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G101-6图集砼结构平法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平法常见问题答疑
详解钢筋16G101图集(06)--基础构造
详解钢筋16G101图集(06)--基础构造问题1:柱纵向钢筋在基础内如何锚固?
问题2:混凝土墙竖向钢筋在基础内的锚固有何要求?
问题3:当框架柱纵向钢筋、混凝土墙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在锚固区内有何构造要求?
问题4:独立深基础短柱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何构造要求?柱内纵向钢筋如何锚固?箍筋加密区范围有何要求?
问题5: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分布钢筋如何设置?条形基础受力钢筋减短有何规定?问题6:基础梁、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中上部纵向钢筋是否可以截断不连通?其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区域有何要求?
问题7:基础梁及基础次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锚固有何要求?若在端支座处有外伸时如何处理?
问题8:筏形基础底板上剪力墙洞口处设置下过梁时,有何构造要求?
问题9:梁板式筏形基础中钢筋排布应注意什么问题?底平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如何排布?顶平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如何排布?
问题10:筏形基础平板什么部位需要封边?有何构造要求?
问题11:筏形基础电梯基坑及集水坑等配筋构造有何要求?
问题12:独立基础底板的配筋有何构造要求?桩基础承台下部钢筋网片是否与扩展基础相同?
问题13:三桩承台受力钢筋如何布置?其构造要求有哪些?
问题14:承台梁纵向钢筋如何连接、锚固?
问题15:桩伸入筏形基础板、承台及承台梁内的长度有何要求?桩中的纵向钢筋有何锚固要求?当采用一柱一桩无承台时,柱纵向钢筋如何锚固?桩顶箍筋加密范围有何要求?。
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图集学习
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
多柱独立基础一般都设置基 础梁,根据受力需要可在双 梁之间及梁的长度范围内配 置基础顶部钢筋; 由于情况很多,软件没有针 对这种情况做专门的处理; 变通方案:这种情况的独基 一般都很大,在软件中可以 采用满基进行替代,在布置 面筋时画出范围即可,同时 调整计算设置,使其满足图 纸的设计要求
2、非贯通纵筋伸入跨中长度 只考虑净跨;
3、梁端有外伸时上部第二排 钢筋伸入柱边开始一个锚固 长度; 4、端部无外伸的上部钢筋弯 折为12*d,下部钢筋为15*d; 5、相交基础梁只能单向贯通;
5、在基础梁属性中自行控制;
条基底板构造
1、条基相交时受力钢筋的计算:同软件目前的处理方法; 2、条基相交时分布钢筋的计算:伸入相邻条基长度默认 为150;(软件处理:修正了默认值) 3、条基底面变截面:分布钢筋转换为受力钢筋锚固到相邻条基; (暂时无法处理) 4、条基受力偏心:偏心端需要弯折15*d; (软件处理:由于软件无法判断是否受力偏心,故条基构件新 增一个属性,由用户自行判断条基是否受力偏心,选择偏心则 直接在一段弯折15*d)
编号 截面竖向尺寸 配筋
相对标高高差
文字注解
阶型 杯口独立基础 坡形 截 面 注 写
原位标注 编号 几何尺寸
平面尺寸 其他钢筋信息
配筋
集中标注
编号:DJJ01,DJP02,BJJ03,BJP04 竖向尺寸:300/300/400
配筋:B:X B16@150,Y B16@200
Sn 2B14 O: 4C20/C16@220/C16@200 A10@150/300 相对高差: (0.5) 文字注解 这两项是选注内容
独立基础扣基础梁
06G101-6图集砼结构平法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平法常见问题答疑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06G101-6图集问题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8@200]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06g101若干问题解析
不过,这个构造需要作协改进,因为没有水平方向的匚形筋,对柱植栽后的安全是存在问题的。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 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我们首先克隆陈青来老师的一句话:项目设计选用了(04G101-3)(筏形基础),就以(04G101-3)(筏形基础)为准;项目设计选用了(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就以(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为准。其次,我们分析,(04G101-3)(筏形基础)是伸至柱外侧内缘的对应下方,在下弯12d,而(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是自柱内侧外缘对应下方开始,进入梁内一个la,当柱的边长在一定区间内,两者在数值上是相当的。我们举例说明:有某柱边长6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335钢筋,直径园25。我们看到,按照06G101-6 Page52,直锚la=34d=34×25=850mm;按照04G101-3 Page29伸至柱外侧内缘的对应下方,再下弯12d,此时的锚固总长度=650-30+9.57d=620+239=859mm,与850mm基本相当。
8 06G101-6Page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 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 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13 06G101-6 Page 64~65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承台梁上筋下弯10d,上筋下弯10d,而(04G101-3)(筏形基础)Page36的基础次梁端部外伸端下弯12d,上筋下弯12d,这是为什么?
平法图集答疑
平法图集答疑平法图集答疑问: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看到框架梁的悬挑端要进行众多内容的原位标注,这里面有哪些道理?在梁的悬挑端上要进行哪些原位标注?答: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因为“悬挑端”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做法与框架梁内部各跨截然不同。
所以,在设计图纸时,要保证在“悬挑端”有足够信息的原位标注。
在使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时,也要在“悬挑端”做好原位标注。
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如下:1、在悬挑端的“上部跨中”的位置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因为悬挑端的上部纵筋是“全跨贯通”的,所以原位标注在“上部跨中”是应该的。
2、在悬挑端进行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的下部钢筋为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不同于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受拉钢筋)。
换句话说,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不伸到悬挑端内,而伸到端部框架柱外侧然后拐15d的直钩。
3、在悬挑端进行箍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的箍筋不同于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
因为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一般都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设置,例如:采用φ8@100/200(2) 这种格式。
而悬挑端的箍筋一般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区别,只有一种间距,例如:采用φ8@200(2) 这种格式。
4、在悬挑端进行梁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一般为“变截面”构造,例如,梁根截面高度为700,而梁端截面高度为500,设梁宽300,则其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为:300*700/500。
在软件操作中,则把它标注在原位标注的“截面尺寸”一栏中。
问:陈教授,我有个问题多肢箍时,外箍是包住梁主筋,内箍包住几跟钢筋呢?比如梁主筋为5根,我的内箍应该怎么箍法?谢谢回答~答:我的观点是:31、梁的主筋(不论是上部纵筋还是下部纵筋),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具体说是应该在外箍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2、采用“大箍套小箍”方式的梁内箍的每个垂直肢(不论是双肢箍还是单肢箍的垂直肢),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对称分布。
G101平法常见问题问答形式手册
平法问题解答手册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laE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倍的laE)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10d,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12d,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0.5laE,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这样的吗?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这样的吗?答: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臵。
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臵;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平法培训(06G101-6)内部学习版
注 写
标注
标 注
标注 截 基础 注 写 面
平
38
类型 基础梁 基础圈梁
分类及识图原则
条形基础梁编号
代号 JL JQL
序号 XX XX
跨数及有无外伸
(XX)端部无外伸 (XXA)一端有外伸 (XXB)两端有外伸
同上
条形基础底板编号
类型 条形基础 底板
基础底板 截面形状 坡形 阶形
代号 TJBP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系 列 图 集
6
我 们 沟 通 的
系 列 图 集
2. 3.
施工人员
4.
介 质 是 什 么 ?
造价管理人员
1.
监理人员 人员
工 施 工
7
平法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平法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图纸的厚度减少
—每一张图纸的信息密度增加
基础梁 条基
纵筋 箍筋 底部 底板 顶部
长度
根数
42
– – – – – – – –
节点构造
梁端有外伸时上部第二排钢筋伸入柱边开始一个lae 端部无外伸的上部钢筋弯折为12*d,下部钢筋为15*d; 相交基础梁只能单向贯通; 条形基础底板受力筋相交范围B/4 有梁时梁宽范围不用布置条基底板分布筋; 条基底板不平构造; 条基底板配筋减短10%构造 10% 偏心条基
设计 预算、审计
识图、记忆、 识图、记忆、查找均方便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G101 系 列 图 集
图纸与施工顺序 一致、 一致、对结构易形 成整体概念
施工、监理
图集学习
识图练习
条基底板构造
1、条基相交时受力钢筋的计算:同软件目前的处理方法; 2、条基相交时分布钢筋的计算:伸入相邻条基长度默认 为150;(软件处理:修正了默认值) 3、条基底面变截面:分布钢筋转换为受力钢筋锚固到相邻条基; (暂时无法处理) 4、条基受力偏心:偏心端需要弯折15*d; (软件处理:由于软件无法判断是否受力偏心,故条基构件新 增一个属性,由用户自行判断条基是否受力偏心,选择偏心则 直接在一段弯折15*d)
06G101-6图集学习
提纲及要点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主要新增内容 桩基承台
基础连梁 地下框架梁
学习方法:1、通过平法的系统性联想学习;
2、通过平法的独立性点理解;
独立基础的表达方式
普通独立基础
阶型 坡形
杯口独立基础
阶型 坡形
编号
截面竖向尺寸
平 面
集中标注
配筋
注
相对标高高差
写
文字注解
原位标注 平面尺寸
桩承台
软件处理:修改承台下 部钢筋弯折长度的默认 值;
承台梁
图集中的承台梁,实际上是软件里的梁 式桩承台;
柱插筋部分伸入基底
软件处理:新增计算 设置,可以设置柱: 1、只有角筋伸入基底, 其他钢筋伸入基础一 个锚固长度; 2、所有的钢筋都伸入 基底;
基础连梁
图集中的基础连梁就是软 件里的承台梁,本次调整 了名称; 软件处理:通过节点设置、 上下部筋与承台的计算方 法的修改,可以实现这几 种情况的处理
地下框架梁
各种钢筋的计算同楼层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柱根变化
从梁顶开始计算柱根
从基础顶开始计算柱根
开口箍筋
常用的12本钢筋图集
常用的12本钢筋图集“03G101-”系列图集中的“03”指的是修编的年份,“G”代表钢筋工程的意思,后面的数字是序号编号,这里要注意的是“03G101”跟“03G101-”系列图集是有区别的,03G101是《坡屋面梁平法施工图》的图集号。
平法最初是1996年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号为:96G101,随着逐年完善修正的结果发展到了6本基本图集。
名称及图集号如下:一、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二、03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三、04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四、04G1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五、08G1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六、06G10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针对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2008年又发行了一本《08G101-11G101 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为配合图集的使用,后来又相继出版了“901-”系列图集,即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它是对“101-”系列图集的深化和延伸,目的是配合这些图集解决施工中的钢筋翻样计算和现场安装绑扎,从而实现设计构造与施工建造的有机结合,为施工人员进行钢筋排布和下料提供技术依据。
名称及图集号如下:一、06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二、09G9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三、09G9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四、09G9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砼楼面与屋面板)五、09G9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其中,06G901-1、09G901-2对应的是03G101-1;09G901-3对应的是04G101-3、08G101-5、06G101-6;09G901-4对应的是04G101-4;09G901-5对应的是03G101-2。
06G101-6解答
1.问:
柱插筋构造,当基础梁较高或基础板较厚时是否要求插筋插到基础梁或基础板底?
答:
一般要求柱纵向钢筋在基础内满足锚固长度l a或l aE,并且插筋的下端作成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
但当基础高度≥1400mm时,可仅将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余插筋锚固在基础顶面下l a或l aE。
2.问:
为什么基础梁端部构造中弯折15d,桩基承台、承台梁端部构造中弯折10d?
答:
基础梁端部弯锚构造时要求水平段≥0.4l a,弯折段15d;桩基承台、承台梁端部构造要求水平段≥25d,弯折段10d(当伸至端部长度≥35d时不设弯折段)。
3.问:
P06G101-6中P54只是给出加腋位置箍筋加密区的示意图,没有给出具体数据。
究竟是和101-1中的KJL箍筋加密一致呢(1.5B梁高)?还是有其他可能。
答:
图集中基础梁没有加密的要求,梁腋范围箍筋与基础梁的箍筋配置相同.基础梁配置多种箍筋构造见56页。
4.问:构造柱的钢筋需不需要像KZ的钢筋一样在同一个平面错开搭接,我在《框
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02SG614)》看了一下,上面也没有说明
白,请问必须错开吗?
答:不需要错开搭接。
新图集06G101-6和03G系列图集---文本资料
关注用户朋友们关心的是我的职责,能为用户朋友们解忧是我的快乐。
我是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小数。
我们邀请富有实战经验的专家人士,为您解答工作中的疑惑和难题,希望我们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平法已在全国全面普及并向纵深发展。
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并进一步完善。
随着平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要求我们在对平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理论和技术。
今年的6月-9月,广联达公司在全国陆续开展了22场陈青来平法讲座,希望通过此类讲座能够提升广大造价人员对平法的应用能力,在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很多造价人员围绕新图集06G101-6和03G系列图集提出了自己多年来对平法的疑问,本期我们特选择了答疑环节的部分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平法。
本期专家支持:冯俊国:2000年毕业后从事施工工作,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2003年进入广联达公司后,曾担任过公司的钢筋、图形软件高级应用讲师。
精通平法,并多次担任大型平法讲座的讲师。
目前为广联达总公司钢筋产品经理。
06G101-6图集问题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收集的广联达易出错的地方
1、您好,在墙体构件中输入“砌体通长筋”是适用于新抗震规范的,砌体通常筋是沿墙长布置的而在砌体加筋中定义构件,可以自己输入相关露出尺寸,对于您描述的,只能用砌体加筋定义如果砌体墙是与框架柱连接,一定要选“植筋”类型,这样在植筋报表中能够体现工程量;如果砌体墙是与构造柱连接,需要选“砌体加筋”的形式具体如下图2、外墙干挂花岗岩如何在软件中定义?可以用“保温”来绘制,厚度调整为花岗岩的外皮,利用“墙面块料面积”来计算出干挂面积;但建筑面积必须修改一下,不能是自动加保温面积的。
型钢骨架和埋件必须要有详图,根据图纸按重量来计算骨架和埋件,再套相应的定额子目。
如果能够分包的话,可以只计算花岗岩的面积,再按市场价格(一般包括龙骨)乘以面积就可以了。
花岗岩是按照实贴面积来计算的,例如距离外墙外皮是20cm,是需要通过定义“墙面”来计算花岗岩的,但必须得绘制上20cm厚的保温层后计算出来的结果才是准确的,而且在“计算设置”里还必须将块料面积与保温层的关系修改为“考虑保温层厚度”。
是的,因为外墙面只能绘制上一次,如果墙体基层还有抹灰和其它做法的话,在定义做法时可以直接定义上,在选择工程量代码时利用不同的代码就可以了。
是的,因为面砖都是按照实贴面积来计算的,必须得考虑保温层的厚度,所以必须绘制保温层的。
不能加的,只能加上空气层的厚度,因为面砖的定额子目内是包含基层抹灰的,不另计算。
我们这边的面砖定额子目中是包括基层抹灰的,抹灰不另计;如果你那里不是这样的话,可以单独计算的。
3、柱下条基钢筋表达形式JZL1 400*1200Y1700*500B14@200(4)B :4C25;T:7C25N 6c16 ;LA8@400Y 2B16;A8@300不同形式基础梁加腋在钢筋软件中的处理方法河北省邢台市董振雷前言: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行业施工工艺及建筑构件的不断改进及创新。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预算工作者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几种不同基础梁加腋的形式在软件中的各种处理方法,来说明软件的灵活运用及软件设置的不断调整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06G101-6图集问题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8@200]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50计算?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
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
8、非框架梁L的底筋锚固长度是12d还是按03G101-1第33页第3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少于250mm?答:这个直接取12d就可以了,L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生偏离。
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
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没有明确,一般取150mm即可。
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处理?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答: 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有可能是漏写了,或者没有按照平法的要求来布置,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设计人员。
11、满堂基础中地基梁与承台两者之间交接处钢筋如何配置?答:基本上要看承台的钢筋是不是双层钢筋。
而且基础梁不一定要贯穿承台.高抗力等级要贯穿承台.这个具体的要咨询设计了。
12、非接头搭接,施工时如何保证钢筋不松动.振捣砼时,如何保证两根钢筋间隔是一定的?答:应该是非接触搭接,虽然,两根钢筋不直接绑扎在一起了,但是,钢筋可以和其它的钢筋绑扎的,固定应该不成问题。
13、基础梁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倒置输入与图示不符。
答:简单的来判断,基础梁的受力和框架梁的受力正好是相反的,另外,基础梁在平法集中标注中是下部钢筋在前,上部钢筋在后,这个和框架梁也是相反的,应该和图示是相同的。
14、梁的侧面纵筋在集中标注行已标注,而原位标注再标注时,是否重复计算?答:不会重复计算.但是会按照原位标注内容进行计算.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规定,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15、04G101-3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12d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06G101-6做法?答: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16、06G101-6第64-65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答: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61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
其他问题1、03G101-1 第62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hw≥450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a≤200。
请问,如hw =450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1道还是2道?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450mm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450/2=225,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200了,要布置两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有了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
另外,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理就可以了。
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03G101-1 P62注解第4条。
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台50,100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
不用从承台顶在考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
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搭接?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
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d?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135度,抗震的情况下是11.9d,不抗震的时候是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
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
8、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设[email=A12@200]A12@200[/email]构造筋,t5≧400mm 时不设?答:从图示来看,在小于400mm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400mm 以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
9、06G101-6第45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答: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凳支撑吗!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
10、06G101-6第54页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答: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其它的箍筋了。
11、06G101-6第23页“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答: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
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时候。
12、06G101-6第68页中地下框架梁DKL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ln/4计算吗?答: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
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如果设计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
13、请解释06G101-6中P11图2.3.2-13中钢筋标注含义答: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图集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14、06G101-6中58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
答: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2条进行布置就可以了。
15、判断梁两侧是否有附加箍筋,是否可以依据谁是支座来判断?谁是支座,就可以在另一根梁的梁侧加附箍筋?若两根梁交叉时,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是不是两侧都不加?答:附加箍筋主要是用在非框架梁遇框架梁的时候,在框架梁上有可能设置,这个是设计给定的。
如果谁也不是谁的支座,这个更需要设计明确了。
16、转换层的框支梁有2.4m高,梁端头钢筋的锚固是否还是要伸到梁底再加一个锚固长度?答:这个问题直接咨询设计即可,如果设计没有给定,按照平法图集是要这样处理的。
17、简支梁(单跨)底筋锚固长度是MAX{12D,支座中心线},还是应取250(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答: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部分不受拉.到支座部位弯距为零.单跨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是受压.所以与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无关.18、03G101-1图集中:梁下部钢筋都在支座处断开。
当跨度短时,是否可以不断开。
答:下部钢筋的通长做法都是在支座处断开,这个地方如果不考虑施工的麻烦程度,不断开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连通。
19、筏板框架柱插筋是否只要锚固长度?还是插至筏板底面?答:按照平法图集必须要插到基础底,至少四根角筋要插至底面,其余的可以只算一个锚固长度.这个在06G101-6中有体现,但是,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平法要求来进行。
20、基础梁为无抗震构件,反之筏板是否是非抗震构件?答:筏板也属于非抗震构件。
21、满堂基础底板设双向钢筋,基础梁梁位处与梁平行的底板筋是否还需布置?答:不设置。
因为筏形基础的底板跟筏形基础梁的关系,底板是节点关联.只有跟梁垂直的钢筋穿过或者锚固筏形基础.22、梁的锚固长度是按梁的砼标号还是按柱的砼标号?答:梁是节点关联,按柱的砼标号.23、框架梁端支座处锚固长度,弯锚时是按1、伸至柱外边+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