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国学经典不仅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和智慧的凝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不仅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

尤其是国学经典的诵读,有助于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和历史文化。

本文主要针对国学经典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教学对策小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国学经典则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文化在逐渐走向世界,因此国学素养要从小培养。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经典诵读融入其中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国学观念的形成。

一、国学经典的含义国学指的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并且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

国学主要是儒家文化作为主导,同时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言论,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特色和传统的文化。

而且国学经典对中国传统的道德和人文伦理进行了深刻的描述,读起来琅琅上口,对人们的日常和行为观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运用现状现阶段不少学校还没有完全将国学经典纳入小学语文教学观念中,而且国学经典的诵读和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年级和知识水平制定国学经典的诵读篇章,甚至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不能顺利地将经典篇章读下去。

其次,很多的经典国学文章读音与现在常见的读音有很大的差异。

如“见”字,日常生活中读“jian”,而在经典文中多读“xian”,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发现的意思。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校对国学经典还不够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入国学经典,学生也不能熟读国学经典,不能激发起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国学素养的养成。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和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

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

本文将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角度探讨,深入分析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一、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1. 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诵读国学经典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每一篇国学经典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更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具有更为自豪和自信的民族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诵读国学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

国学经典的语言优美、朗朗上口,阅读和诵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

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情感也可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孝道、仁爱、忠诚、诚信等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优秀品德和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1. 注重选材,引导学生诵读适合自己的国学经典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应该注重选材,引导学生诵读适合自己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国学经典。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生动的国学经典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 结合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国学经典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诵读国学经典与课文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国学经典的魅力。

可以从诗词、故事、寓言等方面进行选材,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模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模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模式发布时间:2023-03-27T06:21:51.95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89期作者:刘祥英[导读]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中严于律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明清学校442200摘要:处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语文经典多以国学经典著作内容为主,采用诵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化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

本文从经典诗歌诵读的概念范围、目的价值和具体操作方法入手进行了诵读的策略研究,为小学经典诗歌诵读方面的教学提供一个有利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诗歌诵读经典教学小学教育策略方法近年来,我国流行起了“国学热”,在学者、专家的指导下,当前很多学校都开始推广国学教育活动。

这样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同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国学经典作品内容,还要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真正体会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仁爱精神、传统文化。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中严于律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引导小学生濡染于心、熟诵于口,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实现高年级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

同时,小学生在国学经典作品的熏陶与感染之下能够让自己的性情更加平和,增强其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开阔小学生的心胸,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虽然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成效,却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借助于国学经典诵读来引领、熏陶学生的性情,让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真实、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研究作者:王晓红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3年第09期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发展。

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读懂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成长。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經典诵读教学实践的意义与策略开展途径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发挥出人文性的特征,坚持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形成优质的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新时代接班人。

语文学科本身具备人文性的特征,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借助经典诵读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经典诵读中获得领悟,形成人文素养。

(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许多经典的诗歌、诗词作品具有语言精练、思想深邃、文化承载厚重等特点,特别是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发展规律。

学生可以以经典作品为桥梁,通过朗朗上口的经典作品诵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律之美,获得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发展,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互动。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输入输出理论表明,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离不开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只有“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够保障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

许多学生在写作中都会出现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并未将阅读中吸收的知识运用于写作表达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修养和人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展开讨论,分析其教学意义、实施方法以及实践效果。

一、诵读国学经典的教学意义诵读国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

国学经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学艺术,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可以模仿古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诵读国学经典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审美情趣,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开拓学生的艺术眼光和审美情趣,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诵读国学经典的实施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可以通过朗诵的方式进行诵读。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国学经典名篇,让学生进行朗诵,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语气的变化,让学生将经典文学作品表现得栩栩如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可以通过默读的方式进行诵读。

老师可以将国学经典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默读,并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加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诵读。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国学经典的话剧或短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演形式,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再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可以通过朗诵、默读、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望今后能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使诵读国学经典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化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时,为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不断熏陶小学生的心智思维。

为实现素质育人目标,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措施:文本资源整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诵读模范塑造,引导小学生进行主动模仿;信息技术应用,建构沉浸式经典诵读情境;灵活安排时间,给予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趣味诵读竞赛,激发出学生诵读的积极性等。

本文就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路径探究引言:文化自信视域下,为推动小学语文贯彻文化育人思想,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教师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教学突破口,为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思想抓手,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化综合素质。

一、整合意义(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小学生身心成长阶段,教师应当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拓宽教学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二)完成文化育人目标传统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为使得小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的预期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建构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深度解析,挖掘其中的文化内蕴,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知识储备[1]。

二、整合路径(一)文本资源整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鉴于小学生思维意识的差异性,使得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诉求存在客观差异。

为满足小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教师应当对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国学经典诵读文本,与教材文本融合的现实路径,打破传统教材文本的约束,保证语文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效挖掘出国学经典诵读的引导教育价值。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书湖阴先生壁》《江南春》《浪淘沙》教学时,为满足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多样化学习诉求,教师应当打破教材内容的约束,基于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诉求,对不同的文本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契合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喜好,如景物描写类、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故事记叙类等。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作者:何芳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1期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具备文学内涵的科目,我国语言文化精深,语文内容也应当丰富多彩。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此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使其能够从小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弘扬国学经典诵读。

本文就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提出了几点整合实践,以期有效促使学生深化语文素养以及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实践策略;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是我国历代千百年来的结晶。

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开始注重国学的学习,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教师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深入的了解,熟悉国学经典,增加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修养。

一、诵读国学经典,培养识字能力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识字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在这个黄金阶段接触大量的文化经典,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体验吟诵经典快乐,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一)细读吟诵,潜移默化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入经典诗文时,要注意把握好诗文的量和诵读的度。

教师可以从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入手,用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的细读方法进行吟诵。

因为吟唱时巧妙利用了汉字的音韵和律动,前后两句地址押韵,所以,学生哪怕把这段诗文重复几十遍、上百遍也不会疲劳。

反复多遍的吟唱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学生学起来轻松,记起来容易,一改识字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中愉悦识字,同时受到传统思想教育。

(二)图文结合,出其不意小学低年级段诵读的经典诗文中的汉字,在音、形、义方面都别出心裁,另有风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策略研究摘要:小学语文教师需充分把握语文教学的机会,在语文课堂中加大传统文化渗透力度,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小学生得以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师需掌握正确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兴趣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本文将首先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彰显国学经典作品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实践策略引言: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需充分引导学生,带动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得以在文学作品品读中感受作者的内在情感,体会国学经典思想,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逐渐提高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需充分强调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国学经典这一优质教学资源,深度剖析经典教育资源内涵,以丰富语文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教学体系,传统语文课堂多以语文课本为主体,强调写作训练的重要性,而未能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创新,导致学生的学习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终身成长。

在语文课堂融入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得到多元化成长。

(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将小学语文与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相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诵读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掌握更多的中华文化和传统文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

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并将其内化在自身知识体系中,以提升其文化品质[1]。

二、小学语文教学诵读国学经典的策略(一)关注学生实际,把握课堂节奏国学经典诵读自身的韵律感较强,教师需合理设计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让学生结合作品节奏自由诵读,以促进学生的作品理解,使其得以深切体会经典诵读作品的魅力,进而提升其诵读水平。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105
一、教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 习氛围。学习环境的优化可以给学生带去更多的体验和感知,学 生静心诵读才能够对文章产生感悟。教师课堂上将国学经典诵 读和语文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在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给学生提供 诵读的经典材料,或者联系古典文化的精华给学生做出讲解。浓 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 二、开展诵读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开展诵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首先教师按照学生的 学习特点进行诵读内容的选择,并且给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比赛 活动,对活动作出分类,如“千古美文探索之路”“经典国学诵读” 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奖项让学生比赛,可以进行填空考试等形 式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感知,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学习积淀, 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参与热情。例如,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百 家姓》等等,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注重在语文学习中 积累国学经典内容。 三、小组合作诵读夯实诵读基础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在经典国学和小学 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上,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去 新鲜感。如使用小组的方法一起诵读《论语》《全唐诗》等等,这 些经典与学生的古诗学习不谋而合,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对 这一教学模式更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可能在诵读 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在小组诵读之后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这对于夯实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强化学生的阅读感 知,也让经典国学学习有实现的载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 了分析和研究,国学经典的学习和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 联系。教师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强化学生的国学诵 读感知,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为透彻。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介绍基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方法。

教学设计是基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合理选择适合的国学经典作品。

在一年级可以选择《三字经》、《百家姓》等简单易懂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在二年级可以选择《千字文》、《弟子规》等内容稍微复杂一些的作品;以此类推。

通过渐进式的教学设计,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国学经典的世界,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诵读水平。

教学材料对于基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从教育部、文化部以及各级教育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和出版社的教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

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国学经典读本,如由国学大师撰写的注释版《四书五经》、《论语译注》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边读边讲、解读经典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哲理思想和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是基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如先听后跟读、小组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并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作者:袁惠娟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17年第11期小學时期,是学生发展以及学习的关键阶段。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诵读国学经典教学,更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其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有效提高,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国学经典的诵读教学,让经典诵读的馨香时时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浓浓的书香洋溢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一、结合教材优选适合学生年龄诵读的国学经典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优选适合学生年龄诵读的国学经典,只有这样才能为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学经典不仅博大,而且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但由于国学经典中有太多的内容,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全部掌握。

所以,在实施国学经典教学时,教师要选用易于诵读以及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并在学生的文本上对拼音进行标注。

假如国学经典是长篇著作,可选用其中的精华篇,这样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难度和诵读难度得以降低。

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选用《三字经》,也可选用《弟子规》;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选用《陋室铭》《爱莲说》等八篇小古文作为国学经典的诵读内容。

总之,这些内容不仅朗朗上口,易于诵读,而且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富有韵律美,因此能够使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助于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示范阅读引领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诵读节奏在小学语文中,当教师实施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可以说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即示范阅读。

由于国学经典是文言文的一种,同现代文的诵读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异存在。

所以,教师应进行示范阅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诵读节奏。

比方说,教师在教学国学经典《诗经》的内容时,教师应给学生示范朗读一遍,让学生清楚诵读的节奏。

即便文章当中有间隔的标点符号,但纯靠标点符号,学生很难把握正确的诵读节奏,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体现阅读间隔以及重读字,并把文章的文言文的韵味读出来,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到诵读的节奏,并学会运用这样的节奏进行诵读,从而将诵读国学经典的质量有效提高。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国学经典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

自2009年9月以来,我们学校将诵读国学经典作为特色教育目标,积极开展以“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全体师生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

我们的学生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校本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和古诗词为内容,在每天的晨读、每周四的国学诵读日和诵读课上进行诵读,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时积累和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

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的小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开发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在学校的实践有效策略,并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课题不断深入推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申请结题。

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不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小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研究内容:1、我们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根据小学语文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要求,确定与之相应的国学经典篇目,编写了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2、我们让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利用早读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利用校报《晨晓报》的国学经典专题栏目,如《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孝》、《成语故事》等,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同时在校报上《经典可以这样读》的栏目发表学生创作的“我读经典”的文章。

3、我们将每周一节诵读课落实到课程表中,语文老师按课表落实上课。

4、我们将每周四定为经典诵读日,利用早晨早读20分钟时间,每次由一个班级展示,一个年级齐诵,进行国学经典展示活动。

5、我们坚持每年一次的“国学经典展示会”,展示一学年的诵读成果。

展示会通过诵、读、唱、演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唐诗宋词、XXX诗词等国学经典,“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读经典书,做高尚人”。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正朝着更加多元、立体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融入国学经典诵读,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学习,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文本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文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内容简洁、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通俗易懂,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国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

二、注重国学经典诵读的韵律和节奏国学经典诵读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其中的韵律和节奏,体验其中的美感和韵味。

在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诵读材料中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其中的魅力。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节奏感。

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学经典材料国学经典文本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教育者需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略其中的深刻意义。

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朗读国学经典的技巧学生在朗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要注重声音语调的把握、停顿和节奏的处理、情感的表达等朗读技巧的培养。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和点评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好朗读技巧,使他们的诵读更加动人、生动。

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国学经典的研究与教育备受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学经典,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教学渗透、注重实践、选取重点等角度,探讨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教学渗透教学渗透是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的一部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经典文章和名句,以便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授《浣溪沙》时,可以引用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引导学生体会其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编写国学经典故事,把经典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中。

例如,在讲授"四大名著"时,可以编写相关故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纳凉的故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经典著作。

二、注重实践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也是渗透国学经典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感受国学经典。

例如,讲授《增广贤文》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讨论、朗诵等活动,增进他们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如同"活学活用",可以拓宽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读经典文化相关的书籍,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并指导他们撰写读书笔记。

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学经典。

三、选取重点在渗透国学经典的教学中,选取重点内容也很重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典著作难度较高,因此需要选取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例如,讲授《孟子》时可以突出强调"仁爱"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在讲授古代诗词时,可以选取经典名句,如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经典文化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重点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爱好。

总之,通过教学渗透、注重实践、选取重点等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入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_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_董玲萍

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_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_董玲萍
1it味人生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董玲萍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小学摘要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国学经典则是整个国学的精髓国学经典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的智慧结晶
中国校外教育zzxwjyw@
诵国学经典 品百味人生
———探究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董玲萍
( 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小学)
学报,2012,( 02) . [2]王太容.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J]. 新课程导学,
2015,( 01) . [3]仲毅. 培养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兴趣的路径探索[J]. 人才资源
开发,2015,( 10) . [4]邬靓婵.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 四川师范大
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国学经典则是整个国学的精髓,国学经典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的智慧结晶。将诵读 国学经典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实践应用,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还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在语文教 学中,选择合适小学生的国学经典文章进行诵读,对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都有着巨大的有益影响。通过对国学的含义进行阐述,分析国学 经典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具体实践方案。
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 诵读 实践
国学经典涵盖了中华民 族 近 五 千 年 的 优 秀 文 化,是 古 代 智 慧 的 结 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 学 生 诵 读 国 学 经 典,不 但 能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学 习水平和国学文化素养,而且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将对国 学的基本含义和诵读原则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将诵读国学经典应用在小学铭》等短篇的古文,让学生深刻体会作 者的高尚情操。
3. 春风未开了,却似笑春风———纠正汉字读音,规范学生读法 ( 1) 适当选择有拼音标注的书籍。在一到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认识的 字数较少,因此可以选择一 些 标 明 拼 音 的 书 籍 让 学 生 阅 读,规 范 学 生 的 汉 字读音。 ( 2) 老师应适当纠正读音。文言文中通假字较多,如“见”字,它通用的 是“现”字,属于发现的意思,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在学 生诵读前纠正通假字的读音。 ( 3) 规范领读。对于一些文言文类的国学经典,有些汉字读音和正常 口语读音是不同的,如“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常”字读 音就和平时有所不同,学 生 在 诵 读 的 时 候 就 应 该 注 意“常 ”字 语 气 应 该 加 重,声音适当延长。有一个规 范 领 读 的 例 子,学 生 们 就 能 轻 松 掌 握 阅 读 的 节奏。 4.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设置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 1) 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是最大 的,老师可以将国 学 经 典 的 内 容 编 成 一 个 生 动 形 象 的 故 事 对 学 生 进 行 描 述,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 2) 设置情境。小学生的想象力最为丰富,老师可以先将文章内容进 行大致的描述,然后让学生 发 挥 想 象 力,对 文 章 的 内 容 在 自 己 的 大 脑 中 形 成一个鲜明的场景,从而提高学生诵读兴趣。 ( 3) 引人入胜。老师可以通过将文章中的内容编成一个情景剧的模 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对故事进行演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三、结语 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灵魂所 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鼓 励 小 学 生 诵 读 国 学 经 典,对 提 高 学 生 的 认 字水平、朗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从小培养学 生的人文素质和国学文化 素 养,规 范 学 生 的 日 常 行 为,让 学 生 从 小 就 学 会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友爱他人。 参考文献: [1]应雀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 宁波教育学院

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策略研究

·理论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策略研究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陆 洋【摘 要】 国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展开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思想启蒙,提升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指导策略,以期对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所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策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理念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国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国学经典诵读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指导学生展开国学经典诵读。

一、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目标,优化教学指导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与完善,并加以阐述。

同时,在教学指导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展开经典诵读。

例如,在古诗《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学习、诵读能力发展以及情感培养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调动古诗诵读积极性。

在课堂设计中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意,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出示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谈谈欣赏图片后的感受,以期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秋天,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结合生字,为学生重点分析“促”的平舌音、“深”的翘舌音,并示范朗读;最后鼓励学生模仿诵读,并在音乐的伴奏下配合作者的情感起伏,提高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完成古诗诵读,体验诵读的乐趣。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一、指导思想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并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目的意义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在背诵中提高境界、多样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力行人格、诚信品质等,使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助推学生的生命崇尚,推动人与自然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背诵开拓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体会汉语语言的魅力,培育学生对文学的嗜好,奠定坚实的文字功底,提升自学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三、活动内容1、背诵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为主题的中华背诵诗文或小学教材中发生及所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传统意义的儒家文化经典和蒙学读物;此次背诵形式不减半,须采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少于8人(不含演奏),严禁舞者,表演时间不少于5分钟。

2、围绕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向同学们经典文学作品。

每位同学选择其中一本阅读后写一篇读后感,经指导老师点评后,20xx年2月10日每班推荐3篇参评,校大队部将组织评选优秀读后感。

3、背诵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中华背诵诗文或中小学教材中发生及所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传统意义的儒家文化经典和蒙学读物(例如《三字经》、《论语》等)此次背诵形式不减半,须采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少于8人(不含演奏),严禁舞者,表演时间不少于5分钟。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崇文小学 周柳援【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国学经典的学习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教师应该将国学经典的诵读重视起来。

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小学诵读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诵读能力。

【关键词】 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实施研究小学是学生接触校园教育的开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语文又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科目,所以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十分重要。

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比较全面的发展,更能够肩负起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

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教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及关注,为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深入解析作品,让国学经典释放魅力很多教师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时候,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直接去进行朗读。

学生对于自己所要诵读的课文没有深刻的了解,只能刻板地记忆字音字形,就失去了诵读教学的意义。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让学生诵读之前应该开展深度的解析教学,让学生能够明白作品真正的含义。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中,主要描写了庐山瀑布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博大豪迈的气概。

在学习到这一首古诗的时候,我会先带领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知道字音字形,消灭不认识的生字,然后给出关键词,让学生尝试去理解古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等到学生思考结束之后,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结果以及自己为什么这样思考。

等到学生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会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

最后,我会从古诗描述的画面到表达的情感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学生能够知道古诗的深刻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作者:严昕来源:《教育界》2022年第20期【摘要】国学经典是我国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对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深入分析国学经典内容,研究国学,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诵读;国学经典;策略作者简介:严昕(1996—),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学经典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国学经典蕴含深刻的道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人文素养。

一、国学经典的含义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等。

国学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包括杏林、杏坛、戏曲等内容,还包括我国的哲学史、礼仪、习俗、文学等。

我国四部国学经典为《周易》《论语》《老子》和《孙子兵法》,这四部经典著作不仅对我国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改变了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

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等[1]。

二、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学中的问题(一)教师不注重国学经典教学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平时也只会按照考试提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讲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国学经典阅读,导致学生的国学素养不高。

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合理设计国学经典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认识到诵读国学经典对他们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语文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教师只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单一地进行诵读,而且并没有设定固定的诵读时间。

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关注学生的诵读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诵读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南充市嘉陵区火花计算机希望小学任金花
摘要:让孩子们了解经典,鉴赏经典,热爱经典,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才会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文明。

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达到“化人文而成天下”的目的。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方法
《孔子家语·观周》认为:“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先哲孔子,正是因为谦逊好学,以老聃等为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才最终取得了集大成的教育成果。

由此可见,对于国学的深层领悟,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日前,素质教育方兴未艾,在小教领域,若能大力倡导国学经典诵读,则完全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达到“化人文而成天下”的目的。

所以,让孩子们了解经典,鉴赏经典,热爱经典,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才会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文明。

下面我就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小小的收获,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学情分析
我班62名同学,其中男生28名,女生34名。

据调查,全班学生在接触规定课本之余,课外书籍阅读量偏小,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有60%的孩子,对国学常识闻所未闻,课余之时,能主动接触传统经
典的,人数不到全班总人数的10%,国学文化的灿烂光芒被童话、动漫书籍等完全淹没。

二、环境的营造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塑造国学氛围,我们将教室后面的黑板做成了“国学知识园地”,教室里张贴了新的“学生十四项良好习惯与养成制度”,以及古典诗词、《弟子规》、《三字经》、古代名人的小故事等宣传图片,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激发了解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三、精心指导诵读
1.诵读的原则
(1)通读原则
在诵读课的设计方面,我确立了传统教育的诵读原则,即“素读”原则。

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我做了个实验:将全班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两个大组,一组同学通读,即整体诵读,每次诵读500字的内容,一周反复相同的内容。

另一组分读,即一部分一部分地读。

同样每次诵读500字的内容,一周反复相同的内容。

一周结束,通读的学生一气呵成,而分读的同学断断续续,多需提醒。

因此,在向家长推荐诵读的方法时,我首推了通读之法。

(2)精读原则
中国学问之精要就是宁愿精读一本,不泛读10本。

中国学问是“宇宙大道”之学,强调一贯之道。

如四书、《老子》等书籍,只要反
复诵读,在心中熟记一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意记忆便逐渐转化为无意识记,这正是右脑开发的关键。

由此再与生活相应,滋生万象,遂开智慧。

所以,在指导诵读时,我特别注重了精读,力争读一本,就落实一本,而不一味地追求数量。

(3)快乐诵读原则
怎么让孩子快乐诵读?就是不强求孩子背书,只让他大声朗读即可。

这样一来,学生在读书中没有压力,便有了读书的主动性,在这期间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诵读时,辅以一定的肢体动作,如让孩子摇头晃脑的读,通过摇头晃脑使学生完全放松身心,通过诵读来调节学生身心;击桌打拍,配以诵读节奏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诵读中得到人性和知识的锤炼,更能够在诵读中读出健康,读出智慧。

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4)时间短、次数多的诵读时间原则
诵读活动需要每天坚持,而且时间相对固定,使诵读成为学生的每日常规。

在诵读时间安排上,我遵循了不增加学生课余负担的原则,安排了每日20-30分钟的诵读。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课间、早自习或课堂插空的时间,组织学生分几个时段诵读(因儿童注意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

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和家人分享。

通过每天的经典诵读,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时间一长,孩子的兴趣、性情、智慧逐渐提升,不知不觉间则成大器。

2.诵读的步骤
第一步:示范读。

在小学生的心中,老师是偶像,他们都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而且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加上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所以正确断句会有困难,因此,在学生开始接触国学经典内容的时候,老师的示范读尤为重要。

要示范,就要求教师在诵读之前得做好“功课”,读通,读懂,甚至文意背景都要先做好了解,才能读出经典作品的韵味来,学生也才能正确模仿,达到诵读的终极目标。

第二步:以游戏调动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事物,所以,我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这一特性,在诵读实验一段时间后,我组织开展了诵读积分游戏。

游戏规则就是:每天诵读完成老师规定的篇章,加五分,多诵多加分。

一段时间后,积分前十名的学生会跟老师一起出游。

他们喜欢出游,喜欢热闹。

游戏开始后,老师不定期地公布排名,结果出现了空前的诵读赶超热潮。

第三步:用现实生活来阐释经典。

随着学生诵读内容的不断加深,由最初的浅显文字逐渐变成了一些长句,而学生毕竟生活在当代,学的是现代文,对古文中的某些语句可能反复读也不一定能理解,比如,读到孔子说“君子周急不济富”时,有学生就问:“为什么不济富呢?”我联系现实,作了一番现身说法:“你们看这里面的公西赤到了齐国当外交大使,坐的是‘奔驰’(乘肥马),穿的是意大利名贵皮衣(衣轻裘),他在齐国一定待遇很好,也一定不会让住在鲁国的母亲缺钱花。

所以,孔子听说了,批评冉求
不该大手大脚地乱施舍公西赤母亲东西,还有那么多失地农民没米下锅呢,冉求却把救济粮送给整天吃肉的人了,孔子便教育弟子说‘君子只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学生们听到这儿,都会心地微笑了。

第四步:将诵读与阅读写作结合起来。

当诵读进行了一个学期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看来经典诵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于是我就想:可否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呢?说干就干,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尽量选一些文笔生动、文化内涵丰富的文段,用一些涵义深刻、充满感情的词句把要训练的内容联成一体。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以给学生一种对文章篇章结构整体美的认识,做到思路清晰;二可以使学生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捕捉灵感的思维方法;三可以体验写作时情感涌动的快乐,并反过来激发学生读写的热情。

我运用这一特性,常让学生以读后感、日记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再顺便出一些拓展练习,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稍加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升华都很有益处。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我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形成了“晨诵、午读、晚省”的浓郁的学习氛围。

我深信: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会再结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