动作配合以及手眼的协调和手脑的协调能力的训练 都有较好的帮助。
3、实验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4、实验探究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料学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培 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通过操作会发现:里面有空气的东西会浮。
在幼儿实验探究类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活动引 入过程占用时间不可太长,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 自主探索。
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知识和概念传递给幼 儿,也不是让幼儿依样画葫芦地重复教师的演示实 验,而是引导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自主 地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活动过程。
四、给幼儿充分的实验时间
实验探究活动比其他活动需要更多的时间。幼儿在 实验中需要操作、理解和学习,充分的时间能保证 幼儿反复进行实验活动,并在操作过程中探究、发 现、提出问题和自己找出答案。
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自发的探究和认识的需要,尊重他们独 特的认识特点,欣赏他们独特的发现.采用具体的激励指导 评价方式来激发他们内在的探究动机。
包容幼儿的“错误”,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当前的“错误”, 代表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接纳和支持 幼儿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使幼儿感到放松、安全。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资料卡
适宜水培的植物种类比较多,有蔬菜、树木和 花卉。幼儿可以把大蒜、土豆等生活中常见的茎块 状蔬菜泡养在水中,会看到它们从不同的地方发芽 ,并长出叶子;也可以在初春时节把迎春花、柳枝 等树枝泡养在室内的水中,会更早看到它们发芽、 长叶、开花。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资料卡
此外,一般家庭都会选择富贵竹、水仙花、 绿萝、常春藤等花卉进行水养,这些花在幼儿园 里也比较适合。它们容易成活,养护较简单,可 以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并且具有观赏价值, 如选用一些根系可以暴露在阳光下的植物,配上 适宜的容器,植物全株都可以观赏。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资料卡
3.让种子发芽 把种子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放在浅 盘(有水)或土壤中就会观察到种子的发芽。自 然角适合选用的种子有蚕豆、黄豆、花生、南瓜 子、玉米等。让种子发芽的器皿应是透明的玻璃 器皿,这样便于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 丰富性。自然角的内容要具有丰富性。 自然角可呈 现自然界物种的丰富性和变化的多样性。由于幼儿具有好奇心 强和喜欢新异事物的特点,自然角要能引起他们持久的兴趣与 关注,除了摆放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干果和蔬菜标本, 种植花草树木,养殖小动物之外,在中班和大班还可就某一方 面进行拓展细化,增加新的系列以展示更多的自然之物。不断 更换的新奇之物有助于保持幼儿的观察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自 然之物的奇妙性和多样性,进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能提 高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一、活动名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之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二、活动目标:1. 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儿童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儿童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4.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儿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2. 活动难点:让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四、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实验仪器等)、实验材料(如植物、动物、日常用品等)、实验指导书。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的实验操作环境。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理论知识讲解:教师简要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儿童了解实验的基本流程。
3.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儿童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学会使用实验器材。
4. 儿童实验操作: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5. 观察与思考:儿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 实验总结与交流:教师引导儿童总结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7. 活动拓展: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或实验项目,让儿童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儿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掌握程度。
2. 评估儿童在观察与思考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 考察儿童在实验总结与交流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分享态度。
4. 收集儿童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建议:1. 在活动设计中,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儿童的兴趣。
2. 实验操作步骤要清晰,确保儿童能够理解和跟随。
3. 鼓励儿童在实验中积极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4. 教师应随时关注儿童的安全,确保实验材料和器材的使用安全。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一、活动名称:认识水的特性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每人一份水、杯子、勺子等材料。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提问:“你们看见过水吗?水是什么样子的?”2. 让幼儿用勺子取水,观察水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3. 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感受水的温度,提问:“你们觉得水是热的还是冷的?”4. 让幼儿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中,观察水的变化,提问:“你们发现水有什么变化吗?”5. 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实验结果,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活动延伸:1. 让幼儿尝试用颜料给水染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2. 引导幼儿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喝水、洗脸、洗手等。
二、活动名称:探究物体浮沉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的浮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每人一份小船、小石头、浮球等材料。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小船和小石头,提问:“你们知道小船能漂在水上吗?为什么?”2. 让幼儿尝试将小石头放在小船上,观察小船的浮沉现象,提问:“你们发现小船有什么变化吗?”3. 引导幼儿尝试用浮球代替小石头,观察小船的浮沉现象,提问:“你们觉得小船能承载多少浮球?”4. 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实验结果,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活动延伸:1. 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浮沉实验,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思考浮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游泳圈等。
三、活动名称:认识磁铁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磁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教案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 引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探讨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2.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实验操作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设计设计一节成功的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确定教学目标是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针对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应选择符合学生芳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的内容,结合实验操作设计相应的实践任务。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发现和思考。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检验,可以采用反馈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学生继续提高。
4. 实施过程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应包括前期准备、实际操作和评价反馈三个阶段。
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包括准备实验材料、设定实验步骤和安全措施等。
在实践操作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并就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评价反馈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实验成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改进意见和学习建议。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教案名称: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操作基本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4. 实验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科学探究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实验操作基本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15分钟)1. 解释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如洗手、戴实验服和眼镜等。
2. 说明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有害物质时要注意防护措施等。
3. 强调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第三步:介绍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0分钟)结合具体实验仪器,逐一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现场演示操作过程。
可以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如显微镜、计时器、量筒等。
第四步:讲解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15分钟)1. 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如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变量控制等。
2. 解释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平均值的计算和图表的绘制。
3. 强调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且结果可靠,数据处理要准确无误。
第五步:实验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5分钟)列举实验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例如,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的排除思路等。
第六步: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练习(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进行实践练习。
老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七步:实验操作总结和反思(15分钟)学生展示实验操作的结果及所得数据,并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交流彼此的经验和感悟,老师点评和提出建议。
教学资源:1. 实验操作基本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的介绍材料。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的正确操作和观察。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如相关实验道具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啦。
生:哇,好期待呀!
师:那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实验步骤哦。
(讲解实验步骤)
生:知道啦。
师:好啦,现在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吧,要仔细观察哦。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观察到了什么呀?
生:我看到……
师:很好,那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讲解原理)生:哦,原来是这样啊。
师:对呀,科学是不是很有趣呀?
生:是!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
但在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方面还需要加强,今后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在实验准备上还可以更加充分,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实与环境的设计
材料与环境的选择与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5. 活动材料要摆放适当 实验材料的摆放直接关系幼儿操作及活动目标的达
成。有些活动材料不适合在活动开始时出示,这就需要 材料摆放适当,便于分层、分时出示。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三、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四、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过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3. 结束部分 同时,教师要对整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时教师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不仅要评价幼儿操作 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参与操作活动的态度、 探索精神进行评价。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 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幼儿对延伸活动的兴趣和对下一次 活动的期待。
一、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
(一)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
1. 具体 化、 明确 化
实验操作活动带有很大的变性。教师在设 计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对具体目标有所把控。 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为幼儿的年龄不同, 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不同。所以,教育 目标应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明确化、具体化, 具有可操作性。
3. 考虑幼 儿的年 龄特点, 层层递 进、层 层分解
实验操作活动目标活动性比较大,范围比 较广,教师不容易掌握。制定的目标过于深入, 幼儿不容易理解;过于浅显,幼儿没有兴趣。 所以,实验操作目标的制定要使目标落在实处, 便于在活动内容、过程、方法的设计上有据可 依。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实验操 作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三、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
材料与环境的选择与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第二节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组织方法。
【能力目标】能结合理论分析游戏实例,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科学游戏的基本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教育儿童和热爱科学教育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和组织步骤。
【难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游戏中如何把握幼儿年龄特征,设计出灵活多样的科学游戏。
三、教学准备教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讲到了科学活动的含义、特点还有价值。
谁还记得呢?(请同学回答)生:(回答问题)师:在幼儿园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灵活多样的科学游戏,可以面向全体儿童进行,也可以在科学活动区进行,还可以作为集体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方法。
2.【讲授新课】(15分钟)师:我们要讲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而选择与设计科学游戏的原则有哪些呢?请大家翻开课本125页。
生:翻开课本125页。
师:选择与设计科学游戏的原则有:(1)科学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6)差异性原则。
(7)多样性原则。
(教师对每一个原则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生:认真听老师讲课。
师:教师设计科学游戏的注意事项:(1)游戏目标要明确。
(2)游戏材料要有效用性。
(3)游戏的规则要具体。
3、科学游戏中教师角色与作用:(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2)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3)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生:认真听老师讲课。
师:借鉴新的教育观念,在科学游戏的组织指导时,教师也要成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注重激发幼儿参加科学游戏的兴趣,具备组织指导游戏的能力。
对于集体性的科学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按以下5个步骤来组织。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
四品尝爆米花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爆米花呀 每人拿一个小杯子尝尝
爆米花,等会告诉我是什么味道. 1嚼一嚼,感觉怎么样 幼儿:软软的,香香的 2那我们请客人老师也来尝一尝爆米花吧 我们要跟客人老 师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通 过味觉来感知爆米花,同时融入了礼仪教育,分享教育. 五延伸活动
4用小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 幼儿:香香甜甜的 3.取出爆米花,引导幼儿观察 1师:啊呀我的手怎么啦 幼儿:烫到了.师:是啊,好烫,我们宝宝在家里可不能自己 变这个魔术
2师:看一看,袋子的肚子现在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 大大 的
师:你们猜猜里面的玉米粒变成什么样了 幼儿:软软的
2师:那我来拆开看看,变成什么了呀 幼儿:爆米花 3师:这么神奇呀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玉米粒钻到 里面,很热很热,慢慢变大,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最后就爆 炸了,变成了爆米花. 4.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 1师:爆米花是什么样的 软软的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玉米粒
1.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瓶子,里面装着玉米粒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宝贝 摇一摇你们猜猜这个小瓶子 里面装着什么
幼儿回答:糖果、石头…… 2师:我们给瓶子脱去衣服,现在你们看看是什么呀 幼儿刚开始回答不出,师引导幼儿回忆昨天,幼儿说出玉米 粒
3师:噢原来是玉米粒宝宝呀我们来跟玉米粒宝宝打打招 呼吧想不想和玉米粒宝宝玩一玩呀 玉米粒宝宝还躲到了我
2师:爆米花跟玉米粒比比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 大大的
3师:那我们可以怎么做玉米粒呢 请一个幼儿示范,教师示范:缩成一团,用手抱紧双腿. 师:我们怎么做爆米花呢
请幼儿示范,师示范:张开双脚,伸出双手,向周围展开
评析:这个爆米花的过程及取出观察的环节应该是这个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每一个儿童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主动建构认识
• 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 • 指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 正确对待幼儿的问题 • 重视幼儿的交流讨论
谢谢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授课教师:安珍珍
提出类似问题情境,让幼儿用所获得的经验去解决,以 检验和巩固幼儿新学的知识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 颜色蹦蹦跳
1.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
让两种颜色“抱一抱”,结果 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当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后,引起 了幼儿的争相讨论与猜测。
2.提供操作实验,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
实验材料:教师为幼儿准备了 不同颜色的油画棒、颜料、毛 笔、调色盘、实验记录表等材 料。
3.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 择不同的操作材料进行实 验,如运用油画棒、颜料 等。通过操作,幼儿仔细 观察、比较颜色变化的过 程,发现颜色变化的的秘 密,验证自己的猜测。
4.鼓励幼儿反思,养成不断尝试的科学探究精神
幼儿在用颜料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取 用颜料的量不同,导致选用同样两种 颜色的幼儿,颜色混合后的变化有所 不同。这一现象引起幼儿极大的探究 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猜测现象 发生的原因,并提供材料(刻度针管) 支持幼儿进行深入探究,了解不同量 的颜色混合后颜色变化的差异。
1.含义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器材,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 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2.价值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知识经验 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 作活动去完成。只有通过儿童 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 才能主动建构起他们的智力。
对幼儿经验的积累和智力 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实验操作类活动对幼儿手上 小肌肉的生长发育、手指的 协调运动、左右手的配合以 及手眼的协调和手脑的协调 能力的训练都有帮助。
对幼儿生理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变深奥的科学道理为直观的科学现象
实验操作类活动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可视性,幼儿园科学实 验一般过程和操作方法都比较简单,现象比较典型,非常 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易于被幼儿接受。
活动环节
• 条理清楚 • 层次分明
组织形式
• 小组合作 • 主动探究
问题设计
• 针对性 • 导向性
材料投放
• 一次投放 • 分次投放
③结束与延伸
通过幼儿讨论交流后,对活动进行自我小结和评价,着 重对过程、方法和现象观察的小结评价。
提出要求,让幼儿将本次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生活, 或提出生活中某种相关的现象,让幼儿继续探索,使活 动得到延伸。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类集体教育活动 设计与组织指导
目录
观察类 实验操作类 技术制作类 交流讨论类
02
实验操作类科学集体教育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④材料的安全性
4.活动过程的设计
导入
展开
结束
延伸
①活动的导入
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 如何导入活动?
导入的形式: ➢以摆放在儿童面前的操作材料导入; ➢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导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通过幼儿生活中的某一常见的科学现象导入; ➢通过谜语、儿歌、故事、影像资料导入等。
②活动的展开
3.类型
演示探究 引导探究 验证探究
演示探究类
完全由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示范料引导儿童先自 由探究,然后再组织儿童交流, 引起儿童实验兴趣、再有目的地 进一步实验探究。
验证探究类
即针对某一问题,教师启发儿童 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对可 能发生的问题或产生的结果提出 猜想,然后让幼儿进行实际探索 活动来验证先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5.利用新的颜色绘画
6.总结、延伸
将各种颜色制作成“颜 色小书”,放在科学区 域中,继续搜集大自然 中的各种颜色。
三、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为学前儿童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重视心理氛围营造 包容幼儿的错误
为活动提供充足、多样的材料
• 材料的种类 • 材料的性质 • 材料的投放方式
②材料具有多重功能
具备物化的教育功能,应包含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揭示教育内容所要反映的 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幼儿的学习需求。
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才能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索 的热情。
③材料的结构性
同一种材料既要服务于预 期目标,又可为幼儿提供 多层次选择的机会和引发 幼儿的创造性使用。
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材料的准备 ➢活动过程的设计
1.活动内容的选择
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的水平
易于组织,幼儿容易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幼儿容易观察
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要
利于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现活动的启蒙性和生活化
具体活动目标要求
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的制定要有针对性,要能体现本活动的特点 目标制订要有层次性 要凸显实验操作性活动的特点 目标要体现综合性
3.活动材料的选择
材料
操作
实验操作 类活动
①材料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数量充足
选择幼儿常见的材料,就地取材,多利用自然物和废 旧物,经济性原则,使儿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材料 数量充足,保障每个儿童的操作欲望得到满足。
2.活动目标的制定
科学教育活动 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实验操作类活 动核心目标
具体活动 目标
实验操作类教育活动核心目标
科学探究能 力
科学好奇心
科学好奇心:注意到新异的事 物或现象;愿意探究新异的事 物或现象;对新异事物或现象 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能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获取发现;能 对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操作加以检验;能根据已经获 得的资料进行合理推理,得出结论;能根据已有的经 验或逻辑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