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 Tm(解链温度):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急剧增
加,当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变化的半数值时,此时对应的温度称为溶解温度,用Tm表示。
热变性的DNA解链到50%时的温度。
2.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A260增高的现象。
3. 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
4. 核酸分子杂交: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单链之间形成,也可以在不
同的RNA单链形成,甚至还可以在DNA单链和RNA单链之间形成,这一现象叫做核酸分杂交。
5. DNA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去除后,两条解链的互补链可以重新配对,恢复
到原来的双螺旋结构。
这一现象称为DNA复性。
6. Chargaff规则:包括 [A] = [T],[G] = [C];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的碱基组
成不同;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或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7. DNA的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8. 核酸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
9. 糖酵解: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
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 sis),亦称糖的无氧氧化
10. 糖异生: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11. 丙酮酸羧化支路:糖异生过程中为绕过糖酵解途径中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不
可逆反应,丙酮酸需经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而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
12. 乳酸循环(Cori循环):肌收缩(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
肌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
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也称Cori循环。
13. 糖原合成: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14. 糖原分解: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
15.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16. 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经脂肪酶逐步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并释放入血供全身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17. 酮体:酮体主要包括乙酰乙酸,B-羟丁酸及丙酮,是脂酸在肝细胞分解氧化
时的特有中间代谢产物。
18. 必需脂肪酸: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摄取,故称必需脂酸。
亚油酸、亚麻
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
19. 脂肪的β氧化:指脂酰基的β-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四部连
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生成一个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的脂酰-CoA的过程。
20. 血脂: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
游离脂酸。
21. 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
有8种:缬氨酸 (Val)、异亮氨酸 (Ile)、亮氨酸 (Leu)、苏氨酸(Thr)、蛋氨酸 (Met)、赖氨酸 (Lys)、苯丙氨酸 (Phe)、色氨酸(Trp)。
22.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
碳单位(one carbon unit)。
一级结构不同点:
1.基本结构单位2.核苷酸残基数目3.碱基
4.碱基互补脱氧核苷酸
几千至几千万
胸腺嘧啶
A=T G=C
核苷酸
几十至几千
尿嘧啶
A=U G=C
二级结构不同点:双链
右手螺旋单链
茎环结构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1)DNA是一平行反向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
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G=C)。
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
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
(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
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3.RNA的种类、分布、功能
细胞核与细
胞液
功能
不均一核RNA hnRNA成熟mRNA的
前
信使RNA mRNA合成蛋白质
的模板
转运RNA tRNA转运氨基酸
核糖体RNA rRNA核糖体的组
成部分
小核RNA SnRNA参与hnRNA的
剪接转运
***4.三种RNA的功能
信使RNA(mRNA)的功能: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抄录并传送至核糖体,用以决定其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转运RNA(tRNA)的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
核糖体RNA(rRNA)的功能:参与组成核蛋白体,作为核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5.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
6.葡萄糖是如何在缺氧状态下转变成乳酸的?有何意义?
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亦称糖的无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
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称之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1)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
3) 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
4)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5)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6)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7)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9) 2-磷酸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ATP
10) 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意义:在机体缺氧的情况下快速供能,对肌收缩更为重要,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
7.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需经过哪些关键反应?各由哪些关键酶催化?
(一).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该过程由两个反应组成: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共消耗2个ATP 。
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二).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关键酶:果糖二磷酸酶-1
(三)6-磷酸葡萄糖在催化下水8.一克分子葡萄糖所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生成多少克分子ATP?
5或7+2*12.5=30或32
9.叙述血糖的正常含量、来源、去路。
血糖的来源:人体对食物糖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或是肝内糖异生生成的葡萄糖释放入血,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
血糖的去路: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合成肝、肌糖原,进行磷酸戊糖途径等产生其他糖,通过脂类、氨基酸代谢生成脂肪、氨基酸等。
血糖的正常值:3.89~6.11mmol/L
10.糖代谢所述代谢中共涉及多少关键酶?他们是哪些?
无氧氧化关键酶: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有氧氧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剩余和无氧氧化一样。
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11.磷酸戊糖途径有何重要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在于生成NADPH 和5—磷酸核糖
一.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1) 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2) 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3) NADPH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解为葡萄糖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
12.试述肝脏是如何合成和分解糖原?
糖原合成: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合成部位: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细胞定位:胞浆
(1)葡萄糖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肝)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需ATP
(2)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
(3)1-磷酸葡萄糖在UDPG焦磷酸化酶作用下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4)UDPG与糖原n(糖原引物)在糖原合酶作用下以α-1,4-糖苷键式结合方式生成糖原n+1与UDP,此过程消耗能量
(5)以α-1,4-糖苷键式形成糖原分枝
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
亚细胞定位:胞浆
(1)肝糖原在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下分解下一个葡萄糖基,生成1-磷酸葡萄糖,(2)脱枝酶的作用:葡聚糖转移酶将3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邻近糖链的末端,仍以a-1,4-糖苷键连接,剩下以a-1,6糖苷键与糖链形成分支的葡萄糖基被a-1,6葡萄糖苷酶水解成游离葡萄糖。
在几个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物中约85%为1-磷酸葡萄糖,15%为游离葡萄糖。
(3)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4)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只存在于肝、肾中,而不存在于肌中。
所以只有肝和肾可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只能进行糖酵解或有氧氧化。
13.脂肪酸彻底氧化分为几个阶段?
三阶段:活化.进入线粒体. 脂肪酸的B氧化
14.硬脂酸(C18)经过β-氧化可净生成多少个ATP?
8*4+9*10—2=120
15.简述脂肪动员?
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脂解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作用于脂肪细胞膜表面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合成,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胞液内甘油三酯脂酶磷酸化而活化。
后者使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脂及脂酸。
甘油三酯脂酶催化反应是甘油三酯分解的限速步骤,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
因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控,故称为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酶(HSL)。
16.何为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哪几步反应?
从脂酰基的β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四步连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的过程。
17.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哪些重要物质?合成胆固醇的基本原料和关键酶是什么?
在肝脏中转化为胆汁酸,也可以在其他的部位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还可以在皮肤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基本原料:乙酰CoA ,ATP,NADPH+H+
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
18.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按超速离心法及电泳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前β-)、低密度脂蛋白(β-)及高密度脂蛋白()四类。
CM主要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VLDL主要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LDL主要将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转运至肝外组织,而HDL则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19.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1.酮体的生成:原料:乙酰CoA
(1)2分子乙酰CoA缩合成乙酰乙酰CoA
(2)乙酰乙酰CoA缩合生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
(3)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裂解生成
乙酰乙酸和乙酰CoA
2.酮体的利用过程
A.肝细胞中没有利用酮体的酶,所以酮体在肝内生成后迅速透过肝线粒体膜和细胞膜进入血液,转运至肝外组织利用。
β-羟丁酸脱氢酶
β-羟丁酸乙酰乙酸
NAD+ NADH+H+
B.肾、心和脑的线粒体
CoASH+ATp PPi+AMP
乙酰乙酸乙酰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酰CoA硫激酶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TCA 2乙酰辅酶A
20.酮体的生成?
原料:乙酰CoA
(1)2分子乙酰CoA缩合成乙酰乙酰CoA(2)乙酰乙酰CoA在HMGCoA合成酶作用下缩合生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3)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裂解生成乙酰乙酸和乙酰CoA
21. 酮体的利用(酮体的分解)?
肝外组织利用(肝中缺乏利用酮体的酶)
(1)心、脑。
肾、及骨骼肌的线粒体具有较高的琥珀酰CoA转硫酶活性。
琥珀酰CoA转硫酶存在时,此酶能使乙酰乙酸活化,生成乙酰乙酰CoA。
后者在乙酰乙酰CoA硫解酶的作用下硫解,生成2分子乙酰CoA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2)肾、心、脑的线粒体中还存在乙酰乙酰硫激酶,可直接活化乙酰乙酸生成乙酰乙酰CoA,后者在硫解酶的作用下硫解为2分子乙酰CoA。
(3)β-羟丁酸在β-羟丁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氢生成乙酰乙酸,然后再转变成乙酰CoA而被氧化。
正常情况下,丙酮量少,易挥发,经肺排出。
部分丙酮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为丙酮酸或乳酸,进而异生成糖。
这是脂酸的碳原子转变成糖的一个途径。
23.甘油的生糖途径及关键酶?
甘油激酶催化甘油磷酸化转变为3-磷酸甘油,此过程消耗ATP;再脱氢生成磷
(1)转录的起始:1. RNA聚合酶全酶(2)与模板结合 2. DNA双链解3. 在RNA 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2)转录的延伸:1. 亚基脱落,RNA–pol聚合酶核心酶变构,与模板结合松弛,沿着DNA模板前移;2. 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断聚合,RNA链不断延长。
(3)转录的终止: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 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
包括依赖Rho (ρ)因子的转录终止和非依赖Rho(ρ)
因子的转录终止
3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 基本原料:20种编码氨基酸
2) 模板:mRNA
3) 适配器:tRNA
4) 装配机:核蛋白体
5) 主要酶和蛋白质因子:氨基酰-tRNA合成酶、转肽酶、起始因子、延长因
子、释放因子等
6) 能源物质:ATP、GTP
7) 无机离子:Mg2+、 K+
33.遗传密码的特点?
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
34.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功能?
1) 有容纳mRNA的通道,可结合模板mRNA
2) 能结合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及终止因子等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多种可溶性蛋
白、因子
3) 具有结合氨基酰-tRNA的作用
4) 具有转肽酶的活性,催化肽键的形成
5) 大亚基上具有延长因子依赖的GTP酶活性,可为转肽酶提供能量。
35.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
起始:指mRNA和起始氨基酰-tRNA分别与核糖体结合而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的过程。
1. 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
2. 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
3. 起始氨基酰-tRNA的结合;
4. 核糖体大亚基结合。
延长:指在mRNA模板的指导下,氨基酸依次进入核糖体并聚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包括三步骤:
1. 进位(positioning)/注册(registration)
2. 成肽(peptide bond formation)
3. 转位(translocation)
终止:指核糖体A位出现mRNA的终止密码子后,多肽链合成停止,肽链从肽酰-tRNA中释出,mRNA、核蛋白体大、小亚基等分离的过程。
终止阶段需要释放因子RF-1、 RF-2和 RF-3参与。
36.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生物转化的定义:
一些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顺利排出体外。
但是,物质即使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即第二相反应,才最终排出。
37.糖酵解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