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636f4ddaef5ef7bb0d3c6b.png)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4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4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4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1、阅读图表资料,能比较出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区别;2。
阅读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图,能用简练语言表述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3.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能从辩证的角度总结出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4、阅读图表,能分析说出近代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5、通过分组讨论,能从多个角度提出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学习内容】活动一:温故知新: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活动二:观看影片《冰河世纪》两个片段,前后对比我们发现了什么?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2、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气候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活动三:“北极熊的困惑”困惑一:“向南进军?"1968年冬,北极熊们曾经向南从格陵兰岛踏冰走到冰岛。
21世纪,北极熊不得不向南迁移,不少北极熊淹死在迁移的过程中。
同样是向南走,为什么境遇的差别这么大?3、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困惑二:“谁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c16e13f459eef8c75fbfb3f0.png)
福建省永安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永安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永安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教学过【演示】冷暖气团的形成和冷暖气团相遇天气状况【板书】一、气团1、概念2、分类 3气团与天气【教师指导】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单调,气团交替,冷暖气团相遇,天气变化.【板图和演示】画出和演示锋面板图边讲边画,引导学生理解锋的形成,及锋面、锋线、锋的含义。
小结强调:冷暖气团交汇的界面称为锋面,由于两侧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较大,因此在锋面附近天气是多变的。
锋面移动就会带来某一地区天气的变化。
【板书】二、锋面1、锋面概念思考:1、判断正确的锋面图?2、判断冷暖气团的位置?通过演示,生动形象地理解冷暖气团的形成和冷暖气团相遇天气状况通过板画并要求学生一起画,培养学生画图能力.通过正误图,帮助学生掌握锋面程【过渡】:当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力发生变化时锋面就会运动,那么锋面是怎样运动的?2.冷锋系统与天气【教师讲解】如果冷气团势力强大,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
边讲解边将冷锋运动的剖面示意图画在黑板上,【板图和演示】画出和演示冷锋锋面侧视图【问题引领】冷锋在移动过程中对天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变化?学生对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和变化的描述开始会有很茫然的感觉,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从气压、气温、降水、风等几方面来表述.最后总结完成板书.【问题引领】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你经历的冷锋过境现象么?总结完成板书。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3115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3.png)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条“标准”所指的简易天气图就是人们经常通过电视节目而接触到的简易天气图。
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指常见的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系统。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教材地位,逻辑联系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承接第一章《行星地球》内容,揭示各种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天气、气候特征的本质规律。
该单元包括三节内容,从阐述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具体到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形成,点明影响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因素。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在前面两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探讨影响某一区域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
(三)教材内容组成1. 锋面系统的形成;2. 锋面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3.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4,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5,气象灾害。
(四)教材重难点1、教学重点A、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B、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2、教学难点a、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及准静止锋天气。
b、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c、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二、学情分析学生基础:高一学生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对大气运动的形式、大气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从心里特征和认知水平上看,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能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但缺乏空间想象的思维。
存在问题:本节课知识性强,并涉及一些新名词(如气团、锋前、锋后),而学生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进行简要阐述。
另外,要加强指导高一学生读图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A知识目标1、理解锋的概念和分类;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低压槽和高压脊的概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e673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a.png)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利用PPT和动画,介绍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3.结合天气图,指导学生如何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它们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4.采用问题驱动法,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的作用和相互作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的天气图,讨论其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
2.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内的天气观察,记录天气变化,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观展示抽象概念,降低理解难度。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3.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收集并分析近期本地天气系统的变化,撰写一篇短文,旨在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逻辑性的内容和简洁的风格。板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左边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天气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中间是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右边是学生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和理解。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https://img.taocdn.com/s3/m/5bb5c249caaedd3383c4d35a.png)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3.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师]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环流形式:三圈环流。
[板书] 一、三圈环流[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
那从理想状态上来讲,我们地球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是在哪呢?[学生回答]赤道极地[教师] 对。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的新授课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的新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9ba1a0b4c2e3f572763d7.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冷锋暖锋天气图的判读及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讲锋与天气,先分析近几天天气状况,引出天气系统概念,并指出前面所学的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长时期的气候特点,而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由天气系统的活动造成的。
接着讲述气团概念。
教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垂直的界线,问: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垂直,这种情形存在吗?(不能)教师再画一条横线,问: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平行, 这种情形存在吗?(不能) 教师再画一条斜线,说明冷暖气团相遇, 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问:斜线哪一边为冷气团, 哪一边为暖气团?(学生回答)。
讲述锋面概念,在板图上继续分析锋面结构,明确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讲述锋面分类,学生读图2.19与2.20观察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在锋面天气图上,你如何区分冷锋与暖锋?学生回答(从冷气团运动方向、雨区位置、云系形状、图例符号等去判断)要让学生明确冷锋锋前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暖锋锋前为冷气团,锋后为暖气团。
教师:冷锋降水与暖锋降水的雨区位置有些不同,你能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教师事先绘制三张投影片其中一张如下另两张分别为冷锋天气图与暖锋天气图(略),两张投影片叠加并移动其中一张,分步演示冷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教师负责演示,而由学生去分析推断。
演示分析完后,出示以下表格由学生归纳填写教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不一定)列举北方冬春季沙尘暴天气等例子说明教师: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又叫什么锋?列举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华南准静止锋天气等实例教师: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学生回答实施教材42页活动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冷锋天气有时会带来灾害,这种灾害性天气叫什么?教师总结,再请一位学生说出下列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1、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2、寒潮天气;3、广东4、5月份阴雨连绵的天气;4、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5、贵阳冬半年阴雨连绵的天气最后是学生形成性练习(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并对其天气状况做出推断。
参评教学设计1
![参评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c0ecfe43cf84b9d528ea7af9.png)
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解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教材立足于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通过活动环节的安排,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本节教材教学安排两个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讲授锋与天气及寒潮。
【学情分析】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对天气现象并不陌生,可是对于天气现象的变化原因却心生疑问,可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把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无序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从身边的天气现象入手作为学习新知的基础,通过书本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通过适时引导、点拨,加上学生初步具备的地理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基本能够系统的概括地理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本节内容,真实可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较大兴趣。
【设计思路】1.本着“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生活经历为背景,从本地近期的天气预报导入,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2. 实行开放性教学,从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入手,分层次展开教学,使课堂富有张力和内涵,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冷、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及对天气的影响。
2.学会从阴晴、冷暖、气压等方面分析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并综合出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案例了解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教学重点】冷、暖锋的含义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03de25022aaea998f0fdb.png)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2)理解锋面系统及其所产生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观图示法、探究法等方式,学生能绘制冷暖锋示意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2)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用科学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气候观,从而对地理科学树立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的特点2、分析其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三、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图像资料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在上课之前,大家先观察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
(学生:晴天)。
那大家再回忆一下前几天的天气状况?为什么会有这种天气变化呢?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各种天气,那这些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都有着怎样的特点和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与这些天气现象密切相关的主体——天气系统。
【新课学习】一、气团与锋(板书)[讲解] 请大家把书翻到41页,浏览一下书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阴晴雨雪天气和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哪些呢?(学生:锋、气旋、反气旋)。
好,我们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气旋、反气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常见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
那锋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新的概念:气团。
请大家看书第二段找出气团的概念。
所谓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我们称之为气团。
“物理性质均一”说明气团内部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大范围”则说明气团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空间范围,有些气团的水平范围可由几百千米延伸到几千千米。
1、气团(板书)(1)气团的概念(板书)我们根据气团物理性质的不同,把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9fb718984254b35effd3448.png)
第1讲大气的运动知识体系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分析考点1热力环流1.在图1中补充箭头方向和气压。
2.原理:地面冷热不均3.在图2中画出高空等压面,写出地面冷热分布。
4.完成常见热力环流图。
考点2天气系统在图3中画出各点风向及雨区位置(用阴影表示),并判断锋面性质。
大气环流1.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3)题。
(1)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若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3)若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2.材料一: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绘制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对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天气系统3.(2011·浙江文综)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4.(2011·北京文综)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5.下图为“某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1)此时图中A.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C.c地刮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2)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6. 读“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1092676ccbff121dc368307.png)
知识点一 锋与天气
诗句中的地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思考探究:你能说出上述诗句中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 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吗?
提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由快 行冷锋引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 由准静止锋引起的。
“次日彤云压阵……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 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 云,后为雪。
“那雪降了一夜……约已没过马膝”,从叙述语气上 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 天气状况。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原来暖气团的 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3)冷锋、暖锋在降水方面有何区别?(从雨区、强度、 持续时间等方面分析)
(4)当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力相当时,我们称这种锋面 为准静止锋。举例说明准静止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5)在下面图中画出冷锋、暖锋过境时气温、气压变 化图。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冷锋过境。 甲图。 (2)“是日,日无晶光……铁甲如冰”,描述的是冷 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 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心辐合
四周辐散
水平气流
南半球:顺时针向中 南半球:逆时针向
心辐合
四周辐散
示意图
(北半球)
垂直气流 中心气流上升 中心气流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我国典 型天气
夏、秋季节影 长江流域 7~8 月的 响我国东南沿 伏旱;北方“秋高气 海地区的台风 爽”的天气
2.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运 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请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 气流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处于气旋、反气旋不同 方位的风向。 (3)低气压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行?高气压 时呢?这种运动情况对天气有何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ee2f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7.png)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
3 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技能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读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联系实际天气现象学以致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等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重点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2)难点:锋面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锋面气旋的形成和判读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锋与天气一、自主阅读,掌握概念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首先通过阅读课文41页,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1。
气团的概念: 。
2。
气团的分类: 、。
3。
单一气团对天气有何影响?4.锋面的概念:。
5。
锋线的概念:。
6.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
二、讨论分析,掌握重难点。
锋面系统的分类:三、知识拓展: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缓慢的锋叫准静止锋。
它的两侧冷暖气团往往形成"对峙”状态,暖气团前进,为冷气团所阻,暖气团被迫沿锋面上滑,情况与暖锋类似,出现的云系与暖锋云系大致相同.由于准静止锋的坡度比暖锋还小,沿锋面上滑的暖空气可以伸展到距离锋线很远的地方,所以云区和降水区比暖锋更为宽广.但是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可能造成”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连阴雨天气.时间原因特征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南下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贵阳到昆明带连续阴雨绵绵的天气江淮准静止锋夏半年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的长期阴雨绵绵的天气华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华南准静止锋 4、5月份大多是由于冷锋减弱演变而成云贵高原东部海拔较低处,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
西部海拔较高处,仍受西南暖气流控制。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2a8be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3.png)
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4.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所培养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与填空题:设计一份包括大气层结构、大气运动原理、气候与天气等方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球的运动、地理环境等,但在大气科学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等概念的理解程度,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2.学生在分析大气现象、气候成因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地理原理进行问题分析。
2.分析论述题:针对本章节的重难点,如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布置一道分析论述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观测天气现象、制作简易气象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科学的魅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分组研究大气科学相关问题,如“大气层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缓解措施”等,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课堂分享。
2.读图题:提供气象图表、卫星云图等,让学生分析大气现象,提高读图、用图能力。
3.综合分析题:结合时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难点,并强调以下方面:
1.大气层结构及各层大气特征。
4.学习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气候资料,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3ef46fad6195f312ba6e5.png)
目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第一课时 (3)第二课时 (11)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18)第一课时 (19)第二课时 (27)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39)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50)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12【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设计】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ac4516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3.png)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4.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因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3. 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变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特征及其衡量指标。
3. 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4. 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5. 讨论应对措施:让学生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和措施,并进行交流讨论。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2.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特定区域(如沿海地区、内陆干旱地区等)的影响,分析不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3.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7b5b66c9af45b307e971971e.png)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1.冷锋、暖锋过境的天气现象及变化过程;冷锋、暖锋的判断。
2.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的差别及过境时的天气现象、变化过程。
3.锋面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判断。
一、锋与天气1.概念(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出现的倾斜交界面.2.锋面类型(1)冷锋主动运动气团冷气团天气特征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强风、雨雪等天气现象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暖锋主动运动气团暖气团天气特征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且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形成准静止锋,多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与高气压(1)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由其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2)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由其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 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压中心高压中心垂直气流上升下沉低空气流向中心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相反向四周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相反天气现象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1.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当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时,形成暖锋.(×) 2.锋面一定会带来降水.(×)3.下列属于气旋的天气系统是(C)A.寒潮 B.沙尘暴C.台风D.伏旱4.低压中心控制下形成气旋,多阴雨天气。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b9e4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c.png)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4、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设疑直接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教学重点】1、掌握冷暖锋面图的识读、判别。
2、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差异及其典型实例。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谈话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具】无【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各位组长点名,我们要开始上课了。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五一期间你们有没有出去游玩啊?[学生 ]有。
那么你们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会不会看一下天气预报,作为出行参考啊?[学生 ]会。
绝大同学都会收看天气预报,因为如果下雨的话出去就不怎么方便了。
那看天气预报时,你们是不是只关注是否下雨啊?还会不会去了解其它方面的信息呢?比如说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以及近期的天气走势呢?[ 学生 ]会看气温,但是不看走势。
其实天气走势的对我们也是很重要。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者“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从容说课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锋与天气、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书中给出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有二:①冷锋及天气。
我国冷锋活动普遍,冬季可遍及全国,夏季主要在黄河以北。
②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
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大陆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压影响。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
我国东部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和降水的不同有力地证明了季风的存在,我国冬天的寒潮、夏季东南沿海的台风存在有力地证明了天气系统的存在,等等。
目的让学生感到所学是实际中存在的、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不是空洞的纯理论解释。
本节课的难点也较多,应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区分冷锋与暖锋时关键是让学生分清冷、暖气团中,谁是主动运动的气团;另外,冷锋和暖锋造成的天气有很大不同,冷锋天气很复杂,暖锋天气比较简单。
可用动画演示某地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的天气变化规律。
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时,可从分析成因入手,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的规律画出风向。
讲解锋面气旋天气的形成时,可用多媒体演示:气旋中心辐合上升的气流,而在气旋所在的低压槽部容易产生不同性质气流的相遇,形成锋面。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导入新课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师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生(据现实情况回答)师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生(据实际情况回答)师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生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那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动画演示)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回答老师提问)师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能与地面垂直吗?生不能。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能平行吗?生不能。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两侧,哪个是冷气团,哪个是暖气团,为什么?生因为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所以在交界面下方一侧的气团是冷气团,在交界面上方一侧的气团是暖气团。
师很好。
谁来回答一下,什么是锋?生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师很好。
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有什么不同呢?生暖气团的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冷气团的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
师正确。
那么一上一下不同性质的气团会稳定存在吗?生不会。
师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锋面附近会造成什么样的天气呢?(动画演示)锋面附近天气生(合作探究)锋面附近会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
师你看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还是在暖气团一侧?生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要特别注意: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只出现在锋面附近。
(动画演示)冷、暖锋动态移动过程图1 冷锋天气图2 暖锋天气师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冷暖锋面是怎么形成的呢?图1、图2两图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生图1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
图2冷空气被迫后退,说明暖空气强大,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
生都有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
师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会形成云雨天气。
冷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前。
最好记的还是: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冷暖锋面的坡度及符号有何不同?锋线凸出方向有何特点?生(合作探究)冷锋面的坡度较大,符号是三角形;暖锋面的坡度较小,符号是半圆。
冷暖锋的锋线凸出方向都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冷暖锋的形态和符号不同,产生降水的区域也不同。
那么,当一冷锋或暖锋经过我们这里时,我们将感受到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呢?(板书)1.冷锋与天气(动画演示)冷锋动态移动过程图3 冷锋天气(投影文本)1.设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有什么不同?2.设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生(合作探究回答)1.甲、乙、丙三个城市分别是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
甲城市还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正好移动到乙城市区域,乙城市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丙城市则是冷锋过境之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的暖气团,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2.如果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以下天气变化过程:在甲时刻,该城市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在乙时刻,冷锋正好移动到该城市区域,该城市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在丙时刻,冷锋已经移出该城市,该城市原来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替代,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师(动画演示)暖锋动态移动过程图4 暖锋天气(板书)2.暖锋与天气(投影文本)1.设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有什么不同?2.设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生(合作探究回答)1.若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分别是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
甲城市正处在冷气团的控制之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乙城市暖锋正在过境,由于暖锋移动的速度较慢,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已经移出丙城市,丙城市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2.若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以下的天气变化过程:在甲时刻,该城市在冷气团的控制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在乙时刻,暖锋正好移动到该城市区域,该城市应该是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在丙时刻,暖锋已经移出该城市,该城市原来的冷气团被暖气团替代,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投影表格)冷气团运行暖气团运行甲(锋前天气)乙(过境时天气)丙(锋后天气)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锋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生不一定。
师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就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小结)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
如: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冷锋,以及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暖锋,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又会形成什么样的锋呢?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呢?生(合作探讨)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时候,会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就会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会给当地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板书)3.准静止锋与天气师我国在哪几个地区哪几个季节会受到哪几个准静止锋的影响?生初夏时,冷暖气团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阴雨天气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俗称“梅雨”。
师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叫江淮准静止锋。
冬季在云贵高原上还有一个昆明准静止锋,这是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削弱了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气团的势力,盘踞在云贵高原上的暖气团与之势力相当,这两个冷暖气团相遇就形成了昆明准静止锋,冬季的昆明、贵阳也是阴雨连绵。
师我们知道暖锋的天气多是连续性降水,而准静止锋也会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那么这两个锋的区别是什么?生(讨论回答)(投影)列表比较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区别练习:(投影表格)类型冷锋暖锋项目形成原因暖气团运动状况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雨区分布符号2.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3.说出下列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1)北方冬春季沙尘暴;(2)寒潮天气;(3)贵阳冬半年阴雨连绵的天气;(4)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