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5〕306号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的通知
正文:
----------------------------------------------------------------------------------------------------------------------------------------------------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的通知
川教函〔2015〕306号
各市(州)教育局:
为推进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效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和我省实际,我们组织相关专家、一线教师编写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现印发给你们。
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实验实践教学,认真组织实施《目录》,督促指导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对学校考核及评价内容,促进实验实践教学在全省学校的有效开展。
附件: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
四川省教育厅
2015年5月26日——结束——。
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四川省中小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信息,帮助学生、教师和家长了解学校教学计划。
小学课程课时安排小学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英语: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科学: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社会: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初中课程课时安排初中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英语: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物理: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化学: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生物: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政治: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历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地理: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高中课程课时安排高中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英语: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物理: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化学: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生物: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政治: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历史: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地理: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以上为四川省中小学的课程课时安排,不同学校可能会有轻微的差异。
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该安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1:前言本文档旨在规定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方案,旨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
本方案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
2:课程设置原则2.1 全面发展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2.2 实用性原则:课程要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观念。
2.3 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要基于教育科学和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
3:课程设置内容3.1 语文课程:3.1.1 语文素养3.1.2 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3.1.3 阅读能力培养3.1.4 写作能力培养3.1.5 修辞与表达能力培养3.1.6 文学欣赏与鉴赏3.2 数学课程:3.2.1 数与数量关系3.2.2 空间与图形3.2.3 数据与统计3.2.4 运算与推理3.2.5 问题解决与应用3.3 英语课程:3.3.1 听力与口语能力培养3.3.2 阅读理解3.3.3 写作能力培养3.3.4 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培养3.3.5 文化与背景知识3.4 科学课程:3.4.1 自然与生态3.4.2 科学探究与实验3.4.3 科学方法与思维3.4.4 科学技术与社会3.5 社会科学课程:3.5.1 历史与文化3.5.2 地理与环境3.5.3 政治与法律3.5.4 社会与经济3.6 体育课程:3.6.1 运动基本技能与技巧3.6.2 体育健身与锻炼3.6.3 体育竞技与比赛3.6.4 体育文化与道德教育3.7 艺术课程:3.7.1 美术与造型3.7.2 音乐与表演3.7.3 舞蹈与体操3.7.4 戏剧与表演3.8信息技术课程:3:8.1 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3:8.2 信息技术与应用3:8.3 网络安全与科技伦理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附件一、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详细表格- 附件二、其他相关补充材料5:法律名词及注释- 义务教育:国家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15)
附件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2015年修订)
说明:
1. 周课时数按标准课时计算,一至六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5分钟。
若安排长短课,教学总时间应基本保持不变。
2. 品德每周2课时,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七至九年级为思想品德。
3. 体育与健康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
学校可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途径,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
4. 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一到六年级每周4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2课时。
音乐、美术可分别开设,也可分时段轮流开设,统筹使用课时。
5.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课时,三者合计平均周课时:一二年级不少于4课时,三至六年级不少于5课时,七至九年级不少于6课时。
6. 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总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1.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1.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2. 课程安排2.1 语文课程2.1.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2.1.2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2.1.3 写作能力的培养2.2 数学课程2.2.1 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培养2.2.2 探索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2.3 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的培养2.3 外语课程2.3.1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2.3.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2.3.3 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2.4 政治课程2.4.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2.4.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4.3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2.5 历史课程2.5.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2.5.2 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常识2.5.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6 地理课程2.6.1 培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2.6.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空间意识2.6.3 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2.7 物理课程2.7.1 培养学生的物理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7.2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7.3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和创新能力2.8 化学课程2.8.1 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8.2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8.3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和创新能力2.9 生物课程2.9.1 培养学生的生物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9.2 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9.3 培养学生的生物实践和创新能力3. 附件附件1: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详细版本)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义务教育: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
4.2 素质教育: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年修订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课程设置说明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
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
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附件: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09〕226号)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一)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科学设置普通高中课程。
(二)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整体设置必修课,合理设置选修课,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三)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际,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调动学校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具体设置如下(表1):表1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表模块1学分)。
(2)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中需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和至少28个选修学分(选修Ⅰ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Ⅱ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2015年)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如下: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原则1. 发展性原则。
地方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置课程门类和安排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 整合性原则。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的精神,开发我省地方课程资源,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内容及国家有关部委文件要求开展的专题教育进行整合和落实。
3. 地域性原则。
地方课程的设置应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充分反映四川的历史和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体现我省的地方特色。
二、课程设置我省地方课程共设置“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和“可爱的四川”等课程,并使用相应的教材。
各课程安排及课时如下表: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计划表注:1.表内数字为周课时数;2.表中的“x/y”表示单周上x节课,双周上y节课。
如“1/2”表示单周上1节课,双周上2节课。
我省地方课程共安排974课时,占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10.23%。
三、课程内容1. 生命·生态·安全“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个体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安全生活、健康生活、智慧生活、和谐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逐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内容安排: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含消防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防灾减灾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贯穿九年义务教育的始终,并在一至六年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廉洁教育、劳动教育等,七至九年级进行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性健康教育等。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附件一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性原则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综合性原则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选择性原则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综合课程;同时,还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根据《中共中央国家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试行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性原则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级增加。
2、综合性原则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选择性原则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综合课程;同时,还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15年修订)
附件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2015年修订)
说明:
1. 周课时数按标准课时计算,一至六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5分钟。
若安排长短课,教学总时间应基本保持不变。
2. 品德每周2课时,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七至九年级为思想品德。
3. 体育与健康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
学校可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途径,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
4. 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一到六年级每周4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2课时。
音乐、美术可分别开设,也可分时段轮流开设,统筹使用课时。
5.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课时,三者合计平均周课时:一二年级不少于4课时,三至六年级不少于5课时,七至九年级不少于6课时。
6. 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总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
执行课程计划情况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执行课程计划情况专项检查自查报告近年来,我校根据“调整后的基础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相关精神,按规定正常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课程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还比较缺乏专职的综合实践教师,为了能有序、有效的开展综合活动,充分利用队伍,对班主任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能让各班在班主任的安排下,有计划的开展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
2、各年级的综合活动非常切合学生的实际,如五、六年级开展的“零食与健康”,初中开展的“涂改液的秘密”等活动。
并且要求在设计方案的时候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开放,向学生参与教学开放,向师生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过程开放,完全冲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共同探究,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模式统一设计为六个阶段:创设问题情景—收集相关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扩展探索内容—系统总结、实践—成果展示。
3、各年级各班的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都能按要求设置课程节数。
学校积极完善硬件建设,建立了“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和“标准电脑室”等专用教室,保证各学科能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4、我校建立了占地2亩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分批组织学生学习番薯、毛豆等常见农作物的播种技巧。
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的重要,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快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提高。
5、我校建立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制度》,但制度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全面,需要修改制定出符合本校特色,评价可行性更好的评价制度。
关于小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报告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执行课程计划时做法如下:一、开齐开足教好学科课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第一章总则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核心素养课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精神等。
各学校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将其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思想品德和法律教育思想品德和法律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内容。
各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不同水平的思品课程。
三、健康与安全教育健康与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内容。
各学校应开设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学科类课程一、语文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数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
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三、外语外语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认识的重要学科。
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外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四章高效教学模式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模式。
各学校应积极推行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模式。
各学校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
::::::第五章评价与考核一、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包括平时考查、作品评价、综合评价等。
第一章 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一章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一、“大教学论”的传统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通过办学实践,升华出了有代表性的“泛智教育理论”,包括世俗的教育目的论、百科全书课程论和艺术性教学论。
他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整理成系统的文字著作,于1632年出版了标志着教育学诞生的《大教学论》。
在该书中,夸美纽斯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目的,学校性质和结构,教育原则和方法,课程教材内容与组织等问题,建立起了“大教学论”体系。
这样的体系流播于世,形成了作为历史渊源的“教学包含课程、教学论包括课程论”的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
二、国外的四种模式1.包含模式: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模式图1.1C表征了包含模式,它有两个变式,一是课程包含了教学,课程论包含了教学论,二是教学包含了课程,教学论包含了课程论。
相互依赖,是这一模式揭示的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根本特征。
其次,它们之间还有相互归属的关系。
模式C—a表示,课程与课程论是教学与教学论的一个子系统;模式C—b则相反,表示教学与教学论是课程与课程论的一个子系统。
2.二元独立模式图1.1A表征了二元独立模式。
课程和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与教学论也一样,两者没有“接触”,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
这样的话,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里发生的事与人们计划好的课堂里应该发生的事之间毫无关系。
课程规划者,忽视了教师,反过来也被教师所忽视。
课程研究与它们在学校中的教学实际应用分离开了,两者就会独自变化而互不影响。
3.相互交叉模式图1.1B表征了相互交叉模式,即教学包含课程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地课程也包含了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了教学论的一部分。
当站在教育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时,它们就是平等而相互交叉的了。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图1.1D表征二元循环联系模式,突出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第一章前言1.1 目的和背景为了保证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国家有关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要求,结合四川省教育实际,制定本课程设置方案。
1.2 法律依据本课程设置方案依据《义务教育法》、《中小学课程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总则2.1 课程理念本课程设置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置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公民,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章课程设置3.1 阶段划分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
3.2 小学阶段3.2.1 主干课程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与美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3.2.2 选修课程小学阶段的选修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
3.2.3 学校自设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
3.3 初中阶段3.3.1 主干课程初中阶段的主干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与健康等。
3.3.2 选修课程初中阶段的选修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
3.3.3 学校自设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
第四章课程实施4.1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置方案鼓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2 教材选用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方案选用教育部指定的教材。
第五章评价与考核5.1 评价方式本课程设置方案推崇综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绩。
5.2 考核方式学校根据课程设置方案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第六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小学阶段课程设置表附件二:初中阶段课程设置表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义务教育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法规定的对学生有义务提供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课程设置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
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
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 一至九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以及综合实际活动中的小学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渗透
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开设专题教育活动。
6. 小学开设外语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一年级开设外语,其课时从学校课程安排的课时中解决。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以开设第二外语。
7. 遵循学生的发展的规律,根据需要,学科课程可以进行开设长短课时的探索,如小学英语可以30分钟为1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