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考试试题1

合集下载

土壤学考试试题

土壤学考试试题

土壤学考试试题土壤学考试试题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化、分类、利用和保护的学科,对于农业、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一些土壤学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土壤学的知识。

一、选择题1. 土壤是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的?A.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B.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植物C.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动物D.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微生物2. 下列哪种土壤类型属于酸性土壤?A. 赤红土B. 黄棕土C. 黑土D. 红壤3. 土壤的颗粒组成中,占比最高的是:A. 粘土B. 淤泥C. 砂粒D. 砾石4.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植物残体和动物尸体B. 矿物质的分解C. 大气中的氮气D.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5. 下列哪种土壤类型适合种植水稻?A. 沙土B. 黑土C. 赤红土D. 红壤二、填空题1. 土壤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 土壤的质地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3. 土壤的酸碱性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4.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5.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

2. 请解释土壤的质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请解释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5. 请简要介绍土壤的保护措施。

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土壤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结语土壤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农业、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土壤学的知识。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土壤保护,共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是: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2. 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B3.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D. 氨基酸答案:B4.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施用化肥B. 降雨C. 土壤侵蚀D. 土壤有机质分解答案:A5. 土壤颗粒大小的分类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A. 砂粒B. 粉砂C. 黏粒D. 粗砂答案:C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磷酸盐答案:B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钾盐答案:A8.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A. 降雨B. 地下水C. 地表水D. 土壤蒸发答案:A9.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有机质B. 固氮C. 释放磷D. 吸收钾答案:A10.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农药残留D. 生活垃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的_____层是植物根系主要分布的区域。

答案:表层2.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_____的含量。

答案:有机质3.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_____元素。

答案:主要4. 土壤酸化会抑制土壤中_____的活性。

答案:微生物5. 土壤颗粒越大,其_____能力越强。

答案:透水6. 土壤中磷的难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转化为可利用形式。

答案:微生物7. 土壤中钾的可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被植物吸收。

答案:离子交换8.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_层。

答案:表层9.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促进_____的循环。

答案:养分10.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_____来减轻。

答案:植物修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粘化过程运积母质根际效应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凋萎系数土壤热容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2.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3.简述黄壤的形成过程及特点4.简述土壤养分来源和损失的主要途径5.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2.请试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3.从北到南土壤有机质、土壤pH 和土壤粘土矿物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

答案:一.名词解释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直至母质层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这段垂直切面的深度一般在2m 以内。

粘化过程:指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定积粘化。

运积母质:指在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母质,如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等。

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为根际效应。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和植物可以利用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分为化学转化过程,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凋萎系数:指导致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1) 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度协调:团粒结构是经过多次复合,每一次复合或团聚,都产生相应直径的孔隙,初级复合的孔径小,多次复合的孔径大。

因此,团粒结构土壤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具有3~5个直径级别的孔隙,即大小孔隙比例协调。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是由下列哪些成分组成?A. 物质成分和生物成分B. 矿质成分、有机物和水C. 粘粒、壤土和风化层D. 砂、黏土和壤土答案:B2.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团聚体的作用?A. 提供生理水分B. 保持土壤结构C. 供给植物养分D. 减少土壤侵蚀答案:B3.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水分B. 工程活动C. 岩石性质D. 植被覆盖答案:C4.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中的重要微生物?A. 细菌B. 蚯蚓C. 昆虫D. 真菌答案:D5. 土壤酸碱度的指标是?A. pH值B. 盐度C. 导电性D. 有机质含量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案: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气性,并促进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有机质还能够吸附和稳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2. 请简要介绍土壤剖面的组成。

答案:土壤剖面是指竖向切割土壤所得的剖面,一般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表土层,又称为A层,它是土壤剖面最上部的一层,富含有机质和大量的根系,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其次是潜在的植物根系活动带,又称为B层,它是一个较深的土层,大部分植物的根系都分布在这个层次中。

然后是剖面中较浅的地下水层,又称为C层,它通常是由部分砂或砾石构成的。

接下来是父岩层,又称为D层,它是由岩石或岩屑构成的,并且没有发育出土壤性质。

最后是底部土壤层,又称为E层,它位于土壤剖面最底部,一般与地下水层接触。

三、计算题1. 一块田地的土壤pH值为5.5,请判断该土壤属于酸性、中性还是碱性土壤,并解释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该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pH值通常范围是4.0-6.0,而该土壤的pH值为5.5,处于酸性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判断该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土壤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土壤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土壤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土壤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0分)1、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2、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

3、土壤缓冲性:酸性或碱性物质加入土壤后,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反应变化的性能。

4、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百分比组合5、供肥容量:土壤全量养分的含量6、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如吸附力、毛管力、重力等)的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变化称为土水势。

或单位数量水可逆地等温地无限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移至土壤中某一点,所作的有用功。

一般用Ψ表示。

7、CEC:在一定PH值(pH=7)时,每千克干土所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用cmol(M+)・Kg-1来表示。

8、纬度地带性:指土壤类型沿经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

9、土壤淋溶系数(β值):指淋溶层钾钠氧化物与氧化铝的分子比与母质层钾钠氧化物与氧化铝的分子比的比值。

β=(K2O+Na2O)/Al2O3(淋溶层)/(K2O+Na2O)/Al2O3(母质层) 10、土壤分类:选择土壤的某些性质和特征作为区分标准,将土壤群体中的个体进行分类或归类,形成类别或类型。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1、简述粘质土壤的肥力特点(每点1分)粘质土壤颗粒细,小孔隙多;透性差;保蓄性好;有机质转化慢积累高;温度变幅小;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有害气体容易积累。

2、简述国际上土壤学发展中三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内容李比希的农业化学学派(2.5分);法鲁的农业地质学派(2.5分);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派(3分)。

3、简述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每点2分)负电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发生的代换过程。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 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D )A、CO2B、H2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 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 月B、7 月C、8 月D、7 月或8 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 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2分/个、共12分)1、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2、永久电荷—由同晶置换作用而产生的电荷叫做永久电荷。

3、潜性酸—指土壤固相表面吸附态的致酸离子,是活性酸的后背和来源。

4、田间含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5、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

6、O-P—二、填空题(1分/个、总共42空)1、盐基离子分为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致酸离子有;铝离子、氢离子。

2、土壤空隙分为: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

3、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

4、含水量的表示方法: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水层厚度、先对含水量。

5、水分类型分为:毛管水、重力水、吸附水.三、简答题(6分/个、共10个选6个做、共36分)1、简述土壤空前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答: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其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含量高于大气;(1)土壤空气中的CO2(2)土壤空气中的O含量低于大气;2(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2、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的作用?答:(1)养分较完全;(2)促进养分有效化;(3)高土壤保肥性;(4)提高土壤缓冲性;(5)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3、怎样解释“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的理论依据?答案要点:水分在土壤四大肥力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水分来调节其它肥力因素:(1)以水调肥:一方面,通过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从而影响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存在形态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状况,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进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2)以水调热: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热容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灌排水分来协调土壤热容量,进而调节土壤温度。

(3)以水调气:水气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水多则气少,水少则气多。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 钙盐B. 钾盐C. 镁盐D. 钠盐2.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主要依赖于:A. 土壤pH值B. 土壤微生物C. 土壤温度D. 土壤水分3.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大气B. 岩石风化C. 植物残体D. 动物排泄物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吸附态磷D. 有机磷5.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吸附态钾D. 有机钾6.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A. 地下水B. 降雨C. 灌溉水D. 地表径流7. 土壤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土壤颗粒大小B. 土壤孔隙度C. 土壤温度D. 土壤湿度8.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温度9.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自然风化10.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壤是由固体颗粒、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自然体。

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能力。

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6. 土壤的pH值是反映土壤______的一个重要指标。

7.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土壤______和______的重要因素。

8. 土壤水分的来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9.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矿物质B. 微生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残体2. 土壤肥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氮、磷、钾B. 钙、镁、硫C. 碳、氢、氧D. 铁、锰、锌3.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A. pH值越低,植物生长越好B. pH值越高,植物生长越好C. pH值适中,植物生长最好D. pH值对植物生长无影响4.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的物理性质?A. 颗粒大小B. 孔隙度C. 有机质含量D. 密度5.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态氮D. 气态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按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8. 土壤的pH值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9.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而钾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10. 土壤水分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2. 描述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 解释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土壤侵蚀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5. 论述土壤污染的类型、影响及其治理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某农场土壤检测结果显示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为2%,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00ppm、30ppm和150ppm。

请分析该土壤的肥力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5:C A C C C二、填空题6. 砂粒、粉砂粒、粘粒、腐殖质7.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8. pH值9. 难溶性磷、可溶性钾10. 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简答题1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1]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1]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1] 07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一:填空与选择:(5分1题)1、旱地土壤淹水后土壤PH值是(升高/降低/不变)2、国际制、美国制和中国制中对于“砾”的直径尺寸要求都是大于_________3、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哪个是地带性土壤:________4、N、P、K中哪些能被矿物固定:________5、土壤固相包括哪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土壤胶体吸附的Na+、Fe3+、H+中哪些是必须元素_______、哪些是有益元素_________二:名词解释(5分1题)1、土壤肥力(农学家的定义):2、地下水临界深度:三:计算题(10分1题)1、从“孔度=孔隙体积/土壤体积”推导出“孔度=1-(容重/密度)”2、(记不清了)四:实践题(10分1题)1、试列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常用的三种措施,并简要解释原理2、试列举提高土壤氮肥利用率的三种措施,并简要解释原理3、为什么开垦土壤后土壤有机质会普遍减少?五:问答题(15分1题)1、比较团粒结构和非团粒结构土壤肥力特性差异2、比较旱田和水田的水分运动方式的不同六论述题(30分1题)你认为肥沃的土壤应该具备哪些特性?09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一简答题1.主要成土过程:2.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及危害:3.土壤氧化还原体系:4.土壤磷循环:二论述题1.土壤水分的运动特点及对土壤养分迁移转化的影响;2.列举一种农作物的耕作措施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3.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生物分组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昨天考完,原来感觉不错,但是对了英语答案,我心悬了,本来估分有370左右的,现在难说了,反正英语问题不小。

专业课我想100分以上应该可以吧。

我在抄题目的时候老师制止了,还有最后一道25分大题没抄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土壤土壤肥力粘土矿物电荷零点土壤污染土壤缓冲容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消化作用富铝化作用土壤诊断层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是根据您的题目要求所写的一篇《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章,该文章仅用于展示格式和排版样例,并不包含真实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正文开始】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土壤的定义,错误的是:A.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的自然体系B.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层的物质基础C.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养分来源D. 土壤是由天然气和石油经过深层压缩形成的答案:D2.土壤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生物答案:A3.下面哪种土壤类型属于高地土壤:A. 红壤B. 黄壤C. 黑土D. 灰壤答案:D二、填空题1.土壤中容积最大的固体物质是______。

答案:矿物质2.____________是土壤中的活性组分,是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空间。

答案:毛细孔隙3.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质地、结构和容重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答案: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物质母质的风化、颗粒聚集、有机质的积累和生物作用四个基本过程。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气候、岩石成分、地形地貌、植被和时间等。

2.土壤的质地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答案:土壤的质地直接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对于植物生长来说,土壤质地决定了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根系伸展的条件。

同时,不同质地的土壤对于养分的吸附和释放能力也不同,从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

四、论述题请阐述土壤中的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答: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有机质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同时有机质也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和质地,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此外,有机质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的生物活性。

在有机质分解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等物质,进一步促进养分的释放和转化。

大学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主要矿物质成分是:A. 有机质B. 矿物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B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 有机质含量B. 微生物数量C. 土壤颜色D. 土壤pH值答案:C3.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矿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排泄物答案:A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磷酸盐B. 磷灰石C. 磷矿石D. 磷化物答案:A5. 土壤水分的来源不包括:A. 降雨B. 地下水C. 植物蒸腾D. 地表径流答案:C6.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有机质B. 吸收水分C. 固定氮素D. 形成土壤结构答案:A7.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汽车尾气答案:A8.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A. 风蚀B. 水蚀C. 冻融侵蚀D. 所有以上答案:D9.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深翻土壤D. 所有以上答案:D10.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A. 植物残体B. 动物排泄物C. 微生物分解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到______%之间。

答案:1%到5%2. 土壤的pH值通常在______到______之间,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答案:5.5到8.53. 土壤中氮素的固定主要依靠______。

答案:固氮微生物4. 土壤中磷素的释放主要依赖于______。

答案:土壤酸化5. 土壤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__。

答案:土壤表层6.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促进______的循环。

答案:营养物质7.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物修复和化学修复8.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9.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是由哪些基本成分组成的?A. 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质B. 矿物质、氧气、氮气和有机质C. 矿物质、二氧化碳、水和有机质D. 矿物质、氧气、水和无机质2. 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矿物质B. 有机质C. 微生物D. 植物残体3.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的物理性质?A. 颜色B. 质地C. 密度D. pH值4.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C. 促进植物生长D. 抑制植物生长5. 土壤水分的来源主要包括哪些?A. 降雨和地下水B. 降雨和地表水C. 地下水和地表水D. 降雨、地下水和地表水6. 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风力B. 水力C. 重力D. 所有以上7. 土壤中主要的氮源是什么?A. 氮气B. 有机质C. 化肥D. 微生物8.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养分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水分D. 所有以上9. 土壤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土壤颜色B. 土壤质地C. 土壤形成过程D. 土壤肥力10. 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哪些?A. 过度耕作B. 土壤侵蚀C. 土壤盐碱化D. 所有以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描述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解释土壤侵蚀的过程及其防治措施。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土壤改良的方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2. 论述土壤污染的来源、影响及其治理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B5. D6. D7. B8. D9. C10. D二、简答题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等条件的能力。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质地、结构、孔隙度)、化学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生物性质(如微生物活动)和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等。

大学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土壤的物理性质B. 土壤的化学性质C. 土壤的生物性质D. 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植物的关系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的基本组成?A. 矿物质B. 有机质C. 生物D. 空气和水答案:C3. 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是?A. 土壤颜色B. 土壤质地C. 土壤有机质含量D. 土壤水分答案:C4.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A. 微量元素B. 次要元素C. 主要养分元素D. 稀有元素答案:C5.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化学侵蚀答案:D6. 土壤pH值的测量主要用于评估土壤的?A. 肥力水平B. 盐分含量C. 矿物质含量D. 微生物活性答案:A7. 土壤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是?A. 细菌B. 真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C. 大气沉降D. 火山爆发答案:D9. 土壤质地分类中,砂土的粒径通常大于?A. 0.002毫米B. 0.02毫米C. 0.2毫米D. 2毫米答案:C10. 土壤管理中,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土壤矿物质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土壤是由固体颗粒、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生物组成的。

答案:液体;气体12. 土壤肥力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土壤有机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全氮;有效磷13. 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取决于土壤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结构;质地14. 土壤中,_________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答案:铁(Fe)15.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__________含量过高,影响正常植物生长的现象。

答案:可溶性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成土母质同晶代换土壤团聚体土壤导热率土壤盐基饱和度田间持水量当量孔隙土壤有机质二、简答题1.简述土壤具有哪些特点?2.成土母质的形成阶段及特点?3.如何对土壤腐殖质进行分组?4.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5.跟红壤相比,黄壤的性质主要有哪些特点?三、论述题1.生产中哪些措施可以改善和培养土壤结构体?2.简述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3.简述土壤样品多点采样的方法及对提高分析结果可信度的意义答案:一、1.成土母质:矿物、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土壤。

分为定积母质和运积母质。

2.同晶代换:当硅氧四面体和铝水八面体中央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其它离子取代后,其结晶构造就不稳定而易破坏。

这种阳离子的取代作用称为同晶代换。

3.土壤团聚体: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4.土壤导热率:在单位厚度土层(1c m),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通过的热量焦数。

5.土壤盐基饱和度: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它反映土壤保蓄植物所需要的主要阳离子的百分率。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7.当量孔隙: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叫做当量孔径。

8.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是指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物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二、1.(1)土壤肥力是土壤最基本的特征。

(2)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

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3)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4)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题2分)1.同一种土壤对于不同的林木其肥力是一样的…………………………()2.辉长岩和流纹岩同属基性岩类,花岗岩和玄武岩同属酸性岩类………()3.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比矿物本身的颜色更具有鉴定意义……()4.饱和条件下的土壤导水率Ks对特定土壤为一常数……………………()5.一般地,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总孔隙度要小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6.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率()7.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电荷价和离子的半径,据此,Ca2+的交换能力应大于Mg2+……………………………………………………()8. 用水制备悬液比用中性盐溶液制备悬液测得的土壤pH值要低………()9.“最小养分”就是指土壤中含量最低的养分……………………………()10.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分类的基础………………()二、填充题(20分,每题2分)1.一个成熟的典型土壤剖面一般包括、、、四个层次。

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

3.高岭石是型粘土矿物,蒙脱石是型矿物,其中所带负电荷较少。

4.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元是和。

5.卡庆斯基划分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界限是mm。

6.氮素肥料,根据其中氮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三大类。

7.氢氧化铝是两性胶体,当pH 值高于时,带电荷,反之则带电荷。

8.硫酸铵一般为生理肥料,而硝酸钠为生理肥料。

9.影响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因素是、、、、。

10.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共分为7级,其中土纲、亚纲、、属于高级分类单元,、和亚种属于基层分类单元。

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土壤肥力:2.土壤腐殖质的矿质化过程:3.交换性酸:4.土壤密度:5.土壤诊断层:6、土壤有机质:7、土壤容重: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9、土壤交换性酸:10、土壤水势:六、问答题(25分)1.已知某土壤吸湿水含量为5.0%,现称取风干土样50.00g,试计算该土壤样品相当于多少克烘干土?(6分)2.某土壤的土壤密度(容重)为1.3 g/cm3(比重为2.6),土壤毛管含水量为35.0 %(质量计)。

(7分)(1)该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各为多少?(2)评价该土壤的通气情况。

3.过磷酸钙和磷矿粉在性质上各有何特点,如何正确而合理的施用这两种肥料?(6分)4.简述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森林土壤(土类)从北到南的分布规律。

(6分)一、是非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打“+”;错误的打“-”,20分)8.同一土壤对不同的植物其肥力是一样的………………………………()9.辉长岩和花岗岩同属基性岩类…………………………………………()10.一般地,粘土的总孔隙度要大于砂土的总孔隙度……………………()11.土壤水分在土壤中运动时,总是从含水量高处向含水量低处流动……()12.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率()13.转红壤的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14.同晶置换所产生的电荷属于可变电荷…………………………………()15.用水制备悬液比用中性盐溶液制备悬液测得的土壤pH值要高………()16.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电荷价和离子的半径,据此,Ca2+ 、Mg2+的交换能力应大于H+………………………………………………()10. 石灰岩上发育的石灰土一定是中性或碱性反应的……………………()。

二、填充题(20分)10.一个成熟的典型土壤剖面一般包括、、、四个层次。

11.土壤腐质殖层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12.风化产物按成因可分为和。

13.在条件下岩石以化学风化为主。

14.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元是和。

15.土壤有效含水范围是与的差值。

16.7.0 kg N相当于kg (NH4) 2SO4。

17.硫酸铵一般为生理肥料,而硝酸钠为生理肥料。

18.尿素的分子式是。

19.林业施肥的方法,一般有、和。

三、名词解释(15分)1、土壤孔隙度:2、物理风化:3、盐基饱和度:4、土壤质地:5、土壤诊断特性:6、土壤母质:7、土壤容重:8、土壤盐基饱和度:9、土壤活性酸:10、土壤剖面:六、问答题(25分)5.已知某土壤吸湿水系数为8%,现需称烘干土50克,问应称取多少克风干土?(6分)6.某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0 mg/kg ,试求1公顷(10000 m2)耕作层(耕作层深20 cm,土壤容重1.33)中有效磷储量为多少?(7分)7.为什么砂土称为“热性土”,粘土称为“冷性土”?(6分)8.简述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森林土壤(土类)从北到南的分布规律。

(6分)9.火成岩的喷出岩和深成岩的结构和构造有哪些特征?各举出基性岩、中型岩和酸性岩的喷出岩和深成岩的一种代表性岩石的名称。

10.为什么砂土称为“热性土”,粘土称为“冷性土”?11.已知某土壤吸湿水含量为5.0%,现称取风干土样50.00g,试计算该土壤样品相当于多少克烘干土?12.简述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森林土壤(土类)从北到南的分布规律。

13. 一、填空题:14. 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15.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16.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17.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18.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19.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20.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21.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22.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23. 10、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24. 11、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25. 12、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26. 13、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27.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28. 15、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29. 16、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30. 17、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31. 18、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32. 19、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33.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34. 21、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35. 22、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36. 23、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37. 24、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38. 25、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39. 二、名词解释:40. 1、土壤41.42. 2、土粒密度43.44. 3、土壤孔隙度45.46. 4、田间持水量47.48. 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49.50. 6、土攘胶体51.52. 7、土壤盐基饱和度53.54. 8、土壤活性酸55.56. 9、土壤潜性酸57.58. 10、土壤缓冲性59.60. 11、有机肥料61.62. 12、绿肥63.64. 13、微生物肥料65.66. 14、土壤有效含水量67.68. 15、单粒69.70. 三、简答题:71. 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72.73. 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74.75. 3、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76.77.78.79. 4、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80.81.82.83. 5、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84.85.86.87. 6、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88.89.90.91. 7、绿肥在农林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92.93.94.95. 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是什么?96.97.98.99.100. 四、论述题:101. 1、林木施肥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优缺点。

施肥时期如何确定?102.103.104.105.106. 2、简述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对植物的有效性如何?107.108.109.110.111. 3、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12.113.114.115. 4、试述常见的地质内力作用和地形。

116.117.118.119.120.121. 五、计算题:122. 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容重为1.33g/cm3,土粒密度(比重)为2.66 g/cm3,现土壤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为20%,123. 试求:124. 1、耕层土壤的孔隙度;125. 1、耕层土壤的干土重;126. 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127. 4、若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20g/kg,试计算土壤有机质的重量。

128.129.130. 复习题答案131. 一、填空题:132. 1、有机质层(O)、表土层(A)、心土层或淀积层(B)、母质层(C)133. 2、分解过程(矿化过程)、合成过程(腐殖化过程)134. 3、石砾、沙粒、粉粒、粘粒135. 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36. 5、活性酸度、潜性酸度137. 6、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138. 7、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139. 8、内力作用、外力作用140. 9、硅质岩石风化物、长石质岩石风化物、铁镁质岩石风化物、钙质岩石风化物141. 10、碎屑类型、钙化类型、硅铝化类型、富铝化类型142. 11、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143. 12、氮、磷、钾、钙、镁、硫144. 13、水、气、热、肥145. 14、悬着水、支持水、触点水146. 15、胶核、双电层147. 16、碳、氢、氧148. 17、九、七149. 18、根部、叶部150. 19、三要素、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151. 20、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152. 21、腐殖质淀积漂灰土、漂灰土、棕色针叶林土、棕色暗针叶林土153. 22、基肥、种肥、追肥154. 23、直接翻耕、堆沤、作饲料、作覆盖物155. 24、可逆反应、等当量交换、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156. 25、大气降水、凝洁水、地下水、人工灌溉水157. 二、名词解释:158. 1、P2 2、P73 3、P71 4、P93 5、P89 6、P104 7、P115 159. 8、P118 9、P120 10、P123 11、P149 12、P152 13、P146 160. 14、P93 15、P65161. 三、简答:162. 1、P44 2、P2 3、P60 4、P72-73 5、P113 6、P156 163. 7、P152-153 8、P161164. 四、论述题:165. 1、P155 2、P126-131 3、P59-61 4、P21166. 五、计算:167. 1、孔隙度=(1-1.33/2.66)*100%= 50%168. 2、干土重= 500*0.2*1.33 = 133 (吨)169. 3、体积百分数= 1.33*20% =26.6%170. 4、有机质的重量= 133* 20/1000 = 2.66 (吨)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