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词语《2015年语文中考总复习·学案》
2015语文词语专题
![2015语文词语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4042433c1ec5da50e2705a.png)
备选词语:a.争芳斗艳b.灿若星辰c.驰名中外d.多姿多彩
1、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1)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A缺水。
(2)罗布泊C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
(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变成了B的“木乃伊”。
A、干旱B、干枯C、干涸
2、填入下面语段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白练般的颜色不可测的深沉铜的韵味的声音
B.不可测的深沉铜的韵味的声音白练般的颜色
C.铜的韵味的声音白练般的颜色不可测的深沉
D.铜的韵味的声音不可测的深沉白练般的颜色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2、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4、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A.争先恐后地成长着数不清的杂草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4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4](https://img.taocdn.com/s3/m/9b899f2790c69ec3d5bb7553.png)
教师点评:这六个小故事,把人物矛盾紧紧连在一起,既写杨修,又写曹操,取得了一石二鸟 的效果。
③学生点评人物,提示:可以从历史 上客观的评价 人物。教师适时补充 引导,择要板书:
杨修:有才华却恃才放旷,耍小聪明,行为轻率,多次揭穿曹操阴谋,干涉曹家权势之争
4.检查学习效果,深入探讨
①文章 结构:一.杨修被曹操所杀
二.插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三.曹操兵败班师
②默读第二部分,概括六个小故事并标注出表现曹操心 理活动的词语,判断曹操对杨修态度的变化,理清曹杨矛盾的发展过程
明确: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条事件。
项目
内容设计栏
修改意见栏
教Hale Waihona Puke 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
2.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
3.从学习中得到启示,明白做人原则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
2.从学习中得到启示,明白做人原则
板
书
设
计
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罗贯中
杨 修:恃才放旷曹 操:阴险狡诈
预
习
指
导
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相关材料
教学内容
1.导入:教书板书“四”字,讲说:“四”字是一个简单而普通的数字,但如你小看了它,你将损失惨重。因为它在历史、文学方面出勤率很高,涉及内容极为丰富,价值不可估量,比如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聪明的同学,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四呢?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更正补充小结:“四”还真的不少,如果我们把它们认真地做一点整理,那将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然后点出“四大名著”,引出《三国演义》,导入课文。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2015届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教案:词语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2015届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教案: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a0906e93f524ccbff12184bb.png)
2.从考查内容上说,大多是要求考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阅读和实践中运用词语。主要包括同义词的辨识、关联词的选用、词语的理解、词语的选用、成语的使用等。所考词语一般是出自所学课本,但也有部分流行词语,比如“黑马”“豆腐渣工程”“美眉”等。
解题锦囊一:词是代表一定意义、具有固定的语言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义有的相同,有的相近,有的相反:意义相同的几个词,互为同义词,比如“生日”和“诞辰”、“头”和“首”等;意义相近的几个词,互为近义词,比如“安静”和“宁静”、“清楚”和“清晰”等;意义相反或相对、词性相同的几个词,互为反义词,比如“死”与“活”、“黑”与“白”、“高”与“矮”等。有的词同时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几个不同的意义,这些词就叫多义词。其实多义词一旦进入语言环境,它也就只有一种含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可能是它的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例如“宽”就有以下几种意义。
4、关联词辨析
把握关联词语成对成套使用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的混乱。
教后记:
解题锦囊三: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词指带有肯定、赞成、尊敬、礼貌等感情色彩的词,如崇高、美好、伟大等。贬义词指带有贬斥、憎恨、轻蔑等否定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卑鄙、丑恶、愚蠢等。介于褒义和贬义之间的词,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中性词,如惊奇、结果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在理解分析中围绕“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必须考虑具体的语境。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课题
本学期总
第课时
【聚焦中考】2015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教学案:第三部分 第一讲 专题三 方法、语言
![【聚焦中考】2015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教学案:第三部分 第一讲 专题三 方法、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0004ae0fed630b1c58eeb517.png)
专题三方法、语言(2013,乐山)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
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
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
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
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
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
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
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
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
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也还没有超过“安全线”。
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
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们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
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
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
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
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镉会在肾脏..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是由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
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
2015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节-词语运用解析
![2015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节-词语运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b60fd516fc700aba68fc61.png)
复句类型
相关释义
关联词语
相关例句
并列关系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分句并列组 合而成,这些 分句叙述相关 的几件事或说 明相关的几种 情况,之间没 有主次之分。
既……又……; 既……也……; 又……又……; 也……也……; 一边(一 面)……一边 (一面)……; 一方面……,另 一方面……
1.我既不敢出去, 又没事可做。
(4)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例:校长多次察看寝室,深入班级,对同学关怀无所不至。(“无所不至”指凡能做 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如:威胁利诱,无所不至。这句话是想说校长对待同学非 常细心周到,应用“无微不至”才对。)
(5)看是否敬谦错位。
例:小张同学站起来说:“张老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 是狗尾续貂了。”(“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 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2)看成语与其他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例: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征服了砖塔胡同和四牌楼一带。[“天花乱坠”用 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它不能与“想”搭 配。]
(3)看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是否恰当。
例:刘大妈满心欢喜,又让座又倒水,她多么希望这反目成仇的兄弟能早日破镜重圆昵。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于兄弟之间不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 啊!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 还是停留在 1:1。
2015届中考语文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30
![2015届中考语文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30](https://img.taocdn.com/s3/m/2cd3efa3e53a580216fcfef4.png)
专题一对象、特征(2013·安徽)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西塘古镇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
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
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
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
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
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
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
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
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
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
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
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
2015届中考语文备考知识点复习教案2
![2015届中考语文备考知识点复习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c3a13b5dd88d0d233d46af7.png)
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跨界大课堂语文登山型创感学道读精美作品塑完美灵魂【自研课导学】预习课(晚自习15分钟)自读自悟《成功》,15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通读全文,积累以下词语:“言简意赅(gāi)、繁琐(suǒ)、囊(náng)萤、焚(fén)、晷(guǐ)、嬉(xī)、蓦(mò)然回首、阑珊(lán shān)”等词的音与形。
晨读课(目标)(25分钟):1、全班同学齐读《成功》一遍,掌握以下词语的音与形:(15分钟)言简意赅(gāi)、繁琐(suǒ)、囊(náng)萤、焚(fén)、晷(guǐ)、嬉(xī)、蓦(mò)然回首、阑珊(lán shān)2、反复诵读课文第10段,尝试背诵。
(10分钟)【展示课导学】(课题:《成功》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晨读成果展示:1.内容:听写晨读识记的重点词语。
检效方式:在小黑板上听写。
检效时间:5分钟。
·学习主题:1、准确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训练课导学】巩固提升三级达标反馈训练题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得分:让人,乃众妙之门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
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
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
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https://img.taocdn.com/s3/m/64dff1e55fbfc77da269b156.png)
审核:
周次
课题
周课时
5
总课时 数
授课日 期
课型 复习课
学习目标 掌握现代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 常见题型的处理 学法指导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 教学过程 (学) 活 动 教(学) 手记
【知识点储备】
一、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响应、抑扬(先抑后扬或 先扬后仰)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间接描 写、直接描写 (注:包括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引用、 通感、对比、互文等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 、反面(又叫间接) 八、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九、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十、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定点观察 (由 远到近或由近及远) 、移步换景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 释、摹状貌、引用 十三、小说情节: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 喻论证 十九、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有两种) 【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 ,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的„„(文中具体内容)作铺垫,总结上文;
2015届中考语文备考知识点复习教案15
![2015届中考语文备考知识点复习教案15](https://img.taocdn.com/s3/m/66c2d33714791711cc7917f4.png)
铜都双语学校板块化·封闭式·考查课学道考查主题:作文训练考查内容:以《为了心中的》为题,作文一篇考查形式:正课,封闭式考查,不指导、不探讨;自研(45分钟)+互动(15分钟)考查流程:一、范文欣赏(10分钟)(一)为了心中的童年我身着蓝色的运动套装,一顶米色的鸭舌帽扣住我飘逸的长发,两只“蝌蚪”将时尚动感的音乐传入大脑,一双白色的球鞋蹦蹦跳跳,那灰黑色的双肩包更是彰显着青春的活力。
我,为了心中的童年,将一颗藏匿城市的心放向自然,回到那个绿树环合、碧水相抱的故乡。
家门前的那棵树,早已不见我摇曳着金色童年的秋千,但那树枝上淡淡的绳痕证实着它曾经的存在。
踱步到另一棵多枝的树下,我熟练地蹬爬,不多会儿就稳稳坐在一根合适的枝头上。
惬意的微风吹来,我沐浴到了和童年一样凉爽的滋味。
仲夏的阳光洒在地上,我却在树林的荫庇下来到小河边。
我在岸边的石板上坐下,风中又多掺杂了几丝淡淡的腥味和水草弥散的清香。
近岸的一丛鱼儿无忧地嬉戏,我像小时候一样捡起小石子扔下,看鱼儿慌乱地逃走,河水激起的涟漪顺便荡开了我会心的微笑。
傍晚时分,漫步田野上纵横的羊肠小道,看滚滚麦浪传递丰收的气息,心里忍不住一阵欢欣。
我看着这美好的一切,让记忆中的景物与现实完美结合:记忆中的水泡被现实的抽水机灌满,记忆中的树枝被现实的清风摇曳,记忆中湛蓝的天空上,飞过几只美丽的青鸟,传播着希望的讯号……已是繁星密布的夜晚,知了停止了夏的曲调,青蛙又开始了夏的吟唱。
那是的我们,总是在这样美好的夜晚相约,痛快游戏,畅快玩耍,月亮这时候也会粉墨登场,为我们所共同留下的美好回忆的背景,画上点睛之笔。
为了心中的童年,我特意地回乡寻找。
尽管现在仍处在满眼铅华的城市,无法触及乡下纯纯的泥土,但我相信,心中怀着纯真,留着回忆,童年会保留在记忆深处,永不褪色。
(二)为了心中的目标题记:树林美丽深邃幽静,但我有承诺尚待实现,行百里方可沉睡。
——弗罗斯特当我在读《我的名字叫红》的时候,曾在纸上写下:它的文中仿佛是一张阿拉伯风格的毛毯,上面缀满繁复细小而精致的花纹。
2015届中考语文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3
![2015届中考语文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9df83d441ed9ad51f01df2f4.png)
专题三综合性学习,解题技巧)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
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关注生活,积累文化常识。
综合性学习的题非常灵活,涵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只有在平时学习时多积累,做到“厚积”,才能在临考时胸有成竹而“薄发”。
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指语言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词语、成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还包括传统礼仪、山川名胜、风土人情、地域特产、地方名人等知识积累。
3.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
平时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究,如搜集信息,提出好的建议等,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方法。
4.根据情境,恰当表达。
首先要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既往经验;其次是内容要切合主题;再次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5.具体应对策略:,名题强化)1.(2014·齐齐哈尔)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材料一】如今的中国已超越欧盟、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4年1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首次位列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材料二】继辽宁舰下水、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发布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
【材料三】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四】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地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1)仔细探究这四则材料,请你提炼信息。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词语》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238f900269eae009581beccd.png)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词语》选词填空·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安徽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9分)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山涧里流淌出一条小溪,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生活并非安逸,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ì。
伟人不在高位,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节选)⑶“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2分)A.使积水流出去B.舒散C.泄露【答案】2.(9分)⑶C(共2分)【重庆市A卷】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C.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D.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答案】3.D(3分)【解析】“大彻大悟”指彻底觉悟或醒悟。
【重庆市B卷】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⑴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曾经的心有灵犀已成过往,多年不通消息使他们彼此起来。
⑵不法商人总是以次充好,牟取暴利,我们的责任是擦亮眼睛,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⑶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美,假山池沼配合美,花草树木映衬美,当然这些,你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A.隔膜企图不止B.隔膜企望不只C.隔绝企图不只D.隔绝企望不止【答案】4.B(3分)【解析】隔膜,指彼此之间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与语境吻合;隔绝,阻隔,分隔断绝。
企望,就是盼望;企图,指图谋、打算,多含有贬义。
不只,意为不但,不是单一的;不止,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
【福建省福州市】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6分)入夜,山中万籁.俱寂。
2015届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教案新部编本:词语
![2015届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教案新部编本: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316c7c5dc5da50e2524d7f78.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中考语文复习教案课题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课型复习主备人朱华厉复备人审核人朱华厉一、教学目标: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并能揣摩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意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训练提高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启动: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造句单位,是语音、语意的结合体。
学习现代汉语的词语,要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并能揣摩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意和作用。
词语考查题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查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不考名词术语,也不单纯考表面知识。
中考词语的考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解释与辨误,同义词与反义词的运用,关联词语的选用,熟语(包含成语)的正确使用等。
词语考查的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但有时也会与其他题型综合起来考查。
诸如同修改病句、仿写句子等题型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对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考查方式将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个必然趋势。
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词语运用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1. 从题型上说,词语运用题以选择题为主,命题者往往提供多种语言环境供选择,这样的题型便于我们能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使用。
2. 从考查内容上说,大多是要求考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阅读和实践中运用词语。
主要包括同义词的辨识、关联词的选用、词语的理解、词语的选用、成语的使用等。
所考词语一般是出自所学课本,但也有部分流行词语,比如“黑马”“豆腐渣工程”“美眉”等。
3. 值得关注的是,成语的考查可以说占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
成语运用题已经成了各省市命题者的首选题型,因而我们必须加强成语的积累,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
二、复习提示:解答词语运用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有关词语(包括成语)的基本知识: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等。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9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9](https://img.taocdn.com/s3/m/f53c51396bd97f192279e952.png)
字词、古诗文默写一.字音字形成语屏(zhànɡ)默契()炽热()(duò)和(ǎi)可亲(xié)玷污()惩罚()憎恶()亢奋()震(h àn)松(chí)(qì)今静(mì)自怨自艾()迁(xǐ)斑(l án)(ɡū)负贪婪()(xiá)想融贯通欲盖弥可望而不可(chú)形阴(mái)眼睑()酝酿()苍穹()绮丽()卷帙浩繁()二.古诗文默写1. ,寒光照铁衣。
2.子曰:“岁寒,。
”3. ,影入平羌江水流。
4. ,思而不学则殆。
5. 当窗理云鬓,。
6. ,沉醉不知归路。
7.,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8.正是江南好风景,。
9. ,浅草才能没马蹄。
10.万籁此都寂,。
11.见贤思齐焉,。
12.旧时茅店社林边,。
13. ,赏赐百千强。
14.郑兴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孔子《论语》十则中“,”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15.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讲究词的意境幽微、淡雅敦厚,他的《浣溪沙》中最能体现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16.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来填空)1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20.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21.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
2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23.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24.请写出两句古诗词中含有“柳”字的诗句:①。
②。
2015届中考语文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11
![2015届中考语文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5b956651f242336c1eb95eda.png)
专题三词句的理解与品析例文见P67专题二《一张安稳的睡床》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深深的同情,结合句中加点字部分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列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冒着浓烟的列车”比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列车“远去”而劳动者还在原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普通劳动者虽然付出了艰辛劳动却未能分享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依然处境艰难,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
【点拨】此题其实是对句子进行赏析。
难点在于体会加点部分中“列车”的深层含义,难度较大。
思考时一定要将加点部分与作者的情感“同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解题技巧)一、词语含义的品析:1.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
2.分析语言环境。
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网络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1)指代类题:遇到代词,从上查找。
代词的再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的内容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从上文由近及远地去找。
(2)理解类题:对词语的理解主要是理解词语的含义。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含义。
(3)判断类题:①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回答“能”或是“不能”(一般情况下答“不能”,特别是原文时)。
②结合句子分析词语的作用或比较两个词的差别。
3.最后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1
![2015届中考语文教材知识点导学案31](https://img.taocdn.com/s3/m/526b38093169a4517723a353.png)
古诗文默写1.造化钟神秀,。
2.白头搔更短,。
3.,烟波江上使人愁。
4.僵卧孤村不自哀,。
6.予独爱莲之,。
7. ,一览众山小。
8. ,有吏夜捉人。
9.好峰随处改,。
10. ,草色入帘青。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2.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
13. ,我言秋日胜春朝。
14.挥手自兹去,。
15.夜久语声绝,。
16.八月湖水平,。
17. ,万物生光辉。
18.此地一为别,。
19.岱宗夫如何?。
20.无丝竹之乱耳,。
21.谁道人生无再少?!。
22.感时花溅泪,。
23.荡胸生层云,。
24.晴空一鹤排云上,。
25.国破山河在,。
28.《石壕吏》中“吏”与“妇”矛盾尖锐的诗句是,。
29.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通过工整对仗表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3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作者梦中拼杀场景的诗句是,。
(二)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2. ,波撼岳阳城。
3. ,林空鹿饮溪。
4.黄鹤一去不复返,。
5. ,阴阳割昏晓。
6.烽火连三月,。
7. ,浑欲不胜簪。
8. ,僧敲月下门。
9.清水出芙蓉,。
10. ,落日故人情。
11. ,千山高复低。
12.山下兰芽短浸溪,,。
13.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14.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1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16.刘禹锡的《陋室铭》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词语
【考点内容】
词语考查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它们不同的语言色彩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考查对一定语境下词语使用正误的判断。
此考点还重点考查理解与运用成语的能力,要根据成语使用的对象、感情色彩、范围、语境等方面判断使用的对错。
词语使用还讲究简明、得体、生动等,这方面的考查近几年也渐渐多了起来。
【常见题型】
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题目中所给的词语(成语)为常见常用的,要求考生把握词语(成语)的内涵,选出符合语境的词语(成语),或判断词语(成语)的使用正确与否。
还有简答题,要求考生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意义,这种题型常常结合在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中。
【例1】(2014·四川南充)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②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充满快乐。
③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姿态万千只要……就
B.熏陶姿态万千只有……才
C.熏染五彩缤纷只有……才
D.熏陶五彩缤纷只要……就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熏陶”表示好的影响,“熏染”表示不好的影响;“五彩缤纷”才能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要条件。
【答案】D
【方法归纳】辨析同义词时,常常是需要几种方法结合着使用,才能辨清各个方面的差异。
同时,中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是提供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注重考查学生对词语的
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考试时辨析词语使用,应借助平时的积累,在回忆词语本身的含义及造句功能、适用对象及范围、感情色彩等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考题中词语使用的语境。
【误区警示】平时多做积累,多做资料卡片,多进行针对性训练。
【例2】(2014·湖北黄冈)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
....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
....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
....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成语用法的能力。
A.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感情色彩不当。
B.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不合语境。
C.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D.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使用对象不对。
【答案】C
【方法归纳】在辨析成语时要做到“三审视”:①审视句意对句中成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发现词义理解错误类的错用;②审视成语的适应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发现使用对象或范围不当类错用;③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相通,发现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类错用。
【误区警示】翻阅较权威的中考备考书,总结自己平常容易用错的成语,重点标记或者抄在小本子上,多看。
若对某个成语有疑问,要及时翻阅字典,以便准确记忆并且加强记忆。
积累的重点:(1)容易引起误解的一些成语。
如“始作俑者”容易理解为中性词,其实是个贬义词。
比喻恶劣风气的始创者。
像成语“不刊而论、不足为训”中的“刊、训”应特别注意。
(2)用法比较特殊的成语。
如“惨淡经营”原指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
后用以形容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业。
褒义词。
(3)别人或报刊文章在运用成语时出现错误的、自己在运用及在练习中做错的成语要归类整理,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例3】(2014·山东临沂)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某种情景的话。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50字左右)
春风鲜花笑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与修辞。
完成此题,要运用联想、想象、描写的方式,在词语前后添加修饰限制成分,让句子尽量丰富、形象、具体起来。
【答案】示例:和煦的春风唤醒了沉寂的大地,吹开了冰封的河流。
朵朵鲜花争奇斗艳,仿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多么美好的春天!
【方法归纳】词语使用时应注意词语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条件,词本身的词素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还要注意这些词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
【误区警示】常见失误:不能根据要求扩写,特别是未能审清题目的隐性要求。
例1(2014·四川资阳)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是()
①临行时我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②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
③人类地发掘了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这些星球上没有生物。
A.珍惜容颜连绵不绝B.珍惜面貌接连不断
C.珍重面貌连绵不绝D.珍重容颜接连不断
【解析】“珍惜”与“珍重”都有重视、爱惜的意思,但从语境看,下面动词是“开释”,用“珍重”更体现看重之意。
②句前面是动词“寻觅”,故用“容颜”准确。
③句不好用“连绵不绝”,“连绵不绝”一般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答案】D
例2(2014·山东滨州)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慈善家邵逸夫为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捐赠近47.5亿港元,真是兼济天下,无所不为
....。
B. 中海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
....,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 与书为友能够让我们获益匪浅
....,既能增长阅历,又能丰富知识,增添情趣。
D. 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
....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解析】A.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B. 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D.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答案】C。