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原理》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引言电厂锅炉是电力发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十分关键。
本文将介绍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从原料的燃烧到蒸汽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讲解。
一、燃料燃烧过程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燃料的燃烧过程。
燃料可以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通过燃烧释放能量。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炉膛,引向水管或烟管,在这个过程中,烟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二、水的加热过程在锅炉的水管或烟管中,烟气的高温会使水产生蒸汽。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通过管道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蒸发并产生蒸汽。
蒸汽的产生在发电过程中至关重要。
三、蒸汽的能量转化蒸汽是电厂锅炉工作原理中的关键部分。
蒸汽以高温高压的形式进入蒸汽涡轮机。
蒸汽的高温高压能够带动涡轮机的旋转,从而产生机械能。
涡轮的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转动轴的动能。
四、发电转动轴连接到发电机,涡轮机的旋转运动会带动发电机转子的旋转。
发电机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锅炉工作原理中,发电是通过蒸汽的能量转化实现的。
当蒸汽释放能量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凝汽水,重新回到锅炉系统循环。
五、循环和排放循环系统是电厂锅炉工作原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循环过程中,通过泵将凝汽水从回路中引出,再次输送到锅炉中加热成蒸汽,形成闭合的循环。
同时,锅炉会将烟气排放至大气中。
为了保护环境,锅炉系统通常会配备烟气脱硫、脱硝和烟尘净化等装置,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六、安全保护系统为了确保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工作原理中必不可少的是安全保护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水处理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等,它们能够监测和控制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电厂锅炉工作原理是电力发电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水的加热,使水蒸发并产生蒸汽。
蒸汽的能量转化通过涡轮机和发电机实现,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循环系统实现了凝汽水的回收和再利用,同时排放系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一、锅炉原理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并产生蒸汽的设备,它是电厂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电厂锅炉的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使水发生蒸发,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废气处理设备等。
二、锅炉设备1. 炉膛炉膛是锅炉的核心部分,是燃料燃烧的地方。
炉膛的形状和大小根据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不同而不同。
例如,燃煤锅炉的炉膛通常为长方形或圆形,而燃气锅炉的炉膛通常为水平或倾斜的圆筒形。
2. 水冷壁水冷壁是一种由水管组成的壁,它将炉膛内的高温烟气与水管中的水隔开,以保护锅炉壁和增加热量传递面积。
水冷壁的材料通常是钢管或合金钢管。
3. 过热器过热器是一种将蒸汽加热至高温的设备,它可以将蒸汽的温度提高到540℃以上,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过热器通常安装在锅炉的后部,烟气从水冷壁经过过热器后进入再热器。
4. 再热器再热器是一种将蒸汽再次加热的设备,它可以使蒸汽的温度再次提高,以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再热器通常安装在过热器的后面,烟气从再热器经过空气预热器后进入除尘器。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是一种将进入锅炉的空气预先加热的设备,它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空气预热器通常安装在锅炉的前部,烟气从除尘器经过空气预热器后排放到大气中。
6. 除尘器除尘器是一种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过滤掉的设备,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除尘器通常采用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或湿式除尘等技术。
7. 废气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是一种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去除的设备,以减少大气污染。
废气处理设备通常采用脱硫、脱硝等技术。
三、锅炉的应用锅炉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钢铁、纺织、造纸等行业。
其中,电力行业是锅炉的主要应用领域,电厂锅炉是电力产业的核心设备之一。
例如,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南京南瑞热电厂,采用的是两台超超临界机组,每台机组配套的锅炉蒸汽参数为25.4MPa/571℃,发电机额定功率为1000MW。
电厂锅炉原理-151625-1
上式表明: 一个氢分子与质点碰撞被激活而吸收活化能
后可以产生三个活化氢原子,而这三个氢原子又 在下一次反应过程产生九个活化氢原子,其反应 进行得很快,以至反应瞬间即可完成。
二、氧的扩散速度
碳粒燃烧时,距离碳粒较远处氧气浓度较高,设 为Co,由于碳粒表面燃烧消耗氧量使表面处的氧气浓 度降低为CB,而气流中的氧气不断向碳粒表面扩散。 用氧气扩散速度表示的燃烧速度为
活化分子: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 效碰撞,并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 子。
活化能:是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达到开始进 行化学反应状态所需的最低能量,也可表述为 为使化学反应进行,分子活化所需最低能量。 用E表示。
一定温度下,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越少,化 学反应越慢。
挥发分高的煤活化能小,而挥发分低的煤活化 能大。
碳粒燃烧扩散区强化燃烧的措施:加强气流扰 动,减小煤粉颗粒径。
3、碳粒燃烧的过渡区
介于动力区和扩散区之间,称为燃烧处于过 渡区。
在过渡区,提高温度和提高扩散速度都可以 提高燃烧速度。即氧气向碳表面扩散速度与碳粒 表面化学反应速度同时影响和控制碳粒燃烧速度。
若扩散速度不变,只提高温度,燃烧过程向 扩散区转化;
2、活化能
活化能小的燃料,反应能力就越强,反应速度 随温度变化也较小,在低温下也能燃烧。
活化能愈大的燃料,其反应能力愈差,反应速 度随温度的变化也愈大,即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达 到较大的反应速度,这种燃料不仅着火困难,而且 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燃尽。
3、反应温度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 加,活化分子的数目大大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和次 数增多,因而反应速度加快。
发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发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发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能量,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原理:
1. 燃料燃烧:发电厂锅炉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如煤、天然气、石油等。
燃料在锅炉燃烧室中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并点燃,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热能传递:燃烧释放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炉排和燃烧器内的管道,使锅炉的水被加热。
水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吸收烟气中的热能,使其温度升高。
3. 蒸气产生:加热的水逐渐转化为蒸汽,当水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液态水会转变为饱和蒸汽。
蒸汽继续加热后,变为高温高压蒸汽。
4. 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将进入汽轮机中。
汽轮机中的叶片受到高压蒸汽的冲击力,带动轴承和旋转部件转动。
转动的轴承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5. 蒸汽排放:在驱动汽轮机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会下降。
部分低温低压蒸汽经过再加热,再次进入汽轮机的中间级或末级进行工作。
最终,末级蒸汽排入凝汽器中,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凝成水。
6. 冷却和再循环:冷凝成水的蒸汽被泵回锅炉,再次加热为蒸
汽。
过程中,锅炉和汽轮机循环工作,不断产生蒸汽和发电。
发电厂锅炉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具有高效率和可控性的特点。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电厂锅炉是电力发电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
蒸气,再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重要设备。
本文将介绍电厂锅炉的原理及设备。
首先,电厂锅炉的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水,使水产生蒸汽。
锅
炉主要由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部件组成。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释放出的热能通过水冷壁传递给水,使水产生蒸汽。
蒸汽经过过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和压力,然后进入汽轮机驱动发电。
其次,电厂锅炉的设备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与燃料混合系统、给水系统、
蒸汽系统、排烟系统等。
燃料供给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炉膛中,保证燃料的稳定燃烧;空气与燃料混合系统则负责调节燃料与空气的比例,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给水系统负责将水输送到锅炉中,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蒸汽系统负责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汽轮机中,驱动汽轮机发电;排烟系统则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锅炉外,净化环境。
总的来说,电厂锅炉是电力发电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
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因此,对电厂锅炉的原理及设备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电厂锅炉是一种用来将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的装置,通过循环水来转化热能为蒸汽以供电厂发电使用。
它是电厂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和组成设备如下:
工作原理:
1. 燃料燃烧:燃料(如煤、天然气、石油等)在锅炉炉膛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加热水:锅炉内的水被加热,形成高温高压蒸汽。
3. 蒸汽发电: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道输送至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产生电能。
4. 冷却:蒸汽在汽轮机内放出部分热能后,变为低温低压蒸汽,并通过凝汽器冷却后再次回到锅炉。
组成设备:
1. 炉膛:炉膛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通常采用耐高温材料(如耐火砖)构建,以承受高温燃烧。
2. 锅筒:锅筒是存放水的容器,承受高温高压下的热载荷。
通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水蒸汽区,下部为水区。
3. 管束:管束是连接锅筒和汽轮机的管道系统,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汽轮机,同时将冷却后的蒸汽回输至锅炉。
4.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通过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进入锅炉的空气预热,提高燃烧效率。
5. 除尘器:除尘器用于去除锅炉燃烧产生的烟尘颗粒,保护环境。
6.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负责补充锅炉内的水分,以保持锅炉内水位稳定。
7.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锅炉的温度、压力、燃料供给等进行监控和调节,以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电厂锅炉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将其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发电。
同时,锅炉还配备了一系列的辅助设备和控制系统,以保障锅炉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电厂锅炉原理
电厂锅炉原理
电厂锅炉是一种热能设备,用于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能。
锅炉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投入到燃烧室中,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经过燃烧室内的炉具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
在锅炉内,水被加热并转化为蒸汽。
加热过程中,水与燃烧气体之间的热量转移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实现的,确保水能够吸收足够的热能并升温。
当水温升至一定程度时,水开始蒸发并转化为蒸汽。
蒸汽由锅炉中的汽障板和管束分离开来,经过管道输送到蒸汽涡轮机中。
蒸汽在涡轮机中的高速旋转推动涡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蒸汽在涡轮机中做功后,转化为冷凝水,并通过再生器等装置回到锅炉内循环使用。
锅炉在利用化石燃料进行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烟气。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锅炉通常会采用烟气脱硝、脱硫等装置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综上所述,电厂锅炉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并利用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同时,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
2024版电厂锅炉原理ppt课件
电厂锅炉原理ppt课件目录•锅炉基本概念与分类•锅炉结构与工作原理•燃料与燃烧计算•锅炉受热面与传热过程•锅炉运行调节与自动控制•锅炉安全保护与节能环保01锅炉基本概念与分类锅炉定义及作用锅炉定义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炉作用提供热水或蒸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按燃料分类0102030405电站锅炉、工业锅炉、船用锅炉和机车锅炉等。
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和超高压锅炉等。
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等。
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等。
不同类型锅炉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燃煤锅炉热效率低,燃气锅炉环保性能好等。
锅炉分类与特点按压力分类按用途分类特点按水循环方式分类电厂锅炉作用电厂锅炉结构电厂锅炉工作流程电厂锅炉概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实现发电过程。
主要包括炉膛、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部件。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释放热量,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方式传递给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受热面内的工质吸热后温度升高,最终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
02锅炉结构与工作原理0102锅筒是锅炉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储存水,进行汽水分离,在运行中排除锅水中的盐水和泥渣,避免含有高浓度盐分和杂质的锅水随蒸汽进入过热器和汽轮机中。
水冷壁位于炉膛四周,主要作用是吸收炉膛中高温火焰和烟气的辐射热量,使水加热蒸发。
过热器其作用是将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省煤器其作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以降低排烟温度和节省燃料。
空气预热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030405锅炉主要结构组成燃烧系统及燃烧过程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点火装置、油枪、油管路等组成。
电厂锅炉原理ppt课件
电厂锅炉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1 2 3
故障一
水位异常。处理方法:检查水位计、水位传感器 等是否正常,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清洗、更换等。
故障二
压力异常。处理方法:检查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等是否正常,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安全阀、更 换损坏部件等。
故障三
燃烧异常。处理方法:检查燃烧器、送风、点火 等系统是否正常,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燃烧参 数、更换损坏部件等。
电厂锅炉的热效率与优化措施
热效率
电厂锅炉的热效率是指实际输出的热量与输入的热量之比,是衡量锅炉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意味 着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优化措施
为了提高电厂锅炉的热效率,可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如改进燃烧方式、增加受热面积、降低排烟温度、回收余 热等。此外,合理的运行管理也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关键。
06
电厂锅炉发展趋势与新技 术应用
电厂锅炉的技术发展与进步
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厂锅炉正朝着高效低污染的方向 发展。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器设计、优化炉膛结构等手 段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能源回收及利用技术
电厂锅炉的能源回收及利用技术不断提高。例如,利用余 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用于加热给水或发电等 。
电厂锅炉的维护与保养制度
维护制度
定期对锅炉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查、维护 ,确保其正常运行;对锅炉的仪表、阀 门等设备要定期校验、润滑,防止泄漏 、误操作等事故发生。
VS
保养制度
对锅炉要进行例行保养,如每周进行一次 小保养,每月进行一次大保养;对锅炉的 易损件要定期更换,防止因老化、磨损等 原因影响正常运行。
电厂锅炉原理
目录
• 电厂锅炉概述 • 电厂锅炉燃料与燃烧 • 电厂锅炉热力计算与优化 • 电厂锅炉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 • 电厂锅炉安全运行与维护 • 电厂锅炉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电厂锅炉是电力发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水蒸汽,然后利用水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燃烧系统、热交换系统和水循环系统三个部分。
首先,燃烧系统是锅炉产生热能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系统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锅炉的燃烧室中进行燃烧反应,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过程需要满足一定的燃烧条件,包括合适的燃料供应、适量的空气供应、适当的燃烧温度和压力等。
其中,燃料的供应通常通过输送系统实现,而空气供应通过通风设备确保。
锅炉燃烧室通常设计为炉膛形状,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利用率。
燃烧室内的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作用于锅炉的热交换面。
其次,热交换系统是锅炉将燃烧释放的热能转换为水蒸汽的关键环节。
锅炉中主要有炉水壁、空预器和蒸汽发生器等热交换设备。
炉水壁是位于锅炉燃烧室内的直立于水平平面的管束,其主要功能是将高温烟气传递给其中的水,使其升温;空预器则是位于炉外的热交换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先将新鲜空气预热,再将其传递给炉膛内,提高燃烧效率。
蒸汽发生器是将热能传递给水,使其沸腾变成蒸汽的设备,常见的类型有水管锅炉和烟管锅炉。
蒸汽发生器内的水被加热后蒸发成蒸汽,然后被导入汽轮机进行功率转换。
最后,水循环系统是锅炉中起到循环作用的关键部件。
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和排污系统。
给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水从水源中供给给蒸汽发生器,并保持适当的水位和压力。
在给水系统中,水经过一系列处理装置净化后,被泵送到蒸汽发生器。
排污系统则是将锅炉内的污水和不可溶性沉淀物排出,以保证工作过程中水质的合适和锅炉的平稳运行。
总的来说,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系统产生高温烟气,然后利用热交换系统将烟气传递给水,使其升温并沸腾变成蒸汽,最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循环供应水和排污。
这一过程中,燃烧系统提供热能,热交换系统将热能转换为水蒸汽,水循环系统保证水源的供给和水资料的合适。
这样,锅炉就能持续地提供蒸汽给汽轮机,实现电力发电的目的。
2-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22年
《电厂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系统的总结、巩固并加深《电厂锅炉原理》课程中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锅炉机组热力计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通过设计对整个锅炉的结构作进一步了解。
3.通过热力计算对炉内传热有进一步的了解。
4.要求:严肃认真,计算准确,书写规范,分析合理,结论正确。
二、设计题目国产1000t/h电厂锅炉热平衡及炉膛热力计算三、原始资料1.锅炉主要技术数据2.锅炉结构简介该锅炉为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炉膛出口的前墙和两侧墙布置有壁式再热器,炉膛上部设有大屏和后屏过热器。
沿着烟气的流向依次布置中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尾部并列布置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制粉系统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形式。
直流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可上、下摆动25°,正常运行下摆10°。
冷空气温度为20°C,排烟温度159℃。
四、课程设计任务锅炉热力计算时,炉膛传热计算是在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之后进行的。
通ϑ''。
计算得出的炉常都采用校核计算方法,即根据已知的炉膛结构来计算炉膛出口烟气温度l膛出口烟气温度值应能保证炉膛出口受热面的安全运行,即出口烟温不能超过防止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的要求,同时也应兼顾锅炉受热面的辐射和对流传热最佳比值的要求。
如果计算所得出口烟温l ϑ''值超出防止结渣允的范围,则应修改炉膛结构及其受热面布置,重新进行计算,直至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值符合要求为止。
但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校核几种煤种是否适合本锅炉,通过此次设计对炉膛结构和炉内传热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五、 炉膛传热校核计算步骤炉膛传热较核计算的步骤如下:(1) 根据已知的炉膛结构图,确定炉膛有效容积的边界,计算炉膛各面墙的面积i A ,炉膛总面积l A 、炉膛容积l V 。
根据水冷壁的结构特性,计算炉膛有效辐射受热面积、炉膛平均热有效系数pj ψ及炉内有效辐射层厚度s ;(2) 确定燃烧器的相对布置高度r x 及考虑炉内火焰最高温度区相对位置的参数M ; (3) 根据热空气温度rk t 、冷空气温度lk t 、过量空气系数l a ''和漏风系数l a ∆、zf a ∆等计算空气带入炉内的热量k Q 。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电厂锅炉是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热能加热锅内的水使之成为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汽温、汽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现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容量大、参数高、技术复杂、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所以燃料主要是煤,并且煤在燃烧之前先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在炉膛中燃烧放热。
概括地说,锅炉是主要工作过程就燃料的燃烧、热量的传递、水的加热与汽化和蒸汽的过热等。
整个锅炉由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部分组成。
锅炉本体:锅炉本体是锅炉设备的主要部分,是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的。
“锅”是汽水系统,它主要任务是吸引收燃料放出的热量,使水加热、蒸发并最后变成具有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
它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等设备及其连接管道和阀门组成。
(1) 省煤器。
位于锅炉尾部垂直烟道,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锅炉给水, 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
(2) 汽包。
位于锅炉顶部,是一个圆筒形的承压容器,其下是水,上部是汽,它接受省煤器的来水,同时又与下降管、联箱、水冷壁共同组成水循环回路。
水在水冷壁中吸热而生成的汽水混合物汇集于汽包,经汽水分离后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
(3) 下降管。
是水冷壁的供水管道,其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引入下联箱再分配到各个水冷管中。
分小直径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径集中下降管两种。
小直径下降管管径小,对水循环不利。
(4) 水冷壁下联箱。
联箱主要作用是将质汇集起来,或将工质通过联箱通过联箱重新分配到其它管道中。
水冷壁下联箱是一根较粗两端封闭的管子,其作用是把下降管与水冷壁连接在一起,以便起到汇集、混合、再分配工质的作用。
(5) 水冷壁。
位于炉膛四周,其主要任务是吸收炉内的辐射热,使水蒸发,它是现代锅炉的主要受热面,同时还可以保护炉墙。
(6) 过热器。
其作用是将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上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7) 再热器。
其作用是将汽轮机中做过部分功的蒸汽再次进行加热升温,然后再送到汽轮机中继续做功。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电厂锅炉工作原理
电厂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装置,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它是电厂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燃料燃烧:首先,将燃料(如煤、天然气、石油、生物质等)送入锅炉燃烧室,然后通过点火系统点火。
燃烧时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放出燃烧反应的热能。
2. 热能传导:燃烧释放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炉排、燃烧室和锅炉管道等结构,使热能传导给水。
3. 加热水:热能传导给水后,水开始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
通常,锅炉的热水管道是穿过锅炉炉膛的多根水管,使水在管内不断加热。
4. 蒸汽生成:水吸收足够的热量后,会转化为水蒸气。
水在锅炉内部形成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以供给发电机或供热系统使用。
5. 排放烟气:燃烧后产生的尾气包含了未完全燃烧的残余物质和烟尘颗粒等,需要通过烟囱排放出去。
总结而言,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量,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转化为蒸汽,以供给发电机或供热系统使用。
同时,锅炉还需要排放燃烧后产生的废气。
这样就实现了从燃料能源到蒸汽能源的转换过程。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电厂锅炉是电力工业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蒸汽,再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关键装置。
锅炉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对于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
电厂锅炉主要由炉膛、水冷壁、过热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部分组成。
在工作时,燃料在炉膛中燃烧,释放出大量热能,使水在水冷壁内受热变成蒸汽。
蒸汽经过过热器升温后,进入汽轮机进行功率输出。
同时,在燃烧过程中,通过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
最后,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器净化后排放到大气中。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厂锅炉的设备结构。
锅炉的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地方,通常采用水冷壁来吸收炉膛内的热量,防止炉膛壁面过热。
过热器则是将产生的蒸汽加热至高温高压状态,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
空气预热器则通过预热空气,使燃烧更加充分,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除尘器则是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保护环境。
在实际的电厂运行中,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离不开各种设备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例如,炉膛内的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并且需要控制燃料的投入量和燃烧速度,以保证燃烧稳定和高效。
水冷壁需要保持清洁,防止结垢和腐蚀,以保证传热效果。
过热器和空气预热器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其传热效率和预热效果。
除尘器需要定期更换滤料,清理除尘器内部,以保证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总之,电厂锅炉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是电厂发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深入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合理配置和维护各种设备,才能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厂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电厂锅炉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厂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了解电厂锅炉的构造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电厂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电厂锅炉的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和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3.熟悉电厂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厂锅炉进行初步的运行分析和故障诊断;5.具备电厂锅炉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6.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电厂锅炉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厂锅炉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3.使学生认识到电厂锅炉在电力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厂锅炉的基本原理、构造和运行机制,以及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1.电厂锅炉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厂锅炉的燃烧原理、传热过程、蒸发过程和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2.电厂锅炉的构造和分类:介绍电厂锅炉的各类部件及其作用,不同类型锅炉的特点和应用。
3.电厂锅炉的运行维护:讲解电厂锅炉的启动、停运和日常维护方法,以及故障处理技巧。
4.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介绍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分析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厂锅炉的基本原理、构造和运行机制。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厂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电厂锅炉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电厂锅炉原理电子档
第一节煤的成分及性质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矿物质等组成的一种复杂物质,属有机原料,来源于古代植物。
由于地壳变迁,地面上的植物残骸被长期埋在地层深处,在合适温度与高压及缺氧条件下,原始有机物不断分解化合,最终边形成了煤。
煤既然由植物形成,组成植物的有机质元素,主要是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便是煤的主要元素。
另外,在煤的形成、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加入的水分和矿物质(燃烧后成为灰分),也成为煤的组成成分。
煤是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煤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但作为能源使用,只要了解它与燃烧有关的组成,例如元素分析成分组成工业分析成分组成,就能满足电厂锅炉燃烧技术和有关热力计算等方面的要求。
一、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及其性质煤中的化学元素可达30多种。
一般把燃料中不可燃烧矿物质成分综合在一起统称为灰分。
这样用元素分析法测定煤的组成成分时包括七项: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M)、灰分(A)两种成分。
其中碳、氢和部分硫是可燃成分,其余都是不可燃成分。
这些成分呈复杂的化合物存在于煤中。
煤的各种成分的性质如下。
1.碳(C)碳是煤中的主要可燃元素,其含量一般为50%~60%(指收到基含量,下同),1kg的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能放出32700KJ的热量,其反应式为C+O2→CO2+32700,KJ/kgC (2—1)如果1kg的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只能放出9270KJ的热量,即2C+O2→2CO+9270,KJ/kgC (2—2) 煤中的碳以两种状态存在。
其主体形成晶格,也就是苯核。
晶格中也有一些硫、氮原子。
另一部分碳与氢、硫、氮、氧形成侧链。
侧链靠键链接在晶格的边缘上。
当在缺氧环境下受热时,键断裂,侧链呈气态逸出,这就是挥发分。
煤的挥发分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二氧化碳和氮等不可燃气体及少量的氧气所组成。
煤的挥发分与煤的地质年代有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火电厂及其生产过程 1.发电厂:将各种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2.发电厂分类 (1)火力发电厂 (2)水力发电厂 (3)核能发电厂 (4)风力发电厂 (5)太阳能发电厂等。
情境一:火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燃料(化学能)
电能
火电厂能量转换过程(三次能量转换):
SmartArt来快速排版。
方法:【插入】→【SmartArt】→【图片】→【选择图形】→【选择图片】
PPT使用技巧
4 选择图层 PPT也有类似PS那样的图层,当某一页 PPT 元素过多时,在底层的元素会被覆 盖,导致鼠标无法选中,编辑起来非常麻烦,其实我们可以分层编辑,这样就 可以随意选中元素进行编辑。 方法:【排列】→【选择窗格】
因此:火电厂三大主机:锅炉 、汽轮机、发电机
因此,电厂锅炉的作用是:使燃料 尽可能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并将热量尽 可能完全地传递给工质,产生规定数量 和质量的合格的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 做功。
二、电厂锅炉设备的基本组成
锅炉设备由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一)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是锅炉设备的主体,它包括“锅”本体 和“炉”本体。
本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堂上认真听讲,尽力做好课堂笔记,并掌 握重点和难点;
二、课后及时复习、通读教材,按时、独立完成 作业;
三、做到理论联系实习,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四、尽量抽时间预习新课内容,做到有备而来;
五、无论学习什么课程,要做到不耻下问。
火电厂远眺
邹县火力发电厂俯瞰
第一章 电厂锅炉概述
统
二
次
灰渣
风
冷空气 送风设备
除
排
含灰
尘
烟
烟气
设
设
备
备
细灰
图1-3 燃烧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2.汽水系统的工作过程
给水泵 给水
省煤器
汽包
过热器
汽轮机 高压缸
排汽
水 下
冷 降
壁 管
下联箱
再热器
汽轮机 中、低压缸
乏汽
图1-4 汽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二)辅助设备及系统 1.燃料供应系统:将来煤输送至原煤仓; 2.煤粉制备系统:将原煤制成合格的煤粉; 3.给水系统:对给水进行升压、调节,并送至锅炉; 4.通风系统: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空气、排除燃烧生
53
录制视频 如果想在 PPT 中插入一段自制视频,那我们可以用【录制视频】这个功能,
现录现用。
方法:【插入】→【屏幕录制】→【选择区域】→【录制】→【录制完后按
win徽标+shift+Q结束】
6 录制音频 PPT 一般都是配合演讲使用的辅助演示工具。如果想把做好的 PPT发给别人, 同时又希望将对PPT文件的解读附带在里面。那【录制音频】就能很好地解决 这个问题。收到的人不仅能看 PPT 页面,还能听到对PPT页面的内容解读。 方法:【插入】→【音频】→【录制音频】
产的烟气,并维持炉膛的负压;
5.除灰除尘系统:清除炉底炉渣和烟气中飞灰; 6.水处理系统:给锅炉提供合格的补充水; 7.测量和控制系统:自动测量及显示、自动调节、
程序控制及自动保护。
PPT制作技巧
1 设置母版 母版是保证PPT风格整齐、统一的基础,写PPT前设计美观的母版可以省去为每 张PPT粘贴LOGO、设置页眉页脚、指定特殊标记等繁琐工作。 方法:【视图】→【幻灯片母版】→【选中首个母版】→【设置LOGO、页眉页 脚、标题等】→【关闭母版】
2 增加反悔次数 Ctrl+Z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误操作后可以复原,不过在PowerPoint中默认 撤销操作次数为20次,其实撤销次数大可以设置为150次。 方法:【文件】→【选项】→【选项】→【设置次数】
3
SmartArt排版图片 PPT一般都要讲究图文并茂,然而图文排版却是一大难题,其实我们可以借助
1.“锅”本体(汽水系统):它包括省煤器、 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再热 器等。
2.“炉”本体(燃烧系统):它由炉膛、烟道、 燃烧器、点火装置及空气预热器等组成。
三、锅炉设备的工作过程
1.燃烧系统的工作过程
锅炉本体 制
粉
风粉
水过再省空
设
燃
气流
冷热热煤气
备
烧
壁器器器预
及 一次风
器
热
系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