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讲义

合集下载

脑瘫的作业治疗 ppt课件

脑瘫的作业治疗 ppt课件

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爬的训练方法 四爬位
即双手、双膝、小腿前部、足背均着地支撑。从右侧开始 运动时,颜面向右上方,随着骨盆转动,右侧下肢屈曲。体 重移至右上下肢,左上肢伸展,形成双手双下肢支撑身体
高爬训练
由四爬位转为膝立位的正常爬行运动模式
录像
四爬位
爬的训练方法
爬行训练
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3.方向、距离、位置关系的认识
范围:自己左右侧的认识和协调,空间上,方向
上认识如上下、前后
训练举例:做体操,做各种移动训练。或者利用
高低
自己身体和其他物体比大小,
促通性刺激:浅感觉— 身体接促不同材料的物品
袋等
深感觉—做体操、托沙
记左右袖口等
视觉省—用不同色彩标
三、日常生活动作
日常生活动作的预后 日常生活动作的评定 日常生活动作的具体训练方法
患儿肘伸直:肘关节伸展,腕关节掌屈,利用“腱效应” 促进手伸展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3)手功能训练法(拿起并放下东西的训练)
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治疗师可安排一些拿起 再 放下东西的连续动作给患儿练习。如套圈游戏,投 沙包等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4)手指动作训练
指腹捏物的训练:给患儿玩黏土,捏小豆子或葡萄干等, 必要时可考虑要绷带将患儿拇指食指以外的三个手指绑住, 只用拇指与食指进行捏物训练
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3.坐位保持训练
患儿头部可以保持抬起,并在身体正中位,躯干控制良 好,则开始进行坐位保持训练
痉挛型:先使患儿屈髋后再坐下,坐下后治疗师将患儿 双下肢外展外旋并使躯干充分屈曲,膝关节伸展。治疗师 不断语言提示
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3.坐位保持训练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

它会使儿童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步态和姿势异常、肢体运动能力受限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作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将针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作业疗法,进行详细介绍和。

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日常活动、训练和锻炼,帮助小儿脑瘫患者提高肢体运动的能力和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小儿脑瘫、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作业疗法的优点作业疗法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作业疗法不受年龄和疾病类型限制,对于各种患者都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简便易行:作业疗法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中进行。

•经济实惠:作业疗法费用较低,负担小,可以通过锻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康复治疗费用。

作业疗法的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作业疗法要考虑治疗的安全性,确保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带来任何伤害和危险。

•个体化原则:作业疗法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

•地址性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应该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治疗目标。

•积极性原则:作业疗法需要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有趣的作业疗法,它通过游戏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起与治疗相结合的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

游戏疗法主要分为物理游戏和认知游戏两种类型。

物理游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和锻炼来强化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认知游戏主要通过智力游戏、益智游戏等来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疗法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最常见的作业疗法之一,包括如洗脸、洗手、穿衣、拆卸、组装等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的各种动作。

通过训练这些日常活动的技巧和动作,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灵敏度和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PPT课件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PPT课件
是产生职业前的劳动,而且是利用游戏、运动、手工艺
来使用肌肉和脑,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劳动、 运动和娱乐是治疗手段,它构成了作业疗法的基础。
.
2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1、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科书《临床作业 疗法学》书中的定义,见下表。
.
3
时间
来源
1922年 H.A.Pattison医师
1986年 美国治疗师协会
5.老年人作业疗法(ger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
10
(三)按治疗目的和作用分类 1.用于减轻疼痛的作业 2.用于增强肌力的作业 3.用于增强耐力的作业 4.用于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5.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7.用于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1.神经科疾病
2.骨科疾病
3.外科疾病
4.儿科疾病
5.内科疾病
6.精神科疾病
.
13
五、作业治疗师职责和作用
作业治疗是由康复治疗小组中的作业治疗师 (士)来完成。其工作主要是依据康复医师的处 方,并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提出治疗目标 和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研究对象数 和正常儿的 平均月龄差
74
9.4
28
9.5
73
10.4
21
18.4
16
6.2
65
15.1
43
14.1
57
14.9
39
7.9
.
27
(二)异常运动模式
Bobath认为,脑瘫患儿不是不能运动,而是存在 许多复杂和奇怪的姿势和运动。

儿童脑瘫的精细动作训练优秀课件

儿童脑瘫的精细动作训练优秀课件
• 3、考虑操作物件的大小、质地、重量与形状,因 为手运动控制开始于感觉输入,不同的感觉探索 有利于促进手功能的发展。
.
24
• 4、鼓励采用双手性活动,且保持正中位活动。
• 5、动作难度应设置在患儿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范 围,难度过大,会对患儿产生一种压力,而这种 压力会诱发或加重痉挛和联合反应,从而使得姿 势控制与动作努力更差。
以增加手部灵活性。
.
18
二指尖捏(tip pinch)
.
19
• 动态操作(manipulation)
.
20
.
21
.
22
.
23
五、训练中应注重以下原则:
• 1、在开始精细功能训练之前,就要先训练患儿获 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与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
• 2、从事单手活动时要将另一只手摆放在恰当的位 置上,以帮助患儿维持正常的姿势与肌张力。
.
2
精细运动能力的概念
• 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 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 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 务的能力。
.
3
• 精细运动多为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全身大肌 发育后迅速发育。上肢运动功能的精细化使得手
具备了操作能力,随着材质过程的不断进行,手 识别物体的能力也逐步提高。0-3岁是精细动作 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
.
15
• 在作业疗法中,首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训 练,直到它们能很好支持精细运动功能, 但同时仍需要给予患儿去体验手部不同感 觉的机会。治疗师在治疗中,可以通过使 用有趣的玩具或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
16
• 1.练习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在盘中放一些颗粒状食物 ,先向患儿做一次示范动作,然后指导其自己动手进行练 习。必要时,可将其余3指用胶带绑在一起。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大家可能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不太了解,那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儿。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可爱的脑瘫小男孩,他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但又特别努力。

在作业治疗训练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些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就像有一次,治疗师让小男孩试着用他那不太灵活的小手去抓握一些小玩具。

你知道吗,那个小玩具是一个小小的彩色积木,看起来特别普通,但对于小男孩来说却不简单。

小男孩伸出他的手,努力地想要去抓住积木,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积木,眉头微皱,好像在对那块积木说:“嘿,你可别跑呀!”他的手指慢慢地靠近积木,好不容易碰到了,却又滑开了,一次又一次。

但他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着,脸上还带着倔强的表情。

治疗师在旁边一直鼓励他,给他加油。

慢慢地,小男孩终于抓住了那块积木,他开心地笑了,那笑容就像春天里最灿烂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还会和他互动,问他一些问题,比如积木是什么颜色呀,形状是怎样的呀。

小男孩会努力地回答,虽然说得不是很清楚,但那种认真的劲儿真的让人感动。

有时候,小男孩也会哭闹,可能是因为训练太辛苦了,可治疗师总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他,给他讲好玩的故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通过这样的训练,小男孩的手部精细动作在一点一点地进步。

从最开始连积木都抓不住,到后来能够比较熟练地拿起一些小物体。

这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坚持,也是治疗师和小男孩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之呢,对于脑瘫儿童来说,作业治疗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我们也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一些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呀!希望每一个脑瘫儿童都能在作业治疗训练中不断进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38
②手足徐动型:治疗师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再 用双手抓住患儿的肘关节,将患儿双上肢伸展并内 旋,然后稍稍往下压,以增加稳定性。再慢慢将患 儿拉成坐位。这样可促进患儿的头保持直立抬高面 向前。
39
③弛缓型:治疗师用双手抓住患儿的双肩,并 用双手拇指在患儿胸前施加压力用以增加支持力。 同时其余四指将肩关节做内收动作,这样可以给患 儿较大的稳定性以协助抬头,并保持在身体正中位。
40
④其他:若配合康复训练器械、音乐、玩具等, 以听、看、玩的方式训练效果更好。让患儿以手膝位 趴在高度适合的滚筒上,用带声响的玩具在其前方逗 引他,使患儿头部上下左右的看,还可让患儿趴在治 疗球上,双手玩玩具,也能促进其头的抬起。
41
(2)翻身的训练 ①反射式的翻身:先将患儿头转向欲翻向的一
侧,治疗师用一手紧紧固定患儿下颚,另一手在患 儿胸骨中部往下压,同时双手用力给予推向胸前对 侧的力,这样患儿的躯干旋转带动骨盆诱发出反射 式的翻身动作。
42
②腿部控制式翻身: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 的踝关节,首先使欲翻向侧的下肢伸展并外展,另 一侧下肢屈曲并内收,内旋转到对侧。这样由于双 下肢的旋转,带动上身翻转至对侧,就完成了腿部 控制式翻身。
43
(3)坐位保持训练 坐位时,躯干的控制能力也较好,就可以开始 进行坐位保持的训练。 ①痉挛型:治疗师首先使患儿髋关节屈曲后再 坐下,坐下后治疗师用双手将患儿双下肢外展,外 旋,并使其躯干前弯以促进髋关节充分屈曲,最后 再将患儿膝关节伸展。这时治疗师要不断用语言提 示患儿学习独自向前弯腰,以保持坐位。
儿童
家长或照顾着训练 如:扶抱技巧 喂食技巧 日常生活照料技巧
家长
36
1、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的训练方法。

关于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

关于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

关于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一、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二、作业疗法的目的作业治疗是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活动,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为主要目标,对患儿进行训练、改善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侧重于上肢机能的训练、感知觉的发育、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情绪的稳定和社会化的促进,使脑瘫患儿生心等功能全面康复,达到生活里自理,为其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作业治疗的原则作业治疗的资料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通与抑制训练并用;保持正确性和对称性;加强调节和平衡能力;家长的指导和医师的训练相结合;训练要和游戏相结合。

四、作业治疗的方法作业治疗的方法是通过游戏、作业及各种技能训练,增加躯体感觉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的协调运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改善注意力、认知、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达到个人和社会生活上自立目标。

儿童作业疗法的主要内容1、肩肘关节的伸展功能和灵活性训练。

如推拉砂磨板、拉锯、投接球、套圈等2、腕指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强训练如绘画、折纸、敲鼓、指攀阶梯等3、手指的协调和灵活性的训练,提高手眼协调,改善注意力,提高感知能力如泥塑、弹琴、书法、镶嵌板的匹配、结绳、系扣、解扣等4、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1)、进食动作训练备好合适的桌椅、先选糊状半流食、再选汤类、最后是固体食物。

另外保持喂食姿势的稳定。

(2)、更衣训练分认知阶段和模仿阶段认知阶段选宽松、单色条的衣服识别领、袖、扣等部位模仿阶段先穿患侧,再穿键侧(3)、排泄动作训练向便池移动衣服的穿脱手纸的使用、用水冲便池、洗手等(4)、睡眠姿势的选择痉挛型:侧卧位仰卧位偏瘫型:键侧卧位,避免压迫患侧,影响血运5、情绪的稳定和融入社会的准备多接触社会,协调人际关系作业治疗项目有康复医师和作业治疗师根据治疗目标和需要及设备技术的条件进行选择,最重要的和常用的项目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技巧的训练等。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人脸和身体,以改善患儿视觉、运动觉及对身体部位的认识。
辨别方向、距离、位置的训练:通过使用平衡棒做体操、向各方向投球、做各种移动
性动作、用身体和其他物体比大小和高低等,训练患儿空间知觉能力。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2
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进食、如厕、穿脱衣、淋浴等。
2
治疗方法
运动功能训练
姿势控制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爬行训练、手功能训练。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2
治疗方法
感觉、知觉功能训练
知觉运动训练:通过抵抗运动、叩击、抚摸等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患儿的深浅感觉。 视觉运动训练:通过玩彩色玩具训练患儿的视觉功能。 听觉运动训练:通过玩出声的玩具、听音乐、发声逗患儿等训练患儿的听觉功能。 改善身体形象训练:通过叩击、敲打、触摸及轻按关节、玩黏土做泥人、玩布娃娃、画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1
治疗目的
➢ 促进脑瘫患儿运动、感觉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 会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为将来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2
治疗方法
运动功能训练
姿势控制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爬行训练、手功能训练。
肆、掌 握 脑 性 瘫 痪 常 用 的 作 业 疗 法
贰、了 解 脑 性 瘫 痪 的 功 能 障 碍 特 点
01 运动障碍 02 言语、听力、视觉功能障碍 03 智力低下 04 知觉、感觉障碍
05 情绪、行为障碍 06 日常生活能力低下
叁、熟 悉 脑 性 瘫 痪 的 临 床 分 型
按运动障碍性质分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教学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教学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教学
通过创新的作业疗法教学,帮助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更好地康复。我们将介绍 其背景、概述以及作业疗法的目标和效果。
背景介绍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影响儿童发展与运动控制的疾病,主要由早期脑损伤引 起。我们将探讨其对患儿生活的影响及康复的重要性。
小儿脑性瘫痪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导致姿势和运动问题。我们将讨论其 症状和常见类型,以及如何诊断和管理这种疾病。
作业疗法介绍
作业疗法是一种常用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治疗方法。我们将介绍作业疗法 的定义、原理和常见的康复技术。
作业疗法的目标
作业疗法旨在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我们将讨 论如何设定合适的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
常见作业疗法示例
1
功能性活动
2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穿衣、
刷牙等,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
3
运动训练
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帮助患儿锻炼肌肉, 促进运动控制肉控制, 改善握笔、拆装玩具等活动的能力。
作业疗法的效果
作业疗法在改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结论和总结
通过作业疗法的教学,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认识,并为 康复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方法。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2.治疗师如何发挥父母的作用
1)应与病残儿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理解孩子父母所处的现状,将孩子的父母作 为治疗小组的一员给予接纳,把他们作为同事对 待,与家长分享有关信息,尊重他们的意见。 2)让其父母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确保康 复计划中包括了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3)帮助父母了解其训练的方法,提供安 排家庭活动和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为父母定 期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实 际应用的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彼此交流,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其信心及技能。 4)安排父母参观孩子的治疗环境,观察 孩子的治疗情况及过程,同时也让父母实习如 何指导孩子。 5)向父母介绍社区中可利用的服务与资 源,使其能善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学习 机会。
(四)日常生活动作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上肢活动功能发育差,自然日 常生活动作掌握较晚,如吸吮、舌的运动控制、口唇的 闭合功能差的脑性瘫痪小儿较为常见。这些功能将随着 成长、习惯性动作获得而增多,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基础。 日常生活动作获得的指导,如小儿的抱着方法,协助进 食的方法,衣服的穿脱方法,以至于游戏和生活安排皆 应合理。至于指导移动工具,自助具和辅助用具的使用 和开发,作业疗法师责任更为重大。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发育的特
点 残疾儿童在康复的过程中,常需要借助一些自 助具或矫形器的支持和辅助,以限制异常活动,维 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在设计和选用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选用和设计辅助器具前,应仔细检查患 儿具有哪些功能,对确实不能自行活动或自行活动 太困难者,才考虑使用辅助器具。 2.在设计辅助器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特点和使用的环境,并对所要 代偿的动作及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使其结 构简单,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消耗体力。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65页PPT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65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1、纪律是管理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小儿脑瘫讲义(四)

小儿脑瘫讲义(四)

• 双手支撑的俯卧位训练 • 方法: 肘关节伸直,利用手掌支 撑体重,两手间的间距与 两肩同宽,手指向前方伸 展。 • 注意肘关节突然性弯曲。 在此体位下进行头部控制、 上肢支持能力及重心移动 训练。
• 膝手跪立位姿势训练——为 爬行移动作准备。 • 方法:
• 训练时,在手立位姿势下开 始上抬腰部和臀部,使患儿 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呈90°屈 曲,患儿控制能力差时,训 练者可站在患儿后面,从患 儿的骨盆两侧给予向左、右、 前、后的推拉刺激,使患儿 的身体重心向左、右、前、 后移动,从而提高患儿的平 衡能力及控制能力。
• 从横坐位向长坐位姿势的转 换训练 • 方法: 让处于横坐位的患儿将自己 的重心向前移动,使躯干屈 曲,然后,将重心向非支撑 侧移动,同时,非负重侧的 上肢随重心的移动和体干的 旋转回到原肢位,两上肢同 时支撑体重形成长坐位,而 在长坐位时,先将双上肢移 到身体的同侧,使重心移动 到这一侧,通过体干的旋转, 形成横坐位。
小儿脑瘫康复(四)
不但提高患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两侧肩向内侧收缩的 能力及腹肌屈曲的能力,并加强了整个身体抗重力屈曲的机能训练 • 头部控制能力训练 • 将两手放在头部两侧,把颈 部轻轻地向上拉,用前臂将 肩膀往下压,然后用手抓住 患儿的前臂将他的手抬高外 转拉坐起来,使患儿的头抬 高,保持坐位。 • 肌张力低下患儿,头部无法 控制在正中位,训练时,手 抓住患儿肩膀,用大拇指顶 在胸前,肩膀向前给患儿较 大的稳定性,协助把头抬起。 • 屈肌痉挛患儿不要利用这一 动作训练.
• 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 • 方法 • 训练者在患儿身后,用双 手握住患儿的两侧骨盆, 让患儿尽可能跪直,使骨 盆保持在中立位,然后诱 导患儿进行骨盆的旋转训 练,并旋加适当的阻力, 施加阻力的方向与骨盆的 运动方向相反。注意施加 的阻力要适当,不宜过大, 同时骨盆的旋转幅度也不 宜过大。

第三节儿童脑性瘫痪患者的作业治疗

第三节儿童脑性瘫痪患者的作业治疗

(一)屈肌张力增高患儿姿势
1.异常姿势 全身屈曲内收,头前屈;躯干、肘屈曲;肩 前屈;髋、膝屈曲、内收、内旋。 2.姿势 (1)正确的抱法:一手放在患儿两腿之间,另一手从患 儿一侧腋下通过,固定一侧肩关节,矫正患儿全身屈曲模 式 (2)俯卧位:儿俯卧在床上,胸部下方垫枕头,使屈曲 的躯干、髋、膝呈伸展位;踝关节背屈;上肢伸展
(一)脑性瘫痪的功能障碍特点 脑瘫后,可伴随多种障碍,其中生长发育障碍、智能障碍、 癫痫、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牙齿发育不良、 行为障碍多见。康复效果与患儿的智力水平高低有密切关 系,年龄越小效果越佳,超过9岁则效果较差。
(二)临床分型
• 1.痉挛型(spasticity) 也称高张力型,最常见。表现为肌肉僵硬, 可见上肢屈曲,下肢内收或交叉成剪刀姿势。 • 2.手足徐动型(athetosis) 最主要的特征为肢体的不随意运动。 安静时消失,活动时出现。表现奇特,挤眉弄眼,手不能准确抓物, 常向相反方向用力。头的控制能力差,颈部也有不随意运动,多有摄 食及构音障碍。 • 3.共济失调型(ataxia) 由于小脑损伤引起运动、感觉与平衡功能 障碍。表现为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走路时摇晃不定,呈醉酒步态。 • 4.低张力型(atonia) 也称软瘫,表现为全身肌张力低下,关节活 动范围增大,该型患儿几乎没有维持姿势的能力。 • 5.混合型(mixed) 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如痉挛型伴手 足徐动型等。
(一)脑性瘫痪的手功能评定
• 手是人们工作、玩耍和自理的工具,对接触环境、感 受外界刺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孩 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手的活动,因而接触外界感觉信息的机 会明显减少,影响认知发育水平。很多脑瘫患儿都有精细 运动功能障碍,这些障碍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总体 运动功能康复。目前国内评价手功能常采用的是神经肌肉 测试法,如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测试,很难全面反映手的实 际功能。九孔柱测试能反映手的灵活性,是可靠、有效、 简便、省时和价廉的适用于临床的评价手操作功能的一种 方法。主要器具为九孔柱板、小柱、容器、秒表。从拿起 第一根小柱到拔出最后一根小柱放回到容器为止,记录每 次操作的时间。先测利手,再测非利手,分别计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神经科疾病
2.骨科疾病
3.外科疾病
4.儿科疾病
5.内科疾病
6.精神科疾病
五、作业治疗师职责和作用
作业治疗是由康复治疗小组中的作业治疗师 (士)来完成。其工作主要是依据康复医师的处 方,并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提出治疗目标 和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育训练者(educator and trainer) 教 导患者学习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发挥 健侧的代偿功能,矫正患侧残障。

2、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
(1)转移注意力,可通过游戏、玩具、看画册、 看鸟、养鱼转移患者注意力;(2)稳定患者,防止 过度兴奋,如对手足徐动型患者,可采用节奏感较 慢的音乐,避免高声的喊叫,避免强烈光线与大红 大绿等刺激性色彩,选择有节奏感的作业,如弹琴、 织毛衣等重复性作业;(3)创造性的作业疗法,通 过艺术性作业及手工艺作业,如绘画、刺绣、编织、 陶土工艺、插花等作业创造出成果,增强患者的自 信心与生活的乐趣;(4)刺激性作业疗法,如除草、 剪枝、木刻、裁剪等训练活动,或通过比赛活动, 如下棋、打球,增强竞争意识,完成作业动作。
(四)按实际要求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作业 2.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或文娱活动 4.教育性作业活动 5.矫形器和假肢训练
四、作业疗法对象
作业疗法是康复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义上 说适合康复的各种疾患均为其治疗对象,正如 K.L.Reed在其《Concept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一书中对此作的形象描述一样。但作业疗法的特点 决定了它对一些疾患的康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狭义上,它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或主要的服 务对象。
小儿脑瘫的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译自英文occupational therapy(OT), 是在1914年由美国医生George Edward Batron提出的。 英文“作业疗法”一词源于动词occupy,名词 occupation和名词therapy。occupy意为占有或填充其 时间与空间使之参与、忙碌,occupation指从事的活动 或事件,therapy包括治疗疾病或残障。在早期,作业 疗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利用劳动来治疗,它不仅
1.功能性作业疗法(functional occupational therapy)
2.心理性作业疗法(psychological occupational therapy)
3.精神疾患作业疗法(psych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4.儿童作业疗法(ped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六、作业疗法的目的
1、增大患儿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相关肌群, 掌握实用性动作:(1)肩关节屈伸训练,利用拉 锯、推刨具、磨刀、投篮与传球动作;(2)肩关 节内收、外展训练,利用书法、绘画、舞蹈的手势 动作;(3)腕部活动训练,利用打乒乓球、刷墙、 打锤动作;(4)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利用玩游戏 机、打字、珠算、弹琴、编织毛衣、镶嵌板块,橡 皮泥塑动作;(5)髋、膝屈伸训练,利用蹬自行 车、上下楼梯、爬行动作;(6)踝关节活动训练, 利用脚踏风琴、蹬缝纫机踏板动作。
作业治疗师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检查和治 疗人们,防止残疾,发展其独立功能。
作业治疗是通过特殊的活动治疗躯体和 精神疾患,目的是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所 有方面的功能和独立均达到其最大水平。
1994年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 合会
作业疗法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
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一种保健 专业。
2、香港职业治疗学院总结定义的发展
仅是产生职业前的劳动,而且是利用游戏、运动、手工
艺来使用肌肉和脑,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劳动、 运动和娱乐是治疗手段,它构成了作业疗法的基础。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1、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科书《临床作业 疗法学》书中的定义,见下表。
时间
来源
1922年 H.A.Pattison医师
1986年 美国治疗师协会
3、台湾作业疗法的定义:健康促进专业,帮 助人发展、重建、维持身心健康,预防身心障碍及 其后遗症的专业。其服务目的在协调个案有能力选 择、安排与执行其日常生活活动(作业活动),并 获得个人成就感,感受生命的价值。此日常生活活 动包括个人生活自理活动、社区与社会参与活动、 游戏与休闲活动、学校学习活动、工厂工作活动、 维持个人尊严与生存之自我认同活动等。
2.治疗师(therapist)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 功能的治疗,加强关节的活动性及肌肉的力量, 改善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指导师(teacher) 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 疗以及在出院返家后的继续治疗工作。
4.职业评定者(vocational evaluator)探寻患者 的职业潜能以及患者的工作能力、耐力、习性及适应 的情况,以提供资料给职业治疗师作为参考,为患者 选择最合适的职业。
二、作业疗法发展简史
三、作业疗法分类 (一)按作业名称分类
1.木工作业 3.黏土作业 5.皮工作业 7.编织作业 9.金工作业 11.制陶作业 13.认知作业
2.文书类作业 4.手工艺作业 6.治疗性游戏 8.日常生活活动 10.书法绘画园艺 12.电气装配与维修 14.计算机操作
(二)按作业活动对象动,具有特定的 目的,而且能够明确表述,能够促进疾病或 外伤的恢复,则为作业治疗。
作业疗法是采用自我照顾、工作、游戏 等活动,以增加独立活动的能力,促进发育, 防止残疾,包括改变任务或环境在内,达到 最大限度的独立和提高生活质量。
1989年
英国《作业疗法》 杂志
1989年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 合会
5.老年人作业疗法(ger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三)按治疗目的和作用分类 1.用于减轻疼痛的作业 2.用于增强肌力的作业 3.用于增强耐力的作业 4.用于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5.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 6.用于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7.用于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