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三个历史小故事,看透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三个历史小故事,看透中国古代隐士文化!在中国,特别是古代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很高的思想、知识修养,但他们藐视高官,鄙视厚禄,厌倦宦海,憎恨官场,最终不官不仕,归隐田园,呼啸山林。
这就是中国独有的隐士及隐士文化。
那么,什么是隐士、隐士文化呢?中国最早的经典《周易》中说:“天地闭,贤人隐。
”这里的“贤人隐”就是指有才能、有学问、有修养、有本领、能够做官而不愿做官的人。
他们是“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的人;他们是保持独立独行人格、追求思想人身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且发自内心不愿入仕的人。
这样的人,称之为“隐士”。
不是山野村夫、渔夫樵夫、僧人道士、和尚尼姑都可以称之为“隐士”的。
隐士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名士遁迹山林,隐居前后的一些故事;另方面就是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的文章,以及吟咏的“隐逸诗”。
此类文章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占有一席之地,最有名的当属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他的《饮酒》诗等。
隐士精神特点是心灵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回归,是宦海的解脱,是精神的超然。
隐士生活是清贫的,但其精神却是富有的,他们有崇高的精神,更有坚硬的骨头。
当然很多东西是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一样。
看看几则隐士的故事,通过故事,可以领略一些隐士的精神风貌。
其一天地之间有此身,此身岂肯惹风尘;竹篱茅舍居来稳,纸帐浦团趣更真;行已作成山水痴,到头不是利名人;使予生遇陶唐世,当与许由巢父伦。
这是宋朝诗人释文珦的一首诗,诗中提到的许由和巢父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隐士,被后世奉为隐士鼻祖。
许由和巢父都是和尧同时代很有名望的高洁之士。
尧年龄大了,想请许由代他治理天下,许由不接受。
尧又派人去请许由,请他帮助治理国家,先担任九州牧。
然而,许由认为尧和大臣的那些话污染了他的耳朵,来到颖水河边清洗耳朵。
(图)饮犊上流正在许由洗耳朵时,碰见老朋友巢父牵牛饮水。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发展轨迹。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哲学思想的演进以及文人士人的追求密切相关。
一、隐士文化的成立隐士文化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
道家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隐士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经历了多次动荡和战乱,这些动荡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因此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同时,隐士文化的发展也与社会的相对稳定时期有关,当社会相对稳定时,人们更容易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催生了隐士文化的发展。
二、隐士文化的发展隐士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隐士文化和现代隐士文化。
1. 古代隐士文化古代隐士文化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文化中。
道家注重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因此道家学派中的一些学者选择隐居山林,修炼心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儒家文化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些儒者也选择隐居山林,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古代隐士文化中,隐士们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们通过修炼道德、研习经典、与自然相处等方式,追求个体的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同时,他们也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写诗作文、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现代隐士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隐士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隐士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内心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上。
现代隐士文化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摒弃功利主义和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现代隐士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追求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一些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为现代隐士文化的代表。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在中国,隐逸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隐逸之士的记载。
这些故事中的隐者高蹈自守,超逸绝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类风景。
隐士名称的前世今生“隐士”的前世。
隐而不仕者之谓。
中国古代把社会成员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士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隐士便是“士”阶层的隐逸者,《旧唐书·隐逸》云:“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
中国的隐逸文化与中华文明相始终,《周易·上经·坤》中说:“天地闭,贤人隐。
”又说:“遁世无闷”,“高尚其事”,隐含“贤人隐”之意。
《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
因而“隐士”是高蹈于世俗之外的高人,不是一般隐逸之士。
黄帝问道广成子诸子中也多有记载隐士的文字,《庄子·在宥》云:“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
”黄帝先问治世之道,再问修养之法,最终得道,乘龙飞天。
古代所谓的隐士多是指“能为之而不为”的人,与为官不成而隐居不同,他们是特立独行、追求自由,具有超凡才德学识而不愿入仕的人,并非官府之外的能者皆可称之为“隐士”。
《南史·隐逸》说: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就是说,真正的隐士是有相当境界的,与樵夫林叟、山民野夫不是一码事。
“隐士”的今生。
后世所言之隐士与先秦文献记载大不同,大多介于“官与民”之间,或者身在官府心在山林,或者身在山林心在朝堂,有的甚至名为隐者,实为走“终南捷径”。
与官府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也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在。
比如唐代卢藏用,想入朝作官,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借此得贤名,召授左拾遗。
桃花源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都是士人的终生追求。
但后世确有“十年寒窗”熬出了头,却隐而不仕的,这大概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隐者的推崇有关,直到现在,“世外高人”“高手在民间”等依然是人们对神秘的隐逸之士的美称。
中国的隐士文化
7、以隐求官。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
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隐身于朝野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10、所谓“隐于朝”。
有人统计过,古诗中约有三成的诗歌出自隐士之手,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现在最多人说的就是:“大隐隐于市”,陶渊明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隐士了。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中国的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5、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一、陶渊明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教化、曾幻想“科举济世”,出仕做过镇军、参军之类的小官。
但当时社会动荡,统治阶级矛盾突出,政权不稳定。
当他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使他愤而与仕途决裂,积极地投入到所期羡以久的田园生活之中。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如同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
透过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
(教材P70关于陶的知识性介绍)二、陶渊明作品欣赏(一)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内容平实、意境浑融1、《和郭主簿》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疏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本诗写出了作者归园生活的闲适愉悦,在平和自然的语言中层层传递着作者内心油然的快乐,抒发了他内心怀古之幽情。
全诗所写都是农村常见的平常之景和日常生活之景,所用也都是极朴素平淡的语言,但带给我们的是深厚的真情和无穷的回味,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又淡而有味,意蕴醇厚的特点。
此诗具有陶诗典型风格特征,在看似平淡的叙写之中,蕴含幽美而和谐的意境,生动表现了一代高人的胸襟和情趣。
2、《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
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
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隐士和隐士文化
隐士和隐士文化中国古代文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隐士文化自成一格,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一笔。
而隐士阶层凭借高贵的品质独具魅力立于青史。
此等高士,或携友同游,纵情山水;或吟诗作赋,陋室高卧;或把酒言欢,高谈阔论;得意处,击缶高歌,仰天长啸,何等自在逍遥。
一、何谓隐士、古今隐士知多少?在这里隐士有三层含义:1.旧指隐居的人。
2.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
3.指有条件·有机会出仕而不仕,或已经为仕而自动引退的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中华文明几千年高士辈出,隐士阶层阵容庞大,不胜枚举,各个时期皆有代表人物。
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许由,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商周时的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春秋时宁死不受君禄的介子推、骑青牛出关的老子、战国的庄周、汉代的东方朔;魏晋时期隐逸之风最胜,号称天下第一隐的陶渊明、竹林七贤等。
隋唐时,半隐半仕的王维、孟浩然。
宋朝的希夷先生陈抟(后世尊为陈抟老祖)佛印。
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山人朱耷、黄宗羲等。
二、真假隐士隐士也有真伪吗?有,有两种人常被误认为隐士。
其一,韬光养晦徐图进取寻求机遇的名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士文化——不慕荣利甘于淡泊(图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士文化——不慕荣利甘于淡泊(图文)明戴进溪边隐士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士文化——不慕荣利甘于淡泊飘逸、淡泊、尚道、清高,中国古代的隐士往往给人这样一种印象。
隐士即士之隐居不仕者,也就是不走仕途而隐居起来的读书人。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代表着中国古代一批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心态。
隐士文化主要表现为不求名利,不屈品节,不污清操,不移心志等等,体现出一种人格独立自守的精神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古之“隐士”,有的被称为“神仙”,有的被称为“高士”,隐居求高、求道,追求崇高的人品和精神境界。
他们以坦然,看待贫富贵贱、荣辱穷达等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实道德,修身、齐家、德化乡里、传播文化等等,遵循道统的信念和正统儒家立德、立言的理念。
普遍具有道德自律精神,因此常被人们视为道德楷模。
我国古代著名的隐士数不胜数,他们的道德、人品、学识,都有超人的成就。
功成不居的高风亮节如汉代时的谋臣张良辅佐刘邦开创大汉基业,汉朝建立后,张良功成不居,放弃世俗的功名利禄,辞丞相之职而追随古仙人赤松子归隐修道。
后人颂扬其如相国神仙、功成身退、天人合应等。
三国时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避居静地南阳草庐,静观天下大势,已预知三分天下,写下了“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辅佐刘备后创立蜀国,从不居功自傲,一生淡泊勤俭。
他写的《马前课》更预测了世事和后来历代朝代的变迁,人们无不称其神机妙算,智慧超人。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如东汉的严光在长安学习时遇到刘秀,两人结成好友。
刘秀起兵反王莽,严光积极拥护。
刘秀登基后为光武帝,严光干脆易名改姓,隐身不见了。
光武帝派人找到严光,将他请到洛阳,严光旧友大司徒侯霸等纷纷遣使奉书问候,严光回口信劝勉他们说,臣子辅助君主要以仁义治国家,则天下悦服,切莫搞阿谀奉承。
光武帝授严光为谏议大夫,严光辞谢不受,耕钓于桐庐富春山。
中国的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士文化导语: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朝”,似乎古代名士都喜欢隐居。
究竟隐居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历史上的名士,大都喜欢“隐居”,这几乎是一种共识,也是他们惯常的姿态。
名士若不“隐居”一下,彷彿不足以说明他们是真名士。
而可喜的是,他们大都因为采取“隐居”的方式更加彰显了名士的姿态,表达了“本人学富五车,只是怀才不遇”的诉求。
譬如诸葛亮,他在隆中隐居了十年,若是真“隐”了,一个地位极高的刘皇叔怎么知道在穷乡僻壤有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呢?事实上,诸葛亮并非真隐,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在隐居的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样的名士,他还不断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在当时社会非常具有名望的人,这还叫“隐居”值得商榷。
若是真是隐居,刘备不可能会识得他。
其实诸葛亮居于闹世之外,心潮实则不停澎湃,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不然也不可能有真知灼见的《隆中对》了。
诸葛亮实乃高人。
他的此“隐”非真“隐”,若是真隐了,哪能“流芳百世”呢?姜子牙这位著名隐士与诸葛亮有得一拼,两人采取的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以名士自居,等待时机。
但姜子牙的等待计划非常惊险,竟然等到一大把年纪了也没有人来聘用他,计划差一点就破产了。
直到八十岁才遇上了周文王,请他出山助文王伐纣。
姜子牙自然也非真隐,隐居只不过是一种手段。
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隐士中,他是玩得“最过火”的一位,竟然拿着直来钓鱼,名曰“愿者上钓”。
比起诸葛亮,姜子牙的运气要差得多,他是等白了头发,等驼了背,等到垂垂老矣差点黄土覆头,终于“钓”到了一位周文王,实在惊险无比。
但姜子牙的'等待实在是真工夫、真汉子,数十年哪,连老婆都看不起他了,觉得没希望了,他还在等,这需要何等的耐心和毅力。
其实等待不是一种无所作为,而是谋定后动,伺机而为,反而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只不过他们想择良木而栖,自恃心气和才华高,不想屈就而已,一旦等到机会,他们是不会再“隐”下去,马上会跳将出来,大干一场。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隐士,通常指不求名利,独处山林,追求自我修身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隐士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始于汉代,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明清。
隐士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就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展开探讨。
一、隐士文化的源起隐士文化的源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汉代时期,由于太学教育的抑制和权贵阶层的掌权,许多有志之士无法在政治、学术和文化领域得到发展和施展。
隐士就是一些人因为不被承认或被剥夺了权力而选择独立的生活和传统的学术实践。
他们通常选择隐居深山老林,离开纷扰的尘世,在崇高孤独的环境中修身养性,探索自然法则,宣扬崇高的道德思想,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隐士文化的特点隐士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理想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和道德追求。
隐士在山林中自给自足,远离尘嚣,把个人的理想、信仰、思想和精神投注在自然环境中。
他们重视自然观察和个人经验,通过内省和反省,逐渐领悟道理和智慧。
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物质的精神充实。
在学者眼中,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
三、隐士文化的意义隐士文化的意义在于他们维护了道德理想和精神的本真,以及中国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第一,隐士文化重视道德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修身来表现道德人格,正是中国文化里发扬人类精神的一种方式。
隐士们非常强调人类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古代中文文化中被认为是莫大的财富和智慧,所以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隐士文化强化了地位的重视,隐士们不接受众人声望和名利观念的扰乱,及其纷乱的人类关系。
他们与社会大群体的沟通方式不同,在传统文化中,隐士的存在被看做是一种商业社会化侵略的抵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士文化对于公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背景下。
最后,隐士文化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价值。
在山林隐居的隐士是学者传承的重要角色之一。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中国隐士文化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隐士文化的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有效性,并寻求一种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潮促使了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隐士文化主要体现在文人墨客的行为和作品中。
许多文人都对官场生涯不感兴趣,选择了隐居山水之间,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以诗词、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一笔。
第二个阶段是宋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隐士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宋代文人韩愈、苏轼等人提倡“归隐田园”,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由发展。
明代文人杨慎、唐伯虎等人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品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
到了清代,隐士文化更加兴旺,清代文人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以自己的著作和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隐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隐士文化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礼教和权威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其次,隐士文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多隐士不仅是文人,还是艺术家和学者,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隐士文化也对后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山水田园”和“闲适自在”的精神,都与隐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总之,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世说新语》:另一种角度看中国隐士文化——不向统治者妥协
《世说新语》:另一种角度看中国隐士文化——不向统治者妥协中国自古就有隐士。
从许由、巢父的“洗耳”、“拒禅”到庄子、鬼谷子的著书立说,都被历代国人传为佳话。
隐士作为中国所特有一种身份象征和文化符号也早已超过其原本的涵义和范畴,成为国人心目中理想地的寄托。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大量关于魏晋时期隐士的言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隐士文化彻底形成的全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小隐隐于野”:中国隐士的起源在先秦时期的大量典籍之中就有许多隐士形象的存在,虽然没有直接的历史记录可以佐证,但当时关于上古时期大量隐士的记载至少可以说明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隐士文化。
从许由、巢父的传说可以看出,隐士文化的最初起源正是发源于道家思想学说。
许由和巢父作为上古贤人,拒绝了尧的禅让,甚至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侮辱,正是道家学说中“道法自然、顺天应人”理念的体现,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思。
其后出现的“伯夷叔齐”之说,象征着丧失政治地位后的无声抗争。
伯夷叔齐作为商代的王子彼此推让王位,双双出逃到周国。
武王伐纣时二人劝谏失败,又一起“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最终一起饿死。
他们作为最初的经历改朝换代后不与新朝合作的隐士形象出现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战乱导致的大量国破家亡情况的再现,二人的所作所为也是许多先朝遗民对于理想和现实出现的差距无法弥合时无奈的选择。
从许由、巢父和伯夷、叔齐的传说可以看出,中国的隐士最初就是不愿从政以及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从政资格的人们。
他们或主动的以道家思想作为提升人生境界的办法,或被动的用道家“避世”理论来进行个人心理上的安慰。
可以说隐士从一出现就诠释了国人对于远离庙堂行为的两种解释,即主动逃离和被动避世。
二、“中隐隐于市”:隐士为出仕1、春秋战国:“道不行,乘浮浮于海”东周起,较之以往,士们的世袭政治地位已经开始丧失。
士们为了获得官位不得不奔波于各方势力之间。
有的士则开始选择另一种途径:为了避免繁杂的具体政务工作而又不至于荒废自己的学识,许多士开始著书立说、开宗创派。
唐诗与隐士文化
唐诗与隐士文化
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
所谓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消极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它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
从传说中的许由,先秦时代的接舆、庄周到清代的随
园主人袁枚等,隐士文化延续几千年。
中国古代隐士的传统情怀。
“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的价值取向。
“深愧平生之志”的生命悲剧意识。
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天性。
归隐山林的决心。
娱情诗酒、崇尚自然。
饮酒赋诗是隐士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隐逸文学关涉诗酒是隐士文学的一个重要表征。
苏轼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虽然不失夸张,但是陶渊明题为“饮酒”的组诗就有二十首之多。
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归隐后的第一件乐事应该也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斟满一杯酒,自饮自酌,那份悠然,那份沉醉,都是陶渊明追慕已久的个性释放。
文人雅士的琴书之乐更添一种别致的浪漫情怀。
诗中“乐琴书以消忧”“临清流以赋诗”便是陶渊明难得的雅趣。
荀子曾在《乐论篇第二十》中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因为钟鼓为金石之声,雄
浑壮美,适合于言志;琴瑟之音则平淡、雅和,适于养心。
琴乐琴风,是在返朴归真、怡然自得的生活中体会到的隐士情趣。
历史上的隐士大多隐居山林,朝夕以山水为伴,游乐于山水之间。
这种寻求山林的野趣和娱情诗酒的雅趣一样,共同点缀了隐逸之土心灵清纯的晴空。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国古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心态。
隐士文化
空谷幽兰
隐士文化
《辞海》:“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 ” 《南史〃隐逸》: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易经》:“天地闭,贤人隐。” 《南史〃隐逸》:“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 气。 ” 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称为“隐士”,须 是有名的“士”,即“贤者”。即有才能、有学 问、淡泊名利、处江湖之远、能够做官而不去做 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士文化自古便有,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 隐,自古而然。但在魏晋时期,隐士人数为历 史之冠。这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 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繁和门阀氏族之间倾轧 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 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孔子说过“邦有道 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当时的知识 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 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 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 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 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 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我总是被孤独吸引。当我还是 个小男孩时,我就很喜欢独处。 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跟其 他人在一起,而是因为我发现 独处有如此多的快乐。有时 候,我愿意躺在树下凝视着树 枝,树枝之上的云彩,以及云彩 之上的天空;注视着在天空、 云彩和树枝间穿越飞翔的小 鸟;看着树叶从树上飘落,落到 我身边的草地上。我知道我 们都是这个斑斓舞蹈的一部 分。而有趣的是,只有当我们 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 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论中 国传统隐士文化一-以陶 渊明诗句为例
论中国传统隐士文化一-以陶渊明诗句为例论中国传统隐士文化——以陶渊明诗句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隐士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隐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以其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人们心中神秘而向往的存在。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句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文化的丰富内涵。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的黑暗与混乱让他深感无奈和厌倦。
他在官场上的短暂经历,使他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虚伪,从而决心归隐田园,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远离世俗纷争的生活。
他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清晰地表达了他自幼就与世俗格格不入,天性喜爱大自然的真实情感。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是他选择归隐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并非完全的闲适与安逸,而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然而,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与豁达的心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描绘了他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时,不经意间望见南山的悠然自得之景。
在这简单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他没有被生活的困苦所压倒,而是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这种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内心、享受宁静的精神,正是隐士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陶渊明的隐士文化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上。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将自己比作被束缚的鸟和被困在池塘的鱼,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他深知在世俗的樊笼中,人们往往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挣脱束缚,回归到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中。
在他的眼中,自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陶渊明的诗句中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尽管他远离了官场,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百姓的疾苦。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赞美和对和平、安宁社会的向往。
中 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有何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有何意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隐士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光芒。
隐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隐士文化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许多有识之士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无奈,他们选择隐居山林,以躲避尘世的纷扰。
这些隐士们有的是对政治黑暗感到厌恶,不愿同流合污;有的是怀才不遇,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例如,庄子就是一位著名的隐士,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主张“逍遥游”,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隐士文化的核心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喧嚣的尘世中,人们往往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心灵变得浮躁和疲惫。
而隐士们则通过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与山水为伴,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
他们注重内心的修养,通过读书、思考、修炼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种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追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心灵空虚。
隐士文化提醒我们,要适时地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的自我。
隐士文化还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隐士们隐居在山林之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四季的更替,领略着山川的壮美。
他们把自然视为生命的源泉和精神的寄托,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隐士文化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我们保护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隐士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隐士们在隐居的过程中,往往会从事文化创作和学术研究。
他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哲学作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从白居易《中隐》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4、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 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诅可待。——《读山海经》 其十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 己 ,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 冲长缆。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 ,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公知去 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遥 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咏荆轲》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 卫衔微术,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 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 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 加抑扬,更离真实。”——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 六》
艺术成就
平淡自然 朱熹说:“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 语类》卷一百四十) 元好问评:“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 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
田园生活、平淡自然、顺应天理、顺从自然、简 洁含蓄
四、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闲情
著名的隐士——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 末北宋初著名道士。亳州真源人 (今安徽亳州境内),一云普州崇 龛(今四川安岳境内)人。少聪颖 过人,及长,诗、礼、书、数、 方药之书无不通究,以诗名于后 唐,当时士大夫皆欲识之。曾应 进士第,值亲丧,睹世乱,乃散 家业,野冠草服游于京国间,以 山水为乐不求仕禄。后唐明宗赐 号“清虚处士”。后唐清泰间 (934—936)隐栖武当山九室岩, 服气辟谷二十余年。
隐士文化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1、描写田园风光 《归园田居》《饮酒》 “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 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一直到摆脱过后, 才算得着精神上解放了。”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萧统《陶渊明集序》 2、表现农村的劳动生活和在劳动中的真切体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3、表现与农民的交往和亲切关系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 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 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归园田居》其二
馨 。 ” 刘斯 禹是 锡陋 《室 陋, 室唯 铭吾 》德
高 德
——“
——
【五、小知识】
【六、隐士代表——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 29岁 以前在家乡农村度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 山”……………………………………….. 29—41 仕与隐的选择…………………………………………….. 江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 归”………………………….. 入桓玄军幕…………………………………………. 刘裕参军 出仕即抱着矛盾心 情…………………………. 建威参军…………………………………………………….. 彭泽县令 八十余日 辞官归 隐………………………………… 41—63归隐 死谥靖节……………………………………….. 2、思想……………………………………………………………
8.
9.不得已而隐,实际上从事最热心的政治,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 羲等,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 烈的反清斗争。石溪也如此,他反清失败后,为了逃避迫害,隐于禅, 但他终生都忠于明王朝,终生反清,情绪十分激烈,一直没能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一、陶渊明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教化、曾幻想“科举济世”,出仕做过镇军、参军之类的小官。
但当时社会动荡,统治阶级矛盾突出,政权不稳定。
当他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使他愤而与仕途决裂,积极地投入到所期羡以久的田园生活之中。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如同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
透过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
(教材P70关于陶的知识性介绍)
二、陶渊明作品欣赏
(一)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内容平实、意境浑融
1、《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疏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本诗写出了作者归园生活的闲适愉悦,在平和自然的语言中层层传递着作者内心油然的快乐,抒发了他内心怀古之幽情。
全诗所写都是农村常见的平常之景和日常生活之景,所用也都是极朴素平淡的语言,但带给我们的是深厚的真情和无穷的回味,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又淡而有味,意蕴醇厚的特点。
此诗具有陶诗典型风格特征,在看似平淡的叙写之中,蕴含幽美而和谐的意境,生动表现了一代高人的胸襟和情趣。
2、《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
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
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积极参与劳动,自力更生,这在当时与统治阶级倡导的“耻农”思想是背离的,他歌唱劳动者,赞美劳动,他不被世俗所接受。
他的很多诗中充满了对封建统冶阶级的鄙视和憎恶,
3、《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反自然。
诗人把仕途看作尘网樊笼,把自由的田园生活比作羁鸟返归旧林,池鱼游于故渊,所赞美的自然风光与世事的多变形成强烈对比,诗人所要求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显然是针对当时统治阶层达官显贵奢侈生活的无言对抗,诗人愿意冲出尘网,返归旧林,在悠然自得的田园中呼吸自由的气息,陶渊明这种极力逃避现实的态度是与当时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他的切身经历密切相关的。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把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至唐朝已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善于表现自然中静态事物的动态之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就可以看出陶诗的影子,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一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就是他刻意模仿陶诗的杰作,及至后代许多大诗人词人如白居易、苏轼等,无不受到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二)陶渊明的散文
1、《归去来兮辞》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他认为自己过去出仕是错误的,虽难以挽回,但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
可见他与仕途世俗决裂的决心之深。
2、《桃花源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中的社会模式,反映了广大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实现和平幸福的一个美好愿望。
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黑暗的思想,是他的田园诗作之中表现的进步之处,但诗人幻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消极避世思想。
3、《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成为了后世知识分子的典范。
三、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一)关于“隐士”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
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中所称的“处士”(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也就是隐士,指的是有才有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但这个“处士”,是指从来未做过官的人。
先官后隐如陶渊明也叫隐士,却不能叫“处士”。
旧时认为隐居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
《旧唐书·隐逸》称“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
《易·蛊》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隐居求高,即是人品高尚的人,所以“隐士”又叫“高士”。
《史记》中
记古人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看来隐士是立了“德”,所以正史皆为隐士立传。
(二)隐士的时代性隐士在每一个时代的情况都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有一个时代性的问题。
参考阅读书目:《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李国文著
四、课后作业
陶渊明所选择的隐逸道路只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模式选择的一种,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的了解,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认识和对他们人生模式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其在当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