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1.D 2。

略3.名著阅读。

(4 分)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一一胡愈之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 分)3.略4.名著阅读。

4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①埃德加·斯诺②纪实③西北革命根据地④共产党和红军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内容:(一)重要字词:1、《新闻两则》:绥(suí)靖(jìng)鄂(â)豫(yù)阻遏(â)锐不可当(dāng)2、《芦花荡》:尖利能耐悠闲寒噤(jìn)阴惨仄(zâ)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huáng)失措3、《蜡烛》:拂(fú)晓瓦砾(lì) 地窖(jiào)鞠(jū)躬(gōng)颤(chàn) 巍巍(wēi)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箱箧(qiâ)制裁荡然无存5、《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荒谬健忘(二)作家作品:作家国别地位作品毛泽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文集》雨果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文集》西蒙诺夫苏联作家,获1974年列宁奖金《阅读与欣赏》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文学翻译家《百花文集》(三)课文比较:课文及出处作品主题写作特点文体《新闻两则》(第一则选自《人民日报》;第二则选自《东北日报》)第一则: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第二则: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告知广大军民,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蒋介石全军败局已定,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第一则:详略得当、叙议结合、语言精练;第二则:用词准确、及时、真实、准确新闻《芦花荡》(孙犁文集)作者通过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头子”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传奇故事,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通过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小说《蜡烛》(阅读与欣赏)文章通过写一位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军民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内容预览: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初中第3册第3单元同学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感到犯难,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不知该如何下手。

好不容易想出要写什么了,但怎么写、用什么记叙方法又成了问题。

关于记叙方法的一般知识课本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下面我们对各种记叙方法进一步说明。

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就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

我们先假设正常的时间顺序为A-B-C,以它为参照标准来分析这四种记叙方法。

所谓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

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

例如本册教材第8课(阿累的《一面》),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了他与鲁迅先生的一次见面。

作者从1932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写起,进内山书店、看到鲁迅先生的书、欲买书又怕贵、鲁迅先生送书、直到“走出书店的门”,这半个钟头内发生的事,作者如实记下来了,并且与实际情况一致。

这就是顺叙,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忠于实际的写法。

顺叙的写法由于与事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写起来比较容易操作,读者读起来也易于感知文章所写的内容。

不过运用顺叙的记叙方法要注意有祥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

不然,作文就平铺直叙,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C-A-B。

也就是说,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般新闻类作品或回忆性文章多采用这种写法。

如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第1、2句)即交代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后面的主体部分才分别从我中路、西路、东路三路大军详细介绍了战役的具体进展情况并作了实事分析。

又如12课《猫》,作者一开始就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可见,这就是倒叙了。

要注意的是:倒叙提前的只是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叙来写。

采用倒叙,必须是为了制造悬念和波澜,是因为结构或表达的需要,不能为了倒叙而倒叙,把倒叙当作一把万能钥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共6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共64张PPT)
了这样一种美丽——善玩的心。大多数人被禁锢在工作与学习 中,即使在闲暇之余,心中想的也是工作与学习。【抒发感慨: 大多数人缺少善玩的心。】
窗外的这一幅景象,让我又回忆起自己无忧无虑的童 年,天真而又散漫,快乐而又无虑的童年。渐渐长大的我 离这样的生活越来越远。现在的拼搏,为的是将来拥有更
美好的生活。【窗外的遐想:自由而美好。 】
范文示例
望着望着,我忽然想起自己还有重要的任务,就忍痛放弃
欣赏这些美妙的事物。不知过了多久,高度紧绷的神经又被打
扰,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不得不放下笔,又来到了窗 旁。 映入我眼帘的是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他们嬉戏着,打闹 着,在充满桂花香的树林旁,无忧无虑地玩闹着。这飘满桂香
的秋天,是最佳的旅游时节。但在这无尽的美丽中,却偏偏少
走进作者
埃德加· 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 师。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斯诺访问了陕甘宁边 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成为第一个采访边区的西方
1928年来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
记者。10月末,斯诺回到北平之后,立即发表了大量的通
直视无碍(动词,没有) ⑪无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单车欲问边(慰问) ⑫问 问今是何世(打听) 仍怜故乡水(喜爱) ⑬怜 可怜身上衣正单(同情)
◆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
②不以疾也(古义:快;今义:疾病)
③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己) ④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⑤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 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
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1.D 2。

略3.名著阅读。

(4 分)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一一胡愈之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 分)3.略4.名著阅读。

4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①埃德加·斯诺②纪实③西北革命根据地④共产党和红军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大全(排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大全(排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9课《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uē)襄陵(xiāng)绝(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3. 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

记背手册(第三单元)9.三峡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述较多,以《水经注》最为著名。

知识链接《水经注》:郦道元所撰的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文笔绚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重岩叠嶂.(zhàng)曦.月(xī)夏水襄.陵(xiāng)绝巘.(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泪沾裳.(cháng)【易错字词】略无阙处素湍绿潭沿溯阻绝清荣峻茂名句积累1.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主题识记本文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伟峻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二、重点讲解三、素养提升本文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全文仅一百多字,却将三峡气象万千的景观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写尽春夏秋冬四季、山林草木。

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用这八个字就写出了江水迅疾的特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则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动静结合,三峡七百里的山势属静态描写,夏水暴涨为动态描写。

“绿潭”“倒影”为静态描写,“素湍“回清”是动态描写,动静相间,其妙无穷。

10.短文两篇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著有《本草经集注》《陶隐居集》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赤壁赋》《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可编辑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可编辑
嶙峋(xún ) 斟酌( zhuó ) 煞( shā )风景 帷幕( mù )
独占鳌( áo )头
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平方米,有大小
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列数字(据)

2、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
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
林翻了一番。
( 举例子 )
(
作比)较
⑧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下定义 )
❖ 5.辨析近义词,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 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_______而不仅是 ________。(技术 艺术 )
❖ ②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________
❖ (完好 美好 完美)的图画。
❖ ③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________。
❖ 《桥之美》和《说“屏”》都是带有一 定说明性的小品文。
❖ 《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 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 “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 明这个看法。
❖ 《说“屏”》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 与种类,对如今屏风的使用提出 评。
填空
你能说出几种常见 的说明方法吗?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

7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打比方 )
根据下面句子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1)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
妥善办法。( 因地制宜

(2)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维妙维肖 )
(3)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巩固练习
❖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B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单元《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单元《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单元《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XXX《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XXX)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X。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XXX,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XXX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XXX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XXX)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XXX 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XXX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施展阐发作者思想豪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XXX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 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 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 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 不仅是树木, 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 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 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 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 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 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 慌慌张张, 不知怎么办才好。

3. 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 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 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 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 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 就像一个没事人, 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 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 选自《孙犁文集》, 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 (点拨: 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新人教版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0
2019年4月26日Βιβλιοθήκη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1
(1)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里)
(4)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5)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6)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7)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9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
集》。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0
今义:歇息。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6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表转折。
(8)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9)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颓废,精神萎靡。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7
(10)一百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白沙堤(dī)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3
(1)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 鸣。) (3)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4
(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到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三峡》一、文章原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二、文学常识1.《水经注》介绍《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2.作者介绍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三、文章主旨作者沿着江水奔腾的方向,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知识点汇总1.重点实词【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阻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高) 、非常 (高) 。

③哀转久绝:消失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通假字】略无阙处:同“缺” ,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或者)(2) 良多趣味 (古义:甚,很今义:良好)2.书下注释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 ,空隙、缺口。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陵:水漫上山陵。

襄,冲上、漫上。

陵,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没有那么快。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梳理与专项精练(部编版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梳理与专项精练(部编版解析版)

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梳理第十课《三峡》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御(yù)风猿(yuán)鸣曦(xī)月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lì)道元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第十一课《短文两篇》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猿(yuán)第十二课《与朱元思书》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纶(lún)窥(kuī)谷专项精练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____)薄.暮(____)xǐ(____)倚驱dú(____)采wēi(___)崔颢.(____)千载.(____)燕.然(____)征蓬.(_____)【答案】gāo bó徙犊薇hào zǎi yān péng【解析】字音:根据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注意“gāo”不要写成“hāo”,“徙”不要写成“徒”。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阙.处(______)xī(______)月襄.陵(______)沿溯.(______)素tuān(______)飞漱.(______)长啸.(_____)属.引(______)林寒涧.肃(______)重岩叠zhàng(______)【答案】quē曦xiāng sù湍shùxiào zhǔjiàn嶂【详解】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可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字词大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字词大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字词大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字词第一单元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聿(yù) 鄂(è) 豫(yù)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尖利能耐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拂(fú)晓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制裁荡然无存纳粹(cuì) 肃穆荒谬(miù) 健忘第二单元谋(móu)死鼹(yǎn)鼠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顺顺流流辟(pì)头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图赞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诘(jié)问渴慕(mù) 疏懒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狼籍簌簌(sù) 典质惨淡赋闲勾留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颓(tuí)唐触目伤怀琐屑情郁(yù)于中大去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杨绛(jiàng) 塌(tā)败默存伛(yǔ) 翳(yì) 滞(zhì)笨愧(kuì)怍(zuò)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克扣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噩(è)耗呵斥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第三单元郦(lì)道元匀称(chèn) 佥(qiā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雄姿残损古朴推崇巧妙绝伦刹(chà)那驻(zhù)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美感史诗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广漆(qī) 败笔镂空(lōu) 蔷薇因地制宜重峦叠嶂(zhàng) 斗拱额枋(fāng) 藻井御(yù)道磬(qìng) 鎏(liú)金雍(yōng)正攒(zǎn) 鳖(biē)头琉璃蟠(pán)龙中轴线金銮殿天井伧(cāng)俗得体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雅俗之分第四单元竺(zhú)可桢(zhēn) 孕育翩(piān)然销声匿(nì)迹风雪载(zài)途农谚榆叶连翘衰草连天周而复始草长莺飞蟾蜍鄞(yín) 囊(náng) 克隆繁衍胚胎鳞片脊(jǐ)椎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鸟臀(tún)目恐龙铱(yī) 潮汐褶(zhě)皱(zhòu) 核磁共振遗骸(hái) 劫难(nàn) 致密追溯(sù) 天衣无缝物种归咎(jiù) 藩(fān)篱啸 (xiào)聚山林失衡栖(qī)息监控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潜(qián)意识过滤顷(qǐng)刻面颊(jiá) 喷嚏(tì) 激荡嘈(cáo)杂唠唠(láo)叨叨(dāo)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第五单元浔(xún) 落英豁(huò)然开朗俨(yǎn)然阡(qiān)陌(mò)交通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īn) 鸿儒白丁蕃(fān) 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亵(xiè)玩噫(yī) 隐逸(yì)罔(wǎng)不因势象形贻(yí) 黍(shǔ) 箬(ruò)篷糁(sǎn) 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 篆(zhuàn) 修狭(xiá) 和睦(mù) 大同第六单元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藻荇(xìng) 沃日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鲸(jīng)波万韧溯(sù)迎而上腾(téng)身百变僦(jiù)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ēng)定语文复习方法一、预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知识点汇总

《野望》复习要点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 ,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

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9.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课程)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课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 í)港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 āng)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三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

2019年秋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第三单元复习一、重点词语解释10.三峡①重岩叠嶂.(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不见曦.月( )④夏水襄陵..( )⑤沿溯..阻绝( ; )⑥虽乘奔.御风( )⑦不以疾..也( )⑧素湍.绿潭( )⑨绝多生怪柏()⑩飞漱.其间( )⑪清荣.峻茂( )⑫良.多趣味( )⑬属引..凄异( ; )⑭空谷传响.( )⑮哀转久绝.( )3、通假字略无阙.处( )11.短文二篇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⑧欣然..起行( )⑨念.无与为乐者( )⑩相与..( ; )..步于中庭⑪庭下如积水空明..( )⑫水中藻.、荇.交横( )⑬盖.竹柏影也(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2.与朱元思书①风烟..俱净( )②天山共色..( )③从.流飘荡(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⑤水皆缥碧..( )⑥急湍甚箭..( )⑦猛浪若奔.( )⑧皆生寒.树( )⑨负.势竞上( )⑩互相轩邈..( ; )⑪争高直指..( )⑫泉水激.石( )⑬泠泠..作响( )⑭蝉则千.转不穷( )⑮鸢飞戾.天( )⑯经纶..世务( )⑰横柯.上蔽( )⑱疏条交映..( )13.唐诗五首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单车欲问边..( )⑧征蓬..出汉塞( )⑨长河..落日圆( )⑩江入大荒..流( )⑪仍怜.故乡水( )⑫水面初.平云脚..低( ; )⑬几处早莺争暖树..( )二、作家作品10、《三峡》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

撰《》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是一部优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复习重点《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

1、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文章结构:总分总4、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说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石拱桥的喜爱,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的赞美。

5、(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6、(册) 赵州桥的特点、卢沟桥的特点:P 337、石拱桥总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8、《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通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9、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时间为顺序。

10、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2-5段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创造性体现在:节约了石料。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拱上加拱,桥身更加美观。

3、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起到了时间的限定作用,指在赵州桥建造之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而不是在现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主要”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才是主要。

主要表明桥的设计者不止李春一个人,李春只是很多设计者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引用张嘉贞的话是为了体现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和艺术价值,增强说服力。

引用张鷟的话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6、第5段中心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7、“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中的“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不能换。

因为“肩”准确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

“各”表示“各自”“分别”,说明大拱每个肩上都有两个小拱,去掉则说明大拱上共有两个小拱,与原意不符。

8、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不能调换。

形式优美是承接上段而写的。

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两者的关系是递进的。

9、第三小节提到《水经注》里“旅人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10、“《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是作者的推测,如果去掉与现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几乎”既强调了我国石拱桥分布的广泛,又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性。

11、第二段文字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①有悠久的历史。

②几乎到处都有。

③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12、作者举赵州桥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其中有不少是惊人的杰作。

13、文中用“最著名”修饰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赵州桥、卢沟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14、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周密和合理。

15、文段说明赵州桥的具体特点,先写桥的外形,次写桥的结构,再写施工特征,最后写桥的设计者。

16、第5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自豪之情6-8段1、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2、“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几乎”指桥面平坦的程度,把几乎去掉意思改变,与现实不符,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3、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这样描写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使文章富有色彩。

4、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的特点。

5、“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引文中的一连串数字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客观的写出了卢沟桥的雄伟,暗示了它的坚固与美观。

6、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的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9、10段1、文中引出三个原因的词语依次是首先、其次、再其次。

这三点内容的顺序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

2、文中加点词“极其”“各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极其”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石料制作工艺的精湛。

3、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4、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选两个?作者在介绍这两座桥时各有侧重,写一座桥不能反映中国石拱桥的全部特点,可以相互对照、互相补充,从总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苏州园林》1、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现代作家、著名教育家、编辑家,江苏苏州人。

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全文:逻辑顺序(全文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一个词:富于图画美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本文介绍苏州园林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是采用空间顺序?本文介绍的不是具体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整个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它不能像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处分项叙述,所以要用逻辑的说明顺序。

第1、2段: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表示没有经过自己亲自调查考证,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第二段结构‘总分总3、“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的作用?这一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全文的总说。

“图画”这两个字贯穿全篇,是全文的线索。

语言表达准确、严密。

“务必”“无论”“总是”表明设计者坚定的追求,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起强调突出作用,强调共同点。

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4、“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这句话的作用?这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连用四个“讲究”,构成排比,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达到图画美的目的是如何设计园林的。

3、4、5、6段的内容分别与四个“讲究”相对应,对这四个“讲究”进行具体说明。

不能调换,四个“讲究”是由主到次的关系。

四个“讲究”是总写,和下文的四个段落一一对应。

如果调换次序,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

5、“败笔”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园林中有损于“构成完美的图画”的设计、布局。

/园林设计上的欠缺6、“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古代园林的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具有典范性。

7、(2)段中“务必使浏览者……完美的图画”,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四个讲究”构成排比,从全文看,与下面说明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给人以整体印象,是全文说明的中心。

“四个讲究”概括下文分说的四点内容,和下文一一照应。

8、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第(3)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

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第4段:1、说明对象:假山池沼2、以池沼为主3、结构:总分4、“假山”和“池沼”能不能互换?不能换。

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它规定了下文展开的先后顺序,是总说,下文先写假山后写池沼,是分说。

前后呼应,所以不能换。

5、①找出池沼布置特点的句子?②池沼的布置有什么特点?③文章从哪些角度进行说明的?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②池沼的布置追求自然美。

③从以下角度: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水面上的桥梁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装饰用的花草、石块,追求画意,池沼里养着的金鱼或各色鲤鱼,使园林富有生机。

6、“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句中“大多”能否删掉?为什么?不能。

“大多”表明池沼并不全部使用活水,如果删掉,则表示全部引用活水,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因此不能删掉。

7、“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可以大量复制。

这句话强调了假山的堆叠,在体现人的技术的同时更多的体现人精神的创造和审美情趣。

8、“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表示大多数是这样但又不全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9、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和池沼配合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活10、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同时又不否认这是一项技术。

这句话既突出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又赞颂了园林工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1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在范围上限制,概括一般现象,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第五段:1、结构:总分2、说明顺序: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3、苏州园林栽种树木、修剪树木怎样能达到“画意”的效果呢?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都相间栽种。

修剪树木不追求齐整,而追求自然。

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作用是:突出苏州园林里栽种树木的效果。

5、第5段“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句好不好?好,用拟人修辞。

将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裁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色,也暗示游客在不同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

6、为什么写“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修剪树木,没有明显加工的痕迹,也着眼在画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