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5、黄河颂知识点梳理复习+考点分析【文学常识】㈠作者资料。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
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
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
㈡写作背景1938年,光未然(张光年)在前往延安的途中,经过黄河,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这些激发了诗人为黄河高歌的诗情,写出了长诗《黄河吟》。
后经冼星海谱曲,这部极具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成功首演。
从此,《黄河大合唱》激荡的歌声传遍了全国,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重点字词】㈠字音字形。
(32个)⑴冼星海(xiδn);⑵气魄(pδ);⑶巅(diαn);⑷狂澜(IGn);(5)浊流(ZhU6);⑹宛转;(7)九曲连环(qu);(8)劈(pi););⑩一泻万丈;(11)浩浩荡荡;⑫哺育(bu);(13)榜样。
㈡词语释义⑴九曲连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⑵一泻万丈: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
【诗歌主旨】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内容概括】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的英雄气魄。
【写作特色】㈠抒情方式:直抒胸臆作者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课《搭石》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知识梳理我会写:汛xùn(汛情、汛期、防汛兵)访fǎng(采访、访友、访问)鞋xié(拖鞋、鞋子、皮鞋)挽wǎn(挽留、挽裤、挽袖)隔gé(相隔、间隔、隔三差五)懒lǎn(懒散、懒惰、好吃懒做)惰duò(惰性、惰心、怠惰)稳wěn(稳定、稳重、平稳)衡héng(平衡、均衡、衡量)协xié(协作、协商、妥协)我会认:间jià(间隔、间断、亲密无间)谴qiǎn(派遣、谴责、遣送)绰chuò(宽绰、阔绰、人影绰绰)多音字:涨zhǎng(涨水)zhàng(头昏脑涨)调tiáo(协调)diào(调动)处chǔ(处置)chù(四处)背bēi(背枪)bèi(背面)当dāng(当心)dàng(当作)间jiàn(间隔)jiān(夜间)形近字:汛(汛期)讯(喜讯)访(访问)仿(仿佛)懒(偷懒)赖(依赖)近义词:谴责一一指责平稳一一稳当间隔一一距离懒惰一一懒散协调一一和谐联结一一联系反义词:谴责一表扬懒惰一勤劳轻快一笨重大概一确切美好一丑恶理解词语: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谴责:责备;严正申斥。
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
平衡: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
协调:配合得适当。
本文指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配合得很默契。
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本文指走在搭石上的人很多,影子倒映在水中,姿态非常好看。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联结:结合(在一起)词语扩展:ABCC式词语:清波荡漾人影绰绰波光粼粼炊烟袅袅人才济济人海茫茫赞美无私品质的词语: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任劳任怨俗语:1得饶人处且饶人。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知识梳理文明的价值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
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一、中华文化根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倶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文化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6.文化自信的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做法(1)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上语文第五课课堂笔记
五上语文第五课课堂笔记一、课程概述五上语文第五课是一节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课程。
在本节课中,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学习了如何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本文,我们将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重点词汇解析1.词汇一:苍穹含义:指天空,形容广阔无垠的蓝天。
2.词汇二:碧波含义:指水波清澈、碧绿的颜色。
3.词汇三:鸟语花香含义:形容大自然中鸟儿的欢叫和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
4.词汇四:诗情画意含义:形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富有意境、充满情感的表现。
三、课文内容解析本文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
作者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世界。
在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大自然。
四、课后练习解答1.问题一: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本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问题二:作者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的?答案:作者通过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3.问题三: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本文启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五、学习方法与建议1.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描绘自然景色的手法,丰富自己的词汇库。
3.课后多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创作灵感。
4.养成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一政治第五课知识梳理
高一政治第五课知识梳理姓名1.财政:。
(1)本质:。
(2)通过而实现。
2.预算(1)含义:经过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计划,是国家财政的。
(2)国家预算体系:预算和预算共同构成国家预算体系。
(无论哪一级预算都由各级政府制定,并由各级人大审批通过执行。
)3预算的内容:①财政收入:含义:国家通过的资金形式:、、、。
(90%来源于)②财政支出:含义:国家通过的资金作用:使国家的各种得以实现,反映政府的。
形式:支出;支出;支出;支出和其他支出。
4财政收支平衡:当年国家财政收入支出或收入支出,略有节余。
5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人支出,出现的经济现象。
6.在预算和决算中,是最理想的状态。
此时,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调节配置。
第二,促进的发展。
第三,促进的发展。
第四,促进的提高。
第五,是巩固国家政权的保证。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基础性因素)(2)政策3.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在发展上,大力。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依法 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1) 性 (2) 性(3) 性,三者关系是: 首先, ,其次, , 总之,三者 。
)偷税: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 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是纳税人 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 的行为。
)骗税:集中表现在用欺骗的手段获得 税。
:是纳税人以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B 。
处以 ,3。
由司法机关予以 处罚。
1.国家税收的共同特征:(1)都是以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2)分配的主体是 (3)税款都是 。
(4)都是为国家实现其 而服务的。
2.我国税收的性质:是 的新型税收。
(1)是 的基本形式。
(2)是 的重要杠杆。
(3)是国家 的重要手段。
1.纳税人(1)定义: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 和 。
(2)决定因素: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 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 决定 (1)增值税〈增值额〉: (2)营业税〈销售额〉: (3)消费税〈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4)企业所得税〈纯收益额〉: (5)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额〉,包括: ; ; ; ; ; ; ; ; ; ; 等11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上第5课:交友的智慧 知识点梳理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5.1让友谊之树常青
1.怎样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呵护友谊的要求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5.2网上交友新时空
1.网络交往的特点
(1)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2)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怎样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弊: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4.注重现实交往
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更可靠的基础。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梳理+教材习题解析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5.1延续文化血脉本课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容力;创造力▲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作用)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作用?)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③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教材释疑点拨11.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7【提示】那达慕大会望果节盘王节春节2.(1)查找资料,分享交流你所了解的文化遗产价值。
(2)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提示】(1)①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②文化遗产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教科书,③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④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在于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形近字:吼(吼叫)孔(孔雀)脂(脂肪)指(指示)拭(擦拭)试(考试)多音字:划:huá划船huà计划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埋:mái埋藏mán埋怨近义词:柔嫩——娇嫩拂拭——擦拭忽然——突然照射——照耀可怕——恐怖猛烈——剧烈快活——快乐仔细——认真仍旧——仍然推测——推断反义词:高大——矮小断绝——恢复快活——难过少见——常见黏稠——稀薄详细——简略理解词语:【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八上第五课--《道德与法治》中考课知识点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重点)(期考)(中考)违法行为的种类?P48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3.(重点)(期考)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异同?P48不同点: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犯罪。
共同点: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重点)(期考)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1)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6.(重点、难点)(期考)(中考)犯罪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P53(1)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7.(重点)(期考)(中考)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P54(1)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作者介绍: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
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书中人物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三国演义》知识清单、阅读测试!我会写:妒:嫉妒妒忌妒意妒火嫉贤妒能忌:妒忌猜忌顾忌肆无忌惮曹:姓曹南曹天曹曹官督:都督督促监督督战委:委派委托委婉委曲求全惩:惩罚严惩惩办惩前毖后鲁:鲁莽齐鲁鲁菜粗鲁遮:遮掩遮盖遮蔽遮人耳目私:私自私心无私公私分明寨:水寨山寨村寨安营扎寨擂:擂鼓自吹自擂大吹大擂呐:呐喊吐纳唢呐呐喊助威插:插秧插花插队插嘴形近字:妒(妒忌)护(保护)委(委托)季(季节)惩(惩罚)征(出征)私(自私)和(和平)寨(水寨)赛(比赛)呐(呐喊)纳(接纳)多音字:调:diào音调tiáo调节擂:léi擂鼓lèi擂台近义词:妒忌——忌妒商议——商量推却——拒绝委托——托付预计——估计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嘱咐迟延——拖延疑惑——困惑反义词:推却——接受惩罚——奖励齐全——短缺秘密——公开理解词语:【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1894年7月,丰岛战役,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战败,日军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1、导火索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事件2、瓜分中国狂潮的势力范围3、”门户开放“政策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1898年美国向英、法、德、俄、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 五口通商B. 租界设立C. 瓜分狂潮D. 门户开放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知识重点整理
一、词语搭配(明朗)的天空(潮湿)的地面(亮晶晶)的水洼(金黄金黄的叶子(棕红色)的小鸟(湿漉漁)的水泥道(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着★二、重点句子(…… 像……)仿写比喻句。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鞋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金黄的树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
5.柳树的枝条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
三、句子解析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形象的写出了法国梧桐树的形状像“小巴掌”,因为是“金黄金黄的叶子”,从颜色上又有了“金色的小巴掌”之比。
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然而”一词表示转折,将“不规则”、“凌乱”这些与美无关的词语与美联系起来,还用“更”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语强调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的赞叹。
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
四、问题归纳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2.从哪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从三个比喻句“水泥道像一块彩色的地毯。
”“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的具体描写看出的。
3.说一说“金色巴掌”指什么?用一个词语说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给你印象?文中“金色巴掌”指法国梧桐树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4.作者在水泥道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美在哪?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八上道法】5【知识点梳理+解题方法】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法律有哪些作用?(1)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同点类别违反法律不同承担法律责任社会危害程度不同性质不同不同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规范 承担民事责任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相对轻微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法律规范 刑罚处罚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4.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怎样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6.犯罪的含义、特征及刑罚的含义、种类(1)①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2)①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②刑罚的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7.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 - 1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 - 4 -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 9 -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2.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实践出发,才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1.劳动的作用(1)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2)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
马克思给我们下了这样的定义:“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
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
”2.实践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 - 1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 - 4 -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 9 -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2.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实践出发,才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1.劳动的作用(1)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2)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
马克思给我们下了这样的定义:“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
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
”2.实践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
《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
二、生字词语惧:川(畏惧、惧怕、临危不惧)凄:qi (凄凉、凄惨、凄风苦雨)寞:m(5 (寂寞、落寞、不甘寂寞)宴:yan (宴会、喜宴、宴请)霉:md (发霉、倒霉、霉菌)籍:ji (国籍、书籍、籍贯)聊:li台。
(无聊、聊天、闲聊)乏:珀(缺乏、疲乏、人困马乏)栅:zh3 (栅栏、栅子、竹栅)控:k6ng (控制、自控、控告)贷:d”(贷款、信贷、责无旁贷)剔:tT(剔除、挑易I」、晶莹剔透)袭:xi (袭击、偷袭、侵袭)覆:忙(覆盖、覆灭、覆水难收)课内词语:流落凄凉寂寞恐惧倒霉忧伤书籍处境理智控制心平气和抛弃重见天日防御侵袭倾覆宽慰深重困境焉知非福三.多音字畜X C J畜养ch。
牲畜作zu。
作坊zu6作家尽jin尽管jin尽兴劲jin劲头jing劲敌圈quan (圆圈)juan (圈养)四.词语理解【焉知非福】出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前所未闻】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
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聊以自慰】聊,姑且。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五、课文主题: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含答案)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知识梳理+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知识梳理1.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的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
3.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
法律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
在日常驾驶中,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
4.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
5.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6.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
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8.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9.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10.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1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七年级上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知识梳理
一、填空题:1、谁是我们生命价值的创造者?。
2、我们是自已生命的,全面地认识自我,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3、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
4、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有美好的,社会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一种。
二、非选择题:1、人为什么要不断地认识自己?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3、怎样全面认识自己?A4、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之间的联系?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6、我们为什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A7、认识自我的途径?8、为什么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9、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有什么意义?10、怎样认识自我的潜能?11、什么是潜能?12、潜能开发的本质是?A13、人的潜能包括的内容?14、人的潜能与特长的关系?15、我们为什么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潜能的重要意义?A16、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17、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是什么样的?18、怎样正确认识追星现象?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20、怎样确立自己的成长目标?/怎样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21、青少年怎样实现人生的成长目标?/怎样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22、成功者的四大习惯?一、填空题:1、谁是我们生命价值的创造者?。
2、我们是自已生命的,全面地认识自我,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3、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
4、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有美好的,社会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一种。
二、非选择题:1、人为什么要不断地认识自己?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3、怎样全面认识自己?A4、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之间的联系?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6、我们为什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A7、认识自我的途径?8、为什么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9、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有什么意义?10、怎样认识自我的潜能?11、什么是潜能?12、潜能开发的本质是?A13、人的潜能包括的内容?14、人的潜能与特长的关系?15、我们为什么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潜能的重要意义?A16、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17、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是什么样的?18、怎样正确认识追星现象?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重点知识梳理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例(扬州期末调研)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在对同一个字词的释义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对“社”、“资”的新解释。
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30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
这表明文化创新(A)
A.来自社会实践 B.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C.就是推陈出新 D.应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准备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例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B)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例2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士兵突击》、《李小龙传奇》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
它们的主创人员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
这种观点说明(B)
A 、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传统经典
B 、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 、应该否定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
D 、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就是原创作品***4、如何实现我国的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现。
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同时又要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借鉴中,必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⑤: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例1、2008年10月14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在山东济南揭晓。
吉祥物名为“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
首”的泰山,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
这说(C)
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例2、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
这主要表明(A)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