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逊公式

合集下载

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C(s) R(s)

1
G1(s)G2 (s) G1(s)G2 (s)H (s)
Φr(s)为输入信号r(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此时系统输出的 拉氏变换式为
C
(s)


r
(s)R(s)

1

G1(s)G2 (s) G1(s)G2 (s)H
(s)

R(s)
7
2). 扰动 n(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在下图(a)所示的反馈系统中,为求取r(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 函数,可令n(t)=0。
R(s)
E(s)
- B(s)
G1(s)
N(s)
+
C(s)
G2(s)
H(s)
(a)
R(s)
- B(s)
G1(s)
C(s) G2(s)
H(s)
(b)
6
由图(b)求得输出C(t)和输入r(t)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r
(s)
用梅逊(S.J.Mason)公式求传递函数
梅逊公式一般形式为
n
Pk k
(s) k1
式中 (s)为待求的总传递函数。
称为特征式,且
其中
1 Li Li L j Li L j Lk Li ——所有不同回路传递函数之和。 Li L j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Li L j Lk ——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n
(s)
N
(s)

1

G1
G2 (s) (s)G2 (s)H
(s)

N
(s)

梅逊增益公式及应用

梅逊增益公式及应用
L1 G1G2H1 L2 G2G3H2 L3 G1G2G3
-H2
1

G1 G2
G3
1 C(s)
① -H1
-1 ③
3
1 Li 1 G1G2H1 G2G3H2 G1G2G3
i 1
1 1
T
C(s) R( s )
1
P11
1
G1G2 H1
G1G2G3 G2G3H2
G1G2G3
例:求系统的总增益。
G(s) C(s) P11
G1G2G3G4
R(s) 1 G2G3G6 G3G4G5 G1G2G3G4G7
R(s)+ +
H2(s)

G1(s) +
G2 ( s )
G3 ( s )
C(s)
——
H1(s)
R(s) 1
-H2
1
G1 G2
G3
1 C(s)
-H1
-1
R(s) 1
P1 G1G2G3
G1G2G3 G1G4 G2G3H2 G1G2G3
G1G4
G4H2
② E(s)/R(s) E(s)
1
R(s)
1 1 G1
-H1
④⑤
G4
G2
G3
① -H2 ②
前向通道: P1 1
-1 ③
L1 G1G2H1 L2 G2G3 H2
反馈回路: L3 G1G2G3
1 1 G1G2H1 G2G3H2 G4H2
梅逊增益公式及应用
信号流图上从输入节点(源节点)输出节点到(汇节点)的总增 益公式,即梅逊公式(Mason),表达式为:
T
G(s)
C(s) R( s )

梅逊公式的应用

梅逊公式的应用

2.6
解: 前向通道(1条): 反馈回路(5个):每个均为
P1

系统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1
R C s 1
RCs
3
3
3
1 1


a
La
5 RCs
两个互不接触回路(6个):①②、①③、③④、①⑤、②③、④⑤
每对传递函数之积为:
1 R C s
2 2 2


Lb Lc
6 R C s
3
2 2 2
系统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
1/G2(s) G2(s) H1(s)

H2(s) Y0 G4(s)
+
Xi(s)
+
G1(s)
+
X0(s)
-
-
-
G3(s)
③ ④
第二步、消去反馈回路①,另相加点(比较点)③前移
1/G2 H2
Xi(s)
+
G1

+

G3(1+G2H1)/G2G4
X0(s)
G2G4 /(1+G2 H1 )
2.6
系统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二、梅逊公式的应用示例
例1:利用梅逊公式求如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R(s)
1/R 1/Cs

1/R 1/Cs

1/R 1/Cs
Y(s)



系统的信号流图为:
-1 -1
R(s) 1

1/R 1/Cs 1 1/R 1 1/Cs

1 1/R 1/Cs
Y(s)

-1

如何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如何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 通路传输(增益):通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称为通路传输或通 路增益。前向通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称为前向通路传输或前 向通路增益。
• 回路传输(增益):回路上各支路传输的乘积称为回路传输或回
路增益。
1/8/2024
如何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4
信号流图的等效变换
• 串联支路合并:
ab x1 x2 x3
8
例2: 已知结构图如下,可在结构图上标出节点,如上图所示。 然后画出信号流图如下图所示。
k
R(S) b
m
d
V1
l
g V3 e
V2
h
C(S)
f f
m
h
R1

b
l

V3
k


C
V1 d Ⅴ e V2 1
g
1/8/2024
如何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9
信号流图的绘制
例2: 按微分方程拉氏变换后
的代数方程所表示的变量间
信号流图的概念
信号流图可以表示系统的结构和变量传送过程中的数学关 系。它也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在求复杂系统的传递函 数时较为方便。
一、信号流图及其等效变换
组成:信号流图由节点和支路组成。见下图:
R1
N
1
E G1 P
G2
Q
1
R(s)
C
E(s)
-
G1(s)
N (s)
+ G2(s) C (s)
H
H (s)
式中: La 流图中所有不同回路的回路传输之和;
LbLc 所有互不接触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两个回
路传输乘积之和;
LdLeLf 所有互不接触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三个

1梅逊增益公式

1梅逊增益公式

=1+ G1 +G2+G3 +2G1G2+G2G3 + G1 G3 + 2G1G2G3 6
G1 G1 R R 1 1 1 1
G2 G2 1 1
G3 G3
K K C C
1 1
前向通道:P1 = G1 G2G3 K P2 = G2G3 K P3 = G3 K P4 = G2 (1)G3 K
分别是:P1 = G1G2G3 ,1 = 1; P2 = G1G4 ,2= 1。
梅逊公式小结
梅逊公式同时适用于信号流图和结构图;
关键:数清楚前向通道数、单回环数、互不接触回环数; 注意:反馈环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bc
k , 在所有两两互不接触的 回环中,每次不重复取 其中的两个回环增益之 积之和; L PL — 第K条前向通路的传输;
其余的以此类推
3
例2-20 求图所示系统的信号流图输入x0至输出x8的总
传输P。 a
x0
b i
c
d j m
e
f
k
g
h x
8
解:
前向通道:1条, P1 = abcdefgh;
C(s)/R(s)=P=(P=1+1G G H 2 )/ +P2 +G G H 3、 特征式: 1
1 2 1 2 3
2、互不接触回环数: 0
2
+G1G2G3 + G4H2 + G1G4
=4、前向通道数:1G4 )/ (1+ G1G2H1 +G2G3H2 +G1G2G3 + G4H2 + G1G4 ) (G1G2G3 +G 2,

2.7 梅逊公式

2.7 梅逊公式

△1= 1
∑Pk△k= P1△1= G1 G2 G3 G4G5 G6 将中△与第K条前向通道相接触 条前向通道相接触( △k:将中△与第 条前向通道相接触(有 重合部分)回路所在项去掉之后的余子式。 重合部分)回路所在项去掉之后的余子式。
例:试用梅逊公式求传函C(S)/R(S)。 试用梅逊公式求传函 。
一、梅逊公式
∑Pk△k C(s) : G(S)= R(s) = i G = G1 G3 2 △ 1、G(S):从输入通道到输出通道总的传递 、 : H1 H2 H3 函数(总增益)。 函数(总增益)。 2、△:称为系统主特征式 、 △=1- ∑La+ ∑LbLc-∑LdLeLf+…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 回路增益之和 ∑La —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LbLc—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LdLeLf—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R G1 G2 1 H2 G3 H4 H1 4 G4 C
2 H3
G5
G6 3
解: 3、G(S) 、
△=1+G2G3H2 +G4G5H3 +G3G4H4 +G1G2G3G4G5G6H1+G2G3G4G5H2 H3
∑Pk△k= P1△1= G1 G2 G3 G4G5 G6 ∑Pk△k C(s) : G(S)= R(s) = i = △
= G1 G2 G3 G4G5 G6
n

应用梅逊公式, 应用梅逊公式,将大大简化结构 变换的计算。 变换的计算。但当系统结构较复 杂时,容易将前向通道、 杂时,容易将前向通道、回路数 及余子式判断错,需格外注意。 及余子式判断错,需格外注意。
例:试用梅逊公式求传函C(S)/R(S)。 试用梅逊公式求传函 。 G4 4 G3 2 H2

梅森公式-信号流图

梅森公式-信号流图

L4 a23a34a45a52
x5 L5 a23a35a52
P
a12 a23a34 a45 (1 a44 )a12 a23a35
1 (a23a32 a23a34a42 a44 a23a34a52 a23a35a52 ) a23a32 a44 a23a35a52a44
G3(s)
梅逊公式求E(s)
R(s)
E(SG)GG3(33s(()ss))
RRR(s(()ss)) EEE(S((S)S))
P2= - G3G2H3
GGG1(11s(()ss))
△2= 1 P2△2=?
HHH1(11s(()ss))
G1(s)
NNN((s(ss)))
G2(s)
GGG2(22s(()ss))
CCC(s(()ss))
HHH2(22s(()ss)) H3(s)
HHH3(33s(()ss))
C(s)
R(s)
E(S) P1=H–P1G(s1)2=H13 △△1=11=+G1 2HH2 2(s)P1△1= ?
E(s)= R(s)[ (1+G2H2) +(- G3G2H3)] +(–G2H3)N(s)
1 G1H1 G2G7 H 2 G6G4G5 H 2 G2G3G4G5 H 2 G4G5G7 H1H 2
x1
x2
x3
x7 I(s) x4
x5
o在源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出 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入的支路,
1/R1 1+R1C1s R2
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
-1
•阱节点(输出节点):
在阱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入的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出的支路,它

梅逊公式及其应用

梅逊公式及其应用

P2 kgi 2 1 cd
• 将以上结果代入式公式,可得总传输
P
P P
11
22
1L L L L L L
a
bc
de f
1
2
3
acegi kgi(1 cd )
1 (ab cd ef gh ij kfdb) (abef abgh abij cdgh cdij efij kfdbij) abefij
=每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2
L LL de f
=每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3
Δk=信号流图中除去与第k条前向通道Pk相接触的支路和节点后余下的信 号流图的特征式,称为Pk的余因式。
例2-4 将图所示的系统方块图化为信号流程图并
将其简化。求系统传递函数
C(s)
R(s)
H2
R
+- ++
G1
+-
x7 C(s) 图2-13 信号流程图
解:• 此系统有六个回环,即ab、cd、ef、ij和kfdb,因此 L ab cd ef gh ij kfdb
a 1
• 两个互不接触的回环有七种组合,即abef、abgh、 abij、cdgh、cdij、efij及kfdbij,所以
L L abef abgh abij cdgh cdij efij kfdbij bc 2
G2
C G3
H1
图2-11 多回路系统
解:• 首先将图2-11方块图化为图2-12的信号流程图
-H2
1 R( s)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1
G2
G3
H1 -1
1
C( s)

梅逊公式

梅逊公式
梅逊(S.J.Mason)公式
前向通路及前向通路传递函数: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传递 时,通过每个方框只有一次的通路,称为前向通路。前向通路 上所有传递函数的乘积,称为前向通路传递函数。
回路及回路传递函数:信号传递的起点就是其终点,而且每
个方框只通过一次的闭合通路,称为回路。回路上所有传递函
数的乘积(并且包含代表回路反馈极性的正、负号),称为回
路传递函数。
梅逊公式的表达形式
C ( s) pi i ( s) R( s )
式中 称为特征式,且
1 Li Li L j Li L j Lk L
L ——所有不同回路传递函数之和; L L ——所有两两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L L L ——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i
i j
i j k
Pi ——第i条前向通路传递函数;
i ——在 中,将与第i条前向通路相余子式。

02 数学模型 - 10梅逊公式

02 数学模型 - 10梅逊公式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10讲梅逊公式王燕舞梅逊(Mason)公式◆梅逊(Mason)公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J. Maso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借助于梅逊公式,不经任何结构变换,便可以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

•∑L i :所有回路(n 条)的回路增益之和。

•∑L i L j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n 2条)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L i L j L k :所有三三互不接触回路(n 3条)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P k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第k 条前向通路的增益。

•Δk :在Δ中,将与第k 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除去后所余下的部分的Δ ,称为余子式。

•m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所有前向通路的条数。

∆∆=∑=m k kk P s G 1)(+-+-=∆∑∑∑321111n kj i n j i n i L L L L L L ◆梅逊公式的表达式为:•G(s):待求的总传递函数。

•Δ称为特征式,◆梅逊公式的证明:参见:1.Samuel J. Mason, “Feedback theory-Some properties ofsignal flow graphs,” Proc. IRE, vol. 41, no. 9, pp. 1144-1 156, Sept. 1953.2.Samuel J. Mason, “Feedback theory-Further properties ofsignal flow graphs,” Proc. IRE, vol. 44, no. 7, pp. 920-926, July 1956.3.W.K. Chen, “Applied Graph Theory, Graphs and ElectricalNetworks,” North-Holland, Amsterdam, 1976.4.陈景明, “S.J. Mason讯号流图增益公式的另一个证明,”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no. 4, pp. 137-146, 1979.G 3H 2G 2G 1G 4H 1CR G 5G 6H 4H 3-H 2G 2G 3-H 4G41G 6G 5-H 3CB E F G x 3H IR A 1G 1-H 11结构图信号流图求图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梅逊公式简单讲解

梅逊公式简单讲解
• 不接触环路—环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 前向通路—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通路。前向通路中通过任 何节点不多于一次。
• Gk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第k条前向通路增益
• Δ —特征式 且 1 La Lb Lc Ld LeL f
• La 所有不同回路的增益之和
• Lb Lc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的增益乘积之和
• La —所有不同回路的增益之和
• Lb Lc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的增益乘积之和
• Ld Le Lf —所有三个都互不接触回路的增益乘积之和
• k —在Δ中,将与第k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所在项去掉后 余下的部分
术语解释
• 节点—表示系统中的变量或信号的点称为节点。 • 支路—连接两节点间的有向线段称为支路。支路增益就是两节点间的增益。 • 输入节点(源点)—仅有输出支路的节点称为输入节点,一般为系统的输入。 • 输出节点(阱点)—仅有输入支路的节点称为输出节点,一般为系统的输出。 • 混合节点—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称为混合节点。
• Ld Le Lf 所有三个都互不接触回路的增益乘积之和
• k —在Δ中,将与第k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所在项去掉后
余下的部分 • 通路—从任一节点出发沿着支路箭头方向连续地穿过各相连支
路到达另一节点的路径称为通路
例2 求C(s)/R(s)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定义和公式
• 梅逊公式是求解信号流图或等效的 系统框图输入点与输出点之间的系 统函数的算法,广泛用于拉普拉斯 变换或域模型求解系统函数中。公 式为:
• G—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间的系统特从征输式入且节点 到 1输出节点La的第k条L前b L向c 通路增Ld益Le L f

第四课 梅逊公式及一阶系统分析

第四课 梅逊公式及一阶系统分析
c (t ) t T Te
稳态响应
T
,t 0
瞬态响应
存在稳 态误差
5、一阶系统的单位加速度响应
1 2 2 2 c(t ) t Tt T T e 2
ess lim[r (t ) c(t )]
t

t T
,t 0
一阶系统无法跟踪加速度信号
线性定常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
R(s)
2 n s( s 2n )
系统无阻尼 固有频率
阻尼比
C(s)
-
二阶系统特征方程:
2 D( s) s 2 2 n s n 0
s1, 2 n n 1
2
根据 值的取值范围不同,特征根的分 布情况有如下七种:
s1, 2 n n 2 1
t ts
tr
h(t) h(∞) 0.9h(∞) 稳态值
td
0.5h(∞)
ts
0.1h(∞) 0
tr
t
(1)延迟时间td: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 值的50%所需的时间; (2)上升时间tr:指响应从终值的10%上升到 终值的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 来说,上升时间可定义为从零第一次上升 到终值所需的时间); (3)峰值时间tp: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 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4.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及响应;
5.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6. △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时域性能指标 tr、tp、ts、的计算
练习
2-14 (a)(f)
3-3
3-4
下次课的主要内容
1 、二阶系统斜坡响应与脉冲响应; 2、动态性能的改善。
R(s)
1 Ts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第6讲-梅逊公式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第6讲-梅逊公式

= 1 + G2G3 H 2 + G4G5 H 3 + G3G4 H 4 + G1G2G3G4G5G6 H1 + G2G3G4G5 H 2 H 3
P1 = G1G2G3G4G5G6
∆1 = 1
Φ(s) =
G1G2G3G4G5G6
1 + G2G3 H 2 + G4G5 H 3 + G3G4 H 4 + G1G2G3G4G5G6 H1 + G2G3G4G5 H 2 H 3
E(s) =
R(s)
+ −G2 (s)H (s)⋅ N (s)
1 + G1 (s)G2 (s)H (s) 1 + G1 (s)G2 (s)H (s)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例)
例7 系统结构图如右图所示, 求当输入 r(t) = 1(t) 干扰 n(t) =d(t) 初条件 c(0) = -1 c’(0) = 0 时系统的总输出 c(t) 和总误差e(t)。 求解
Φ en (s)
=
E (s) N (s)
=
−G2 (s)⋅ H (s) 1 + G1 (s)G2 (s)H (s)
4. 系统的总输出 C(s) 及总误差 E(s)
C (s) = G1 (s)G2 (s)⋅ R(s) + G2 (s)⋅ N (s) 1 + G1 (s)G2 (s)H (s) 1 + G1 (s)G2 (s)H (s)
Mason 公式(2)
例 2 求传递函数 C(s)/R(s)
控制系统结构图
例2 求 C(s)/R(s)
∆ = 1 − [ −G1G2 H−1 G2G3 H 2 − G1G2G3 − G4 H2− G1G4 ] = 1 + G1G2 H1 + G2G3 H 2 + G1G2G3 + G4 H 2 + G1G4

梅森定律-信号流图

梅森定律-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的绘制
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1) 用小圆圈标出传递的信号,得到节点。 2) 用线段表示结构图中的方框,用传递函数代表支路增益。 ➢ 注意信号流图的节点只表示变量的相加。
R(s)
C(s)
G(s)
D(s)
R(s) E(s) (-) G1(s)
V(s)G2(s) C(s)
H(s)
(a) 结构图
a45 x5
X 5 (s) X1(s)
(b)
x1
a52
x2
x3
x4
P1 a12a23a34a45 x5
1 1
(c)
x1
x2
x3
x5 P1 a12a23a35
2 1 a44
(a) x1
a12 x2
a42
a44
a23 a32 x3
a34 x4
a35
a45 x5
a52 (d) x2
(e) x2 (f) x2 (g) x2
x3
互不接触
L1 a23a32
L12 a23a32a44
x4 x3
x4 x5
L2 a23a34a42
L3 a44 互不接触 L22 a23a35a52a44
L4 a23a34a45a52
x5 L5 a23a35a52
P
a12 a23a34 a45 (1 a44 )a12 a23a35
G3(s)
梅逊公式求E(s)
R(s)
E(SG)GG3(33s(()ss))
RRR(s(()ss)) EEE(S((S)S))
P2= - G3G2H3
GGG1(11s(()ss))
△2= 1 P2△2=?
HHH1(11s(()ss))

梅逊增益公式

梅逊增益公式

梅逊增益公式梅逊增益公式是一种在电子电路分析中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它以法国数学家梅逊的名字命名。

梅逊增益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子电路中的增益,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和优化电路。

电子电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种设备中。

在设计电路时,我们常常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比如放大音频信号或者调节频率。

而增益就是衡量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增加倍数的指标。

梅逊增益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的增益,它的数学形式是Vout/Vin = A(D) / (1 + jωRC),其中Vout是输出电压,Vin是输入电压,A(D)是电路的放大倍数,ω是角频率,R是电阻,C是电容。

梅逊增益公式告诉我们,电路的增益取决于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

放大倍数越大,增益就越高;频率越高,增益就越低。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比如晶体管或运放)在不同的频率下对信号的响应能力是不同的。

通过梅逊增益公式,我们可以预测和优化电路的性能。

在设计电路时,工程师们可以使用梅逊增益公式来计算不同频率下的增益,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元件和参数。

通过调整电路元件的数值,工程师们可以实现所需的放大倍数和频响特性。

此外,梅逊增益公式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放大器电路中,梅逊增益公式可以告诉我们电容和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通过仔细选择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工程师们可以实现所需的频响特性。

总之,梅逊增益公式是电子电路分析中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计算电路的增益,并优化电路的性能。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工程设计中,梅逊增益公式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梅逊增益公式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

梅逊公式

梅逊公式
2-5-3 梅逊公式
根据结构图等效化简原则,将结构图化成简单方块,可以求得系统 的传递函数。但是化简步骤仍然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 采用梅逊公式 (Mason)化简结构图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只需要作 少量的计算,就可以将传递函数一次写出。所以是一种简捷方便的方 法。 梅逊公式是基于信号流图理论得出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线图的总 传输。
回章首
回节首
3
通路:沿支路箭头方向而穿过相 连支路的途径。 如 图 中 x1x2x3x5 , x4x2x4 等。
前向通路:如果从源点到阱点的 通路上,通过任何节点不多于一次, 则该通路称为~。 如图中 x1x2x3x5x5,x1x2x4x5 x5 。
回章首
回节首
4
回路:通路的终点就是通路的起点, 并且与任何其它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 叫 ~。 如图中的x4x2x4 ,节点x5上的自回 路。 不接触回路:若一些回路没有任何 公共节点,叫~。 如图中的x4x2x4 ,节点x5上的自回 路。 自回路:回路的一种特殊情况,即 从某一节点出发只经一条支路而又终 止于同一节点所构成的回路。 如图中节点x5上的自回路。
回章首
回节首
7
3) 节点可以把所有输入支路的信 号相加(注意:是相加而不是相减), 并把总的信号传递到所有输出支 路。 如图中节点 x2=ax1+fx4 如果此反馈为负反馈,则将“-” 号表示在传输 f 上,即信号流图上 f变为-f,此时x2=ax1+(-f)x4
回章首
回节首
8
4) 对混合节点通过增加一个单位传 输(即传输等于1)的支路,可以把它 变为阱点来处理。如图中x5 。 注意:
回章首
回节首
5
前向通路传输:在前向通路中 , 各支路传输的乘积。 如图中abc和ade。 回路传输:回路中各支路传输的 乘积。 如图中的df和g。

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用梅逊(S.J.Mason)公式求传递函数
梅逊公式一般形式为
n
Pk k
(s) k1
式中 (s)为待求的总传递函数。
称为特征式,且
其中
1 Li Li L j Li L j Lk Li ——所有不同回路传递函数之和。 Li L j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Li L j Lk ——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P1 G1G2G3G4G5G6 1 1 由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s) P11

G1G2G3G4G5G6
1 G1G2G3G4G5G6 H1 G2G3 H 2 G4G5 H 3 G3G4 H 4 G2G3G4G5 H 2 H 3
注意 应用梅逊公式可以方便地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而不必进行结 构图变换。但当结构图较复杂时,容易遗漏前向通路、回路或互不接 触回路。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C(s) R(s)

1
G1(s)G2 (s) G1(s)G2 (s)H (s)
Φr(s)为输入信号r(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此时系统输出的 拉氏变换式为
C
(s)

r(s)R(s) Nhomakorabea1

G1(s)G2 (s) G1(s)G2 (s)H
(s)

R(s)
7
2). 扰动 n(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Pk ——第k条前向通路传递函数。 k ——在中,将与第k条前向通路接触的回路所在项除去后所余
下的部分,称为第k条前向通路的特征余子式。
1
例2-5 用梅逊公式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课 动态结构图 梅逊公式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课 动态结构图 梅逊公式

§2-4 传递函数定义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在零初始条件下 ,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 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表示为Y ( s ) bm s m + bm -1 s m -1 + ... + b1 s + b0 G( s) = = n , n ³ m (2-95) n -1 U (s) s + a n -1 s + ... + a1 s + a0系统的输出可表示为传递函数与控制输入的乘积Y ( s) = G ( s) × U ( s)(2-96)U(s)G(s)Y(s)回章首回节首12-4-3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1.复数阻抗U R (s) Z R ( s) = =R I R (s)(2-100)ZC ( s) =UC (s) 1 = I C ( s ) Cs(2-101)U L ( s) Z L ( s) = = Ls I L (s)回章首 回节首(2-102)22.典型环节 (1) 比例环节G(s) = Uo (s) =K Ui (s)(2) 积分环节G( s) = Uo ( s) 1 = Ui ( s) Ts(3) 微分环节U o (s) G (s) = = ts U i (s)3(4) 一阶惯性环节U o ( s) 1 G( s ) = = U i ( s) Ts + 1(5) 二阶振荡环节G( s) = U o ( s) 1 = 2 2 U i ( s ) T s + 2xTs + 1(6) 延迟环节G( s) = U o (s) = e -ts U i ( s)4画结构图时,所依据的原则是信号流通关系。

下面以实例来说明。

[例2-25] 已知两级RC网络如图2-33所示,作出该系 统的结构图。

解 设一个中间变量为电容C1 的电压Ux, 采 用复 数阻抗法顺序写出各 算子代数方程和方块图如下:回章首回节首5(1) U i ( s ) - U x ( s ) = U R1 ( s )(2) U R1 ( s ) × 1 = I ( s) R1(3) I ( s ) - I 2 ( s ) = I1 ( s )( 4) I 1 ( s ) × 1 = U x ( s ) C1 s(5) U x ( s ) - U o ( s ) = U R2 ( s )回章首回节首6(6) U R2 ( s ) × 1 = I 2 ( s ) R2 (7 ) I 2 ( s ) × 1 = U o ( s ) C2 s将各基本环节的方块按照信号流通方向连接起来 就可以得到如图2-33所示的系统方块图。

§25闭环传递函数§26 梅逊公式

§25闭环传递函数§26 梅逊公式

P G GG 1 1 2 3
P G G 2 1 4
1 1
2 1
G G G G G 1 2 3 1 4 ( s ) G G H G G H G G G G H G G 1 2 1 2 3 2 1 2 3 4 2 1 4
Mason 公式(3)
例 3 求传递函数 C(s)/R(s)
例1
求C(s)/R(s)
( G G H )( G G H ) 1 [ G G H G3G4 H4 G G G G G G H G5 H ] 2 3 2 4 5 3 2 3 2 G 1 2 3 4 5 6 1 4 3
1 G G H G G H G G H G G G G G G H G G G G H H 2 3 2 4 5 3 3 4 4 1 2 3 4 5 6 1 2 3 4 5 2 3
§2.5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扰动输入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令R(s) =0,可求出误差对扰动作用的闭环传递函数,简称扰动误差传递函数,即
N(s)
<3、控制输入和扰动同时作用下系统的总误差 利用叠加原理可求出系统在控制输入和扰动输入同时作用下系统的总误差为
不难发现,四种闭环传递函数 Φ(s)、Φn(s)、 Φe(s)、Φen(s) 具有相同的分母即 =1+ G(s)H(s)。这正是闭环控制系统的本质特征。通常把这 个分母多项式称为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1+ G(s)H(s) 称为闭环系统的特征方 程。特征方程的根称为闭环系统的根或极点。
(1)结构图 信号流图
(2)结构图 信号流图
§2.6.2 梅逊(Mason)增益公式
G(s) PΔ Δ
k k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章首
回节首
10
3. 信号流图的绘制
可按线性代数方程组和结构图绘制。 1) 按线性代数方程组绘制信号流图 对线性微分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变为代数方程组后再进行绘制。 通常把输入节点放在左边,把输出节点放在右边。 举例说明。
回章首
回节首
11
T] 形电路如图所示,试绘制信号流图。 [加例1 解
i1 (U1 U 2 )
如果有多个源点和阱点,则可以多次应用梅逊公式,然后用叠加 原理算出各个输出信号。
回章首
回节首
17
梅逊总增益计算公式
1 n P i pi i 1
公式中, P—源点到阱点之间的总增益; n —源点到阱点的前向通路的总数; Pi—从输入到输出的第i条前向通路增益; —梅逊公式特征式; i—第i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
把混合节点变为阱点时,此两节 点均采用同一符号来表示。如图中 x5 。 用这种方法,不能把混合节点变 为源点。
回章首
回节首
9
5) 对于给定的系统,信号流图不是 唯一的。 由于一个给定的系统,可以用 不同形式的微分方程组来进行描述。 而信号流图或结构图是按微分方程 组的拉氏变换式进行绘制的。
(2-123)
回章首
回节首
18
特征式
的计算公式为
1 La Lb Lc
a b,c
d ,e, f
L
d
Le L f ....
(2-124)
L —所有独立回路增益之和; —所有每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L L —所有每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L L L
2-5-3 梅逊公式
根据结构图等效化简原则,将结构图化成简单方块,可以求得系统 的传递函数。但是化简步骤仍然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 采用梅逊公式 (Mason)化简结构图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只需要作 少量的计算,就可以将传递函数一次写出。所以是一种简捷方便的方 法。 梅逊公式是基于信号流图理论得出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线图的总 传输。
+ G1(s) + H(s) F(s)
A(s)
G2(s)
Y(s)
1
R(s) E(s)
G1(s)
A(s)
1
G2(s)
Y(s)
1 Y(s)
-H(s)
回章首 回节首 14
R(s) -
-
H2 (s) G2(s) G3(s) Y(s)
+
G1(s)
+
+
H1 (s) -1
-H2 (s) R(s) 1 G1(s) G2(s) G3(s) Y(s) 1 Y(s)
回章首
回节首
5
前向通路传输:在前向通路中 , 各支路传输的乘积。 如图中abc和ade。 回路传输:回路中各支路传输的 乘积。 如图中的df和g。
回章首
回节首
6
2. 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
1) 信号在支路上只能沿箭头单向传 递,后一节点对前一节点没有负载 效应。 2) 支路表示了一个信号对另一信号 的关系,支路传输相应于比例系数, 信号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传输变 为另一信号。 如图中x2经支路b变换为x3=bx2 , 经支路d变换为x4=dx2 。
信号(或变量)变为节点;
相加点和分支点可视作为节点。
注意: 相加点视作为 “节点”是指相加点输出的信号。
在相减的情况下 (例负反馈 ),可将此“负”号加在传输前面,亦即 使正传输变为负传输。
回章首
回节首
13
R(s)
G(s)
Y(s)
R(s) F(s)
G(s)
Y(s)
R(s) + -
E(s)
1 R1 1 R3
U 2 (i1 i3 ) R2 i3 (U 2 U 3 ) U 3 i3 R4
U1为输入量,U3为输出量,i1, i3,U2 为中间变量。 按上述方程组绘制信号流图如图 所示。
混合节点 U3 通过增加一个单位传 输的支路变为阱点。
回章首
回节首
12
2) 按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方法: 将传递函数变为传输;Leabharlann 回章首回节首7
3) 节点可以把所有输入支路的信 号相加(注意:是相加而不是相减), 并把总的信号传递到所有输出支 路。 如图中节点 x2=ax1+fx4 如果此反馈为负反馈,则将“-” 号表示在传输 f 上,即信号流图上 f变为-f,此时x2=ax1+(-f)x4
回章首
回节首
8
4) 对混合节点通过增加一个单位传 输(即传输等于1)的支路,可以把它 变为阱点来处理。如图中x5 。 注意:
回章首
回节首
1
1. 信号流图和术语介绍
下图表示了一个信号流图,现介绍信号流图中的一些术语。
节点:用来表示变量或信号的 点,以小圆圈“o”表示。 如图中x1,x2,x3,x4,x5。
支路:是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 线段,以带箭头的方向线表示。 如图中的线段: x1x2 , x2 x3, x2 x4 , x3 x5 , x4 x5
回章首
回节首
2
传输:两个节点之间的增益, 它 也 是 支 路 传 输 。 图 中 a,b,c,d,e,f,1。 输入节点(源点):只有输出支路 的节点,它对应于输入量。如图 中 x1。 输出节点(阱点):只有输入支路 的节点,它对应于输出量。如图 中 x5。 混合节点:既有输入支路,又 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如图中x2,x3, x4 , x5 。
H1 (s)
回章首 回节首 15
从图中可以看到,支路、支路增益、回路等,两图一一对应。 信号流图 结构图 这样,在应用梅逊公式作结构图化简时,可以省去信号流图,直 接在结构图上完成。
回章首
回节首
16
4. 梅逊公式
梅逊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某一源点到某一阱点的总增益,而不需 对信号流图作任何变换。
回章首
回节首
3
通路:沿支路箭头方向而穿过相 连支路的途径。 如 图 中 x1x2x3x5 , x4x2x4 等。
前向通路:如果从源点到阱点的 通路上,通过任何节点不多于一次, 则该通路称为~。 如图中 x1x2x3x5x5,x1x2x4x5 x5 。
回章首
回节首
4
回路:通路的终点就是通路的起点, 并且与任何其它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 叫 ~。 如图中的x4x2x4 ,节点x5上的自回 路。 不接触回路:若一些回路没有任何 公共节点,叫~。 如图中的x4x2x4 ,节点x5上的自回 路。 自回路:回路的一种特殊情况,即 从某一节点出发只经一条支路而又终 止于同一节点所构成的回路。 如图中节点x5上的自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